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30700000041

第41章 爱国女杰豫剧皇后(1)

爱国女杰豫剧皇后——常香玉

常香玉(女),原名张妙玲,我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1923年10月,常香玉出生于河南巩义市一个艺人家庭,9岁随父张茂堂(艺名张凤仙)学艺,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10岁登台表演。经过长期刻苦磨炼,博采众长,常香玉13岁即以演《泗州城》而轰动开封,15岁饰演六部《西厢记》剧中之红娘,表演技艺精妙,被时人称绝,誉为“豫剧皇后”。1938年后,常香玉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民国时期,常香玉曾捐款补修南河渡石坝之一段。1941年,常香玉赴陕甘演出,在陕西义演救济河南灾民。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建国后该校改为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抗美援朝时期,常香玉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香玉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曾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后又率领剧社到朝鲜前线慰问,赢得“爱国艺人”称号。1952年,她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同年,她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1956年,河南豫剧院成立,常香玉任院长,并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6月,常香玉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常香玉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顾问,全国文联委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剧学校校长,香玉杯艺术奖基金会会长等职,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常香玉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河北梆子、大鼓等传统艺术之精华,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刻意创新,别出新腔,尤以吐字清晰为特点。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形成了豫剧中独具一格的常派艺术。其代表剧目有《拷红》、《断桥》、《白蛇传》、《花木兰》、《大祭桩》和现代戏《人欢马叫》等。毛泽东称其表演的《破洪州》颇好,并嘱周恩来总理调常香玉的戏班子进京为全国人大代表表演。

【毛泽东评点常香玉】

1959年,4月,毛主席在郑州视察,再次接见了常香玉,并观看了由常香玉爱人陈宪章改编的豫剧传统戏《破洪州》,毛主席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立即提笔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说:“我在郑州看过穆桂英挂帅,叫《破洪州》,颇好,主角常香玉扮穆桂英,我看可以调这个班子来京为人大代表表演一次。”

——摘自《毛泽东与常香玉》,见《毛泽东与著名艺术家》第71页,重庆出版社2000年出版。

【常香玉小传】

在河南省洛河下游的巩县,有一个小山沟——董沟。董沟离洛河入黄河处不到十来里,地处丘陵。每年夏秋两季,常常下大雨,发大水,山洪从高处奔腾而下,年深久远,这丘陵就被冲出许多条深沟,有的两壁陡立,像刀锯过一样。当地人就在这陡壁上披荆斩棘,打窑修院。

1923年9月15日,我国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就出生在这里的一户张姓人家,乳名妙玲。其父张茂堂,艺名张凤仙,以后改名张福仙,是个有名的豫剧西府调艺人,主唱花旦,虽然嗓子不太好,但是吐字非常清楚,不管高音低音,字字清晰,远近可闻,被远近戏迷称为一绝。可惜好景不常,22岁那年,唱得正响的时候,张福仙因病嗓子倒仓,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只好留在戏班干些零活。

20年代的巩县,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每年水灾、旱灾、蝗灾、兵灾轮番打击,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到冬寒春荒,家里揭不开锅之际,妙玲就常和妈妈一起出去“串门子”——要饭。妙玲6岁那年,洛河常发大水,老百姓说龙王发了脾气,便请戏班子来唱戏给龙王请罪。一天傍晚,妙玲挖野菜回来,凑巧碰到别人去看戏。她顾不上回家,也没有吃饭,就随着人流走去。这是她第一次去看戏。戏演完了,想到菜篮子已被人踩个稀烂,又没跟家里打招呼,回家保不准要挨打,妙玲磨磨蹭蹭,又愁又怕,最后竟在戏楼边上睡了一夜。夜里,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也当了个演员。这个梦从此深深地扎根在她心里。

9岁那年,决定人生命运的时刻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妙玲的大姑回来了,催促她的父母送妙玲去给一户人家当童养媳。这在当地穷人家里是个不成文的规矩,妙玲的四个姑姑全是童养媳的命,她的奶奶提起这些事来就流泪。二姑、四姑早早就被活活折磨死了,三姑常常挨打。由于几个姑姑的悲惨遭遇,小妙玲耳闻目睹,对“童养媳”这个名字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当妙玲听说自己也要被送去当童养媳时,顿时本能地觉得血往上冲,双拳紧握,仿佛要跟人拼命。她壮着胆子对大姑说:“我不当童养媳,不能叫人家打死,我要跟父亲学唱戏!”父亲也据理力争,最后惹恼了大姑,从此断绝了姐弟情分。这一天,在激烈的家庭斗争中,由于父亲的支持,妙玲的人生命运发生了转机。

从此,小妙玲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紧紧把住“吐字”这一关,开始苦练基本功。每天清晨,妙玲顶着星星在河边喊腔,只要有一个字吐不清楚,父亲便决不放过。唱低音时,父亲常跑到百十步之外,或者躲到大树后面,凡是他听不清的地方,都要反复练习。唱腔之外,父亲还教她练武功。父亲常说:“戏是苦虫,不打不成。”打是父亲最常用的教育方法,为此妙玲吃了不少皮肉之苦。即使在她走红以后,父亲为了教育她,也舍得下手。妙玲10岁时,曾认一个戏迷常会庆为干爸。一次父亲带着妙玲在老家唱戏,有个人气势汹汹地找到父亲说:“你自己唱戏当个下九流,就够丢人败兴的了,如今又领着你闺女唱戏跑江湖,也太作孽!两条路任你挑,要姓张不能唱戏,要唱戏不能姓张!”父亲气得冷笑一声,怒气冲冲地对那人说:“百家姓上有的是姓,从现在起,孩子姓她干爸的姓,姓常不姓张了。”大家又撺掇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妙玲的名字也改了吧”。父亲想了想说:“古时候,不是有个楚霸王吗?力气大,武艺高,名叫项羽(香玉谐音)。这个名字好,又是‘香’又是‘玉’,就叫这个吧。”由于在场的人都没有文化,不知道两个名字不一样,从此张妙玲就改名为常香玉,演出成名走红中原。

香玉的父亲不仅教她唱戏,更可贵的是他有一种创新精神。他从不受门派约束,广收并蓄,他要求香玉多拜师学艺,指导她向兄弟剧种学习,不断改进豫西派的唱腔和技巧。香玉开始学戏时,曾到郑州拜京剧师傅周海水学戏,练了不少武功,正是这些武功,在她成名中派上了大用场。随后,香玉回到密县加入了“平燕”科班,一边学戏,一边有时候也扮个小角色。在这里,她认识了豫剧名演员赵锡铭。

1936年,常香玉13岁时,随周海水的豫西戏班到了开封,在醒豫舞台演出。当时开封是省城,这场演出被看得十分重要。演出前三天,戏院门口就贴了红红绿绿的海报,一些知名演员的名字都上了海报,作为无名小卒的香玉,当然榜上无名。演的头一出戏,香玉扮的是《曹庄杀妻》中的焦氏,由于父亲在戏中根据香玉的特点加了不少武功戏,赢得了满堂喝彩。后来常香玉演出的几出戏,父亲都根据剧情,分别加了许多武功动作,因此,她演出的几出戏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加上她吐字清楚,人又聪明伶俐,没有思想顾虑,常香玉初到开封就踢响了“头三脚”。两个月以后,常香玉的名字也上了海报。到了下半年,海报上的名字越来越大,身价也偷偷地长了一半,香玉从此走红汴京城。常香玉14岁时,为了开拓戏路,父亲又请了一位京剧师傅教她京戏《泗州城》。初次演出,又引起轰动。为了能在开封站住脚,父亲又提出一个大胆计划,就是连演45天不重戏——也就是在120多天里,除了天天演戏之外,每4天还要学一出新戏。就这样,香玉咬牙闯了过来,不仅在开封站稳了脚跟,并为她后来逐渐成长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豫剧皇后”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不久,父亲决定自立门户。为此,他请来两位热爱戏剧、立意在戏剧上改革的老师,一位是在河南教育界颇有名气的王镇南先生,一位是史书明先生,共同组织了一个新戏班,叫“中州戏曲研究社”。他们每日整理旧戏,编写新戏,突出改革创新,使豫剧舞台表演推陈出新,好戏不断。中州戏曲研究社演出的第一部新戏是自己编写的《西厢记》。演出当天,场子里座无虚席,喝彩声不绝,盛况空前。之后,常香玉的父亲经过斟酌,又将豫东调的一些唱法加进《西厢记》,新唱腔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但也遭到正宗豫西调艺人的痛骂。事实证明,根据观众的喜好,学习兄弟剧种,艺术上进行不断突破创新,这也是香玉几十年来走红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怀着这种创新精神,常香玉在豫剧舞台上塑造了红娘、花木兰、白素贞、穆桂英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1940年,17岁的常香玉得了一场几乎送命的大病。大病初愈后的一天,巩县来了几位老乡,说乡亲们吃够了河水泛滥的苦头,想趁农闲时节,修一条挡水的堤坝,但是缺钱。常香玉不顾身体没有恢复,爽快地答应义演捐款。她与她的戏班子一直义演了10天戏,约募了相当于800袋面粉的钱。石坝修起来后,乡亲们在南河渡竖了一个路碑,以表彰香玉的功劳。当时在巩县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两个省主席,不如一个常香玉”,足见香玉的义演影响之大。后来,常香玉又为流落到宝鸡的难民演募捐戏,为开封梁苑女中演募捐戏。

同类推荐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 吴佩孚全传

    吴佩孚全传

    本书在全面记述吴佩孚一生的生活轨迹和行状思想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吴佩孚的军事、政治、社会活动以及围绕着这些活动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毒师无情

    毒师无情

    以毒之名,行走世间,毒有双面,亦毒师也有双面,恶者以毒行战事,善者以药救万民。两面行事,善恶勿辨
  • 吾本非仙

    吾本非仙

    贪点小便宜买了个顺眼的玉净瓶,哪成想居然素神器!?悲了个催的,便宜不好贪啊~飞来横祸,挂掉了挂掉了!……咦?还活着?我勒个去……这到底是神马地方啊啊啊啊……神兽、神剑、神器!!?那谁谁,你怎么说修仙容易哒?!要知道,吾本非仙嗷嗷~哼唧,要么老实被我扑倒,要么老实陪我上天!!!本姑娘在此,哪个敢来抢你?!————————慢热文,女猪时不时抽一下,第一次写文,质量真的没保证,求支持!捂脸,剧情估计起伏不定……但素,我一定会努力地!握拳!
  • 遮天一世之歌

    遮天一世之歌

    不求长生不死,但求一世辉煌。以敌人之躯铸就无敌的信念,威压万古,流芳千世绝唱一世之歌!(单女主)
  • 红颜绝世之祸水倾天下

    红颜绝世之祸水倾天下

    她医毒双修,武功,轻功称霸江湖,唯我独尊!她前世为金牌杀手,受阎王所托,到凤羽大陆统一四国。面对追随者的争相讨好,可是她的心那样高那样远那样骄傲那样孤寂那样淡漠。谁能够温暖她冰冷的心?能在这乱世之中,与她执手相守,笑谈天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元大罗天

    混元大罗天

    有揭言:跳出三界,不在五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虽可超脱生死,确实有天地约束,无法如意自行。但三界之上大罗天,方可真正身化自在,长生不死!
  • 侠女笑泪之断情剑

    侠女笑泪之断情剑

    这是一部反映西汉末年百姓与朝廷之间矛盾日趋激化的长篇武侠小说。女主人翁天生笑洒泪珠,后来由世外高人指教,行侠丈义,杀富济贫,用以笑泪得天独厚的绝世功夫摆平了天下武林败类。她的母亲施展“小剑”杀开一条血路……故事情节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美与丑以及紧张而又曲折的情景场面。写爱,爱之铭心。写恨,恨之入骨。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那女婴突然开了腔:“娘,我不会哭,我生来只会笑,我要笑得山崩地裂,我要笑得海水横流……”
  • 混在大马的日子1

    混在大马的日子1

    出国留学的去向要视留学生的目的而定——公派留学并且将来想成为教授的,英国是最佳选择;想学业有成外加移民的,自然是去美国,澳洲,加拿大;想以留学的名义打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日本是首选;对于想趁着青春年少游山玩水,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些甜蜜回忆,再顺便镀层金的中国“游学生”们,风光秀丽的马来西亚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学院——如来学院(这真的不是一间佛学院!)以‘爱玩’为第一主人公的‘有志青年们’的故事,嬉笑谩骂,待看人生。
  • 跳钱射手

    跳钱射手

    弓手射人不痛不痒,幸好钱袋渐渐隆起,兑现即战力信心满满。冲上来了吗?那就铁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