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400000019

第19章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老庄哲学(3)

庄子认为,人的心理活动连绵不绝,有不同的“成心”(偏见),因而有不同的“言”,这就如同鸟鸣的声音或者风吹产生的天籁一样,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必斤斤论其是非,听其自然就行了。人类可能觉得有的鸟叫得动听,有的鸟叫得难听,但是“同声相应”,再“难听”的鸟鸣,都会感动异性的同类。让我们直接拿语言作比。两人各有一套意见,即或操同一种方言,其实也是各有一套语言。一个原始部落的语言,同英语或者汉语比较,有是非之分、优劣之别吗?没有,它们之间甚至不能相互对译,因为它们的语素往往不同,这种现象,现代科学哲学称为“不可通约”,就像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一样。我们用相对论批评牛顿力学的“错误”,或者用牛顿力学批评亚里士多德力学的“错误”,这可以吗?也不可以。它们是两种不可通约的语言系统。庄子没有这么说,但是他的意思与此非常接近。

《庄子》说:“是(此)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彼此是相互对立的,即所谓“偶”;是非亦然。圣人不能在是非的圆圈上打转,而应跳到圆心(“枢”),立定脚跟,任由是是非非流转无穷。这就叫“以明”,也就是“照之于天”,从天或道的绝对观点看,彼此是非都是一样的,本不须强求一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钧”是运转着的圆盘,是绕着它的轴心(“枢”)转动的。天地人事的变化就像一个飞速旋转的大圆盘,称为“天钧”,其轴心就是“道枢”。圣人静处道枢之上,把是非糊涂过去,是者自是,非者自非,就是“两行”。“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晋代阮籍,口不论人短长,正是这个缘故。有人说庄子以“两行”为是,就是以非“两行”为非,这不又与“两行”之说自相矛盾吗?其实这不怪庄子,是语言系统自身的不足,在指称语言自身的时候,会产生层次的混淆。这种困境表现在下面所述的悖论中。克里特岛的一个人说:克里特岛的所有人都说谎。这是真话吗?假话吗?日常语言系统判断不了。我们大致可以替庄子辩护说:他论是非的层次,与他所批评的是非之论的层次,是不同的,因此不存在自相矛盾。

这是庄子的“齐是非”。庄子接着又把生死问题打发了。死生正如是非,都是站在各自立场上说的。活着的人怕死,死了的人也许别有福地,反而后悔当年不该贪生,所以生者恶死,死者恶生。生者自以为有生,谁知道不是一种“死”呢?譬如“庄周梦为蝴蝶”,是以庄周为中心说的;如果以蝴蝶为中心,又怎么不可说是“蝴蝶梦为庄周”呢?站在道的超然和绝对立场看来,死生没什么两样。死生都“齐”了,还有什么不能“齐”呢!《庄子》说:万物虽不相同,但是都“有所然”、“有所可”,都是由道而生的。因此,万物不论差异有多大,都可以统一到“道”的整体中来,即“道通为一”。《齐物论》又说:“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从道中分离出来,是成就了一物,然而一物之成,恰是另一物之毁,比如小鸡孵出,蛋就毁了。就“道”的迁变之流来说,其实无所谓成毁。“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夭折的小孩,与朝生暮死的东西比,也算得上老寿星了;彭祖虽然活了几百年,跟天地的无始无终比,还不是“英年早逝”吗?庄子干脆一笔勾销了这些大小寿夭之别,宣称“我”与“天地万物”合一了。这个“一”是一种“无差别境界”,人处其中可以逍遥自在。

逍遥

凡有所待的“游”,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游”必然地为其所待、所限制,所以不是完全地自由自在。无所依待,突破一切条件的限制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庄子·逍遥游》一上来就讲“北冥有鱼”的故事。北海的这种大鱼叫鲲,化而为鸟,名为鹏。鹏要迁往南海天池去,起飞的架势比火箭还厉害,“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飞了六个月,到天池才休息。蝉和学鸠笑说:“我拼命疾飞,也只能越过榆树檀树,有时气力不支,还要栽到地上。飞九万里到南方,有什么意义?”鲲鹏、蝉和学鸠,大小差异悬殊,有贵有贱吗?有优有劣吗?庄子以为它们“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因为它们都能自适其性。只要顺着它的自然之性,大鹏对小鸟没什么好夸耀的,小鸟对天池也没什么好羡慕的。常言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然而燕雀自是燕雀,它要“知鸿鹄之志”,不是违反自然了吗?

逍遥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顺应自然之性,也即“放德而行,循道而趋”。道是人与万物之所从出,德是人与万物之所自得,《.庄子·天道》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天和”就是指要随顺人物之性,由此就可以得“天乐”。

自然与人为相对,在庄子那里,就是“天”和“人”的关系。庄子说:牛马长有四条腿,这是“天”;给牛马套上缰绳,这是“人”。只有天影响人,不可能有人影响天,人只能顺从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大宗师》有个故事是说:子来快要病死的时候,他说:“儿子对父母,东西南北惟命是从。阴阳对于人,不啻于父母,它要我死,我若不听,那是我太刁蛮了,它有什么罪过呢?大块(即自然)给我肉身使我成形,给我生命使我劳役,给我衰老使我清闲,给我死亡使我安息。它与人生存是出于善意,与人死亡也是出于善意。假如一位大铁匠要铸铁,铁踊跃呼叫:‘我必将成为镆铘宝剑’,大铁匠肯定认为这是不祥之铁。如果人一成人形,就叫:‘我是人!我是人!’造化者肯定认为这是不祥之人。把天地当成一个洪炉,把造化当成一个大铁匠,人何往而不可呢?”人如果不“以人灭天”,而是任天铸造,那就无往而不可了,无往而不可,就是“以游无穷”的逍遥游。

与天人关系相联系的,还有“命”与“故”的关系。命是人力无可奈何的力量。庄子说:“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达生》)又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德充符》)命是无法理解、无法抗拒、无法逃避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胜也”(《人间世》)。命勉强能够理解为必然,但是其意义和意味都不尽相同。天未必是命,命必定是天,顺天就应该顺命。庄子说:“无以故灭命。”故是智谋、机巧一类的东西,属于人为的范畴。庄子以为,想用“故”来改变或抗拒“命”,那是枉费心机,自取其咎。

理解了“天”和“命”,对人生中的贫富、穷达、顺逆、疾病、死亡等幸或不幸,都能处之泰然,不为哀乐之情所伤。这叫“以理化情”。斯宾诺莎说:“只要心灵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必然的,那么它控制情感的力量便愈大,而感受情感的痛苦便愈少。”情可以用理抵消,《庄子·至乐》中的一个故事说明了这点。庄子妻死,惠施去吊丧,看见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说,人家做你老婆,给你生儿育女,如今死了,你不哭已经不合人情,还鼓盆而歌,太过分了吧!庄子说不是这样,她刚死的时候,我又怎能不感慨系之呢。但是如今我理解了,人本来是道、气所变,再变而至死,是重归大化,与春夏秋冬四季相伴而行。她将舒舒坦坦地安寝于自然之中,我却随后痛哭流涕,实在不通于命,所以就不哭了。“以理化情”并非要消灭情感,要冷血无情,而是说不为情所乱,从而享受所谓的“灵魂的和平”。斯宾诺莎与庄子不谋而合,他说:“因为愚人在种种情况下单纯为外因所激动,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的灵魂的满足,他活下去,似乎并不知道他自己,不知神,亦不知物。当他一停止被动时,他也就停止存在了。反之,凡是一个可以真正认作智人的人,他的灵魂是不受激动的,而且依某种永恒的必然性能自知其自身,能知神,也能知物,他决不会停止存在,而且会永远享受着真正的灵魂的满足。”

顺应自然,听天由命,是否就能达到绝对的逍遥呢?还不够。大鹏高飞,学鸠低窜,虽然都能自适其性,仍然会对外界有所依赖(“有所待”),它们的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比如大鹏要靠庞大的翅膀和广大的水域,学鸠的天地很狭窄,自由更加有限;甚至像列子“御风而行”,很有神通了,还有待于风。庄子以为这些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逍遥,他说:如果顺万物之性(“乘天地之正”),随六气之变,遨游于无穷的时空,这不就无所待了吗?

庄子认为“有待”是由于“有己”,“无己”就可以“无待”。“无己”就是前边讲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化掉人我、物我的界限,忘掉一切知识的分别、对立。这种境界不是靠学习知识获得的,恰恰相反,它需要“去知”,修炼身心,庄子称之为“坐忘”,即静坐而心亡。《大宗师》借孔子和他的最得意门生颜回的一段虚拟对话,阐明了“坐忘”的道理。颜回说:“我长进了。”孔子说:“怎么讲?”“我忘掉仁义了。”“还行,不过还得努力。”隔些日子再相见,颜回又说:“我长进了。”“怎么讲?”“我忘掉礼乐了。”“还行,不过还得努力。”又隔些日子再相见面的时候,颜回说:“我长进了。”“怎么讲?”“我坐忘了。”孔子惊问:“什么叫坐忘?”颜回说:“废弃肢体,闭塞耳目,离析肉身,除去心智,同于大通,就叫坐忘。”孔子叹服说:“万物齐同,就不产生偏好偏恶;化解生死,就能无成无毁,与时推移。颜回你果然贤明啊,请允许我孔丘跟随你修道。”坐忘就是要除去思虑知识,使心虚而“同于大通”,这种情形的经验,就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谓的“纯粹经验”。在产生纯粹经验之际,经验者对于所经验的对象,只觉其是“那个样子”,而不知道它是“什么”。那就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不夹杂任何的理智、情感或意志的活动,有经验而不知有物,不知有分别,不知有是非,更不知有经验者。这种体验并不很神秘,庄子的真人、圣人能经常保有它,我们常人偶尔也会碰到,不过因欲念太多,障碍了天机,而难得一遇。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称的“巅峰经验”,大致与此同义。他发现少数“自我实现的人”会经常产生这种体验。

冯友兰认为道家哲学讲“遗世独立”、“游方之外”是非常高明的,但是却不合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标准。虽然庄子也讲“两行”,也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又“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崇尚的是游方之内与游方之外的“两行”,但“两行”的可批评之处,就在于其是“两”非“一”。在“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标准下,高明与中庸是一行,不是两行。

概念解释:

异名同谓:不同的名称指称同一种事物。在老子的哲学中,“有”与“无”是不同的名称,但都可指称“道”。

形而上学:《易经》中讲,“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是指有形体可见的器具;“形而上者”指无形体可见的抽象的“道”。哲学就是一门思辨的学问,所以中国人常用“形而上”之学,来指称哲学。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形而上学”并非哲学的代名词,而是指一种片面的、静止的看问题的方法,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

成心:指成见,偏见。

“之内”与“之外”:在道家那里,“方内”指世俗社会,“方外”指遗世独立的隐士生活,引申为摆脱人世间是是非非、心无挂碍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

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指圣人精神境界高明,“道中庸”指圣人精神境界虽高,但成就圣人品格不必要做特别的事情,圣人在日用寻常之间就可体现高明的境界。

同类推荐
  • 《精神现象学》义解(共2册)

    《精神现象学》义解(共2册)

    本书是一部逐段考释《精神现象学》的评注性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吸收国内外学者《精神现象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并经过多轮课堂教学、同行讨论的锤炼后写作而成的。本书不满足于对国内外某家某派观点的单纯介绍,而是基于自身的判断,对这些观点有取有舍,并重新界定辩证法、规律、理性、精神等关键概念,对黑格尔与现代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特质与思想史地位等问题提出作者独立的见解,堪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因此,本书对于推进我国黑格尔研究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大有裨益。
  •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也名《劝忍百箴》,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和睦相处、得颐天年的劝世书。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财的津梁!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集毕生之精力,得出《劝忍百箴》100条精华。他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忍”决不是“忍声吞气”,不是懦弱、胆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无敌心法!
  • 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教”意味着用文化渗透的方式让接受者“孝敬父母,忠诚国家”。“育”则意味着“成才”非一日之事,需要日积月累而成。爱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作为教育执行者的老师本就应是爱的源泉。爱心的日渗月透,如春风化雨,让学生——这颗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是基于对“渗透爱心”的朴素理解和切身践行,便有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成人、成才的成长经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孩子的故事。
  •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著作———《道德经》,由此开创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学说及其衍生出的道家、道教等流派对2000多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老子文化及其哲学智慧也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老子思想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领悟博弈真谛,启发博弈智慧,掌握博弈技巧,提升博弈能力,成为博弈王者。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们的每一次抉择都决定着未来的走势。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社会和竞争的大趋势,然后结合自身状况进行理智的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手一搏,可能大获全胜,也可能一败涂地。人生没有常胜将军,但却可以在博弈中抢占先机,面对命运,是屈服,是抗争?这年头,你该想想清楚。
热门推荐
  • 大唐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大唐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一个襁褓中沐浴血雨腥风的女人,以坚强的意志、超凡的智慧、横溢的才华走出黑暗的后宫永巷,而她从此所依靠、臣服并一生取悦的就是那个将她家族满门抄斩的女皇武则天。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也曾有过青春的热情,与三位王子产生过浪漫的情愫。很快,政治斗争的残酷抹杀了她最后一丝少女的天真,她开始懂得权力的可贵,以灵与肉的牺牲来换取稳固的宫廷地位。婉儿,一个杰出的女人,她弄权,她有才,她深情,唯独没有的,是自我。她一生兢兢业业为之奋斗的事业,不过是活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游神途

    西游神途

    流落到这片大陆的的悟空传承,是宿命,还是轮回……熟悉的记忆,陌生的大陆,这千古神话又该如何演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说无量寿大智陀罗尼

    佛说无量寿大智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上魔神

    无上魔神

    一个心中藏怨,一个腹中匿恨,因为怨恨他们走到一起。一个是五运天人,扰动人间界的血雨腥风,一个是上古兵主,妖气震动天地二界。八十一柄神兵带起浩荡妖气。炎黄二帝携带众仙神绝地反击,三界将再次陷入为炼狱。神魔起,天地动。浩劫至,枭雄现。九天十地风起云涌……
  • 经历成功之道:修养之道

    经历成功之道:修养之道

    本书从修养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我在一线磕糖

    我在一线磕糖

    孤身入娱乐圈,幸得大佬庇佑。跟万众瞩目人气男神谈恋爱,要多刺激多刺激,要多甜腻多甜腻。但我说这是偏现实的言情,你可信?
  • 运道封神

    运道封神

    乾坤大陆,道武并行,叶辰自穿越而来,天运在身,势要武道逆苍穹,道法破霄汉!
  • 掉进沼泽的玫瑰

    掉进沼泽的玫瑰

    生于花园的玫瑰永远都是高贵的。暴力张扬体育生周宵?温柔可靠转学生宁沼 一朵玫瑰,一片泥沼 互相缠绕,依附,坚强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