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8600000008

第8章 1978年(2)

我翻译过很多书,喜欢倒装句,喜欢主语前写一大段形容词,那么读者能否接受呢?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能接受。另外是古典语言,我原来是洋包子,学英文专业,小时没上过私塾,古典很差,但年纪大了,总读了不少。在干校六年,“留级生”,后三年全部读书,看了许多古典,读了《昭明文选》,前后汉书,古代散文等,比较用功。我也抄,也“偷”,照抄古典的,效果很不错。汉赋名誉不大好的,说是堆砌。主席很注意汉赋,在庐山写了大段批语,讲从离骚到汉赋。后来“文革”中许多流传出,我自己抄了,编了文学语录。主席很重视木华,《昭明文选》里,可以读一读。找到读了,确是了不得。里头有两句我最欣赏:“轻尘不飞,纤萝不动”,写大海的。在写李四光时也“偷”了,写主席会见李四光时用了。有些人反映用得好,但他不知出处,是“偷”来的。

在《哥德巴赫猜想》里,写了一大段公式后,写仙鹤飞翔,“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是汉赋,鲍照的,他是中古时期作家。我胆子很大,木华也“偷”,鲍照也“偷”。自己底子很差,就这么写,反映不错。

另外,写有的人如何,有的人如何,古代两把宝剑,古代炼剑,打扁,打一千锤,打一万次,打出最好的钢来。拂钟无声,削铁如泥。我在后记里解释一下,粉碎“四人帮”后,我写了首诗,寄诗刊,退回来了,是拂钟无声,他没看懂。怎么形容粉碎“四人帮”?一把宝剑打到钟上无声,但断了。党中央粉碎“四人帮”没走漏一点消息,没流一滴血,乾坤倒过来了,现在整个国家欣欣向荣,向2000年进军,都是从这开始的,在那一刹那。我写周培源写了这个。

我每写一篇文章都要歌颂、赞扬1976年10月6日那个时刻,粉碎“四人帮”,从这儿起,我们得救了,向前迈进了。我要用全部生命来歌颂这个时刻。

古代有很多很精彩的语言,有那么多大师。外国语言也要学。我们在座的是做语言工作的,但不大注意语言。“四人帮”时,根本不谈语言。要收集、提高、锻炼自己的语言。报纸是用语言来执行命题的,怎么能不注意语言呢?党报转《猜想》后,各地都转载了。我曾怀疑我的语言会不会被接受。我以为只在知识分子圈子、文学青年的圈子里,有公社副书记,说干部和社员都看了。读给全体社员听了。不要存在一种顾虑,读者不懂。读者远远超过我们的才能,厉害极了。文章中一点点痕迹都看得出来。我的老底,有现代派,现代派的东西混了一点进去。有的读者指出了,我也不怕它。因为有思想统帅。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太谨慎了,看到文章中与现代流行的语言不同,就改。《湖北文艺》让我改,不能不改啊!他的刊物啊!改是应该改的,改的时候要手下留情,编辑不改,我心里不安。最近一篇给袁鹰同志,他不改,我很不安。编辑同志了解一个时期重大意义,当然要改,要改得作者高兴,让作者佩服,改得好。这都是文学一般都要讲的,报告文学一般也包括进去了。

接着徐迟谈了构思问题。他说:这是很费脑筋的,大家都有经验。都写文章的,有个腹稿。我最近给人民日报写的文章,要经中国科学院和本人同意,很花了一点工夫。

我写李四光时,我先找了湖北省地质局的同志谈,他说:噢,太大了,这个题怎么写呀?他是李四光的学生,给我一些资料。到北京,看李夫人回忆录,原想写从国外回来,写到总理会见,集中点写这个,中心点回到国内,一万多字。后来,他女儿说,人家要问一生贡献的。不准备写一生,因为很麻烦,后来加了这一条。我到华北油田住了十天。石油部很高兴,地质部也不是很不高兴。两个部领导没意见,工作人员有意见。为了不得罪任何一个部也费了不少力的,动脑筋。构思要花很大工夫。我讲这个,毫无保留,毫无顾虑,毫无余悸。在执笔之前要多下工夫,要打腹稿。写陈景润时,有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写?白专道路,定了的,很多人劝我:算了,何必呢?二是“文革”写不写?我都作了肯定。写这个人并在写这个人时写“文革”,后来还是写了。担风险。写“文革”更麻烦了,写了几次写不下去。后来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第二段,讲让敌人强大起来,自己后退,退到无路……两句诗,从这里展开写“文革”的。

有人写信说,你写李四光为什么接近“文革”时止笔了?是不是“禁区”?我决心要写。第三个写周培源,一访问,很难写。和林彪、陈伯达斗争,和“四人帮”斗争,目前和北京市委斗争,很难写。你还想不想在北京住?30、40、50、60、70年代的周培源,觉得不行,重新构思,没有好办法。写李、陈二文不够美,不够漂亮。“老毛病”犯了。写完周的初稿,到云南写一植物学家,写了十天,一个月,植物学家的文章写完了。我就转到周文章来了。我给臧克家打个电话,多长?两万三?你的文章越写越长了,我早有感觉这样子不行了。他叫我到他家,他选了两篇古文给我,都不超过三百字,亲自给我讲解。人家写三百字,这么流畅,这么深刻,而你一写两万!当然也是可以的,你总得精练精练啊,你回去研究研究。正要写周培源,他给我个启发。我回来琢磨,又到北大去,找到周培源,谈了话,他夫人说,算了,不要写了,有什么好写呢?一个人说一顿。他三姑娘说徐迟再来我把他轰出去,不赞成嘛!第二天又找周培源谈两个小时。在哲学系、文学系各谈几个小时。哲学家是很不错的,他提供一个细节,10月8日得到消息去报到。全国人民都有这个经历,兴奋情绪,将信将疑,夜里出去散步,没带人到古庙,一个房子里有灯光,有一读书人—— 一个知识分子睡着了。边上有篇文章,看了一遍,把裘装解下,轻轻盖到读书人身上。第一段五十字,极精练,写当时环境和情绪。历代文选都有这篇。第二段考状元,考完了,卷子评定了,主考听名字,闭目,突然而起,听名字,拿笔:第一名!当天晚上看读书人。然后昏君把左公抓起,打得要死,听说恩师被打,拿很多钱买通官老爷进去一看,打得一塌糊涂。老师站起:你来干什么?国家这个时候,你跑来干什么?你不走,打死你!第四段,到士兵中看望,人家劝他,不要来了,我们很好。他说:我老师叮嘱我这样做,我就这样做……构思启发了我。哲学系,有回忆,有展望,构思完成了,写一个晚上,所有过去的事情,都是回忆,没得到消息前,写四千字,怎么受“四人帮”压,受气。然后,小顾跑来送好消息,暂时进入个人回忆。四十七岁,周带北大队伍迎接解放军,七十四岁的周怎么带队伍在天安门会师,党旗、国旗、校旗……文章是要构思的。

谈到细节,徐迟说,你要动笔写了,有个关键的东西就是细节。细节有时很小,《地质之光》结尾,地球仪转动,急速地转动……《猜想》里,过春节,领导送水果,很小,似乎没必要。但大量东西展开了,送他,他不收,又追上,关门,激动,搞一加二,都是要有细节。现在写总理的文章比较多,都回忆,往往该写点细节的地方没有写。廖承志的文章写得细,王炳南写抓蒋介石的文章也有细节。细节不需要多,过去梅兰芳讲过,我只要做三个动作就让你相信我是个女人,他找到古代妇女典型化动作了。解裘,是一个细节,第一名,枷锁要砸他,冒严寒到士兵中去……要说总理,感人细节太多了。但现在悼念总理的文章,明明有细节却没有用。有的文章就是因写了细节而感人的。

我决心不写悼念总理的文章,我每篇文章都要写到总理。我讲三个细节:

开国时,总理请宋庆龄从上海到北京来,做准备工作。总理先到她住的房子检查准备工作,把吃西餐的刀叉等餐具拿来看看,一盒子一盒子。周说:不行,你们还有好的没有?就去找了。从饭店找来最好的,看中了。说明事无巨细,他管那么大事情,细到那个程度,不知怎么描写总理的内心。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和蒋介石斗争,为党保存了许多人,这是一种感情。

车要到了,要去接人了,总理不放心,又到住的地方去检查,有剪刀没有?买把给我。总理走到一个花盆面前,用剪子修整这盆花,不知怎么写总理内心,尽善尽美。

开过会,住一段时间,宋要回上海,总理送行,宋上了车,车门口,车开了,车向前走了,总理跟车走,疾步走,车开得快了,总理跑步,后来跑得很快……

真正写文章的要写细节。采访时你不能对采访对象说,你给我两个细节。要与被采访者建立感情,到这个程度,他不回答你的问题,他忘了,讲出细节来了,不要笔记,只用耳朵听,用心记。

构思完成,全部工作精力放到细节上,把别的挖去,让人物活在纸面上。

我和陈景润建立了感情,第一次见面就像认识他,见过,仿佛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关系很好,通信,我去看他,要爱上他。

我写植物学家,一般谈话要建立感情。浑身解数、全部功夫都在建立感情上。和他闲聊,扶着他回去,不要他谈。然后说好去热带植物园看,然后谈。我给省科委打电话,有个桌子,有灯,门能关上就行。他病了,进医院了,昏迷三四天了。他好了,恢复很快,怎么能采访呢?我和周围人都谈了,植物学家拄个棍,我和他谈了。我不仅爱他,而且崇敬他。

要采访一个对象,熟悉他,合得来,建立感情,要用最快速度捉住他谈话中的细节。

《资本论》第八章是最伟大的报告文学,正如毛主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但不能这样说,因是经典作家,有伟大的思想。读《资本论》许多人读不下去,恩格斯问马克思,这么难懂怎么办?马克思说,可以先读第八章。从第三段二百七十二页读起,保证你读得下去,动人得不得了!最好的最深刻的报告,最宝贵的细节。没有人让我讲,我不讲,有人邀请我讲,我要讲,我要“贩卖”这个(徐迟举起手中的《资本论》)。

谈到科学,徐迟说:怎么能写科学?让人害怕。而且科学种类这么多,怎么钻进去?那里面有人,有科学家啊,我们主要是报道科学家的,人我们懂啊。我们都是好朋友。对好朋友是最理解的。人是可以理解的。数学,大偶数,我一点点也不懂。李四光的地质学也不懂。我当然有点积累。1954年在天山谈了几天,包头一个工程师也和我谈。石油部门,大庆,找地质指挥所谈地质问题。《地质之光》多少纪,多少纪,我现在还晕头转向。先找科学家,然后才谈他一点科学。心理积累。看马克思数学手稿,愿以他的话作导语,后来改用元旦社论,就更好了。做一点研究,不懂不要紧,有很多资料,印好的猜想,看一点,用一点就够了。主要写人。不搞那门科学,写那个科学家。写那个人,写他的贡献,如何大量写他的研究成果,写多了,读者当然不高兴了,写他的经历,某些有趣味的细节。没有问题的。肯定没有问题的。大家都来写吧!我希望报上的文章再多写一点人的细节,我保证读者会高兴。

科学院送我一堆堆材料,看了后,感到不四个现代化不得了。现在科学发展了,就像我讲了话,袁鹰讲了话,不必记,散会后走到门口就可以一个人给一本印好了的记录。一个计算机,第二代的,第三代的,一秒钟几百万次运算。这样一个领域,你还不去怎么行呢?电子计算机哪儿都要用,连厨房炒菜也要用。是电脑时代了,人脑指挥电脑的时代。神圣的职责要到2000年去。科学技术界有这个雄心壮志,很可能变成现实的。这个领域非常广阔,到天文台看月亮。大望远镜,四米直径,没看见嫦娥吴刚,但看到了某某山,想过不了多少年,就可以去遨游了,再活十二年,我七十五岁,2000年,平均寿命可以一百岁。

1940年我很糊涂,已接触马克思主义,非常荒唐、幼稚。现在好一些了,到2000年,我一百零五岁,豁出命也要干这个。打倒“四人帮”就有奔头有信心。科学领域一定要进去,一定能进去。

徐迟最后感谢主人的邀请,他说:我只讲这一次,说了算数。陈景润是数学家,他的逻辑钢铁般坚硬。他说了是算数的。陈景润不坐小汽车,乘公交汽车,国务院、科学院给他一套房子,他不去,仍住那个六平方米。

袁鹰说徐迟讲了思想、学习、业务,生动而丰富。说他年岁比我们都大,但劲头那么足,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在接徐迟来时的小车上,我问他:《猜想》前面引那数学公式你怎么学习的?他说他一点也不懂,全是照搬来的。

1978年10月12日

接到方冰同志电话,让我到辽宁大厦出席一个座谈会,说是中国作家代表团从黑龙江访问结束后到达辽宁,在这三十多位作家中有一半是诗人,辽宁的诗人们与代表团的诗人们聚会一下。

粉碎“四人帮”之后,被禁锢多年的新诗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一些诗人重返诗坛,大家向往交流,向往团聚。我赶到辽宁大厦,在一个宽敞的大会议室里已坐满了人。来辽宁的有艾青、苏金伞、公木、公刘、刘剑青、包玉堂、莎红、苗得雨、石英、郭宝申、李小雨、吴超、孙绍振;参加座谈的辽宁诗人有方冰、阿红、晓凡、厉风、解明、刘文玉、路地、高广成、柳清波、陈秀庭、姚莹、孙日成、丁晓翁、徐光荣、荆鸿、陈进化、李荔等。

方冰在开场白中讲道,诗歌是文艺的一部分,被“四人帮”搞得一塌糊涂,一团混乱。凡是不符合“样板戏”标准的都给否定掉了,说假话成风。文艺作品中诗最多,诗如何接受遗产,怎样在中国旧诗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怎样创新,都有赖大家探讨。阿红首先发言,他说,解放思想,怎样解放?“四人帮”打倒了,还是感到影响不小。肃清流毒是长期的工作,诗歌要不要有真情实感?要不要有真切感受?有很多诗看起来是借来的材料,从报纸上找材料,把散文缩了一下,于是产生“诗”。还有的叙的事,抒的情,都是仿制品。许多诗生活气息浅薄,不像在座的老诗人的作品那样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另外什么是时代精神?是不是用大话、玄话、高话喊出报纸上的话,时代精神就强了?如何理解时代精神?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时代精神?打倒了“四人帮”,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国家和人民都充满了希望,同时我们也看到生活中一些不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东西,看不胜看,数不胜数,诗能不能接触?小说提出破禁区的问题,诗有没有禁区?能不能突破?新诗如何创作?如何发展?十年二十年后,一百年过后,新诗的形式会怎样?

方冰说:诗为政治服务怎么服务?刊物上纪念日特集,为什么不“打”人儿?我常常不愿看。阿红说:《诗论》里面写的是启蒙的东西。艾青说:“放毒”不少。方冰对艾青说:你的诗启蒙不小,我到延河就背着你的《大堰河》。艾青见没有人接着发言,便开玩笑说,这么多人,压场,干脆散会吧!他说,我们也希望听一听,脑子活动活动,否则僵化了。点名讲话是最僵化的办法,点到谁谁头疼,自由发言最好。每个人脑子里至少有十个问题吧,但为什么不拿出来?总是有原因的,或者没抽烟,没喝水,早饭大约都吃了吧?不要把写诗的同志、写诗的朋友叫“老前辈”!公刘认为,阿红提的问题扼要、准确。路地说,目前诗歌不大活跃,将来一定会活跃。“比较勇敢”的人才能成为诗人。都是写应该说的话,而不是写想说的话,一百年、一千年也不能繁荣。中央提出了解放思想,但下面步履艰难。总是“没见过,这行吗?”包括一些编辑,一些地方领导,所以省内文艺状况不能令人满意,拿出的作品不招人读,不如去读唐诗。

同类推荐
  • 护航大海战

    护航大海战

    随着盟军护航舰只的减少,商船的损失在不断加大。当时有许多护卫舰被派往英国东岸和南岸海区去担任反德军登陆任务,直到东南沿岸的德军登陆威胁平息以后,许多护卫舰才回到大西洋继续护航。长期以来,德国海军潜艇舰长们对美国一直憋着股劲,如今,它们终于如愿以偿。5艘德国潜艇陆续离开德军基地,横越大西洋,前往美国海域。
  •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作者经过大约两年左右的思考整理,从300多首诗歌及文章中挑选组成本书,算是对人到中年的一种总结和回顾。故乡也好,母校也好,巴山蜀水也好,不仅是作者成长和生存的根基,也是创作的土壤。虽不知道这些作品最后的命运,还是借用黛玉之言,不指望它们带我“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也是我真实的愿望。
  • 最爱

    最爱

    世间不外五情:亲情的动人、爱情的纯净、友情的优雅、世情的旷达、人情的善美。《最爱》以“怦然心动的故事、峰回路转的情节、优美飘逸的文字、天衣无缝的配图、别如心裁的感悟”诠释人间五情。霍忠义笔下的亲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爱情纯洁明净、令人向往;友情波澜起伏、过目难忘;世情复杂多变、催人成熟;人情练达善美、使人宽慰。读《最爱》故事,悟最美心灵,享最真情怀,成就智慧与高贵人生。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中国词史上首部词总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牛希济等十八家词,共五百首。所收词包含男女相思、史事古迹、风物人情、边塞旧事、山水花鸟等。《花间集》介于唐诗、宋词两大文学巅峰之间,以其清艳、婉丽之风为文坛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有“词中离骚”之美誉。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热播,《甄嬛传》用《花间集》中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被为电视剧插曲,由刘欢作曲,姚贝娜演唱。古典诗词类作品市场热度逐渐高涨。这本普及版《花间集》必将脱颖而出。
  • 绿岛揭秘:一个传奇囚徒的采访手记

    绿岛揭秘:一个传奇囚徒的采访手记

    1910年,日本控制的台湾岛浪人横行,远离台湾18海里的绿岛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监狱岛;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经蒋介石批准,派出军队重新修复绿岛,建立了世界上防御体系最完备的岛屿监狱,这里前后进出了李敖、柏杨、陈映真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热门推荐
  • 男主居然是送死流

    男主居然是送死流

    小鬼:阎王,不好了,那个叶孤星又来了。阎王:快,地府一级戒备。这他一天死四五次,我也遭不住啊,早晚得像前面260任阎王一样让他给送走。不行我得出去躲几天。阎王提笔用三秒钟写了一封辞职信,然后收拾行李,离开了地府。
  • 我的梦中爱情

    我的梦中爱情

    曾经美丽精致白雪如今却失心,弟弟白风舍弃了自己的优越条件照顾姐姐,六年来一直苦苦的寻找失踪的姐夫和外甥。直到有一天所有的真相都揭开,他该怎样去面对,命运坎坷的白雪又会有怎样的反应。。。。那曾经的幸福难道只是一场梦吗?.恩恩怨怨,情情爱爱,我们真的能放的开吗??
  • 沉醉东风

    沉醉东风

    在爱情的国度里面,无所谓真,无所谓假,有的公平的只是情感的体现;只是,不明白的就是,被很多很多的事情牵绊的爱情,真的可以长久么?
  • 面对危险怎么办

    面对危险怎么办

    本书以孩子们的家居安全、在校安全、休闲娱乐时的注意事项、意外伤害的防范与自救、自我身体的保护等几个方面为入手点,告诉青少年在面对各种灾害时如何进行自护、自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避险,从而帮助青少年在不幸置身险境的情况下,依然能沉着冷静地应对,机制安全地化解,从而转危为安。
  • 我把系统弄死了

    我把系统弄死了

    两世父母双亡,尽显世间凄凉,可是,又何妨?重活一世,我自当游四海,览八方,阅尽世间美好,不枉这一世!自在逍遥,求一世心安!
  • 世界修炼

    世界修炼

    一个世家的继承人,一次意外的相遇,让他走上了杀戮的道路,也因此进入修炼的世界.......
  • 殿下独宠花妖女官

    殿下独宠花妖女官

    因为一次陷害,她被迫重生在胤若大陆,奉命刺杀八皇子,却不料自己竟然投胎成一只小花妖;因为她去了胤若大陆,堂堂天帝长子不顾身份一同落入胤若大陆,偏偏成为了八皇子……在天宫时,满天宫皆知名为花辞的一介小打杂身后有个大殿下宠着惹不得;在皇宫内,满皇宫皆知名为花零的一介女官身后有个八皇子处处拥护……却不料,一场意外,她被发现是妖的身份,一场大战因此而起……
  • 精确管理详解

    精确管理详解

    成思危作序推荐,有效规避行为缺陷,精确管理企业运营。精确比精细好,对企业管理而言,精确比精细更具体。精细没有标准,领导倒是容易讲,但部下做起来就无法掌握分寸;而精确就要求领导明确每一项工作细到什么程度,最好还要有如何做的步骤,这样工作就有执行与检查的标准了。
  • 曾经恓惶谁许我一世地老天荒

    曾经恓惶谁许我一世地老天荒

    在爱情世界里,我一无所有,也一无所知。你要伴我宠我,永远。-即墨雪衣放弃了,后悔了。-金珉硕只想让你知道我爱你,我在想你!-鹿晗我选择爱或更爱你,你选择爱或不爱我。-吴亦凡这是我第一次不唠叨的告诉你一件事,你要听好了:我喜欢你。-金俊绵喜欢你,却错过了。-张艺兴看我的眼睛,你会发现你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边伯贤看到你的眼神那一瞬,我已被你吸引!-金钟大你可以不理我但不可以不理解我。-朴灿烈我像喜欢吃的一样喜欢你。-都暻秀你身上的伤,要是我弄的就要入骨,要是别人,哪怕半点我也心疼。-黄子韬我为什么一看到你就发烧呢?-金钟仁把我送给你,不许忽视外借丢弃。-吴世勋
  • 仙剑之轩辕奇侠传

    仙剑之轩辕奇侠传

    钟剑斧壶塔琴鼎印镜石若是轩辕剑中的十神器进入到仙剑世界中,又会引发怎样的故事?本书力求大宇双剑合璧,新人新书,请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