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0400000029

第29章 度长絮大(3)

⑥承前借用式的比喻

几个平行句式的比喻,相对成文,下文则就对文之相对相关相反之义,设为比喻,推而论之。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几个句子结构相似,句式平行,有关词语,相对成文。前两句均为“判断式”比喻,“君子”与“小人”对文,“风”与“草”对文。以“风”比“君子(在上位者)之德”,以“草”比“小人”(无位者,庶民)之德”,第三句言“风”与“草”的关系,如“风”行“草”上,(风刮草上)“草”必倒向“风”所行之向。这句意思从日常自然现象得出,浅显明白,又以第三句为喻体,来比喻一个本体,就是言“君子”“小人”的关系。但这个本体并未说出而隐含了。这是需要从“风”和“草”的对应关系中去推论,既然“草上风必偃”,那么“小人”也就必然要服从“君子”,“小人的德行”要跟随着“君子的德行”。

朝愈《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前两句均为“判断式”比喻,为结构相同的平行句式,“气”与“言”,“水”与“浮物”相对成文。“判断式”的比喻,如果离开上下文,孤立地讲,总是很难理解,“气,水也”,“气”和“水”的相似点难以把握,为什么“文气”就象“水”一样?为什么“言辞”就象浮物一样?而第三句是“承前借用”,从前两句分别拈出“水”和“浮物”相对应的词语。而“水”和“浮物”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界有目共睹,浅显明白的一个道理:只要水大,浮物无论大与小,都能够浮起来。第三句“承前借用”之后,它又是一个喻体,它所比喻的本体,可以“承前借用”的关系类推出来:这就是“言”和“气”的关系。既然“水”大,则“浮物”大小毕浮,那么“气”盛,则“言辞”长短,声之高下皆宜。“承前借用”式比喻,是喻句同逻辑严密的类比复句形式结合在一起的。

《孟子·离类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上文两个“判断式”比喻,以“安宅”比“仁”,以“正路”比“义”;下文则“承前借用”安宅”代表“仁”,借用“正路”代表“义”,“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又是一个新的“喻体”,用它来比喻“舍仁义而不用”。

《吕氏春秋·知度》:“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之船也骥也。”

“霸王之船也骥也”这是修饰性比喻,用“船”和“骥”比喻实现霸王之业的人才,“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之船也骥也”这又是一个“判断式”比喻,而这个“判断式”比喻,是“承前借用”了上文的“船”和“骥”作比,因而赋于这个比喻以更丰富的内涵。

(3)先秦诸子里的比喻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并起,他们游说,论辨,讲学,著书立说,形成先秦散文中独具特征的一派。先秦诸子文,重在阐发哲理,议评时政,论说识见,然而并非游谈无根,一味空玄,诸子文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文章中都大量运用了寓言。这些寓言取材广泛,历史现实、时事政治、社会生活、军事经济、外交内政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用。寓言故事一般都是用来说明文章里思想认识的,因此,每一则寓言都可看作是一个用来比喻文章中心思想的喻体,都是一个比喻。因而从寓言的选取使用,可看出比喻特征。

①在游说、论辨中,针对游说对象的具体情况,和论辨双方特征,灵活机动地运用针对性强的寓言,可以使本体、喻体关系密切,相似点显明,成为切中要害,说服力强的比喻。

如《孟子》比喻往往如此。孟子要游说梁惠王实行仁政王道,可是梁惠王总是乐于霸道。恰好梁惠王问孟子一个问题,说他对魏国尽了心力,可是魏国百姓不增多,邻国之政没有象自己那样尽心力,可是邻国之民不减少,这是什么原因?孟子马上接过话题,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寓言作比,以寓言中打仗时临阵脱逃五十步而讥笑逃跑一百步的人,比喻梁惠王,以逃跑一百步的人比喻邻国,切中梁惠王和邻国都是实行霸道的,尽管梁惠王采取了一些惠民措施,但在本质上还是与邻国一样,都实行武力霸道。这与“五十步笑百步”的人比喻十分贴切。

再如孟子为了说服宋国采取“什一”的税制,及去掉商业税,而宋国大夫戴盈之推说:“以待来年而后己”。孟子立即用了“攘鸡”这个寓言。用“日攘其邻之鸡”经指出错误,改为“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己”的那个人,比喻宋国不能立即去关市之征之错,也十分贴切。再如《战国策》里,《魏策》记季梁以“南辕北辙”的故事劝止魏王伐赵;《燕策》苏代以“鹬蚌相争的故事为譬,游说燕赵相争如同鹬蚌,劝阻了赵惠王伐燕。

②从正面阐发自己的政治见解,某种思想认识或观点,选用或编造寓言故事比喻,加以证明,增强说服力。

《韩非子·难一》是要批判儒家尊崇圣贤的人治德化思想,提倡法治学说。为了揭露儒者既“圣尧”,又“贤舜”而在逻辑上自相矛盾时,使用了“白相矛盾”这个寓言,无形中成为一种比喻,意在比喻“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的二难,也是十分恰当的。

《吕氏春秋·察今》是要阐明“因时变法”的历史观,在提出“时不与法俱至”的观点后,使用了“荆人袭宋”的寓言,即荆人袭宋,先在滾水做标记,及擁水瀑涨,荆人仍循表夜涉,遂至溺死千馀的故事,以及“刻舟求剑”的寓言,反复比喻、批评泥古不变,因循守旧的人。

再如孟子以“揠苗助长”阐明“养气说”,以“二子学奕”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孟子使用譬喻,陈述事理,辨章是非,即能引人注意,又有说服力;而且譬喻的形式多样,常根据事件的不同而变换。

③《庄子》文章汪洋姿肆,光怪陆离,结想奇谲。虽然《庄子》寓言与思想结合不是十分紧密,若即若离,但《庄子》寓言想象非常丰富,甚至是现实生活所没有的。如“姑射神人”“北溟鲲鹏”等。而且《庄子》多比喻,或隐喻,或明喻,或设喻,手法多变。其设喻又常与比较、对偶结合,如:“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给养,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其设喻又如连环相叩,连连不断。

有时庄子在论辨,或应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时,随手拈用寓言,则十分切合当时情势。如庄子窘困贫穷,有曹商者使秦,因使秦得车而骄形于庄子。庄子即以“破痈舐痔”的寓言回答。以替秦王治痔者比曹商,甚为确当,且刺其人格低下。又如庄子见惠子,而惠子恐庄子代已相,搜于国中。庄子遂用了“鸱吓鹓鸲”的寓言,以“鹓鵮”自比,以“鸱”比惠施,于事甚切,赞扬了自己的清高,贬斥对方低下。另外,以“运斤成风”的寓言,比喻与惠子的论辨,也是对论辨技巧和论辨对手的高度评价。

(4)诗歌的比喻

比喻是文言诗歌最重要的修辞手法。诗歌的比喻,同散文的比喻就其产生成因及要素没有什么不同。但因为诗歌语言毕竟与散文语言有所差异。因此,诗歌的比喻就与散文的比喻有一些不同。

①诗歌宜用借喻

当然,文言诗词里边,各种比喻形式都可以自由使用,没有什么戒律,就看你如何使用。但因为文言诗词的诗句单位。一般就是“五言”和“七言”,而且一首诗或词的字数也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最多的意思,传递最丰富的信息,文言诗词语言的第一要求就是非常精练、高度概括,极为简约。因此文言诗词不能容纳宇数很多又在形式上繁复冗长的比喻形式。而“借喻”就是比喻最凝炼简洁的形式,它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比喻,简化在一两个字、一个词以内。李白诗《哭晁卿衡》:“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明月”二字就是一个比喻,是用“明月”比喻日本人晁衡的。晁衡来中国求学,学成留为客卿,后返日本,误传溺死,李白写诗悼念。这个比喻只以喻体“明月”的形式出现。但这个“明月”也并不是天上的’明月”,它是“明月之珠”的省略。《淮南子·氾论篇》:“明月之珠”高诱注:“夜光之珠,有似月光,故曰明月。”李白《赠蔡雄》“倒海索明月”《独酌有怀》:“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均以“明月指珠。李白是以“明月之珠”即夜明珠比喻晁衡,是对晁衡很高的评价。另外“明月”二字在诗句里边便于组合安排。

李峤《中秋月》:“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一个“轮”字就是一个比喻,“轮”是车轮,以车轮比月亮,取其满月与车轮相似。元稹以“玉轮”比月亮,他在《月》诗里说“黄道玉轮巍”,陆游又用“冰轮”比月,《月下作》:“冰轮了无辙”。苏轼又以“玉盘”比月,也是取其圆,《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李贺又以“玉钩”比“弯月”,《七夕》:“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以上都是对月的比喻,用了“借喻”,把喻体安排在句子里,通顺,妥贴,自然。而且“借喻”是把本体、比喻词,相似点一概省略了的,就可以节省很多文字,传达更多的信息,使诗句的蕴含更丰富一些。比如韩愈诗:“水作青罗带,山是碧玉簪”,用“青罗带”比“水”,用“碧玉簪”比“山”这种明喻也不是不可用,但它与贾岛《青溪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相比,就觉得不那么经济了,韩诗十个字,只包含两个比喻,贾诗十个字,以“明镜”比水,以“屏风”比山,两个比喻外,还有人的活动,鸟的飞翔,传达了更多的信息。

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以“紫云”比制作端砚的石料,是借喻。以“紫云”比,一是说砚工取石之高,二是石料颜色如紫。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以“碧玉”比喻春天柳树的树干,以“绿丝绦”比喻带柳叶的柔软而长的枝条。“绿丝绦”是绿色丝带,用以比柳条极为贴切。亦为借喻。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是用“满月”比喻思君者的容华。乍读不得其解,如何以“满月”比容华,至下句方知其比趣之所在。月至满之后,则渐亏,“夜夜减清辉”又是一比,比思君者容颜之减。这种比喻,实为上乘之作,它借助喻体“满月”之特征,使比喻延伸,又产生新的比喻。

②诗歌比喻的灵活性

诗歌里边的比喻,本体喻体的次序较为灵活自由,不可如同散文看得很死,要根据诗句全面机动理解。

有的人把文言诗词中明喻或暗喻本体喻体颠倒的现象叫“逆喻”,如岑参《夜过盘石》:“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树此一格,未必恰当,因为这仅仅是文言诗词里边的个别现象。既谓之“逆喻”则必有“顺喻”,本体喻体既可以“逆”,又可以“顺”,则为无所谓顺序了。其实诗词中这种本喻体颠倒使用,恰为文言诗词比喻特殊现象,其合法性,亦仅限于诗词,散文中恐怕就没有这种现象。而诗词里边之所以颠倒,也往往有原因可究。即如上边所举岑诗,就诗句意思,所陈述的对象应当是“月”和“云”,则以“眉如月已画,鬓似云新梳”为是。然而这两个句子平仄应为“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而“眉如月已画”和“鬓似云新梳”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和“仄仄平平平”,前一个句子是“三仄调”,后一个句子是“三平调”,这是近体诗平仄格律所不允许的,本喻体颠倒原来是为调平仄。

象下边例子,均有调平仄的原因:

欧阳修《长想思》:“玉如肌,柳如眉,爱著鹅黄金镂衣。”

今据《钦定词谱》“长相思”双调,三十六字前两段各四句。上边欧词,属后段之前三句,其平仄应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如为“肌如玉,眉如柳”则是“平平仄,平平仄”,本喻体颠倒也是为平仄。

杜甫《大食刀歌》:“罗江如线针如水,荆岑弹丸心未已。”这是古体诗未必讲平仄,但前句里后一个比喻,本体喻体倒置成“针如水”的作用,是与前一个比喻“罗江如线”形成“错文”。

至于暗喻,本体喻体的顺序就更自由了,因为没有比喻词,似乎就没有了限制,本体在前可以,本体在后也可以,更为灵活,便于组句,对仗,调平仄,押韵。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竹披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这是一首五言律的颔联,是讲究对仗的两个句子,都是没有比喻词的比喻,从句意是用“竹披”比喻“双耳”,以“风入”比“四蹄”的。但一定执意要把本体放前,喻体放后,则有可能破坏平仄,改变句子结构,而且没有比喻词也没必要把本体放在前边。

李白《荆门泛舟》:“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这两句虽不讲究平仄,但还是对仗的句子,都是两个比喻句,以“雪照”比喻聚集在沙滩上的雁群,以“花飞”比喻从山谷飞出的黄莺,也是本体在后。

③绝句的比喻构思

古人在论说“赋、比、兴”时,就已经把比喻当作一种写作方法。因为比喻主要依靠想象和联想,旧体诗在写作构思时,往往依靠这种联想和想象。以贺知章《咏柳》为例: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对“二月春风”和“剪刀”这两个完全不同类的事物从中寻求联系,思索二者的相似点的过程,也就是这首诗的构思过程。诗人首先看到春柳,看到它千万条带叶,修长而柔软的枝条,就想到千万绺绿色的丝带,当然这两者的联系还仅仅是形似。丝带不是自然,是人工的东西,是可以用来剪裁的。当诗人看到柳条上那些在春天初生的柳叶,千形百状,意态各别,马上想到这是用剪刀裁剪出来,然而天下那有如此神奇的剪刀,不几天内,剪出所有柳条上的柳叶?真是鬼斧神功,自然天成。于是想到这是大自然的杰作,这是一把无形的剪刀,无形的剪刀就是春天、春风。春风所到之处,能使柳枝发芽、成长,催它生出柳叶,长成样子各不相同的叶片,就象人们拿了剪刀,用自己巧手剪裁出来一样。又如王维《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

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

不共楚王言。

诗题是息夫人,名息妫,春秋时息侯夫人。《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如息,以食人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又,孟棨《本事诗》语及此诗写作原委:“宁王宪贵盛。宠妓数十人,皆绝艺上色。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瞩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问之曰:‘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答。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余人,皆当时文士,无不悽异。王命赋诗。王维诗先成云云。”从以上材料可知,这首诗并非是一般的咏史诗,如果没有《本事诗》揭示的写作背景,可以认为是咏史诗;可是有了《本事诗》所说的事实,我们就应必须把“息夫人”和“饼师妻”二者联系起来,并弄清楚二者是什么关系,谁主谁次。原来,当在座文士目睹饼师与其妻相见一幕,并受命就此赋诗之后,王维在构思写作时,他是据“饼师妻”联想到了“息夫夫”,两人虽古今不同,其命运何其相似,特别是两人性地何其相同,她们都畏于强暴,而不忘旧情。于是王维就以古喻今,以“息夫人”比“饼师妻”,“息夫人”是喻体,“饼师妻”是本体,全诗是以“借喻”的形式出现,虽然写的是“息夫人”取材于“古”,但用意并不在于“古”,“古”是用来讽“今”的,所以这首诗并非是咏古诗。虽然眼前发生、并使全场为之“悽异”的一幕在王诗中未曾与及,但它是这个比喻的本体,是写诗的本意。

④“以人喻物”和“以物喻人”

在文言诗词的比喻中,有以“人”喻“物”者,即“物”是本体,“人”是喻体。“物”是描写的对象,本意之所在;关于“人”的描写,是用来描写“物”的。诗词中的这种比喻其形式往往是明喻或暗喻的形式。

李贺《南园》诗本写南园之所见,其实主要写所见之花。而李贺写花,采用“以人喻物”手法,用美人的容貌、行事比花,但绝不是“拟人”,也不是拟物,新颖别致:

花枝草蔓眼中开,

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

嫁与春风不用媒。

同类推荐
  • 漱玉词

    漱玉词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传情之作,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作品——《漱玉词》,因李清照济南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词人少时与知己爱人赵明诚几次生别离,多感相思惆怅。后又经历夫妻阴阳相隔、时局动荡,更添孤苦凄凉。其作词自辟途径,锦绣才思尽赋清雅言语,又妙解音律。明代杨慎有评:“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
  • 在他乡·远去的老调

    在他乡·远去的老调

    本书中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随着时间流逝的,不仅仅是年华,还有那些在历史的灰烬中渐渐封存的记忆。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雷达,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
  •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变相为妻

    变相为妻

    一个卧薪尝胆,只为灭门之仇;一个重生归来,只为她平安喜乐………苏离:我女扮男装,只为报仇靳斯寒:我撒娇卖萌,只为苏离
  • 战神萧東

    战神萧東

    三生逍遥定乾坤,六道轮回锁魔魂,九霄云外战神怒,武动苍穹我为尊
  • 隐界之旅

    隐界之旅

    叶小冬是个平凡的年轻人,从一场车祸之后他的人生发生了转变,不管愿意与否,他的命运和隐空间交织在一起。这是个复杂,同时也很简单的故事。
  • 我的爱情很完美

    我的爱情很完美

    12点,钟声响起归家的信号。我不再是那一个仿佛从童话世界里走出来的公主。脱下礼服,我还是我,童逸敏。“程少爷,请你日后不要再来打扰我可以么?我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卑微,和你在一起根本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不想让别人再说些我什么攀高枝之类的话!我不是这种人也不想当这种人,请你自重。”转过身,泪已流下……
  • 身为宇宙伴生物

    身为宇宙伴生物

    我是自从宇宙诞生时,就存在的。我宇宙各地行走,在一个又一个文明停下关顾,又离开,只留下属于我独有的痕迹,无数知道我存在的,却从来不知道我离开过。这宇宙天我来到了地球上
  • 仿生纪元

    仿生纪元

    【新书《基本演绎法则》已发】陆文重生为家政型仿生人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做做家务了可被雇主带回家的第一天,他得到了这样两条指令:“不要去三楼。”“在后院挖一个可以埋下成年人的坑,挖深一点。”……书友群:603322391
  • 我不会网恋

    我不会网恋

    大概是青春期少女的各种烦恼,身边的人都有了男朋友,只剩你一只单身狗怎么办?网恋?不,那是不可能的……真香
  • 惊奇先生

    惊奇先生

    一次机缘巧合,我跟随一位道家大师,学习流失已久的道法,从此将要面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凶神恶煞,斗降头师?抓女鬼?除猪妖?斗黑白无常?闯阎王殿?与千年狐妖百年之后纠葛?这一世我经历太多了。求码子的动力。每天十张推荐票,多加两更,不要担心存稿不多,我担心你推荐票不够。
  • 寻仙之路几人还

    寻仙之路几人还

    仙,是否真的存在?满天诸神又身在何方?在那遥远的过去又有着一些怎样的传奇?未知,才值得人去追寻!新人新书,求支持!
  • 凰于天

    凰于天

    风云起八方乱倔强女孩抬头望天,为何龙在上凤在下。舞一曲凤凰如仙,从此凰于天,八方龙来朝。天下八国梁,钟家卖女夜,周国势强灭梁周国大将军破梁,俘梁女钟月嫣月嫣培训将军府,献之公府,未见,公子已先死活埋地下,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