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0800000001

第1章 苏州评弹:400年的传奇(1)

第一节三皇祖师的传说

在中国,各个行业在特定的日子里,都有拜祖师爷的传统。《周礼·考工记》中讲“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有句名言称:“天下百工圣人作。”也就是说,各行各业的开创,都是由圣人开先河,后人只不过不断传承发展。这些所谓的“圣人”后来就被后人尊为“祖师爷”。民间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说法。祖师爷们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开创、扶持过本行业。有些人成为祖师爷纯属偶然,有的是后人强行安上去的,有的几个行业共用一个祖师爷,像典当业、算命业、香烛业、蚕业、丝织业、糕点业都是拿关羽作为祖师爷。有的则是一个行业有好几个祖师爷,像盐业就有管仲、蚩尤、张飞、炎帝、鲁班等。中药的祖师爷是神农氏,戏曲界的祖师爷是唐明皇,评弹界的祖师爷又是谁呢?

评弹艺人把吴泰伯作为祖师爷,又称为“三皇祖师”。

《史记》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虞仲,最小的儿子是季历。季历有个儿子叫昌。有一天,周太王对三个儿子说:我们家应当会有个王者出现,这个王大概就是我的孙子昌吧!因为当时王位是父亲传给儿子,所以泰伯和虞仲就明白了父亲想把王位传给季历,将来再传给孙子昌。于是泰伯和虞仲就离开了当时的都城,来到了当时称为“南蛮之地”的吴地。泰伯就像当地人一样,身上刺上了花纹,剪了短发,表示要扎根在吴地,永远不再回中原。

周朝建立后,吴地是泰伯的封地,他经常坐着一种叫做“凤辇”的手推车,在吴地人群集中的地方以讲历史、说故事的通俗方式向人们宣传周朝的德政,并颂扬祖先们的英雄业绩,为巩固当时周王朝的天下尽自己的一份力。后来,评弹艺人就把书场称为“辇地”,又称书场老板为“辇地生”。

评弹界尊泰伯为祖师爷,每逢三皇祖师的两个生日(正月二十四和十月初八),书场中一律停演。在苏州和上海等地,艺人们会在正堂挂起三皇祖师的画像,焚香点烛,进行公祭,缅怀祖师,祈求保佑演出顺利。

评弹艺人所以尊吴泰伯为祖师,是除了他有开化三吴的功德和三让王位给子侄的美德,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外,也是想说明两点:一是评弹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二是评弹是从讲历史和说故事发展而来的。

第二节明清时期——名家辈出的快速成形期

明末清初,有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物产丰富,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商品经济。到乾隆时期,扬州、苏州、南京、杭州等都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工商业城市了。苏州已经是“郡城之户,十万烟火”的商业都市。此外,江浙地区“居民日增,货物并集,亦颇繁盛”,成为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

工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市民阶层已经出现。这是当时苏州评弹兴起的物质基础。

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要求提高。在明清时期,我国的情节性艺术已经相当成熟,这是市井艺术生活的集中表现形式,很好地表达了城乡居民的思想情绪和他们的喜怒哀乐。

实际上弹词在宋代已经初露端倪,当时称为“盲词”。一些盲人白天算命,晚上弹唱。当然,这时候的弹词只能算是评弹的萌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弹词。宋代以前关于盲人弹唱的记载很少,最早的盲人表演者是陶真。也有另外一种说法,陶真是当时艺术表现形式的名称。“唱涯词只引子弟,听陶真尽是村人”,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听众只停留在社会底层。

到了明代,评弹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是大众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不但成为节日里“百戏”之一,而且也是百姓日常的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当时有文人记载:我往往见街上有弹唱说词的,说道古今伤心事体,那些听说人一个个泪汪汪。这记载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弹词艺人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

明清小说的兴起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演义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对后起的苏州评弹有直接的影响。《西游补》,《二十一史弹词》等作品已经出现了文人创作的痕迹,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评弹艺术的创作水准,而且使评弹艺术得以在社会各个层次传播。《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讲到元宵节家宴后,请了两个女先儿唱弹词,就是这个风俗在小说里的反映。评弹艺术在清初良好的商业环境中复苏兴起了。

明清时期评弹艺术的兴起,也使这一时期的评弹艺术家颇富传奇色彩。

1.莫后光

明末莫后光,是一位私塾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评弹艺人。有记载,他说《西游》、《水浒》时,听众达到上百人。虽然当时正是炎炎夏日,几乎将听众周围的石头烤焦,但是没有一个人觉得疲倦,更没有挥汗如雨的情形。莫后光认为说书人在演出时就要忘记自己的事情,忘记自己的相貌,忘记听众中的显贵,忘记时间,忘记自己是谁,达到与自己说书中的人物合二为一的境界。

2.柳敬亭

相传,柳敬亭在云间(今上海松江)与莫后光相遇,成就了一段师徒佳话。

柳敬亭(1587-1670年)祖籍南通余西场,生于泰州。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15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后来由泰州府尹李三才为其开脱而流落在外,后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当时柳敬亭说书已经小有名气,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后来柳敬亭在云间遇到莫后光说书,他被莫后光的说书境界震撼,非常钦佩莫后光说书艺术的高超,于是拜莫后光为师。莫后光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要像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

柳敬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推求。一个月后,他前往莫后光处说书,莫后光听完后说:“你说书,能够使人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对他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不禁赞叹地说:“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柳敬亭擅说《西汉》、《三国》、《隋唐》、《精忠传》,《水浒》最为出色。尤其景阳冈武松打虎,与《水浒》的描述大不相同。他描写刻画,细致入微,但又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并不唠唠叨叨。他的吆喝声有如巨钟,说到关键地方,大呼叫喊,声音震得房屋像要崩塌一样。他说武松到酒店买酒,店内没有人,武松猛然一吼,店中空缸空坛都嗡嗡作响。柳敬亭在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细微的地方着力渲染,细致到这个地步。

柳敬亭说书,要求听书人一定要不声不响地静静坐着,集中注意力听他说,他才开口;稍微看到听众附着耳朵小声讲话,听的人打哈欠伸懒腰、有疲倦的样子,他就不再说下去,所以要他说书不能勉强。每到半夜,抹干净桌子,剪好灯芯,静静地用白色杯子送茶给他,他就慢慢地说起来,声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断或续,或高或低,说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柳敬亭到过苏州,对苏州评弹有深远的影响,据说他死于苏州,评弹界也尊他为评弹先辈。

3.王周士

他活着的时候,大家都叫他紫瘌痢。紫瘌痢卖相不怎么样,却是清乾隆年间最著名的弹词艺人。苏州评弹发展到今天,紫瘌痢是一个重要的拐点,所以,说到苏州评弹,不能不提到紫瘌痢,他的大名叫王周士。

苏州评弹之****,大概在明代的嘉靖年间。当时,以吴歌为基调的南曲开始流行。南曲在苏州开花结果,讲究声腔的一路进入贵族阶级,演化成昆曲;讲究叙事的一路进入平民阶级,成为评弹。

评弹发展到乾隆时期,又200年过去了,艺术上已相当成熟。而王周士是其中的翘楚,早已名游公卿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要听书,找的就是王周士。据说还赏了王周士“七品顶戴”,也有说受封五品的,但此话由说书先生的嘴巴里出来,大可不必当真。但王周士“御前弹唱”当不会假,否则,他不敢把这4个字写在灯笼上,挂在门上的。

据说,王周士长得实在是不怎么样,不仅秃头,脸上还长着紫红色的瘢痕,像他这种相貌的,实在和传统印象中的清秀白面书生形象有很大差距的,无怪乎诗人赵翼曾作有《赠说书紫癞痢》一诗,诗中写道:“紫癞痢,貌何丑。尔头寡发面赤瘢,端恃滑稽一尺口。酣嬉每逐屠沽博,调笑惯侑侯王酒,妙拨鮵丝擅说书,故事荒唐出乌有。优孟能令故相生,淳于解却强兵走。有时即席嘲座客,自演俚词弹脱手……”

相貌注定了王周士不能走英俊小伙的路线,他的说唱技艺以滑稽调笑见长。《******》、《玉蜻蜓》都是他的名作。

当年乾隆皇帝在京城,也大老远就听说了苏州评弹的盛名,一下江南,刚到苏州,就差使下人去找说书人,而当时在苏州,鼎鼎大名的正是王周士。

相传王周士见驾的时候,天色已晚,乾隆皇帝特别赐了他一支红烛,让他弹唱,但王周士只是默默地站着,乾隆大惑不解,问其故,王周士说,我从事的虽然是地位卑贱的行业,但是我们的习惯是坐演唱的,而且还要弹奏乐器,站跪都很难进行。乾隆听了,就赐给他一个蒲团,王周士这才坐下来弹唱。

他唱的是《******》中描写正德皇帝微服出行,在妓院得遇名妓“佛动心”一节。乾隆以为他可能以此借喻讽刺,很不高兴,想若是出言冒犯,立即兴问罪之师。然而,王周士惯走江湖,阅历丰富,这次更是鉴貌辨色,小心应对。唱到正德皇帝与“佛动心”调情苟且的情节时,只用“双双携手入鸾衾,一宿无话到天明”两句交代过去,落回下场。乾隆不仅扳不到什么错头,而且觉得这种民间说唱颇有趣味,一时兴来,就赐王周士七品冠带,令他随驾北去。

苏州评弹经过这次“御前供奉”,身价百倍,从学者蜂拥而至,那个赐坐的蒲团也从此为评弹艺人所沿用,美其名曰“君垫”。

不过,王周士在京城待了没多久就告假回乡。告假还乡后,王周士命人在大门口的灯笼上书写“御前弹唱”,以表明身价,提高地位。

本来,评弹是个被人看不起的行业,连丐帮(苏州方言“叫花甲头”)都可以欺负、索要过节费的。现在有了皇家这张招牌,说书先生的身份一跃而千丈,连苏州的三大宪衙门都对其刮目相看了。苏州评弹界出现第一个拐点,拐进了文人圈,而且一步登天,成了内廷供奉、文化侍从,为皇帝解闷的了。

乾隆四十一年,王周士在宫巷第一天门创立了全国曲艺界第一家行业协会“光裕公所”。应该说,乾隆时代的“公所”或是“会馆”,都是中国农村的祠堂在城市的一种变体,为失去宗法联系的城市移民找到一个可以支撑公理的地方。“光裕公所”倡导的,就是同道礼让、同行相济,保护苏州评弹艺人的生活生计。以后,又开办裕才学校,艺人子弟免费入学;年终了,举行会书,既交流了书艺,又为“光裕公所”提供了经费。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光裕公所”的运作,苏州评弹还会出现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繁华景象吗?甚至,苏州评弹还姓“苏”吗?所以说,苏州评弹界的第二个拐点应该定在“光裕公所”,它的功臣依然是王周士。

说到光裕社,还有一段趣闻。《玉蜻蜓》这部书影射的是苏州的状元宰相申时行。从清嘉庆十四年到民国二十年的100多年间,由于受到申家后人的抗诉,《玉蜻蜓》曾五次禁演,但弹词艺人有了光裕社,出面与苏州府交涉,最后达成一个妥协方案:城内禁演,城外不论,事在光绪年间。这也是苏州地方史上的一段佳话。而《玉蜻蜓》恰恰又是王周士的两部挂牌书之一。

王周士不光书说得好,还把他在书坛上的经验体会总结成《书品》与《书忌》,他提出的“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放而不宽,收而不短”(《书品》)与“乐而不欢,哀而不怨;哭而不惨,苦而不酸”(《书忌》)的说唱理论,已成为我国曲艺界非常经典的说唱表演法典。

《书品》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放而不宽,收而不短;冷而不颤,热而不汗;高而不喧,低而不闪;明而不暗,哑而不干;急而不湍,新而不窜;闻而不倦,贫而不谄。

《书忌》

乐而不欢,哀而不怨;哭而不惨,苦而不酸;接而不贯,板而不换;指而不看,望而不远;评而不判,羞而不敢;学而不愿,束而不展;坐而不安,惜而不拼。

同类推荐
  • 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次形式多样的叛逆行为。每一次叛逆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挑战,而在挑战中才能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培养教育孩子是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物华风清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物华风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白雪公主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白雪公主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既有“劝善惩恶”性质的,也有许多篇章给人以积极的启示。
  • 初中优秀古诗文背诵指定篇目(61篇)

    初中优秀古诗文背诵指定篇目(61篇)

    本书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定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而编,选编了推荐背诵的古诗文61篇。书前附有“导读”和“知识链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书。
热门推荐
  • 最好的时光,只因有你

    最好的时光,只因有你

    十年前,她天真单纯,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所以固执地想要走进他的世界,直到被伤得体无完肤。十年前,他浪荡不羁,却只为一纸沉重的契约,只好冷酷地想要远离她的深情,任由时间锁上自己的心。十年后,他们相遇在青春的尾巴,他终于脱离枷锁,她却已貌似放下。她说:“楚杰,我以前那么爱你,我为你放下了个性,放下了脾气,现在我只想放下你。”他说:“舒娅,如果你真的完全放下,那么我在不在你身边又有多大的区别?”最美的爱情,就是相遇在彼此最好的年华,那么舒娅和楚杰该让这段好时光延续,还是让它停留在彼此的记忆里?
  • 初旭之雄起

    初旭之雄起

    看大秦如何在赵家俩兄弟的手下,统一初旭大陆的东部,书写大秦的铁血。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该书收录了作者有代表性的作品十七篇。作为小说大家,契诃夫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作品或嘲弄官场人生,或调侃人生闹剧,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几乎触及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农民、教员、医生、孩子、军人、商人、地主、小公务员……契诃夫以大爱者的胸怀来包容着、理解着他笔下的人物,他准确细致地讲述着他们,同时从抒情诗的高度为他们的存在作辩护。
  • 种田种出幸福来

    种田种出幸福来

    楼梦汐,一边看着自己喜欢的随身空间文,一边做梦;没有想到惊喜就这样出现了,而且还不是一个,想要知道緈諨是怎样种出来的,就进来看看吧。
  • 爆笑皇后倒追记

    爆笑皇后倒追记

    梧桐萧索,皓月当空,有一佳人倚窗凝视……“皇后,安寝否?”“你来干嘛?”“朕瞧皇后夜夜孤枕定是想朕,所以……”“呸!好不要脸!”不待她反应他便生扑过来紧紧将她拥入怀中,紧贴着她耳语:“沐沐,我想你了。”难得的撒娇让她有些心跳加速,可是……“喂!你手往哪儿摸呢!”“沐沐……”“你给我滚出去!”
  • 我是魂法师

    我是魂法师

    八百年前,人类和魔兽爆发一场大战。而后,一堵巨墙将这个世界分成了两半。
  • 星空孤影

    星空孤影

    被放弃的人类修真圣星,是困住外域文明的牢笼,也是圣星遗留人的坟墓,一个身世不明的少年,懵懵懂懂地踏上修仙路,几许迷茫,几许争战,风云激变,爱恨纠缠,看星空孤影,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守护人类的英雄
  • 伯爵与刺鸟

    伯爵与刺鸟

    我在玫瑰地帮你浇花,每一次,都扎伤了。花瓣上的露水我以为是清晨的迷雾,却不想,那其实是伯爵你的眼泪。
  • 朝游北海暮苍梧

    朝游北海暮苍梧

    乾阳帝国楚王府有个小公子,是个混吃等死,只会享乐的纨绔,不意某日竟遭雷劈,侥幸未死,卧床消停了没半年,竟又学起了道士求仙问道?风云起卷混沌初,天上地下九重殊。三界六道谁为尊?须是阴阳造化功。且看一名王室纨绔,弄朝政,笑王侯,斗修士,战神魔,叱咤风云,结伴大道,凌驾九霄!
  • 家有偏执狂

    家有偏执狂

    “老婆,我下班啦,你在哪里哇?我想去接你…”“老婆,今天想吃什么呀,我给你做~”“老婆,周末一起去玩叭~”“老婆老婆……”宋子月无奈的苦笑,唉,她怎么就这么好心捡了这样一个男人!还叫她……老婆!沈泽紧紧的抱着她,嘴角扬起一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