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400000042

第42章 心学之韵——王阳明的心学思想(1)

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他继承与发挥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使心学成为一个体系完备、影响深远与程、朱理学相对立的哲学学派。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关于道德自律的“本心”思想,关于宇宙论美学情怀的“心外无物”,建构心学体系的“王门四句教”,以及儒家佛学化的理路转化。他的“本心”思想可直接上溯至孟子的良知良能的道德本心,但又超越了孟子,把孟子的道德本心提升至美学化的万物一体本体论的高度。王门四句教则是王学晚年思辨的总结,是心学体系的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也透露出心学与佛教禅宗合流的倾向。

生平背景

王阳明提倡的心学一方面对于理学有批判作用,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宋明理学的活力。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他是明朝惟一的一位文能吐纳乾坤,武能安邦定国的盖世豪雄。他不仅生前威震四方,名满天下,而且其声名也远播至今。王阳明为人耿介,好仗义直言,为此,他得罪奸人,多遭流放,一生漂泊,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晚年时,其学说也受到压制,被视为伪学。他曾帮助朝廷镇压过农民起义,充当过“刽子手”,但他也曾带兵平息过当时震动朝野的朱宸濠的叛乱,维护了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王阳明祖籍浙江余姚,青年时父亲迁家至山阴,后来他结庐于距山阴城不远的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都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青年时,热心骑射,留心兵法,泛滥辞章,出入释老,后中举为官。他为官期间,主要任务就是带兵打仗。王阳明不仅在军事上屡建战功,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并使之系统化,使得心学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

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正是明代强制推行“非朱氏之言不尊”的保守的“述朱时期”,即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冯友兰指出,王阳明起初也是程、朱理学的崇信者,据说他十八岁那年,途经广信时,顺路拜访了康斋门人娄谅。娄谅向他阐述了朱熹的格物之学,并指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成圣、成贤,他当时完全接受了这些思想。回到余姚后,他就搜求六经子史研读,思索成圣、成贤之道。在此期间,他还取门前竹而格之,试图通过格竹之理以达圣贤之道。但终究不能如愿,因此大病一场。三十七岁那年,他被官府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他想到:要是圣人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他从圣人想到了自己,又从自己想到了格物,突然似有所悟:物本在我心,求物不如求心,圣人之道,我性自足,以前求理于事物之中,是一种错误。从此以后,王阳明彻底与程、朱理学决裂,专门弘扬他的心学思想。

王阳明的个人气质决定了他的心学不同于以往学派尤其是程、朱理学。冯友兰指出,王阳明在军事上具备雄才大略,为人胸怀宽阔,如光风霁月,没有丝毫的理学学究气,其个人气质近于古人所说的豪雄。这也决定了他的思想具有浪漫主义、神秘主义的色彩。他的心学思想极富有创造精神,充满活力,他能像禅宗大师一样,利用惊人的指点方法使人领悟,他的思想中盈溢着他的生存体验与生命智慧。相传,阳明高足王龙溪,年轻时恃才傲物,落魄不羁,每见理学腐儒则窃骂之。他与阳明比邻,但拒绝与之来往。阳明则遣弟子与守门人投壶雅歌,王龙溪见了很是吃惊,说“腐儒亦为是耶”,阳明弟子答道,我们在阳明门下日日如此,有何奇怪,道学家岂是你想象的那么呆板!于是龙溪始见阳明听其学,服叹其言,遂拜阳明为师。在宋明理学家中,能够像阳明那样不惜饮酒赌博来引接门人弟子的方式,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显示出阳明心学在宋明理学中的独特性。

本心的思想

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他的本心的表现,通过良知他直接知道是为是,非为非。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

上文讲到,王阳明被朝廷谪贬到贵州龙场驿,在极端困难的生活环境中,有一夜他突然大悟。顿悟的结果就是他彻底与程、朱理学决裂,从而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会,根据这种领会,他重新解释了这部书。就这样,他把心学的学说系统化了。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就是“本心”概念。冯友兰指出,王阳明的“本心”即圣人之心,之所以叫它“本心”,是因为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此心。王守仁的门人惯于说“满街都是圣人”。“本心”也就是知善知恶之心,它是先天本有,不待后天学习而成。因为按照心学一贯的宗旨,“为道”与“为学”就好像楚河汉界,本不相干。“为道”豁醒、保持先天的本心,“为学”则求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前者属人的道德生活,而后者则属人的求知活动。王阳明当初对此并不能心领神会,以为通过格竹之理可达圣贤之道,却不知本心不可于心外求之,而就在每个人心中。

为何说每人都有知善知恶的本心?冯友兰引了《孟子》对王阳明的本心思想加以解释。《孟子》书中载,一小儿不慎落入井中,见者无不心生恻隐,示以同情。冯友兰认为,这是见者对事物的最初反应,能使人自然而然地知是知非。但是按王阳明的说法,这是人本性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这个本性,平时它潜伏于人心,一旦人们对事物做出直接本能的反应,它就自然而然显示出来。《孟子》里还有一个故事,说齐宣王不愿看见牛被人牵去做供品时惊恐万状的惨相,就命令手下人用羊来取而代之。正好孟子在场,他借机对宣王说,大王不忍心看到牛牺牲前的惨状,这说明大王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天生的善良本心,如果大王扩充善良本心,您就可以成为像尧舜禹一样的圣德明君。

冯友兰指出,王阳明把人人皆具的本心称为良知,但此良知不是心理学上的认知之知,而是先天的道德意识。因为认知之知有具体的认知对象,是在接触对象之后才产生的知识,科学知识即是认知之知;而良知之知,则无具体的对象,它是先天本有知善知恶之知,不是接触外在对象而产生的知识。这种“知”主要表现为道德活动中的良心呈现,《孟子》里讲的这两个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冯友兰指出,陆王讲习心学,常学孟子就事论事,以明本心是良心呈现。据说,理学家杨简初见陆九渊时,问陆九渊何谓本心?陆九渊就引《孟子》作答。杨简说他儿时已读过《孟子》,还是不知何谓本心。杨时任富阳主簿,谈话期间正断一场卖扇官司。案子办完,他又问陆何谓本心。陆说:我刚才看你办案,能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你这个知是知非之心,也就是本心。杨简起初不信,问果真是如此?陆九渊说不是如此,更须何有?杨简当下顿悟,就拜陆九渊为师,归依于心学。另一个故事是说,有个王阳明的门人,夜间于房内捉得一个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之理。贼大笑,问道: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当时是热天,他问贼热不热,贼说热;他就叫贼脱光上衣,又问他还热不热,贼说还热,他说还太热,何不脱光裤子?贼犹豫了一下,说:这好像不好吧。他就向贼大声喝道:这就是你的良知!可见,良知是先天的道德本心,不学而能,不学而知,即使是盗贼,也有呈现本心之时。

冯友兰认为,王阳明的本心之知是知非,是自律道德,即道德法则出于天成,不假后天修为。用王阳明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心外无理”,道德法则(理)出自天成,不假心外。西方哲人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思考,越是产生景仰和敬畏之情,这就是头顶之星空和吾心之道德法则。法则出自人心,则人心成为人的尊严之象征。人如同一棵脆弱的苇草,但因为有了本心,而成为万物之灵。

心外无物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

冯友兰认为,王阳明的本心,从它的功能上来讲是知善知恶的良知,若从它的本性来讲,它是仁,体现着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在儒家看来,宇宙万物并非是死的物体,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事物,虽然生命形态表现不一,但都分享着宇宙的大生命。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除,他说:“与自己意思一般。”又说:“观天地生物气象。”就是说,“天地”宇宙与他自己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他可以从天地宇宙的生命中看到“永恒”的宇宙大生命。在王阳明那里,宇宙大生命就是仁,心的本体也是仁,所以人心本来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能体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者,就是大人,就是圣人;否则,为私心杂念蒙蔽了本心的人,就是小人。而所谓的大人、圣人之学,也就是去除人心中的私心杂念,恢复人本有的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本心之仁。

因为本心之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物在我心,心物相契,物我为一。他这个命题提出来之后,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不仅当时的人不理解他,而且直到今天仍被世人所指责,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把他的这个命题视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因为常识告诉我们,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怎么能说它不在我的心外呢?据说,王阳明去南镇玩,他的朋友指着山中的一棵花树问他:你平时不是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吗?但是你看这棵花树,它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就对他朋友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当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由此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回答也许并没有让他的朋友明白过来,不然的话,怎么到如今理解王阳明的人仍然应者了了。但理解中国哲学本来是要悟性的,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本来是个含义非常丰富的命题,它讲的根本不是事物的存在是否依赖我心的问题,而是在讲人的主观境界。

按冯友兰的说法,就是:宇宙是一个精神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所谓宇宙是一个精神整体,是指宇宙并非独立自存的宇宙,而是与人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物我合一、主客交融的整体宇宙生命,在此,世界并非外在于人,而是人自己主观经验到的体现宇宙大生命具体的世界。由此理解,王阳明认为的仁就是宇宙万物的生命本体,是指宇宙的大生命。但这种宇宙大生命并不是指个体的小生命的机械相加,如果以为无数个小生命汇集而成的无止境的生命总体就是宇宙大生命,这恰恰误解了宇宙生命本体。王阳明(包括整个宋明儒家)所讲的宇宙大生命、宇宙生命本体,是指人从他自身有限的感性生命存在中解放出来而体验到的无限和永恒的整体生命。它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境界,不能用时空等范畴去度量。用时空范畴度量的宇宙生命是个体生命的机械相加,它无限延伸,没有尽头,人不可能去把握。这种主观的整体生命,既不是指自然事物,也并非仅仅指人的生命,人的情感。而是指自然与人的生命,人的情感共鸣和交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统一的整体生命。王阳明在他的语录中讲:“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又说:“天地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这就是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人心与天地万物的彻底融合,生命也不再是个体有限的感性生命,而是完全融入到宇宙无限的生命整体当中。唐代大诗人李白说过:“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潘佑的《独坐》曰:“凝神入混茫,万象成虚宇。”唐代柳宗元也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这几句诗都在说作者自己感觉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了。

同类推荐
  • 沉思录Ⅲ

    沉思录Ⅲ

    本书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人生中的一些问题,诸如人的道德责任、友谊、老年、死亡、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统治者的责任、外交事务中的道德原则等问题作了透彻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是法国哲学大师柏格森的巅峰之作,更是为他带来诺贝尔文学奖的传世名著。本书站在生命进化的角度演绎生命的发展历程。不同于环境决定物种演化的观点,创造进化论主张的是生命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力,这种冲力是决定物种进化繁衍的主要推动力量。《创造进化论》一书结合了生命哲学的有关内容,成为人类史上重新建构哲学的重要典范,它提出意识具有延续性,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便是生命的存在。
  • 尼采与形而上学

    尼采与形而上学

    本书是哲学家周国平对尼采思想的系统研究。作者围绕尼采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重建,梳理了尼采哲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积极虚无主义、透视主义、哲学研究的语言意识、强力意志与永恒轮回,等等。不同于《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对尼采的诗意解读,本书真正深入到了尼采的问题思路之中,用优美晓畅的语言,注解了尼采最重要的哲学贡献——尼采以透视主义认识论为主要武器,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了全面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世界的新解释。借此我们看到,在西方哲学由传统形而上学向现代哲学转向中,尼采哲学的重要意义。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热门推荐
  • 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桃夭

    桃夭

    光与暗的边缘,爱与恨的结界,又是谁踏空而来为她保驾护航?混乱令人嫌恶的感情史、家庭身世的扑朔复杂、环环相扣的商业阴谋,她的眼泪和呐喊,全是深种在他心底的蛊,让他心甘情愿地为她披荆斩棘、为她不顾一切。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原来只有当分离来临,我才发现对你的深爱早已无药可解。红尘骤然倒退,他仿佛回到那年盛夏初见,她回眸朝他粲然一笑。时光静好,小荷才露尖尖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侣纪元

    仙侣纪元

    众所周知,修真第一步,是为筑基!然而筑基,乃是纯粹的在另一位修真者的帮助下才可完成。那么,最初的修真者是谁?修真者又为何而存在?那突然消逝的洪荒古界,那昙花一现后杳无音讯的神秘佛门,那一段段毫无关联的尘封记忆,那一个冥冥之中万物的主宰,那一个自异空间穿越而来的强者,那周身盛气凌人的大气运!破开了层层位面,降临于此,你,又是为了什么?少年自偏远村落中走出,闯向了那奇幻的神秘天地,战妖帝,收魔尊,斗假神,降古巫,携无数妖魔,对垒仙界至尊三祖四帝!铸造出了一段历史,铭刻出了一缕缕佳话,写下了自己的《古神仙纪》......(新书求推荐啊,打赏啊,收藏啊......多谢多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老婆是个书画家

    我老婆是个书画家

    以中华文化作为异能的基底,以反文化入侵和清除文化毒瘤,反还一个纯粹精湛的文化为剧情主线,展开一段都市异能大战!书画家的手被折断,感受文人不能提笔的悲哀。寻医时,被黑心商业集团冠以手臂不能恢复之名,炒高作品价值卖出,陷入困境。。武汉加油!!!
  • 李白杨玉环奇侠传..more

    李白杨玉环奇侠传..more

    简介:李白天赋诗酒,但也风流倜傥,致使祖传《飞将军秘笈》落入安禄山之手。后来,李白屡遭磨难,终于在孟浩然、王维等人的帮助下,打败不可一世的安禄山,从而平息了安史之乱……故事中详述了李白和杨玉环的生死恋,穿插了李白和孟蕊、宗倩倩的逢场作戏,调侃了李白和安庆丹丹的一夜情……为了捍卫爱情的忠贞、女性的尊严,活泼开朗的孟蕊选择了死亡,娴静寡言的宗倩倩选择了出走……
  • 我真是太弱了

    我真是太弱了

    你被神灵选定,成为勇者。神灵给了你一本“入门级魔法书”,告诉你两年就能学会。但是过了两百年后,你才勉强学会一半“入门级魔法”。你羞愧难当的请求神灵多给你一些时间,但却被一巴掌拍飞…这是一个大招杀喽啰,平A秒boss,与不可名状之物斗智斗勇的故事…
  • 挚爱执着

    挚爱执着

    随着父亲的创业,本以为会过上好日子,可是却没有想到父亲竟然有了钱会变坏,安浩伤心不已,找出来那块儿从梦中而来的石头。几年后,强势归来,可谁能想到,母亲竟然会带来一个女孩。从此,在安浩的生命,总会经常听到“安浩哥哥”“安浩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