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7100000083

第83章 创业历程

1.小试牛刀

叙述张明海的发展史,不能不追溯至遥远的从前。1982年,亚洲最大的化纤公司在仪征市破土动工,而恰恰此时,正是张明海品尝第一次创业失败苦果的人生之秋。张明海出生于仪征市农村一个贫穷的家庭,家中排行第四。初中毕业以后,为谋生路获得一技之长就跟着师傅学习裁剪,他凭着聪慧和好学,很快就学会了一身的好手艺。之后凭着娴熟的裁剪手艺,先创办裁缝培训班,做了一段时间后又带着学徒在南京六合区承包服装厂,然而因竞争激烈,再加上经营不善,一下子亏损了30多万元。这正是改革开放之初,连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30万元的债务对一个常人来说是巨大负担,但是张明海没有垮,他拖着残疾的腿一步一步地继续前行。原来贫穷的仪征城在仪征化纤公司建成之后,一下子涌入了3万多拿着优厚工资的产业工人,他们巨大的消费潜力激起张明海强烈的创业欲望。为了偿还巨额债务,更为了未来的美好生活,张明海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凭着吃苦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在仪征市做起了水果生意。

张明海先是摆水果摊点,渐渐地逐步扩大规模,搞水果批发。他在日常销售的基础上,又尝试着进军集团消费领域。一次与化纤厂的老总谈集团消费,张明海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化纤厂分管厂长与张明海没说几句话,就离开办公室去开会了。张明海没有放弃,他相信诚心能感动上帝。为了做成这笔生意,没有回家,就在厂长办公室门口足足站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当分管厂长来上班时,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张明海那略嫌矮小的身影。当他听说张明海一夜没睡觉在公司等他时,他被张明海的毅力感动了,当场拍板与张明海签订了集团消费协议。仪征化纤3万多名职工,每年中秋节、春节都消费张明海供应的鲜甜的水果,而张明海也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为自己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人脉资源。

挖了第一桶金的张明海并不满足与此,他用敏锐的目光继续寻觅商机。1992年,张明海又在仪征化纤生活区内,开办了鑫华大排档,进行第二次创业。

为了让大排档取得更好的效益,张明海实施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他特别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高薪聘请了淮扬菜特级厨师,并且在仪征招募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服务员,每星期都对服务员进行集体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在张明海的精心培养下,鑫华大排档扬名仪征内外,连许多外地人都流连忘返成为他的回头客。奋战商场初战告捷,打开了日后张明海遨游商海的智慧之门。

2.再次创业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经营大排档过程中,积累了资金和管理才能的张明海对客人们经常点的一道菜——风鹅发生了浓厚兴趣。

据《中华美食大典》载:淮扬一带流行风鹅、风鸡、风鱼。扬州食鹅之风,可以上溯汉代枚乘的《七发》;可以上溯唐代姚合之《扬州春词》,句云:“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清人寓居扬州盐商童岳荐所著《调鼎集》中,记当日扬州鹅的制作,即有坛鹅、罐鹅、烧鹅、炙鹅、洋炉鹅、熏鹅、糟鹅、风鹅多种。无论是吟诗作对的才子佳人,还是大宴宾朋的达官巨贾,凡是有扬州生活经历的人,他们对这一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风鹅美食情有独钟,至于扬州的普通百姓,则更是对风鹅美食钟爱不已。然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扬州的风鹅一直以手工作坊为主,难以形成规模生产,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影响了这一特色产品进入全国市场。

1998年,张明海初次尝试风鹅,感觉颇佳,这激起了他强烈的投资兴趣。风鹅被引进大排档后,深受消费者喜爱,食客们反映很好,有一次无意中听到一些流连忘返的顾客说:“要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这些美味就好了”。这让张明海产生了无限遐想。他认为味道好就有人吃,有人吃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商机,有商机就有利润。但也有朋友规劝说:“明海,这行当搞不大,你每年在化纤批发水果,开着大排档,轻轻松松就挣几十万元,干吗冒这个险?”此时,家人也极力反对:“这辈子钱也用不完,千万不要搞风鹅”。然而,张明海的心志远不在于此,他考虑的是长远的发展,不能一辈子靠化纤做生意,不发展总有一天会穷途末路,要有自己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实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时的风鹅均是小作坊生产,完全靠自然的力量制作,受到季节和制作时间的限制,每年生产的量很少。要想真正在风鹅上大做文章,就只有走产业化、规模化道路,缩短制作时间,这也是决定再次创业成败与否的最关键问题。

然而,中国的老祖先们有句俗话“万事开头难”,当时除了头脑中有这么一座想象的现代化风鹅厂的景象以外,现实中困难重重,即使是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相应的设备,何况国内也没有技术及参数。但张明海拿出勇气,几经周折,租下原省军区的汽车修理厂。场地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设备怎么办?张明海就到上海、南京向畜禽专家咨询,寻求规模化之路的各项要求,回来后自己钻研,自行设计。设计出来后谁来生产?为此,他跑遍了江苏的各个冷冻仪器生产厂家,苦口婆心的希望他们能合作制作出想象中的仪器,由于技术及参数的缺乏,绝大多数厂家不敢接受这一挑战。最后常州一家冷冻厂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答应给他试着制造风干器。根据要求,工厂专家现场制作,做了改、改了做,反反复复,最终把仪器从“理想”变成了“现实”,所设计的风干器能保持恒温18℃,3天时间即可制作出风鹅。厂房、设备都有了,没有配方怎么办?他找到上海市食品协会的专家,请他们分析研究传统的风鹅配方,制定出既保留传统风味、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新型工艺配方。1999年10月8日,蓝天风鹅厂正式投产,当年生产风鹅10万只,产品一炮打响。年底竟出现有人凌晨4点钟到厂区门口排队等货的意想不到的喜人局面。

3.保持信心,艰苦创业

在2000年上半年,蓝天风鹅厂又遇到了加工技术上的难题。气温20℃以上生产的风鹅全是变质产品,张明海忍痛带领职工将所有变质产品处理掉,许多工人都流下了眼泪。当时,流动资金也用完了,跑了多家银行,都不愿贷款,风鹅厂顿时陷入了“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又有朋友劝他说:“现在关闭企业还来得及,生产风鹅这东西不可能成功”。但张明海依旧没有动摇信心,最后,市建设银行伸出了援助之手,贷款200万元,使他更新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能力,每天生产1500只风鹅。接着难题又来了,产量扩大了,需要新的市场,新的销售渠道,然而市场在哪?外地的食客们能否认同这一风味?下一步拓展市场的成败直接决定着厂子未来发展的命运。经过再三考虑,顶着重重的压力,张明海决定派销售员进驻大都市上海,作为向外发展的第一步。多年后,厂里的人回忆起来就说,当时多亏了勇敢地走出去。然而,销售员们刚进入上海后反馈来的信息是上海人根本不了解风鹅,“这是什么东西?腌老鹅啊,拿走拿走”,许多销售员为此打了退堂鼓。张明海绝不允许自己迈出的这一步就这样夭折,随即亲自赶到上海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对留下的人进行整编,鼓励他们要有自信心,发扬“走遍千家万户,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阻”的精神。张明海和销售员们同甘共苦,仅靠在上海租赁的二居室套房和每人一辆单车,通过多方努力,销售量迅速攀升,终于敲开了上海市场的大门,最后做到了只要想进的宾馆都能进去,企业在山穷水尽后迎来了产销两旺的局面。随后蓝天风鹅又用最快的速度在全国设立了51家分公司、办事处和80多家代理商,彻底改变了落后的面貌,使得一大批营销经理更加坚定了信心,积极进取,因销售风鹅而拥有了家庭、套房、轿车,走上了致富之路。

4.坚定信心,勇创大业

2001年初,扬州市市长陪同省领导来企业视察时说:“明海,你的企业要走向高标准,如果今年你能通过ISO9000认证,政府奖励你5万元”。第二天张明海就召开经理办公会,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然而不少高层领导却有畏难情绪。甚至一位副总说1年内能通过ISO9000认证,他一年的工资不拿。当时,张明海一拍桌子:“为什么不能,硬件条件我们具备了,软件除我以外,在座各位都是大专以上的学历。就这样定,谁出问题谁负责”。经过一年的奋斗,2001年年底,终于通过了ISO9000认证。

同年初夏,张明海在北京遇到了香港富商、中国景泰蓝大王陈玉书的夫人黄柏龄女士,他热情地邀请她到公司参观,寻求合作。通过一个月的短暂交往,黄女士深深认同了这个本土创业的企业家,并邀请张明海去香港商谈合作事宜。2001年9月18日,张明海独自去香港谈判。临行前,原陈集镇党委书记王庆山说:“明海,能行吗?”张明海自信地答道:“王书记,你放心,我肯定能谈成功。”4天后,他不但带回了合资合同,同时还带回了1000万港币。回忆在香港谈判期间,十几个经理提出了近百条问题,其中做过30年美国某公司香港分公司经理的王老问道:“张董事长,台湾人、日本人很精明,假如进入大陆做风鹅行业,以他们的实力抢占市场,你的‘馋神’怎么办?”张明海自信且很有力地回答:“王老,您应知道世界500强企业中,从事管理的人相当一部分是中国人,我会有办法的”。

就这样,合资后有了资金,2002年“馋神”迈入了快车道,一举收购了山东省枣庄市固定资产达3000多万元的冷藏厂,组建了枣庄馋神食品有限公司,使“馋神”成功走出了“快鱼吃慢鱼”的资本扩张路线。同年,又在陈集镇工业园区投资2000万元,按照产品出口标准建成了现代化的风鹅加工厂。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建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扬州馋神鹅业研究基地”,使公司从单一的加工型企业壮大成为种鹅养殖、苗鹅孵化、菜鹅养殖为一体的产业集团型企业。当年,在首届江苏省农业博览会暨第二届江苏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上荣获“市民最满意产品”奖。更让张明海感到自豪的是,他是国内投资风鹅的第一人,并使它形成了一个产业,三年前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5.中国鹅业大王

面对扬州周围一夜之间仿效“馋神”纷涌上马的50多家风鹅加工企业,面对价格日渐上涨的原料资源,张明海没有与他们开展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而是立足高远,从源头做起,实行从控制优质原料入手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放眼全国择优兴建大型原料生产基地,并使既拥有政府激励政策,又拥有百万天然草原的“绿色油化之都——大庆”成为首选。2004年9月18日,在大庆市红岗区通过资产重组,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大庆馋神食品有限公司,与周边屠宰厂签订收购协议,建立价格联盟,形成年生产400万只风鹅、100万瓶鹅肝酱的加工能力,初步形成了对中国天然草鹅资源的战略控制之势。

短短几年时间,“馋神”在“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下,开创了从标准化牧场到规模化市场的完整的产业链,出色的市场营销业绩形成了强大的带动拉升能力,累计带动了10多万养鹅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成功跻身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江苏省3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行列。“馋神”先后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江苏省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2008年又荣获“中国民众满意十佳品牌”等52项大奖,100多家国家、省市新闻媒体访问馋神,探究“馋神”的成功奥秘。

在风鹅产品火暴市场之后,馋神食品有限公司又成功地将开发生产的酱鹅、风鸭、风鸡、风鸽、风兔、风耳、麻辣兔、风鱼、香干等产品陆续投入市场,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为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场合的需求,馋神食品采用简装、彩装、礼品套装、小包装等形式,同时还配有近50种食谱,既美观大方,又方便食用,是居家旅游、馈赠亲友、厂家节日发放的时尚礼品。产品畅销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20多个省市和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年销售量达1000万只,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鹅业领军者。

江苏省原省委书记韩培信在参观馋神公司之后,对“馋神”的迅速发展大加赞扬,挥笔写下了六个大字:“中国鹅业大王”。

6.集团化发展

2004~2005年连续两年爆发的禽流感给馋神鹅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了改变产品单一的现状,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张明海继续在探索中不断跋涉前行。

2006年6月28日,张明海斥资数千万元,跨区域兴建的大型畜禽原料基地——占地6万平方米、年产能力500万只(头)、完全按照出口标准兴建的三条鹅、牛、羊屠宰生产线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全面建成,为杜尔伯特县及周边数百万只大鹅、数十万头牛羊开辟了加工渠道,该项目在国内机械化程度最高,引进了国际成熟工艺,严格遵循欧盟标准,推进HACCP认证,使畜禽分割制品80%能直接就近出口。为了增强企业的科技含量,张明海还与中国农业大学携手合作,共同研发具有国际顶级品质的“小公牛”饲养项目。

杜尔伯特馋神食品有限公司的成功兴建,标志着历经数年努力,张明海苦心经营的馋神集团已形成以风制系列为主体,畜禽生制品、优质牛肉干休闲制品、速冻面食制品和林业生产并举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同时也标志着馋神集团以江苏为研发中心、以京沪为销售中心、以东北为生产中心的全国性战略布局已初步形成。2006年7月28日,张明海又投资5000万元在吉林省磐石市新建吉林馋神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育肥牛和红毛蛋鸡资源,进一步开拓新的营销领域,为馋神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的利润支撑点。

同类推荐
  •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实物分红,既要缴增值税及附加税,又要缴企业所得税;收取违约金,也有征税成本;代扣个税返手续费也要缴税;股权转让、卖资产,一不小心多缴税……很多企业在做战略决策、设计架构、研发产品时很少会把税务的因素考虑进去,并购重组、投资融资结束以后一算账,发现原来预计的收益中需要挖掉一大块去缴税,就快到嘴里的肉,眼睁睁地被分掉。做好税务管理刻不容缓,而且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给企业的红包,不要,没人会表扬,当然也没人会耻笑,但不懂税,一定多缴税。这是一个懂税就能创造生产力的时代,把每一份利润都放进口袋里吧!
  • 35岁前要活学活用的经济学通识

    35岁前要活学活用的经济学通识

    在现实中,我们的生活时刻被经济的影子所萦绕,无论做什么都充满着经济的味道。经常关注各大门户网站的人,很容易就会总结出目前中国的热点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没有一个不与经济学密切相关,也没有一个不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心者也许还会注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与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就业市场风云变幻,当初的热门专业早已“降温”,年轻人求职很难不受此影响;房市前景未明,房价似乎按兵不动,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房才合适……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本书是日本知名的餐饮业咨询专家氏家秀太,结合其亲自调研指导的250家餐饮店的经营案例,提出如何实现将亏损店做成盈利店的48个方案。
  • 跟我学当会计

    跟我学当会计

    本书从基础问题开始一步一步教你会计从何做起,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解决你的实际困难,让你对会计工作得心应手。
热门推荐
  • 相府千金,侯爷等等我

    相府千金,侯爷等等我

    江妙梦本是丞相府的千金小姐,却被表姐陷害,声名尽毁。机缘巧合,上天又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这一次江妙梦发誓要让那些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可是这个声名赫赫的靖远侯爷是怎么回事?三番五次的找茬。“我都看到了”某男冷冷道,“啊?”某女粉嫩的小嘴微微张开,某男不自在的瞥过身前小人儿诱人品尝的樱唇,刻意忽略萦绕在鼻尖的似有若无的芬芳,冷哼了声,道:“我可以帮你保密,不过你要嫁给我。”这真的是传说中那个高冷的,从来不接近女人的靖远侯爷吗?还有,你说话就说话,可以把放在我腰上的手拿开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宝可梦不大对劲

    我的宝可梦不大对劲

    虽然学姐发过来的照片很诱人,但坐在学姐旁边瞪着两个血窟窿的大头娃娃是什么鬼?它怎么头顶着尖牙利齿的大嘴,还对着学姐留口水?学姐,你要被断头了啊喂!一觉睡醒,路诚发现精灵宝可梦入侵了自己的生活,可为什么自己的宝可梦和别人的不大一样?---欢迎来到精灵宝可梦的现实世界,从最底层的训练家,一步步站上世界大赛的舞台! 书友群:694872396
  • 丢在小说里的人

    丢在小说里的人

    这是一本故事锦集,里面有着各种的故事,每一篇都会是不同风格,它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快乐、悲伤、疑惑、惊恐。我有过的,你也有过,我把他们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无论喜不喜欢,好与不好,我只希望它可以无愧与自己,在想做的年龄去做,敢梦的年龄去梦。里面有我的故事,可能也有你的故事,有真实的,有虚构的,但是每一个故事,它们都是真诚的。
  • 书生点灯

    书生点灯

    古旧的街道,秋风微凉,几个书生在小酒馆里比赛作画,输的人要去对面山上将山神庙里的灯给点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遇见你眉上风止

    遇见你眉上风止

    曾经第一大明星kea(白贤)藏进大学校园,遇见了懵懂的木小言。而女孩却一直以追求父爱为目标,却遍体鳞伤。看木小言如何联手kea(白贤)重回巅峰。打脸父亲,拒绝捆绑。Q群:141775501(来聊天吧)片段1:“不要拽我的衣服”白贤狠狠的拧着眉头。白贤庆幸着她终于松开了手之后,她的“魔爪”竟然伸向了他的脸。“别捏我的脸”“松开”“放手”“不许乱摸我”片段2:“你感冒了吗,怎么脸这么红”白贤直起腰,双眸含笑,不按套路出牌,突然冒出来一句话。眼睛还是看着木小言,一眨不眨的,认真极了。“啊?”她不解的看了白贤一眼,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问。但,脸上热热的。
  • 绝世仙元

    绝世仙元

    简介:一只手摘下日月星辰,一把剑削平天地万界。万古悠悠,红日西沉,碧海青天明月升。这个世界,群雄逐鹿,诸神乱天,战火风起……问苍茫大地何处有仙?!少年自昆仑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女配出击

    女配出击

    我去,什么鬼?半夜顶着面膜出门买泡面,结果被砸死。什么什么,砸死我的是系统?因为是意外所以获得重生机会?重生还要做任务?尼玛,敢不敢再狗血一点。。。
  • 倾心:公主依恋倾城

    倾心:公主依恋倾城

    她,性情多变,让腹黑的他一见芳心;她,活泼高雅,连学校里的笑面虎都为她倾心;她可爱火爆,阳光的他也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