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9000000030

第30章 我和高秀敏的故事

口述 何庆魁 整理 麻生环

高秀敏的母亲比我母亲小一岁,我跟高秀敏说,我们让老太太活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吧。可是谁想得到呢?女儿还没有活过她妈。

我这一生,有两件事情没有做够,一是当兵,二是当孝子。

这张照片我揣了30多年,一直揣在兜里。是我在部队当兵的时候,我妈去看我时一起照的。那时我妈才49岁,可是你看,她看起来已经很老相了。

那是个连雨天,我妈去看我。那个时候乡下下雨天不通车,我妈拄根小棍儿,谁都拦不住,走了6天,也就100多公里的道,你说她走了6天……走到火车站。饿了困了就在路边人家找吃的找宿(xiu)。人家当她要饭的,她跟人家说,我不是要饭的,我是贫下中农,还是军属,我上部队看我儿子。人家说,你找儿子,等天干点,坐汽车去啊,一会儿就到了火车站,你这样走,得走多少天啊。她说,我想儿子,我等不了。我这样走,可有劲儿了。我往前迈一步,就离我儿子近一步。

这就是母亲。可我父母去世早,没有让他们享过一天的福,我孝子没当够。

退伍后我回家打鱼。那个时候渔网要用铅,铅不够,我就骑自行车到县城找一个亲戚给我弄铅。那个亲戚给我弄了两大块铅,每块3斤多。回来的时候,我路过一个公社停下来歇脚。看见一家供销社的货架上有麻花。那个时候麻花太少见了,多少年没见了。麻花两毛钱一根。我想买两根带回家,可是兜里一分钱都没有。

想来想去,我问人家收不收铅。人家说收,6毛钱一斤。我就卖了一块铅,整两块钱,买了10根麻花,用黄纸包好,绳套拴好,拿在手上。那个时候是冬天,骑着自行车带着白手套,我就一手拿着麻花,一手握着自行车把,骑了30多里地。到家后,跟我妈一说,我妈哭了。她哭我一只手把着自行车把骑回来。我说那有啥,一只手也能骑,你哭啥。

后来我就看着她一个人把麻花吃完。你不看着她,她肯定自己不吃,要藏起来留给家里人吃的。

我母亲55岁就去世了。

高秀敏的母亲,比我母亲就小一岁,我是当作我亲妈一样地疼。

换季的时候,我到市场上给她买棉裤,我都是把袖子上的毛衣撸起来,用光胳膊去感觉,感觉那棉裤又轻又软,知道是好棉花,才给她买回来。

出了一回国,去澳大利亚,别的什么都没买,就给老太太买了一床双人床那么大的羊毛褥子,毛老长。回来我就给她铺上。羊毛褥子不上火。老太太挺受用。家里来了人就跟人家说:“这是老何给我买的。”

高秀敏有好几个哥哥,但每年老太太都在我家过节。我为了给他们面子,就说:“哥哥,我有点自私啊。我知道你们都是大孝子,但是我母亲去世早,我就借个母亲当当孝子,过过孝子瘾。”

我跟高秀敏说,我们让老太太活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吧。可是谁想得到呢?女儿还没有活过她妈。

高秀敏走后,我们的那个家,我叫他们什么都不要动,就按原样摆着。老太太88岁了,不能让她看出来有什么变化。

办完事我回去看老太太。老太太有个习惯,就是看见我就跟我搂着脖子贴着脸儿,说:“自己回来的呀?”

听了这句话我就强忍着哭,说:“妈,她在外地演出呢。”

完了我就急忙回书房、到卧室去哭,哭完赶紧去洗把脸,怕老太太看出来。

走的时候,老太太还是搂着脖子贴着脸:“上北京去啊?录节目去啊?录完了小敏就回来啊,妈等着。”

我就急忙出了门,关上门眼泪就下来了。

前妻:“我也没跟你争、也没跟你抢老何,你死什么啊?……你这一走,老何怎么受得了?老何以后怎么活下去啊……”

前妻人特别善良,她对我是属于崇拜型的。这么多年她一直跟大儿子相依为命。大儿子在广州出了车祸,她跟别人打了半宿电话,就是不敢告诉我。后来还是小儿子说,这么大的事情,要瞒过爸爸肯定不可能。后来她才告诉我。高秀敏说,她那么大年纪了,现在儿子没了,你去把她接回来,咱们两个对她好。

这么多年了,1996年的时候回去过一趟那个家。大儿子在广州做生意,其实遭遇了很多事情,但是她什么都不跟我讲。临走的时候,她到农贸市场买曲麻菜,说是秀敏喜欢吃曲麻菜蘸大酱。曲麻菜买回来还一边洗一边掉眼泪,说:“广州没买着大酱。”那大酱只有东北有。洗完了,甩干水,用塑料袋包了好几层,掖在我箱子里,要我带回去。

2005年,正月初二的时候,我去看她和孙子。待了四天,临走的时候,她牵着孙子的小手,教孙子说:“跟爷爷说再见。回去别老跟秀敏吵架,你们两个也不容易。”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好人。

高秀敏死的时候,她比别人哭得都凶,哭得都背过气去了。她说:“我也没跟你争、也没跟你抢老何,你死什么啊?……你这一走,老何怎么受得了?老何以后怎么过?怎么活下去啊……”

她哭这个。说起认识她,还真是有一点渊源。

那个时候,我念中学,一个星期回趟家,平常睡学校的大炕。那时候都淘气,一帮孩子在炕上蹦蹦跳跳,把我睡的那块炕给蹦塌了,这样我晚上就没地方睡了。

我一个同学就领我去寻炕坯补炕去。

学校后面200米左右有一个车行,车行的老板就是前妻她爸。他说话有点口吃,但是一笑起来很慈祥。当时他正坐在炕上喝茶,炉子上还坐着一根包米。跟他一说,他说先上他家找个宿(念xiu)。我说行。他们家炕大,又暖和。当时我想,这地方好,离学校又近,要能常住在这里就好了。

后来放假回家,跟家里一说,我爸让我从仓房里拿了一条七八斤重的大白鱼给他送去。送到他家,他乐了,问我哪家的,一说是打鱼的老何家何理的儿子,原来都是知根知底的。

后来我那个同学撺掇我们认她爸做干爹,跪在地上就磕头,把她爸乐坏了,就这样,我和前妻就成了干哥哥干妹妹。当兵回来我们就结了婚。

高秀敏走了以后,你说我就在家好好陪她吧。可是我在家待不住。八月十五我也没在家过,开上车就走了。小儿子不放心,钻到车里,要陪我。我很不客气地把他撵下去了。自己开车,一口气开到长春,直接到火葬场,把高秀敏的骨灰盒捧着,开始哭。

打鱼回来,一头是网,一头是鱼,挑着个扁担。县文化馆有个辅导老师拦住我问:小何,是不是投稿了?我说:啊。他说:登了!

我们家兄弟四个,我是老大。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大我10岁。

上学念书的时候,正碰上************,那个时候能吃的,只有稀晃晃的菜粥,吃不饱。一下课,我就翻到学校围墙外面的地里找刚长出来的大豆吃。上课铃一响,又翻回去坐到教室里面。

后来我父亲不能干活了,我就读不成书了,哭着回家下地了。那个时候我17岁,农村叫“半拉子”,就是半劳力。

我的第一份农活是冬天刨粪,刨冻土。那镐就有18斤重,镐把儿就比拳头粗。整天就举着镐刨冻土,刨一车记两工分,有的人一天刨5车,就记10工分。我第一天一辆车都没刨够,大伙儿就笑。回到家里累得浑身肌肉都疼,晚上睡觉时直哼哼。

我妈就去找队长。队长说:“这东北还能有啥轻巧活啊。”

换了去轧草。轧草一点不轻松。轧草两个人,一个人转轮子,一个人往刀片下塞草。我负责转轮子。转轮子的手要快,要有劲,刀吃猛草,转慢了就切不动草。干谷草可硬了。一天抡得是一身汗。累不说,人还晕过去了。

晚上父母躺在炕上唠嗑儿想法子。说屯子里有个业余剧团,60年代,领剧团的人叫李凤鸣,跟我父亲一辈儿。找找他让我上剧团去试试。

当时有个老观念,剧团的活儿人称“轻薄行”,可是地里的活儿我干不动啊。剧团的活儿轻松,一年还可以开300个工分,顶一个壮劳力了。

李凤鸣来了,抽着卷烟,卷完了插在一小截芦苇里。见了我说:“这小子长得倒不丑。”然后我就去剧团了。

头一个戏,我记得是给我一个小册子,上面写着《双锁山》,和同龄的一个姓楼的姑娘,我们俩唱这个。

那个时候的二人转,都是《高太祖被困苏州城》这些,尽是些古典戏,老百姓也爱听。我寻思能不能把村子里的好人好事编进去,于是就试着编。

头一个二人转是《两个积肥员》。就是村子里掏大粪积肥的,我讲他们怎么弄得一身脏:“金鸡报晓东方白……”词儿比较水。排出来以后,因为用的是社员的真名实姓,大家非常喜欢,听了特别感兴趣。那个时候也兴往里面整包袱。

我就心一动。那个时候《吉林日报》有个农村版叫《红色社员报》,我就按地址寄去了。

这不,打鱼回来,一头是网,一头是鱼,挑着个扁担。县文化馆有个辅导老师拦住我问:“小何,你是不是投稿了?”我说:“啊。”他说:“登了!”我扔下担子就往文化馆跑。拿了报纸一看,那么大一块,上面写着“《两个积肥员》,社员何庆魁”,那个激动啊,心怦怦怦狂跳。后来报社邮来了一张5块钱的汇款单,是稿费。

这下全公社的人都知道了,我投的稿在报上登了,还拿了5块钱的稿费。

从此我成了我们大队的重点培养对象。一下子入了团,入团以后马上当了团支部书记,管两个团支部。然后就在各个生产队走访表演,连编带演,什么都演,连快板都编。那时候是个生活积累。

后来招兵,我体检合格,到部队了,一听说是团支部书记,又是文艺活跃分子,马上在新兵连当了副班长。

新兵训练完分配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分到看守所去了,跟大部队不一样,心里就有点扫兴。再后来支左、上三线什么的,又没提上干,把我气坏了,就回了村里,跟我父亲打鱼。所以说当兵没当够。

回到村里我就成了一个宝了。二胡、唢呐……12种乐器我都会,而且各种节目、各种演唱形式都得心应手。

“****”后期,我就成剧团领班了,那个时候松花江边的民间艺人不少。我们就在农闲的时候走村串户,表演二人转。领了五年班,对二人转有了很透彻的了解。什么九腔十八调、唱词结构、历史渊源、流派是如何形成的,全懂。

秀敏人很爽快。我们吵架有个规律:吵架以后她从来不认错,她会给我打个电话,声音很甜很甜——她吵架的时候很凶很凶

我家在吉林省扶余县四马架乡,高秀敏家在扶余县大洼乡,我们曾在一个宣传队待过。那时她才19岁,个儿挺高的,瘦瘦的,唱腔圆润响亮。那个时候她搞对象不跟我搞,我比她大很多。

1988年我在菜市场卖菜。高秀敏当时是县剧团的业务副团长。她看我大冬天站在马路上卖菜,就鼓励我,说你给我们写个二人转吧,我们团给你演,完了我们给你200块钱首演费。那个时候200块首演费比站在马路上卖菜强啊。我就一宿写了一个,写完了就送去。

过了两天去看,说还没有批下来。我就跑到文化局。局长说水平还不够,毕竟是业余作者,达不到专业剧团演出的水平。那个时候剧团要参加全省第八届二人转表演大会,要求特别高。

我就问下乡演出可不可以?局长说可以,就签上意见:下乡演出,不参加会演。

拿到剧团,高秀敏跟团里说,老何写剧本也不容易,演一场就给200块钱首演费。

后来有一天,我在菜市场卖韭菜。头一天卖完还剩下一捆,外面一圈韭菜已经蔫了。我就解开,把中间新鲜的韭菜翻到外面来。当时我正在干这个活,来了一个人,叫我去县里宾馆开会。

我放下韭菜就跟着去了。到了宾馆,一屋的人。地区文化局创作室主任带队,下乡检查扶余县民间艺术团的工作进度。我一进去,说这就是某某的作者。那个主任就要过来跟我握手。当时我手上都是绿色的韭菜泥,就手心露出一点肉。我说我没洗手呢,我是卖菜的。主任也没介意,握完手叫我坐。然后开始点评我的作品,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开始听了还不相信。完了直接参加省里会演,当年就拿了全省一等奖第一名。紧接着就为作品召开了全省二人转研讨会“论二人转丑角艺术的失落与回归”。

到了1989年,就有很多剧团找我要剧本了。

我和高秀敏因为二人转走到了一起,之后我们就难舍难分了。那一年,高秀敏调到了省曲艺团。我就把自己东辽县的专业创作员的工作丢了,跟她去了省城。我跟曲艺团的团长刘季昌说,我也不要工资,我就专门给高秀敏写戏,只要能和高秀敏在一起。

后来团里给了一个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那个时候高秀敏的母亲和女儿都跟高秀敏在一起。就做了一个两层铺。

就是在这个两层铺上,我给高秀敏写了小品《包袱》。那年全国35家电视台在深圳搞小品大赛,90个小品当中,《包袱》获得了唯一一个特等奖,秀敏一下子红遍了全国。

那时记者采访她,我在旁边看着一堆道具,像个捡破烂的。我就偷着看她和搭档在那边接受采访。那个时候我心里头那种高兴,到现在想起都还特别特别有感觉:有记者采访她了,她该多高兴啊。

在家的时候,她性子直,又比我小,我都让着她。但是也吵架。

高秀敏人很爽快。我们吵架有个规律:吵架以后她从来不认错,哪怕她心里头知道错,嘴上也不跟我认错。说了几句非常伤人的话后,她甩手走了,但她很快就能感觉到自己说重了,但是她不会承认自己说重了。她会给我打个电话,说话声音很甜很甜——她吵架的时候很凶很凶,嗓门很大——找一些小事故意问我的意见,她这就是故意找话。我就得很认真,说你看着弄,怎么都行。

完了,这事情就当是过去了。

等她回来的时候,我脸上带着笑模样,桌子上摆上她爱吃的菜。她就会很热很热地跟我好起来,亲热起来。

她亲人就跟猴子亲孩子似的。吃饭的时候上来就一下子,抹你一眼角辣椒酱,你非得去洗一下。她就是这样,手重。

高秀敏是睡着了都不老实,都折腾。那么大个床,她就斜着睡在中间,没个形状。她人胖,平躺的时候爱打呼噜。呼噜呼噜一口气哽住了,你就得去晃一下她。她就醒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又开始打呼噜,又哽住了,你得再去把她晃醒。她打呼噜很可爱。

今晚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早穿不穿。家有房屋千万间,睡觉只需三尺宽。家有黄金千万两,临走带不走一分钱。活好今天!

这么多年,我觉得,在处理这个家上,我还是做得比较优秀的。怎么说呢?高秀敏她亲戚多,兄弟姐妹也多,她是他们家第7个孩子。她那些手足呢,都搬到长春来了,咱们那个家啊,几乎常年都是她的亲戚。只要你一进那个屋,鞋子都是一片。

她哥哥家儿子娶媳妇。我到乡下去接她二叔和老叔(最小的一个叔叔)。到了老叔家,说老叔在山上干活,然后婶婶就去叫去。回来的时候呢,一个从东面回来的,一个从西面回来的,我就奇怪。后来张罗着给老叔换衣服,我就看见她婶婶往老叔兜里塞了100元钱。我就知道她婶婶是上别人屋里借钱去了。

接到长春后,我把这俩叔叫到一个屋,每人给他们500元钱。然后跟他们说:“本来你们辈分最大,你们来了,就什么都不需要拿了。但人好脸,还得随个分子,你们就只许拿100元钱,剩余的钱你们拿回去买酒喝。”

她大哥开出租车,挣不了几个钱,年检的时候缺钱,我都给他拿钱。还让他不要告诉高秀敏,怕秀敏知道了,要还我。

其实我做这些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着他们夸上一句,夸秀敏找了一个非常懂事的丈夫,这孩子有福气。

1992年,我和秀敏组成新的家庭时,李萱才9岁,还是个小姑娘,那时候她跟着她妈姓,叫丹丹。

家庭的好处,就是以诚待人。要心里非常坦诚,心里不动任何心机。李萱从来对我就没有什么设防的地方。

1993年底,我和秀敏去中央电视台参加《综艺大观》节目录制,临走时,丹丹对我和秀敏说:“爸、妈,你们从北京回来时给我捎点肯德基吧!”那时长春没有肯德基,丹丹听别的孩子说过肯德基好吃,没看过,更没吃过。那时,我和秀敏已经有点钱了,丹丹又放寒假在家,我想领丹丹去北京、去中央电视台开开眼界,就说:“往回捎干什么呀?想吃就到北京吃去呗!”我马上给丹丹补了一张飞机票。当时她妈妈喜滋滋地拦了我一下。到了北京一下飞机,我先领着丹丹吃了肯德基,然后才去中央电视台。

没几年,丹丹和我就没隔阂了,叫我爸时,听起来,那声音跟叫她亲爸没啥两样。丹丹跟她妈妈一样,表演能力、模仿能力很强。我就有意识“熏”她。比如我和她妈妈经常把圈里的朋友带到家里来,谈论一些演艺上的事情,或者安排在家里排戏,故意安排某个演员临时有事没来,让丹丹“钻锅”(演艺行当里将打替补叫钻锅)。遇到丹丹“钻锅”的时候,她就特别兴奋,把剧本交给她,她很快就能理解角色,有时,一个小时之内就能替别人上场演出。丹丹14岁那年,秀敏就带着丹丹在长春市演出,很受好评。

丹丹从戏曲大学毕业以后,我们开始让她参与演出。她的表演非常到位,非常自然,一点痕迹都没有,一下就入戏了。《刘老根》和《圣水湖畔》里她都演得不错。我是从心底里喜欢她。

今晚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早穿不穿。家有房屋千万间,睡觉只需三尺宽。家有黄金千万两,临走带不走一分钱。活好今天!

人的生命各有其长度(寿命)、厚度(价值)、高度(境界)和宽度(胸怀),躯壳的消失也并不完全说明生命终结。

……

这些话都是我讲的大实话,也是我对生命的真实感受,你讲实话,观众就跟你零距离,你才能跟艺术的灵魂接轨。

同类推荐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 秦岭论语

    秦岭论语

    本书为“紫香槐散文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辑,收录了作者原创散文三十余篇,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 幸存者

    幸存者

    本书介绍了若干个凭借对生命的渴望,用超强的意志力、坚韧的毅力和聪慧的头脑,穿越生死线、战胜死神的故事。
  • 人生的什么和什么

    人生的什么和什么

    本书收录篇目由作者本人亲自遴选,包括《人生的什么和什么》《只因为年轻啊》《母亲的羽衣》《种种可爱》《初心》等脍炙人口的名作,这些经典散文寄托“人生”幽思,洋溢着空灵而温暖人心的真挚情感,也有对自然的美丽和对万物的敬仰、家的温馨和对亲人的牵挂、生活的美好和对生命的珍惜;有温暖,有感恩,有领悟,有释然。
  • 人生乐在相知心:宗璞经典散文

    人生乐在相知心:宗璞经典散文

    本书是散文大家宗璞的散文集,收录了宗璞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如《湖光塔影》《紫藤萝瀑布》(被选入中学课本)《书当快意》《漫说红楼梦》等名篇,尤其是关于亲情的部分,文笔细腻,感人至深;关于燕园的回忆、日常生活的感悟、旅行途中的见闻等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文笔生动细腻,语言优雅质朴,意境深邃幽远,代表了宗璞散文的鲜明风格与突出成就,也呈现了宗璞各个时期作品的特点及其思想情感的变化。
热门推荐
  • 开冲床的人

    开冲床的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开冲床的人、国家订单、成长的仪式、梅雨、短歌行、白斑马……《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开冲床的人》是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之一。
  • 一品弃妃

    一品弃妃

    幽暗的房间内,他嘴角勾起残忍的弧度,嗜血地笑着。他娶回她,只是为了报仇。不过是一抹温情,冰化了她那颗冰冷的心,最终,她沉迷在了那场有预谋的从未享受过的爱恋中。可是,到头来,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场云烟……我们的孩子,还未出世的孩子。这礼物……你可满意?那日,他迎娶正妃。她含笑送上自己的礼物。满室的血腥味,他大惊。如你所愿,我爱上你了!锋利的匕首刺进胸膛,她笑着流出血泪,满目苍凉。百里沧溟,你既不仁,休怪我不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 丑女的外星帅哥

    丑女的外星帅哥

    在漆黑的屋子里……点点星光……哦!是蜡烛。在那些蜡烛之中坐着一个服侍奇怪的少女……我是姬茹千泷,我不知道在这等了多久,只知道,已经很久很久了……随后响起了星星点点的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美丽的音乐……我的右手纸上有个小口只要一听到这首歌手指上的伤口就会无缘无故的,刺痛,少女抬起了右手,右手的中指上冒出一颗潁红的血珠。我不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很久以前发生的什么……她说这是一个传承了千年的神圣的名字,这伤口中流走消失的仿佛是我最珍贵的,最不想……音乐关闭了。“失去的……”蜡烛熄灭了人馅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 地球屋的梦幻之旅

    地球屋的梦幻之旅

    陈诺以高分成绩考进新高中唯一的一个“尖子班”,在班里很受女生的欢迎。而陈诺平时却时常做出很荒唐的事情,导致很多老师对陈诺很不满。而陈诺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一天放学陈诺和张宏圣因为好奇去到麒麟山,不料突然被一群野猫袭击,陈诺醒来后却被告知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但他已想不起三天前发生了什么?为了解开这个心结,他决定再上一趟麒麟山寻找事情的真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小转世人

    小小转世人

    混沌初开,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东皇太一开创妖族天庭……好了不扯蛋了,这故事就是讲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
  • 反快穿之系统不给金手指

    反快穿之系统不给金手指

    (特别声明本文是成长文,正牌女主没那么多特效外挂,不苏不作三观正,没有逆天的颜值,也没有超人的智慧。不是属于那种靠男人完成任务的,CP为系统君,想看爽文请绕道)简介:本是个普通的网络书虫,吐槽某些快穿小说却被强制性穿进小说和快穿男女主一起穿,任务则是帮已被快穿女主穿进女配身体逆袭过的原女主再次逆袭……可是这些屌炸天的男女主们她都打不过啊摔!各种社会性死亡…面对快穿小说里特效外挂开满的男女主们,那我们这位正牌女主又该何去何从?某女掀桌:“老娘不干了!太欺负人了!”系统君看着她哆毛的样子,一脸微笑地摸了摸某女的头:“乖,罢工就抹杀。”嗯…手感还不错。
  • 穿梭于各个星球

    穿梭于各个星球

    一招卷入风云,穿空间旋涡,不信鬼神之说的凌慕寒被卷入七界大陆,生命被抢剩下不到十年的寿命,结实夜辰萧踏入鬼界风波
  • 最强佣兵小队

    最强佣兵小队

    我的处女作,也不知写什么,希望大家喜欢吧,谢谢大家多多支持!......这是个修炼元力的大陆,看四兄弟怎么玩转大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