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8400000005

第5章 出生·童年·少年(3)

六伢子抬起头,毫不迟疑地回答:“驾飞机开军舰!”

楚正实目瞪口呆,先生笑着表扬道:“好呀,志气不小!那你的名字叫“大志”吧”。

楚大志点了一下头,楚正实忙应声说好好。

课堂开设在谢老夫子家中堂屋的左(西)半间,三张方桌十二条板凳坐着三十二个学生,面前摆着《三字经》,还有笔、墨、纸、砚,一个个不吭声,不说话,像小泥胎一样坐在那儿,眼睛望着先生。谢老夫子坐在有靠背的罗圈椅上。他有六十多岁,黑瓜皮帽,戴着一副石头镜片黄铜腿架的眼镜,八字胡,穿一身黑缎子丝棉裤袄,黑棉鞋。面前条桌上放着课本、粉笔、戒尺、茶壶和烟袋,背后是一块黑板。他略略仰着头,好像闭着双眼,翘在左腿上的右腿微微地有节奏地抖动着。

六伢子坐在第三张桌子的东面左边。全室噤若寒蝉,开始他也正襟危坐,一点马虎不得。没过多久,这只调皮的猴子,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自在惯了,猛然被关进笼子里,很不舒服,开始他尽量耐着性子,慢慢地慢慢地他转转眼睛,看看同学,看门外场坝上又跑又叫的小娃儿。

“楚大志!”

他听见先生严肃的叫声,吓得连忙扭回头,不知所措,没有应声,也没站起来。

先生说:“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学生了,学生要守规矩,有礼貌。先生喊到你的名字,你要答到,同时站起来,立正。”楚大志觉得这话是针对他说的,也是对全体同学的警告。

接着,先生满脸严肃,宣读十条戒律:不准迟到早退,课堂里不准高声喧哗,不准放响屁……半年内学习要求:会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要学会写自己和父兄的名字,仿写一百遍。提倡能者先行,梯次前进;一月后编班,选举优等生为班长。学习每日为六炷香,上下课以铃声为号,等等,等等。

接着,开始朗读课文,先生领读三遍,自己读三遍,即要求背诵。下午,要学会握笔、研墨、描摹。

对楚大志来说,开宗明义第一步,一切都是新鲜的。他用心听,认真记,他记性好,先生读完三遍,他就会背。在开学后的头几周,以楚大志为首的六个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令老夫子刮目相看,把他们编为第一班,指名由楚大志当班长。

于是,从初春到初夏的几个月里,背诵《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一路走来,第一班都是遥遥领先,就是仿写描红,他们也比多数同学来得快,写得工整。谢老夫子破例家访,他对楚正实说:“你孩子楚大志果然是个可造之材。”全家人听了很高兴,楚正实更是笑得合不上嘴。

可是,好景不长。楚大志本质上是个聪明好学、力求上进的孩子;但他还有另一面:任性、个性倔强,敢作敢当,调皮捣蛋。随着盛夏的到来,他身上的被压抑的弱点在师生面前迅速暴露无遗。他带着同伴下河洗澡,上树偷酸杏吃,同邻村放牛娃打群架,荒疏了学业,挨了老先生的板子,把手掌心打肿了他还不改,又罚他跪在带刺的石包上,一跪就是三、四炷香,不让他吃饭。他不但不改,而且纠集几个最捣蛋的同学,对先生进行报复。把老师的戒尺(板子)砸得稀烂;偷了先生的眼镜;放钉子在先生圈椅上,上面蒙着布,把先生的屁股扎流血。

本来一班应该学习背诵孔夫子的《论语》的,他们竟跑出去捣雀窝、挖蜂巢、捅马蜂窝,结果,被大马蜂蜇得鼻青脸肿,浑身伤痛,眯缝着双眼跑回家,母亲见了又是心疼又是骂,父亲拿起劈柴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谢老夫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匆匆忙忙来找楚正实,气鼓鼓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楚大志被停止了学籍。

五伤好了,跟我去学西医,怎样?

楚大志躺在竹席上,头肿得像个葫芦,圆鼓鼓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迷迷糊糊地不吭声。自从他闯了祸后,搅得全家人心里乱糟糟的,楚正实就气鼓鼓地把家人召集拢来,骂楚大志不成器,叫大家说怎么办。母亲愁儿子的伤,不吭一声;大哥不说话只是连声叹息;三哥说风凉话,六伢子光宗耀祖泡汤了,还是让他去放牛吧!四伢子说,这回该送我去学堂读书了,将来我为楚家争光;五伢子不服气地说:

“要读书也轮着我去,我比你小。”二哥说:“别争了,眼下还是商量如何给六弟治伤吧!”

突然,二姐秋菊走进门来,领来一位年轻人。他有一米七高的个头,头戴白色礼帽,穿一身银灰色西服,领口扎着蓝色领带,皮鞋擦得漆黑反光,右手拎着一只黄色小皮箱,箱的正面有一大红十字。大家觉得稀奇,此人洋派头不小,便都站起来,楚正实战战兢兢迎上去。

秋菊指着来人介绍:“这是陈兴朗医生,现在叫洋大夫,是来给六弟瞧伤的。”接着又跟陈医生介绍:“这是我爸。”

那人连忙脱下礼帽手套,露出白白净净的脸,高高的颧骨,和鼻梁上的一副铜丝眼镜,态度谦恭和蔼地说:“大伯好。”接着把右手伸过来。

一提起此人的名字,大家心里仿佛有点印象,他的父亲陈金田是当今本区区长,人称陈四老爷,地位显赫,富甲一方,有钱有势。只是这位三少爷,三岁时赶庙会见过,平时不出门,把私塾先生请到家里教他读书。后来在县城读书时又被开除,就下武汉去了。如今,长成一位翩翩青年……

楚正实忙把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抬起来,对方握住它,摇了几摇,这是他有生头一次行这种礼哩!接着,秋菊把陈大夫介绍给母亲及众兄弟,陈兴朗一一称呼大娘、大弟、二弟、三弟、四弟、五弟,并逐个跟几个妹妹握手。大家觉得这位洋大夫态度谦恭、热情、真诚,温热的手使大家紧张心情放松许多,忙着搬椅子,端茶、递烟。

陈兴朗在秋菊端来的热水盆内净完手,便提着药箱来到侧房楚大志床前,只见他鼻青脸肿,全身布满红疙瘩,烧得发烫,昏迷不醒。陈兴朗先打开药箱,给他打了两针,一针清热退烧,一针消炎。再叫秋菊用温开水给弟弟全身擦净,在伤处用酒精消毒,用银针挑破肿胀处,挤出脓血,净水清洗后,涂上红汞碘酒,缠上纱布,再服了药丸。治疗毕,又交给秋菊两个药包,嘱给伤员今晚明早两次服用。“我明日上午再来看他。”说完,提起药箱就走。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刘氏忙出来挽留,说:“陈大夫,鸡都煮熟了,你吃了饭再走。“陈兴朗瞟了一眼手腕上的表,亲切地说:“大娘,我还有事,十二点钟有人等我呢!下次再来吃饭。”

楚正实见实在留不下吃饭,便把手里的一块银圆伸过来说:

“陈大夫,这点辛苦费,小意思,请收下!”

陈兴朗推辞说:“大伯,这钱我不能收,穷人弄个钱多不容易,留下给弟妹们添件衣服吧!”

楚正实坚持要给,刘氏劝他收下,推推搡搡争执不下。可陈兴朗说啥也不接,边说边往门口走。

秋菊忙解释说:“爹,不收就算了,来日方长嘛,我们往后再谢陈大夫!”

全家人都感觉惊奇,刘氏抱歉地说:“陈大夫,你给孩子治伤,走这么远的路,忙了半天,茶未喝一杯,烟不抽,饭也不吃,钱也不收,真不好意思,我们太感谢你了!”

“等你们家过上好日子再给我吧!”陈兴朗的右脚刚跨出大门槛,有个人的左脚也跨进大门槛,两入门口相遇,都停住脚步互相张望。陈兴朗眼尖,脑子反应快,忙打招呼:“呵,李老伯,李郎中,你好!你是个大忙人啊,今日在此相遇,有幸!

有幸!”同时把手伸过去。

李郎中从老花镜片后面看了对方一阵,惊喜地说:“呵,陈三少爷,洋大夫,我的同行!好久不见,十分想念。”好半天才握住对方的手。

这是个十分尴尬的场面。常言说:同行是冤家。两人貌合神离。中医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流传数千年。李郎中看病行医数十年,在大别山区也是数得着的名医,享有很高的威信。

可是,时代不同了,兴起了西医,听说武汉多数人信西医,找洋大夫看病。就说这大别山沟的商城县城也开起了一家西药房,一家洋医院,杨家堰区也有了洋诊所,何风桥乡也有了洋大夫!

这不是来抢饭碗吗?他俩客套话后,短暂沉默,众人也没吭声。

还是陈兴朗先开口:“李老伯,是来给楚大志瞧伤的?”

李朗中瞟了一眼陈兴朗手拎的药箱,心中有数:“是的,我巡医回来路过此地,顺便进屋喝杯茶。小六的伤你看过了,情况怎样?”

“伤势有点重,情况还好。”陈兴朗说,“李老伯,你是名医,经验多,再给孩子瞧瞧。”

李郎中脸上露出笑容,推辞道:“岂敢!岂敢!洋大夫,后生可畏啊!”

正实见气氛缓和下来,忙说:“请二位进屋,坐下喝茶,说话。”

陈兴朗瞟了一眼手表,说:“很抱歉,我还有点事,先走一步,你老进去坐会儿,失陪!”

“好,老夫不送了,后会有期。”李郎中说,两人握手毕,一个跨出门,一个跨进门。楚正实送出门,忙对秋菊说,你去送陈大夫一程。这时才瞧见站在场坝边李郎中骑来的驴和吆驴的老陈头,忙上前招呼。

秋菊赶上去,帮陈兴朗提上药箱,两人边走边说,穿过田埂、堰埂,来到大路上,话头扯到楚大志头上。陈兴朗说:“听说这孩子聪明,肯干,能吃苦;你看他浑身三十六处伤,危险期挺过了。扎针,银针挑疱,挤脓血,没叫没哭一声,真坚强!”

秋菊说:“这孩子真调皮,到处惹祸。”

“小孩子嘛,长大就会好的。”

“好啥,越大越不听话,叫他去帮人放牛,被人家辞了;送他去读书,没两年,被学堂开除了!唉!”秋菊长叹一声,“全家人都在为他发愁,伤好了还不知道送他往哪儿去……”

陈兴朗停住脚,扭过头,认真对秋菊:“楚大志伤好了,跟我去学西医,怎样?”

秋菊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亮,惊喜地说:“真的吗,陈大夫?”

陈兴朗坚定地说:“当真。”

秋菊说:“那就太感谢你了!”

李郎中进堂屋坐在椅子上,一袋接一袋抽烟,陪坐在一旁的楚正实说:“老郎中,是不是请你再给孩子瞧瞧伤?”

“不不,”李郎中说,“行里有规矩,别个郎中的病员,不经他同意,旁人不好插手。不过,等等看,需要时我再来。”

“哦哦,”正实说:“让你老费心了。”

李郎中心里盘算着,看伤叫陈兴朗占了先,听说小六是捣蜂窝给蜇伤的,学校开除了他,正实接他时把蜂窝也带回来了。

他的眼睛到处瞅,蜂窝哪去了?

吃过饭,李郎中还没有走的意思,慢悠悠地喝茶,一杯接一杯地喝。陪坐在一边的楚正实满面愁容,不住地埋怨、诉苦:

“小六这孩子,像只猴子,到处捣蛋,惹祸,叫他去放牛,牛跑了吃人家的庄稼,赔了钱,东家不要他放了;送他去读书,不好好学习,闯了大祸,被开除了。唉,我还真不知道他今后怎么办……”

李郎中突然问道:“听说小六的伤是蜂蜇的。”

正实忙答:“是的,是的,全身上下蜇了三十多个眼。”

“什么蜂子?”

“蜜蜂,大马蜂,两种蜂子。”

李郎中接着问:“听说你把蜂窝带回来了?”

“是的,是的。谢老夫子说留那是祸害,快些拿走,我就捎回来了。”

“现在放哪里?”

“甩在屋背后。”

李郎中说:“让我去看是哪种蜂子蜇的,以备日后治伤时对症下药。”

说着,正实领着他来到放柴火小房背后,只见屋沿下放着一个蜜蜂巢和五个大马蜂窝,大的像泡菜坛,小的似锣盘,满满地挤着蜂蛹,有些蜂眼淌着蜜,周围地上散着几只死蜂。太可爱了!太宝贵了!李郎中暗暗惊喜,前者过去治胃肝脾肾咳,后者有医头疼头晕疏通血管治风湿的奇效,总共要值几十个银圆呢,这孩子太能干了!我要是能把他弄到手,岂不是有了棵摇钱树?尽管心情激动,表面毫不露声色。二人回到堂屋,李郎中洗罢手,继续坐下喝茶,十分关怀地说:“正实,你莫怄气,也莫急,小孩子嘛,调皮是有的,我很喜欢这孩子,要是他愿意,我决定收他为徒。”

楚正实听到这话,犹如晴天一阵霹雷,心里一阵惊喜,脸上也乐开了花,忙说:“他愿意,他愿意。”

李郎中说:“跟随我学医,我保证他五年出师,单独行医。”

楚正实心里豁然开朗,六伢子不仅有了美好前程,一幅美景似乎摆在楚家面前。他将来真的像李郎中一样有本事,不但家人看病不求人,给人看病,这可是高贵行业,家里有房有楼有钱,出门骑牲口,还雇长工、随从,有名望、有身份、有地位,楚家要改换门庭,祖宗也跟着沾光了……他忙说:“行行行,伤一好,我就把他送给你。”

“中。”李郎中扭转话题说,“那几只蜂巢留这是祸害,跑散的蜂子找回来要报复,我拿回去研究研究,下回也好给蜂蜇的人治病。”

“中、中、中。”楚正实满口答应。

李郎中吩咐老陈头将蜂窝装进麻袋,他骑上驴,走了。楚正实送出村子老远,停住脚还说:“你老走好,等六伢子伤一好,我就送给你!”

晚上,楚正实把全家召集到一起,商量六伢子的事。大家都被他闹得愁容满面,正实却精神爽快,嘴角边挂着笑容。秋菊奇怪地问:“爹,看把你乐的,有啥高兴事?”

正实说:“我还是没看错人!六伢子是咱家最有出息的人!

他的命真好!李郎中放话,他不但保证医好六伢子的伤,等伤好后,还答应收他为徒学医,还保证五年出师行医呢。”

老三嘴快,问:“爹,这么说,五年后,俺家就有郎中了?”

正实骄傲地满口回答:“是呀!是呀!”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憧憬未来,全家人浸沉在无限幸福之中。秋菊却问道:“爹,六弟跟李郎中学徒,你答应了?”

“应了,应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能不张大口接到?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事!等伤一好,我就把他送过去。”正实笑呵呵地说。

“糟了!人家陈大夫临走时跟我交代,愿收六弟为徒,跟他学医,等伤愈就领走。”

正实忙问:“你咋表态?”

秋菊说:“这么好的事,我答应了,回来再禀报爹娘一声。

唉,谁知好事叫我办砸了!”

老三阴阳怪气地说:“没砸,捣蛋鬼成香饽饽了。”老大说:“一个闺女许两个婆家,还不砸?”老四说:“用锯子划开,一家分一半。”老二说:“别瞎说。这是好事,我们商量一下,六弟是跟李郎中学中医呢,还是跟陈大夫学西医好?”

老大说:“学中医好,看人家李郎中,医术高,银子滚滚往家流,大别山区的人哪个不尊敬?跟李郎中学医,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

秋菊说:“学西医是现代的潮流,人家陈大夫是大学生,有科学知识,前途光明,六弟学西医好。再说,我先答应人家了。”

开始,大家对中医、西医不摸底,反应不踊跃。一提起陈兴朗这个人,大家争着要说话。老三抢个先,说:“陈兴朗是什么人?他爹陈金田,人称陈四老爷,陈区长,有钱有势,大地主,欺压百姓,大恶霸,陈兴朗是他的三少爷,他爹欺压人,他会好了?”

秋菊说:“陈大夫跟他爹不一样,他一直在外边上学,他跟富人看病穷人看病一样认真,富人穷人找他办事态度一样好,给穷人看病不收钱,给富人看病收医药费……”

“别扯那么远,”正实说,“光说六伢子跟谁学。”

有说应学中医的,有赞成学西医的,两派人数旗鼓相当。

刘氏纳着鞋底,虽未说话,两只圆眼睛看看这个,瞧瞧那个,见争执不下,最后看着正实。正实抱着水烟袋,低着头,一袋接一袋地抽,烟袋座里的水嘟嘟嘟地直响,烟雾袅娜升腾。见没人发言了,他才右手捏熄纸捻头的火,左手将铜烟袋往桌上一“咚”,说:“六伢子还是跟李郎中学中医。我们老祖宗看病哪个不请中医?何况,李郎中是咱大别山区有名望的中医!再说,我已经答应人家了。”

楚刘氏听他的话这么硬,秋菊脸上红一块,白一块,不吭声,便说:“孩他爹,这事是不是等六伢子伤好后,问问他愿意学什么,大家再商量商量……”

“商量个屁!妇道人家,见识浅。这个家我做主,我说了算!”楚正实气鼓鼓地说完,匆匆地跨出门,咚的一声将门带上,走了。

同类推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以前我一直觉得对爱情还是不要太认真的好,不然会伤的太重,但是遇见你之后,什么伤的重不重都不管,我只想用所有来爱你。也许最后我们可能不会在一起,可我还是想把什么美好都给你。70多个爱的故事,10多万字的心灵独白,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感悟,却还远远写不尽你带给我的从未有过的感觉。当我朝你看过去时,发现,你已经在凝视着我,这是最美妙的感觉。《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愿欢喜和困惑交织、告别与告白不断、受伤与成长并行的美好时光在此定格。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 四川文艺年鉴

    四川文艺年鉴

    总体来看,文化视界的真诚与扩展,是2011年度四川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四川文学艺术面临的环境日益繁复,文化生产、文学创作的审美与市场都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为此,四川文艺界正积极开拓、创新求变,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丰厚资源和精神内涵,并将之融入现代中国的大叙事。
热门推荐
  • 打穿西游的唐僧

    打穿西游的唐僧

    穿越西游,成为唐僧,携带着游戏系统,可以打怪升级,爆装备,从此,西游路上的妖怪们危险了。沙僧:大师兄,不好啦,妖怪又被师父抓走啦。唐僧:你们几个今天给我听好了,不是你们保护为师去西天取经,而是师父带着你们几个拖后腿的知道吗?没有你们,为师一个人早就打到,呃,走到西天了……注:不是纯粹的无脑无敌的爽文。书友群:364511861,879594211(二群)
  • 诸天背锅群

    诸天背锅群

    自从得到这背锅群之后,王旭就走向了替诸天世界各位大佬背锅的不归路......秦可卿,你被公公骚扰那是你的事,可别甩锅给我啊。蜘蛛侠,你打不过灭霸,就甩给我?还有你,白骨精!你闯下多大的祸,自己没点逼数吗?佛祖都特喵打上白虎岭了,你让我们来背锅??靠!龙骑士,连这种锅你也甩?我真是......背,还是不背呢......这是一个问题。不过,背锅真香。
  • 小日子诗头诗尾

    小日子诗头诗尾

    爱情、亲情、父爱、母爱、男人、女人……一个家庭在作者笔下焕发出柔美光彩。
  • 炮灰逆袭:女主你走开

    炮灰逆袭:女主你走开

    苏烟是一个普通的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发生了一个不普通的事。她莫名其妙的被花瓶砸死,又莫名其妙的被系统绑定,穿越各个位面,完成女配的心愿。可是,明明就是这样下去。为什么会有他的出现?当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她。只是,能再见到他一面只能完成任务。可谁能够告诉我,我一直找的他原来就一直在我身边。【至于那个他,大家自己补脑】
  • 洪荒战神

    洪荒战神

    项问,一个角斗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屈辱嘲笑。生死存亡之际得到未知兽魂的认可,成为一名兽魂师。从此,风云再起。魂徒,魂士,魂者,……魂尊,且看项问如何一步步迈入强者之林。寻身世,灭强敌,拳战四野,脚踏八荒。既然天下人皆负我,那我为你孤战天下又如何?屹立在傀灵山颠,怀抱昏迷的采儿,项问眼眸如水,战意滔天!
  • 镇远

    镇远

    大乾王朝一个在乾天大陆上统治了千年之久的王朝,风雨飘摇的王朝,面对西方蛮族的虎视眈眈,叛乱四起,混战不断,它又能如何?群雄并起,血染虎闸,无数的大乾俊杰,为它前赴后继,为它而生?为它而死?只为让自己的民族脊梁不倒!不愿子孙沦为异族奴仆,为大乾再次屹立绝巅,写下一曲壮丽悲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军为国,挡蛮族。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蛮族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沙姜茶肆

    沙姜茶肆

    女主沙姜本是将府嫡女后经历了一系列的事靠收集故事来还债有沙姜篇,红景篇,黄连篇,曼殊沙华篇
  • 狐后

    狐后

    天降狐后,风云动。夺狐后者,得天下。她,刚穿越就差点被几个禽兽侮辱,幸好有一位绝色男子及时相救。什么?她是狐后?身后美男追成群,可她却甘愿放弃狐后的身份、放弃一切,只为他。
  • 当魔法遇上修真

    当魔法遇上修真

    一人,绝世风华一场阴谋,穿梭异界。魔法与修真谁胜谁负?本文苏苏苏,雷雷雷,请自带避雷针,慎入~
  • 迷雾中的无限之旅

    迷雾中的无限之旅

    迷雾,一场全球灾难后的产物,每一片迷雾都连接着一个异世界,只要你胆子够大,你可以获得一切你所想要的东西,财富、美人、亦或者说是毁天灭地的力量。机会无处不在,但却仅有一次,而我们的故事从主角带着未来的记忆回到了四年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