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9600000015

第15章 参考文献

[1]Guy Peters, John Pierre.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Rethin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1998.

[2]卡尔·艾博特著,王旭等译:《大都市:当代美国西部城市》,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Management of Change, Phases I and II Interim Edition(Chicago:APA Planners Press, September 1998).Free copies.

[4]Nick Bailey, Ivan Turok, Central Scotland as a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Planning Concept of Chimera Useful Urban studies,2001,4.

[5]The Growing Smarts Legislative Guidebook:Model Statutes for Planning。

[6]Your Region, Your Choice:Revitalizing the English Regions。 Free copies。

[7]Anthony Downs,“美国大都市地区最新增长模式”,布鲁金斯和林肯土地政策研究所,1994年。

[8]Castells, M.,The Information city, London:Blackwell,1989.

[9]Castells, M.,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London:Blackwell,1996.

[10]Friedman, J.(1995)“Where Do We Stand:Decade of World City Research,”in Knox, P. and Taylor, P.(Eds。)World Cities in a World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1]Friedmann, J,The zo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1986.

[12]Friedmann, J,Where we stand:a decade of world city research, In, Knox P. L.&Taylor P.J.World cities in a world syst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3]Gordon, I and Harloe, M(1991)A Dual to New York?London in the 1980s.Dual City:restructuring New York.J.H.M.aM.Castells.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4]迈尔斯:《人的发展与社会指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Johnson, Kenneth M. 2002.The changing face of Chicago:Demographic trends in the 1990s, Chicago Fed Letter, Issue Apr.

[16]Jordan, D. P.(2004),Haussmann and Haussmannisation:The Legacy for Paris.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 Vol.27,No.1(Winter 2004):pp.87-113.

[17]Porter, M.(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acMillan Press, New York.

[18]Port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pp.77-90.

[19]W.克里斯泰勒,严重敏译:《城市的系统》,载于《地理译丛》,1964年第4期。

[20]Wallis Alan D.,1994. Evolving structures and challenges of metropolitan regions.National Civic Review.83(1).pp.14-40.

[21]李廉水、[美]Roger R.Stough:《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胡序威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85页。

[23]景芝英、徐雪梅:《试论聚集经济的本质》,载于《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11~13页。

[24]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5]李具恒、李国平:《西部可持续开发的逻辑》,载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8~12页。

[26]刘加顺:《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皮尔斯·沃福德:《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28]蒲勇健:《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数量刻画与指数构造》,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邱东、宋旭光:《可持续发展层次论》,载于《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第64~69页。

[30]宋迎春:《空间集聚扩散理论与北京大都市区实证研究》,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31]孙胤社:《都市圈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以北京为例》,载于《地理学报》,1992年第6期,第552~560页。

[32]王润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生产力空间分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吴季松:《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版。

[34]吴瑞君:《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5]吴向鹏:《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载于《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6]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载于《地理学报》,1997年第3期,第193~205页。

[37]晏路明:《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杨波:《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进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9]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0]杨文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导论》,西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41]姚士谋主编:《中国大都市空间扩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2]叶文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理论的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曾明星:《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4]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45]张坤明:《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7]《东京大城市圈的形成、问题与对策——对北京的启示》,载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2期。

[48]高汝熹、张建华著:《论大上海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49]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0]胡春明:《都市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上)》,载于《中国建设报》,2003年6月12日第2期。

[51]华民主编:《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52]陆力军、朱海就:《长三角“四个中心”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研究》,载于《经济地理》,2004年第6期,第753~757页。

[53]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世界级都市圈比较分析》,载于《上海有关情况介绍》,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编,2003年6月,第137~138页。

[54]沈洁、张京祥:《都市圈规划:地域规划的新范式》,载于《城市问题》,2004年第1期,第23~27页。

[55]宋迎春著:《都市圈——从实践到理论的思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孙娟:《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子》,载于《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4期,第73~77页。

[57]谭纵波:《东京大都市圈的形成、问题与对策——对北京的启示》,载于《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第2期。

[58]陶希东、刘君德:《21世纪初期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整合研究》,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59]王何、白庆华:《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研究》,载于《软科学》,2003年。

[60]王何、逄爱梅:《中国三大都市圈域中心城市功能效应比较》,载于《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

[61]张京祥等:《都市圈地域空间组织》,载于《城市规划》,2001年第5期,第24~27页。

[62]张善余:《上海大都市圈的构建及其人口特征分析》,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63]朱荣林著:《走向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宏观形势与体制改革视角》,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64]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政策课题组:《国际服务业转移与深圳发展现代服务业》,载于《开放导报》,2004年。

§§第三章 世界制造业中心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同类推荐
  •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知识、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同法等十三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清晰地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线索;第二部分,全面论述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基本框架的五大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三部分,系统分析了提高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和处理好对内经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
  • 大旅游时代:中国旅游战略大变局

    大旅游时代:中国旅游战略大变局

    房晓编著的《大旅游时代》以全球视野、全新理念和全景纪实的方式,波澜壮阔地全面展示出国际最前沿的旅游理论探索、本土最鲜活的战略策划实践、世间最传奇的人文体验旅程,不仅成为一部开创中国旅游业新时代的鲜活读本,一部全面系统解码旅游运营的纪实教材,同时也成为一部指引企业捕捉旅游业中所蕴藏的无限机遇的商业指南。打开《大旅游时代》,你将看到一部活生生的大旅游时代背景下的清明上河图,一部几乎囊括东西南北中的旅游城市各自寻求发展之路的历史画卷,一部系统阐述旅游运营的实践与理论的鲜活读本。
  •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控制研究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控制研究

    本书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之基本问题、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控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选录三部分内容。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合作新机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合作新机制

    本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内容和启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何在推动世界经济合作中实现共赢?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答案。
热门推荐
  • 一封来自十年的信

    一封来自十年的信

    三十岁的沈卿收到来自十年前写的一封信,一封信本该平淡无奇,但信似乎有魔力让沈卿从回2003年,回到他的高中时代,但是回去他能改变自己的未来吗?对于沈卿而言,这就无从所知了
  • 七日吞噬

    七日吞噬

    7座天空城7日倒计时黑洞和利益的漩涡吞噬或被吞噬这是一个问题
  • 穿越到网游

    穿越到网游

    主角穿越了,真的穿越了,可惜他没有回到哪个古代当上王爷,也没到什么原始社会当上族长,而是……到了游戏里,做一个虚拟人物。
  • 燃情时速

    燃情时速

    傲娇赛车手对上一根筋要把他带回正轨的特助小姐姐,在理想与责任的取舍之间,到底谁赢谁输?
  • 谁的泪水:独自风干

    谁的泪水:独自风干

    你曾说要守在我身边,为我拭去所有泪水;可为如今只剩我一人,站在尘世间,静等泪水风干……
  • 千年溯回

    千年溯回

    当哈利成为了萨拉查,回到了的千年后的世界,看着自己所挚爱的孩子们分裂,看着人们诋毁自己的学院,看着自己曾经最为尊敬的校长厌弃斯莱特林的孩子们,萨拉查将会如何做,他要如何做才能拯救他们的家,他们的孩子们。他是哈利波特,也是萨拉查斯莱特林;他是救世主,也是蛇祖;他来生于千年后,也来自千年前;他在时间的夹缝中生存,他为了他的孩子们向上天求一份生存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公子放过我吧

    公子放过我吧

    慕容雪是兵部尚书慕容礼的千金大小姐,慕容雪从小刁蛮任性,长大后,为了给慕容雪找一个好相公,慕容礼举办了比武招亲。此时,来自刑部尚书家的公子李晓东和来自平民百姓家的公子苏开云获得了晋级赛的资格,那么,谁会赢得比赛呢?谁又会获得慕容雪的垂青呢?请听本文详细解说。
  • 终于再次拥有了你

    终于再次拥有了你

    甜文,1V1,久别重逢,带点娱乐圈,女主清新不做作,男主只宠女主,新人作者,大家多多支持呀。
  • 你们别纠缠我了

    你们别纠缠我了

    木萧萧,一个从小就没有父母亲的人,自己和大姨和姨夫长大的,从小就打工,她是否可以找到自己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