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2100000017

第17章 “长持”胜过“短炒”,暂时拥有不如一直拥有(1)

20世纪90年代,是巴菲特率领下的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大举收购迅速扩展的年代。在这个年代的收购行动中,不少人对巴菲特收购通用动力公司的股权感到困惑,因为这家公司既不具有巴菲特以往认定的被收购公司所应有的特质,甚至也不具有经营良好的历史记录,那么巴菲特为何会做出这项投资决策呢?

1.投机,也是投资策略

我从不认为长期投资非常困难……你持有一只股票,而且从不卖出,这就是长期投资。我和查理都希望长期持有我们的股票。事实上,我们希望与我们持有的股票白头偕老。我们喜欢购买企业。我们不喜欢出售,我们希望与企业终生相伴。

——沃伦·巴菲特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在全美乃至全世界都是名声赫赫的企业,它是美国主要的军事工业基地之一,是美国核潜艇的领导设计者、建造者以及装甲车辆的制造者,其产品包括美国陆军的MIA1和MIA2战车。1990年,它是仅次于麦道公司的美国国防承包者。它为美国提供导弹系统(战斧、麻雀、螫针和其他先进的巡航导弹)、防空系统、太空发射器和战斗机。F—16型战斗机当年的销售总额超过100亿美元。1993年之前,该公司的销售额为35亿美元,虽然暂时销售额下降,但股东价值却增长了7倍多。但自20世纪90年代柏林墙倒塌、苏联瓦解、东欧易帜后,全球政治经济态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冷战政策的结束必然引起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世界第一号军事强国美国也面临军事工业的重整,这也是必然结果之一。

1991年,在通用动力股价处于10年来最低即19美元的时候,威廉·安德森出任公司总经理。他了解国防工业面临的形势变化,为了企业的生存,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步骤。这些措施有:

(1)节约成本

他希望除去任何财务的不利因素,并削减1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和研究经费,裁减员工达数千人,并执行以公司股价表现为基础的管理人员的薪酬计划。

(2)产品结构调整

这种调整将坚持经营以下业务:①保持那些市场反应良好的产品,或具有市场独占性的产品;②要实行规模经营。对此安德森强调:“产量不足的企业将难逃被卖掉的命运”。

开始时,安德森把通用的重心集中在其四个营运核心上:即潜水艇、坦克、飞机以及太空系统。安德森判断通用仍会在萎缩的国防市场中生存下去,其他的通用企业则被逐步剥离掉。1991年11月,通用动力把其麾下的资料系统公司,以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计算机科学公司;1992年,又以6亿美元价格把赛斯那航空公司卖给德克斯朗公司;不久,又把其导弹企业卖给休斯航空公司,售价4.5亿美元。在近半年时间里,通用动力通过出售非核心部门企业,增加了12.5亿美元的现金收益。安德森此举引起华尔街的注意,通用动力的股价也因此上扬了112%。

在掌握充裕的现金之后,安德森宣布,首先满足通用动力的流动资金需要;其二是降低负债以确保财务实力。对于仍然多余出来的现金,安德森决定为股东造福。1992年7月,依据收购的游戏规则,通用动力按每股65.37~72.25美元之间的价格,回购了它流通在外约30%的股份,共1320万股。

这个大胆的也是高明的举动,引起巴菲特的兴趣,他亲自打电话给安德森,告诉他伯克希尔公司购买了430万股通用动力股份。巴菲特说:“我对通用的经营策略留有深刻的印象,我买股票是为了想投资。”两个月以后,巴菲特又宣布,通用动力的董事会将拥有柏克希尔股权所代表的表决权。这个决定对威廉·安德森来说不仅使他终生难忘,而且增强了安德森改革的决心。

对于这样的一个企业,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巴菲特的投资决策错误,因为这是一家被政府控制,90%以上业务来自政府机构的企业;而且国防工业市场正在日趋萎缩,通用动力公司只有少得可怜的收益和中下等的股东权益报酬率。除此之外,它未来的现金流量也是不可预知的。

对此,巴菲特是如何想的和做的呢?1993年,巴菲特对此事解释说:“在购买通用动力股票一事上,我们是幸运的。”“我直到去年夏季才稍微注意公司的动向。当它宣布公司将通过收购,买回大约30%的股票时,我就料到,会有套利的机会。我开始为伯克希尔买进该公司的股票,希望赚得微薄的利润。”因为巴菲特知道这是为套利而购买股票,所以不适用伯克希尔投资股票的原则,包括财务和营运表现的一些条件。但是,为什么从套利出发后来又变为对该股的长期持有者呢?巴菲特说:“后来,我开始学习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形,以及威廉·安德森担任通用动力公司总经理以后的短期表现。”我看见的事情,令我眼睛为之一亮,他有条理井然的理性策略:他积极实现其想法,而那丰硕的成果正基于此。巴菲特不但抛弃了原先套利的“短炒”的想法,反而决定变成长期持股,应该说是一记胜招。

事实证明,巴菲特这项决策对威廉·安德森是否能够抗拒盲从同业不理性行为是一大考验。其时,一些人已批评指责安德森解体了一个公司。但是,安德森则辩解说,他只是将公司的未实现价值转换为现金而已。当他1991年就任总经理时,通用动力公司的市价是账面价值的60%,近10年来,相对于其他10家国防工业公司的17.1%的年平均报酬率,和斯坦普工业指数的17.6%的获利率,通用动力为其股东创造了9.1%的年复利报酬率。巴菲特认为:很少有这样的一家公司,以低于账面的市价交易,并产生出现金流量,且积极展开股权强制过户的方案。此外,最重要的是,这家企业的经营者能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为股东谋利益,这是巴菲特最为看重的管理者的素质。这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优秀的管理人才在巴菲特投资理念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安德森没有停止他的改革步伐,尽管他曾想保留飞机、太空系统作为其核心部门,后来还是决定继续将其出售,如航空器卖给了洛克希德。通用动力公司与洛克希德和波音公司本是新一代战斗机F—22的合伙人,三家各自拥有1/3股权。后来通用动力通过转让,洛克希德取得了F—16业务,波音又取得F—23的股权;接着通用动力的太空系统又出售给了太空发射系统的创始人——马丁·玛丽塔。这两项销售给通用动力公司提供17.2亿美元的资金。

由于现金流量的充沛,公司再度分配股利给股东。仅在1993年4月份发给股东每股20美元的特别股利;7月份又发给股东每股18美元的特别股利;到10月又发给股东每股12美元的特别股利。一年间,3次发给股东每股红利即达50美元,而且每季支付的股利也从每股0.4美元,提高到0.6美元。伯克希尔公司在1992年7月到1993年底的一年半时间中,只要投资每股72美元于通用动力股票上,即获得了每股2.6美元的普通股股利和50美元的平均特别股利,而这段期间,股价上扬到每股103美元。由于安德森开始清算通用动力公司的货币价值,并给予其股东以现金股利,对通用动力的股票投资收益,不但强过同行,并远胜过同期斯坦普工业指数的表现。

人们问巴菲特将会持有通用动力公司股票多长时间。对此,巴菲特说:他将会在股东权益报酬率令人满意,且公司前景继续看好,市场不高估该公司的股票价值,以及经营者为诚实并有才干的情况下,才会继续持有。话虽简单,但体现了巴菲特投资的基本原则。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以套利为目的而购买股票是并不多见的,特别是其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竟还做出这个决定不能不令人惊讶。巴菲特居然也想玩一把“投机”,可见其投资股票时在具体操作上并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这也说明股票投资方法的多样性。虽然这次巴菲特是以“投机入市”,但后来通过研究该股和管理层,从中他又发现了新的投资价值,并决定持股和授权安德森以柏克希尔公司持股的表决权。可见巴菲特投资思想之活跃,投资艺术之高超了。

2.经常交易对投资人没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认为你可以经常进出股市而致富的话,我不愿意和你合伙做生意,但我希望成为你的股票经纪人。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说:“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

对于长期持有来说,交易的次数少使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少。而短期持有频繁买进卖出,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累积起来将在投资总额中占较大的比重,会相应减少投资收益。投资者交易次数越多,他所需要支付的佣金也就越多。这样如果投资者想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他每笔投资的收益都应当比市场平均水平还要高出几个百分点,以弥补交易成本。比如,如果你想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8%,而预期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同时,由于每笔投资的佣金和交易费用平均占交易金额的2%以上。那么,你每笔投资收益率要达到20%以上。

查尔斯·埃里斯的研究证明了股市中的一个规律:交易次数越频繁,投资收益越少。他的研究表明,资金周转率超过200%的投资者,除非其每笔交易都高出市场平均收益率几个百分点,否则他不可能达到股市平均收益水平。

1998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特伦斯·奥丁和布雷德.鲍伯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频繁交易将导致投资收益率水平的降低。他们分析1990~1996年12月31日6年内的7.8万个家庭的股票交易记录。这些家庭平均的年收益率达到了17.7%,稍稍高出市场17.1%的平均收益率水平。然而扣除佣金后,净投资收益率为15.6%,比市场平均水平低1.5%。他们对每个家庭不同投资组合周转率下的净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收益率将会进一步降低。交易最频繁的20%家庭的年净收益只有10.0%,而交易次数最少的家庭年平均收益率则高达18.5%。如果以复利计算,经过10年、20年后,这种收益率的微小差别将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巨大的差别。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投资组合并不能解释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只有交易成本和交易频繁才能够合理解释这些家庭投资收益率水平的差异。

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任何一只股票的投资时间没有少于8年。

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期股票节目,叫“十年陈股香”,讲述在股市上长期投资某一只股票成功的例子。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相反的例子,许多人追涨杀跌,到头来只是为券商贡献了手续费,自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不妨算一个账,按巴菲特的低限考虑,某只股票持股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如果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股一次,每次支出1.5%的手续费用,1年12个月则支出手续费用18%,8年不算复利,静态支出也达到144%!

3.长持可使税后长期收益最大化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资本利得税只有在你出售股票并且卖出的价格超过你买入的价格时才需要缴纳。因此,是否缴纳资本利得税对于投资来说是可以选择的。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说:“我们只是持续不断地从中寻找用数学期望值计算后最高的税后报酬,且仅限于我们自认为了解的投资方式。我们的标准不是追求短期的账面盈利最大化,我们的目标只是追求长期的净资产值的最大化。”

巴菲特采取长期持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尽可能减少缴纳资本利得税,使税后长期收益最大化。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资本利得税只有在你出售股票并且卖出的价格超过你买入的价格时才需要缴纳。因此,是否缴纳资本利得税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以选择的。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卖出股票并对获得利润的部分缴纳资本利得税,也可以选择不卖出股票从而不缴税。由于存在资本税收,所以,投资者在投资中需要将税收考虑在成本之内,追求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的年报中,对长期投资由于节税而产生的巨大收益进行了详细解释。

“大家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到,如果年底我们一口气将所有的有价证券按市价全部出售,那么,我们需要支付的资本利得税将高达11亿美元,但这11亿美元的负债真的就跟年末后15天内要付给厂商的货款完全相同或类似吗?很显然并非如此,尽管这两个项目对经审计的资产净值的影响是相同的,都使其减少了11亿美元。另外,由于我们很大程度上根本没有抛售股票的打算,政府就没有办法征收所得税,那么递延所得税的负债项目是不是毫无意义的会计虚构呢?很显然答案也不是。用经济术语来讲,这种资本利得税负债就好像是美国财政部借给我们的无息贷款,而且到期日由我们自己来选择(当然除非国会更改为在交易之前就征税),这种‘贷款’还有另外一些很奇怪的特点:它只能被用来购买个别股价不断上涨的股票,而且‘贷款’额度会随着市场价格每天的波动而上下波动,有时也会因为税率变动而变动。事实上这种递延所得税负债有些类似于一笔非常庞大的资产转让税,只有在我们选择从一种资产转向另一种资产时才需要缴纳。实际上,我们在1989年出售了一小部分持股,结果对于产生的2.24亿美元的利润,需要缴纳7600万美元的转让税。”

让我们来看一个很极端的例子。让我们想象一下,伯克希尔公司只有1美元可用来进行证券投资,但它每年却有1倍的收益,然后我们在每年年底卖出。进一步想象在随后的19年内我们运用税后收益重复进行投资。由于每次出售股票时我们都需要缴纳34%的资本利得税,那么,在20年后,我们总共要缴纳给政府13000美元,而我们自己还可以赚到25250美元,看起来还不错。然而要是我们进行了一项梦幻投资,在20年内翻了20倍,我们投入的1美元将会增至1048576美元。当我们将投资变现时,根据35%的税率缴纳约356500美元的资本利得税之后,还能赚到692000美元。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投资结果差异,唯一的原因就是纳税的时机不同。有意思的是,政府在第二种情形下得到的税收与第一种情形下相比约为27:1,与我们在两种情形下的利润比例完全相同,当然政府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等待这笔税金。

同类推荐
  • 联想斯巴达方阵

    联想斯巴达方阵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已经不再是处于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剑走四方”的侠客精神都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斯巴达方阵”的制胜精髓和联想集团经营管理理念两者相结合,对于当代企业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 中国人管人术

    中国人管人术

    《中国人管人术》由烨子编著,内容主要包括管人智术、管人戒术、管人范本。
  • 无形资本再造

    无形资本再造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提高无形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提高无形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呢?作者从国有企业的无形资本现状出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进行无形资本再造的概念,提出对国有企业从理念到机制、从人员到组织、从生产到营销进行全方位的再造,以培育无形资本理念,完善无形资本创新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国有企业无形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该书结合历史与现实,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生动,研究结论比较符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是一本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好书。
  •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在讲述每一个营销创新策划时,开发了一套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学习体系,经保证读者科学有序地进行自修与学习。该体系包括:经典回眸:从精选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巧手点金:提升你营销创新策划的动手能力和行动能力;思维创新:激发对现实营销难题的思考能力;实战要点:点破策划营销方案的关键新点;情景再现:在模拟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营销创新潜质。
  • 一分钱优势

    一分钱优势

    《一分钱优势:沃尔玛连锁制胜之道》通过对众多经营策略的深究,详析了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如何白手起家,由小到大,从城市发展到全球,又是如何在50年内成功发展壮大了传统零售行业经营模式成为行业巨头,并创造了连锁业的奇迹。
热门推荐
  • Z一dream

    Z一dream

    一场虚幻与现实的交织,资深游戏玩家的传奇。。。。。。。。。。。。。。。。。。。。。。。。。。。。。
  • 晨之雪

    晨之雪

    当腹黑女遇上腹黑男,浪漫的校园气氛,究竟有什么故事发生?敬请期待!
  • 诡秘探索者

    诡秘探索者

    我是一名探索者,探索这片地球,在黑暗中寻找自我,在光明中探索黑暗,迷失在茫茫的人海中,却在一步一步地揭示人性。书友群:1137220612
  • 追梦人生校园篇

    追梦人生校园篇

    一个男孩考入清华大学,在学校的爱情纠葛。这个男孩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生死离别的大爱。一见钟情,不离不弃,刻骨铭心。
  • 蒙训

    蒙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魏晋风骨化沉香

    魏晋风骨化沉香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
  • 欧洲全史

    欧洲全史

    《欧洲全史》一书,分为《中古欧洲史》和《近世欧洲史》两篇。《中古欧洲史》叙述了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瓦解到16世纪为止的欧洲历史进程。《近世欧洲史》主要讲述了17世纪初代议制度及科学兴起至20世纪初的近代欧洲史进程。全书讲述了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内容,对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人物,查理曼大帝、马丁·路德等人一生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全书叙述严谨,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好的欧洲史入门书。
  • 超化宇宙

    超化宇宙

    宇宙,由点膨胀,顺应时空,演化虚空,缔造平衡,复苏万物!2930年,时代病毒(暗化元素)冰川复苏,席卷了地球亿万生命,人类被迫,机械进化,半机械化诞生,殊不知,走入了末路。五者元素:毁灭者(暗化元素),缔造者(造化元素),时空者(时化元素),和平者(点化元素),无限者(光化元素)!一位不属于地球的少年,在一次生与死的磨难中,体内含有的光化元素,与暗化元素融化,一场波澜壮阔的科幻世界也随着打开!(本书各种观点纯属自创,虚构,勿当真!)
  • 玖玦纪

    玖玦纪

    燚神创世,一个广为流传的远古故事。但在现代平凡人看来,那不过是神话传说,不可当真。可是......仍然有人对这坚信不疑,更有甚者认为,若能继承燚神本袛玖、玦神石,便可获得无上神力!PS:1、玖玦神石不是金手指,仅起到推动剧情的作用。2、一部剧情复杂的玄幻小说,设定、坑、矛盾很多。3、结合了玄幻、都市、科幻、武侠等多种类型元素。4、剧情推进为平行结构,场景转换、人物对话、动作描写类似动漫风格。5、八千年以后改名换姓的韩三厉是谁呢?(作品相关附有一些主要人物介绍)
  • 跨越时空的爱恋:零度恋人

    跨越时空的爱恋:零度恋人

    “异地恋算什么,我们来一个穿越时空的恋爱怎么样”黎晨轩满脸期待的看着以沫。“这样不好吧,我还不能...唔...”就这样被扑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