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3500000002

第2章 导论(2)

挚虞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诗体演变的脉络。中国诗的源头是《诗三百》,而《诗三百》中诗的体裁句式绝大多数是四言。从语言的角度看,四言诗具有整齐稳重的特点,在变化上也显得相对简单,这种简单性正与人类早期语言表达的简单朴素相一致。从音乐的角度看,也是如此,早期人类的乐感,无论是旋律还是节奏,都呈现出简单和整齐。鲁迅在探讨文学起源时,认为诗歌起源于劳动,他在《门外文谈》中说,劳动时的众人协同用力催生了劳动号子。所以他说自己是“杭哟、杭哟”派。《诗三百》中的四言诗正具有这种“一句两个节拍”的简单稳定的节奏特点。

学界论《诗经》之体,又常有“雅”、“颂”、“风”、“南”四体之说。雅即小雅、大雅,颂即商、周、鲁三颂,风即十三国风,南即周南、召南(顾炎武《日知录》、梁启超《释四诗名义》)。颂是原始的舞曲祭歌,雅是西周土乐,风是黄河流域各地的土乐,南是长江流域的土乐。雅、颂起源较早,至迟在西周前期和中期即已存在。风诗是晚出的新声,大约在西周末期兴起,有《桧风》可证。南诗的出现大约在平王东迁之后,因为长江流域的渐渐开发是公元前8世纪之后的事。二南之中,也明显可见没有西周诗歌。孔子在《论语》中再三称道二南,如: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泰伯》)

女为周南召南已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可见后来者居上,“南诗”是“四体”中最进步的。但此种论体,着眼于音乐种类的划分,与我们论及的体式之变已无关涉。

《诗经》之后,诗歌逐步发展,诗体也逐渐变化。挚虞论体,论及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经》四言之后,即论三言。但《诗经》之后,应是战国时期的楚辞(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对屈原及其作品均提出疑问,但仅属“大胆假设”,尚未做到“小心求证”)。为何挚虞不论楚辞体而直接讨论汉代乐府中的三言体呢?推想其原因,或许挚虞认为“辞”不能称作“诗”。后世学者也多有此意,如朱东润先生《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将屈原作品列为“辞赋”而与“诗歌”区别。楚辞句式变化大,六言、七言、八言交错,甚至还有九字句,例如《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

历吉日乎吾将行。

可见屈原作品属于长句长篇一类的作品,句式变化大,但我认为仍应归入“诗”。这是一种体式特殊的诗。楚人敬重鬼神,祭祀活动繁多,活动中歌唱不已,故而形成了“楚辞”这种特殊形态的诗——长句长篇的作品。这与黄河流域的诗歌形态有较大区别。应该说,楚文化表现在诗歌上,它朝前迈出的步子很大,从内容和形式上看都是一种更先进的诗歌。但是,当时文化的主流是黄河文化,诗歌形态从四言径直跳到六言、七言或八言、九言,难以被主流文化所认同和接受。这也揭示出诗体发展不能是“突进”式的,而只能是“渐进”式的。在中国诗史上,诗体由四言循序渐进而至五言,再进至七言,最后以五言、七言定格为诗歌的基本体式。这也体现了诗体发展的规律。

楚辞作为诗歌,犹如炫目一现的昙花。

然而正因为楚辞体诗歌具有超前性,它在后来诗的发展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如汉初项羽之七言四句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又如刘邦之七言三句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过了七十年,到了汉武帝时,又出现了武帝的《秋风辞》、李陵的《别苏武歌》、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歌》和刘细君的《乌孙公主歌》。如《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楚辞体诗歌的长句形式已经逐渐趋向于七言,而它的长篇形式则朝着短小方向发展。楚辞体诗歌正是后世七言诗的滥觞。

《诗经》之后,诗体发展的正格是五言诗。三言体和杂言体则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变格。

三言诗以三字一句作为意义表达单位,显得过于短小,难以成立,正如二言一句的诗也无法成立一样。早期曾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样的诗句(《吴越春秋》),后来也两两归并而成四字句:“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三言句在《诗经》中数量很少,可见它在传情达意上无法与四言句抗衡。楚辞中的六字句多由两个三字句归并而成,七字句也是“三兮三”这样的特点,即两个三字句中间联结一个“兮”字。汉代郊祀祝颂之辞用了不少三言。由于其节奏短促有力,便于记颂,于是训诫之辞和民间谣谚也常用三言,但它用于艺术表达的回旋余地小,不易抒情,于是魏晋之时便已式微。也有极少量的三言诗写得十分成功,如魏末晋初诗人傅玄的《杂言诗》:

雷隐隐,

感妾心,

倾耳听,

非车音。

全诗仅寥寥十二个字,把思妇在等待时的那种专注和痴迷之情描写得惟妙惟肖,真让人读后顿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慨叹了。这样的佳作,是三言诗中的凤毛麟角。

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中间还经历了杂言体的过渡阶段。杂言体的诗包含了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甚至还有二字一句和一字一句的。汉乐府诗有很多杂言诗作品,如《有所思》:

有所思,

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

双珠玳瑁簪。

闻君有他心,

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

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

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

只嫂当知之。

妃呼唏!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又如《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些诗中,各体杂陈,长短随意,整散不拘,二、三、四、五、六、七言的诗句都有,是典型的杂言体。汉乐府多用杂言是由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决定的。乐府诗宣泄的是直露而激烈的思想感情,在中国诗史上是一次情感表露的大解放——刀兵苛政的痛苦煎熬,征夫弃妇的生离死别,痴男怨女的欢肠热泪,这些都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这样的思想内容当然只能用“杂言体”来表达。像《上邪》诗中那种犹如山洪暴发般的感情,怎能采用固定的章法和句式呢?一个爱情遭受挫折之后更加渴求爱情的女子,她呼天抢地般的呐喊,当然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四言诗之后出现的杂言体是一种新体诗,集中体现在汉乐府的《铙歌十八拍》中,包括《有所思》《上邪》在内的这十八首诗全是杂言,可谓自成一格。杂言相对于整齐的诗歌句式,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如果说汉乐府诗的作者完全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写杂言体的诗,并非有意识地创造新诗体的话,那么到了南朝刘宋时的鲍照和盛唐时的李白那里,他们则是自觉追求一种特殊的文学效果,在“歌行体”的诗中,把杂言的妙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正是在杂言诗这一过渡期之中,孕育出了新型的诗体——五言诗。

前文所引挚虞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五言诗的最早形态是以一句两句杂在四言诗之中出现的。所指就是《诗经·召南·行露》,该诗如下:

厌浥行露。

岂不夙夜?

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

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

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

何以穿我墉?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

亦不女从。

这首诗共三章,首章三句,全是四言,二、三章每章六句,都是前四句五言,后两句四言。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诗经·小雅·北山》之中。但是,整部《诗经》中没有一首通篇五言的作品。这说明迄于春秋时期,只有零星的五言诗句,还没有完整的五言诗篇。

晚于挚虞的南朝著名学者刘勰,同样高度关注五言诗起源,他指出:“按《召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沧浪》,亦有全曲。”(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刘勰也是先考察《诗经》,找到的五言诗句的例子正与挚虞相同。但他接下来却以《沧浪》作为“全曲”,将其视作完整的五言诗篇。《沧浪》一诗见于两书,一为《楚辞·渔父》,一为《孟子·离娄》,《渔父》的真伪,后世争论很大,可不论。以《孟子》所引为据,则《沧浪》当产生于战国时代。其辞如下: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诗的一、三句都是六言,对此,刘勰认为其中的兮字“乃语助余声”,“无益文义”,故欲删去,从而视作五言。我们认为,汉字一字一音,字字独立,不能视“语助”为无物。《诗经》中有许多“语助”一类的虚字,如“薄言采之”的“薄言”,怎能删去?况且“兮”字在楚声诗歌中关系到体格特征,不可忽视,更不能删削。让我们看一个例子,即《汉书》中的《郊祀歌·天门》,其诗曰:

蟠比翄回集,

贰双飞常羊。

月穆穆以金波,

日华燿以宣明。

假清风轧忽,

激长至重觞。

读后茫然,不知所云。再检王先谦《汉书补注》,发现原诗应是:

蟠比翄兮回集,

贰双飞兮常羊。

月穆穆以金波,

日华燿以宣明。

假清风兮轧忽,

激长至兮重觞。

可见删削兮字以成五言,将乖违辞意,全不可通。

到了秦代,也没有出现完整的五言诗篇。秦代甚至没有任何诗歌作品流传下来。秦朝存世极为短暂,仅十四年,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苍穹。但是,秦王朝连年征伐,徭役繁苛,人民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形下,人民自会唱出心声,然而想必数量不会太少的民间歌谣却一首也没有流传下来,这是秦始皇和李斯实行“燔灭文章”的文化灭绝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

到了北魏郦道元注《水经》时,引用了三国末期吴人杨泉《物理论》中的一首民谣,其辞曰:

生男慎勿举,

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

尸骸相撑拄。

这是一首完整的五言诗。它写的是秦朝征发大批民工修筑长城,百姓死亡无数的事。但它不是秦朝的作品,郦道元只是引用,并没有也不可能说明杨泉《物理论》中这首《长城谣》五言诗的来历和出处。比杨泉早数十年的建安诗人陈琳,有一首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其中有“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的句子,这应该是《长城谣》五言诗的来源。杨泉诗正是删改陈琳诗而成。

汉初七十余年间,有戚夫人《舂歌》、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等作品,其中五言诗句明显增多,但仍不是全篇五言。直到汉武帝末期,才出现了民歌五言诗。《汉书·贡禹传》中记载:

何以孝悌为?

多财而光荣。

何以礼义为?

史书而仕宦。

何以谨慎为?

勇猛而临官。

到了汉成帝时,五言民歌渐渐多了起来:

安所求子死?

桓东少年场。

生时谅不谨,

枯骨后何葬。

——《汉书·尹赏传》

邪径败良田,

谗口乱善人。

桂树花不实,

黄雀巢其颠。

昔为人所羡,

今为人所怜。

——《汉书·五行志》

民间文学总是新的文学,也是文学中新体式的源泉。它们犹如深山清泉,石涧春水,潺潺流来,静静地、无穷无已地赋予各个时代文学以新的生命。

在民间五言诗的滋养之下,文人五言诗才开始产生。东汉班固《咏史诗》楬橥之后,经张衡、蔡邕、秦嘉的不断发展而到《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体式才完全成熟和定型——一个“五言腾踊”的诗歌时代来临了。

诗体变化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是七言诗的出现与定型。

五言诗之后,诗体发展的正格是七言诗,六言诗则是这一发展进程中的变格。由此可见诗歌体式之变也与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充满了复杂性。

六言诗句在《诗经》《楚辞》中已出现,而尤以《楚辞》中为多。这一现象正如刘勰所言:“六言七言,杂出诗骚。”(《文心雕龙·明诗》)《离骚》中的多数诗句是六言、七言。汉代五言诗出现之后,至汉末开始出现了完整的六言诗篇,如孔融的三首《六言诗》:

郭李纷争为非,

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

梦想曹公归来。

——其二

同类推荐
  • 批评的准备

    批评的准备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涉及近年来颇有影响的二十余位当代中国作家及其作品,分为四辑。这批文章有一些很短,另一些稍长一点,但它们相互交叉,先后引发类似的问题,与其称之为文学批评,不如视之为一种批评的准备,一种用最笨拙的方式率先清理文学现场的尝试。
  • 金子美铃童谣诗(全四册)

    金子美铃童谣诗(全四册)

    金子美铃是日本童谣诗的彗星。她的诗歌思想灵动,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一颗露珠、一张扑克牌,甚至手上的冻疮,都是她灵感的源泉。金子般的童心、敏锐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力,编织出本应该属于孩子们的梦幻童年。《金子美铃童谣诗》精选其童谣诗300多首,分为春、夏、秋、冬四册。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小曾全本配音朗诵。100多幅竹久梦二唯美画作。音诗画多层表达,让治愈力与想象力起飞。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旧时光的味道

    旧时光的味道

    美食与时间一样,弥足珍贵,常留念想。我们吃过的东西,有些已吃不到、见不到,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借着对那些美食的回忆,怀念昔日美好时光。有时候,吃几碟菜,喝一杯酒,看一篇文,怀念几个人、几件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本书是《旧时光的味道》全新姊妹篇,堪称升级版、豪华版,内容更加丰富,感悟更为深刻,文字愈加老练,而又不失活泼,读来时而令人怅惘,时而令人捧腹,口齿生香,久久回味。
  •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岁月如歌,让我们点燃记忆之灯;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感悟,感悟真情,感悟智慧,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分享感人的故事,咀嚼震撼的心情;品位优美上进的文章,体验别样精彩的人生。感悟系列丛书用不一样的感动,带给我们一样的感悟,直接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铸造我们的高尚人格。《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热门推荐
  • 忘江湖之蛟蟒

    忘江湖之蛟蟒

    打不过师傅我认,因为他是天下第一!打不过兄弟我也认,因为他是千年道门传人!可是,居然连媳妇儿也打不过。。还能不能让人活了
  • 老虎柳

    老虎柳

    有学校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老大.老虎柳的故事.一个臭屁,喜欢大场面,还有点孩子气的老大的故事.######################################################################################朋友,既然来了,就留下一个点击再走吧!###########################################是本搞笑书,换个眼光看看吧.###########################################恢复更新啦.
  • 忘忧酒馆之易水寒

    忘忧酒馆之易水寒

    有些事过去,就永远的过去了。有些人错过,时间就是一辈子……
  • 美食与保健——婴幼儿菜谱

    美食与保健——婴幼儿菜谱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婴幼儿菜谱:4~6月婴儿断奶辅食谱;7~12月婴儿断奶辅食谱;1~3周岁幼儿食谱;3~4周岁幼儿食谱;5~6周岁幼儿食谱;婴幼儿消积化滞食;健脾益胃食谱;助长益智食谱;防治调养食谱。
  • 启天本记

    启天本记

    古战场传来的怨嚎,深渊处不断的暴动。莽荒森林妖族的肆虐,一切仿佛在预示着什么!有歌曰:吾等皆为天地生,一世本为他人尊。奈何生却不逢时,坎坷命途谁人知。夺天造化逆天命,不知何时可问鼎。命不久矣死可期,今生无望得天机!这一切,可都要从那一次试炼说起啊!
  • 薄樱录

    薄樱录

    七十四年前,我面临着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我深爱着两个男人,一个是一无所有的青梅竹马关心悟,一个是富可敌国的企业家卓远尘,只是生命没能给我选择的机会,一场事故中卓远尘将自己的一切都赠予了奄奄一息的关心悟,抹去了我的记忆,自此消失在我的世界里……九十九岁那刻我忆起一切,神秘老道赠我九颗花种,我得以二十五岁的模样补偿10段亏欠的爱……
  • 七年之痒你身边我曾来过

    七年之痒你身边我曾来过

    在学校我就开始喜欢他,暗恋了他整整七年,我以为他看到我的真心才会和我结婚,没想到我只是他搪塞父母的一个棋子,结婚前结婚后我才发现他一直精神出轨,我也心平气和他说过无数次离婚,可他不肯放手至到后来……
  • 危险关系之寄宿生情

    危险关系之寄宿生情

    林小年在家乡苦无出路,到省城投奔曾经的大学室友余大成。寄宿期间,林小年意外发现当年苦恋的班花洛君梦已经成了好友的同居女友。在省城摸爬滚打,林小年既放不下洛君梦,又跟余大成的姐姐余素琴产生了感情。四个人,错综复杂的情感线,交织成一张危险的关系网……
  • 邪王的神医宠妃

    邪王的神医宠妃

    相府庶女林雅歌被大夫人陷害致死,幸得现代雇佣兵穿越重生,开启了她虐渣渣的愉悦人生。跟天斗,斗不赢,跟人斗,其乐无穷,智商在线的她又有良婿暗中相助,堪比牛刀杀鸡。“夫人,差不多就行了,你这可是四胞胎!”“适当的产前运动,有助于生产。”“那你也不能骑着本王,每天绕王府跑十圈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玖梦:逆夏之歌

    玖梦:逆夏之歌

    洛河桃花开,伊人燕脂抹。良人行洛河,桃木指九天。江南木舟渡,女流乖离舞。青衣思洛河,秋雨盼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