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2300000045

第45章 财政基础理论(45)

其次,预算外资金本来就是从国家预算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财政资金,即非集中性财政资金。我国预算内外资金的划分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发展而变化。建国初期,财政管理高度集中统一,明确规定列为预算外管理的财政资金,仅限于些机关、部队的“机关生产”、“小公家务”及农业税附加和工商税附加。1952年,为了堵塞贪污盗窃漏洞和防止国家机关的挥霍浪费,中央决定把机关生产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把“小公家务”纳入预算管理,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了自己掌握的机动财力。“一五”时期,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国家才扩大了预算外资金收支范围,把原来预算管理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拉出来(比如养路养河收入、育林留成收入、中小学杂费收入、公产公房租赁收入、企业奖励基金、大修理基金等等)放在预算外,由单位自收自支。这一时期全国预算外资金总额只有87.9亿元,大约相当于同一时期国家预算收入的6.7%。“二五”时期国家财权下放,重新划分地方财政收支范围,把原属预算管理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改为预算外管理,并实行国营企业利润留成制度。这些作法进一步扩大了预算外资金范围,预算外资金占预算资金收入的比重上升到18.5%。“三五”时期财政管理权限继续下放,1966年中央决定把财政集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全部留给企业(以后又改为部分留给企业)作为更新改造资金。1970年县办“五小”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四五”时期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拥有的预算外资金达015.29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收入的23.4%。“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预算外资金增长更加迅速。我国预算外资金演变的历史过程,充分说明预算内外资金的划分是相互转化的,两者之间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预算外资金不过是预算资金分配管理的延伸。

最后,预算外资金范围的确定,项目设置,都受到国家财政制度严格约束,地方、部门都无权扩大资金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对地方、部门、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国家实行两个不变的政策(现行政策不变,资金支配权不变),这说明预算外资金仍然是国家资金,属财政资金性质。因为地方、部门和单位利用预算外资金开办的一切事业,增加的固定资产,投入的流动资金都是全民所有制的财产,各单位不能随意出卖转让。国家把一些不宜集中管理的预算资金转化为预算外资金,是财政资金占有权、支配权的让渡,不能由于资金分配管理方式的变化就否定了资金的原有属性。

预算外资金来源于财政分配,又内在于财政分配,同预算内资金之间存在着此长彼短的关系,本质上属于财政资金范围,构成社会主义财政体系的一个环节。

我们强调预算外资金与国家预算资金同属于财政资金,决不意味着把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完全等同起来。两种资金的区别是:(1)分配的主体不同。预算资金收进来拿出去的行为,都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而预算外资金收支则以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为主体进行的;(2)集中程度不同。预算资金由国家统收统支,具有高度的集中统一性。预算外资金由地方、部门、单位自收自支,具有零星分散性和相对的灵活性;(3)收支对应关系不同。预算资金由国家统一调度管理,收支相互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不能以收入的经济内容去限定支出的开支范围。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一般都是相对应的,而且明确规定了对应项目的特定用途,具有明显的限定性。正是基于两种资金既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又有分配、管理形式上的差别性,所以国家确立了不同的管理原则,制定了不同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使两种资金相互结合,共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十五、关于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我国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改进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项目、强化预算约束力等方面,均比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但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各方面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以达到推行这项改革的目的。

一、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国预算编制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向部门预算的转变,其重要意义一方面是细化预算、依法理财、强化预算约束力等等,另一方面,也是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编制部门预算,转变传统的预算观念,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实现预算观念的归位。因为传统的预算更多强调的是计划经济思想,由政府分配财政资源,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预算收支科目重点体现的是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而非社会管理职能。部门预算则可以看作是公共财政的一部分,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范围、资源配置功能相适应,在维持政府运转、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合理分配财政资源,加强社会各界对预算的监督。它强调的是科学的预算、民主的预算。预算编制方法的改变带来预算观念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当前以及今后一定时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制度创新的基础条件之一。

二、当前我国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行体制与部门预算编制要求不适应

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等与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从编制时间看,部门预算要求早编细编预算,推行标准周期预算,即从上一财政年度的3月份开始,到下一财政年度的6月份终止,共28个月。我国目前实行单一制的管理体制,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在预算编制上,下级政府必须根据上级政府确定的宏观经济发展指标来确定地方的经济增长指标,下级又必须根据上级确定的增长目标、财政体制等来确定本地区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规模。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下达的编制预算的通知、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指导性意见、财政政策等要到年底才能明朗,这为下级政府提前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预算带来很大困难。从财政管理体制看,我国目前上下级政府在财权、事权划分方面还不完全统一,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上级政府和财力存在不断集中的趋势,因此下级政府在编制预算过程,为确保年度平衡,必须充分考虑政策调整带来的各项不确定因素,在预算规模的安排上一般比较保守,对各部门经费的安排上也比较紧,与客观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脱节。从投资管理体制看,财政每年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资金,具体项目由计划部门安排,计划部门在基本建设项的可行性论证、项目落实时间上远远落后于财政部门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财政部门无法按时将基建项目归并到各预算部门年度预算中去,造成部门预算不完整。在税收管理体制上,目前地方政府缺乏税收政策调整的税政权,缺乏完善的地方税体系,对国税部门负责征收的税收增长状况不能准确预测,造成本级政府预算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难以提前准确编制。

2.财政部门缺乏对预算单位基本情况、基础资料的统计数据

长期以来,我们编制预算都是“基数+增长”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历史数据,承认历史数据的合理性,每年考虑的是在历史数据基础上的新增因素,因此对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基础资料缺乏统计基础。目前推行的部门预算改革,编制方法是零基预算,即预算建立在零基准上的,每个部门、每项功能都要重新评估,老项目要象新项目和扩展项目一样受到详细审核,须重新评估部门各种服务及目的,去除不需要的服务,增加必须的服务,重新排序,并按照排序重新分配资源。这就需要大量的基础资料进行配合,包括各单位的人员状况、车辆状况、财产状况、物料消耗状况、业务范围、日常开支水平等等。由于目前我国对单位人员编制、福利水平的管理职能划归人事编制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专门的机构和管理办法。会计核算也不需计提折旧,财政部门对上述基础资料、基本情况的掌握非常匮乏,因此,财政部门核定的各部门定员定额水平实际上是根据历史数掘和财力可能的一种折衷结果,不能科学地反映出各部门真实的运转成本。

3.信息不对称

财政预算实际上是对资源的一种分配,这种分配是建立在对如何维持政府机构正常动转,如何最大化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的,从全社会来讲,需要首先决定多少资源用在政府运转上,多少资源用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多少资源用在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等等。这需要对政府机构运转成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成本等进行比较详细的计算和考核,以保证财政资源分配的结果最有效地满足各类成本需求。政府机构运转成本的计算需要量化工作量,即对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服务所需人力、物力量化为所需财政资源。对每一项公共产品要尽可能地核算其经济成本,核算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目前由于我们还没有对机构运转、公共产品的成本核算设计适当的记录、考核和分析的指标体系,尤其是对政府机构运转的成本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预算单位开展各项工作所需的财政资源的真实数量,财政部门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财政部门在分配财政资源方面更多的是依靠预算单位的需求、财力可能以及过去经验,预算难以起到资源分配效益最大化的作用。

4.项目预算的可操作性问题

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方式可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大类。编制基本支出预算依靠的是定员定额标准,根据各单位人员、车辆等基本信息计算,基本能够满足各单位开展正常工作的资金需求。项目支出预算是指各单位的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其他专项业务项目支出等。将行政事业经费按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分开管理的好处在于优先保障单位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的运转,在此基础上,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安排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项目支出。实行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编制部门预算,对各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是要对本单位支出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行重新界定;二是要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项目进行论证排序。目前我们对项目支出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尤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支出难以界定是维持机构运转支出还是事业发展支出,是作为项目支出管理,还是作为专项业务费管理。对项目支出预算的可行性分析也难以操作,主要是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难以量化,对项目支出的管理没有比较科学、规范的办法。由于缺乏客观标准,财政部门实际上很难对项目进行择优排序。

5.转变预算观念的问题

从较深的层次上讲,观念的转变比预算管理方式的转变和技术手段的改进更为困难。现行的预算编制方法是改革开放以后,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统收统支所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的结果,它赋予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足够的资金分配和使用的机动权,以此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预算编制方法作为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应随着生产力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而适时调整,但这种调整将直接触动已经形成的利益分配权限和分配格局。在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下,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有一定的资金分配权和调剂权,而部门预算改革实际上是将财政部门的资金分配权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同时彻底取消预算单位的资金分配权和调剂权,从这种意义上讲,山于缺乏利益驱动,预算观念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将面临较大的阻力,而且这种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财政部门自身。

同类推荐
  • 我是理财小专家

    我是理财小专家

    本书是《阳光少年》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介绍了节俭习惯如何养成,压岁钱怎么花,如何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什么是信用卡等基本理财知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小读者们介绍正确的财富观念和理财方式,使其会懂得珍惜父母辛苦挣来的钱,养成勤俭节约、科学消费的好习惯。
  • 傲慢的地产

    傲慢的地产

    如果老百姓买不起房,谁买去了?!GDP演绎悲情后遗症:房地产绑架GDP的原罪,则是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和这个集团掠夺民间财富的模式,利益集团靠炮制一个又一个谎言度日,借拉动GDP之名行架空中国经济之实。
  • 冰与火的洗礼

    冰与火的洗礼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世纪,中国社会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分层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
  • 30岁前踏上财富自由之路

    30岁前踏上财富自由之路

    本书作者将围绕梦想、目标、价值观和策略这四大致富支柱,指导80后转变理财观念,教你掌握有效的投资理财策略,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财务自由。你将学到: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理财组合、怎样合理利用负债、科学储蓄并利用储蓄致富、股市投资的黄金法则、选择基金的技巧及投资基金的建议等。
热门推荐
  • 重生小甜妻,放肆撩

    重生小甜妻,放肆撩

    她迷迷糊糊来到他的年代,本以为会安安生生,平平静静度过她的一生,没想到会遇到外硬内暖的他,宠她,爱他,默默支持她。他本冷冷清清,本以为会循规蹈矩,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遇到她是他的幸运,他愿把她放在心上,刻在骨子里,爱她,宠她,一直宠她。
  • 华强北的女人

    华强北的女人

    提到中国的城市不能不说深圳,到了深圳不去华强北等于没去。华强北一个经济繁荣的代名词,一条生产富翁的流水线,每天有上百万的人在这里流动,几十亿的资金在流转。男人在这里翻云覆雨,女人在这里百转千回,没钱人经过这里的砥砺会渐渐地变得有钱,有钱人在这里努力会变得越来越有钱。故事讲主人公吴海滨由一个普通业务员变为一个暴发户,再成为一个真正企业家的奋斗经历,穿插了他与昔日同事王一民,朱拥财,黄胜雄等人为了梦想在华强北各自奋斗的历程,来说明人生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 暴君夺爱

    暴君夺爱

    苑央,楚国的公主,是北汉皇帝慕容澈的初恋情人,她与他情投意合,却抵不过她父皇的狼子野心,为了攀附蜀国的强大势力,她被他的父皇献给了蜀国皇帝纳兰齐轩,因此注定了三人之间一生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三年前,她突然失踪,三年后,她脑袋一片空白的回来,在选秀上举刀刺向她深爱的男人,想要将他至于死地。他用温柔的情怀包容她,让她再次爱上他。原本以为这样的爱可以一直白头偕老,可谁知,她并不是他真的妻子,她只是个冒牌货,他利用她的爱去打击报复仇人。如果不是因为她长着一张与他爱妻相似的脸,即使她死在他的面前,他也不会多看她一眼。心已死,爱已破碎,她毫无留恋的转身跳入万丈悬崖……
  • 女王VS伪白莲

    女王VS伪白莲

    什么是爱情,是得到后厌倦,还是失去后追溯。世间有谁知道?
  • 有你陪我到天涯海角

    有你陪我到天涯海角

    故事的起源在江城武汉,在几个职场丽人中间过着和谐有趣的生活。直到他的出现,搞乱了这看似和谐得宜的局面,他,林小宇,一个俊美的男子,一个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带着父母要他闯荡世界的梦想来到这里,一次车上偶遇女主角秦凤,两人因为公车的急刹车撞到了一起,秦凤不小心恼怒了林小宇,从此展开了她与他之间的爱恨情仇。一个是美男子,带有洁癖;一个是不修边幅,大大咧咧的,没头没脑女孩,他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高高在上的就像王子一样的男孩真的是那么完美吗?得到王子青睐的姑娘,真的就那么差吗?请您随着我的笔去看他们之间的故事,您会发现没有披上华丽衣服平凡女孩也有征服王子法宝,也会甩大牌,而王子心甘情愿臣服。
  • 欲雨生烟

    欲雨生烟

    左云清原是一弃婴被雁荡山左名秋所救,背负命案,化名覃云佐,一个女子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一生,阴谋和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他的一生命运多舛,如烟如雨,活着就是想用一生是自证清白,可是他的命运早被别人改写,他做错事可是总会有一个人提醒他善良,所以他是幸运的。因为他遇见了她——吴夏一雪。因为她左云清才为自己活了一次,这一切的真相随着浮出水面……
  • 二进制之虚拟帝国

    二进制之虚拟帝国

    科学的世界只有0和1,玄学的世界只有阴和阳,世界是不是一个洋葱头没有人知道,一群做互联网的颠覆完其他领域以后终于来颠覆世界了......
  • 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乾宇被系统精灵“ZJSJ-0666”带往异世界,没想到到异世界多久系统还被黑了。乾宇靠着仅存的功能在异世界艰苦奋斗,向着回家的目标前进。
  • 桥上之槿

    桥上之槿

    帝槿琰求婚片段“蓝乔,没遇见你之前,我什么都不想要;遇见你之后,我就只想要你。我们有过争吵,有过冷战,有过分离,但是兜兜转转,我们还是走在了一起。我们之间有过太多美好的回忆,六年时间,教会我一件事——珍惜。蓝乔,你愿意嫁给我吗,我,帝槿琰,这辈子,命中缺你!”
  • 次元穿梭冒险之旅

    次元穿梭冒险之旅

    关雨是一个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在玩电脑的时候接到了一封特殊的邮件,从此开启了他的次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