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2300000029

第29章 财政基础理论(2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为市场而生产,资源主要依靠市场配置,指令性计划比例日益缩小,商品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形成,虚拟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大。利率水平、物价水平、国民收入水平以及人们的投资偏好与消费欲望等等,都成为制约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重要因素。加上现代信用经济在世界范围的形成,各国利用举债筹资方式发展本国经济已成为世界潮流。这些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四平”理论失去了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如果再用传统的三大资金与物资供求平衡的模式,就无法解释当代信用经济的运行规律。因此,我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必要借用西方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的理论取而代之。也就是说要在新的形势下,把着力点放在研究社会各方面财力运行、货币流通、物资商品供求总量及结构变化的规律方面,并把财政赤字、国债量度、信贷与外汇差额和社会总供求的客观数量都看成—个整体的政策变量来考察如何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动态中的相对平衡,为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

六、关于财政信用

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资金流量既定,用于财政信用方面的钱多了,用于银行信用方面的钱就必然相应减少,反之亦然,两者存在着“挤出效应”的关系,财政部门搞有偿资金使用会挤占信贷资金来源,影响国家信贷收支平衡。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从实现国家职能,为政府经济发展目标服务角度看,财政信用是财政资金支出使用在一定领域的延伸,具有财政投资的特征。从资金的运行关系看,财政信用遵循偿还原则进行资金有偿营运,又是一种借贷行为,具有金融投资的特征。财政信用所具有的这种融资的双重性,决定了财政信用必然客观存在,成为介于财政与金融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国家融资方式。正确认识财政信用属性的双重性,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表明,我国1994年发行国库券1000亿元,1995年计划发行国库券1500亿元,而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则1992年的达到10000亿元,1994年突破了20000亿元大关。1995年6月城乡储蓄存款总额进一步上升到25573亿元。若按如此势头发展,1995年底很有可能增加到30000亿元左右。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担心发展财政信用会产生“挤出效应”影响信贷平衡的观点是多余的。当然,发展财政信用的规模也要适度,有一个从全局出发的宏观控制,以利于两种信用关系的正确处理。

二十五、综合财政的职能、作用及其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地位

党的十三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贯彻执行这一路线具有深远意义的方针、政策。党所提出的基本路线,制定的方针、政策,是我们制定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一切工作的行动纲领。综合财政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从思想认识上弄清加强综合财政的必要性、综合财政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对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综合财政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综合财政

综合财政是国家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对社会总资金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平衡和管理的社会主义财政,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财政管理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综合财政,也不可能利用综合财政去指导、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所谓运用财政金融杠杆调节经济,实质上是通过赤字财政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企图缓解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有效需求”不足和就业日益困难的顽症。这种刺激经济的办法,必然加剧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了国家具有组织、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职能,能够通过综合财政计划,自觉地保持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二)综合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和联系

综合财政与国家财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综合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共同点是:(1)都是通过价值形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都处于分配地位;(2)都要从宏观经济出发,对财力进行综合平衡,求得财力的合理使用;(3)都属于宏观财政范畴,二者都是国家用来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综合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是:(1)资金性质不同。综合财政资金来自不同的所有者,其性质分别决定于各个层次的不同所有者,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劳动者个人所有性质的资金。国家财政资金,不论列入预算内、预算外,均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2)反映资金运动的范围不同。综合财政资金的运动,既反映社会总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又反映了各个组成部分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国家财政通常是指国家预算,它的运动一般只反映国家直接掌握分配资金的流向和流量。(3)计划性质不同。综合财政计划指标体系中,尽管有指令性计划,也有指导性计划,但是从总体上看属指导性计划,不具有法律性,不需要国家权力机关批准向外公布。而国家财政计划则属于指令性计划,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便具有法律效力,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资金都必须按照计划规定的用途使用。(4)管理方法不同。综合财政主要不是采用行政手段,而是运用政策和各种经济手段对社会资金加以疏导,指导使用方向,国家财政则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直接管理。(5)参与分配方式不同。综合财政不直接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而是依据国家政策,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去指导、协调资金的使用方向。国家财政则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直接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三)加强综合财政是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方针指导下,出现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大好局面。1986年与1979年相比,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工农业总产值均翻了一番。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近8年比前26年增长了近3倍。1986年与1978年相比,国家集中的预算收入增长1倍多,各部门、地区和企事业单位支配的预算外收入增长3倍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9.6倍。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资金来源的渠道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即由过去单一的国家投资,转变为国家财政投资、地方投资,企业和农村自筹资金、银行借款以及利用外资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投资。经济管理也由政府直接控制,开始向间接调控过渡。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加速国民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总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客观上要求加强综合财政。通过综合财政计划和管理,协调各类资金活动,强化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以利于生产建设和经济改革健康发展。

二、综合财政的职能和作用

综合财政的职能是综合财政本质的体现。根据这一规定性,综合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一)指导职能

指导职能是综合财政的第一个基本职能。这一职能的含义是,根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宏观上指导社会总资金的最优利用,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归根到底就是要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力保证。当前我们面临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家底薄,生产力落后,百业待举,资金严重短缺。为了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国民经济发展最急需的地方,国家必须加强社会总财力的宏观控制,对各个渠道的社会资金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克服资金分配方面的盲目现象。通过综合财政,在不改变资金所有权的原则下,可以把分散在地方、部门、单位的社会资金,根据政策需要加以指导,把社会资金的投向引到生产建设的关键项目上来。用于发展农业、交通,能源、教育和科学技术等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以及开拓一些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新兴产业。对一些耗能高、成本大、质量差、货不对路的产品生产,以及原材料无保证的企业的生产,也只有通过综合财政,利用财政经济杠杆从政策上加以引导,疏导资金流向,才能够得到较有效的控制。

(二)协调职能

协调职能是指依据社会总资金各构成部分的性质、渠道和特点,组织各方面分工合作,使之在资金使用上相互协调,各尽其用,各得其所。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1979年与1986年相比,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包括国外借款)由31.9%下降到25%。国家财力呈现由集中转向分散的趋势。在资金分散,投资渠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轻视社会总资金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不注意综合平衡,各行其事,各自为政,必然造成国民经济宏观失控。应当看到,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消费基金膨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国力,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一再出现,同综合财政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是有一定联系的。加强综合财政,就能够把分属于各个层次的社会资金,比如国家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外借款统一纳入计划轨道,并按照各种资金的不同性质、特点进行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合理运用。这样,既有利于国家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使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有利于各方面从实际出发,最有效地安排自身的财力。

(三)衔接职能

衔接职能是指通过综合财政促进社会资金运动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社会资金运动和物资运动的相互衔接。努力做好这两个方面的衔接、协调,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社会资金各层次的资金运动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各有自己的运动领域,服务对象,又有结合部和交叉点。例如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虽然它们的活动范围、服务对象不同,但是两种资金又有许多交叉点、结合部。财政性存款,财政结余,财政向银行投资,货币发行构成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而银行上交结余,财政透支或借款,发行国库券形成一部分财政收入。财政资金同信贷资金的这种内在联系表明,两种资金的运用必须统一协调,相互衔接,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反之,两种资金互不衔接,就会出现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或者银行挤财政的状况。通过综合财政,不仅能够把财政资金同信贷资金较好地衔接起来,做到统筹兼顾,实现财政信贷的统一平衡,而且能够把财政资金、信贷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国外借款各个渠道的资金正确结合起来,自觉地保持社会资金与物资在总量和结构上的衔接平衡。

综合财政的作用是综合财政职能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它主要是通过编制综合财政计划和管理来实现的。现阶段,综合财政的作用主要有:

第一,为国民经济计划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提供依据。国民经济计划是对未来时期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所作的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它包括生产建设计划和资金计划,前者确定生产发展的速度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后者即综合财政计划反映国家财力供给的可能。可见,综合财政计划编得是否科学可靠,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和实施。通过编制综合财政计划,就可以把社会资金汇集起来,进行综合平衡,使财力计划与物力计划相协调,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总体计划的实现。

第二,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面貌。因为综合财政是国家管理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是社会财力综合平衡的关键。综合财政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都同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联系,并反映着各种重要的比例关系。比如投入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的比例,经济建没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福利设施的比例。同时,结合国民经济其它计划,经过分析,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这样,有利于了解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便于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第三,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控制。随着改革开放,财权下放,预算外资金日益增多,资金的分散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使用上的盲目性,形成对国民经济计划的冲击。编制综合财政计划将各种资金纳入了计划管理的轨道,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有利于加强宏观控制,使资金的使用方向符合全社会的利益。同时,这种控制是运用指导型的手段进行的,减少了直接的行政干预,也改善了宏观调控的方式,有利于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同类推荐
  • 中国式通胀

    中国式通胀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这一场持续的.谁也躲不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通货膨胀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央的货币政策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如果看清这些让你痛苦的事情本质之后,也许,你反而就可以平和、坦然.毕竟知者,才无畏。
  •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沐浴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春风,宁夏金融学会于1981年8月诞生,至今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宁夏金融学会在中国金融学会、自治区社科联的指导下,在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宗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积极培养青年研究人才,充分发挥在金融研究与学术交流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
  • 新城镇化与中国城市整体大策划

    新城镇化与中国城市整体大策划

    本书出版完全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科学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等等主张和要求,实施这两大策划,完全可以使这些长期以来得不到实现的主张和要求得以实现,并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交通拥堵的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千城一面的问题、产业同构的问题、主题缺失的问题、特色危机的问题等等城市“病”,从而实现全面小康和幸福生活。
  • 中国经济风险管理

    中国经济风险管理

    本书从经济风险这个角度出发,以风险管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同时结合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哈耶克等人有关经济危机的论述,从房地产、金融、贸易、能源资源、宏观调控、粮食、人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乌合之众?大众非理性行为的经济学逻辑

    乌合之众?大众非理性行为的经济学逻辑

    从人类历史中的一次次金融危机,到2015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股灾,再到2016年以来中国楼市的突然暴涨;从令人咋舌的顶级豪宅汤臣一品的定价策略,到《秘密花园》的突然爆红;从38元青岛大虾的横空出世,到互联网时代免费战略的盛行,我们看到了一连串很难用理性来解释的社会现象,但其背后其实都隐藏着各种复杂的大众非理性选择的身影。本书尝试通过一连串大家熟知的现实案例,借助现代经济学的一些分析思路,将大众非理性行为的玄妙之处向读者娓娓道来,让大家在闲暇时认知一个经济学新世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登峰天穹

    登峰天穹

    脚踏天地,怀抱日月,诸天万界,逆世九天,
  • 血狱:血之天使

    血狱:血之天使

    在Z市这个沦陷的都市里,“血天使”崛起了,这个组织正在以快速的行动证明他们的能力,从开始只有十人的组织,迅速发展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五年时间一闪而过。证明了他们的蜕变,从弱小到强大,如果她是他们的主,那么他们就是她最忠诚的骑士。十岁少女,让整个世界翻天覆地,当残翼天使遇上邪魅恶魔,一场血的盛宴即将开始……
  • 我的明星老公tfboys

    我的明星老公tfboys

    三个女孩为了追寻自已的梦想从普通人到出道到明星到国民偶像,并与她们的偶像tfboys有一段浪漫故事
  • 我的装备能升级

    我的装备能升级

    张德帅玩游戏强化时穿越了,获得了装备升级系统,布甲?不我让你变成神甲,短剑?不!我让你变成神兵!天赋不行?来带上这个天赋手镯!让你天赋直接加10!修炼太慢?这玉佩拿着,从此躺着也能修炼!
  • 仙路魔影

    仙路魔影

    仙非仙,魔非魔;仙魔无界,正邪唯心……————————————————————————金沙已完本一部小说《我是小鬼》一百三十七万字,书号1176150
  • 大唐圣国传

    大唐圣国传

    不一样的大唐圣国传,不一样的群雄争霸。朝廷与仙侠,风云莫测的官府和江湖故事。
  • 这个医生有点冷

    这个医生有点冷

    我,一名实习医生。即医人,也医史。医人失败,几人悲伤,医史失败,多个王莽。
  • 张恨水作品典藏·小说十种:啼笑因缘

    张恨水作品典藏·小说十种:啼笑因缘

    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的一本,主要描写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学生樊家树和天桥唱大鼓的姑娘沈凤喜之间的恋爱悲剧,同时又穿插了大家闺秀何丽娜对樊家树坚持不懈的追求,卖艺为生的关寿峰之女秀姑对樊家树的暗恋,军阀刘德柱仗势霸占民女以及豪侠仗义的关氏父女锄强扶弱等情节。该书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京味浓郁,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
  • 修真之修炼不难

    修真之修炼不难

    她本为魔,却身负杀戮,游戏人界。一朝为人,却得知自己人界的师傅是个神?堂堂邪王,要被一个神庇护?势要修神,却发觉她不过是自己师傅钟意的一颗棋子。她欲修神,神要除她。她欲成人,人当她是魔。她欲入魔,魔也不容她。神要杀人,人感恩戴德的递上脑袋。魔要救人,人却拿起武器抵制。神癫似魔,魔狂似神,而人...半魔半神。一朝顿悟,善也好,恶也好,神也罢,魔也罢。她若高兴,便可为神。若不高兴,亦可为魔。神魔之分,只不过是一念之间。若登巅为尊,神可俯首,魔可称臣。又哪有什么,善恶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