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0100000010

第10章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不仅让中国经济保住性命,还让中国经济茁壮成长那么2012年中国实行怎样的投资战略?我们的答案是为加快城市化进程而进行大规模投资,这种投资不仅绝对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不会留下后遗症。

2012年中国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由于需求不足形成的产能过剩,而城市化就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最好途径。以中国的钢铁过剩为例,人均400公斤钢铁,发达国家达到了人均1吨钢才算完成工业化,难道中国的钢铁已经过剩了吗?在城市建筑10层以下的住宅,每平方米需要30公斤钢材,10层以上则需要70公斤,如果给上亿个农民工家庭提供高层廉租房,中国能消化掉的钢筋、水泥会是个天文数字。还有中国的电力现在大约是人均600瓦,发达国家是1500瓦,美国是2500瓦,中国的发电产能实际上是落后的。因此只要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提上去了,中国企业就不仅不用愁销售困难,还能继续扩大投资,增加生产。

王建对此有个很简洁的概括:“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大家想想,中国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特色在于“自给自足”,农民们甚至可以做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总之,农村社会的商品经济是不发达的,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城市。你只要生活在城市就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在靠别人活着,靠别人发电、开公交、卖菜、理发、卖衣服、提供宽带……“城市化创造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体现。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这就导致大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国内消化不了。从中国的产出水平看,已经达到了人均收入3000美元国家的生产能力,但是从需求水平看,占总人口2/3的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水平2008年只有700美元,生产力严重超过购买力。中国的出路就在于把城市化水平较快地提升上去。

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在3000美元这个阶段,世界的平均城市化率是55%,人多地少的东亚地区是75%,而今天中国的实际城市化率只有大约35%。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强调,2008年年底,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57%是“有水分的”。中国的15亿农民工尽管被统计进入常住城市人口,但仍是“伪城市化”,因为这些农民工在城市买不起房,住在人均只有两三平方米的工棚,他们有点钱也尽量减少消费寄回家,不会像城里人那样去购买家具和电器,他们在农村还有宅基地。还有5000万农民是因为“县改区”被统计成了城市人口。这种“伪城市化”只会起到误导决策的作用。

中国的城市化为什么落后呢?新中国成立前30年国家重点建设军事工业和重化工业,但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哪来的钱搞建设呢?主要是靠长期保持庞大的农村人口,获取“剪刀差”(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所以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只有工业化没有城市化。1978年从第二产业比重和工业劳动者人均资本拥有量看,中国已相当于人均3000美元GDP的中等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但是从农村人口比重看,却只相当于人均200美元国家的水平,这就是先进的工业与落后的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还是缺钱,长期实行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政策,这样就节省了城市化成本。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问题依旧存在。

中国城市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落后性都已经很清楚。接下来我们看看城市化到底能带来多少投资。

王建测算,在2003年~2007年这轮投资周期中,中国向城市投资了50多万亿元,而同期城市人口只增加了1亿人,即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就要吸纳50多万元投资。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银行的专家在考察中国农业时就指出,以中国的耕地面积和所使用的耕种、排灌机械以及化肥、农药等工业化投入物,中国只需要15亿农业劳动力就可以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了。今后20年,中国的人口会超过14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近90%,13亿人生活在城市,新增的85亿城市人口可以带来400多万亿元的投资。

如果中国在未来十年内基本弥补“城市化欠账”,把城市化率提升到近70%,即把城市人口增加到9亿以上,就需要250万亿元投资,这相当于2008年投资额的15倍。城市化带来的当然还有消费扩张,因为中国城市人口的人均消费额是农村人口的3倍多,城市人口翻一番,中国每年的消费额就能增加10万亿元。而在2008年,中国的出口总额按人民币计算是9万亿元。这意味着即使2012年及之后数年中国的出口逐步下降,中国的出口企业也可以把卖不出去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在逐年扩大的国内市场销售。

因此,城市化不仅使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有了保证,而且绝不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剩(城市化的本质是创造需求,正好消化中国过多的产品供给)。放眼世界各国,能用一个战略保证十年增长恐怕只有中国了!

除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之外,城市化还能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城乡差距问题,极大地缓解中国的贫富差距(据最近社科院人口所的一项研究,中国的贫富差距有60%是城乡差距造成的)。对此我在《80后命运书》中已有相关论述:

联合国确定的国际贫困线是每人每天消费支出2美元,也就是说,一年消费低于人民币5000元的就算贫困人口。农民不习惯当“月光族”,不会把一年挣的钱全部吃光用光,消费之外总得留点钱,那么平均一个农民一年挣到6000多元才算脱贫。但2008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7606元,也就是说,改革开放30年,大部分中国农民按国际标准来算依然是贫困人口。国家统计局说到2008年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是4007万,广大农民“被脱贫”了。

广大农民的贫穷充分说明了留在农村、发展农业很难致富。道理很简单,假设2010年全国粮食、猪肉和水果大丰收,产量增加了一倍,那你会比2009年多吃一倍的大米、猪肉和水果吗?既然大家的食品消费比较稳定,那么粮食、猪肉和水果的生产过剩只会导致大幅度降价,这对农民来说,就是个灾难。来看《广州日报》的一篇报道:“繁忙并不意味着丰收,‘一窝蜂’的种植没有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交易市场内外,到处倾泻着因为来不及出售而腐烂的橘子堆。在距离镇政府不到5公里的荣村,村委会副主任戴兆楷一脸灰暗,‘我种了十几亩橘子,辛辛苦苦一年,现在算算,卖掉这些橘子还要亏十多万元。’”所以,单纯地发展农业是拯救不了中国农民的。

王建认为,农民增产不增收是中国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必然结果。中国人口在增长,耕地却在减少,粮食增产越来越多地依靠农业科技和工业化物资的投入,这就会不断提升投入成本,降低农业的利润。中国农业物耗比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30%上升到目前的45%左右,但农村户均耕地只有7亩多,负担不起这么高的成本;美国农业的物耗投入比中国还高,但由于美国的家庭农场平均占有耕地2400亩,所以仍能保持高收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三农”问题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率日益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90年代是中国农业物耗急剧提升的时期。

进入城市打工收入可以提高三五倍,大部分中国农民的出路只在城里,这就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出现“民工潮”的根本原因。现在中国要解决的问题是让15亿农民工能真正在城市安家,国家投资给他们提供廉租房。他们在城市真正住下来了,才真正像市民那样成为消费者;他们的下一代才能在一个城市完成质量较高的教育,中国的未来竞争力才更有保证。

中国积极推进城市化对选择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也是个好消息。中国政府很重视农业,近几年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给农业和农民花了很多钱,但由于是45亿城市人口在补贴9亿农民,每个农民拿到的钱就很少了,对生产生活没多大帮助。如果5亿农民成为市民,那就是95亿城市人口补贴4亿农民,形势就大大好转了。农民在农产品增加后也不愁会降价亏本,因为城市人口增加了5亿,农产品只可能是涨价而不是降价。韩国和日本到工业化后期,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收入高出10%左右,中国农民收入的大增长也是同样可以期待的。

总之,城市化不仅拯救2012年之后的中国经济,也将拯救9亿中国农民!

同类推荐
  • 北大经济管理课

    北大经济管理课

    经济学和管理学本身都是研究人的学问,是世间最简单也最复杂的学科。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人们通过它观察现实、分析现实并生产出现实中所必须的种种观点、策略。管理学是典型的智慧积聚地,教人怎样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个人永远只能望洋兴叹的丰功伟业。学了经济学,你应该有自己的观点,而学了管理学,你应该再也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了。否则你就是还没学到家或者说根本就学错了。北大经济课、管理课实际上就是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
  • 创业农民

    创业农民

    本书是中国农民创业致富的调查报告。作者实地考察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80余家,走访了返乡农民工家庭60余户,选择了其中那些具有价值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最佳实践心得浓缩成本书内容。
  •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围绕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主题,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行状况,系统评析了相关理论和观点,深入分析了当前的金融环境及其变化趋势,并在政策工具选择、传导机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金融调控等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少重要结论和创新见解。
  •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本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会展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环境,本书阐述了成渝经济区整体及各区县会展业发展概况,并对区域会展业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定量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并定性探讨了区域会展业在会展企业、活动、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 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增长双赢的创新。如果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的话,那么,低碳经济的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籍的,也是全方位的、长远的,国际社会应携手合作,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共同应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少霸道宠:娇妻,快过来

    夜少霸道宠:娇妻,快过来

    她与他,是小时候的玩伴;高中时的冤家;生命的唯一……顾欣的欣,夜辰的辰,组成了对于他们来说最美的两个字——星辰。而他们,也将成为这颗最耀眼的星辰,伴随着彼此度过余生……小剧场作者:怎么样,我把你们写得很唯美吧!顾欣:内心有点鄙视你。夜辰:听见没,我家宝宝都鄙视你了。赶紧反思!作者:【委屈】宝宝是本宝宝的代名词!夜辰一个凌厉的眼神扫过,作者立马怂了。【宠文】【甜文】欢迎入坑!!!
  • 灯火下有你也有我

    灯火下有你也有我

    三月的春风,拂过你的脸曾经的我们,如今还在吗?又一年春,这树下,你还在吗?
  • 守着灵魂的人

    守着灵魂的人

    墓地是他从小生活的家,鬼怪就是他的朋友和敌人,柳风遵守师傅也是他的养父的愿望守护着所有需要他的帮助的灵魂。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我的门派上市啦

    我的门派上市啦

    简介实在无能,不会写吸引人的简介,干脆就算了,不写简介了,写我这本书的心路历程。1.那天心情好,在玩建造城市的游戏,造的是挺好的,但里面的人都是代码,感觉很无趣,等人工智能又不知道要等多久,于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出来了,我想以我那城市为基础,写发生在我造的城市里的故事,可惜第一章审核不通过给毙了。2.我不甘心呐,所以在这个城市为背景下,写了一个穿越到修仙世界建门派的故事,标题就是这么来的,起初的确是这么写的,直到我最近追一部韩剧,然后想写主人公知道自己在故事里的事情。3.于是男主角从此不再是穿越过来的,而是在这个世界取景拍摄的,按照后续的剧情应该是徒弟们发现这个世界有点不对劲,才明白自己在电视剧里面。4.本该是这样,可惜我双看了一部剧,这次的这部剧我巨喜欢,叫做《melo体质》,于是我就又掰回来了,变成真正拍戏了。5.第三部也是韩剧,这次讲超市的,好了,这下连主角的老窝我都抛弃了,直接去城里面开铺子了。6.随后我叒看了一部泰剧,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于是铁柱出来了。7.按照我的设想后面我还想抄袭好多韩剧日剧泰剧美剧,韩综日综美综甚至连俄罗斯那个通灵综艺我也想抄,完全停不下来了。
  • 猎猎红尘

    猎猎红尘

    (全网独创题材)[全本+免费]爱,不是随时随地能够获取的,恍如那海市蜃楼,茫茫然虚幻着,仙境般遥不可及。可是,爱一但来到你身边,却是那样的汹涌澎湃,势不可挡。面对爱,你付出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心甘情愿;只要有爱支撑,不管是刀山火海还是山崩地裂,你都敢勇于面对。爱,是一种超越了生命的伟大力量!
  • 无限次元巫师

    无限次元巫师

    巫师,一群带着疯狂的心去挑战规则的人。冷静而黑暗,而如果巫师能侵略次元世界会爆发出什么火花呢?
  • 夜幕的世界

    夜幕的世界

    一段由学校离奇失踪事件引发的一连串匪夷所思事件恐怖的血祭六道临死前最美的画面神秘未知的石刻不知装有何物的巨型棺木一件件神秘莫测的未知事物正一点点颠覆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 憋掉的短片小故事

    憋掉的短片小故事

    写一些小故事,文笔不好,写的也不怎么样,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