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0400000003

第3章 误区三忽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

不可不察的家教误区

1. 少先队大队长为何变坏

--令人警醒的案例

北京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金丽,生在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妈妈在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上班,爸爸是个体小车司机。金丽刚上小学那一阵儿也挺争气,品学兼优,博得全校师生的好评,是全区闻名的“小红旗”.刚上五年级的时候,她已经是个“三道杠”--少先队大队长了。可是,上了六年级--正当金丽面临升入中学的时候,她却像悬崖上的一块松动的石头,一下子滑落到平川--老师们震惊了,同学们震惊了,因为他们亲眼看到金丽被公安局的警察押上了警车!

多么可怕的消息,然而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的确,金丽的变化实在是太快、太惊人了。一年前,她还留着朴素洁雅的“自由式”发型,显得十分天真烂漫,后来却烫成了“蓬松弯”,脸蛋上抹了厚厚一层“参琪霜”,眉毛也染成“黑月牙”.

买化妆品的钱,自然是偷妈妈的,因为要的钞票数额太大,妈妈是不给的。第一次“拿”了十几元。这当然是“小打小闹”,但接着便是第二次、第三次……金丽庆幸自己“试探”成功。她的胆子变得更大了。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一次,她为了美容,很想试一试“美发厅”“高级美容师”的手艺,竟斗胆一次偷了5000多元钱。金丽父亲发现现金丢失后,到处找找不到。他上下左右屋里屋外地仔细查看,奇怪的是,竟没发现盗贼入室的蛛丝马迹,于是风风火火地到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民警经过现场勘查后,很快便发现窃贼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独生女儿金丽!金丽只好作了交待。这一次,她遭到父亲的好一顿毒打。

父亲的毒打未能奏效,金丽反而更加记恨父亲。

金丽开始急剧变化,但可惜的是,其父母一味地钻在钱眼里,根本忘却了教育子女的责任。他们除了在各自的岗位上“上班”以外,又自己开办了一家拥有40多平方米面积的服装商店,而且生意非常红火。可这时,他们亲爱的独生女金丽正在“泥潭”

里越陷越深。

这一天,金丽和几个“姐妹”(同伙)“遛市”(伺机行窃),钻进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市场内人如海潮。这几个人打扮得很入时,很像买菜购物的小姐,所以谁也没有把她们当窃贼。她们如鱼得水,没有半个钟头,便“端大包”(偷提包或其他物件)发了一笔黑财。几个人将五六千元现金瓜分完毕,然后将失主的提包等扔进厕所。一次次得手,一次次兴奋,使金丽胆子愈来愈大。她已经由最初的行窃时非常害怕练到了将行窃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了。

1999年2月上旬,兔年春节前夕,正是人们购物最忙的时辰。12日上午10时许,当她们去西单商场的人窝里找“食”--从一个日本女外宾上衣兜内“钳”出一只黑色钱包时,被在市场巡逻的治安人员当场抓获。

就这样,为了片面追求一个时髦的“俏”字,天真活泼、聪明漂亮的金丽走上了集团盗窃的犯罪歧途,由学习尖子堕落成少年管教所的“小罪犯”!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希望漂亮一些,美一点儿,是可以理解的。但父母应敏于观察孩子的这种细微变化,重视对孩子的早期美育教育,帮助孩子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特别是应该及时教育孩子:人,最美的是心灵。如果一味地追求外表“俏丽”、“潇洒”、“风度”、“时髦”,比“三气”(洋气、阔气、香气),忘记了学生的本分,扔掉了理想和道德,就很容易走上奢侈腐化的道路,被社会上的坏人所利用,堕落成为罪人。作为金丽的父母,其教训就在于没有及时注意孩子成长中的变化。家庭教育是无时不在的,特别是在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尤为重要,不能一概以智力因素衡量孩子的“好”与“坏”.

2. 家庭教育首先是对孩子的人格教育

家庭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通俗来说就是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人,就是要孩子“学会做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又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进程,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不论孩子是神童、天才,还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或优裕条件,不论想“养儿防老”还是“望子成龙”,不论是给孩子请家教补课,还是领孩子学钢琴、学艺术,作为父母,要时刻记住: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一条主线,一根主心骨,现在也称“脊梁或教育”,是培养孩子成“人”.

在当今注重实用和功利的时代,父母考虑孩子学会做人,往往偏重在做有用的人,偏重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正直才是“有用”的基础,诚实才是道德的基础。“学会做人”先要学会做正直的人。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是要学做正直的人。古代讲“齐家治国”之前,先要“修身”,就是先要修身自己,学会做人,而“修身”之前,先要“正心诚意”.通俗来说,“正心”就是要把良心放端正,“诚意”就是要对善有真诚信服,就是“诚实”,朱熹认为“诚”就是表里如一,就是表现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做到这一点应该说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困难的。而没有这一点,其他道德就难以建筑上去。现在流行的“假冒”、“虚伪”,都是为了某种目的去讨好别人,而不是展露自身的真实;是表里不一,表胜于里,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正直”只求达到事情本身,“虚伪”都要追求事情本身以外的东西,因此不正直的东西本身就是无用的。

教育专家指出,现代家庭教育,特别是人格教育,首先应尊重孩子,父母和子女应建立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平等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关系之中和在关系发展过程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

子女一出生,就和父母结成一种亲密的关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很多行为都是针对子女的。在每天与父母共同生活,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中,子女逐渐会清楚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双方也会逐步学习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对方和环境。

父母对子女的种种行为归纳起来不外乎“爱”和“管”两类。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父母对孩子的“关系”也不应是一样的,父母应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管的关系需有所变化。在婴儿期,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全身心的,从身体接触到生理心理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这时候的“管”,要尽量顺应孩子的状态,而不是适应父母的意思,过去倡导严格定时定量的生活制度的所谓科学育儿,被认为是缺乏人性化,因此也是不科学的。这些孩子长大后,大都成了没有情感的刻板的人。

在幼儿期以后,孩子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这时父母和孩子必须建立起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表现常有许多不同,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管”也应有许多变化。但有一点必须形成共识,即在孩子的儿童期父母的爱和管必须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有利于孩子成为“独立的主体”.

过去亲子爱的核心是“关怀”,现在人本模式的“爱”强调尊重,孩子虽小,父母也要尊重他的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独创潜能,把孩子当平等的人来看,培养孩子的人性和人的尊严。“管”更强调启发孩子的自主和自觉。因为人性是自由的,任何强制强迫只有一时表面的效果,而且根本不能算是一种“教育”,教育的真谛全在于能否启发孩子自主自觉。孩子到了青年期,人格已基本成型,这时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像具有深厚友谊的平等相待的朋友。孩子是从父母对他的尊重中,学会尊重父母和他人;也从父母的引导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

常有父母抱怨现在自己是工作忙、活动多,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充裕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这自然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懂得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父母和子女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关系”来衡量家庭教育的质量和状况。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并不完全在于相处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相处和不相处时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状况。

在革命年代里,常有父亲参加革命被捕关在监狱里,和子女只有一月见一次面,每次见面只有几分钟,但由于父母和子女维系着良好的关系,父亲和子女不在一起反而成了一种教育资源。这里又引出父母通过关系进行教育,父母本身必须有良好人格的问题。

在一起生活的“关系”中,子女总是模仿着父母。有的是有意识的模仿,但很多都是先天本能的模仿,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风俗习惯,以及个人性格等。一个儿子酷像父亲,有的并不是遗传,而是模仿。只要父母对子女建立了某种关系,父母的人格对子女就有决定性的影响。所谓父母的以身作则,不是能不能作则,愿不愿作则的问题,而是父母必然成为模仿的对象。

3. 人的良好品德需要父母从小培养

品德是一种教养,是通过教育而养成的一种品质和习惯。优秀的品德来自于良好的教育和经常性的养成,缺一不可。品德不是天生的,与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完全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

一个具有优秀品德的人,往往表现出忠诚、勇敢、勤勉、坚贞、吃苦耐劳等品质,这些品质大多是从小通过所接受的教育而逐步养成的。

这种教育,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更取决于家长对子女品德的影响。

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家庭要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有的人很聪明,但缺乏道德教育,他们把无聊的任性、散漫的乖僻、狂妄的自尊等等看作是“个性”,使得聪明在他们身上成了贬义词。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的道德品质,必须从小培养,对此切不可大意。

(1)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孩子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还很浅薄幼稚,对人的道德评价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所以家长对周围现象和行为的评价,应是非分清,善恶分明,给孩子打下爱憎分明的烙印。如:同伴间玩耍常会出现哭闹现象,有的家长会问清原因,帮助孩子正确解决同伴间的纠纷。而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哭,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说:“就知道哭,你没长手,别人打你你不能打他?真没出息!”这种成人错误的评价,将会使孩子的行为出现扭曲。家长可利用童话和游戏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如:让孩子装扮社会生活中的警察、营业员、医生等角色,帮助孩子纠正与角色身份不相称的行为。

(2)丰富孩子的道德情感要利用电影、电视、儿童读物中优秀的道德形象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做到“以情育情”.还要经常运用孩子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事情感染幼儿,做到“以境育情”.如:参观现代化工厂、亲朋好友的新住房等,让孩子了解家庭和家乡的变化;带孩子游览名胜古迹,激发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孩子的情感易冲动而不稳定,而且自制力和坚持性差,所以孩子的道德认识常常和道德行为脱节,家长应加强对孩子具体道德行为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家长对孩子正确的行为要不断强化,及时肯定与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纠正错误行为。

教子忠告:

家长应当创设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分苹果、接待客人、将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洗自己的手帕等,在情景中让良好的行为经常重复发生,从而形成习惯。

现代家教的科学方法

1. 让孩子懂得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下面是一位父亲教子言而有信的故事,看看他的儿子是怎样叙述这件事的。

17岁那年秋天,我高中毕业。和父亲站在一块儿,我的个头儿差不多和父亲一般高了。可是因为高考落榜,我整天和村里的几个大孩子厮混在一块儿,白天和他们一起游手好闲地东转西逛,夜晚就聚在村里的电影场里吊儿郎当地吹口哨或躲在小饭馆里无所事事地抽烟、喝酒。家里人为我忧心忡忡。

秋末的一天上午,我和这群大孩子在村东头遇见了城里来的一个鸡贩子,我们拦住他纠缠,鸡贩子一副不屑和我们这群孩子纠缠的样子,说:“我还要收鸡呢,没时间和你们这群孩子磨牙!”

我们无赖似的哈哈大笑起来说:“爷们儿,你怎么知道我们就不卖鸡?”

被纠缠得无法脱身的鸡贩子十分不耐烦地说:“瞧你们这群毛孩子,能做主卖你们家里的鸡?这不是找揍么!”

这几句话搅得我们这帮孩子火起,纷纷拍着胸脯说:“别以为我们做不了主呀,今天我们非把鸡卖给你不可!”于是纷纷自报自家要卖几只鸡,并个个充起买卖行家里手的模样,和鸡贩子七嘴八舌地讨价还价。

最后我们谈定一只鸡两元钱,让鸡贩子就坐在村头的古槐树下等我们,我们各自回家提。鸡贩子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摆着手说:“快去快回,过期不候。唉,我这桩生意栽到底了!”

我将家里的12只鸡五花大绑着捉到古槐树下的时候,几个青年早来了,他们的鸡已经被关进了鸡贩子的铁丝鸡笼里,个个哀鸣着。我大大咧咧地把鸡摔在鸡贩子的面前说:“数数吧,12只,连一条腿都不少!”鸡贩子眉开眼笑一迭声直叫:“好好好,我这就付钱给你。”

这时,刚好父亲和母亲从地里挑粪归来。一看到我家那五花大绑堆在地上的公鸡、母鸡,母亲立刻惊叫起来。我知道这每一只鸡都是母亲一粒米一粒米一天天喂大的,现在,是我们家的银行呢,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全靠这几只鸡了。母亲说:“你怎么能卖鸡?”

我不理睬母亲,斜着眼对惊慌失措的鸡贩子说:“给钱吧!”

鸡贩子迟迟疑疑地征询我的母亲说:“这鸡……还卖吗?”母亲说:“这都是正下蛋的鸡呢,我们不卖!”

“卖!”这时父亲从人群后挤过来果断地拍板说,“就按你们刚才说定的价格卖吧。”母亲不解地看着父亲说:“鸡卖了,以后油盐酱醋从哪儿来?一只鸡才两元钱,平常一只鸡最少也要卖6元钱的呀!”

“两元?”父亲愣了一下,又转身问我说:

“这价钱你们刚才说定的?”我才知道,刚才自己几乎做了一桩大亏本的买卖,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两元钱一只。”鸡贩子这时忙讪笑着对父亲说:“如果两元钱不行,再商量商量,6块钱一只行不行?”父亲叹了口气说:

“价格是太低了,可是你们刚才已经说定两元钱了,怎么能反悔呢?就按你们说定的卖。”鸡贩子一愣,但马上就掏出一沓钱数数递给父亲说:“就按一只6元钱吧,这是72元钱,你数数,你数数。”父亲把钱推回去说:

“一只两元,12只24元,多一分钱我们也不要,已经说定的,不能说反悔就反悔了。”

鸡贩子把24元钱递到父亲手里,慌慌张张地挑起鸡笼赶快走了。父亲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已经17岁了,该是个男子汉了,说出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怎么能随便就反悔呢?

长大了,就要对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下的每一件事负责,人不这样,怎么能活成个顶天立地的人呢?”

品味着父亲的话,陡然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已经一步跨过了孩提和成年的界限,变成了一个说话掷地有声、对自己所言所行负责的汉子。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这特殊的成年仪式,在村头的老槐树下,12只鸡,24元钱,还有父亲那慈爱而严肃的脸,那随风飞向远方的一句句朴实而铿锵的话……说话算数、言而有信是成熟的标志,也是一种情操。古人云:君子无信而不立。人生的追求就是立言、立信和立德。

因而,应告诉孩子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必须先问一下自己:我这样做合理吗?我有能力做到吗?我愿意遵守诺言吗?

如果孩子对事情的合理性没有把握,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或自己不愿意遵守诺言,那么孩子的最佳选择是不要答应任何事情。不答应不是孩子的过错,也不等于孩子没有权利,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因为答应了别人就等于欠别人的,当不能兑现时,就是孩子的过错了。

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这是客套话,是在自己能够做又愿意做的情况下说的。在相反的情况下,恭敬就不能从命了。因为只有尊重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时,才谈得上尊重他人;违心地附和他人往往会导致言而无信。

教子忠告:

父母要教育孩子,说过了就要算数,不要轻易向人许诺。如果许诺了不去兑现,就会言而无信,这是不道德的。

2. 教孩子懂得奉献自己的爱心

知识在没有道德和良知的人手中,是难以产生什么积极的作用的。

你想你的孩子具有乐观而又积极的心态吗?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吗?你想你的孩子朋友遍天下,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吗?天下所有的父母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一定都是肯定的。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些愿望呢?这里有一条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

美国著名教育家赫·斯宾塞指出:爱心是美德的基础,也是美德最直接的表现。

富有爱心的人,很少计较个人得失,只是一味地不停付出,并不奢求太多的回报。然而,“世间终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曾经被他们付之爱与关怀的那些人深深的感激之情,哪怕只是一张小小的贺卡,他们也能聊以自慰。所以,在他们的生活里,几乎每一天都是乐观而积极的。

由乐观又产生豁达、宽容和谦虚的品质,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层层发展下去,拥有爱心的人又岂能不幸福呢?

如果一个人富有爱心,就会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人,从而易于消除人与人之间彼此的隔阂。

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必然也是一位朋友遍天下的人,不但不会因此而烦恼、苦闷和不愉快,而且有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与成功。

要让自己的孩子富有爱心,一定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①让孩子多交朋友,珍惜友谊;②学会主动关心帮助他人;③培养孩子拥有一些基本的美德,如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同情弱小等;

让孩子多参与公益事业,通过耳濡目染培养起他的爱心。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教育孩子懂得奉献爱心,靠单纯的说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家长自己首先要富有爱心。在与孩子一同外出时,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能主动为老年人让座;在大街上过马路,看到老人帮助搀扶一下,这些都会在孩子心里种下尊老的种子。以后即使你不在场,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便会学着你的样子去主动地做。另外,如果你能在孩子面前,将自己需要开支的钱捐给一个急需帮助的人,孩子同样也会学你的样,将自己的压岁钱或者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学生。

教子忠告: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身上反映出来。特别是爱心教育,家长必须把身教和言教结合起来,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 教育孩子要有一颗孝心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天经地义的,与之相应,孩子对父母的赡养、尊敬、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我们人类基本的一种道德与良知。

一个上小学的女孩,母亲病卧在床多年,父亲又不幸出车祸身亡。小女孩承担起了全部家务。每天买菜、做饭、收拾房间,为母亲擦洗身体。她家生活十分困难,她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她每天按时到校上课,勤奋苦读,并取得门门功课优秀的好成绩。

面对这样有孝心的孩子,许多为人父母者热泪盈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

原因出在何处?其实我们不应责备孩子,并非是孩子生来就有一颗不孝的心,根本还在父母身上,是父母没有注意对孩子进行孝敬父母、长辈的道德教育与培养。

尽管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能够有孝心,尽管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一种传统美德,然而在教育孩子时,又往往忽略这方面的内容。

孝心,作为传统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有人调查,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祖辈,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呈现一种和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

培养孩子的孝心,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开始,如要求孩子听从长辈的教诲,不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懂得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在离家外出时,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等等。

培养孩子的孝心,其实不仅仅是为自身年纪老了有人照顾、赡养的问题。今天,孝的赡养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已退至次要的地位。从根本上说,孝心也是一种做人的良知与道德。试想,一个对父母的大恩大德都不放在心上的人,他能与别的人建立起诚信关系吗?

他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吗?一个缺乏起码的道德良知和不讲诚信的人,他能有什么作为呢?因此,培养孩子的孝心,必须从小抓起。

(1)要明理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孝心”是一种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算有孝心。让孩子知道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孝心的孩子,懂礼貌,责己严,为父母分忧解难。为了明理,多给孩子讲些古今有关的故事,通过形象去理解。

(2)给机会这一点非常重要。真正的孝心要通过实践去培养。平时,要让孩子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让他负起责任来。遇有为难的事情,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告诉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情,并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孝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3)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父母对孩子祖辈的孝心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真孝心、假孝心,是骗不了孩子的。因此,为人父母,要对自己的孝心做一番反省,在自己身上求真,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心里去。

教子忠告:

一个不孝敬父母的孩子,不会对任何人持有爱心和同情心,长大了也不可能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父母要知道,这样的人社会是不欢迎的。

4. 重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无论孩子的成绩多好,无论孩子懂多少道理,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教孩子怎么做个好人。

9个月大的小孩麦可每次看到其他小孩跌倒,眼眶便浮起泪水,然后爬到母亲怀里寻求慰藉,仿佛跌倒的人是他。15个月大的麦可看到小朋友保罗在哭,会拿出玩具熊安慰他。如果保罗仍哭个不休,麦可还会拿抱枕给他。

这些情形是一位美国孩子的母亲协助专家做研究时观察记录下来的。该研究显示,同情心的形成可溯及婴儿时期。事实上,婴儿自出生日起,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便会感到难过,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同情心表现的最早征兆。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还未完全明了人我之分时,便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会跟着哭,仿佛感同身受似的。约周岁时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但仍会感到不知所措。纽约大学的马丁·霍夫曼做过相关研究,他注意过一个两岁大的孩子代他妈妈安慰一个哭泣的小朋友,而事实上小朋友自己的妈妈就在身旁。其他同龄孩子也表现出相同的困惑,他们会模仿别人的痛苦(可能是为了更了解他人的感受)。譬如说看到其他孩子手受伤时,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可能会把手伸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会痛。或者看到母亲哭泣时,孩子可能会擦拭自己的眼睛,虽然他并未流泪。

到3岁半时小孩不再做行为模仿,而能区别他人与自己的痛苦,也较能安慰别人。下面是一个母亲的记录:

邻居的一个小孩在哭……珍妮走过去拿饼干给他吃,一路跟着他走,甚至自己也开始发出哭音。接着她想要抚摸他的头,但他躲开了……他渐渐不哭了,但珍妮似乎仍很关切,仍不断拿玩具给他,拍他的头和肩。

婴儿透过不断的情感调和慢慢了解有人愿意分享他的感受,这种感觉约始于8个月大时(这时婴儿开始有人己之别),之后终其一生仍会因应其他亲密关系不断重塑。失调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在一项实验中专家请一位母亲刻意对婴儿的行为做过度或过少的反应,结果婴儿立刻表现出惊慌或痛苦的样子。

亲子之间长期缺乏调和,对孩子的情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例如母亲对孩子的特定情感(快乐、悲伤、对拥抱的渴望等)一直未能做同情心的回应,孩子会渐渐逃避表达或甚至不去感受这些情绪,终而其他的情感也消失,特别是感受在童年时期即或隐或显地被压抑时。

同样的道理,小孩也会因某些不当的情绪特别容易得到回应而有偏好的倾向。婴儿也会“感染”大人的情绪,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因母亲情绪沮丧,在游玩时较易表现愤怒与悲伤,与其他正常家庭的小孩相比,较少表现自发的好奇与兴趣。

参与研究计划的一个母亲持续对孩子的行为做冷淡的反应,后来这个孩子竟变得较被动。专家指出:“小孩会告诉自己,我的活跃动作反正引不起母亲的相应反应,还不如静静的。”

所幸这样的后果并非无可补救:“在人的一生中,人际互动模式会不断因人际关系而重塑,包括与亲友乃至心理医师的关系。早年失衡还是可以调整过来,这是一辈子不断进行的历程。”

有些心理分析专家认为心理治疗做的就是情感调和的补救工作,治疗过程医师必须时时做出回应,以示了解病患者的内心状态,这很类似亲子之间的情感调和动作,有些专家称之为回映。这种回映往往是意在言外,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但仍可让病患者产生有人深深了解自己的安慰感。

童年时期缺乏情感调和可能造成一生的情感伤害,而且受害者可能不只是孩子本身。有人研究过极端残酷暴力的犯罪,发现罪犯早年生活有一共同特点,不是待过多个寄养家庭,就是在孤儿院长大,显然在情感上遭忽略,少有情感调和机会。

情感上遭忽略会使同情心钝化,长期的情感虐待(严酷体罚、威胁、羞辱等)却可能造成相反的后果,可能对周遭人们的情感过度敏感,对预示威胁的信息有一种近似受过创伤而养成的警觉。

教孩子一生要坚持的,就是做个善良的人,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同时,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谨记:品格胜于知识。

5. 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几乎每一个父亲或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责任心,而且相信责任心是一个人立足于复杂社会,能担当重任的重要条件。但是,孩子并不是天生具有责任心的,它是在适宜的条件和精心的培育下,随年龄和心灵的成长而生长起来的。家庭是孩子责任心赖以滋长的土壤,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它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孩子只有在家庭环境中长出责任心的“幼苗”,才能在更复杂的学校、社会环境中经受考验,得到修正和磨炼,最终会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有责任心的孩子做任何事都会考虑到行为后果,并且在不影响他人权利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需要。他们明白并主动履行义务,愿意承担自己行动的后果。

家庭责任心主要是指能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利,自愿承担家庭义务,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一个具有家庭责任心的青年,不仅能在现时的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家庭成员的角色,在未来的生活中也有能力支撑、组织好属于自己的家庭,他的一生不仅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充实、快乐,同时,也能创造出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

身为父母,可能会抱怨:“我的孩子个子比我都高了,可事事都得为他(她)操心,自己的衣服不知道洗,房间乱糟糟,等着我们替他收拾,上学前总嘱咐带好东西……”“十几年来,我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自己省吃俭用,为孩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希望他成人,成才。

好不容易眼看着孩子快要成人了,他却不能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总在埋怨我们管得太多。

有时甚至指责我们不是合格的父母。”“孩子每一年都盼望着自己的生日,因为我们会按照他的意愿,送给他喜欢的礼物,精心为他安排一切,只要他高兴,我们就高兴。可是,他却很少记得我们的生日。”“有一次,我有事回家晚了,女儿为我炒了两样菜,虽然忘了放盐,却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菜。”

这些父母是有理由感叹的。孩子在家庭中享有特殊的权利,成为全家关注的“焦点”,却缺少对其他家庭成员应有的关心、照顾,不愿承担家务劳动,只会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很难理解父母,理直气壮地为自己争取权利,却意识不到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应尽的义务;或者有的孩子在学校是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好人好事标兵,在家中却事事依靠父母。孩子偶尔为父母做些事,父母就感动不已。

孩子家庭责任感淡化的原因主要是父母的观念、态度和教育方法造成的。父母惯于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很少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平等参与家庭问题讨论决策的机会。或是父母把孩子的利益、需要一直放在首位,对孩子“唯命是从”、呵护备至,唯恐孩子受了“委屈”.再者,有些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的问题都是次要的,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包揽了所有的事情。其实,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观念、态度和技能有些是不能在书本和学校中学到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也时时处处在学习,这同样是一种学习,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在家庭生活方面给孩子必要的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是父母的责任。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的根源在于家长是否具有家庭责任感,还在于家长是否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如果你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或母亲,怎能对孩子进行责任心的教育呢?父亲与朋友玩麻将通宵达旦,不顾及对家人的干扰;母亲忙于在外应酬,家里一团糟,父母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去埋怨孩子不愿回家呢?在一个专制的大人王国里,也难以培养出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因为家长对孩子控制得太死,管制得太多,使孩子没有机会就某件事做出负责的行为,孩子做事只是服从,听命于大人的意见,而我们强调的责任感并不是指你的孩子按照你告诉他的方式去行事,而是一旦家里需要额外帮助时,他能主动发现并自主地做出反应。只有民主的家庭,才是家庭责任感生长的最佳环境。在那里,人与人相互独立(并非各行其是,漠不关心),彼此尊重又相互关照,孩子受到重视,家长具有威信。因此,在讨论家庭中的责任与分工之前,首先需要每一位家长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自己惯用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是否有利于责任心的培养?在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责任感之前,先对自己说一句:“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然后就有可能从抱怨孩子,转而反思自己。要想改变孩子,也应从改变自己开始。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创造或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里的关键是,你必须赋予孩子一定的责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空洞地说教是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通过赋予孩子责任,通过让孩子收获责任心行为的报偿,或忍受他们行为的不良后果,才能让孩子养成责任心。

教子忠告:

只有负责任的父母才能让孩子拥有责任心,成长为一个自强自主的人。

6. 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

几年前,在美国曾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校园枪击事件:

一个身着迷彩服、才16岁的白人男孩用半自动步枪朝克利夫兰小学的操场开火。几分钟之内,5名儿童--全部是东南亚难民的子女--死于非命,还有29名孩子和成年人受伤。很多人怀疑凶手大开杀戒可能部分是由于学生中种族组织的原因,

因为此人以前是克利夫兰小学的学生。由于社区里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日趋白热化,这个白人男孩没有宽容之心,视移民为异类,对其充满了仇恨和憎厌,于是导致了这场惨剧的发生。

宽容是一个基本的道德美德,能帮助孩子们相互尊重人格,摒弃差异,无论是什么种族、性别、外貌、文化、信仰、能力、性爱导向等。宽容的孩子即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和信仰,也有维持这种尊重的能力。因为具有这种能力,孩子们就不会容忍残忍、偏执和种族主义。因此,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会有办法使得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更加人道的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孩子们与时俱增的宽容能帮助他们排除歧视、偏见、陈规和仇恨,学会更多地尊重别人的品格和态度,超过尊重他们的差异。

宽容是一个强大的道德美德,能帮助减少仇恨、暴力和偏执,同时还能影响我们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

宽容不要求我们暂停道德上的评判;宽容确实要求我们尊重差异,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所有的人值得受到热爱、公平和尊重的对待,即使我们正好对他们的信仰或行为不敢苟同。这是我们必须灌输给孩子德商的一个关键的部分。《养育好孩子》的作者托马斯·利考纳解释说,作为道德美德的宽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尊重,尊重所有人的基本的人类尊严和不可剥夺的人类权利,包括他们做出道德选择的良心自由,只要他们不侵犯其他人的权利。宽容这种美德让我们不要非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或不公正地限制他们的自由。宽容能使人们同意不对最有争议的问题表示不同意;宽容能使人们与最深层次的差异共处,即使人们继续辩论这些差异。

宽容的第二个方面是欣赏人类丰富的差异,欣赏来自于各种背景、人种、宗教、国家的人们的许多正面的品质和贡献。想要孩子们在家里、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能够了解其他有趣的、有用的和有益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并且从这类接触中得益匪浅,最起码,要使孩子们理解人类的差异。每个家庭的差异,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意义上,宽容就是要在所有的人身上找到美好的东西。

孩子们不是生来就满腹仇恨的,歧视、偏见以及陈规是学来的或因为缺乏足够的社交而产生的。这儿就隐藏着危机。近年来,许多产生偏执的强烈影响已经渗透进孩子们的文化,而且对他们宽容的发展起着反作用。

教子忠告:

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宽容心的培养。一个没有宽容心的孩子,将很难融入社会大家庭之中和人们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7. 不可忽视对孩子的法制教育

南方一座有近600万人口的城市,2001年分4批判处了172名罪犯死刑,其中18岁~25岁的年轻罪犯115名,占被处死人数的66. 9%.为什么这么多的年轻人走上了断头台?调查研究说明,他们违法犯罪均起于少年时期,他们中30. 5%曾是少年犯,61. 5%少年时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迹,从小就有不好表现。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有多方面原因,但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分析,这些孩子的不良家庭影响是:(1)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管教无方,法制教育更谈不上;(2)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在115名孩子中,独生子和老小占77. 4%,家长溺爱至极,使孩子从小为所欲为;(3)父母思想意识不健康,自身就缺乏法制意识,甚至家人中就有违法乱纪现象;(4)家庭感情不和,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家庭温暖。

除上述原因外,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在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触犯刑律的事也屡有发生;因为缺乏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侵害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时却不会保护,吃哑巴亏的人也确有不少。

令人痛心的事实告诉我们,孩子从小缺少法制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法制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进行。家长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识,要认真学习法律常识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法制不健全造成的不良社会现象在逐渐减少,每一个公民都应成为知法、守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自身利益的人。建议家长买一两本有关法律的书放在家里,经常翻阅,大有好处。最好能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经常议论一些法律问题,有利于全家人形成法律意识。

(2)对孩子不要溺爱,不要放任溺爱、放任会造成孩子唯我独尊,不懂规矩,甚至为所欲为的行为习惯。时间长了,必定养成恶习,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到那时后悔就晚了。

建议家长在对孩子加强管教的时候,举一些实际例子说明从小放任自己必然走向歧途,让孩子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3)丰富家庭健康的文化生活家庭文化生活贫乏,难以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孩子往往到外边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刺激:聚群游荡,误入不良团伙;打架斗殴,欺负弱小;劫钱玩乐,赌博酗酒;看“黄”

传“黄”,造成性乱……从违纪到犯法,下坡路走得非常快。家长要充分意识到,孩子除了学习任务外,还有多种需要:亲情、友谊、娱乐、审美等等。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也为了家庭幸福,应该努力丰富家庭的文化生活,追求高品位的生活质量,摒弃那种只重物质轻精神,只顾挣钱轻文化,只管学习轻品德的错误做法。

(4)重视初中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许多地区工读学校和少管所的资料说明,青少年走上歧途,性错误是一个普遍性因素。男女孩子在青春萌动期,由于无知、好奇,加上自控能力弱,很容易在两性问题上犯错误。何况,当前大众传媒和社会生活中的不良诱因又很多,不重视青春期教育是不行的。家长应转变“难以启齿”的传统观念,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教子忠告:

家长应该了解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步骤,积极配合,把基本生理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多教育孩子。

(5)注意孩子的不良苗头,防患于未然平时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了不良苗头,及时谈心,了解情况,采取教育措施,预防孩子走上邪路。哪些现象值得注意呢?学习成绩突然大幅度下降,无心向学;情绪反常,烦躁、闹脾气或沉默寡言、忧心忡忡;花钱很多很随便,来路不明;经常有不认识的人来找,不按时回家;对异性特别感兴趣,偷偷看黄色书刊、录相;经常把刀子、棍棒带在身上,等等。家长不要忘了观察孩子,要做有心人。当然,也不可随便怀疑孩子,要多动脑,慢开口。

(6)教育孩子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我们的大众传媒中,经常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权益的案例,这是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活教材。家长应该跟孩子一起看、听,并进行讨论,树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如果亲戚、朋友或自家有的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鼓励受害人积极行动,寻求法律的保护与支持。

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教育最直接,也最有效。

同类推荐
  • 凯特·格林纳威的游戏之书

    凯特·格林纳威的游戏之书

    假扮猫咪的孩子站在中间,其他孩子围绕着他站在一个固定位置上。一个人召唤另一个人说道:“猫咪,猫咪,给我一滴水。”然后所有孩子跑着更换位置。
  •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是一本专为广大父母解除心病、为孩子送来欢乐的家教读物,我希望它能对广大父母教子成才有所帮助。
  • 智慧就在教养困境中

    智慧就在教养困境中

    权威专家点睛家教秘密,助力父母突破育儿困境,贴近生活的讲解,所有父母都要知道的家教铁律,父母的第一本智慧教养书,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在家庭教养中,父母应该掌握一些家教智慧,这些智慧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本书透过细致入微的剖析,带我们站在心灵的至高点,以全新的视角领悟家庭中孩子、父母以及家庭气息的微妙关系和智慧存在。当我们用更加智慧的眼光看孩子的言行时,我们将发现孩子身上那些被埋藏的潜质以及父母身上那些被忽略的痼疾。这是突破育儿困境,走向良性亲子关系的关口。
  • 好孕准备一点通

    好孕准备一点通

    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充足的备孕对孕妇以及胎儿具有良好的效果。本选题旨在对女性备孕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的方法、活动的宜忌等进行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点就通,给每一对夫妇以贴心、细心的指导。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孕育-准妈妈健康宝典

    孕育-准妈妈健康宝典

    本书内容围绕孕产健康展开,包括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增强孕产免疫力、分娩时刻、新妈妈·新宝宝·新生活及附录。
热门推荐
  • 心之殇死悼悲歌

    心之殇死悼悲歌

    残缺的记忆,无情的真相,四人携手,最终走向死亡,死亡才是真正的重生,我们将回归,回归战场,回顾过往,无论有多少险阻,亦无法阻止我们渴望复仇的欲望,多少人陪我们葬送未来,屠戮希望,只有绝望才是我们的向往。于逆境重生,重生为王。这一世,既然仍在世上,不如最后疯狂一场,不遗忘。
  • 普贤金刚萨埵瑜伽念诵仪

    普贤金刚萨埵瑜伽念诵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妃来横祸:第一兽妃行天下

    妃来横祸:第一兽妃行天下

    太尉府四小姐,天生丽质,貌美如花,奈何却无灵抵,就一溯东国标志性废材!一朝穿越,结果弄死了两个络腮胡,什么?要找她报仇?好啊,她要将你的府邸翻个底朝天!灵王美池沐浴,她有幸观摩,奈何她没眼福,当看到那绝美的背影时,卧槽!她的眼睛竟直接将那晨月湖炸得满地开花!“姑娘,见了本尊为何不下跪?”某灵王调侃道。“姑娘我从不跪天,从不跪地。”尼玛,没想到,她被这混球拽着一起跪了天又跪了地。她气急败坏正要翻脸,却被某人一把揽入怀中。“不气不气,为夫也甚烦这繁文缛节,要不,”某灵王邪魅一笑,“夫妻对拜省了,直接入洞房吧。”「前面的内容也许很平淡,希望大家坚持往后看,其实主要是作者懒得改前面了」
  • 英雄联盟的荣耀

    英雄联盟的荣耀

    原本只有一只手臂的高兴带着对lol的渴望重生到了一个平行空间,在这个世界高兴变成了一个天赋异禀的健全的人,并且获得了一个射你的天赋。这个世界与原本世界很相似,有着相同的历史,不过玩家水平较低,没有新颖的战术和神级操作,有的只是对lol疯狂的热爱。看高兴如何在新的世界征服lol
  • 新洪荒演义

    新洪荒演义

    小小青年转生混沌,成盘古弟子,成就无上造化大道,衍化终极世界。
  • 桃源深处有人家

    桃源深处有人家

    这是一只混沌兽与一只魔域至尊之间的鬼故事。她是世上仅有一只的混沌兽,而他是魔域至尊,而且凶兽配魔王什么的,最有爱了。上一世,她负他;这一世,她接着负他。关于为什么呢,浅兮会告诉你:负负得正。……这个故事也许只是想告诉你,在经历了那么多绚烂的花红柳绿之后,莫失初心,初心莫负。
  • 校花的帅气王子

    校花的帅气王子

    高冷?不不不。混血儿,活泼,开朗是她的代言词。而他,阳光爱笑,钟情女主。从陌生到喜欢再到相爱,过程坎坷,但他们最终还是在一起了。恋爱?嗯哼。
  • 大家都是好孩子

    大家都是好孩子

    花见怜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成年女性,刚满十八岁的她,早已创下许多英雄事迹,什么十二岁就因为智商太高被送进研究所学习啊,什么是千古书门世家花家的正统继承人啊什么的,对她来说早就司空见惯辽……因此,也养成了一副不近人情的样子……而且,并不是她觉得自己太优秀,只是,,,她已经被养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直到……她穿书遇见他………
  • 明末锦绣

    明末锦绣

    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一个明末宗室的奋斗历程!这本书算是一本小清新的穿越文吧!如果杀人放火、夺人妻女也算小清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