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下午,在山城重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分别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上郑重签字,这是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五次会谈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两岸经济关系跨入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的序幕由此正式拉开。
此次合作的契机要追溯到5年之前。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在会谈后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明确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三年之后的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再次明确提出:两岸可以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2009年12月,海协会与海基会领导人在台中举行第四次会谈,同意将这项协议纳入第五次两会协商重点推动的议题。2010年1月,两岸关于ECFA的首次专家商谈在北京举行,双方就协议名称、基本结构、建立商谈工作机制等问题达成多项共识,并在此后逐步敲定协议文本构成、早期收获计划等重要内容。将近半年之后,ECFA终于尘埃落定。
尽管ECFA协议文本只有五章十六条、共2900多字,却是一份意义深远、厚重珍贵的战略协议。协议基本涵盖两岸主要经济活动,既有对现行机制的补充与完善、对未来合作的展望与开拓,也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防范和争端解决方案。其目的是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的框架协议,双方将逐步减少或消除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或消除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提供投资保护,促进双向投资;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
在货物贸易早期收获协议中,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包括农产品、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产品、轻工产品、冶金产品、仪器仪表以及医疗产品等十类;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包括石化产品、机械产品、纺织产品等四类。此外大陆在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将扩大对台开放。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两年内分三步对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表示,第一步可能会先开放影响较小的一些产业;第二步开放影响较大的产业,但不会造成整个产业结构、相关就业环境的“洗牌”;第三步再开放影响最大,亟待进行产业升级、调整的产业。在他看来,“三步走”十分符合两岸当前的经济状况和现实。
大多数专家认为,ECFA生效后,虽然两岸某些产业不可避免会遭遇“阵痛”,但绝大多数产业将受益,短期受到影响的某些产业将获得调整的机会。这意味着两岸重组产业链、经济转型具备了良好的开端。华侨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教授郭丽表示,ECFA不仅包括贸易和投资条款,还包括规划指导、政策支持、产学研共同参与,这将使两岸双方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下展开更高层次的产业合作。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红认为应该从前瞻、宏观的角度来看待ECFA的签署。通过双方的降税安排,两岸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成本将得以降低,这将大大降低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成本,台资企业可更多开拓大陆内需市场。
据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单玉丽透露,截至2010年6月,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近8万个,台湾当局共核准大陆赴台投资项目43件,两岸投资呈现极不对等的局面。ECFA生效后,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的诸多投资限制有望放宽,大陆企业也将从ECFA赋予的商机中获得更多赴台投资动力。
2010年8月4日,在西安召开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两岸应根据ECFA尽快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由双方指定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处理未来协议的执行、监督、争端解决等问题,为两岸进一步拓展政治对话积累经验和基础。8月17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尽管两岸签署ECFA意味着互惠互利的平台已初步建成,产业经济衔接的渠道打通指日可待。可这毕竟只是一份框架协议,要贯彻、落实并真正建立制度化的合作机制仍需时日,离两岸经济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具体、深入细化,直到产生实质性的成果。用商务部经贸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刘雪琴的话来表述十分贴切:“ECFA的签署是一个圆满的句号,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跨越,中断近10年的两会协商得以恢复,双方在过去20多年积蓄的经济能量将喷薄而出。截至2009年年底,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9600亿美元,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是大势所趋,不容逆转。借ECFA这股春风,海峡两岸新一轮投资热潮正扑面而来。
中国经营南海,海南岛春暖花开
1987年6月12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此时,创建海南经济特区的战略构想已基本成型,惊天动地的大手笔呼之欲出。
将近一年之后,在1988年4月13日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获得通过。海南成为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之后的又一经济特区,并且是最大的经济特区,南中国海上的璀璨明珠从此吸引世界目光。
自建省、成为经济特区以来的22年内,海南的改革气势锐不可当:第一个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个进行“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第一个实施国有资产委托运营改革;第一个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综合改革;第一个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海南人在这块改革开放的政策“试验田”里播种、开花、结果,无数个“第一”背后是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和决心。
坐拥累累硕果,海南人骄傲了吗?闯过重重雷区,海南人胆怯了吗?面对世人的疑惑,海南人选择在2010年作出回答。
2010年1月6日,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北京举行的海南国际旅游新闻发布会上一开口就推介说:“今天北京的气温最低零下16摄氏度,最高是零下6摄氏度,海南岛也受了寒潮的影响,最低温度零上16摄氏度,三亚的温度最高零上29摄氏度,还可以穿短袖、还可以游泳。”透过幽默的调侃,不难看出卫书记意气风发的心境。7天之前,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六大战略定位: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的计划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当然,中央对于海南省寄予的厚望不只限于“旅游”二字。
半年之后的2009年6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被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17篇章、63小节、39万字明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安排。根据规划,到2015年海南将建成岛内“2小时旅游交通圈”,基本建成以环岛高速铁路、“田”字形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国道、省道为辅线,升级达标的农村公路为延伸的交通网络。到2020年海南的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比重、从业人数比重将分别达到60%,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50%以上,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届时,海南将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振兴机遇。早在2000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改院)院长迟福林就首先提出在海南建国际旅游岛的构想,他说:“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加入WTO,海南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海南是一个岛屿,不开放就没有出路,我们当时就在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的路子上进行探讨,因此就想出建国际旅游岛这样一个招数。”尽管此后不断提出进一步建议,但海南省内部对于是否要建国际旅游岛存在分歧,直到2007年4月的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上,“国际旅游岛”才作为海南的重大决策和战略目标得以重视。
海南省旅游委员会某官员将这段历程总结为三个阶段:2001年处于专家设想,努力争取特殊政策阶段;2006年、2007年是海南在省级层面上努力,酝酿和实施旅游综合试验阶段;2008年至今是把国际旅游岛纳入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研究所所长夏锋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国际旅游岛之所以能获得重视,在于海南省委、省政府已寻找出一个适合新时期海南改革发展的途径: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为了支持海南发展,国家将在政策、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而海南省会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海南环岛高速铁路等基础建设,加快高科技新兴工业的发展。卫留成踌躇满志地表示:“我相信通过我们一个时期的努力,比如说十年左右,海南的发展一定要让国人和世人刮目相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幸福而恬静的浪漫情怀,也是所有人在繁忙工作之余的奢华梦想,“国际旅游岛”恰逢其时,世人寄望海南十年,海南将还世人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