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9400000028

第28章 人间真情(2)

那些富有道德价值的人,决定采取种种行动,构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相应地找出究竟是什么促使人们有这种行为。如果我们的研究成功,就会使真正的道德动机显露出来,且由于一切道德科学都依赖于此,我们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假如我们更仔细地看一下这被人称之为同情的过程,就会注意到,另一人的痛苦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转变成我们的动机的。一种可能使我们不做某事,当同情心抵制自私自利或怀有恶意的动机,使我们不给另一人带来可能有的痛苦,并让我们自己不给人增添可能有的麻烦时,这是最低程度的同情。另一种让我们去做某事,当同情心积极地影响我们,激发我们主动给予援助时,这是较高级的同情。康德以一种勉强、武断的方式制造出来的所谓的法律义务和德行义务间的区别,在这里是完全自然地形成的。

常用的“法律义务”、“德行义务”等词语的错误,首先是它们错把从属当作并列关系,而公正是德行之一;其次,它们错在过分扩大义务这一观念的外延。这里我用两种德行代替这些义务,一是公正,一是仁爱,我称它们为元德,因为一切德行都出自于这两种德行,这是可以从理论上推知的。两者的根源在于自然的同情,这种同情是不可否认的人类意识的事实,是人类意识的本质部分,不以假设、概念、宗教、神话、训练与教育为转移。相反,它是原初的、直觉的,存在于人性自身的。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不变,而无论何时何地总会出现。由于没有同情心的人被称为无人性,因此,人们常用人性当作同情心的同义词。

这一自然的和根本的道德动机所显示的初级同情是消极的。我们都有不公正和暴力的倾向,由于我们的需要和欲望及我们的怒与恨都直接进入意识之中,所以首先具有一个占有者的倾向。但因为我们的不公正和暴力给予别人的种种痛苦,通过一种心理图像的第二个信道,间接地进入意识,初级的同情产生了出来。在理解和体验到类似的种种痛苦以前,同情是不会进入意识的。塞涅卡说得好:“好感不会出现在恶感之前。”

初级的同情盘桓在我们的内心中,反道德力量力劝我们去干害人的勾当,它对我们大喊:“停!”并且用篱笆似的东西把潜在的被害人包围起来,保护他不受损害,就这样,从初级的同情产生了这一规则:不要损害任何人。这是公正德行的基本原则,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这一德行的根源,它是一个真正道德的、没有任何外来掺杂物的根源,而在其他情况下寻得的根源,公正便必须建立在利己主义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的品性有这种程度的同情,每当我们想利用别人的痛苦以达到我们的目的时,它就会阻止我们不这样做,不论这痛苦是直观的或是后效的,不论是直接引起的或是通过中间环节引起的。所以,我们将不攫取他人的财富,以免给他人造成精神上的痛苦。我们不仅自觉杜绝伤害他人的身体,也小心防止使他人的心灵痛苦,比如在谈话中避免提到使人感到耻辱的事或是说中伤的话,因为这无疑会使他人感到某种痛苦。

我要小心留意这种同情,以阻止我为满足个人私欲而牺牲妇女的终生幸福,阻止我引诱他人的妻子,或勾引青年通奸,从道德和身体两方面毁坏他们。无论在以上哪种情况下,都将激发起一定的同情,但它的确常常出现得太晚。“不要损害任何他人”这一规则是崇高的思想从对损害别人的彻底认识中总结出来的。无论哪种不公正的行为都会损害别人,而且这种损害会由于人们被迫忍受不当待遇而加剧。有这种品性的人受内心理性的指导,而毫不动摇地实行这个原则。他们尊重每个人的权利,戒绝任何对他人的侵犯。他们为完全免除良心的自责,决不给别人增添麻烦苦恼;他们也决不把环境带给他们的生活重担和忧愁依靠势力或欺诈转嫁给别人。他们宁可负担得多一些,也不愿加重邻居的负担。

概括的公式和抽象的知识都不是道德的起因或道德的基础,而是道德生活的必经之路。就像贮水池,从一切道德源泉萌生的人性可以在其中储存,必要时,又从那里流出来。如果没有原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反道德动机的摆布。

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在德行及认真负责等方面通常都不如男性。她们推理能力弱,在理解和遵守普遍法则并把它们当作行为指导方面稍逊于男性。不公正和虚伪是妇女常有的陋习,而谎言是她们话语中固有的成分。

在仁爱方面她们却胜过男人,因为仁爱对她们的刺激是直觉的,直接引起同情感,在这方面,她们的感受比男人敏锐得多。对女性来讲,只有直觉的、在场的和眼见为实之物,才是真正的存在。对那些靠概念才能知道的事物,比方说久远、不在场、过去、将来的事,她们就难以掌握。于是,公正成了男性的美德,仁爱成了女性的美德。那其他动物呢?由于它们没有靠理性获得知识的能力,即没有建构抽象观念的能力,所以它们根本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想法,更不用说原则了。它们没有自制能力,不得不受外在现象和内在冲动的支配,这就是它们没有自觉或有意识的道德的缘故。不过,不同种类的动物的性格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关于善与恶的差别,并且就最高级族类来说,这些差别在个体中也可以觉察到。

在公正的人的单一行为中,同情仅仅间接地通过公式化的原则而奏效,像是潜力而不像是动力。像静力学中那样,天平横杆较长的一端放置较小重量的物体,由于它的运动力较大,能和放置在另一端的较大重量的物体保持平衡,当静止不动时,只是潜力起作用,而不是动力起作用,却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由于被动的同情容易变成积极的行为,无论何时何地,当确定的规则有失灵的迹象时,那种能向其中注入新鲜活力的动机,就成了从源头本身引发的同情。在这情况下,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失物者那样,很容易地把一个人带回到公正上来。因为人们觉得同情这种不幸是正确的,当公布遗失钱财的事时,经常还附带保证,说遗失者是个穷人、仆人等。

公正毫无疑问是一种真正的、自觉自愿的德行,其根源在于同情。如果有人认为某些过于贫瘠的国家无法产生这一伟大德行的话,请他回顾以上的论述,并设想,在人们之中,他们真正的、自发的、无私的、不伪装的公正到底有多少。真正的公正会以令人惊奇的意外形式出现,它与它的仿冒品的关系,无论在质的方面还是在量的方面,都是金子与铜的关系。我愿意说一个是平凡的、尘世的公正,另一个是天上的、崇高的公正。

不公正和不义永远在设法损害他人。所以,不义的概念是积极的,且是在正义概念之前的。正义概念是消极的,仅仅表示无害于人的可行的行动,换句话说,即所行并没有不义之处。不难得出这一推论:不论何种行为,只要它的目的是防止自己所预谋的导致危害的行为,就是对自己不公正或不义的行为。因为不参与另一人的利害,且对他没有同情,能使我们宁可自己受损害,忍受不义或冤屈。正义和公正是消极的,与积极作用的不义相矛盾。哲学家格劳修斯支持这一理论,在其著作《战争与和平法》的开端,他给正义下了定义:“正义在这里表示的什么是公正的东西,与其说是积极的,不如说是消极的,所以,那些不公正的东西就被认为是正义了。”正义和公正的这种消极特性,看起来并不重要,甚至早就由人们所熟悉的公式确定了——“个人的东西归己。”这句话听起来很奇怪,如果谁拥有一件东西,并不需把他自己的东西再次归他。其实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不拿任何人的东西。

既然公正的要求是消极的,就可以靠强制达到这些要求,所有的人都可以实践这“不损害人”的公式。强制性的机构是国家,它唯一存在的理由是保护它的臣民,让他们在个人方面互不侵犯,在集体方面不受外敌的侵犯。但有少数自诩为德国哲学家的人却希望把国家歪曲成发展道德、教育和陶冶情操的机构。这一观点的阴险目的,在于废除个体自由和个性发展,使人仅成为一个庞大政府或宗教机器中的齿轮。这就是过去导致对异教徒的火刑和宗教战争的原因。

菲德烈大帝不希望走那条路,他说:“在我的国土上,每个人都应当关心他自己的拯救,他自己认为怎么做最好就可以怎么做。”尽管这样,我们仍然可以到处看到,国家试图提供给它的国民形而上学的需要。当前各国政府已采取库尔提乌斯的信条作为指导原则—“统治平民百姓没有比迷信更有效的工具了。没有迷信,就没有自制。他们是愚蠢的、不能被改变的,但如果他们被某种无价值的宗教形式迷住,就会更愿意听宗教预言者的安慰话,而不愿听他们领导人的话。”

我们可以把“不义”与“正义”转变为“为害”与“避免为害”的同义语,并防止损害自己。这些概念是独立于一切成文法律的。如果我们以不公正的行为来损害某人,不论是对他的人身、自由、财产,或对他的荣誉造成损害,在性质上和这种不义都是一样的,但在程度上的差异却可能很大。道德家似乎还没有研究所行不义的这种程度差异的问题,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都认识到了这点,因为对不义提出的责难总是同它带给人的损害成正比。对公正行为也一样,在质上正义通常是不变的,但在量上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个饿得要死的人偷了一块面包,犯了不义之罪,但这一不义对富裕者来说,却十分微小;又比如,富人向他的雇工支付工资,这是公正行为,但这和一个一文不名的苦力自愿把拾到的一袋黄金物归原主相比,又是微不足道的。这种公正与不公正的程度差异,不像在计量尺上的数据那样直接和绝对的,它和几何学上的正弦与正切之比一样,是间接的、相对的。这就是说,我们的行为中的不公正程度,和我们加给另一人的恶行数除以我们因此获得的利益数成正比,而我们的行为中的公正程度,则和我们从损害另一人的行为中得到的利益数除以他因此蒙受痛苦的损害数成正比。

还有一种双重形式的不公正行为,与单一形式的不公正行为不同,这一变种可以在这一事实中体现,即无利害关系的目击者表现出的恼怒程度,永远和被害人承受的不义成正比。只要不义行为是在目击现场发生的,这种恼怒程度就会达到最大限度。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某些行为十分遭人厌恶,像令人讨厌的东西一样令人反感,在它面前,连众神都掩面而过,不愿多看。

当某人在明确地承诺将要承担保护他朋友、主人等人的责任后,他却改变主意,不但不履行该义务,还攻击那些人,当他狠下毒手时,双重不公正行为就出现了。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如:保卫者或向导变成一个刺客,受委托的看管者变成一个贼,监护人盗窃自己女主人的钱财,律师支吾其词,法官收受贿赂,顾问存心给出某种致命的“忠告”……这些行为都是背叛行为,也都是人们所痛恨的,因此,但丁把背信者放在地狱的最底层。

无论在伦理学或实际生活中,都经常谈到“义务”这词的概念,但人们对此的定义往往过于宽泛。不义行为永远意味着给另一个人造成损害,不论是损害他的身体、自由、财产或是名誉。每种不义或坏事,必定蕴含一种积极的侵犯,因此,是明确具体的行动。有若干该做的行为,其中仅缺少一个行为便构成不义的行动,这些行为就是义务。这一术语,倘要用来指所有值得赞扬的行为的话,便丧失它固有的特征,变得毫无价值。

人们忘记了义务,便留下了一项欠着的债、一项未履行的誓约。在这种情况下,损害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这些人无视他们已明确立誓或保证应尽的义务,所以一切义务是由缔结约定的责任所决定的,通常采取双方之间明确的协议形式,例如:君主和人民之间、政府和公务员之间、主仆之间、律师和讼诉委托人之间、医生和病人之间。

之所以说每一项义务都包含一项权利,是因为没有任何人会不带一点动机就承担一项责任。仅有一种责任,完全是通过一种行为产生的,那是因为订协议时与之有关系的一方尚不存在,即父母对他们儿女的义务。谁把婴孩带到世界上来,他就有不可推卸的抚养子女的义务,直至孩子长大并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假如由于失明、痴呆等症不能工作,这孩子长大后无法自谋生计,这项义务也会永无止期。如果某位父亲没有给孩子提供所需,或仅仅是简单的疏漏,这位父亲就会伤害到他的孩子,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儿女们对父母的义务却不那样直接和迫切,但它也有事实为依据。因为每一项义务都包含一项权利,父母也必定对他们的后代有某种公正的要求,这便是子女义务的基础,但这种义务终有一天也会和由此产生的权利一起终止,它会被感恩所取代。

忘恩负义是一种可恨的、令人震惊的邪恶,感恩也算不得一种义务。但由于感恩并不损害对方,故不能说它是不义的。我们可以假定,在恩人的思想或感情的深处,他的目的在于做个得利的交易。也可以把赔偿某一损害,看作一项直接由一个行动产生的义务。但这种义务是纯粹消极的东西,因为它仅仅是企图排除和抹掉不公正行为的后果,它的起因就像是一件根本不应发生的事情。公平是公正的危害物,时常与它发生激烈冲突,所以,我们只应承认一定限度内的公平。

动机决定行为性质的法则就像物理规律一样准确,包含了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不义不但可以由暴力引起,还可以由欺骗引起。如果使用暴力能杀害或抢劫一个人,或者强迫他服从,欺骗同样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即是说,我们可以使人相信虚假的动机,让人做他原本并不想做的事情,这些虚假的动机通过谎言产生了效果。谎言只是就其作为欺骗的工具来说,才是不合理的,它依靠动机决定行为的法则来实施对他人的强迫。

撒谎不能没有动机,且这样的动机几乎都是不公正的,它们企图把那些无控制权的人置于我们的意志之下,也就是意在通过动机法则的力量胁迫他们。在纯属夸大和虚伪的大话中,也有同样的目的在起作用:一个人靠使用这样的语言在别人面前抬高自己的地位。一项承诺或一件合同的约束力在于:如果不遵守它,它就是一个以最庄重形式宣告的蓄谋已久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意图就更清楚了,因为它要求另一方做任何事情的目的都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欺骗行为的卑鄙之处在于:在攻击受害者前,先用伪善解除他的武装。邪恶在欺诈中达到极点,这是一种双重的不公正,永远为人们所厌恶。

同类推荐
  •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当代的大学生——时代的宠儿和天之骄子们,跨过高考的门槛,朝着向往的科学殿堂,带着对大学的憧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带着对未来的追求,带着对人生的希望,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师长.背上行装,告别故乡,怀揣12年寒窗苦读的结晶——大学录取通知书,带着新奇与兴奋,交织着困惑与迷惘,去寻找新的人生驿站。去开始人生新的远航。从此,人生历程将翻开新的一页,人生将会在这里谱写新的乐章。
  • 有困难不上交

    有困难不上交

    本书通过有趣的寓言、鲜活的日常故事和典型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我们工作或生活中一个看似平常但意义深远的发展道理:抛弃依赖,有困难不上交。
  • 懂心理更能看对人办好事

    懂心理更能看对人办好事

    本书层次分明地阐释了读懂人心的心理知识,教会你合理运用各种心理策略,看对人、说对话、做对事,令你左右逢源、受人欢迎,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坐拥成功与幸福。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道德经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道德经

    本书包含了道德经的原文、译文、哲理阐释、智慧应用等,揭示了其所蕴涵的思想。
  •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讲述了专业演讲谋略、专业口才训练、口才艺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收集了大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以及丘吉尔、林肯、马克·吐温、普希金、萧伯纳等人精彩的讲话案例,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热门推荐
  • 顾学长你好甜

    顾学长你好甜

    因为真心话大冒险,安芊芊在狐朋狗友的支持下去要男神的电话,原本以为男神会冷漠的跟他说一句滚,没想到男神给了还对温柔一笑,众人懵逼……最后的最后还爆出安芊芊和男神有一腿,众人再次懵逼…1VS1
  • 孤岛上的薄荷

    孤岛上的薄荷

    据说嫁给业内新贵孟屿,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记者:孟先生,您这脸上是……?孟屿:薄荷记者:您太太……?家暴这两个字不敢说出口。孟屿:过敏微博热搜:青年企业家孟屿对太太过敏!薄禾表示,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是薄荷过敏,不是薄禾过敏!!!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自我人生养成计划

    自我人生养成计划

    曾经想养成很多东西,但如今却只能先养成自己。
  • 终极医道

    终极医道

    五年前,他因为和病人的矛盾,互相捅了一刀,匆匆逃走了。突然间,他神秘地消失了五年。五年后,他又回来了,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他正直、勇敢、足智多谋,擅长武术,不向世俗屈服。他敢于拼搏,成为道路上的新星。他就是秦小鹏!
  • 勇气·挑战不可能的目标

    勇气·挑战不可能的目标

    本书是《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汇聚的几十个勇气小故事,从不同的逆境情境中全方位地教会你怎样获得勇气的力量,进而让自己成长。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如果你正面临着某种困惑,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却没有勇气迈出脚步……那么你不妨看看此书吧!
  • 天元道主

    天元道主

    在一个资源匮乏的灵气复苏时代,我拥有了一个仙界……我家狗被我喂成了妖族大帝,我家仆人被我养成了万界至尊……
  • 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

    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

    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财新思享家作品,陈嘉映作序推荐。大踏以“四五运动”领袖的身份,讲述文革末期以及结束初期,小人物的生活。作者文笔犀利、幽默,教你在残酷社会中如何寻找快乐。
  • 守候幸福天使

    守候幸福天使

    江于葳──歌坛新崛起的超人气阳光小天后,利用宣传期过后难得的空档到日本一游,却意外传出与同时返国
  • 异界逆天奶爸

    异界逆天奶爸

    陆小凤,帮你大师兄端一下宫保鸡丁。楚留香,把你给邻居王二丫的情书交出来。黄蓉,别玩了,该给你师弟无崖子喂牛奶了。······面对这一大堆古灵精怪、智商逆天而又调皮捣蛋,自带拉仇恨天赋的惹祸精们,悲催穿越的文艺青年杨凡仰天长叹:“老天爷啊,你把我发配到这里,就是要拍异界版的《爸爸去哪儿》吗?”于是乎,赚钱啊,平事啊,灭国啊,诛神啊,杨凡就这样溜溜达达、忙忙碌碌地一路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