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0200000030

第30章 让孩子敞开心扉(1)

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跟我们无所不谈,但真实情况是,他们经常抱怨孩子不愿敞开心扉与自己交流。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对自己的孩子不了解,我们又怎么能走进他的内心呢?

与孩子交流的技巧

有位家长同6岁的小女儿艾尼尔闲聊,为了使家长吃惊,她兴致致勃勃地对家长说:“妈妈你知道我怎么对付老跟我开玩笑的小男孩们?我掀起裙子把他们都吓跑了。”家长反问了她一句“真的?”艾尼尔明显觉察到了妈妈的愕然、生气的表情,发现说漏了嘴,然后就像小乌龟一样钻进了壳,怎么也不肯开口了。这位家长后悔失去了一次听听孩子真实的思想的机会。

恐怕很多父母都一样,希望孩子能对我们无所不谈,因为如果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又怎么能够帮助他们?

作为家长应该用心思考,我们到底怎样与我们孩子交流?

第一,听,让孩子把话说完,在听孩子表述的过程中,要表现出我们最大的耐心,我们不仅听,还要微笑还要点头,甚至于我们还要有诧异的表情,比如说是吗,真的是这样吗,太棒了,这么好玩,这么有趣,你们班孩子怎么这样,太有意思了,我要是你们班孩子会感到很开心很幸福……这样讲了以后,就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认真在听他讲话并热烈地给出了恰当的反应,感受到被重视与尊重。这是我们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做的第一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学会反问,比如说孩子讲完了,你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你还有没有其他想法?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怎样处理会更好……激发他思考。而不是说你说完了,思考完了,该有答案了,作为我们每一个家长都有想法,都应该得到一个基本的答案,那就是孩子内心的想法是什么,其实我们与孩子交流就是想知道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人际交往学上说,沟通的最好的效果是取得积极的的良好的回应,绝大多数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方面是一言堂,孩子的一句话,我们就能讲一大堆,令孩子失去交流的兴趣,所以家长要学会反问。

第三个是原则是给孩子提建议,孩子讲完了,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表述:爸爸想法和你的想法有点不一样,你可不可以听一听?或者说妈妈的意见和你一样,但细节上不太一样,你可不可以听一听?一般情况下孩子很乐意听取你的意见。

我们一边说还要一边问,我这样讲可以吗?我这样表述可以吗?千万不要说我这样说对吗?我这样说你理解吗。我们要把它放在我们讲话的主题中去,我们把建议给他以后,让他探讨,你们的差异,让他找出差异性,就会更好了。

其实很多种情况下,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朋友能做到80%孩子说,20%我们说,那我们就成功了。

先看一个真实的例子:这一天,女儿在该回家的时候还没有回家。父母开始是责怪:这孩子,又贪玩了。继而是愤怒:都什么时候了,人影子都不见!“不等她,我们先吃!”心想她回来非得“好好教育”她一顿不可!晚饭后7点、8点,父母越想越焦虑:这孩子,该不会出什么事吧?遂越想越害怕,开始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女儿的同学。正在此时,门响了,母亲迫不及待去开门:劈头一阵责骂,“你死哪里去了?!害得我们差一点没去报案……”女儿试图解释,但母亲此刻哪里容得下倾听女儿解释?劈脸又是一个巴掌,打得女儿捂着脸跑进自己的房间去嘤嘤哭泣了。父母用“责骂和巴掌”传达了自己对女儿的那一份刻骨铭心的关爱。

做父母的,原本出于“心和善意”的管教,常常被这种“拙劣的沟通”阻断。当父母对着孩子愤怒责骂的时候,父母的“爱心”被淹没在“粗暴的管教行为”之中。尽管许多父母在责骂的同时不时声称“是为你好”,但子女听到的是如雷的咆哮和叱骂声,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善意”。做父母的往往只在意自己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子女好”,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孩子的看法。

有个父亲因一个偶尔的机会,得知儿子对自己“又恨又怕”,感到非常吃惊:此前他从来没有想过儿子对自己怎么看,只一味地认为自己非常爱儿子。从那以后,他改变了管教儿子的方法。他不想让他的儿子像自己一样:直到长大成人还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

实际上,这个父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只是“拙劣的沟通”使儿子从来没有感受到父爱,许多父母相信孩子在事后,或长大了会知道父母当时、当年是“为了孩子好”。但事情结果纵然如你所想,你眼下的管教若建立在子女对你的“对立情绪”上,又如何能“真正生效”?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父母苛求、缺乏温情的养育方式与过分保护、干涉一样,有损子女健康成长。

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现代管教子女,非得要用“打骂训斥”的沟通手段把自己的“爱心和善意”伪装、包裹起来吗?把父母的“爱心和善良”,用良好的沟通让子女直接地、即时地感觉到,效果是否会更好?

例如,父母可以这样对晚归的孩子说:你回来得太晚了,我们都非常为你担心,我已经拨了十几个电话,还差一点要去警察局报案了!

“担心”是你真正的感觉,愤怒是由“担心”而产生的。你何不直接地坦诚地把你的“担心感觉”沟通给你的子女呢?而子女,不管他是由于正当的原因还是不当的原因晚归,听到这样的话,多半都会感受到父母的深切关心,并且产生内疚感。若有些良好的沟通开头,接下来的“教育”就容易了。

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示不满,给予批评,最适当、最有效的方法是:说出你对子女行为的感觉、心情;最忌讳、易激发冲突的办法则是:责备、责怪、责骂,即直接指责子女的过错行为。

亲子沟通中,父母经常要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这种批评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深切关爱,又是父母应该履行的职责、义务。但父母在对孩子行使批评教育时,要达成良好的沟通,以准确地传达出你的意思和意愿,还要注意下面三点:

1.避免夸大事实,一棍子打死。

夸张,是一种语言修辞,但不宜用在批评孩子的场合。夸大孩子的过错,不仅不利于孩子认识、承认过错,而且容易激起孩子的自卫心理。夸大子女的过错,还使你的善意变成了吹毛求疵,使自己从“原来有理”也变得“也有过错”了。下面这些句式通常会夸大事实,不能准确地传达出你的本意,如:你总是、你肯定、你从来。平心而论,你的本意并非认为子女真的“总是如此”“肯定如此”“从来如此”,而是习惯的句式与语言习惯使然,所以应该避免。

2.避免笼统模糊,表达要清晰。

笼统模糊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引起理解上的不一致。比如,你为某件事叮嘱孩子早一点回来,但结果,你指责孩子回来得不够早;而孩子认为他已经回来得很早了。日常生活中,为这样的事亲子之间也常常发生不愉快。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对同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与其笼统地说“早一点”“快一点”“马上”这样模糊的要求,还不如具体说定一个时间,几点几分。同样,“以点盖面”也是一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如果你对孩子的某种行为不满,要避免笼统地指责“你这个孩子……”而应该具体地说“你这个行为……”“你这件事……”因为你真正不满的是他的某个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3.避免夸张的认错。

夸张的认错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威胁行为,因此常常更容易激起子女的愤怒。像“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错!”“反正你总是对的,我都是错的!”这种句式显然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毫无认错之诚意。

如果你真正想息事宁人,不想激起子女的愤怒,那么,准确的句式应该是:“也许你是对的”,“也许是我错了”。这样的态度才是科学的。因为即使你现在认为孩子是100%的错了,事实也不一定你是100%对的;更何况,你现在认为孩子是100%错的,还可能明天就觉得孩子也不无道理,甚至错怪了他。留有余地,无论从平息情绪,从尊重事实,还是尊重子女都是行得通的。

爱孩子的所有

为人父母,无论是谁都会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子女并将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但是如果父母太急于去履行这些义务和责任,太急于把孩子培养得很优秀,就有可能很难做到接受孩子身上所有的优缺点,从而让孩子对自己紧闭心门,甚至躲避家长。

爱孩子身上所有的优缺点并非易事,但是,如果做不到这点,就不可能与孩子进行“敞开心扉的对话”了。因为如果想要孩子对父母畅所欲言,就要先把孩子紧闭的心门打开,而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之一,也是第一把钥匙,就是父母要努力去接受孩子所有特质,即便孩子的有些行为与父母的标准背道而驰。

每对父母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教育方式都有所不同,那么,父母都认为准确无误的那些标准和准则是否都适用于孩子呢?如果父母将自以为正确的标准强加于孩子,那就等同于迫使孩子依照父母的方式去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再走一遍父母的路而已。这种强迫就等于做好一个套子套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父母的模子,而不是让孩子自由成长。

当今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速度都超过我们的想象,如果我们想要孩子能尽快适应社会变化,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而机智地应对,那么我们就要培养孩子睿智的思维方式和应变能力,而不能让孩子固守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

我们上一辈的教育方式大多是定下一套教条后用权威去逼迫子女接受,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我们有必要做更多的尝试。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孩子请求,我们就不加斟酌地全部答应,而是说我们要经历这样一个疗伤的过程。在孩子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习惯于拒绝孩子的请求,使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现在作为补偿,父母要尽量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以抚平孩子内心的伤痕。

因此,“敞开心扉的对话”的第一阶段要先定下一个原则,即在一定期间内,无条件接受孩子的想法和请求。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要无条件接受孩子所有的话语、行为、情绪等也许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是为了恢复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密关系,这个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尊重,想法和请求都能被父母积极接受后,他们就会变得有底气、有自信。因为有过经验,所以他们有勇气尝试新挑战,当遇到考验时,他们会积极摸索解决方法。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遭受过多的挫折,或是受过多制约而无法尝试新的挑战,那么孩子成年后,在遇到挑战时就会感到恐惧或不安。而“敞开心扉的对话”就是一个疗伤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恢复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

过度的制止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即便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到了可以随自己意志活动身躯的时候,孩子也会抑制不住好奇心,用身体去探索这个世界。孩子的好奇心是无限的,并且会为了满足好奇心而积极表达自己的需求。

而在孩子年幼时,如果父母对孩子好奇心的回应不同,孩子好奇心的发展方向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孩子会一直充满好奇心,而有的孩子则会关上心门,被动地接受父母安排。

父母过度担心,总说“不行”

当孩子学会走路,学会动手之后,孩子就会控制不住好奇心,想用手和脚去探索这个世界,所以不管是书柜、楼梯、抽屉还是碗柜,孩子都会忍不住去摸一摸或是走一走。

但父母会担心孩子受伤,担心物品被损坏,于是就会一边制止孩子,一边说“不行”。

如果孩子做出了父母无比担心的行动,而父母总是不停制止的话,孩子就会习惯于被制止、被否定的氛围。如果父母总是说“这个太危险了,不能摸”“不能把水打翻了”“玩具太脏了,不要放嘴里”“这个玩具不能扔,会坏掉的”等等,孩子就会总是生活在禁止和否定中。

虽然父母的这些制止是出于担心,但这些做法只会让孩子认为“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可以随我的意愿去做的”。

为了防止出乱子或是事故,或者为了不让孩子受伤,父母会不停地制止。而这些制止会不知不觉地遏制孩子的好奇心,同时也会使孩子的主动性变得低下。所以,现在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抚平内心伤痕的契机。

如果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就要先了解孩子各成长期的特点

18—36个月的孩子会开始出现情绪多变的特点,同时无论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动手,这也可以成为“第一叛逆期”。但父母如果无法理解孩子这一时期的特点,就会无意识地以“调教”的名义来制止孩子的行为。

而如果一直被制止,孩子的好奇心就会在无形中消失,变得胆小畏缩,变得死板,同时也失去了尝试新挑战的欲望。

48—60个月的孩子情绪、语言和行为容易极端,这一时期也可以称为“无法无天的时期”,许多父母很难忍受孩子这一时期的行为。

这时期许多父母没有努力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而是将焦点放在向孩子说教和纠正孩子的行为上,因为父母们都认为“纠错要从娃娃抓起”。

反复的责备会让孩子缺乏对自我的认可,孩子变得事事都要看父母眼色,有时还会做出过激行为以吸引父母的关注。

而如果父母一直保持这样的教育方式,那么当孩子到了七岁后,父母与孩子间就会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孩子六岁前还会比较顺从,会服从父母的安排,但到了七岁后,孩子就开始有了判断力,孩子会观察和判断父母的行为,孩子会知道自己是与父母不同的独立个体,有时还会将自己父母和别人的父母做比较,会强力反驳父母的话,会抗拒父母的命令,性格也变得固执,不肯屈服。

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各成长期的特点,而是坚持单方面的“调教”,这种方式只会给孩子与父母双方带来负面影响。

“容许”是修复孩子内心伤痕的“爱的胶带”

父母与孩子之间越是对立,双方交流就会越困难,关系也会变得愈加疏远。如果双方关系一直疏远,那么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与父母间就会形成又高又厚的一道墙,孩子的行为很可能会继续恶化,甚至可能厌恶社会。因此,即使是为了预防这些极端现象出现,父母也应该放宽容许的标准,努力接受孩子的话语、行为和情绪。

为此,父母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努力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用心去理解孩子。即便孩子做出的行为与父母的标准背道而驰,即便父母心中知道有比孩子的选择更佳的解决方案,父母也绝对不可利用自己的权威抢在孩子前头安排一切,剥夺孩子亲自选择和体验的机会,我们如此强调“容许”也是出于此因。

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忍。

同类推荐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别扣错第一颗纽扣

    别扣错第一颗纽扣

    这是一本有关于青春成长的书,在你即将迈入成年世界的时候,或者距离成年还有几年时间,这《别扣错第一颗纽扣》也许能帮你解答一些与青春有关的秘密,与长大成人有关的秘密。它并不是告诫你如何去做,而是帮助你慢慢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也许以前所有的疑虑与困难都将因为此书迎刃而解……
  • 好孕准备一点通

    好孕准备一点通

    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充足的备孕对孕妇以及胎儿具有良好的效果。本选题旨在对女性备孕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的方法、活动的宜忌等进行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点就通,给每一对夫妇以贴心、细心的指导。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0~4岁早教启蒙必知宝典

    0~4岁早教启蒙必知宝典

    本丛书从不同方面详实阐述了当代家庭必备的新婚、胎教、育儿等居家生活知识,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全面实用的孕育丛书。本册图书为0~4岁早教启蒙必知宝典。
  • 巧妙地排解孩子心中的烦恼

    巧妙地排解孩子心中的烦恼

    帮助孩子消除烦恼,让孩子在阳光下快乐成长,是每个真正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所必须履行的天职。有了父母们积极的鼓励、有效的帮助、巧妙的排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将拥有更加幸福、更加快乐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最后她成了大佬

    最后她成了大佬

    作者简介无能,先略了…………………………
  • 九寸

    九寸

    种种巧合集于一身!塑造出了绝世霸主,从一个废材到无敌于世,为了守护,为了信仰,他披荆斩棘无敌于世
  • 宝妈难当

    宝妈难当

    十月怀胎,当宝宝降生后,不论是小白宝妈还是二胎宝妈,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接踵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状况~
  • 龙玺剑皇

    龙玺剑皇

    一尊龙玺,散落八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是一个只有剑的世界,这里妖族与人族征战不休。身负龙玺而来的异界少年,化身秦国少主,搅动天下风云。且看我如何雄踞天下,登临至尊!【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惩戒之圣殿骑士

    惩戒之圣殿骑士

    天下七心,得一可问鼎至尊。无数豪杰纵横八荒,只为寻求极致之道。他,顺应天运,承接命理。只为在乱世中保护自己所珍爱的人。
  • 人魔之路

    人魔之路

    吾本一介武夫,不求长生,只为活着。奈何在这世间身不由己,要死容易,想活困难。既如此,挡我活路者,杀无赦。(注:这是一本慢热的书,主角的性格会有一个从年少无知到人老姜辣的转变,喜欢快热爽文的,恐怕不大符合大家的胃口了。只要熬过前期几十章,肯定会有惊喜。)群号:824457754
  • 瀚海绿色的由来

    瀚海绿色的由来

    本书共收录现代新体诗140首。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中间有大段时间空白。五十年代所创作作品主要为歌颂祖国社会主建设伟大成就,风格粗犷豪放。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作品主要反映新疆军垦建设,风格平实稳健。在形式上,受莎翁影响,部份诗稿尝试自创十行诗格律形式。
  • TFBOYS忘不了你

    TFBOYS忘不了你

    三个女生与三小只的爱情故事,对爱不变,他们对四叶草有着十年的约定,在十年的舞台上幸福
  • 今天也要努力压他一头

    今天也要努力压他一头

    阿月自三岁初次见着风光霁月的落魄少年袁尧便生了攀比之心。学堂里,阿月拼命诵读四书五经,夜不能寐,终于出口成章,倒背如流,压了袁尧一头。还未来得及窃喜,袁尧迫于生计外出营商,成了富甲一方的新贵,于是阿月又开始研磨香料,靠别具一格的香成了皇商,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中原首富,压袁尧一头。后来,那落魄的玉面书生竟成了万万人之上的皇帝,阿月心里苦,她何德何能去压皇上一头呢?袁尧抚摸着阿月嫩白的小脸:“做朕的皇后,一辈子压朕一头,何如?”
  • 海洋馆漫游:海上历险探险

    海洋馆漫游:海上历险探险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