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63900000013

第13章 不荒先生,从容于方寸之间

刻砚,最重要的是布局,这个和设计学里的构成差不多,轻重对比等都要讲究斟酌。心中确定想刻的内容后,不同的题材要配不同的字体,清淡朴素的诗句就不能使用雄厚磅礴的笔法。先要书写好几遍,各种书体,各种布局,找到最佳的一种,然后双钩到砚上,然后再刻。

他名叫“不荒”,从来没有问过他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想想却就能理解,他的期许:忙时井然,闲时自然,顺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坦然,失之怡然,捧则淡然,贬则泰然。我更愿意称他先生,这个先生是饱含老师的意思。每个人总在心里默默把某些人设置成自己的老师,以他为镜,就算没有真正地近身学习,也能明白一些道理。

每当我忙乱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他,想知道他在做什么,写了什么字,刻了什么章,摆弄了什么花器。看他的生活,似乎自己也摆脱了诸般俗事。好像每个人的生命里,总要有个人会提醒你:不要急,慢慢来。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潦草疲惫,不荒先生的生活朴素简单,每每看过去,发现他只是日日伏案,写字、刻章。“我认为写字、刻章都是玩,玩是一种心态。”怀着这样轻松的使命,却做得比谁都一丝不苟。

对汉字,我向来抱着敬畏之心,总觉得写字这件事没这么简单,英文可以画圈、连线,中国字只能横是横,竖是竖,一笔一划都需要功夫,下笔前要运筹帷幄,下笔后要坚信不疑。看先生兢兢业业写字,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每日雷打不动,也唤起了我对小时候写字的记忆。

刚上学的时候,我是下了很大决心要写好字,亲手用小刀削铅笔,拇指顶着刀背削顺着笔杆往前推,却不能控制好力度,不是用力过猛,就是用力太轻。好不容易削出一支,笔芯歪歪扭扭。写字因为过分认真,用力过猛,常常把字写得穿透纸张,那是一张千疮百孔又乌漆麻黑的方格纸。

我却自以为写得很有诚意,不料被老师当了反面教材,当众批评展示我的作业之丑陋。之后,我便就赌气,能写好看的字故意写丑,能削的铅笔故意把笔芯磨得粗短,自暴自弃给你看,就是想换来再一次更严厉的批评。没多久,就被父母发现,勒令制止了。暑假也要在家里练书法,写了硬笔还要写毛笔,写字台的墙上被我妈钉一枚铁钉儿,写好的纸要穿在上面,写够了才能解禁。就这样,丑字大王在新学年逆袭,被选中去参加书法比赛了。

每个人的写字与小时候的记忆都无法割断,不荒也无例外。小学的时候常常跟着父亲去杭州出差,父亲开会,他自己去逛古迹,逛博物馆,逛西冷印社,篆刻、书画、鉴赏、考古、文字,不明觉厉,那时埋下的种子,在30岁时重新发芽。

不荒当了爸爸后,觉得陪孩子玩是最宝贵最奢侈的事,关了公司,专心在家,不为衣食谋。每天早上女儿醒了,他起床来榨水果汁,陪她玩一会儿。然后就开始学习和做喜欢的事,全部跟文房四宝有关。学习是出于私心,为了女儿日后的教育。有关风雅之事却本想随便玩玩,但玩出了新气象,做成了自己最动情的事。

不荒先生大学里学习设计,并不局限平面设计,空间和包装等设计都学了,所以把色彩、构成等要素融入到了平日的抄经、刻砚铭文、设计制作、文房雅玩等上面。他平日写的最多的写小楷,气韵清新,外秀内刚,对用笔、用纸、用墨都颇有讲究。抄的最多的是《心经》和《道德经》,有人来要,他便送,已经送了近千张出去,以手传心。我收到先生的字时,很是欣喜,那些经文被小心翼翼地卷好、包好,装在细长的纸筒里。先生的字放大看,线条不滞不糙,转折委婉细致;放小看,沉静淡远。

先生最重要的手艺是刻章、刻砚铭文。古代文人以刻砚铭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激励自己要躬身力行,砚铭文字虽短,却字字千金,文字隽永,意蕴深遂。

先生眼中,刀就是笔,不会写字则谈不上刻,刻能提高对写的理解,写能帮助对刻的认知,相互作用。中锋、侧锋、藏露锋、绞转、按提顿挫,书法中的笔法和在砚的字刻中一致。

刻砚,最重要的是布局,这个和设计学里的构成差不多,轻重对比等都要讲究斟酌。心中确定想刻的内容后,不同的题材要配不同的字体。清淡朴素的诗句就不能使用雄厚磅礴的笔法。先要书写好几遍,各种书体,各种布局,找到最佳的一种,然后双钩到砚上,然后再刻。

说到底,刻不在于力,而在于巧。既要有巧思,又要用巧力。慢工出细活,只要手握刻刀,人立刻从容起来,对性子也是磨练。天地虽小,却博大精深。先生又偏爱精巧的尺寸,腾挪于方寸之间,以小见大。

常用工具就是一把刻刀,但先生有很多种铅笔,很多种尺子,很多各种各样的工具,案头各种本子,有记录砚铭的,有记录印花的,有记录摘抄的,有记录诗词的,有记录书名的等等。书桌在窗边,阳光一般从早到下午,先生能坐一天,写写刻刻,毫无杂念。偶尔他养的猫来造访,依偎在他的书斋清供上,瓶插素净之花,养眼清神。

先生收藏了很多端砚,也开发了“有凤来仪”小端砚,这个砚比较受欢迎,也是传播传统文化和书写的必需品,因为有这些砚台,他才有条件在上面刻一些座右铭或妙语佳句。刻砚会让砚更文气,有内涵,看起来也雅致。记忆犹新的是,他给一个小朋友刻“寸阴是竞”四个字,那是先生在千字文里找的一句,刻得非常认真,每个笔画都刻了很久,是希望孩子们懂得时间的重要性。先生最不开心的事就是浪费时间。

每个章和砚都是独一无二,可藏可玩,刻字又少不了拓片的乐趣,将宣纸通过墨拓来记录花纹和文字,墨汁的层次别具东方美感。用拓片可以与人分享这些文字的意境。

因不荒先生书印皆精,故求者甚多。先生则是索之必酬,求之必与,广结善缘。如今他的收藏已经到了千章百砚的地步,不断有新的感悟和体会。他研究不同材质,自己设计的文房雅物无比受欢迎,常常要等上好一阵才能拿到。每次有客来访,他把小印一个个拿出来供客赏玩,温情脉脉地介绍它们怎么来的或是怎么做的,什么材质或什么钮式。每个小钮一个故事,每个小钮都是一个孩子。

一年四季孜孜不倦,执笔与坐姿都不曾松懈,烈日当空时,先生心中却无上清凉。先生对自己也布置着小作业,比如每日晨起刻一方,两个月可以完成《心经》组印,这样倒是有不少期待。

他身边也有很多身怀一技之长的朋友,先生认为手艺人大都勤奋刻苦,要做到“勇猛精进”就要勤奋刻苦,天赋是在努力的过程中闪现的。文以载道,器可赏心。先生只想保持单纯的心,不带杂念,不想着名利去写字刻砚,不计较得失。

诸般不美好皆可温柔对待

有时我面对金缮后的器物,对比起来,觉得未破碎前的原物竟然显得太不够回味。金缮的本意在于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一种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用金,用世俗观念里最昂贵的材料去修补伤口,是对缺陷的尊重,是对生命无常的接纳。

对于心爱的物品,总希望能陪伴我们长久,却常常事与愿违。那些雅致的瓷器、陶器、紫砂器,共同的缺点就是易碎。对于物的拥有,每个人的欲求不同,许多有了残缺的物品变成了废弃物。这个世界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堆积在世界各个角落,那是人类无法占有美而对美的摧毁。

人们渐渐忘记了“修补”这件事。每日习惯穿梭于卖场和家之间,黑色塑料袋里丢掉的是提供生活帮助的物品,象征性地投射给它们一丝惋惜。也有许多人不放弃,东西坏了尽量去修补,就像人要走了尽量去挽留。邓彬就是那个帮助我们化腐朽为神奇,为我们破镜重圆的人。他做的是修复工作,可那修复又是那么不简单,是在碎片之中建立了道场,在不完美中建立了完美,补碗补盘补人心。

金缮后的作品跃然眼前,真是叫人肃然起敬。这是对完美主义者最好的回击,说它是不完美也可以是,说它完美也不严重。比如面对一张打碎了的绿釉陶圆盘,别人是无从下手的,经过邓彬的金缮后,不但完好地拼合在一起,不影响使用,他还为它进行艺术再创造,那些裂纹嵌进去金纹生成的图案,就像是画家笔下挥洒自如的线条,是重修旧好的结局,可这结局却带着新开始的剧情。他说:“四分五裂的许多碎片得以重新聚合成为一个整体,团团圆圆,让人心生欢喜。”又比如,边缘碎了一角的老衡连斗笠茶盏,邓彬将其补好,把缺角绘制成了荷叶形状,仿佛金色池塘边上有一片金色的荷叶。

做金缮一定要是惜物之人中的惜物之人。可惜物只是基本的要求,金缮乃至古器物修复,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修复一件器物需要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必须得懂古代的器物。器物的缺损是无法预先选择的,如何在有限制的条件下把物件修得有美感,但是又不能过于突兀,喧兵夺主,这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和把控能力。

邓彬其实是位教书先生,住在无锡,在大学教的是版画、民间美术、传统器物。无锡也是江南,却已被改造得很现代化了。他还过着看书、喝茶、散步、听音乐的悠然日子,要工作也要身体先舒坦了,气顺了再说。要说最早的爱好倒是有一样——喜欢古家具。因为找不到合格的修复家具的师傅,他就自己动手学古家具修复。古家具和漆艺有许多相关联的部分,因为不懂漆艺,但又绕不过去,他决心自己实践。比起一般人,这个决定是艰难的,因为邓彬对生漆有严重的过敏反应,之前一直不敢尝试。

摸索自学漆艺,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被漆本身的魅力所吸引。漆太好玩了,可以做很多事,有无限的可能性,同时又是神秘的,很多古代匠作的信息并没有被纳入到之前学者研究的视野。几年前,他搜集资料的时候看到日本有很多修缮过的瓷器。一开始他以为是把黄金溶化了再黏合瓷器,后来仔细一想这样一定不对,因为黄金溶化的温度很高,瓷器遇到会炸裂的。后来才有朋友告诉他,这实际上是一种漆艺。

在只看过图片的前提下,他尝试着去金缮自己的几件瓷器。漆的粘性大,稳定,关键是这样的天然黏合剂没有化学污染。填补伤口的材料是生漆混合瓦灰,缺口大的话得先做一个木胎,金漆修复一般周期在20天左右,这部分工作是隐藏在光鲜的外表之下,不容易觉察到。漆一旦变干既坚且牢,能耐酸、耐热、防腐、保护器物。将漆面磨至光滑平整,顺着漆面漆流动的方向进行擦拭,不残留多余的漆。

用漆黏合好断面,伤口缝合,器物已经复活了。接下来,邓彬在接缝处用金粉进行绘画,这绘画需要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是因地制宜的,要尊重破碎之美,需要一点想象力,需要一些情怀,又不能过犹不及。勾勒金骨山水,用的都是美学功底。绘画后再做罩漆,金漆的部分几天就可以完成了。

做这事的初衷完全是因为学漆过程中的一个尝试,完全没有想到之后会如此不可收拾。在日本,金缮主要用作于修复瓷器,邓彬把范围扩大到紫砂、陶器、玉、玻璃、玛瑙等。每件东西都不一样,每种残缺都是新鲜的。

邓彬使用的工具有很多属于自己自制的,也有很特别的。大约做金缮的人都梦寐以求地希望拥有一把好的发刷,用于涂漆,或当画笔描绘。他的工具来自日本,一只老鼠毛笔,一把姑娘头发刷。老鼠毛笔是取自大老鼠背上纵长最坚挺的毛制成,每只老鼠身上只能取几根,这样的毛笔更有韧性和弹性,笔锋极细,不粘油漆。而发刷最好用的是十七八岁姑娘的头发,制成的刷毛很软。

逐渐有人知道他在做金缮,于是那些打碎了心爱物品的人们络绎不绝地登门,希望得到帮助。他也尽量接下有把握的活,毕竟这里面有深深的信任。对每一件破碎之物,都要怀有悲悯之心,投入情感,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每次金缮做完其实都有遗憾,心中会想象可以做出更完美的地方,这个没有任何捷径,是手作就一定会有遗憾的,手艺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这项源自日本的传统修复手艺,在做的人少之又少,有时他看到来自日本的顶级金缮修复的物件,又会给自己树立新的标准,促使他继续努力。

虽然人们大多放弃了修复,毕竟这是费时又麻烦的事情,可邓彬更能体会金缮存在的意义。形而上的意义在于,人们通过金缮明白:残缺并不是失败或者是绝望,它可以是一种新的开始,美丽而又体面;形而下的意义在于:金缮不仅仅好看,而且好用,金缮没有化学物质,纯天然,对人体没有伤害,所以被金缮过的茶壶可以继续喝茶,之于中国传统的锔瓷,金缮有擅长的部分,可以和锔瓷互为补充。

有时我面对金缮后的器物,对比起来,觉得未破碎前的原物竟然显得太不够回味。金缮的本意在于,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一种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用金,用世俗观念里最昂贵的材料去修补伤口,是对缺陷的尊重,是对生命无常的接纳。

邓彬修补一只瓶口全碎了的德化窑白瓷花斛,修补后金色的裂纹苍劲有力,他插了松枝进去,摆在桌子上,成了美妙一景。他说重拾破碎而不失尊严,抚平伤痛却有新欣喜。也许生活中的诸般不美好皆可以温柔对待,或者亦能别开生面。

同类推荐
  • 曾经爱我和我爱过的人

    曾经爱我和我爱过的人

    给感情一把尺无论何时,月光都会将皎洁的亮色洒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无论何地,蒲公英都会把种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贫瘠还是肥沃;身处“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们,更是在每个人心里种上了一棵“爱心”树,不管他是敌是友;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心灵、给情感一把尺,别让感情的亲疏迷乱了你我的良知……
  • 心中风景

    心中风景

    本书当代名家散文丛书:心中风景内容包括:亚美利加天空的温情;辉煌的震撼;依稀明晰的梦境;在维也纳感到失落;维也纳的“金戒指”;那里的高雅羞辱了我;临近赤道的故乡;拉让江畔的约会;“长屋”的节日;香港的启示;金马伦山麓;“水果刀”的祝福;维多利亚海滨绿意;夜香港的魅力;登太平山看香港夜景;说不尽的西子湖;绍兴的感动;深厚的中原腹地;寻找雨花台;消隐了的桨声灯影;有关北京城墙的话题;被遮蔽的风景;电话亭上的招贴;消失的故乡;崇武半岛。
  • 落在沼泽地里的花瓣

    落在沼泽地里的花瓣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落在沼泽地里的花瓣》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审美力

    审美力

    《审美力》精选50篇吴冠中先生历年来散见于报刊的关于艺术与审美的散文随笔和世情文章。第一部分“美之力”,包含吴冠中先生关于艺术与审美的文论23篇;第二部分“画外小品”,包含吴冠中先生散文与随笔16篇;第三部分“忆往昔”,内含吴冠中先生写生时的所思所想。
  • 何孝充戏曲文集(上下册)

    何孝充戏曲文集(上下册)

    本书包括剧本卷和诗文卷两册,上册为剧本卷,收录了戏曲现代戏《梅岭春》、《抱儿山之歌》、《会计姑娘》、《故都春晓》、《英雄列车》,评剧传统剧《朱痕记》、《双灯记》,评剧舞台艺术影片文学剧本《刘巧儿》;下册为戏剧文选卷,由何孝充关于戏曲现代戏、戏剧节讲话、全剧评奖、剧目加工和移植问题、戏剧评论、戏剧艺术人物点评等方面的近百篇论文组成,展现了何孝充的艺术情怀,以及他几十年来在戏曲方面的思考和造诣。
热门推荐
  • 何处再有终南山

    何处再有终南山

    他和她辈分的差距是一代,她是他的表姑,他得叫她“小姑姑”。年龄的差距是2年,他长她2岁。爱情开始的差距是好几年,少年时,他先一步爱上她。为了追上这一段一段的距离,他和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她的勇气终于被消磨殆尽,他与她是否还能在一起?
  • 冰凌中的阳光

    冰凌中的阳光

    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爱恨情仇,他人为自己有理由这样做,但是他的人生也走到。。。。。。
  • 一品官妻

    一品官妻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被人追杀,像只高贵的猪一样窝在了一个洞洞里。她看着他身上的衣裳以及佩饰,确定这是一个十分有钱的人,便以救他性命赚钱,但谁知这坑爹的玩意儿,居然只扔下五两碎银,便逍遥离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说好的王者归来呢

    说好的王者归来呢

    方辰在乾元星纵横十年后,终于回到了地球。本以为是王者归来,可以叱咤风云。然而在现实中,等待他的却是无尽的烦恼。身份变成了黑户,如何跟家人朋友解释失踪的缘由,怎么面对过去的恋人,这些问题一一摆在了面前。
  • 拒嫁豪门少主的娇妻

    拒嫁豪门少主的娇妻

    他是暗夜帝王,主宰着一切,同时,他是亚洲之王,这世界,只有他不要的,没有他拿不到的,包括你,夏凌菲一夜危机,她惹上了这个暗夜帝王,她拒嫁豪门,他却为她付出一切,上演三角恋,“你离女王远点!她是我的!”可爱的孩子蹬着两条小短腿指着他,“夏凌菲,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孩子?”………“少……少爷,小姐……她…她又跑了!”“什么,又跑了?”“你敢嫁给他试试!门外有99架大炮,信不信我把这里夷为平地!”
  • 傲娇女王的忠犬大人

    傲娇女王的忠犬大人

    (甜宠军婚+娱乐圈)“小姐姐,我们来生孩子吧!”男人靠近她敏感的耳根,轻轻吐气。乔景瑟:“我可是蛇!”霍修衍:没事,我可以是许仙!乔景瑟:……在乔景瑟看来,霍修衍就是一个精分重症患者,有着好几副面孔。一会儿跟她说些“骚气冲天”的话!一会儿又高冷淡漠的说她“衣冠不整”!过了一会儿,他就会转变成“小奶狗”来叫她小姐姐!可在霍修衍的心里,他爱了乔景瑟这个女人好久好久,久到连他自己都忘了到底是多少年。他对她说:“你知道你和星星的区别吗?星星在天上,你在我心里!”(这是一个有代沟的故事,不怕有代沟,就怕有代沟也要宠宠宠,全程撒狗粮打情骂俏,请自带大碗接好。)
  • 欲望迷城

    欲望迷城

    《欲望迷城》讲述了:商海沉浮,潮起潮落。馨月、秋兰、晓惠,三个好姐妹,起点虽一样,终点却大相径庭。在欲望的迷城中,有人挣扎、拼搏,从身陷囹圄到炒车库、卖楼花、投资商铺,终成商界奇才,华丽蜕变;有人忍辱负重,从情感与经济的困顿中挣扎上岸,最后爱情事业双丰收;有人沉沦、迷失,从丢弃爱情、罹患重症,到官司缠身、梦幻破灭,最终以生命的代价实现灵魂的自我救赎……欲望的迷城,何去何从?不同的抉择,演绎出了不同的人生。
  • 快穿之挚爱在那里等我

    快穿之挚爱在那里等我

    千年的等待,换来了再次的相遇。当他们互相珍惜时,命运的捉弄,让她再一次离开了他。她愿负他,却不愿他负天下,樱花落尽思恋,心又再疼一遍。爱入心,恨入骨、剩得一缕爱孤独。生死再相赴,千年一瞬尘与土。愿永生永世与你守护……死亡将再次把他们分开,她为了再次与他厮守,不惜与系统签约,攻略了一个又一个性格不同的男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初盼

    如初盼

    “那皇上希望臣妾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只需要安分守己做好你的后宫皇后,你还不配来干涉朕。”“好,臣妾明白了。”我把心都藏在年少时的大梦里,梦里的那个少年终究是活成了我从不认识的模样,我想那时候的聂初言应当是随着她的归寻早就死在了那一场大梦里。只是我不明白,世人都会忘吗,那么美好的曾经,他把一切忘得干干净净。直到这一刻我也不觉得难过,我只觉得惋惜,我再也没机会同他一起吃一串糖葫芦了。明明他在我眼里,不像世人……便是清梦玉韶光易逝,独留痴心付终生。(本文纯属虚构,文中人物历史结尾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