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1600000029

第29章 在流浪的路上追寻:勒克莱齐奥《金鱼》解读(1)

PursueontheWanderingRoad:InterpretationofLeClézio’s"Goldfish"

李双双

LiShuangshuang

【内容摘要】在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被描述成“新的旅程,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尽管世界上有些国家的评论家和作家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以为然,但是通过读他的作品后我们会发现他的作品确如评语中所言,以文学为桥梁探索了主流文明之外的人类和为文明隐匿的人性。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世界情怀与超现实的表现方式和精神追求,这是其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而这个原因也正成为当下世界文学创作理应关注的新焦点。《金鱼》是他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拟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流浪、成长、追寻等角度来分析文本。

【关键词】《金鱼》;流浪;成长;追寻;回家

《金鱼》是勒克莱齐奥199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书名来自于纳瓦特尔语的一句谚语:

“哦,金鱼,可爱的小金鱼,你一定要当心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向你张开的美丽的网!”金鱼,理应为供人欣赏之物,而莱拉这条金鱼却饱尝被憧憬为理想天堂的西方发达社会的真情冷暖和颠沛流离。在动物链的结构中,金鱼是最没有反抗能力的物种,只会遭到其他物种的压迫和进攻。自莱拉六岁被自己的部族拐卖到摩洛哥以后,一系列的进攻便随之而来,对于一个小女孩儿来说,她的经历可谓惊心动魄。在都市浩瀚波澜的海洋中,这条小金鱼有着被人贩卖、遭人虐待、被拘禁、逃亡、流浪、遭强奸、受骗、音乐、阅读、爱情、流产、疾病、贫困的生活等等一连串的坎坷经历。在这个过程中,莱拉不停地逃跑,麦拉、小客栈、达布里克、麦里拉、马拉加、经过西班牙和阿朗各到达图卢兹、巴黎、尼斯、波士顿、格里昂、芝加哥等地都留下了她灵魂与身体漂泊的足迹。

文章用第一人称“莱拉”这个亲历者的视角来发现和感官这个纷繁复杂、虚伪无奈的世界,这个“他者”的文化视角揭露了种种现实社会的道貌岸然,他们以一种合理的状态而存在,却被真实地掩藏在现代文明社会虚假的文明之中。随着殖民主义的渗透,现代文明的血液流通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各个角落,但是在莱拉的逃跑轨迹中每一个文明地点她看到的都是一些道貌岸然的坏家伙,他们冷酷而漠然、种族歧视和冲突、贩卖毒品、暴力行为还有来自同性和异性的性侵犯……当然这个社会依然还是公平的,根据基督教教义,耶稣的核心主张是世界上所有人,包括那些无能者、贫穷者、智障群体和无名之辈都是上帝的创造物,都有平等享有上帝的爱的权利。上帝在莱拉遭受不幸的同时也让她周围有一些善良的人们:买下她并给她关怀并给了她基础教育的拉拉·阿妈、收留她的亚米拉太太、像大姐姐一样的朱丽娅、帮她找工作的玛丽·爱莲娜、音乐和学习上对她有过很大帮助的哈吉姆和埃尔·哈吉老人、还有那个始终保持行动上的沉默而和莱拉有着相似命运的西蒙娜、还有在医院中细心照料她并帮助她逃跑的印度籍女医生娜达……莱拉之所以能和这些人亲近,是因为在这些人身上能找到莱拉自己的影子,能找到一种尊重、尊严和被爱戴。即使在莱拉每一个受到侵害和进攻的时刻,因为有了这些善良人的存在而使得她能找到一种平衡而不至于丧失对生命的坚定地希望和向往。

莱拉最后终于历经种种艰难险阻回到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她的成功“回家”因了上帝,因了那些鼓励她帮助她的人也因了自己。她就像一条热烈、奔放、率真、活泼的小金鱼一样,她“学会了跑,学会了挣脱羁绊、躲避危险以及躲避左娅和警察”。最后她终于回到了“家”,她怀着无比亲切的心情发出感慨“我终于来到了这块土地,是的,无须走得更远,就是这里。”小说以莱拉的回到沙漠——获得了自己渴望的自由而结束,这一年,她十八岁。十二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沙漠中得到最后的自由和回归,她的成熟和坚强在一次次的“社会经验”中得到成功历练,她的善良和隐忍被作者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真实描述于笔端。流浪贯穿于她十二年人生经历的始终,有无奈也有喜悦,但更多的则是通过痛并快乐着的旅程,诗意的冒险而最终感受到了一种感官的狂喜。

一、在流浪中不断地成长

在作者的描述中,自莱拉六岁被装进一个袋子中之后,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黑夜便开始了。她用她非洲血液中固有的活泼、善良、勇敢的天性来观照这个黑夜及夜幕下的一切,她用她的聪明和智慧来完成了自己的流浪、冒险和蜕变。

莱拉生于非洲,在她被迫离开属于自己的这片贫瘠土地的时候,她眼中的一切客观事物在她看来,都是通过她的感官接触来了解。身处异域,她会以一个外乡人的眼光用客观、冷静、公平的态度来感官她周围的一切,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观照。

“整个二层住的都是些奇怪的女人,有的年轻些,有的和左娅的年龄差不多或再大一些。每个人都面色红润,浓妆艳抹。他们盘着腿席地坐在自己房门口吸着烟。升腾的烟雾从昏暗处飘散过来,在阳光下愈发显得活跃。”这个场景表现出了妓院的一角,在莱拉这个小女孩儿眼中,她对职业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她认为“那时的我一点也不懂什么叫职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就像一头小家畜,谁夸奖我,抚爱我,谁就好,相反有危险,使我感到恐惧就不好。”所以说在莱拉的眼中,即使这些女人包括后来在小客栈认识的其他女人,即使她们从事的是妓女的职业,但是在她的眼中,她们是善良的,她们对莱拉是友好的关心的,因此她也没有认为她们有什么不好。

刚从北非来到巴黎时的莱拉这样感受她所看到的巴黎:“首先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里的狗。她们无处不在。大的、小的、胖的、瘦的;特别是长毛的,毛长的把整个的脸都遮住了;卷毛的,毛卷得就像是刚刚从理发师那里卷烫过似的;还有被理成小狮子、小牛、绵羊、豹子等形象的。最小的可以和老鼠媲美;大的又像牛,像驴,长着血红的下唇和下垂的面颊,当它们摇晃脑袋时,把唾沫弄得到处都是。它们中有的被豢养在美丽的住宅区,出行时,坐在美国或意大利产的豪华轿车里。它们被穿上美丽的格子衣服或被戴上头饰,依偎在女主人的怀抱里。有一次,我还看到过一条狗,被女主人用很长的带子拴着,跟在她的车后面跑。”比起非洲的生活来,刚到巴黎时的莱拉眼中一切都是新鲜的美好的,就连城市中的狗也这么吸引人这么被她认真关注起来,因此比较起自己以前看过的狗,总觉得是厌恶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莱拉刚到巴黎后的种种诱惑,就连狗也对她充满了诱惑,由此可看出发达社会对落后国家和人民的吸引力。

慢慢的,在莱拉的生活丛林中那些给她带来恐惧的坏家伙像蜥蜴、像蜘蛛、那眼神也像动物的眼神……而她形容自己却是动物世界中最讨人厌烦的蟑螂,由此可以见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都市丛林生活之后,满怀憧憬的莱拉失去了先前对都市生活的憧憬,慢慢她发现了,自己只能在社会的最底层呼吸和生活。“白天,我们像蟑螂一样躲在地下,但夜晚,我们要从地窟中钻出来,到处乱窜。我们到多比亚地铁站,或者去更远的奥斯特里兹火车站。……在意大利广场,奥斯特里兹,巴士底,市政厅等地铁站的走廊里,每晚都回想着达姆达姆鼓乐,鼓乐时而强劲而有力像暴雨风暴,时而又低婉凄迷像跳动的心脏。”而在尼斯,刚开始看到的也是美丽的城市,但是这和像莱拉这样的移民者来说是没有关系的,在尼斯的整个五月,她眼中的感官世界就仅仅只是她工作过的垃圾场,她这样描述垃圾场的现场:“垃圾车像虫子一样爬上爬下,成吨的垃圾被倾倒在这里,然后被粉碎。呛人的尘埃漫在整个小山丘上,缓缓地向上升腾,像一层浓浓的雾在天空中漂浮着。”在莱拉的眼中,垃圾面前有着和她一样身份的流浪人,这些人像猎物一样去争抢那些乱七八糟又呛人的垃圾,而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们却把垃圾扔掉就不管了,就像排泄粪便一样。

以莱拉这个外乡人的视角来看待她所生活的城市时,她没有本地人天然的优越感,她会很自然地形成一种和当地人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这很明显就会和欧洲人眼中的欧洲景观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按照德里达的观点“,只有他者——彻底的他者能够以共同真理之前的面目,在某种非呈现(no-manifestation)及某种不在场中呈现。只有关于他者,人们可以说其现象乃是某种非现象性的东西,而它的在场就(是)某种不在场”。作为他者,她能客观、冷静而又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来描绘她眼中的欧洲景观,从而给我们一种真实的文化关照。

由于莱拉的非洲人身份,让人们对她产生了诸多好奇,在那些西方国家人眼中,他们就会用他者的视角来审视莱拉,因此他们对非洲及那片土地上生长的人们的无知和鄙视可以在小说中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因为除了殖民者之外,没有人知道非洲,莱拉是他们眼中的“他者”,在他们的思维当中,他们眼中的非洲是贫瘠的、落后的、野蛮的;非洲人是无知的、愚蠢的、懦弱的。在西方人的眼中,这些似乎都成为一些根深蒂固的符号。反过来西方人血液中的优越感显而易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殖民体系瞬间瓦解,被殖民统治的亚、非国家相继摆脱西方列强的统治而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虽然他们在政治上摆脱了殖民统治,但在观念上、文化上及各个方面的殖民统治影响留下了许多“后遗症”,他们主观地认为那些曾经被他们统治的国家是不开化的、无知的。同时,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和殖民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移民来到这里。然而事实上,西方世界的殖民意识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表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无疑是西方文明进程中的一种倒退。

然而在莱拉流浪的过程中,面对眼前的社会现实,她慢慢发现“现有的文明不仅无法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而且不断产生更多的难题,人类被置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而莱拉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诠释了一个观念:文明不以地域的贫穷及富有为标志,人种不能解释文化,遗传也不是区分人类文明高低的标准,只要个体努力奋斗,都可以表达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自己的贡献。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文明社会中真正的人。

来自非洲土地的莱拉,虽然她六岁就被装在袋子里拐卖,先后流浪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他身上遗传了非洲人自由、热烈、奔放的血液,这种个性在她后来所面对的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中遭到了压制和攻击。很多外来者在这种压制下沉默了,而这种沉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妥协和不反抗。莱拉的反抗是显而易见的,她身上遗传的向往自由的血液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她。她学会了逃跑,她渴望寻找阳光和自由,她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方向,正是因为这样的不放弃,才使得她最终达到自己的蜕变。

让我们来看一下莱拉这条金鱼在西方发达社会丛林里的蜕变过程:

莱拉在拉拉·阿玛那里得到了最初的基础教育,当别的孩子还在手里抱着洋娃娃的时候,她已经跟着拉拉·阿玛学习了基础的入门教育,比如圣经里的故事,听到的音乐,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如何挑选布料,如何讨价还价,如何辨别物品的真伪等。)拉拉·阿玛死后,尽管她后来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不断地迁徙,但是她学习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而她身边的那些善良人都希望她有出息,鼓励她好好学习。在达布里克镇,她用了六个月的时间系统学习,她读了很多书,涉及地理、动物学、文学方面,也读了不少的翻译作品。这些作品的阅读无疑开阔了她的知识视野。她学习能力很强而且有超强的记忆力,她还研究地图,熟悉各个街道、城市和港口的名字。她报名学习英语,还为了去歌德学院听德语课什么工作她都做。人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认真观察每个地方的整体风貌,而观察在某种程度上是另一种学习和启发。她参观一些有名的地方,跟哈吉姆学习,因此她读了尼采、胡姆、洛克等人的文章,而且在这个时候她已经在法语、历史、哲学方面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她听埃尔·哈吉讲先知的故事,和他谈论道德、暴力、教育和社会观念、自由思想等问题;在这期间她结识了西蒙娜,和她学习非洲音乐。在尼斯,整个五月都是在捡垃圾的过程中学习,没有感到些许不幸,她觉得“在这样一个地狱般的垃圾场读书,好像那些文字读出来的含义都和平时不一样了,它们更强烈,更能长久地激荡人的心,……并留在你的记忆中永远地抹不掉了。”在下一站波士顿,她从维兰那里又温习了一些地区的风俗情况,尽管她已经早已经有所了解。即使她去夜总会,她也能在那里学习并感受音乐……这一路走来,莱拉用心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很多学习和生活经验,她的流浪对她的学习来说是另一种形式上的补偿,它们都丰盈了莱拉的人生经历。在颠沛流离的流浪中,她以坚强、乐观、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抓住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去一步步接近自己自由的梦想。小说中有描写青年白人的场景,他们满口脏话透露着粗鲁、无知与玩世不恭,这和莱拉的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对那些怀着有色眼镜的西方人的一种嘲笑和讽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莱拉在流浪的旅途中实现了自己真正的蜕变,她更接近了现代文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

二、在流浪中继续迷失与追寻

一个袋子裹挟着莱拉,从这个时刻开始,黑夜拉开序幕,她开始了流浪。为了她要找到属于她的土壤她的自由,在一次次的迁徙中,有无奈有向往,有痛苦有快乐。这条向往自由的金鱼把每一次的迁移都看做是自己新的旅程,在这个旅途的大海中,她遇到了很多和她有着同样命运的流浪者,他们满怀着希望和憧憬。

同类推荐
  • 缺席的被告

    缺席的被告

    这是作者从创作出的众多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的精微之作。麻省虽小,五脏倶全,小小水滴照样反射出大千世界。或另人警醒,或予人启示,或馈人雅趣......故事娓娓道来,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另读者欲罢不能。
  • 纪伯伦全集:爱你如诗美丽

    纪伯伦全集:爱你如诗美丽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文摘小说精品——爱情卷

    文摘小说精品——爱情卷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融化的雪国

    融化的雪国

    叶渭渠是我国著名的日本文学史家、日本文艺学家、文化学史学家、日本文学理论家、日本文学翻译家,被称为中国日本文学研究第一人。《融化的雪国――叶渭渠先生纪念文集》是在叶渭渠逝世5周年之际,中日著名学者著文所集结而成的一本作品集,用以纪念叶渭渠先生。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辑永远的怀念,第二辑为融化的雪国,第三辑为永远的哲学之路,第四辑为寡欲勤奋,附录为著述与编年。除了真挚的悼念,更多是从学术、治学方面的论述和研究。可以说,这是一本学术和情感并兼的文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纪念意义。
  • 在新疆

    在新疆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韩子勇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你就是什么。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一生跌跌撞撞寻找归宿,寻找那个办个完事消失的家伙。只有极少的人,认出他、了解他,创造新我,成为自己的父亲、创造自己的父亲。更多的人,是永无身世的弃儿,不被收留。韩子勇的《在新疆》,告诉你的,就是这样一份关于漂泊、寻找和指认的隐秘笔录。
热门推荐
  • 天仙灵域

    天仙灵域

    大陆苍苍,一位少年背负着不同的命运,在不断地磨练中,拯救六界!
  • 重生之废物小姐逆转乾坤

    重生之废物小姐逆转乾坤

    一场天雨她毁容颜断修根成为人人鄙夷厌弃的废物被逼至死你说会不会不甘?屁话石破天惊重现前世记忆她霸气回归“好逼死我你还想成亲?我会让你此生都难忘……”仙云峰顶“火仙你输了该成全他俩了”“哼老夫决不同意…”寻前世忆重塑修根闯结界破封印只为一个他为他哪怕颠覆天下又有何不可??
  • 颜凝泪

    颜凝泪

    一次也许算作偶然的意外,慕纤桐来到这个陌生精彩的江湖。她会经历些什么?
  • 雨落霓裳之杀伐天下

    雨落霓裳之杀伐天下

    她居南,他临北。各为其主,注定宿敌。她持剑袭来,他不闪不避。面对她的质问,只闻得他轻轻叹息:”这个天下,我唯独躲不开你。她,淡若清莲,韧如磐石,十年守候,只为君诺。他,鬼面罗刹,嗜血凶残,无情冷血,却为她杀伐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捉妖学长别杀我

    捉妖学长别杀我

    美丽小妖闯荡人间,偶遇学长一见钟情!高冷学长杀妖如麻,人妖大战一触即发……
  • 异界最强英雄联盟系统

    异界最强英雄联盟系统

    身怀英雄联盟系统强势穿越异世界!斗气?对不起我不会。魔法?对不起太垃圾。什么?你很拽?上古巨兽,能在我一招惩戒之下活命吗?传世神器,能与我左无尽之刃,右饮血剑抗衡吗?火炎禁咒,能打得穿我的风墙吗?本书唯一QQ群车牌号:517245401喜欢本书的小伙伴们赶紧上车!
  • 偏爱少将女

    偏爱少将女

    冯拉德将军的女儿被遣送到男子陆军学校,百年不遇的女才,会在学院里掀起什么大风大雨?“一个女孩子,整天待在男人堆里像什么话!”“爹地呀!求你了!”某女苦心求着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宣传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宣传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宣传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世俗面

    世俗面

    生在人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对于人生的态度。本书会写一些本人对于人世间的看法以及态度,但这并不表明本书是一个类似于鸡汤文的东西。是要从书中人物的心性和所作所为等,自行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