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身之本。
体育运动是维护健康长寿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投资”。运动能有效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质的厚度及表面积,使大脑的活动增强,机能提高。运动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能力,可以使免疫器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
1.有氧运动能使人充满活力老爸老妈,你们一定知道,老年人需要多多运动,特别是需要在户外多做有氧运动。
健康妙语体育运动是维护健康长寿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投资”,只要善于“投资”,是决不会使自己“亏本”的。
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叫做“用则进,废则退”,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的发展变化也是如此。运动与生命息息相关,不断地坚持锻炼,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人体各器官的活动,更可以促使老爸老妈健康长寿。
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合理的运动能改善老年人各个系统的功能。
(1)运动可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爱好运动的人心肌收缩有力,排血量增加,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的口径会增粗,心脏的供血将会得到改善,全身血管的弹性增强,动脉粥样硬化将会得到延缓,心功能增强,血压与心率对各种情况的适应能力也将增强。
(2)运动可改善呼吸功能人体在运动中需要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而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即可增强,致使呼吸功能好,有利于人体维持旺盛的精力,推迟身体的老化过程。
(3)运动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人在运动时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运动就增强了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并使整个机体的代谢增强,从而提高了食欲。运动还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肝脏、胰腺的功能也会得到改善,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都得到提高。
(4)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坚持运动的中老年人常表现为机体灵活、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正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的表现。
(5)运动可调节脑细胞的功能运动可促进脑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衰老过程,提高其工作效率反复的肌肉活动训练,使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调节能力更趋完善,从而起到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特别是轻松的运动,可以缓和肌肉的紧张,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对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6)运动使肌肉发达,骨质增强健康小贴士运动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能力,使免疫器官延缓衰老,增强人的免疫功能。因此只要坚持运动,就能确保老爸老妈机体的抗病能力。
运动本身就是对骨骼的牵拉。正确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力,肌纤维变粗,肌力增强。运动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肌肉、骨骼的营养也得以改善,骨骼的物质代谢增强,使骨骼的弹性及韧性增加,从而延缓了骨骼的老化过程,并可防止骨质疏松、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酸痛等中老年常见病。
(7)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调节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运动对垂体——肾上腺系统以及胰腺等消化腺的功能,影响更大,而肌肉的丰硕、骨骼的健壮、韧带的柔韧、血管的弹性、心肌的增厚、毛细血管网的增多等,无一不是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形成的。运动能改善糖代谢,防治糖尿病;运动能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运动能促进多余脂肪的利用,防止发胖;运动能改善性机能,和谐性生活,等等,这些都与内分泌调节功能的改善有关。
2.运动能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身之本。老年人运动健身所获得的回报,不仅仅是在体质及生理方面,运动还可提高老年人的智力水平和精神状态,可谓获益多多。
人的器官和肌肉总是越锻炼越发达,越使用越灵活有力。如果不锻炼、不使用,就会变得反应迟钝、肌肉萎缩,各种生物机能退化、甚至完全丧失原有的机能。
有人曾在动物身上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兔子、乌鸦和夜莺从小就关在笼子里。这些动物长大了,从外表看,似乎发育正常,只是食欲不振。待它们再长大一点,全部放了出去,一场悲剧发生了:兔子刚跑几步就倒下死了;乌鸦飞入天空才转了半圈,就一头栽下;夜莺刚欢快地歌唱了几声,就死去了。什么原因呢?试验者进行解剖发现:兔子和夜莺死于心脏衰竭,乌鸦死于动脉破裂。显然,这是由于它们长期缺乏必要的运动,内脏器官发育不良,不适应剧烈运动的缘故。
动物是这样,人不运动情况会如何呢?国外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身体完全健康的若干男子分成两组,第一组在20个昼夜里一直躺着,不准他们起坐、站立和做操;第二组也照此规定接受实验,所不同的只在于第二组的人每昼夜保持躺着的姿势在专门的器械上锻炼4次。20天过后,第一组的人感到心慌气短、头晕目眩,肌肉力量衰退,两腿酸软不能站立,背部肌肉酸痛不能吃饭。而第二组的人仍然有一定工作能力,身体也没有像第一组人反应那么剧烈。实验结果表明,人如果没有运动就没有健康。运动得少,生命力就弱。
投资健身,不仅能使老年人骨骼健壮、肌肉发达,以及使消化系统、内分泌功能、循环系统等的都得到加强,而且对智力水平的提高,精神状况的改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专家研究证明,运动能有效地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质的厚度及表面积,使大脑的活动增强,机能提高。曾有专家指出:测定一个人的脑细胞反应速度,就可以测出他思维的速度和智力的高低。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交替,人在运动时,管理运动的脑细胞经常处于迅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经过千万次这样的过程,人的调节功能,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都得到提高。
另外,人的大脑皮质分工是非常精细的,左半球管理计算和语言,右半球管理空间和音乐。
平时大脑的神经细胞并不全参与工作,有一部分处于休息状态,只是在参加体育运动和思考问题时才参与工作。如果能经常参加健身活动,就能把这些细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潜力。
还有,健身活动能使大脑里的化学物质脑啡呔、内啡呔释放出来,参加到代谢中去,起到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的作用,使人更聪明,学习和工作效率提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运动,使人的头脑机能得到了加强,从而使人思维敏捷,智力水平明显得以提高。
经常运动的人到四五十岁身体机能还相当稳定,到60岁的时候,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当于二三十岁的不运动的人,经常运动健身比不运动者要年轻二三十岁。
3.老年人运动健身应遵循的原则哪些运动适合于老爸老妈?怎样掌握运动量?怎样才能使老爸老妈的运动有意义并长期坚持下去?这些都是你们参加健身运动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健身运动不同于年轻人的剧烈,有着自己的锻炼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运动要适量一般测定运动量是否适度,多用脉测法,以脉搏搏动快慢来测知运动量是否适宜。中老年人,运动时以脉搏120次/分为宜,或每分钟净增脉搏数(即运动后最快脉搏次数减去安静时脉搏数)体弱者不超过20次,体质中等者不超过40次,体质强壮者不超过60次。首先要明确自己不是运动员,因此选择的运动量一定要适量。否则过度运动所带来的疲劳将扼杀掉老爸老妈继续运动下去的兴趣。
(2)多参加集体运动项目参加体育锻炼虽然有很多乐趣,但毕竟也是要流汗吃苦的差事。
因此,找一些外在的约束也许能使您坚持运动。
健康小贴士合适的运动项目,不仅能健身,而且能延迟衰老。老年人选择运动项目时,要根据自身体质强弱来定,同时还要循序渐进,不宜过量。
有这样一位姓吴的老年人,非常喜欢运动,或许是性格的缘故,他总是一个人跑步、打球,自得其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邀加入到一个小集体中打排球。
刚开始,他还有些拘束,可刚过了不一会儿,他就被大伙无拘无束的热情所感染,开始与同伴儿有说有笑起来。这一次他玩得很尽兴,晚上躺在床上仍在回想那些生龙活虎的同伴的身影。从此,老吴再也离不开这个小集体了。渐渐地,熟悉他的人都说老吴变了,变得乐于与别人接近、交流了。以前自己一个人锻炼身体的时候,天气不好或者再寻找别的什么理由就给自己免掉了,可现在不管怎样的情况出现,老吴总要跑到操场看一看,他希望和大家在一起共享快乐好时光。
(3)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虽然锻炼的目的只有一个,但现在的锻炼方式却像时髦的服饰,变化流行很快。保龄球、高尔夫球、赛车,层出不穷的玩法搞得人眼花缭乱。老王自然也属于赶“潮”一族,找同伴、约朋友,能玩的都玩到了。
老王认为自己应该成熟起来,她说:“毕竟受许多条件限制,我现在已不再热衷于新潮的锻炼方式,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是最实际的选择。”每天晚上,老王就会来到操场跑步。夜晚的云很稀,月亮很亮,操场上的人很多,但很静。大家都在默默地跑步,间或有人吼上一嗓子,老王说她特别喜欢这样的气氛,每天都在这里找到一个好心情。经过了一番选择,老王说再也没有比乘着夜色在操场上跑步更适合于她的运动方式了。
4.慢跑是有氧运动的最好项目慢跑被认为是最好的有氧代谢的运动项目,现在正风靡全世界,被称为健身慢跑或放松跑。它虽然运动量比步行大,但是慢跑的速度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强弱、运动量的大小来确定适合于本人的最佳运动量。慢跑时步伐轻快、肌肉放松、思想集中、情绪欢快,对改善心理与生理状态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锻炼的实践中,由于慢跑安全省时,健身效果好,见效快,不需要什么条件随时可以进行,便于坚持到底。因此,慢跑作为强身健体、抗病延年的手段深受广大中老年人的欢迎,并冠以“有氧代谢运动之王”的美誉。
慢跑对人体到底有哪些益处呢?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慢跑对人体具有如下四大好处:
可以延缓伴随年龄衰老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可以有效地抗老防衰。
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外周血液循环的阻力,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中天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生理活性增强,从而加强人体抗病毒、抗细菌的能力,另外也增强了人体抵抗细胞癌变的能力。
改善心理状态。坚持慢跑可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消除不良心理压力,从而增添生活的情趣。
老爸老妈在选择慢跑时,也要注意根据自己的情况调节运动强度和时间,其中运动强度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年纪较轻、体质较好的人,可选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的慢跑。年纪较大、体质较差的人,宜选强度较轻、持续时间较长的慢跑。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的人,宜先练步行,待体力增强后再进行慢跑,或从走跑交替逐步过渡到慢跑,使人体有一个适应过程。
健身慢跑是最适宜中老年人参加的一项低能量运动项目。所谓低能量运动就是运动心率(运动医学称为靶心率)控制在100~130次/分钟的小强度运动。慢跑运动简单易行、技术含量少、不受时间和地点等限制,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虽说慢跑人人都会,但是也有一些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
跑步时正确的姿势是上身正直、稍向前倾(50度),使头与上身成一条直线,不要左右摇晃。要求动作自然,协调放松。
跑步时注意掌握好呼吸节奏,就是让呼吸的节奏和跑步的频率配合好。一般采用2∶2呼吸节奏,就是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3∶3、4∶4呼吸节奏。多主张用鼻子或半张口呼吸法。掌握好呼吸节奏跑起来就轻松许多。
慢跑锻炼不要一下子给予满负荷,而要逐渐由慢变快,持续时间由短逐渐变长。初练时慢跑5~10分钟,如果不觉胸闷气短,可以逐渐增加到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后可以增加到30~40分钟。
慢跑在开始前应先做舒张、伸展四肢、放松肌肉的准备活动,慢跑结束后不要立即停止不动,而要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逐渐过渡到静止状态。
最后要提醒老爸老妈,千万要注意尽力避免运动损伤和意外事件发生,比如选择道路要平整,起步抬脚不要过猛等,以避免意外损伤。
5.太极拳,老年健身的理想方式太极拳集中了我国传统保健体操之精华,架式平稳,动作舒展,没有忽起忽落的激烈腾跃运动,特别适合于老爸老妈健身之用。许多医学工作者也认为它是一种抗老健身的理想运动方法。
(1)太极拳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健身手段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国际上很受推崇,久享盛誉。几个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它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骨骼、肌肉、关节的活动、体内物质代谢等都有积极的作用。从医学的观点上来看,它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的很好的健身运动,也是病人的医疗体操,值得大力提倡。
太极拳有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练习太极拳的人应注意了解和把握这种风格特点,使每一姿势动作符合要领,充分体现其风格特点,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强体质的功效。
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这些就是太极拳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太极拳在锻炼方法上对姿势动作的各种要求和基本法则。
(2)练习太极拳的注意十则为了帮助老爸老妈掌握太极拳的健身方法,现将前人总结的太极拳注意十则简介如下:
A立身中正姿势正确,特别要保持上体自然正直,腰脊中正,重心放稳,以利于肌肉放松,动作灵活,姿态自然,气血通畅。
B神舒心定“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于其他要领掌握的基本保证。练习时,务必要精神安定,心情平静,排除杂念,思想集中。做到全神贯注,专心打拳,身体各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舒展,肌肉放松。
C用意导力用意识引导动作,“意到身随”,“先在心,后在身”,精神饱满,富有生气,全神贯注(包括眼神运用),以意念引导劲力,势换劲连,劲换意连,使意念、劲力、动作三者统一,更为准确、充分,更富有内容。
D气沉丹田太极拳是一种拳法与气功相结合的健身运动。动作呼吸,恰当结合,深长细匀,通顺自然。在此基础上,注意吸气时横膈下降,增加通气量,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内脏活力。
E运行和缓这也是太极拳运动特点之一。要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这样结合动作的虚实变化,劲力有柔有刚,既轻灵,又沉着,圆活不滞,避免了不分主次、平均用力或过于紧张、呆滞生硬的毛病。
F举动轻灵“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这种形容比喻是很贴切、形象的,练习者要用心体会,意领神会,体现在动作上。
G内外结合在“神舒心定”的基础上,使意识、动作与呼吸三者协调配合,意识与形体紧密结合,以意导动,内外统一。
H上下相随要全神贯注,动作协调。太极拳是全身性运动,要求上下相随,全身各部位的运动保持协调一致。如果动作支离破碎,那就违背了“周身相随”的要求。
I连绵不断动作连贯,前后衔接,连绵不断,无停顿割裂,不容许中途断线,自始至终,一气呵成。
J呼吸自然初学时可采取自然呼吸,逐步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做到深、长、匀、静,通顺自然。不可以力使气,简单生硬,强求统一,违背呼吸的自然规律,以致伤身,事与愿违。
幸福小贴士练习太极拳也非一蹴而就,这也要有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完美的程度。
练习太极拳,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首先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搞清楚,要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能全面地掌握和体现太极拳的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收到扎扎实实的功效。
太极拳多年来流传很广,经过长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已形成各种流派,如陈派、王派、宋派等。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体委公布了简化太极拳,它简便易行,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6.黄昏时段运动更有益于健康健身运动中的新观点之一是:黄昏运动更有益。这是因为在黄昏时间,体力、肢体、反应敏感度及适应能力,都达到最高峰,而且人的心率及血压上升率也最平稳而且偏低。故此时适合老年运动。
据国内外运动生理学研究,证实黄昏运动有如下益处:
(1)黄昏运动有益心脏幸福小贴士尽管黄昏运动更有益,但是老爸老妈也不必把多年养成的晨练习惯硬硬地改成黄昏练。强求改变良好的习惯对身心健康无益,甚至有害。切记,要顺乎自然莫强求。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身体的各种活动是受“生物时钟”所控制的,在一日24小时之中,体力的最高点与最低点,都有一定的规律升降。据国外报道,一天之中,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最高点在下午18时左右,最低点在上午6~10时左右;运动能力的节奏,大约在16~18时达到最高潮;人体的嗅觉、味觉、听觉、视觉和触觉在17~19时最为平稳。此时运动引起的心跳加速及血压上升率相对偏低,而在早晨进行运动,人的心率及血压上升率都较大,对许多人来说都是超负荷的。日本专家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早晨跑步增加了血管中形成栓塞的可能性。因为这时血液的凝固力提高了6%,而黄昏跑步则相反,血小板的数量下降20%,从而减少了血管栓塞的危险性。所以,心脏病患者适合黄昏运动。据国外学者报导,心脏病患者在一天内对身体负荷的反应有所不同,早晨的反应最差,这与早晨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进而栓塞心脏冠状动脉有关。
所以,心脏病患者要运动,就选在黄昏进行。
(2)黄昏运动效果最佳据生理学家测定,16~21时的一些与代谢有关的激素分泌比较活跃,使全身肌肉以及各个内脏器官的温度都提到最高水平,由于体温增高到细胞各种酶的最适宜温度,增强了酶的活性,使身体对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应激反应”能力达到最高水平,神经的灵活性也最好。这就使黄昏以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集中,肌肉的活动敏捷而协调,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或获得最大的健身效益。
7.如何掌握合理的有氧运动量健身锻炼是一种科学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所有的器官都得到锻炼,运动前后不论是主观感觉还是客观的指标都有所变化。如何掌握好合适的运动量,既达到一定的负荷水平、发挥对人体有益的作用,又不让运动量过大造成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这是中老年人健身锻炼中必须掌握和了解的。
掌握运动量的方法很多,适合于大众使用的方法有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测两方面。
(1)通过主观感觉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主观感觉主要是指食欲、睡眠、排汗量、运动欲望等。如运动后适度出汗、睡眠及食欲好、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无心慌、气短,虽有疲劳,但经过一夜的休息后就恢复正常了,有继续参加运动的欲望等,说明这个运动量是合适的。如果运动后出汗很多,还有头晕、恶心、胸闷等不良感觉,食欲不振、睡眠欠佳,运动后疲劳感直至第二天仍明显存在,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该修正运动处方。如果运动后不出汗、脉率变化很小、运动后1~2分钟脉率就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说明运动量过小,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
(2)通过客观检测衡量运动量大小客观检测指标主要指基础脉率。一般以脉搏变化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并且把运动前后脉搏变化作为一种确定运动量的指标。具体地说,就是运动中应该达到和保持的心率范围。运动医学把这个期望达到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靶区域。靶心率是运动锻炼中的有效心率,只有在运动锻炼中心率加快达到这个水平范围,运动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当然,这个量也是安全的和有氧运动的范畴。要求靶心率应在每分钟最大心率的60%~85%,而且要求在运动停止后5~10分钟心率能恢复正常。
每个人的最大心率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或实地体力运动测试得来。一般多用计算方法:220-年龄=最大心率/分钟。例如一名60岁的人,最大心率=220-60=160次/分钟。最大心率的60%=160×60%=96次/分钟,最大心率的85%=160×85%=136次/分钟,那么他的运动靶心率应该是95~136次/分钟这个范围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时的靶心率使用170-年龄的推算法更合适。例如65岁的人靶心率为170-65=105次/分钟。并且运动后5~10分钟心率恢复正常。
关于运动的时间和次数,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与每周运动的次数,也是运动处方要求的内容。应根据每个运动者各自的身体情况考虑,原则上要求运动中要保持靶心率20~30分钟,如果不能一次完成,可分段完成,但是一段至少要10分钟以上。
每周运动次数3~4次较为合适。少于2次锻炼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多于5次,不但锻炼效果的累积速度下降,同时容易产生疲劳。请老爸老妈在运动量的大原则内,摸索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8.有氧运动全过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低强度运动时,有些中老年人认为运动负荷不大,强度也不剧烈,因而就忽视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以及运动中的要求,结果造成运动损伤,运动后疲劳不消退,反而有损于身体健康。为此,老爸老妈在运动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准备活动是运动前所做的各种动作练习。目的是使身体从安静状态逐步过渡到运动状态,做好生理机能上的准备。一是活动各关节、肌群,提高体温、增加运动系统的弹性和活动范围,以适应将要进行的运动。二是逐渐提高心率,使心血管系统做好运动准备。一般需要准备5~10分钟,可以慢跑或原地做伸展、蹲屈等肢体、关节柔韧性练习。
(2)有氧运动开始这是整个运动的核心。为达到有效的运动,必须注意运动的质与量的保证。所谓质,就是运动必须达到靶心率的要求,使心率在靶区域内,即有效的心率范围内。所谓量,就是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心率在靶心率水平的耐力运动,每周至少坚持3次以上。
(3)放松整理运动是指运动结束时,不要马上停下来,做一些轻松的活动,目的是使身体由剧烈的运动状态逐步过渡到相对安静的状态。经过比较剧烈的低、中强度20~30分钟耐力运动后,如果突然停止运动,或坐、躺下来,对身体都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肌肉突然停止运动,会妨碍血液回流到心脏,进而造成大脑缺血,引起头晕等症状。正确的做法是逐渐放慢所做的运动的速度,继续运动3~5分钟,同时做一些上肢活动,让心率慢慢降下来,再做一些放松性活动,整个有氧运动就算结束,整个过程需要40~50分钟。
总之,老爸老妈可以根据年龄、体质、爱好选好运动项目,定期做体能测验,随时调整运动处方,并将运动持之以恒,你们定会在有氧运动中得到身心健康的益处。
9.走出老年人运动健身的误区健身是长久之计,终生之计。健身时间越长,受益越多,终身健身,终身受益。健身并非权宜之计,疾病侵袭,方想健身,犹如临渴掘井,为时已晚。
健康是人生最可宝贵的财富,老爸老妈为了健康而健身,应以实用有效为原则。因此,不可追逐时尚、不切实际,从而走入健身误区。以下便是一些健身误区:
(1)追求时尚,盲目投资世界变化太快,不知何时“健身”一下挤入了时尚的快车道。仿佛一夜之间,经营运动服装、器材的体育精品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城市和街道。接踵而至的是健康城、保龄球、高尔夫球俱乐部……大众传媒真厉害,让城市人面对这一系列健身的衍生物趋之若鹜,人们似乎在它的导向下突然明白了健身的意义,明白了自己也应该好好健身一番。于是,便有人津津乐道于“耐克鞋”、“阿迪达斯T恤”、“室内绿地网球场”、“高尔夫球会员证”……似乎这些才是投资健身的时尚。
某种健身项目可以因为商家的策划或者人们的情绪演化成时尚,但是,真正的健身方式是无时尚的,真正靠投资健身争取健康效果的人,只专注于培养自己的运动兴趣,专注于持之以恒的坚持。
健康妙语一旦我们能够驾驭自己的心灵,不被世俗环境所纷扰,不为潮流所左右,拥有一种享受生活的平常心态,那么便获得了健身的真品位。
(2)健身方式太多有的人健身投资追求“多而全”,认为既然健身有如此多的好处,不同健身方式又各有各的长处,那我就什么都来,弄它个“包圆儿”,来个全面发展。
实际上,这种健身投资的方式并不科学,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尴尬的情况。
A欲速不达比如练气功成为时尚时,一些人便趋之若鹜。今天听说张派可强身健体,便投了张派门下,演练数日,功效甚微,便起了疑心;明天又听说王派能延年益寿,于是又易帜跟了王派,朝朝暮暮,历尽磨难,总不见多大起色;便又生了新想法,还是学李派吧!李派数日即可发功显灵。三年五载中不知换了多少师傅,只是未见腿脚灵便多少,白发依旧有增无减,于是便恨起了那些“布道”者和“功夫”来。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哪里有什么一日成仙的功夫。其实,可恨的不该是那些“功夫”,而是自己那令所有的“功夫”都无能为力的愿望。
B不得要领太极拳可健身自不待言。然而练太极拳有它的要领,即需要“入境”,要万念皆无,专心为之。若能全神贯注,气运丹田,且天长日久地练下去,定能显其功效。如果一边遐思着日后的鹤发童颜,一边大动手脚,半日之内练它个百遍千遍,恐怕效果练不出来,还搞得心浮气躁,伤及肝脾。
C疲于奔命健身本是一种悠闲自在的活动,但不少人被“健身”搞得一塌糊涂。大早晨,睁开眼,就先跟电视来一套“健身五分钟”;工作了一天腹中饥饿不管,还赶点儿奔到文化馆健身班练它个天昏地暗。一个月下来,未成正果,倒觉得周身不适,头晕目眩,哪儿也不是哪儿了。
以上三种情况,一言以蔽之是“过于繁杂”所致。
因此建议老爸老妈们不要每日思量何种健身方式是世上最好的,而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年龄、性别、体质、工作、生活节奏等),选一项最适宜的方法去做。
(3)锻炼时间过长锻炼时间过长对身体也是非常不利的。
医学家们在得出运动健身可以增强人体免疫机能的论断后,接着又发现,运动量太大反而会降低人的抗病能力,尤其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他们在对2300名参加1990年洛杉矶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在准备比赛期间每周跑60英里(约96公里)以上的运动员比每周跑20英里(约32公里)的运动员患感冒的人数多一倍。医学家的推论是,每个人对体育运动的承受力不一样,但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后,身体就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对有训练基础的运动员尚且是这样,对身体训练基础较之运动员差得多的一般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可见,健身后的效果,必须以身体的具体情况为前提,绝不是健身时间越长越好,或健身的运动量越大越好。
在健身过程中,必须按照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自己的身体条件、体质情况出发,不同年龄、不同的体质基础,应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多大的量和强度,都因人而异。“适度”,绝不能盲目地为追求训练、健身的“全面效果”而强求自己练得多、练得累。正像许多美好的事物一样,好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向反面转化,“健身多多益善”是片面的。特别是当自己身体感到不适时,切忌仍然盲目地通过运动来解决,必须及时求医就诊。对有些该绝对休息的病症来说,如继续进行健身运动无异于“雪上加霜”,会给身体带来损害。
老爸老妈应知道一些健身误区,从而避免误入其中,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达到早锻炼,早健身,早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