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900000023

第23章 公孙弘:机关算尽的官场杀手(1)

公孙弘(200~121),西汉字川国薛人,字季,一字次卿。为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丞相,一生权谋几乎无人能及。年轻时的公孙弘做过狱吏,因犯罪被免官。为此,他立志在麓台读书,随胡母子始修《公羊春秋》。

公孙弘为相数年,曾建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其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精神,备受后人推崇。代表作品有《公孙弘》十篇,以及《汉书艺文志》著作等。

1.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没什么作为。不仅如此,他还因为不守律法,而被开除。原来,年轻时的公孙弘曾在一家监狱里待过,不过他不是犯人,而是监狱里的一个小吏。被开除后,他郁闷至极,没有办法,就回家当猪倌了。什么是猪倌呢?说白了就是一个专职养猪的人。按现在的说法,公孙弘就是一个养猪专业户。让人好奇的是,一个养猪专业户怎么摇身变成了西汉时期权倾朝野的国相呢?

这还得从公孙弘的家庭背景说起。公孙弘的母亲死得很早,后来他爹又娶了一个女人。于是,公孙弘便有了后妈。公孙弘不像一般的“没妈的孩子”,他对这个后妈非常孝顺。但别以为公孙弘这样做是出于真心的,因为在汉代讲究的是以孝治国,公孙弘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为自己打名声,树立自己“大孝子”的完美形象。因此,公孙弘在当地颇有名气。其实,汉代的知识分子都挺懂得策划或炒作的,像东方朔、司马相如、董仲舒之流都是这方面的高手。

建元元年,汉武帝执政后开始在全国进行海选,淘人才。公孙弘在他的家乡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因此,父老乡亲们都推荐他去参加海选。公孙弘运气挺好,被汉武帝看上了,并给了他一个官做。什么官呢?博士,这里说明一下,汉代的博士不同于现在的博士,公孙弘被任命为博士,实际上就是属于顾问那种,跟董仲舒有点相似。

公孙弘上任不久,西汉的边境就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西汉初留下的,就是匈奴欺负西汉的问题。其实,汉武帝早就打定主意要结束这样的耻辱。于是,汉武帝需要详细了解对方的状况。这次汉武帝派公孙弘出马,公孙弘自然求之不得。但公孙弘这时年事已高,难免思路和执行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公孙弘出使匈奴,并没有带回有用的消息,不免让汉武帝有些失望与不悦。善于察言观色的公孙弘看出了汉武帝的不高兴,赶紧给自己找退路,极言自己身体不好,有病在身,想回家养身。这个时候的公孙弘已经60多岁了,汉武帝可能也觉得他不会有什么作为,就同意了。

回到老家的公孙弘开始了他的退隐生活。直到汉武帝再一次搞海选,也就是元光五年的时候,公孙弘家乡的父老乡亲又推荐他去参加海选。公孙弘这次没有同意,他觉得自己不会再被汉武帝看上了,因为出使匈奴的事他办得很不好,汉武帝没处罚他算是够宽容的了。这次再去参加海选,岂不是自找麻烦?但偏偏在公孙弘的家乡找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孙弘被“强推”上海选之路。

即使去了京城,公孙弘的信心也是不足的,所以他的文章也写得不咋地。考官将他的文章列为下等。但这个公孙弘兴许是“老来运”,他运气出奇的好,汉武帝在阅卷的时候,竟然把他的文章列为第一名。这个时候的公孙弘已经70岁了,但他的容貌却“状状貌甚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十足的老帅哥,汉武帝顿时龙颜大悦,再一次任命公孙弘为博士。

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命运真的是太给他面子了。公孙弘的这次上任,改变了他的一生。但是,问题又出来了,公孙弘既没有董仲舒的经纬之才,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家庭背景,难道就凭他是一个没有亲妈的孩子么?其实,早在前朝就有这样老而有为的例子存在,姜子牙就是这样一位。

公孙弘绝对不是一个草包,虽然他没有董仲舒那样的才华。但他也是读过书的,只不过读得比较晚而已。公孙弘读什么书呢?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在监狱里干过,因此他熟悉汉朝的律法。而后,在他40岁的时候,他又学习《公羊春秋》。所以,公孙弘虽然学习比别人起步晚,但他知道上进。公孙弘熟悉汉朝律法,也就是说他的思想意识里有法家的观念,而在他学习《公羊春秋》后,他的思想意识里又有了儒家的观念。如果能将法家和儒家之间的罅隙抹掉,那岂不更好?

事实证明,公孙弘这样的阅历背景,确实帮了他不少忙。为什么这样说,这还得从当时西汉的第一把手汉武帝的性格和抱负说起。汉武帝文韬武略这个没什么问题,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三策》就是属于“文”的方面,不过,如果汉武帝就光凭这一点去治理国家,行得通么?或者说汉武帝就愿意在“这一棵树上吊死”?答案是肯定不会,这不符合汉武帝的性格和抱负,汉武帝是一个既有雄才伟略,又独裁专制的君主。如果汉武帝只需要董仲舒的《天人三策》,那他后来处心积虑地去打匈奴又是为何?他大可以继续走“和亲”路线啊!

所以,汉武帝表面上要装作是一个“文治”的皇帝,骨子里却是“武治”的独裁皇帝。只不过他不像秦始皇那样表现得很直白。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孙弘便成为辅佐汉武帝治国的最佳人选了。历史记载:“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这充分说明了汉武帝的真实意愿。那么,公孙弘能成为汉武帝的国相,也就不足为奇了。

2.

公孙弘是如何在官场上驰骋无敌的呢?前面我们提到过公孙弘极能察颜观色。这是很多文人从政的台阶和保护伞,可惜能做到像公孙弘这样的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第二个了。老而有为的公孙弘在朝议时几乎不会主动发言,总是让其他的大臣打头阵。比如汲黯,汲黯是一个忒不会说话之人,常常让汉武帝哭笑不得。公孙弘知道汲黯这个人的毛病,于是,他让汲黯先说,然后,他在旁边察颜观色,揣摩汉武帝的心思,觉得十拿九稳了才发表意见。注意,他只是发表意见,而不是说就这么定了,有决定权的还是汉武帝。

公孙弘这样小心谨慎的处事行为,让汉武帝大为赞赏,基本上他提的意见汉武帝都采纳了。但是,这样的作为让汉武帝满意了,那他的同事们呢?很多同事都对他极其不满意。比方说,头一天大家都说好了某件事该怎么办,结果到第二天上朝时,这个公孙弘又变卦了,他只按照汉武帝的意思发表意见,弄得大家很是被动,很是尴尬。这个公孙弘要是放到现在,绝对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反骨仔。

长此以往,有不少同事都对公孙弘意见很大,但又没办法,他可是汉武帝身边的红人。特别是那个叫汲黯的,吃了不少闷亏,好人都是你公孙弘做,弄得我汲黯像是一个坏人似的,你可以拿我当枪使,可我没叫你毁我啊!因此,汲黯终于忍不住了,决定当着汉武帝的面揭穿他。

于是,汲黯就瞅准机会,在一次朝议上,他当着汉武帝的面说了这样一句话:“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汲黯话中有话,一方面是说齐人就是一奸诈、善于伪装虚伪无比的小人,从齐人嘴里出来的话没有一句是实话。另一方面自然是说公孙弘就是这样的人。汲黯说完了这句话,紧接着又说公孙弘在上朝前本来跟我们都说好了的,意见也达成了一致,结果等到了朝上,他又变卦了,实在是大不忠。

本来这个汲黯极不会说话,是很让汉武帝感到头疼的一个人,汲黯这样说,自然让汉武帝大吃一惊,说:“我身边竟然有这样的人?”

大臣们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公孙弘。按理说,要是换了常人,早就六神无主啦!你想想,这可是众人所向,你不栽跟斗都难。但公孙弘是何许人也,只见他不慌不忙,沉着应对。公孙弘并没有进行辩解,而是说:“了解我的人说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自然说我不忠诚。”公孙弘此话的意思很明白,你汲黯因为不了解我,所以你说我是一个不忠诚的人,但了解我的人自然是说我忠诚的,那谁最了解我呀!当然是我们的老大——当今圣上。公孙弘这种不就事论事的策略,让汲黯的这一次揭发没有产生丝毫的作用,反而使得汉武帝更加信任公孙弘了。

吃了这次亏的汲黯还不甘心,决定再找机会揭发公孙弘。于是,汲黯又趁君臣都在一起的时候,说公孙弘就是一个特会装的人,明明有钱,还把自己说得很穷——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布衣素装。这个老狐狸就是在作秀,专给皇上您看的。

这一招够狠的,为什么说狠呢?你公孙弘,朝廷可待你不薄,每月的俸禄是给足了的,这是实打实,可以查询的呀!不像说话,那时又没有录音设备,可以随风飘过。你公孙弘这样做,到底有何目的?所以汉武帝听了汲黯的这番话,吃惊不小。

公孙弘知道自己辩解也没有,所以他如实地承认了自己是在沽名钓誉。但谁人没有这样的想法呢?汉武帝没想到公孙弘会大胆承认,这至少说明公孙弘是诚实的。紧接着,公孙弘又说:“做臣子的生活好坏与个人的人品没有必然联系。汲黯是一个好人啊!如果没有汲黯,皇上您怎么能如此了解我呢?”

你看,公孙弘作为一个文人是多么地懂得化险为夷啊!如果陈子昂能学到公孙弘的一半,他也不至于沦落到那么悲惨的下场。所以,文人要从政还是尽量不要有书生之气,否则,很可能会因此而吃不少亏。公孙弘是年近古稀才为国相,他丰富的人生阅历,造就了他的老练和精明。反之,汲黯就不同了,他只知道实打实。因此,汲黯这次揭发又失败了,弄得汉武帝以为汲黯是小肚鸡肠,心里很是不爽。后来公孙弘被汉武帝封侯,如此待遇,实在是厚比天高。

那么,公孙弘在官场上还有哪些杀手锏呢?这里我再做一些说明。有一次,公孙弘向汉武帝建议停止建设朔方郡。当时朔方郡是汉代的北方边郡之一。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从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收复了河套以甫原秦王朝的辖地,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容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朔方郡正位于汉王朝国都长安城的正北方,是出兵打击匈奴的绝好路线。如此重要的军事要地,公孙弘居然说要停建,他是不是犯糊涂了?这个还不好说,估计是过于节俭,营养没跟上,弄得智力下降了?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个建议,觉得这个公孙弘怎么一反常态,难不成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汉武帝吹胡子瞪眼后,觉得有必要查究一下。于是,汉武帝派朱买臣就公孙弘提出停建朔方郡一事进行说道,要公孙弘说出停建朔方郡的理由。

公孙弘这下才知道捅了篓子了,朱买臣代表的可是汉武帝,说错话,后果很严重。于是,公孙弘赶紧承认自己的无知,说:“我真是如梦方醒啊!我不应该出那样荒唐可笑的建议,我现在是后悔不已。朔方郡万万不可停建,应该集中精力把它建好。”公孙弘首先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去辩解,因为建朔方郡是皇帝的意思,跟汉武帝对着干,绝对没好下场。但仅是承认错误还不够,因为皇帝十分不高兴,想要让汉武帝心情变好,就只有投其所好了。于是,公孙弘建议停止开发西南边陲,将重点放在朔方郡上。

公孙弘为什么不跟皇帝对着干,以他的才能要想为自己辩解完全是可能的,毕竟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汉王朝,这何错之有?只因为,公孙弘深知皇权的至高无上,所以他宁愿退一步也不愿意错进一步。

3.

公孙弘曾多次遭到汲黯的揭发,难道他就真的毫不在乎?公孙弘可不是宰相,自然肚子里不能撑船,你汲黯在老大面前说我坏话,差点让我栽跟斗,这些我都记着呢,你就等着秋后算账吧!我公孙弘也要让你栽跟斗。

这不,机会来了。有一天,汉武帝获得一批西域名马,高兴得恨不得和马勾肩搭背。于是,即兴作了一首诗,名为《天马歌》。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当时,西汉是缺乏好马的,但去攻打匈奴,好马必不可少。这也是汉武帝高兴得不得了的原因之一。

老大正高兴着呢,而且还作了诗。偏偏这个时候让人讨厌的汲黯又不合时宜地说话了。汲黯给高兴中的汉武帝泼了一盆冷水,他说:“皇上你就因为得了一匹马就要作诗一番,还要以此祭祀先祖,你置先帝和百姓于什么位置?你让先帝和百姓有何想法?”

汉武帝本来想借此炫耀一番,没想到汲黯这么不识时务,大好的心情顿时被搅得糟糕透顶了,脸色也极不好看,心里窝火到了极点。你这个汲黯啊!能不能会说话一点,能不能长点眼色?

公孙弘看在眼里,盘算在心里。暗喜这正是报复汲黯的最佳时期,岂能错过。于是,公孙弘跟汉武帝进言,说汲黯是在诋毁和诽谤圣朝制度,应该朱缪九族。狠啊!真够狠的!公孙弘的报复心竟然如此之强,人家汲黯揭发你,怎么也是你不对在先,人家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你公孙弘就要置他于死地。如果每个读书人的报复心都像公孙弘这样,也太可怕了。《史记》中记载:“黯诽谤圣制,当族。”

按理说,儒家要求读书人应该宽宏豁达,但偏偏这个公孙弘不是这样。以前他对汲黯的大度都是装出来的,公孙弘就是一个伪君子。那么,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进言了吗?汉武帝没说话,只是沉默不悦。

公孙弘用这种对付汲黯的狠招不知道害了多少人,但汲黯是个例外。汉武帝没有杀汲黯,这说明汉武帝从心里是希望汲黯能对他时刻进言的,虽然,汲黯不会说话,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汲黯是绝对忠诚的。如果连这样忠诚又敢于进言之人都要杀,那汉武帝跟昏君又有什么区别呢?

公孙弘见汉武没说话,心里开始犯嘀咕了。这汲黯还真不好对付,如果我再这样不放过他,迟早会被老大发现。于是,老谋深算的公孙弘就没有再找汲黯的麻烦。因为,他知道,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要伺机行事,不可莽撞。

对付汲黯的事就此告终。公孙弘转移了目标,决定向主父偃下手。在官场上,往往政见的不合,最容易使得双方成为仇敌。这就是官场的残酷。像汲黯就是,他似乎就是要跟公孙弘“对着干”。其实细想下来,不就是政见的不合嘛!那么,主父偃呢?也是同理。

主父偃是谁?这里简单交代一下。主父偃出身贫寒,早年的时候学习长短纵横之术,后来又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国受到儒生的排挤,没有办法,他就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直到元光元年,主父偃到了长安,直接上书汉武帝,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这样看来,主父偃是一个很有才学和能力之人,否则汉武帝也不会重用他了。

同类推荐
  • 孔子的智慧(林语堂全集2)

    孔子的智慧(林语堂全集2)

    《孔子的智慧》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共分11章。本书完整地表达了林语堂的孔子观,也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了儒家学说。不仅从《论语》,更从《礼记》《孟子》《中庸》和《大学》等古籍中精致而妥当地撷取儒学经典的智慧哲思,以诗意雅致的文字,于风趣睿智中,为我们解读经典,对孔子思想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论述。
  •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在读、品、悟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用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文学案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体验、构建新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 性别阵线

    性别阵线

    本书包括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如果云知道、圣诞节的雪、高原上的笛声、飘雨的日子等约70篇散文。
  •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研究:以“身体政治”为中心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研究:以“身体政治”为中心

    本书是从“身体”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的专著。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身体审美意识的上升,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这一景观的理论背景来自西方古典哲学的“理性精神”向“感性经验”的转变。尼采、德勒兹、梅洛-庞蒂等哲学家以身体为准绳,将身体推进到一种认知主体论的地位。其后,由于受到20世纪中后期的后现代思潮和语言学转向的影响,身体被看作具有隐喻功能的能指,随着身体所指的变动而漂移,形成所谓“身体政治学”。
  • 读者精品——年轻思绪

    读者精品——年轻思绪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自己是长子长孙,所以不到十一岁就说起媳妇来了。那时对于媳妇这件事简直茫然,不知怎么一来就已经说上了。
热门推荐
  • 轻于尘

    轻于尘

    总之就是一群人的故事咯。[]~( ̄▽ ̄)~*------------------------------分割线-----------------------一首飞歌,一纸摧城,一抹青锋,一缕白毫,昆仑殇后千年过,皂履轻佻出尘去,沫沫江波卷云重,风轻云淡似离兮。
  • 王源.追星星的我们

    王源.追星星的我们

    他的眼睛仿佛有星星他的容貌仿佛老天刻意雕刻.
  • 大窃贼

    大窃贼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窃天窃地窃空气,窃常人所不能窃者,乃为大窃贼。我们的主角正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青梅快跑:腹黑竹马很难缠

    小青梅快跑:腹黑竹马很难缠

    那年,他六岁,她五岁,相遇图书馆。她笨拙的拿书,被他一一看进眼里,结果,被自家母亲捣乱,初吻华丽丽的献给了她。以为之后会不再有交集,却没料到,第二天,有人敲开了他家的门:“你好,未来的老公。小昕昕~”【男女主身心健康,1V1】简介无能,欢迎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龙耀世

    星龙耀世

    一个从小失去家族的人,一个没有关爱的人。且看他是如何在这世界里唯我独尊!
  • 重生之斩缘

    重生之斩缘

    白宛若犹豫了许久,终于决定,在他成亲的这天把孩子生下来。他妻子临门,准备洞房花烛,她艰难产子,马上命丧黄泉,相较于被他毁了的一生,她不过临死前膈应他一次,已经很厚道了吧?但愿,来生再不相见。
  • 盛世绝宠:邪少扑倒拽丫头

    盛世绝宠:邪少扑倒拽丫头

    她没有显耀的家世,没有出众的容颜。却得到三位少年的倾心。一个温柔似水,成熟稳重,却许她桃园李下,携手共话夕阳。一个桀骜不驯,邪魅容颜,对她一见倾心,许她八年守护。一个商中精英,天之骄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万千少女为他倾心,他却溺水三千只取一瓢。她的选择会是默默无闻的守护还是八年坚守的真挚还是患难与共的真情,且看《盛世绝宠:邪少扑倒拽丫头》
  • 重生之旧爱归来

    重生之旧爱归来

    上一世她对他一见钟情可不想换来的却是他狠狠的报复,而再一世她要复仇,可现在什么情况:喂喂你在干嘛谁允许你亲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