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900000010

第10章 李白:“古惑仔”的混世法则(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世称诗仙,陇西郡成纪县人,唐朝著名诗人。其思想融合儒、道、游侠、纵横家的成分,而以儒、道为主。由于经历丰富,使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安史之乱时,曾为永王幕僚。

李白的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其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另有《李太白集》传世。

1.

李白何许人也?李白是四川人吗?这个是向来有争议的。本文所做的也只是一番推论而已,仅供参考。说李白是四川人,可能是因为他大概在5到25岁之间生活在四川。

但是5岁之前呢?他又在哪里?李白在25岁的时候便离开了四川,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所以,难点还是在于5岁之前的那段时间李白在哪里?对此,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做过分析。比如,在民国时期有个叫陈寅恪的学者,他的考证是李白乃胡人也。这样说来,李白就不是四川人了?

为了探讨真相,我们还得把时间拉回到唐朝,看当时有什么历史记载没有。首先,我们来看关于李白的著作,当时,有这两个人给李白编了集子,一个是魏颢,一个是李阳冰,他们在集子的序《李翰林集序》里说“白本陇西”。

其次,我们来看李白死后的墓志,给李白写墓志的那个人叫范传正,此人给李白写的墓志名为《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据史籍记载,范传正与李白有通家之好,这说明他们关系甚好。李白的墓原葬于当涂县南十里之龙山东麓,后由于墓碑“断仆零落,仅存方尺许”,当时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孟点“乃重书刻石,立之墓左”。范传正便由此撰写了碑文,该碑文记述了李白墓由龙山迁葬青山的经过及原委,记载了李白的出生地、家世、晚年及其身后的境况。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不仅如此,李白本人在《赠张相镐》中说:“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在《与韩荆州书》中也说:“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最后,我们来看《唐书》,《唐书》有《新唐书》和《旧唐书》两部。《新唐书》成书于北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距唐朝灭亡已153年。《旧唐书》是断代史,成书时间为公元945年,乃后晋人所作。《旧唐书》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这两部书都距离李白所在的朝代时间较远。我想,说李白是山东人,至少是需要打问号的。为什么这样说,李阳冰和魏颢掌握的材料,应该与李白有最直接的关系,很有可能还是李白直接告诉他们的。你想,他们编的是李白的集子,肯定要得到李白的同意才行。至于范传正的墓志铭,是李白的后人告诉他的。从来源上看,当属可靠。而且他们都说李白是陇西人。

当然,关于李白的身世之说,还有很多说法,有说他是外国人,有说他是商人的儿子,这些我们不再做讨论。

李白,这个大唐第一才子,尽管他才华横溢,可他就是不去参加科举考试,这不免让人匪夷所思。因为,在古代文人读书倡导的不就是功名利禄么?李白有如此好的才华,为什么不通过科举考试来捞一把功名呢?

我们知道,唐朝的进士文化对诗人的人格影响是很大的。举个例子来说,想要考取功名,那肯定得歌功颂德,不能像杜甫那样“苦大仇深”,这样的性格是很难考得上的。即便考上了,那也不知道在阴沟里翻过多少船,在泥路上栽过多少跟头。有个叫孟郊的人,此人为了考进士竟然倾家荡产,把家具都典当了,直到他46岁那年,总算是考上进士了。然后他还作了首诗,说以前你们看不起我,我没意见。现在我是新科进士了,我就要把长安所有的青楼逛遍,把所有的妓院头牌都叫过来陪我喝酒,就是要做给你们看。这个孟郊,因为科举考试考得连心态都扭曲了,实在是考试的罪过啊。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孟郊或者说大唐的文人如此热衷于科举考试呢?原因很简单,你没有后台撑腰,没有家财万贯,想要登入殿堂,想要功名利禄,想得美!那么,剩下的一条路就是通过科举考试了。在唐代,如果你考上进士之后,如果又能做翰林的话,就有很大的希望做宰相。如此诱人的官位,谁看了不眼红?

可李白为什么就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有人说他淡泊名利,有人说他就是一个天才,何须去考试呀!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李白不去参加科举考试是有苦水要吐的,因为他根本就被排挤在考生的圈子之外。为什么这样说,这得怨他的身世。要知道,在唐代,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的。

在中唐的时候,考进士是要考判案能力的。大诗人白居易,他为了能使人更容易考试过关,自己就出了不少题目,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考试模拟题。于是,他自己编了100个案例,然后事先把答案做好。其中有一道案例就是说商人的儿子能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白居易当然说可以。他的目的是希望考试的政策能够再放开一些。那么,换句话说,这也恰好证明了在唐代商人的儿子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这是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有作奸犯科背景的人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根据一些资料记载,李白的父亲李客是贩运盐铁的商人,不仅如此,他的父亲还曾“逃归于蜀”或“潜还广汉”。李白正好这两条都有,他怎么有资格去参加科举考试呢?李白难道就这样心甘无怨么?肯定不会,你不是不让我去考试么?我还不稀罕呢,我要你们请着我去,这就是李白的文人特质之一。于是就有了后来广为流传的李白戏弄高力士等等一些趣闻。

如果李白真的是商人的儿子,那他的家境应该富裕。但这也只是推测,因为李白很少提及他的家人。但李白的性格却是受到其家世的影响的。比如,他曾在四川待了那么久,可他自从25岁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又如,他喜欢流浪。李白去过很多地方,估计跟徐霞客差不多,好多地方都去了。李白为什么喜欢流浪,可能是不愿意背负太多的沉重。李白不是杜甫,杜甫这个人就是忧国忧民,什么时候都是苦大仇深的样子,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你看他作的诗,他的行为。其实,他只在朝廷做了三年小芝麻官,他至于这样去付出吗?问题的关键还是文人的政治情结。

所以说,李白终究是李白,要不他也不配称之为“大唐第一才子”了,他的文人情结就是与常人不一样。我倒觉得李白还真的有点像庄子——庄子的婆娘死了,他不但不伤心,反而鼓盆而歌。李白很少提及他的家人,当然,这或许不意味着他的冷酷,因为“冷酷”不符合“诗仙”性格,因为“诗仙”知道如何减压,他要活得自在,活得洒脱,活得有滋有味。

2.

作为左手文人的李白,他是如何混得风生水起的?这个问题也值得探讨。李白曾在四川待过不少时间,如果说李白家是经商的,那他父亲应该给他创造了好几堆金山银山。郭沫若说,李白的兄弟曾把长江上游和中游最重要的码头都垄断了。这个说法多半太夸张了,我个人不大相信。但至少说,李白的家里并不贫穷。这是一种观点。

另外一种观点,即便李白的父亲不是商人,那李白又不是一介草包,他肯定有法子弄到钱。这个法子是什么呢?当今社会流行炒作,古代人也会炒作,像东方朔就是一个炒作高手。

所以,李白如何混得风生水起,我觉得有两点可以供参考。一个是家境富裕,生财有道。另外一个就是炒作出名,然后金钱和名利都有了。换句话说,李白走的是非常规路线。

先说第一个,家境富裕,生财有道。家境富有就不必说了,因为如果是商人之家的话,那钱应该不成问题。如果不是商人之家呢,我们通过不少资料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个看女人看得很准的人。就像那个司马相如,他看女人也很准,不但抱得美人归,还拥有了无数的财富及显赫的地位。如此,李白也来这一手。李白先后结过四次婚,第一个夫人姓许,最后一个夫人姓宗,都是前宰相家的孙女。

你看,李白多会选,选宰相的孙女做老婆,这可不富得流油,拽得不行。不仅如此,宰相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那他下面的人谁不给他面子啊!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证明,李白的路子很广,比那个杜甫在这方面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你说,李白会缺钱么,他能不混得风生水起么?

我们再看,李白的诗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是很有影响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诗歌就是一个“聚宝盆”,虽然我们不知道在唐朝有没有稿费或者版税之类的,但如果没有油水可捞,写那么多诗歌抽风啊?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曾写过不少谀慕之文,给人写这样的文章肯定有银子赚。否则,就韩愈那入不敷出的家境,他还不得活活饿死。

韩愈靠写谀墓之文捞了多少油水,我们不知道。但白居易曾经一次性拿到六七十万钱的墓文费。这事从何说起呢?原来,白居易跟元稹是好朋友,元稹比白居易死得早。元稹死后,他的家人请白居易写了一篇墓志,然后就送给白居易六七十万钱作为酬谢。但白居易并没有将这笔钱作为私有,而是捐给了香山寺。这一点,倒真的很佩服白居易。

韩愈、白居易等人都曾以这种方式得到钱财。那李白呢?李白是在韩愈、白居易之前,李白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按现在的话来说,他可是一线作家,他的文章肯定是非常抢手的。我们通过史料,可以看到李白留存下来的文章大多都是应用文。这个应用文要么是写关于寺庙的,要么是应地方官之邀写的。李白不是看不起那些达官贵人么?那他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写文章呢?理由很简单,为了钱财。反正那些当官的不缺钱,而我李白的文章又这么受欢迎,正所谓各有所需,我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些关于李白写这类文章的趣事。别以为李白会那么“认真地去写”。比如,李白有一篇叫《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的文章。韩君是谁?就是韩愈的父亲。李白在这篇文章中说韩愈的父亲是“含章可贞,干蛊有立”。这并不奇怪,可李白又将这话写给别人。比如在《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中,李白也同样说“含章可贞,干蛊有立”。这是资源多次利用,但钱还得照给。李白为什么敢这样做,一句话——名气。

李白是有钱,但他对待钱并不节约,也不吝啬。他有句诗说“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可不是吹的,李白曾资助过很多落魄公子,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余万”。这笔庞大的费用可见他的阔绰。何况,就算他把钱大手大脚地花了,钱,他还会有,只要他动一动笔,再加上他身价不菲的老婆,那钱还不得又“还复来”了么?

再说第二个炒作出名。我们退一步讲,李白若一点本领都没有,他又如何风生水起?首先得引人关注,就像在论坛发帖子一样,人气得上去。上面提到的他一年资助落魄公子三十余万银子。那么,当他甩出这三十余万,后面的生活怎么办,或者说一年后的生活怎么办?惟一要紧的就是想办法再捞回来。既然有那么多的人愿意花钱去请文人歌功颂德。那这就有一个市场,一个可供文人发财的市场。李白看准了这一点,看到了名人效应。如何提高身价呢?炒作,炒作是最好的办法,何况他还有满腹经纶的本事。古代有很多炒作高手,比如东方朔、司马相如、陈子昂。那么,李白怎样进行炒作呢?

有一个很通用的方法,就是给自己身上贴金。所以,李白在任何场合都极为高调地宣扬他是北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有着高贵的血统。其实,这样累的炒作模式,古代就已有不少,比如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本身出身就低贱,为了有号召力,他事先是做了一番准备的。具体方法是,陈胜让吴广带人去学狐狸叫,叫什么呢?叫陈胜王。你看,一个“王”字,身份不就提升了么。但光这样叫还不够,毕竟这种狐狸叫是在“一种隐蔽下的状态下”进行的,换句话说,只听见声音。于是,他们又买通厨师,用帛书写好“陈胜王”三个字,塞到鲤鱼肚里,等大伙把鱼剖开一看,竟然有“陈胜王”三个字。这个时候,吴广就说老天都要陈胜做大王。这哥俩一唱一和,弄得还挺像一回事。最后是大伙都被忽悠住了,跟着他们闹革命。

无独有偶,汉朝刘邦也是一个炒作高手。刘邦家很穷,有一次刘邦的老爸送饭给刘邦的母亲,说看到有一条龙趴在母亲的身上,之后就有了刘邦。刘邦就成了“龙之子”。刘邦为了当皇帝,为了获得大家的支持,瞧他给自己编造的不同寻常的身世。

李白也懂得历史,更懂得这样的道理——我也要为自己的身世贴金。我李白也是皇族后裔,我身上流着皇族的高贵血统。李白将自己比作是“谪仙人”,他是太白金星下凡,文化昆仑贺知章曾钦点他为“谪仙人”。但光这样说,人家恐怕还不信,于是李白又拜当时最著名的道士为师。不仅如此,他还与当时的道教名流司马承祯、吴筠、元丹丘、胡紫阳、贺知章等人交往甚密,所以也就有了他说的贺知章曾钦点他为“谪仙人”一说。

李白所处的大唐,正是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代。在这个强盛的时代,肯定有厉害的人物出现,我李白就是天才,我李白是皇族后裔,我李白是谪仙人。这样一来,找他写文章的人自然就多了。他也就敢说“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这样的炒作是成功的,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有料”,不是那种平庸之辈,所以,成功是必然的,李白以他左手文人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无数的人,也赢得了诗仙的至高名誉。

3.

说李白是古惑仔,这个有什么根据?这还得从他的行为上看。大众很熟悉的《侠客行》就出自李白之手。

《侠客行》写于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当时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然后,李白就离开长安,去了大梁城,于是就有这篇《侠客行》。在诗中,李白提到了侯嬴和朱亥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侠客。从诗意分析,李白是这两人的铁杆粉丝。李白也想做一个挎剑好酒、胆识过人的侠客。

古代历来对侠客是有争议的。其实说白了,在那时有种观念:侠客多指坏人,比如韩非子的《五蠹》里面就讲了这样一种坏人——侠客。还有《战国策》,里面也写了很多刺客,他们有的被称为侠义之士,有的被称为坏人。司马迁的《史记》里也有不少描写侠客的。像《刺客列传》《游侠列传》都是写这种人的。其实,侠客往正面说是义士,往反面说就是古惑仔。班固就曾批评过司马迁,说他怎么能给那些刺客、坏人立传呢?不过,不管是侠士也好,坏人也好,都是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去评判。

那么,说李白是古惑仔,从何说起呢?李白不但向往那种侠客的生活,他还为此去做了。在这里说明一下,说李白是古惑仔,完全没有贬低他的意思,只是从他的行为上说。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古惑仔的,我们首先来看看做为一名古惑仔得具备哪些条件。要做古惑仔,得会打才行,换句话说得会武功。那么,李白会武功么?我们知道宋代的辛弃疾是会武功的,可谓是文武双全。

同类推荐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尚永亮说唐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尚永亮说唐诗

    本书是尚永亮教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唐诗艺术》首次结集修订版。用讲座的形式,以诗歌艺术手法为金线,对浩如烟海的唐代诗歌进行了串讲。分唐诗特点概说、声律论、立意论、结构论、语言论、比兴论、剪裁论、情景论、言意论、技巧论、时空论、诗画论等十一讲。解读精到而不故作高深,征引广博而无琐碎之嫌,深入浅出,可为大众学诗之津筏。
  • 忘不了的小事

    忘不了的小事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冯至译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冯至译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冯至是优秀的抒情诗人,也是杰出的日耳曼学学者,德语文学翻译大家,他一生著述宏富。本丛书拟精选冯至先生最优秀的翻译作品,包括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游记《哈尔次山游记〉,歌德、尼采、荷尔德林等的诗作,以期较全面地反映冯至先生的翻译成就。
  • 在远方

    在远方

    本书收编的还包括早些年写在《湖南作家网》散文栏目的稿件,全部文字分《怀乡》、《美国事》、《杂感》三集。
  • 寻梦塞纳河

    寻梦塞纳河

    《寻梦塞纳河》对此行的具体时间、地点及行程中路过的城市的风土人情都做了详尽而写真的描述,每个国家都突出了其自身特色;以散文诗的语言来进行景点物象细节描写,讲求文章的韵味,使整个游记赋有文字上的美感。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意人生

    重生之我意人生

    因醉酒而重生轻松而愉快的生活波澜壮阔的未来几位同生共死的兄弟生死与共我要按我的意愿行走于天下尽在重生之我意人生
  • 你被狙击了

    你被狙击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那是因为你们没见过本大神的枪。杨舒是公认的“大神妹子”,可偏偏遇上了“夺命狙神”傅行阅。在游戏中,杨舒被傅行阅“打”的头破血流,可在现实中……
  • 破界之龙吟

    破界之龙吟

    雷落凡身陨,魂破九重天。一渡阴司颂,再临异界铭。仙侠无人挡,一剑惊万心。风萧萧路漫漫仙界一声叹,神挡灭魔挡杀谁敢于我战。骑龙越岭飞天际,落地潇潇玉龙吟。金盔银甲战天地,颠颠傻傻是逗比。——————————《破界之龙吟》这是一本勇者的传奇,这是一本王者的战歌,这是一本悲天伶人的故事,这是一本史诗的。。。的、额(⊙o⊙)…!好吧!这是一本逗比的故事,故事里有我有你还。。。还有逗比。
  • 娇妻乖乖就宠

    娇妻乖乖就宠

    尽管知道他心中另有所爱,但她还是如飞蛾扑火一般的一头扎了进去,她以为只要她足够深爱,就能换来他的青睐。到最后,却发现,一切不过是她的痴心妄想。他恨她,折磨她,更恨不得她去死!她狠心结束这场错误的爱恋,他却追了上来:“没我的批准,你不准停止爱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源分

    源分

    我,像公共场所里的标语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么,时间,能不能为我暂停一小会,就那么一小会。让我好好看下那三个少年。他们,对我来说,如珍宝一样重要。我爱的那三个少年......
  • 极品护花瞳师

    极品护花瞳师

    极道火拼,科技对决,间谍暗战,家族勾心斗角,门派之间你死我活,喜欢颜值爆表的美女,这就是我,极品护花瞳师……
  • 绝世神妃:鬼王的逆世妖妃

    绝世神妃:鬼王的逆世妖妃

    她本是乞丐,因为天赋异禀被组织收养,她有个弟弟,她叫顾璃儿,他叫顾墨儿,她说过护他一辈子,可是他却因为她死掉。她时常听见一个声音,它说:你的弟弟在另一个地方等你。从那以后,她时常做梦梦见他。再度醒来,她已在另一个世界“墨儿,我来了,等着姐姐!”在太子退婚上,她遇见那个霸道的家伙,哼咦??分分钟强吻壁咚什么鬼???刺杀中收了个怂怂八卦小手下。本书开坑,欢迎入坑;要投票要支持噢。
  • 风吹过的脚步

    风吹过的脚步

    无论发生了什么,错过了什么,我们都是向前走的,谁也不例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与岸当面

    与岸当面

    云泥之别的两个人,如何才能在一起?——要么拉他下凡,要么自己也上天去。总是要先站得离他近一点再说的。姚恩澹一直明白,心动之初,必定先蕴含了钦佩的成分在内。对邹起来说,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