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0000000018

第18章 山江苗族的社会结构(4)

父母与孩子组成的家庭是山江苗族社会的核心,“父慈子孝”基本上能够概括山江苗族家庭的这根纵轴。就山江苗族的父母、子女关系而言,父母亲在体力尚可时会全力挑起家庭重担,很少责骂子女,对儿女略带些宠爱娇纵的味道。为了儿女,“父母能挑七十斤,绝对会捡百斤担”。父母亲只有在自己很年迈,实在做不动重体力活时,才慢慢无奈地将生活的担子转移到儿女身上。大部分儿女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体验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特别懂事听话,孝敬父母。山江有些孩子看到自己考试成绩不好,家中兄弟姐妹多,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就会在十五六岁时辍学出去打工自谋出路,并且给弟妹送学费,将读书的希望寄托在弟妹身上。当生存逻辑占据了指导言行的最主要位置时,不仅一切事物都需简化到最简单易行的状态,一个家庭的凝聚力也相应的会特别强。

如果排除供儿女读书有成,脱离农业劳动的可能性,那么,按照苗家的规矩,父母得掏钱张罗给儿子娶媳妇。贫寒之家,往往在娶了一两个媳妇之后转为赤贫,甚至于债务重重。然而人们认为,男方家为“娶媳妇”进门而借债是值得的、应该的。

对于父母与孩子的总体关系,山江镇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有以下见解:通常来说,苗族家长很纵容孩子,这容易养成孩子依赖的个性。苗族男子真正意义上面对人生基本上要到他结婚后成为两三个孩子的父亲以后,此时父亲年事已高,他才开始从头学起——学养猪、学种地,当家作主。此前,他娶媳妇是父母亲出钱、父母亲还得帮他砌房子,他顶多出点劳力或者一半资金、生下的孩子归老婆和母亲照料,经济的收入和开销由父亲统一掌管。因此苗族男子进入成熟期,或者说成为一个在精神上稍稍独立一点的男子汉一般至少也是在27~28岁,学习技艺的最佳黄金时段已经过去了。这时他才开始思考人生,之后会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角色转换和适应过程。

苗族家庭里,最强调的一条是孩子要听话。什么事情都由父母亲安排做主。我们的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的相互依赖心都很强,因此我们从来不缺少听话的孩子,乐于奉献的父母,但缺乏有自知力的成熟独立个体。这种依赖心有时候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尤其大。我1993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面临选择工作时,父亲很开通,尊重我自己的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自我迎接挑战,但后来我在母亲的高压逼迫下回家乡参加了工作,她说要我有一份正式工作,要能够经常看到我。

说到这里,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年轻的父母现在大都选择到大城市务工,一般年底才回家一次,年迈的老人往往要同时照顾年纪小、正处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孙子、孙女甚至外孙和外孙女,十分劳累。作晚辈的在外面打工,上牵挂着老人、下牵挂着孩子,一般也只会在外面做工一两年就回家。鞍山苗寨的一户人家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出去打过工,其实我很想出去。在家里,一年到头实在也找不到几个钱。可是我是独子,没有一个兄弟姐妹,你看我母亲都八十多岁了,三个孩子年纪也都还小,正在上学。我怎么能撇下他们到外面去做工呢!”生活的艰辛和重压透过他脸上纵横交错的深壑溢于言表。

苗乡是一个“敬老”的小社会,奉行“家庭养老”的原则,大部分儿女媳妇都很孝敬。老人家一般非常好强,会帮助小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七八十岁的老人还下地干活的比比皆是。一位老人对我说:“我们这里年轻人对待老人还是非常好的,我们这些做老人的都很满意。”

老人家的生活境况依照他们所跟随的儿女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大部分依然十分清苦,但是老人家奉献精神很足,心情大都非常愉悦。在苗乡,遵循惯例,父母亲和最小的儿子一起居住。但是父母亲也可以选择和脾气最好,最谈得拢的儿子媳妇一块儿住。这对夫妇负责老人家的吃穿,老人家的劳力也归这个小家庭,其他儿女媳妇只在父母生病、过年过节或者有大事的时候才送钱、送礼凑些份子。按照博物馆的一位姑娘的说法:“有儿有女的人家,却把老人家送到敬老院去,谁家丢得起这个脸啊!”因而山江敬老院里住的老人都是无儿无女的孤老。

2.兄弟姊妹的关系

“长兄当父、长嫂当娘”是苗乡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在爹妈缺席的情况下,长子长媳有特权像父母亲那样,对弟妹督管。然而,我们知道,苗乡的父母亲最本质的角色是对儿女奉献,因此对于出生秩序靠前的孩子来说,社会舆论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都要重些。上承父母的期望,长子、长女往往年纪轻轻就被迫或主动辍学带弟妹、做家务,年纪再大些就出去打工挣钱好将来娶一门过得去的媳妇或将全部所得供养有读书志向的弟妹读书,或者早日出嫁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多帮衬一点家里。

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大体来说非常浓烈。田野调查期间,我参与山江民族第二中学劝导流失学生返校复学的活动,对黄茅坪村一个辍学女孩的想法有所了解,被苗乡的兄妹情深感动。那个决定辍学在家的14岁女孩告诉我,母亲早逝,父亲一直病瘫,唯一的哥哥已经三十多岁了,因为太穷还找不到媳妇。她自己不想上学了,再将哥哥这么拖累下去,她于心不忍。很多次我都听到访谈对象充满感情地说道兄长和姐姐在自己学习期间所给予的帮助,看到那些在博物馆工作的姑娘小伙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送弟妹读书的情景,苗乡家庭的兄长、姐姐也正因自己对家庭的奉献而备受弟、妹的尊敬和感念。

在山江苗区,苗族人的同辈但不同姓的弟弟和嫂子之间能够互开玩笑,弟弟可以用言语调戏嫂子,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戏谑关系”(thejokingrelationship)。

但哥哥对弟媳妇却不能开任何有关性方面的玩笑。兄妹之间相互不能探听个人情感方面的私事,兄长和弟弟不能在姐妹们面前说到涉及性方面的任何话题,这是一种被人们严格遵守的禁忌。女孩子性知识的获得,不来自母亲而来自叔、伯娘,兄嫂,其他已婚密友和接生婆的教导。男孩子获得性知识,则来自于男性长辈和同辈。

三、村寨内部关系

(一)村寨里的威权人物

通常来说,一个群体必然会有一个主角和领导者。苗族村寨也不例外,每个村寨都会自然产生一个威权人物——寨老。解放前,山江地区的苗乡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寨老。由于很长一段时期,苗族“有族属无君长,有贫穷无贵贱”,崇尚平等。因此,寨老没有什么制度化的、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力,寨子中也没有制度化的权威机构。寨老所拥有的权力是一种仪式权力,没有任何明确界定的地位或领袖身份。他代表一种机制。经由这种机制,寨子内外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和谐地交往,并保持其在结构上的距离。可以说,苗寨有领导,但不是统治者。领导者的权威获得以及在权力等级上的差异,即权力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才智、本领(比如说医术、武术)超出众人;第二是亲人兄弟多,武艺强,家族势力大。

村寨里,也存在着对生存的、社会声望的和权力的追求。在寨老平时的活动当中,既要想着赢得支持他的人的进一步支持,同时也要想着怎样去赢得反对他的人的支持。寨老不能够强迫村民服从他,村子的秩序是靠一种自然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如果遇到人命案和其他纠纷,村里的人会找寨老评理协调。寨老与村子里的人的关系是互惠的,一方给予物质上的和道义上的帮助,而另一方则对这种帮助报以感激之情。同时寨老过着和大家差不多的生活,同一个村落的人基本上都处于同等的经济水准上。

苗寨中若有一家经济状况变好些,变富了,村落里的人都会非常高兴,因为人们都想着“这下子有人帮助我们了”,人们期望着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到这家借到“钱”和“粮”。如果这户人家没有给乡邻提供帮助,他马上就会发现情形比自己没有半点钱财的时候更糟。他非但得不到村寨里别人的主动帮助,甚至于还会因为变成了异己而受到排挤,流言四起。在人们看来,亲属之间必须相互援助,好东西应该与邻人分享。所以在解放前,苗族的地主对寨子外面的人可能会耍些手段,但在村寨内部就会非常注意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当地主的财产需要保护时,本乡本寨人是挑来充当防护者的最佳人选,在这个层面上,地主与本寨其他人结成了“在共同对敌斗争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彼此相互关照。由此,地主有可能成为村寨里的威权人物和意见领袖。

在一个乡村社会里,大家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却有人远远超过了大家而不想给予大家回报和帮助,这在苗乡是万万行不通的。其余的人会出于忌妒和心理不平衡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责骂这户人家里有“耐滚”(即草鬼婆)就是这么一种手段。人们认为,因为有草鬼婆,这家人才会变富,人们通过这种指责,既可泄愤,也可以掩盖自己在竞争中的劣势,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区内部的平衡。

我们从前文已经知道,苗寨大都以单姓村落为主,杂姓很少。杂姓进入某个特定的苗寨,一般是以亲戚纽带进入的,极少数是外乡的逃难者。因此村寨内部的关系,其实也主要是宗族内部关系的一个缩影,因而相互依存,联系得更紧密。

(二)村寨里的交往规范

在山江苗族的传统社会结构中,村寨内没有任何的政治组织,人们却能生活在一个有序的无政府状态中。秩序得以维护,社会关系得以确立并维持下去,不仅仅得益于村寨中威权人物调整纠纷,维护安定时所具有的仪式性权力,还和村寨里完备的伦理道德、社会交往规范有关。

首先,苗家的村寨社会是一个以年龄为序的等级社会,人们对长者都特别尊敬,讲究礼节。长幼之间的交往有一套严格的行为规范。行走时见到老人或长辈,幼辈得立定后打招呼;坐着时见到长辈,幼辈应该立即起身让座。幼辈见了长辈必须笑脸相迎,双手垂下,眼睛平视,说话诚恳恭敬,并用一定的尊敬词语称呼:遇到自己不相识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称呼男人为“得讷”(大伯),称呼女人为“得目”(大婶)。如年龄再大一点的,则称呼男的为“阿打”(外公)或“阿剖”(爷爷)、“阿代”(老人家),女的则称呼为“阿达”(外婆)或“阿姎”(奶奶)。称呼完毕后,幼辈才能坐下或告辞离开。长、幼辈一起走路时,幼辈必须让长辈走在前头;同桌吃饭时,上坐老人,下坐壮年,一般人在两边就座。

长辈见幼辈,一般都要行点头礼。相识的按固定称谓相呼;不相识的,如果是壮年,称呼男的为“得那”,称呼女的为“阿娅”。如果对方男孩女孩,则可称呼为“得苟”(小弟弟、小妹妹)。

其次,平辈之间的交往也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平辈相见,必须点头招呼。若是相识的,要用固定称谓相呼;如果不相识,可称男的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称女的为“阿娅”(大姐)。

一个小辈在苗乡若是不遵从这些规矩,就会被人厌恶,没有人缘,同时被人评议“不懂规矩”、“没有教养”,这家的父母亲也会承担乡邻长辈的指责——“娇纵儿女”,“有人养没人教”。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相互尊敬。人们似乎已经达成一种不成文的共识:对方若没有对自己的尊重,就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人们与家庭成员之外的人交往时,一旦感觉对方对自己有居高临下的命令意味,冒犯了自己的尊严,就会对他反感,采取漫不经心、置之不理的消极对抗方式。对待陌生人尤其如此。在苗乡,日常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彼此的相互尊重,这脱离不了“礼节”的润滑作用。

(三)寨子里的互助体系与公共生活

在终年平和的村寨生活里,一年总会有几样大的事件穿插着搅动这种平静,将寨子里的人集结在一处。这些事件,无外乎修房起梁、嫁女迎娶、生养病死、考学参军等。在这些场合中,除了各种互通往来的亲戚朋友要从或远或近的地方赶来庆贺或者凭吊外,全部村寨邻舍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出人手和劳力采买购物、准备饭食、搬运重物。主家一般都会专门委托一个靠得住的管事人负责经济往来,自己则从具体的杂事上脱离出来,专意招待客人,或者按照乡俗礼仪做程序上的表演。

寨子里有哪户人家娶媳妇,毫无疑问这会变成整个村寨的大事情。

主人家在婚期半个月前就在家里开始零零碎碎地进行准备:报日子、购买足够用来烤火的木炭和烧煮饭菜的柴火、联系借桌子和碗筷等事宜。

婚礼举行的头一天,新郎的堂兄表弟以及寨子里玩得好的一帮男青年,都会到男方家里来帮忙杀猪料理,搬运桌椅。年纪稍长的人负责指挥,更年长的老人就来到主人家烤火聊天,作为咨询者随时解答人们关于礼仪的各种提问。整个村寨于是开始热闹起来。下午男方家去接亲,也少不了要有年轻人挑上几挑担子送礼到女方家去,酒水饮料、肉食糖果等缺一不可。第二天凌晨,吉时一到,新郎将新娘子接到家中,同来作客的还有前来送亲的女方主要亲戚,男方家各方面的亲戚朋友也陆续从远近各个寨子城镇赶来,整个寨子就更热闹了。

全寨上下,几乎家家都承担了一定的分工,每一户家里的灶都没闲着,锅子里或者在烧开水、或者在煮饭炒菜。依地形而筑的寨子中曲曲弯弯的石径将客人引到任何一家都赶得上宴请,酒席是流水式的,人坐够了一桌就上菜拿筷,吃完走人,就有男人们收拾了碗筷,将桌子料理干净。全寨的人在这一天都会被邀请来主人家里吃饭。第二天早上等新娘家送亲的人走了以后,其余的客人也就陆续散了。听说过去寨子里娶亲时还盛行吃“排饭”,即主人家的乡邻减轻主人待客的开销,代主人请客人吃上一顿。身兼宗亲的乡邻在这种场合下的帮忙,全是义务性的,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一个很完整强大的村寨互助体系。

葬礼的情形也是如此。哪家的老人若年事已高,而且一直身体不太舒服,大家推测可能过不了生死关了,全寨的人便会时常来探望,安慰帮助这家人,准备老人家的后事。

同类推荐
  •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本书从微型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单家集回族农民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阐释了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兴衰与国家体制和区域性社会历史变动之间的关联性,展现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创新与民族优良传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乡村民族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

    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

    本书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来源及概念的认识着手,论述了伊斯兰法中国本土化、回族化。本书的其他章节包括伊斯兰习惯法的特征、主要内容、功能、与国家法功能的调适等几方面。
  • 大众语典谜语(3)

    大众语典谜语(3)

    《大众语典格言》,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汉语谜语类工具书。
  • 诗意村庄

    诗意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热门推荐
  • 卡耐基经典励志大全集

    卡耐基经典励志大全集

    《卡耐基励志经典大全集(套装上下册)》收录了代表卡耐基成功学精华的8本经典著作,上卷包括《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下卷包括《写给女孩儿的信》(卡耐基和夫人陶乐丝合著)、《语言的突破》、《伟大的人物》、《林肯外传》。《卡耐基励志经典大全集》不但力求为读者还原了卡耐基成功学体系的全貌,并且竭力保持了每一本卡耐基成功学经典著作的相对完整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在短时间迅速领略到卡耐基励志经典的精髓。也可以把《卡耐基励志经典大全集(套装上下册)》当做可爱的枕边书,每晚阅读一篇,用卡耐基的思想和方法指导自己的人生,积累自己的经验,逐步走向成功。
  • 都市极品浪子

    都市极品浪子

    球球说:花无心是我见过最不要脸的外星人,没有之一。呼噜说:花无心是一个大骗子。萌萌说:花无心是一个花心大萝卜。花无心大呼冤枉,堂堂都市大少,龙神之主,蛮族亲王竟然被你们说成这样!以后还怎么浪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云谣

    未云谣

    仙君带着他心爱的徒弟闯荡江湖,第一日他们住了霸王店被迫打工,第三日他们在街边卖艺。徒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师父:我乐意徒弟:我不乐意啊啊啊!
  • 恰好流年遇见你

    恰好流年遇见你

    她本是骄傲自大的大小姐,不料家里破产,父母为了躲债不知踪影,从此她一心只想搞q
  • 给我一个不存在的啊

    给我一个不存在的啊

    _愿_屿_你_朝_汐_白_首_不_相_离_
  • 小王妃她又美又飒

    小王妃她又美又飒

    京城的百姓们最近都发现,那个传说中身子赢弱,性子温婉可人、见风就倒的相国家的病美人小姐,自从身体逐渐开始痊愈之后,变得作天作地还嘴贱,成了京城里的女霸王,气死人不偿命,偏偏相国府上的人觉得她乖巧又听话沈知晚觉得自己简直倒霉透了,好不容易出完任务可以休息了,聚餐后回家睡个觉早上睁眼起来都能穿越了,这是什么奇葩的穿越方式,穿越也就算了,偏偏还遇到容浔那个闷骚又毒舌的男人容浔小王爷原本觉得,有一个性格软身子弱的未过门的妻子也不错,至少以后没人管着自己,但是后来才发现,沈知晚简直又怂又嘴贱还作,简直烦死了,但是看到她对别的男人毫不设防有说有笑的样子,容浔觉得自己要气炸了,总之这是一个嘴贱又爱立人设的小作精×爱吃醋又毒舌的小王爷的故事
  • 重生之与君同行

    重生之与君同行

    晋忠侯府嫡女安紫宁遭嫡亲姐姐陷害,含恨而终,却意外重生回到五年前。侯门深似海,处处充满着阴谋和算计。嫡姐、庶妹、姨娘,没有一个简单角色。甚至还有更大的阴谋。但她势必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是冷面侯爷,却唯独对她处处多情。嫡女重生,如何颠覆人生,尊荣似锦?
  • 大话聊斋志异

    大话聊斋志异

    很多年后,一个刚刚踏足修仙界的年轻人问起肖秉嘉:“前辈,您这一生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您觉得您做过最危险的一件事是什么?”肖秉嘉追忆往昔种种惊心动魄:魔道巨擘的万里追杀、朝廷正道的联手围剿、沛莫能当的天地浩劫……终于他当打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回忆后,他停下了思索,很肯定的回答到:“很多年前,在一个叫兰若寺的地方,我遇到一个女鬼,她想要勾引我,我跟她说:你闺蜜长得比你好看……”书友QQ群:950789805谨以此书献给那位惊艳了我许多年的春三十娘……
  • 火影我是大筒木老祖

    火影我是大筒木老祖

    第四次忍界大战一不小心被药师兜秽土转生出来。大筒木流星;当年那个小丫头现在长大了。大筒木辉夜;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