登陆注册
11482900000009

第9章 不安的潜流

就在埃塞克斯领兵乘船离开加的斯那天,英国国内发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伊丽莎白正式任命罗伯特·塞西尔为英国的国务大臣。这样,无论是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上,罗伯特都成了英国国内的第一把手。他担任这个职务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但担任这个职务并不意味着让他一直担任下去。起初女王并没有下定决心,她说,这种安排只是暂时的,还有几位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选呢。其中一个是托马斯·博德利,这是埃塞克斯按照他一贯的热心作风竭力推荐的--可是那股热心的劲头,到头来又一次失败了。如今塞西尔确切地登上了那个显要的职位,这个职位所包含的一切外在威望和内在影响力都将长期属于他了。

他坐在办公桌前不停地写着,他的风度是随和而庄重的。他彬彬有礼,带着一种乐于助人的温顺,他讲话的时候,由于谈吐优雅,又给这种温顺赋予了生机和含义。他的身上充满了温和的理智--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但当他离开椅子,站起身来后,就会出人意料地显现出身体的畸形。于是人们不禁又会想到--由于困惑不安而想到:如此漂亮清秀的面庞与如此丑陋的佝偻形体结合在一起,到底预示着什么呢?他回到办公桌旁,又一次拿起他的羽毛笔,一切又回归明朗平静了。工作起来也是一样--随处都可以看到--撰写文案不紧不慢、一丝不苟;处理卷宗井井有条;工作起来不辞劳苦,敏捷而辛勤。他是一个伟大的办事员,一个天生的行政官员,一个有头脑有文才的人。他静静地坐在四周的狂热喧闹之中--埃塞克斯和罗利的吵吵嚷嚷,下级官员的往来奔走,以及伊丽莎白的喋喋不休。在埋头工作的时候,他的内心同时还在等待着、观察着。目光敏锐的人可以从他那张坚韧的脸上看出忧郁和顺从。看到世人的愚蠢和残忍,他并没有玩世不恭--他还没有超脱到那个程度--而是觉得黯然神伤--他自己不正是世界上的一个生物吗?他只能做些很小、很小的事情进行修补调理,凭着他所有的权力和智慧,他只能工作、观察和等待。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还有什么事情是行得通的?事实上,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情不会被称作疯狂呢?他密切观察着埃塞克斯的举动。不过也许,采用完全不同的办法,有时--可能性极小--甚至可能性为零--还可以做出一些事情吧。可以在紧要关头,神不知鬼不觉地推动事情的进展,只需坐在办公桌旁,趁着旁人一眨眼的功夫,用藏在桌子底下的脚轻轻一碰,就万事大吉了,手上照样还在奋笔疾书。就连起推动作用的人几乎都感觉不到自己的小动作,可是归根结底,世界之所以能够有序地发展,伟大人物之所以成为伟大人物,不正是由于这些看不见的小动作吗?

从大体上来说,这可能是解开疑团的线索;但是解开疑团的详细办法,却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对我们而言,必将始终是难以理解的。我们只能看到以优雅明朗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事物--终生为国事操劳,完成了伟大的功业,最终幸运地获得了英国的最高封号--索尔兹伯里伯爵。这一切都是清楚明白的;但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就到此为止了--过去也没有人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促使他获得那些巨大成就的小动作,远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运气好的话,我们偶尔也可以查到一些资料;不过,总的来说,我们只能模糊地推测办公桌底下进行的活动。

埃塞克斯凯旋而归,满身荣耀。他是当时的英雄。他的猛然出击,把可恨的敌人打垮了,在全国民众的心中,正是由于年轻的伯爵,这场战争才会大获全胜,他是那样的勇敢,那样的威武,又带着明显的浪漫精神。年老的海军大臣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而假如没有罗利的明智建议,这次远征极有可能一败涂地,然而这个事实大家并不知道。实际上,整个英国似乎只有一个人冷淡地对待这位胜利者的凯旋,这个人就是女王。再也没有更好的例子能够证明伊丽莎白的举动变化莫测的了。她没有欢天喜地地迎接她的宠臣胜利归来,相反却对他大发脾气。她的愤怒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件事确实触动了她身上最敏感的神经,那就是钱的问题。她花了五万英镑作为这次远征的经费,结果她得到什么回报了呢?显然只是军队一次次向她伸手要钱,好给海军士兵发饷。她声称,她早就想到会是这样。她早就预料到了一切,从一开始她就知道,除了她自己,每个人都可以从这宗买卖中捞上一笔。为了不让那些倒霉的海军们饿死,她极不情愿地又拿出了两千英镑。但她一定要把这些钱收回来,埃塞克斯应该为此事负责。这里面自然有很大的漏洞。西班牙人承认损失了价值几百万的财物,可是英军带回国内的战利品,官方估计的数字还不到一万三千英镑。一时间谣言四起,说有多少串珍珠、多少条金链、多少枚金戒指和金纽扣、多少箱糖、多少桶水银、多少绸缎和多少葡萄牙果子酒,突然出现在伦敦的市场上。枢密院的会议桌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英军俘虏了几名加的斯财主作为人质,女王宣布,这些人的赎金必须全部归她所有。埃塞克斯指出,如果这样办的话,将士们就拿不到任何赏钱了。这些话女王连听都不要听。她说,那只是由于他们自己无能,所以才没有捞到比这多得多的战利品。为什么他们不把返回西班牙的西印度舰队弄到手呢?塞西尔父子也站在女王一边,提了很多令人不快的问题。新上任的国务大臣特别尖刻。埃塞克斯原本满心指望会有完全不同的接待场面,因此心里又沮丧又气愤。他写信给安东尼·培根说:“我明白做这类差使会得到怎样的回报了。说真的,我觉得做女王宠臣的巨大荣耀,正像我过去做一名普通朝臣所拥有的那种表面的幸福一样无聊。我记起世界上那个最聪明的人在谈到人类的功业时说过的话:‘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女王之所以对他发火,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她不喜欢伯爵此刻享有的巨大声望。除了她自己之外,她不允许任何人受到民众的爱戴。有人提议在全国为远征加的斯大获全胜举行感恩祈祷。女王下令说,庆祝仪式仅限于伦敦一地举办。在圣保罗大教堂的布道演讲中,埃塞克斯被比作了古代一些最伟大的将军,他的“公正、智慧、英勇以及高贵的仪态”被人大肆揄扬,女王听说后心里很是恼火。在下一次枢密院会议上,她还找机会对埃塞克斯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尖锐批评。“我时运多劫,令我难以安宁”埃塞克斯在信中这样写道:“而我不得不吞下的酸食还在消化当中,可能会酿出酸液呢。”这是一种奇怪的预感,但他把这种念头丢开了。无论如何,他得努力克制自己的脾气,此外,“我必须严防自己腐化堕落,以免留下把柄,遭人陷害。”

他的忍耐和克制不久就得到了报偿。有消息说西班牙的西印度舰队,装载了价值两千万达卡 的财物,在英国舰队离开两天后就进入了特茹河。显然,如果当时军事委员会采纳了埃塞克斯的建议,守候在葡萄牙海岸附近的话,那么这一大批财物就会全部落入英军手里。伊丽莎白立刻转变了态度。可能是她先前做得不够公正吧?不够大方吧?无疑她是听信了不确实的报告了。埃塞克斯重新受到了女王的宠信,而伊丽莎白的怒火来了一个大转弯,喷到了他的敌人身上。埃塞克斯的舅父威廉·诺利斯爵士进入了枢密院,并且被任命为王室审计官。塞西尔父子惊慌失措,伯利见风使舵,想到在下一次枢密院会议上,对于西班牙人质的赎金问题,还是站在伯爵这边比较明智。可是这一招并不成功,伊丽莎白在会上对他大发雷霆。“我的财政大臣,”她大声吼叫着,“你要么是害怕他,要么是讨好他,比起我来,你似乎更看重埃塞克斯勋爵。真是个无赖!是懦夫!”可怜的老人步履蹒跚地退下了,回去后他给伯爵写了一封谦卑的信辩解。“我的手虚弱无力,我的心一团乱麻。”信是这样开头的。接下去他说,他的处境比在旋涡和暗礁之间航行还要危险,“因为我的不幸在于旋涡和暗礁都会遇到。……女王陛下指责我、谴责我,说我维护你、反对她;阁下则认为我顺着女王而冒犯您。”他的确想到,这是应该引退的时候了。“我自忖无法取得两全之道,唯有恳请陛下准我告老退休,如此最能适合我的年龄、我的疾病,以及我那日益衰落的地位;但是我必须求女王及阁下免除不快,以便使我顺利地进入天国。”埃塞克斯按照礼节回复了一封言辞得体的信表示同情。但安东尼·培根对此事的看法却颇为不同,他毫不掩饰他那幸灾乐祸的心理。他写信给一个驻意大利的联络人说:“感谢上帝!我们的伯爵凭借自身英勇和德行的光辉,驱散了重重阴霾,廓清了恶意嫉妒他那至高功绩的漫天大雾。这下子,那只‘老狐狸’只有缩成一团,呜呜哀号的份了。”

伯利确实心烦意乱。他对整个形式仔细研究了一番,最后断定,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他在对待培根两兄弟的方式上犯了错误。要是没有他那两个外甥的帮助,这位年轻的贵族能够获得这种具有危险性的显赫地位吗?不正是他的两个外甥,给他提供了他那多变的气质恰好所需的那种智力上的坚韧,那种意识和性格上的支持吗?现在还有没有可能把他们从伯爵身边拉开呢?他只能试试看。安东尼显然是兄弟两人中最积极的一个,而且他的威胁性也比较大,要是能够把他拉过来的话……伯利派他的夫人和培根老夫人的妹子拉塞尔夫人代表他去找安东尼,提出和解的意思,并且许诺下高官厚禄。谈话进行了很长时间,可却没有任何结果。安东尼不为所动,他以一个患病者的激情狂热崇拜着伯爵,一心为他效忠。他永远不能原谅,不能忘却姨父以前对他的蔑视,至于他的表弟罗伯特,他对他怀有的感情只是仇恨和轻蔑。他把这种感情详细地告诉了他的姨母,弄得姨母不知如何回答。他声称,国务大臣事实上向他“公然表达了一种长期的怨仇”。“啊,坏透了的孩子,”拉塞尔夫人说,“哪儿有这样的事?”安东尼报以一阵大笑,又说了一句加斯科涅人的谚语--“驴粪上不了天。”“老天,”拉塞尔夫人说,“可他不是驴子呀。”“那就叫他骡子吧,夫人,”安东尼回答说,“那是最要不得的畜生。”姨母走后,安东尼把谈话内容记录下来,呈给了他的保护人,在结尾向他的“好爵爷”奉献“我内心全部的忠诚,以及矢志不渝的服从,正如我曾经坦然而坚决地向爵爷所表明的那样,同时我对爵爷那高贵而真诚的垂爱亦坚信不移。”他为什么要投靠姨父呢?这种建议是多么荒唐啊。现在,多年的效劳已经赢得了爱戴--多年的辛苦已经开出了成功的花朵!

实际上,安东尼的梦想似乎就要变成现实了,几乎想象不出任何障碍可以阻止埃塞克斯在不久之后成为英国的实际统治者。他似乎在各个方面都对伊丽莎白起着支配作用。女王对伯爵的爱,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弱,恰好相反,这种爱情似乎由于越来越认识到他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种种才干而增强了。塞西尔父子在他面前弯腰鞠躬;罗利是不准觐见女王的,朝廷上再也没有其他对手了。他在枢密院会议上起着左右全局的作用,有能力有信心肩负起重要的任务和职责。他的公务繁忙。他说,他得“准备拯救爱尔兰,满足法国的要求,使低地国家获得目前远未获得的地位;还要发现和防止更大更多的叛国活动和阴谋。”在处理如此繁重的事务,享有如此巨大的成功之时,伯爵没有忘记他的朋友。他因为没有能够为托马斯·博德利帮上忙而良心不安。他曾答应为他这位忠心耿耿的朋友谋求国务大臣的职位而没有成功,怎样才能补偿他的损失呢?他想到了夏天在法鲁意外掳获的赫罗梅·奥索里乌斯主教的藏书。这批藏书应该归博德利所有--这是最恰当的办法。博德利接受了这批藏书,这就是后来用博德利的姓氏命名的那座著名图书馆的来由。

成功、权力、青春、女王的恩宠、众人的景仰--对于这位交上好运的伯爵来说,还缺少什么呢?也许只有一点不足--但就连这一点眼下他也得到了:通过文艺而获得不朽。一位当时最优秀的诗人,用一个愉快的钟点,将动人的词语,以及人类命运的广泛性融合在一起,赋予了他辉煌的不朽:

高贵的爵爷,

你是伟大英格兰的光荣和整个世界的奇迹,

威名响彻西班牙全境,犹如一声霹雳,

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岩壁也为之颤动,为之恐惧。

美丽的荣誉枝桠和侠义的花朵,

将你的凯旋美名传遍英格兰,

愿高贵的胜利使你欢乐开颜。

埃塞克斯伯爵那杰出的才能和英俊的形象,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可是还有一双眼睛--也只有这一双--一眨不眨地凝视着这幅壮观的景象。这是弗朗西斯·培根那双毒蛇一样的冷冰冰的眼睛,它们并不在意表面上的富丽堂皇,而是深深地透视进了伯爵当时处境的实质,在那里看到的只有疑虑和危险。凭着非凡的勇气和深邃的智慧,他挑选了这个关键的时刻--似乎正是埃塞克斯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高声说出了他的告诫和劝导。他给伯爵写了一封长信,详细地道出了他的忧虑,同时表现了他对周围环境的精确认识,对实际生活各种情况的全面了解,还表现出了一种超人般的先见之明,以此向伯爵分析他的处境所带来的种种难题,他在未来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以及应当如何避开这些危险。显然,一切都取决于女王。但培根觉察到,正是在这一点上,埃塞克斯的地位是薄弱而非牢固的。他深信自己了解伊丽莎白那些朦胧的念头--“这个男人不肯受人驾驭,他利用我的宠爱,而且他知道这一点。他懂得利用他的地位,利用在民众当中的声望,利用武力支持。”照这样想,还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请问,”他写道,“对于任何一个君主而言,特别是对一位像女王陛下那种性格的女人而言,还有什么比上面这个形象更加危险的呢?”因此,埃塞克斯的全部行动都必须尽一切努力清除伊丽莎白的怀疑,想尽办法让女王觉得他并不是“固执己见和不可驾驭的人”;他必须“在任何场合下,都向女王说明他不喜欢名声太大,不想和老百姓走在一起,并在所有其他人面前表明这种态度”;最重要的是,他必须竭力避免做出自己有“武力支持”的样子。“在这一点上,”培根写道,“我对爵爷所采取的路线不胜惊讶……因为女王陛下热爱和平。其次,她不喜欢花钱。第三,那些依靠武力支持的人更容易引起怀疑。”还有一些话没有在信上写出来。培根清醒地意识到,埃塞克斯不是当将军的料。毋庸置疑,远征加的斯是大获全胜的了,但他对这类军事远征持怀疑态度,因此竭力劝说伯爵,不要沉湎于其中,不要再搞远征了。传闻说伯爵希望担任炮兵司令,这种想法是有欠考虑的。伯爵应该把精力集中于枢密院,他可以通过枢密院控制军事事务,而不必亲自插手;此外,如果他希望获得新的职位,那么就应该挑选一个在性质上完全属于文职的空缺职位,他不妨请求女王任命他为掌玺大臣。

任何劝告都没有这封信上的话那么聪明、中肯。假如埃塞克斯听从了这些劝告,他的人生该是多么的不同啊!可是--多么奇怪,人的智慧总是带有缺陷--尽管培根在某些方面的认识非常精到,但他对另外一些方面却一窍不通。他的那些明智而深刻的话语中包含的某些忠告,足以破坏埃塞克斯想要达到的目的。培根聪明一世,但却捉摸不透人的心理,他鼓励埃塞克斯采取的、以保持女王恩宠为目的的实际措施,同伯爵的脾气完全大相径庭。培根希望伯爵按照符合他自己本性的马基雅维里式权术行事。在他看来,埃塞克斯应当采取一条精心策划的谄媚、伪装、谨小慎微的途径。埃塞克斯不需要在实际行动上仿效莱斯特或哈顿的阿谀奉承--根本用不着!--但他必须利用一切机会,让伊丽莎白相信他是将这两位高贵的人物奉为楷模的,“因为我想不出还有更简便的方法使女王陛下对您放心。”埃塞克斯必须留心自己的一举一动。如果经过一番争论,他同意女王是对的,那么“一定不要让人从您的表情上看出您是在有意做作”。此外“第四,爵爷要经常表示有一些小事需要处理,而且要做出您真心实意要把它做好的样子,在女王表示反对或禁止之后,您就立即宣布放弃原来的打算。”比如,伯爵可以“装作要到威尔士视察一下您的领地田产”,然后在女王的要求下,取消这一行程。就连“最细微的细节”也万万不可忽视--“习惯、着装、服饰、姿态等等”。至于“在民众中的声誉”,声誉“原本是一件好事”,而且只要“正确保持,声誉就是从您目前和未来的伟大功绩中绽放出的最美的花朵”。伯爵应该小心谨慎地维护自己的声誉。“唯一的办法是在言语上而非效果上加以抑制。”不喜欢受人民爱戴的激烈言辞只能在口头上说说,不能落实到行动中。事实上,伯爵不必放弃他那受人爱戴的地位。“继续像往常一样走您那条光荣的为民众谋福利的道路。”

这类建议有些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有些则是危险的。埃塞克斯怎么可能将自己那鲁莽坦率的性格强行扭曲,做出这种拐弯抹角的行为呢?每一个人--显然除了培根之外--都知道,这位伯爵是不懂得掩饰自己的。亨利·卡夫说:“他什么都掩饰不了。他的爱和恨,是明明白白写在额头上的。”对于这种性格的人,很难说他的天性最排斥哪种手段--是坚持某种深谋远虑的策略,还是玩弄阴谋诡计。“衣着、服饰、姿态”!让埃塞克斯注意那些烦人的生活琐事是多么徒劳!埃塞克斯总是生活在匆忙和梦幻之中--他坐下来吃饭,老是不知道自己吃的什么、喝的什么,只管把食物吞下肚去,或者忽然不吃不喝,呆坐着出神--他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在一群朋友和找他办事的人中间着装,正像亨利·沃顿所说:“把他的腿、胳膊和胸膛交给普通仆人去穿衣服、扣纽扣,自己毫不留意;他把头和脸交给理发师,两眼看着信,两只耳朵听着求他办事的人的诉说。”套上一件别人匆忙给他披到身上的大衣,而他自己并不知道所穿何物,随后他走出门去,迈着惊人的大步,急匆匆地去见女王。

当埃塞克斯见到女王的时候,假如奇迹发生,他记起了培根的建议,而且试图将其中的某条计策付诸实施,那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即使他百般掩饰,他的天性也必然会暴露无遗--他的真情实感必然会从不够熟练的托词中泄露出来,他那拙劣的伪装逃不过伊丽莎白那双目光犀利的眼睛--这还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因此他的境况到最后必然会变得比开始时还要糟糕。他那诚实的天性必然会揭露他的虚伪,而当他试图消除毫无根据的怀疑时,他实际上会越抹越黑,将怀疑变成事实。

自然,埃塞克斯是怀着敬佩和感激的心情反复阅读培根的那封信的--尽管在阅读的时候,他难免会不由自主地屡屡叹气。但是不久之后,他又从培根家族的另一位成员那里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劝告。培根老夫人虽然人在戈兰伯里,但作为习惯,她一向密切关注着宫廷里的风吹草动。埃塞克斯从加的斯凯旋回国后不久,她就听说了一个关于他的行为的惊人好消息。他在突然之间--安东尼这样写道--改掉了他那种放荡的恶习,走上了“基督徒的热诚道路,不错过宫中的每一次布道或祈祷,显示出对他那位贤良的妻子真正的崇高情谊,没有任何动摇”。这真是一件好事,可是改过自新似乎并不能持久。一两个月后,就有传闻说伯爵和一位地位很高的已婚妇女之间有私情。培根老夫人大为震动,但她并不觉得惊讶,这类事情在伦敦那个世俗世界里本是不足为奇的。这倒给了她向伯爵写信的机会--遵照基督教教义,写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因为丑闻中的那个女人,是不管用什么话形容都不为过的。她“淫荡无耻,完全不顾脸面”。她是“一个不贞的玩物和庸俗的笑柄”。“但愿上帝降恩,”她祈祷说,“迅速使她改邪归正,要不然”--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就除掉她,免得让她祸害到谁。”对埃塞克斯,还不至于采取这样极端的办法,当然,他的罪过较轻,还有回头的希望。让他读读《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四章第三节吧,上面明白写着“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不只是这一句,他还可以看到“神将审判犯淫者与通奸者,以及此等恶人必受唾弃的严重威胁,凡有此类事件,使徒告诉我们,我们遭受神谴一律不分彼此”。让他多留神吧,“不要冒犯神的圣灵”。在信的结尾,她写道:“我以心底之关切,草草拟就此信,其中未免过多苛责,亦必有许多不当之处。”

埃塞克斯立即用他惯常的委婉而庄重的优美笔调写了回信。他在信中说:“我把您的来信看做是上帝出于眷顾,派遣仁慈的天使对我告诫的箴言;我也从中看到了夫人劝我行善的良苦用心”。他对谣传中的丑闻一概加以否认。“我在上帝面前声明,最近加在我身上的这种罪名,是虚假的、不公平的;何况,自从我离开英格兰前往西班牙之后,我是不可能同任何女子发生私情的。”他断言,这一切都是仇人给他捏造的罪名。“我所处的地位,使我时刻遭到阴谋暗算。凡是世人不能相信的,他们就使自己相信;凡是他们无法使女王信以为真的,他们就把流言散布到社会上去……尊贵的夫人,请把我看做是一个浑身都是缺点的可怜人吧;但请相信我确实一心向善,并且极愿改正我的过失,而不是试图遮盖过失。”老夫人不知道是否该相信这些辩解的话。也许是真的吧--她希望如此。伯爵在信上请她在读后烧掉这封信,但她不想照办。她用颤抖的手把信仔细叠起,放在一边,留待以后查阅。

不管她听到的流言是否真实,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那就是她对写信人的性格,不像对小儿子了解得那么多。她的那种虔诚严肃的态度和伯爵那种慷慨散漫的风格绝少相似之处,而伯爵无疑觉得,他只要以毕恭毕敬的态度说上几句冠冕堂皇的声明就可以应付过去。他那倔强、忧郁和辉煌的精神是属于文艺复兴的--英国的文艺复兴,在这个时期,野心、学识、宗教以及色情等彼此冲突的潮流,微妙地交汇在一起了。他的生活和行动都处在一种极度不安定的状态。他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要到哪里去。他被各种情绪支配着--各种强烈的、吸引人的,而又完全不同的情绪。有时他突然抛开频繁喧闹的日常事务和政治活动,躲在内室里,怡然自得地欣赏斯宾塞那些动人的诗篇。他担着风险,和宫中的一些漂亮女人调情;事后又到阴冷的圣保罗大教堂,一连几个小时向上帝祷告。他的命运似乎引导着他一往无前地沿着战斗和权力的道路走下去;但他不能断定命运所指引的方向是否正确;他梦想着兰菲的僻远和查特利猎场的宁静。女王派人来找他了。他来到女王面前,又被一连串相互矛盾的情绪淹没了。爱--崇拜--恼怒--嘲弄--他轮番感受着这一切,有时,这些感受也会不约而同地齐集心头。要抗拒年龄、王权和成功的影响是困难的,要逃避那种世间罕见的智慧以其诱人的曲折手腕和惊人的活力所带来的魅力,更是不可能的。他的思绪追随着女王,沿着令人愉快的林荫路一路跳舞。多么快乐的扭摆舞,多么新鲜美妙的景色!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扭摆的动作忽然增多,毫无来由,令人莫名其妙。他的头脑发晕了。道路就在他们脚下啊--平坦而又清晰;但女王始终喜欢拐弯抹角地前进,埃塞克斯尽管用尽力气,也不能让她改走直路。她是个任性、顽固的老妇人,只在应该坚定的时候犹豫不决,而她的坚强又只体现在刚愎自用上。可毕竟,他是个男子汉呀,有着男子汉的洞察力和果敢。只要她愿意跟着走,他就可以为她领舞;然而命运之神却将两个人的角色颠倒过来了,原本应该做主人的人却成了仆人。偶尔,他也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凌驾在她之上--可是那花费了他多大的精力,用了多长时间才维护他的男子气概啊!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是的,的确如此,这都是明摆着的!他何以处在今天这样的地位呢?他何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势力呢?这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滑稽可笑,令人作呕:他满足了一个六十三岁的老处女的古怪欲望。这样下去会有怎样的结局呢?他的心沉了下去,而在他准备离开女王的时候,他从她那双不同寻常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神情。他匆匆赶回家去--回到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他的姐妹身边。接着,在泰晤士河岸他那座雄伟的官邸里,他那从孩童时代起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作一次的虚脱症,又要发作了。在这种时刻,他既不能思想,也不能行动,在忽冷忽热的痛苦中发抖,一连几天怀着忧伤和阴暗的心情躺在床上。

可是,到最后,他无法抵抗环境的压力、时代的使命、建功立业的召唤。随着活力的恢复,往日那热衷冒险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雄心也恢复了。西班牙还像过去一样赫然耸立在视野中,加的斯一战并没有把它打垮。这条蛇仍然是危险的,必须再给它来上一下。有人提议再举行一次远征。对于这个问题,弗朗西斯·培根是有话要说的;但假如真的举行远征的话,《婚前祝酒歌》中那位“高贵的贵族” 怎能不参加呢?他怎能将远征的赫赫声威和光荣胜利让给沃尔特·罗利呢?他怎能和那个驼背的国务大臣一起留在国内,靠伏案撰稿混日子呢?私下里,他极力怂恿女王,女王似乎比以往更容易接受意见了,她在原则上同意进行一次武装进攻,但对进攻所应采纳的具体方式却犹豫不决。得到消息的弗朗西斯·培根忧心忡忡。他明白,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伯爵是否接受了他的忠告:何去何从,已经到了岔路口上了。

就在这个时候,尽管前途未卜,这位多才多艺的智者却把他的精力投入到另外一个领域当中去了。1597年1月,一本小小的图书问世了--这是出版史上最杰出的书籍之一。全书共六十页,前面二十五页是十篇短小的“随笔”--这在英语中还是个新名词--在这些随笔中,一位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以一种不朽的形式表达了他的种种思想。这些文章反映了这个世界的种种情形,特别是宫廷的情形。多年之后,培根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新的篇章,拓宽了题材范围,又用藻饰和词彩使文章的风格更趋华丽,不过,单就这十篇随笔而言,却是简洁、质朴而且实用的。他用一连串格言式的句子,通过“请求者”、“礼节与尊重”、“随从与朋友”、“花费”、“交涉”等题目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行文当中,除了为加强语气和突出重点所用的词汇之外,严格排除了一切华丽藻饰。他写道,“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至于他自己的书属于哪一类,那是根本不消说的。而读者在咀嚼他的文字的时候,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能学到政治活动的方法,而且还能了解作者的性格,了解他的心中那由天生的大胆与谨慎结合而成的奇异品质。他在《论党派》一文中写道:“出身低微的人,是非有所依附不可的;但是显贵而本身有力量的人,最好保持一种无偏无党的、中立的态度;然而,”他又写道,“即在初入仕途的人,虽不免有所依附,最好是依附得很温和,要使自己成为本党本派中最能惬他党他派之意者,如此他的升迁之路大概是最为顺利的。”这本书题献给“安东尼·培根先生,他亲爱的哥哥”。但天性忠贞不渝的安东尼,对这样的格言会有什么看法呢?

无论安东尼持什么看法,弗朗西斯是管不了那么多的。他最后的手段,不是服从他的哥哥,而是服从他对现实的理解。女王和伯爵的关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危机,而且破坏力变得越来越猛,很明显,眼下这种危机又要到来了。消息已经传开,对西班牙的海上进攻已经确定了,但由谁担任统帅呢?2月初,埃塞克斯卧病在床,女王亲自前去探病。在女王如此明显地表示恩宠之后,他似乎逐渐康复了,然后忽然又病倒了。他的病让人生疑:到底是他在赌气装病,还是真的病了?也许两者都有。一连两个星期,他都不曾在宫中露面,女王十分恼火,宫廷里谣言不断。显然,两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斗争--一次争吵。据可靠的消息说,女王已经告诉伯爵,要任命他和罗利、托马斯·霍华德三人共同统率远征军。伯爵发誓表示坚决不同意。最后,伊丽莎白发怒了,讲了很多气话。她大喊着:“我要断了他的念头,撕裂他那颗骄傲的心!”她不懂伯爵的脾气为什么这么顽固;不过很自然,那一定是得自他母亲的遗传--她的表亲莱蒂斯·诺利斯,那个她憎恨的女人--莱斯特的遗孀。不久又传来消息,说伯爵的病开始好转,而且复原的速度很快,已经从病榻上起身,并且还打算离开伦敦到威尔士视察他的地产。

对于这一切将导致什么后果,培根已经不再疑惑了。他打定了主意。他是个“初入仕途的人”啊。对他来说,“虽不免有所依附,最好是依附得很温和,要使自己成为本党本派中最能惬他党他派之意者”。他给伯利写了一封深思熟虑的信。他在信上说:“我认为,假如我确实出于对自身职责的考虑而表明我的意见,那么最好是明白说出我现在要说的话,而不必等候某一特殊时机的到来了。”这封信中融合了谄媚和感激,提到“爵爷阁下才智出众,”又说,“爵爷为善,举世罕见,我必须承认爵爷慷慨赐给我多种恩惠,令我没齿难忘。”他用一种深切的尊敬和谦逊的语调,表示一心要为姨父效劳。“因此我恭敬地恳请爵爷相信,爵爷理当拥有并支配上帝赐予我的微薄才智;我将竭诚为您效劳。”他甚至乞求姨父的宽恕,他甚至表示--友好地带上一笔--愿意同哥哥安东尼断绝关系。“我谦卑地乞求爵爷,原谅我的过错,并且不要让我代他人受过(我知道这种过失本身出于预谋,而且至今仍然存在)。爵爷当明白我是忠于职守之人。”在信的结尾,他用了一个节奏优美的句子,以高雅动人的音调做了最后的表白。“再次请爵爷宽恕我以这封长信,为微薄的效力做空洞的承诺,但我愿以真情实意,矢志为爵爷尽职,谨此。愿爵爷永远得到神的保佑。”

伯利是怎样回复的,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相信,他没有拒绝这番好意,也不会忽视其中暗含的深意。这个时期的政治局势变动很快。老科巴姆勋爵去世了,五港港务都督的职位空了出来,局势一时显得颇为紧张。老科巴姆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还希望继任这一职位;但埃塞克斯不喜欢他,竭力举荐罗伯特·西德尼爵士继任该职。这场斗争持续了一个星期,最后女王做出了决定:任命小科巴姆勋爵担任五港都督。获悉这个消息后,埃塞克斯再次公开声称他要离开宫廷--他有急事要去趟威尔士。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仆人和马匹都备好了,伯爵只需要和伯利道声再见就可以起程了,女王突然派人召他入宫。两人进行了一次单独谈话,谈话后两人再度言归于好。埃塞克斯当上了炮兵司令。

这就是弗朗西斯·培根那些劝告得到的结果!他原本让伯爵装作要出发去往外地,目的是一旦女王提出要求,他就可以慷慨大度地放弃这个念头;然而这个傻瓜完全搞反了--他把这当成了借以要挟的手段,迫使女王服从他的意愿。而他这样做为的是什么呢?是获得他最最应该避而远之的事物--那个不但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充满危险的“武力支持”--他甚至接受了那个职位:炮兵司令,而这正是培根特别建议他不要接受的。

培根写给伯利的信,显然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对于一个“初入仕途的人”来说,除了前途未卜的埃塞克斯之外,再从别人那里寻求一些帮助,以获得人世间的美好事物,本来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如果因为这些,就一股脑地割断老关系,那么未免是不明智的。老关系仍然有用,而且可以用到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威廉·哈顿爵士去世了,他的遗孀富有而年轻,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如果娶了她,培根那长期以来的钱包耗竭症就有望痊愈。他已经请人去说亲了,看来只要能征得那位夫人的父亲托马斯·塞西尔爵士的同意,这桩婚事就可以定下来了。培根请求埃塞克斯在这件事上利用他的影响力,埃塞克斯为他一一照办了。他写信给托马斯爵士,详细述说他这位“高贵好友”的种种优点,而这位朋友,据他所知,“正在向令爱哈顿夫人求婚”,“为表明我的诚意,我愿再进一言,倘若令爱为舍妹或小女,我必以极大的决心促成这一美好姻缘,正如此刻我劝说阁下一样。我同此人虽然情谊深厚,但绝无偏袒之意。凡了解此人如我者,必定深有同感。”然而,伯爵的影响力又一次不起作用。由于某种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培根的希望再次落空了,哈顿夫人,同总检察长的职位一样,落到了爱德华·科克手里。

埃塞克斯不仅当上了炮兵司令,而且他也被任命为西班牙远征军的全军统帅。几个月以来,一直有消息说西班牙人在拉科鲁尼亚和费罗尔两个毗邻的海港积极进行全面的海战准备。这支新组建的庞大舰队的目的地是未知的--也许是非洲,也许是布列塔尼,也许是爱尔兰;但不断有报告传来说是要进攻怀特岛。于是英国方面立刻决定先发制人。埃塞克斯同罗利、托马斯·霍华德勋爵两位助手,准备率领舰队和一支强大的武装部队进攻费罗尔港,摧毁在当地的一切。简单说,就是要重演在加的斯的冒险活动。为什么不重演一次呢?女王本人相信可以成功--花费不多,收效很大,而且能够速战速决。就连塞西尔父子也表示赞同。到处洋溢着友好融洽的气氛。伯利扮演了和事老的角色,把他的儿子和埃塞克斯两个人拉到了一起。埃塞克斯在他的家中举行了一场小型宴会,不但邀请了罗伯特爵士,还邀请了沃尔特·罗利。多年的夙怨化解了。经过两个小时的秘密会谈后,三位朝廷要人之间缔结了友谊。最后为了表明善意,三人一致同意劝说伊丽莎白恢复对罗利的宠信。在双重压力下,女王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罗利得以觐见女王,女王态度和蔼,并且恢复了他的宫廷警卫长一职。为了庆祝此事,罗利给自己定制了一套银质盔甲。从此这个气度威严、服饰华丽的危险人物,又一次站立在白厅的宫廷候见室里了。

夏天来了,庞大的舰队准备出海远航。埃塞克斯在海边监督着收尾的准备工作。他已经向女王正式辞行了;但他还要在英国境内逗留两个星期,因此两人依旧在火热的信中倾诉别离的祝福,一直到最后登船的那一刻。难关、危险和痛苦可能都曾出现在两人那暧昧迷离的关系当中,但此刻的分别似乎使一切都明朗了。伊丽莎白表现出最温和的态度。她接连不断地派人给埃塞克斯送礼物、送信,她把自己的画像送给了他,她一封封地派人送去亲笔书信。埃塞克斯感到十分幸福--活泼、高傲、兴奋。伟大的女王,以她全部的威严和全部的慈爱,在他的想象中仿佛成了一位光芒四射的仙女。她是他“最亲爱、最崇拜的君主”。他的感情无法用言语表达,不过,既然“言语不足以表达我的深情,我就求助于您那颗仁爱高贵的心灵,那是不需任何言语,便能充分而且公正地了解我的。天地可以为我作证。我愿意尽一切努力,以求不辜负如许的慈爱和幸福。”他对女王的忠诚,“胜过历史上任何臣仆对君主的忠诚”。他以“最真挚、最忠诚、比最深厚的情谊更深的祝福诉说”他的灵魂。他感谢女王那些“出自圣洁情操的亲切来信”。女王听到报告说伯爵的座舰漏水,立刻写信警告他采取预防措施。女王的信送到时,正值大军出发前夕,埃塞克斯在普利茅斯。他回信说:“承蒙陛下无尽关爱,我必定为此而保重自身。因此请陛下放心,我定会如陛下所愿,安全返回,继续为陛下效命。”他让女王放心,没有什么危险,风向十分相宜,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他们就要起航了。“我谦恭地吻陛下尊贵美丽的双手,”他在信的结尾说,“并将用我的全部心神,热烈虔诚地祝愿陛下尊贵的心永远愉悦。陛下最顺从、最虔诚的臣仆,埃塞克斯。”舰队随即起航出海了。

同类推荐
  • 瑞安古代清官故事

    瑞安古代清官故事

    本书精心遴选38位我国古代温州瑞安籍以及在瑞安任职的清官,以生动的笔触、感人的细节描摹,配以形象生动的人物插图,讲述其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事迹。本书对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树立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观念具有一定的意义。
  • 八大特务头子

    八大特务头子

    《八大特务头子》选取蒋介石麾下的八个特务头子,包括戴笠、徐恩曾、毛人凤、郑介民、唐纵、贺衷寒、邓文仪和康泽。他们长期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拼命卖力,收买、暗杀、破坏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特务在抗日战争期间,虽然不时地对共产党的组织和革命统一战线进行破坏,但在搜集日军情报,进行密码破译等方面还是有功于中国革命事业的。
  • 塔布曼

    塔布曼

    塔布曼(1820—1913年)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人女杰。她出身奴隶,从5岁起开始劳动,经常挨打,对奴隶制深恶痛绝。逃出奴隶制火坑后,她参加了“地下铁道”的工作。“乘务员”在带领黑奴逃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料想不到的困难,但塔布曼在她工作的十年中,采取各种巧妙的方式,从未丢掉一名“乘客”。由于她勇敢、机智,所以约翰·布朗称她为“塔布曼将军”。1913年3月10日,曾帮助黑奴同胞由“地下铁道”(协助黑奴逃亡的秘密交通网)逃向自由的勇敢、目不识丁的庄稼人——哈丽特-塔布曼,在她的纽约家中去世,享年92岁。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 诸葛亮遗书

    诸葛亮遗书

    我最景仰的先贤是帮助齐桓公推行法治、开发经济、“尊王攘夷”、成就霸业的相国管仲和联合秦楚之晋为燕昭王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的燕国上将军乐毅。
热门推荐
  • 烟火之下之别姬

    烟火之下之别姬

    原本备战高考的少年穿越到了异世界,进行了一次改变人生的冒险,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个关于我们的故事。
  • 逆象青春之笔仙

    逆象青春之笔仙

    大学校园内,一伙富有青春朝气的大学生,个个英俊潇洒美丽大方,友情,爱情,充斥着他们的大学生活,可是,却有暗藏的虚伪,恐怖腹黑心理,各类帅哥,各式美女,还有跨越性别的爱恋,揭露了已经颓废的一代人
  • 谁都别先说放弃

    谁都别先说放弃

    学生时代的他们相识相恋,本以为会就这么一直幸福下去,沈严却提出了要出国深造的要求,梁凉无法跟随他一起,即使相隔两地他也认为他们之间的感情不会因此而淡化。偏偏事不如人愿,在沈严去了英国之后,两人便从此失去了联系...直到5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可曾经的感情早已被时间所淡淡的消磨.(耽美文)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际关系与国际时事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际关系与国际时事

    《党建工作实务:国际关系与国际时事》: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至尊修妖道

    至尊修妖道

    人族、天使彝族、妖族,各个种族,都有着自己其他的修炼功法,有着自己独特的秘术。一个转世奇才,踏上了妖修之路,以予独路,走以天下。且看平凡小子的妖修之路。妖修,特殊的体质,不凡的人生,最终称霸天下。凄惨的结局、曲折的爱情、激烈的诸神之战。一切的一切,只因那心里的欲望、名誉的驱使、权利的纷争。大陆到底如何?花飘舞散嬉戏现,葬爱绝情鬼火灭。
  • 唯一

    唯一

    突如其来的邂逅,她与他初识在海边,他竟然趁她不注意偷拍,她必须要惩罚他,楚月霸道的将安烨手机里的照片删掉以示警戒……万万没有想到,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他竟然是她与闺蜜要去实习的集团总裁,什么破总裁嘛,不过是一个没有礼貌的花心大萝卜罢了……接下来更可气的是,她和闺蜜同时爱上了这个花心大萝卜,既便明白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她会因他小小感冒心疼担忧、因他与前女友过度亲昵醋意大发、因他忽然的冷落肝肠寸断、直到她有性命危险,他竟奋不顾身的上前来保护她而受伤,她就彻底的陷进去了……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长辈的感情恩怨纠缠、以及他前女友的妒忌,楚月与安烨的感情之路又将何去何从?
  • 逆天炎黄

    逆天炎黄

    雷霆破空!劈开上古神庙唤醒沉睡千年的少年,追根溯源,凭借残破记忆追溯一切的始源,惊天秘密,揭开上古大战人族被算计的真相!仰天怒吼,我堂堂人族怎可任尔等欺凌!看少年穹天如何力挽狂澜!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叶子俱乐部

    叶子俱乐部

    这是一本带着希望的小说,一个包含亲情、友情、爱情,奇幻而现实的故事。我只想通过这一本书,告诉所有人一个简单的道理: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无论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能沉溺在过去,也不能幻想着未来,我们只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的一切。叶子所经历的一切,只是因为改变,但却必须面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