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2600000003

第3章 叙述行为(2)

按照上一节中画出的图表,作者是叙述信息的发出者,是整个叙述行为的总出发点。但是作者恰恰是文学研究中最不可捉摸的一环,与一般看法相反,作者是最不稳定的因素:莎士比亚、施耐庵、曹雪芹都只留下一个名字,“兰陵笑笑生”之类留下一个外号。对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来说,某些作品,例如《水浒传》,几乎是历代改写编辑者的集体创作。像欧洲《亚瑟王传奇》那样叠加的故事集合,我们只能从归属于他们名下的作品来了解他们。即使是历史有详细记载的作者,甚至当代的、生活在我们中间的作者,也很难说我们对作者的了解已经如此完善,可以拿这种了解作为研究作品的可靠出发点。任何一个人的意识活动本来就很难了解清楚,况且我们也难以决定作者意识与他的某一部作品的关系:此时之心并非彼时之心,写下的心也不一定是作者的真心,他可能作伪,他更可能不了解自己,他自己声明的“创作意图”也不能作为可靠依据,不然文学研究就可以简化为资料收集整理和辨伪工作。文学史家,作者生平研究者,可以有权“知人论世”,谈作者的全部人格意识。就叙述学分析而言,没有必要袖手坐待文学史家完成研究再开始自己的工作。与具体作品的分析有关的,只是作者意识的一小部分,即具体进入作品的那一部分。而要找出这一部分意识,从作者生平传记入手显然是舍近求远,而且即使我们把作者一生都搞清楚,我们也无法确定他的意识的哪一部分被写入了哪一部作品,我们依然得回到出发点:从具体作品中找作者的意识。

因此,与叙述分析有关的所谓作者,是从叙述中归纳、推断出来的一个人格,这个人格代表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形态、个人心理以及文学观念的价值,叙述分析的作者就是这些道德的、习俗的、心理的、审美的价值与观念之集合。整个作品就靠这个集合作为意识之源。

这个价值与观念集合与文学史家所找出的作者思想意识(如果他们能找出的话)可能完全相合,可能部分相合,也可能完全不相合。不管如何,这个集合是实际参与写作过程的作者的代理人——作者的“第二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自我”是作者通过作品的写作创造出来的一种人格。

对于叙述学而言,只有这个作者的“第二自我”才是真实的、可靠的、可触及的、可批评的、可分析的人格。如果我们不是作者的朋友,我们作为读者就只与这个第二人格打交道。我们接触到的只是《红楼梦》或《哈姆雷特》的文本中推定出来的作者人格,这些作者人格与历史上真实的曹雪芹或莎士比亚是否相合,是文学史家工作的范围。他们能搞得清这问题,当然更好。一时弄不清,我们也不能让叙述分析中的作者位置虚位以待。的确文学史家至今没有弄清这些作者是什么样的人物,并未阻挡我们研究这两部书。

这个作者的第二人格,这个支持作品的价值集合,现代文学理论一般称为“隐含作者”,因为他是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推论归纳出来的。

隐含作者的概念对于现代文学批评来说至为重要。目前我国批评界的很多混乱的说法,有不少就起因于将作者与隐含作者相混淆,认为作品中的价值观一定是作者思想意识的一部分。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论到王绩的诗《过酒家》:“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说王绩“从庄子学来一套既愤世又混世的人生哲学”。我们至多只能说这首诗的隐含作者有这样的思想,“佯狂”是写诗者经常采用的姿态。关于王绩本人,我们所知极少,何必遽下断语?

从隐含作者的概念可以得出一个乍一听可能十分奇怪的结论:同一个作者可以写出完全不同的隐含作者,因为他完全可以在不同的作品中使用完全不同的价值集合,有时是因为他思想变化了,有时却可能是他戴上了不同的面具而已。

讽喻诗和闲逸诗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白居易,久为我们所知,宋人写的诗和词经常判若两人。《蚀》三部曲的隐含作者与《子夜》或《林家铺子》的隐含作者很不同:前者热烈而悲愤,后者冷静而观察犀利。韦恩·布斯曾举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为例,他的三部主要作品有三个完全不同的隐含作者:《大伟人江奈生·怀尔德》的隐含作者“十分关心公共事务,担心野心家掌握权力可能危害社会”;《阿密利亚》的隐含作者是个板起面孔说教的道德家;而《约瑟夫·安德鲁》的隐含作者却是个玩世不恭的乐天派。

一个土豆做几个菜,但不会做成西红柿,这是费伦的妙言,他是布斯事业的继承人。Kate Chopin的小说立场很不相同:《觉醒》提倡妇女解放;《一小时的故事》追求自由的女主人公反悔;《黛西蕾的婴孩》黑人血统中有劣根性;《一件精美的瓷器》老黑人正直善良。

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1977年香港版与1980年北京版差别很大,这两个版本的隐含作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格。

反过来说,多个作者参与同一叙述文本的写作,也就成为一个隐含作者。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的作者是两个人,但作为一本书,隐含作者是一个人,不然《红楼梦》不能作为一个叙述文本来读。网络接龙小说,隐含作者按叙述进程变化,“随时听取反应作调整”的西方电视剧也是如此。七十回《水浒》与一百二十回《水浒》隐含作者很不同,所以毛主席号召批判宋江的投降主义,这是因为“一部叙述”的范围变化。

当然,我们不能把隐含作者与作者完全分离,形成隐含作者人格的价值集合是由作者提供的,如果作者在写作时不是故作姿态或弄假作伪(例如奉命作文),那么隐含作者就是作者人格的一部分。美国叙述学家恰特曼认为:“没有理由去要求……真实的康拉德对《间谍》或《在西方眼光下》的推定作者的反动态度负责,也没有理由要求但丁对《神曲》隐含作者的天主教思想负责。”这个说法就未免过分了,当然他们要负责。我们只是不能把《在西方眼光下》的隐含作者看作康拉德的全部人格,从而认为这本小说背后的价值集合就是康拉德完整的世界观。

作品当然是作家所写,作家写出作品是无法闭眼否定的事。引入隐含作者的概念,这个问题就倒过来了:作品写成,隐含作者才诞生,他不可能脱离作品而存在。布朗肖说:“不是灵感把秘密赐给一个预先存在的诗人,而是把存在赐给一个尚未存在的人,因此我们说:诗创造诗人。”他谈的只可能是隐含作者,实际作者先于作品存在,隐含作者人格是作品赋予作家的人格,是他所有作品各个隐含作者的集合。

例如谁是乔治·艾略特?真实作者还是隐含作者?布斯用两个例子说明隐含作者的力量:

Marian Evans写小说为出版顺利用了George Eliot之名,这个名字应当属于隐含作者。但是一旦成名,她已经无法恢复自己的原名,因为读者与出版商已经把她当作男人。因此, George Eliot是文学史上的真实作者。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似乎不合理的推演顺序:生理作家→作品→隐含作者→作家人格。也就是说,文学史上的作家,是他的作品的隐含作者人格之集合体。

对于非虚构性叙述而言,例如日记,如吴宓《吴宓日记》的隐含作者是由对这个文本的阐释阅读推导出的,它只代表一种价值观念的集合,它与吴宓其他文本所推导出的隐含作者一定无法完全相同,它们都是作者本人价值观念的一部分,不能等同于作者本人,只要有文本,隐含作者永远不死,但是作者本人作为一个生物体,已经逝世多年了。而且一般来说,隐含作者很多都含有美化的成分,《吴宓日记》中的隐含作者比吴宓本人更加高尚。

对于虚构性叙述而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隐含作者拥有宁静恬淡的人格,沈从文的小说《丈夫》的隐含作者拥有世俗激愤的人格,它们都代表作者价值观的一部分,但都不是作者本人。这些隐含作者或是超脱或是充满正义,比作者本人在某种意义上高尚,因为作者曾自杀过,所以不超脱;作者曾在抗日战争中提出纯文学,所以不够正义和血气。当然,所谓的高尚与否,还与文化所推崇的道德标准有关,不是绝对的。

例如,我们读《幻城》,感觉隐含作者是一个充满想象、向往自由、正直勇敢、刚强的人,但是实际上,作者郭敬明并不具备多少这些品质。《幻城》一出,即有网友指出其情节构思、人物设定等方面有抄袭日本动漫之嫌,只因拿不出确凿证据而作罢。之后,郭敬明又出版了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此书一出,即被指剽窃和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最终,经法院判决,郭敬明败诉。

由此可见,任何叙述的隐含作者不能等同于作者本人。隐含作者由读者阅读归纳、推断出来的一个人格,并不代表作者本人的人格。一般说来,隐含作者都比作者高尚,因为隐含作者是受社会道德、习俗、审美价值及文化形态等因素影响的,因此与作者本人相比,隐含作者是倾向于道德的、符合社会价值的人格。

说作者被作品创造,经由的顺序是从第二自我(隐含作者)进入“第一自我”(史存作者)。李怀霜在《吴趼人传》中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盖低回身世之作,根据昭然,读者滋感喟。描画情伪,犹鉴于物,所过着影,君厌世之思大率萌蘖于是。余尝持此质君,君曰:子知我。虽然,救世之情竭,而后厌世之念生,殆非苟然。”也就是说,不是吴趼人的厌世观使他创作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而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厌世观导致了吴趼人成为厌世者。这听来似乎奇怪,却是吴本人亲自作证于此。

再举一个有趣的例子。20世纪初,美国新诗运动期间,诗风比较保守的诗人威特·宾纳(Witter Bynner),对新兴诗派之崇尚东方诗看不惯,他与另外两个诗人用假名字发起了一个“最新潮”的诗派“光谱主义”(Spectrism),到处发表宣言,发表诗篇,实际上是在嘲弄其他新诗派。诗界轰动,评论群起,两年后,他们自己宣布是个骗局,把上当捧场的同行好好嘲笑了一场。作者们固然是在搞骗局,但就“光谱主义”本身的诗而言,我们不能说这些诗的隐含作者是假的。有趣的是,骗局收场后,宾纳自己发现他已经无法摆脱“光谱主义诗人爱麦虞·莫根”(他用的假名)的幽灵:“我现在不用力气就可以写出应当是莫根写的诗,我已经不知道他在何处结束,我从何处开始。”从那时起,他成为中国诗的崇拜者,他的作品是中西文学交流的一个佳例。

隐含作者往往比作者高尚,这样的例子极多,虽然要证明这一点,要越出叙述之外。《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曾经让无数的青年为之倾倒的一部小说。隐含作者肯定是一位情感丰富的少年,他深谙维特之苦,他将维特引向了死亡;但是,歌德本人非常全面,理性和感性同样发达,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表现的一样具有理性控制和自我调控能力,所以他可以既是大文豪又是魏玛官员。作者本人显然没有沉浸在维特“抒情”的气质中,而隐含作者却难免沉浸其中。所以有人说,歌德利用这篇文章宣泄个人情绪,他“杀死”了维特,保全了自己。这也是后来的浪漫主义者开始讨厌歌德的原因所在。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中的隐含作者是个对妻子、对爱情忠贞不渝,非伊莫属、爱不另与的痴情之人,用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任何女子都不能取代韦丛。阅读和归纳出的隐含作者应该是一个忠于爱情,心怀感恩,对亡妻忠贞不渝的专情之人。然而,真实世界中的元稹却与隐含作者截然不同,他风流浪荡,与薛涛、刘采春等女性有染。陈寅恪所言:“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现实生活中元稹的为人与诗中的隐含作者极为不符,隐含作者更加高贵,更符合道德标准。

昆德拉的作品多年来一直受到众人追捧,而拥趸者们常常把昆德拉本人与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混淆起来,不知不觉间把他塑造成了无所不知、指点迷途的神启者。事实上,众人拥趸的并非生活中真实的昆德拉,而是他作品中的隐含作者,是他作品中体现出的一种抽象人格。《生活在别处》中的雅罗米尔青春激荡,热情呼唤革命的到来,为了革命,他可以牺牲一切,亲情、友情、爱情,所有都要为革命让路。雅罗米尔在这种隐秘热情的支配下,将女朋友一句戏谑的谎言信以为真,立即跑去告发了自己的女友与其哥哥,将他们双双送入监狱。我们的隐含作者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是冷静与高尚的,他同情与谅解雅罗米尔这种为革命所利用,失去自我判断力的青春激情,同时又隐含着批判时代、警醒世人的意图。这样的一个隐含作者,有谁不会欣赏敬佩。

然而将视角移至生活中的昆德拉,他就成为了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他有七情六欲,会犯错,糊涂,同样拥有过年少轻狂、不甚厚重的时代。有资料显示,昆德拉在年轻时,曾与雅罗米尔一样,向当局告发过自己的密友,并导致其密友被判刑22年,在监狱中度过了14个春秋。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已然辨不分明,可能是因为年少的革命激情,也可能是因为人性的怯懦。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真实生活中的昆德拉与那个高尚完美的隐含作者相距甚远,任何叙述的隐含作者不能等同于“作者本人”。

果戈理及其代表作《死魂灵》。《死魂灵》揭露了农奴制腐朽的官僚统治的罪恶,其隐含作者描写了农奴社会的黑暗面,反映了农民疾苦,批判了俄国当时的黑暗现实。他开辟了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形成了“自然派”,但他本人的思想则没有一直坚持批判的角度,他在写作《死魂灵》的第二部时思想出现危机,政治观点日趋保守,转向追求道德上的自我修养,迷信宗教,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甚至否定过去,为以前创作忏悔,甚至否定了《死魂灵》。所以,《死魂灵》的隐含作者比果戈理本人高尚。

但也有些作品有意或无意地显示了隐含作者的某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不比真实的作者高尚。偶尔可以看到,作者有意在作品中糟蹋自己,或是做自己私心里想做的人。也有反过来的:《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与《岳阳楼记》的隐含作者完全不同,范仲淹很可能比《苏幕遮》的隐含作者高贵。下面抄录一段王小波访谈中的对话:

记者:你的作品大都是以第一人称去写的,主人公都叫王二,那就是你吧?

王小波:不,不能这么说吧,我觉得不能这么说。

记者:为什么?

同类推荐
  •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历史典故篇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历史典故篇

    有趣又好读的诗词入门读本。在故事中与风雅诗意重逢,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用唐诗宋词奠定一生的国学根基。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诗词经典课外读物,辑录了上古神话传说、名人典故、寓言故事等,让小读者在了解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外,充分理解诗人的所思所想,体会诗词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核和时代精神,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 奥威尔战时文集(奥威尔作品全集)

    奥威尔战时文集(奥威尔作品全集)

    “谎言就是谎言,无论它是否被人发现。”——乔治·奥威尔。二战是深刻影响了奥威尔人生经历与思想维度的一个关键事件。在这场一度将英国逼入绝境的战争中,这个有着自由传统的民族(连同奥威尔本人)切身体验了配给制与物资短缺、宣传战与报刊审查、总体战与无差别轰炸。1941年至1943年,奥威尔更是加入了英国广播公司(BBC)东方节目组,负责对印广播,在同盟国与轴心国争夺印度人心这个没有硝烟的分战场上,成为了宣传战争机器上的一枚螺钉。可以说,没有二战,奥威尔就不会在他的《一九八四》中写下那三句警示名言: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而从奥威尔在战争期间留下的形形色色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思想进化的脉络和战后世界的图景在他心目中的渐渐定影。
  •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历史的田野广袤无垠,我所涉足,不过其中一二。仰望人物星空,灿烂无比;偶尔史林折枝,余香满手;记录编辑思绪,回味无穷。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太阳,感动与感奋,交织在跋涉的征途。
  • 岁暮长吟

    岁暮长吟

    《岁暮长吟》这里的每一首诗,每一阕词,无不立意深刻,意境深远,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每一篇都蕴含一种闪光的思想,所散发出的真情,总会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且具有强烈的韵律美。吟诵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带给读者的是心灵上的愉悦。
  • 传统下的独白

    传统下的独白

    这本书共包括四十几篇文字,篇篇都是名副其实的“杂”文,有的谈男人的爱情,有的谈女人的衣裳,有的谈妈妈的梦幻,有的谈法律的荒谬,有的谈不讨老婆的“不亦快哉”……各文的性质虽是杂拌儿,但是贯串这杂拌儿的却是一点反抗传统、藐视传统的态度。
热门推荐
  • tfboys我喜欢你

    tfboys我喜欢你

    这是作者第一次写小说,请多多指教,作者qq是3184504420,群号是463406884
  • 这个主角是问题儿童

    这个主角是问题儿童

    一句话介绍:少女穿越变成了一个小男孩,然后在精神病的路上越走越远的故事。——有总是坑主角只配被称为黑手指的系统,天才系光环主角,和契约流标配漂亮的朱雀大哥哥以及天天夜袭主人的可耻恶劣花妖……关于主角到底是什么性别……其实也不算很重要吧。一切都在故事中顺其自然。
  • 快穿之神请别皮

    快穿之神请别皮

    伩芷因为一次任务失败倒带重新开始,任务世界和之前所经历的世界完全不同,关键是,居然还要攻略一个男人!在经历了三个世界,她找到了她一直在寻找的好闺蜜!忘川:我们一起做大佬!伩芷:对对对,我们做大佬,他们做小弟!筱藤:不是……柏然:女王陛下,您开心就好。筱藤:你怎么这么没骨气!在经过伩芷我教训之后筱藤:陛下,您开心就好柏然:我这不是没骨气,我只是知道实力悬殊!
  • 器魂天道

    器魂天道

    “昂,真好吃!”雨天鼎拿着一个果子,用力咬了一口,另外一只手拿着一个罗盘法宝,如同吃大饼一样,咬了上去:“这个味道也不错!”我吃,我吃,我吃吃吃......丹药配法宝,味道挺不错的啊。雨天鼎抬头看着面前的一个人,疑惑的问道:“你要送法宝给我吃?真奇怪,这年头法宝都有人送上门来。”“不过~我接受了,你要我吃你哪个法宝?”雨天鼎指着面前的一堆法宝说道。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宠爱甜心要乖哦

    宠爱甜心要乖哦

    婚礼现场,杨扬被抛弃,苏子旸如天神般降临现场解救某人于水深火热中,他说:从此之后,她归我来管,和你们再无瓜葛!无欲无求,他只要她好好生活,开心的做她想做的事儿,杨扬想,苏子旸真是丫的个好人。殊不知,小绵羊就是这样掉进大灰狼的圈套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世纪逍遥

    网游之世纪逍遥

    放眼天下,谁能档我一刀?生性淡泊,可麻烦却是接连不断!气死神兽,与游戏主神结交!他?……他是无畏的勇士!他是龙族的噩梦!他还是世界的守护者!高手与庸手倒底差距多大?现实功法究竟能不能和游戏技能比肩?
  • 路大影后的追夫之路

    路大影后的追夫之路

    路远兮,堂堂影后!竟为了一个小特助,死乞白赖的去求那个恶魔影帝!!“你是影帝,你了不起啊?老娘还是影后呢!!我就是想追夫呀!!虽然还没追到手,连恋爱都还没谈上,但是我怎么可能轻易放手呢?那个什么,吾将索,你什么眼神?我,我,我警告你哈,别这样看老娘!!”吾将索,绅士款款,勾唇,似笑非笑,撩拨着无数少女的心,荡漾。他一步步走来,如清风般迷人,桃花眼含情。“夫人!我不好吗?小特助?我秒杀他好吗?”路大影后:“吾将索!你小特助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啊?”吾大影帝:“哦,他喜欢高冷,厌世的女生。你问这个干嘛呀?”路大影后:“没什么,就是问问。”小特助:“像你这种只会装的女生,我一点都不喜欢!你能不能不要再来烦我了?”路大影后:“吾将索!老娘真是信了你的鬼话!!”吾大影帝:“夫人,什么?”路大影后:“给老娘滚!”唉,影帝影后又在打情骂俏,粉丝们,给我高举“索你”cp牌!gogogo!!打call不要停!!
  • 花错田:相府千金

    花错田:相府千金

    剪一片秋的叶/落霞飞天/剪一个冬的雪/白雾茫茫/剪一棵草的籽/绿郁葱葱/秋啊/那离别的秋天/带走漫天的绿叶/随秋风起舞/落下一片夏的花瓣/于地/于是/脚踩在秋叶/与花瓣雨之下/沐浴漫天的飞花/梦想/升起的地方/有太阳在高歌/亲爱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样/轻轻盈盈走过/这思念的秋/剪一颗秋的眼泪/迷茫前方的路/拾起相思的红豆/寄在你的书签里/飘走我的心/我的情
  • 相遇的季节花会开

    相遇的季节花会开

    她只是一个孤儿,在现在的家庭里生活的很不好。她不是一个容易动情的人,却对儿时的玩伴念念不忘,甚至为了他而考到他所在的那个城市。她很平凡,没有强大的背景。而他的出现,成功的为她引来了一批批的敌人,她的大学生活注定不平凡。敌人对她来了一招瓮中捉鳖,她无力反抗,只说了一句:“我会让你们为你们的行为付出代价的。”像是安慰自己,又像是警告那些伤害过她的人。“炙手可热、前途无量。”这是圈内人对他的评价;“冷酷、狠、无情、果断。”这是他的员工对他的评价。无论在娱乐圈,还是在商场,他都是一匹让人不能忽视的黑马。在她面前,他就是一个无耻又毒舌的人,有时却温柔的让她不能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