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2600000037

第37章 叙述形式的意义(9)

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元意识由来已久,尤其是在释道这两家非主流思想中,《道德经》强调区分君临于“可道”、“可名”世界之上的“常道”与“常名”;例如禅宗谕“至佛非佛”和论“迷”与“悟”(《传灯录》卷二十八“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清晰地指出层次控制关系)。

奇书《西游补》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本元小说。翻转《西游记》,固然已是戏仿,而书中论及层次观念,妙趣横生,发人深省。例如第四回孙行者入小月王万镜楼,镜中见故人刘伯钦,慌忙长揖,问:“为何同在这里?”伯钦道:“如何说个‘同’字?你在别人世界里,我在你的世界里,不同,不同。”

可以不无骄傲地说,中国先贤对元意识比西方古人敏感得多。然而西方现代元意识发源于希腊哲学与数学的推理逻辑之中。例如,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之严密,固然难逃导致千年机械论统治之咎,但一旦发现触动公理,即可创立整个新体系,它就直接引向了元数学。中国当代知识界的元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无法借释道而生,虽然艺术家们常可求助于释道之敏悟。

80年代初开始的“方法论”热,与1985年起关于中国文化的热烈讨论,为先锋小说的元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精神土壤。方法论即元方法。西方有些论者认为现代元意识的产生是信息爆炸的结果,是掌握过于庞杂的信息之需要。可以说,中国当代知识界的元意识,是掌握过于庞杂而模糊的中国文化和历史信息之需要。读余华和格非的作品,这种庞杂和模糊造成的焦虑感十分清楚。

然而,这种文化界的气氛要进入小说,还得靠小说自身的发展。80年代,中国小说对释读指导渐渐增长的不安最后导致了元意识的产生。

80年代上半期的伤痕文学与改革文学正是靠强力的注释性指导而适应社会需要的。80年代中期,对已有释读体系的不信任导致了信码的崩溃,新潮小说实际上是释读规范危机的产物。

这种危机首先表现在“失落者”文学中,刘索拉、徐星、陈建功、多多、吴滨、洪峰等作品生动地体现了当代城市青年一切价值的失落,甚至前几年知青文学中的个人主义和存在主义价值都被丢弃。可能到这时候中国文学才成功地越过《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水平。但是,虚无主义的自伤自悼、自暴自弃依然是一种价值的追求,虽然是负向的。王朔等人已证明这种自恋情结可以成功地作为大众消费商品行销市场。

新潮小说的另一价值取向是热闹了好一阵的寻根文学。但无论是寻根寻到少数民族;还是到山区穷乡;还是到朴实乡村;还是到“靠本能生活”的前辈;或者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主流体系,都是信码规范体系危机中病笃乱投医式的寻找,而寻找当然是在追求价值,追求可行的信码规范体系。哪怕追溯的结果是对中国文化伤感而厌恶的否定(韩少功《爸爸爸》),其救治之心殷切可见。

诚然,离心运动是20世纪全世界文学总的趋向,但是如果离心的方向依然是追求对世界的诠解方式,那么这是同水平的运动。欲超越当代文学传统,需要对更根本的东西——表现形式与释读方式——进行破坏和再建。先锋小说元意识的产生符合了这个需要。

元意识,是对叙述创造一个小说世界来反映现实世界的可能性的根本怀疑,是放弃叙述世界的真理价值;相反,它肯定叙述的人造性和假设性,从而把控制叙述的诸种深层规律——叙述程式、前文本、互文性价值体系与释读体系——拉到表层来,暴露之,利用之,把傀儡戏的全套牵线班子都推到前台,对叙述机制来个彻底的露迹。

这样的小说不再描写经验,叙述本身创造经验。读者面对的不再是对已形成的经验的释读,读者必须自己形成释读。当一切元语言——历史的、伦理的、理性的、意识形态的——都被证伪后,释读无法再依靠现成的信码,歧解就不再受文本排斥,甚至不必再受文本鼓励,歧解成为文本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每个读者必须成为批评家。

元小说实际上是一种performative criticism (批评演出),是批评家作为叙述者或人物,从故事内部批评叙述规则,颠覆叙述创造真实世界的能力。因此,叙述者是在批评任何能够暂时立足的隐含作者。元小说暴露叙述策略,从而解构现实主义的“真实”,消解利用小说的逼真性以制造意识形态神话的可能。

元小说揭示小说虚构性,从而导向对小说与现实的关系的思考。元小说表明符号虚构叙述中,意义很大程度上只是叙述的产物。这样,我们所面对的 “现实”世界也并不比虚构更真实,它也是符号的构筑:世界不过是一个大文本。符号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正如罗伯·格里耶所说:

读者的任务不再是接受一个已完成的充分自我封闭的世界,相反,他必须参与创造,自行发现作品与世界——从而学会创造自己的世界。

由于把深层推到表面,先锋小说就滞留于表象。因此它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形式主义化”的小说流派。内容被化解于形式之中,只是形式的添加剂。对这样的小说,主题深化,结构统一,有机整体,立体人物等传统文学理论与批评语言完全不能适用,我们能见到的只是拒绝主题,结构瓦解,片断零散,平面人物,性格单一。指出这最后一点或许会使人惊奇,但先锋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单向度的,没有复杂性格。马原的《拉萨河女神》与余华的《世事如烟》中的人物甚至没有名字,只有号码(虽然这念起来挺别扭)。

由于叙述世界的自足性取消了,先锋小说中的直接转述语(不管引语式还是自由式)大量减少,因为人物性格已不再是叙述目的。在绝大多数先锋派作品中,人物无论性别年龄职业如何,说话的口吻不同程度上消失了个性,渐渐融入了叙述背景,也就是说,重新取消了“质地分析”。直接引语的绝对地位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中国传统小说最明显的风格标志之一,看一下延安时期的小说,或邓友梅、贾平凹等风土小说就可明白直接引语程式的重要性。

随着先锋小说的兴起,中国当代小说不仅成功地恢复了五四精神,回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而且开始超越,走向对中国文化史彻底批判和更有效继承。

不错,五四小说的立足点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总体批判,但五四小说对旧的元语言体系的攻击却是以拥护新的体系为后盾的,以新易旧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药。这样的方向似乎正好与寻根小说相反(寻根始祖沈从文的确是五四精神的反动),实际上是没有脱离元语言迷信。具有元意识的当代先锋小说暴露一切构筑和释读意义的深层批判,否定任何信码体系的必然合理性,似乎有“只破不立”之嫌,却是一种本体性的自觉,正是这种自觉使先锋小说保持批判的彻底性,而不至于落入又一个意识陷阱中去。

那么,完全不要释读体系,不就是符号的无政府,意义的空白吗?当然是。但新的意义体系的构成不是文学所能完成的。文化的转型和再生机制很复杂,不会受文学的纯批判所左右,但它需要文学纯批判的帮助。严肃的文学,尤其是先锋文学能做的只是刺激转型的机制,使之活跃起来。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之所以过早地结束了总体批判的方向,正是因为过于匆忙地寻找新的价值体系。

如果先锋小说的作者和批评者都认识到这个问题,明白露迹的作用,从无意识地写出元意识,到有意识地写元小说,那么我们有理由期盼当代中国先锋小说——中国第一个先锋小说派别——创造出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成绩。

这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先锋小说派别。从五四小说到新潮小说,整个中国现代小说可以说都是强调诠释指导,也就是说,是“评注性”的。这些作品用各种手段来说服读者,要他们相信对叙述世界只有某一种释读才是正确的,从而对现实世界只有采取某一种态度才是正确的。自然,指导强度在不同作品中甚为悬殊。宣传文学或者歌颂文学有一种“过量编码”(overcoded)倾向,不给读者任何释读自由度。固然,能保持足够批评警惕的读者或批评家依然能超越文本,析辨文本后的意识形态控制方式。但这类释读不是本意,而是歧读。有40年之久,当时,凡是放松元语言控制而可能导致歧读的作品,哪怕文中并无“错误观点”,(如方纪的《来访者》)一律必须批判。五四小说与新潮小说,某些作品的“评注”性相当隐蔽,而且在相当程度上鼓励歧读,但文本的期待释读还是看得出来的。

先锋小说则完全不同。先锋小说故意模糊其意图语境,撤除释读压力,因此它的任何释读都是歧读。如果其他小说取得歧读需要超越文本的批评(甚至大部分批评家都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歧读就是先锋小说唯一可能的阅读方式。斯柯尔斯曾攻击先锋小说,称之为“手淫式的自我审视狂”:

读者需要作者想象力的帮助。如果他们能得到的只是一声咕哝:走开,我自己麻烦够多了,他们真会走开。

诚然,读者需要评注式指导,但先锋小说的读者不能依靠这种指导。如果他们真的走开了(大部分消费性读者真的走开了),那也是先锋小说原本准备付出的代价。

同类推荐
  •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王剑冰、陆春祥、陈世旭、鲍尔吉原野……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萤光集:流萤作品及其他

    萤光集:流萤作品及其他

    甘肃大地,山川壮美,文化灿烂。在古往今来的漫漫岁月中,无论是世代生息于此的陇右作家,还是行吟诵陇上的客籍诗人,他们无不以其生花妙笔,深情吟唱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的苦难、辉煌、抗争、希望,从而构成了历代传诵不衰、而今绵延不绝的咏陇诗歌的艺术宝库,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人间词话精编

    人间词话精编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书选用了王国维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阐述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狄更斯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狄更斯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心的呐喊

    心的呐喊

    本书是作者的一个评论作品集,大部分作品发在《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人才信息报》的评论专栏里,并成为这三家报刊的评论主笔。
热门推荐
  • 龙凰涅盘

    龙凰涅盘

    由一个大国分化的三个国家。他是其中之一的国家里最后一任皇子。在他出生前,他的国家便遭到了灭亡。他从小生活在一户和自己原属于一国的人家里。因为是没落国家的后代,所以家境并不好。而他也从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本想安然长大,然后找个好工作养自己的父母,过着平淡的生活。但因为养父母的双双被杀害。他不得以踏上了变强复仇之路。在变强的过程中,他会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份呢?知道了以后又该做什么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小皇“叔”

    腹黑小皇“叔”

    那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孩子懒洋洋地睁开了眼,瞳仁如玉,狡诈的寒光乍现,无端端惊得人出了一身冷汗。他从颤抖的宫人手里接过了她。在这凶险狡诈的深宫之中,他一手将她教养长大,是她的保护伞,也是她最为忌惮的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斗破之逗破苍穹

    斗破之逗破苍穹

    好吧,我摊牌了,我穿越了。这别人穿越都穿到一个听没听过、见没见过的地方,我这咋就穿越到了《斗破苍穹》的世界里了呢?我的名字还叫什么萧炎,你听听这个倒霉的名字,萧炎,消炎,一听这名就很令人上火呀。慢着,萧炎!这不是斗破苍穹主角的名字吗?莫非劳资转运要走上一条带你装逼带你飞的不归之路了!?
  • 绝世商女:蛇蝎美人骨

    绝世商女:蛇蝎美人骨

    一句“既然你心如蛇蝎,就去和毒蛇相伴吧”就彻底把她打入了绝望的枯井。无论身心都饱受煎熬,她的一生,都太过轻信于人。以至于最后葬身于蛇窝枯井,扫过周围丝丝缠绕的毒蛇,她缓缓伸出了双手,发誓:“今日你们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如有来世,我真希望可以跟你们一样,变得剧毒无比,无人敢欺。”黑暗之中她破魂重生回到四年前,面对这个她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她游刃有余的化解了一个个危机,笑看庶出的妹妹以及姨娘们演的一出出戏。那一双深邃的眼眸,迷乱了众人,那一身绝对的风华,只为她而更加耀眼。在万蛇护航之下,且看他与她如何在这风云变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抹柔情。
  • 浅花海

    浅花海

    一个关于女孩们的短篇小说加长篇小说,唯美开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提问,多多推荐,各种多多。O(∩_∩)O谢谢
  • 永恒星宇

    永恒星宇

    广阔无垠的浩瀚星海,那是灿烂的永恒。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本着早死早超生的原则,李阳结束了惨淡的一生。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却讨厌孤独。到最后才发现,他丢失了自我,多了禁锢,少了自由。人生无非就是和爱的人一起,无忧无虑的活在这个世上。重生?亦是新生!婴儿李朝阳初次与这个星际时代打了招呼。新纪元开启,危机四伏,机遇并存。有着可以提升基因的嗜血异兽,可以摄取星魂的奇特星兽。星脑、脑域、星力、星魂、异魂、这是基因大进化的修星世界。“初代一型智脑为您服务。”原本的世界观支离破碎。全新的人生,别样的精彩~我要当家做主,我不要穿开裆裤!
  • 西郊夜话

    西郊夜话

    我们将从辑在“风雨文丛”的12本书中听到他们的叩问和解读,也感受到他们的思索和困惑。其意义也许远不止于此。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门槛,回味着逝去的昨天,期待着明天的太阳,此时恰好听到了他们对历史的追问,我们将会有什么样的联想。
  • 落剑痕

    落剑痕

    离魂是把剑,昔日莫笑以烈焰石及寒玉为料,剑成人亡,故世人称之为离魂。离魂一剑,饮血百年,终于它的持有者仇剑将之留在天祥庄上,他说剑随缘,他带不走,若是能留在此处亦是件好事。封尘并不明白仇剑为何将剑传之给他,一个不懂剑法的少年。然而在他第一次接触离魂时,他开始明白了。仇剑走了,然而离魂剑却注定不会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