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7200000028

第28章 产业观潮(3)

改革的道理可以讲出很多,但要真正迈出关键性步伐,其实都是“逼上梁山”。阜新煤矿三年来致力于在国有框架下依托“政策支持”实行“转型自救”,当地政府、企业管理层及广大职工不可谓不倾心尽力,也已有所成,却终难避免此次空前的流血事故。事实正表明,以老牌国有煤矿企业的体制、实力和现有的监管方式,极难做到煤炭生产与安全的两全,亦证明了政府“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监管”旧有模式的失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应选准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把不该做的事交给市场来完成,这个原则同样适用煤炭行业。

当前中国煤炭业行情较好,正是改革的良机;而国有煤矿企业安全事故接连不断,恰为改革的告急之声。重新调整思路,大力推进煤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现在已经到了“逼上梁山”的时候。

-2005年第4期-

电力改革的推进、渐进及其引申义

中国改革走到今天,早已进入“攻坚战”的生死阶段,持续的、阶段性的推进策略正是制胜关键。为防止全面倒退局面出现,加大改革力度、谨防利益集团主导下的畸变发生已成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力改革能否继续推进会成为一个标志,判定中国近中期改革大业的走向。

始于2002年的电力行业重组,本来是中国近年来最重大、最令人振奋的改革步骤之一。正因为此,这一改革于年来出现的迟疑和畸变,虽然算不得全面大倒退,仍然是令人关注和忧心的事情。

中国改革特点,用专家们的语言表述,应当属于“渐进式”加“重点推进”。渐进,是为了防止过大震荡;但因为一味渐进可能导致改革停滞,为“中间利益集团”左右,所以某些领域,某些阶段,需要有大动作、大手术,这就是重点推进。

应该承认,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需要重点推进的领域越来越多。一直处于滞后地位的电力行业即为其一。2002年4月,历时两年、几经反复的电力改革方案正式出台,确定了电力改革三步走的方针,并于当年年底对国家电力公司进行横向和纵向切割,从而走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步。

根据决策层批准的既定改革方案,电力改革继“厂网分开”之后,应当实现“主辅分开”,接着是“输配分开”(输送电和销售分开),最终建立起规范、公正和高效的电力市场体系。然而,在原有的国电公司被分拆,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公司的格局建立之后,改革的推进一直相当困难。不仅“主辅分开”至今仍在纸上争论,原有的“厂网分开”也出现了倒退迹象。

最典型者,就是部分省级电网公司所辖发电资源日益发展壮大的局面;最新近者,就是国家电网公司旗下新源公司的悄然发展——这家注册资金为22亿元的公司拥有647万千瓦发电能力,相当于三个葛洲坝。

在新的电力体制中,电网公司专司输送电之责,在所辖区有垄断地位。电力公司则是竞价上网的一组群体。电网公司持有发电企业,利益冲突毕现,全然与既定改革航程逆向而行。然而,这种局面迟迟未能扭转,当下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重大改革如此徘徊反复,原因自然是多重的,包括中国2003年以来电力紧缺的形势、中国电网建设长期滞后等。根据新的或事先估计不足的困难,对原有改革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是必要的;但无论何种困难,都不应成为改变既定改革方向的理由,这其实是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不应当有丝毫动摇。

反思中国电力改革,其根由实与改革策略相关:在初始的重点推进之后,改革主导者大幅度回归渐进模式,终于渐渐地不进而退。在重点推进中,外力与内力相结合,是一种具有强制力的改革;而渐进过程中,过多地采用内部人自我改革模式,却又缺乏足够激励,极易出现学者们担忧的“中间利益集团”软化改革的局面。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人人懂,由于渐进而半途而废的危险,我们无法视而不见。近十余年来的实践已经表明,重大领域的改革应当采用内外结合、阶段式推进的策略,亦即学者们总结过的“波浪式前进”。改革是不能靠激情去完成的,重大改革是一个长过程。如果在初始的强力推进之后,忽视以外力顶住既有阻力,放弃阶段性推进的策略,则极易出现强势利益集团主导下的博弈局面,最终使改革进入歧路。决策层作为中国改革的领导者,对此应当有清醒的认知和坚决的行动。其核心,在于强烈的改革决心与使命感。

在中国,电力改革较之金融改革、证券市场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或是较早前进行的电信改革等,因为具有某种专业性而且与公众利益似乎并非直接相关,并不属于大众舆论频繁关注的热点。但反思电力改革出现的新曲折,就改革策略而言,对全局有极大的引申义。中国改革走到今天,早已进入“攻坚战”的生死阶段,持续的、阶段性的推进策略正是制胜关键。为防止识者所担心的全面倒退局面出现,加大改革力度、谨防利益集团主导下的畸变发生已成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力改革能否继续推进会成为一个标志,判定中国近中期改革大业的走向。这就是我们高度关注电力改革进程的原因。

-2005年第17期-

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可迟疑

是忍受油价一时冲击,还是继续扭曲油价,搞乱信号,现在只有“两害相权取其轻”。

酷暑将过,国人对于所谓“油荒”的担忧却在继续蔓延。不少媒体刊登文章,在详述南方一些省份加油站长龙之场面之后,还就此“荒”之原因和趋势大加分析,形成一时之舆论热潮。

当然,南方的“油荒”无论情势如何,眼下还只是局部和暂时现象。中国的成品油市场现在尚未形成整体性的过度短缺局面。真正令人担忧的,主要是导致这种局部“油荒”的原因——国内成品油内外倒挂的价格机制。

中国目前的成品油价格远较国际市场为低,差价至少在每桶10美元以上。作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这种严重的价格扭曲极不正常。控制价格造成市场扭曲,抑制了供给而放大了需求,不仅导致“油荒”频仍,还以持续的错误价格信号误导经济发展方向,使高能耗高浪费成为趋势,其后果相当严重。在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今天的印度尼西亚,都因人为压低国内油价,在经济上付出重大代价。而放开成品油价使之与国际价格接轨,由“看不见的手”进行调整,才是实行市场经济模式的石油进口国的唯一正确选择。

当前不少舆论在谈到国内的“油价控制”时,虽强调改革之必要,却又将现状视为基于国情的一种必需和必然。这是不了解中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基本历史。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曾经实行过成品油价格的计划内平价与计划外高价“双轨制”。但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中国朝向成品油价并轨的改革即已经开始;至1998年6月,正式引进了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最初是与新加坡市场价格挂钩,每个月调整一次。至2001年,这种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定价挂钩对象也变更为新加坡、鹿特丹和伦敦三地综合加权的“一篮子价格”;调整时间则视上述油价累计上涨幅度而定。虽然新的价格信号仍不免迟滞,还不属于实时价格,但已经正式步入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之路。

改革中止始于2003年春的SARS事件。为确保灾难之后的经济复苏,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选择了“暂时终止油价挂钩机制”。而此后国际油价步步上涨,中国经济又面临“过热”之虞,成品油定价即“一步被动,步步被动”,在“有形之手”的操控下与国际市场越差越远。由是,一项未经深思熟虑、未曾广泛讨论的权宜性举措被固化,最终引致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重大改革无疾而终。当前,中国所实行的人为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事实上已经退到了1998年以前,与处于大规模转型的中国经济体制根本错位了。

人为的价格控制求得一时平稳,最终却使经济发展面临极大的不稳定。在吸取教训的同时,政策纠偏已经是当务之急。由于油价问题牵涉面广,我们认为纠偏行动可分为几步走:其一,重回改革轨道,使成品油与国际油价挂钩,给消费者发出正确的价格信号(这里又可分从基本接轨到实时接轨的诸阶段);其二,在石油领域深化改革,特别是在产业下游放开市场,引入竞争,避免出现消费者替国企垄断和低效率埋单的局面;其三,在牵涉基本能源消费的领域,例如供暖、供电、农用等方面,对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进行补贴,同时切记这种补贴不应采用价格手段;其四,适时推出燃油税,以推动节约型社会成长,缓解石油需求压力,等等。诸项措施当中,重新接轨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今年以来,有关主管部门官员对于成品油价与国际价格挂钩已有多次宣示,但迟迟未能行动。究其原因,无非是面对国际上油价高企局面有些无奈,顾虑重新接轨可能对下游厂家和消费者带来过大冲击。而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更是近两年来控制油价的理由之一。其实,成品油消费在决定通胀指标的CPI中比例甚小,且惟油价放开,CPI才能更准确地反映通胀程度。至于油价冲击,则是作为石油净进口国本来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忍受油价一时冲击,还是继续扭曲油价,搞乱信号,现在只有“两害相权取其轻”。既然中国已经选择了市场体制,就应当尊重市场法则,直面市场风浪,以市场之手调节供求,解决各种难题。油价问题如此,其他能源产品的价格问题如此,在中国经济的其他重大问题上也如此。在既定改革道路上犹豫倒退,首鼠两端,最终的代价会十分惨重。

-2005年第18期-

自主创新的土壤是什么

应营造以企业主体进行投入、企业自担风险和收益的制度环境,谨防出现“政府投入主导的技术创新”。

春节刚过,国务院两个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文件发布,使人眼前一亮。文件之一,为2月6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纲要》);文件之二,为2月15日公布的《关于实施科技发展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企业自主创新——这一关系国家经济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被提到如此高度,又迅速落至细则,对业界人士无疑是喜讯。

当前需认真思考两个基本问题:何谓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土壤是什么?自主创新属科学技术范畴,因此提及自主创新,很容易使人想到关系国家战略发展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例如人们熟悉的“两弹一星”。中国政府集举国之力,在应用已知技术攻克尖端项目上屡有建树,正是可以引为自豪之处。然而,我们理解,这一方面的科技活动,并不是亟待突破的“创新瓶颈”。在当前,谈企业的自主创新而且谈中国的缺憾和担忧,当指成千上万潜藏于经济活动中的未知技术的发现和发明,是指具有极高商业风险和商业利润前景的企业经济创新活动。这是一些无法由政府规划和设计的自主创新过程。如果不是市场肯定了微软,谁也无法塑造出成功的盖茨;如果不是市场培育了Internet,谁也无法制造出网络雄霸世界的今天。美国的硅谷有3200多家公司,雇用了200万人,绝大多数都在做一些尖端的技术。据估算,硅谷公司的价值总和在1万亿美元以上。而“硅谷之魂”,就是不休止的自主创新过程。

中国的众多企业,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现在“拿来”者多,自有核心技术者少;有些企业侵犯“知识产权”官司不断,有些行业在不断变更的国际标准面前徘徊。痛定之后也在呼吁自主创新,当然明白自主创新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尽管中国经过27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已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未来的可持续成长仍有赖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其中自主创新正是无法回避的重要挑战。

谈及千百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而非“两弹一星”式的尖端攻关,则必须关注推动创新的制度土壤。著名经济学家波特在其1990年的著作《论国家的比较优势》中,把创新和发展能力作为一国经济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并从更深层次上,把完善的经济制度归纳为确保自主创新的前提。历史的经验证明,近现代世界各国的经济兴衰无一例外地与技术创新相关联,而技术创新优势的前提是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自由市场制度和知识生活的市俗化,催生以航海、能源和通信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英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世界经济主导地位;而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宗教狂热则扼杀了创新。到20世纪前半叶,美国开发出了新型职业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和金融市场制度,在技术创新上迅速超越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技术创新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制度和产业政策转型的比较。比如日本的产业政策集中于新材料、软件、环境和生物等基础部门,而美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实行了全面开放、取消许可证管理等非排他性措施,其结果反而是信息产业在美国的持续繁荣。这些经验,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借鉴意义是极有价值的。

制度的第一要素是主体。恰如《纲要》和《通知》所明确,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以此为前提,则应当营造以企业主体进行投入、企业自担风险和收益的制度环境,谨防出现“政府投入主导的技术创新”。后者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已经是计划经济数十年血的现实;而由于政府投入的非营利性特点,更可能使创新成果不具备市场实现意义。

制度的第二要素是激励。自主创新依赖于有效的市场制度。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竞争对创新的激励。同时,良好的市场制度要求完善的产权保护对创新的激励,知识产权保护是市场运行中的一种规则。中国在这方面目前虽有意愿,实践中仍是缺漏甚多,在观念上对“过度保护”的担忧远胜保护不足的担忧。这本身就表明了法治建设的差距。

制度的第三要素是政策。自主创新需要激励相容的科技创新政策。企业是创新主体,政府具有政策引导的职能。《通知》列示了充分利用税收、金融支持、教育、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等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政策主张,值得细细体味。而唯有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理解政策的实质性含义,明确政府角色和市场角色,才能使政策发挥最大功效。

同类推荐
  •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本书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重新研究和评价;第二部分是对马尔萨斯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评论。
  •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已经从最初的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到资本的全球化,进而到人力和技术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
  • 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本书包括: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小企业、市场经济与宏观调节、金融与财政、市场的运行和规范等内容。
  • 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与企业风险

    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与企业风险

    本书内容有:企业融资基本理论分析,企业融资结构国外经验与教训,我国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分析,典型企业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等。
  •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一直是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演化经济学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范式,提供了一个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动态制度演化框架和技术变迁范式。
热门推荐
  • 酒桶中的女尸

    酒桶中的女尸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码头上,葡萄酒桶正被四个一组卸下船。忽然,一组酒桶坠地受损,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只破损的裂缝处渗出的不是酒,而是一枚枚金币。继续检查这只木桶,一条女性的手臂赫然显露出来,纤细的手指上戴着一枚闪闪发光的戒指……警官闻讯急匆匆赶到现场,但酒桶却神奇般不翼而飞。正当众人感到一筹莫展之际,一封署名“XX代笔”的信从天而降,声明桶子的主人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年轻画家菲利克斯,让人们如坠五里雾中。酒桶中的女尸与画家有关吗?他是凶手还是被人陷害?一场精心构建的巨大阴谋就此展开。
  • 邪王盛宠:嚣张王妃抵万金

    邪王盛宠:嚣张王妃抵万金

    前世她是站在世界巅峰的黑道之王,冷血无情的绝命杀手,今生她是大学士府痴傻嫡女,毫无战魂,还被亲姐妹虐杀,废材又如何,既然重生,她就决不放弃,势必活出自己的精彩!“武器足够快的刺入心脏,是不会流血的,也不会那么快就死掉,你会慢慢的感受你的贱命是怎么一点一点的流逝掉的。”他眸光冷漠,目睹她轻轻松松干掉想要杀害她的人,面对她的冷眼,他轻描淡写:“女子的发簪是用来妆点美丽的,不是用来杀人的!”他冷酷无情,绝情弃爱,却在见到她的惊才绝艳后愿逆天改命,保她性命!她的冷漠似万年寒冰,却愿意为他生死不负,红尘、地狱至死不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水煮宋王朝

    水煮宋王朝

    一个人想成功,就得有成功的条件,比如背景,比如才华。李京来到这大宋朝,外忧内患纷纷扰扰,各种改革纷至沓来,李京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 亲亲我的米虫生活

    亲亲我的米虫生活

    什么年代还给老子玩穿越!还变成了小肥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乎,只能苦逼地在古代减肥!可是,皇帝老头居然看上了我?老爷子你就放过我吧,我要做太子妃不要做娘娘啊!
  • NBA传奇教练

    NBA传奇教练

    大学教练意外穿越到2008年,担任NBA火箭队主教练,是带领姚麦组合一飞冲天,是凯尔特人老年三巨头开启绿军王朝时代,还是科比率领紫金军团捧起奥本莱恩杯
  • 诡异天魔

    诡异天魔

    妖魔鬼魅横行世间,世人成为血食祭品,艰难求生。我穿越而来,游戏里面的一款修改器成为了苏天泽唯一的依靠。这是一段传说的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子好逑

    小子好逑

    架空世界,得到从地球穿越过来的知识,在这个宗师遍地走的世界能干什么?想赚钱?公主殿下帮你坑她爹的国库;想打仗?公主殿下带你上战场遛遛;想当皇帝?公主殿下就是储君啊!公主说:“你敢开后宫我就剁了你!”秦华引颈泪目:“你动手吧。”公主凶猛,君子好逑。一个“穿越者”的自我修养,应当如钢铁般直面人生,以及……她们的柴刀。(不系统、不虐主,文风轻松,带点玄幻、科幻色彩的架空历史文。)
  • 暗夜天使:迷雾重重

    暗夜天使:迷雾重重

    她,平凡到极致,只想过一份安定的生活,但是连这点期望上天都吝啬给她。一次次的经历让她对变强充满了向往,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强才是最有用的。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也为了自己,她决心变强。她,同样高贵到极致,原是四大家族之首轩辕家族最有实力的一位。却因为种种被催眠,最后又被催醒,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四大家族,鼎立商场,风云突变,轩辕一出,谁与争锋?
  • 从五长开始

    从五长开始

    权龙意外穿越到陌生世界,一个身无长技的愣头青年,凭借逆天金手指,再加上一丢丢小智慧,迎战四方,开疆拓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