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0500000008

第8章 地球气候的成因(2)

当地球移动到“冬至”和“夏至”两个点的中间位置时,南北极都不对着太阳倾斜,阳光直射赤道,两个半球得到的太阳能量相同,南北两极地区成了晨昏状态,南北半球昼夜时间一样长短。由冬到夏,那个点为“春分”,由夏到冬,那个点为“秋分”。春分、秋分节气的命名是相对于北半球而言的,南半球正好与北半球相反。

黄道面被人为分成360°,历法上规定地球每移动黄经15°为一个节气。6月21~22日,地球移动到黄经90°,也就是地球北半球的“夏至”,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接受的光热最多,北半球正值历法上的夏季;以后太阳光逐渐南移,北半球接受的太阳光热随之减少,9月22~24日,地球移动到黄经180°,也就是地球北半球的“秋分”,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所受的光热相等,这时北半球处于历法上的秋季;秋分过后,太阳光移向南半球,12月21~23日,地球移动到黄经270°,也就是地球北半球的“冬至”,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受太阳光热最少,正值历法上的冬季;以后太阳光逐渐北移,北半球接受的太阳光热随之增多,3月20~21日,地球移动到黄经0°,也就是地球北半球的“春分”,太阳光再次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所受的光热相等,这时北半球处于历法上的春季。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转,春、夏、秋、冬四季便交替不断出现。不过,在北温带和南温带地区,四季的出现正好相反,当北温带的人们正穿着大棉袄的时候,南温带的人们却正在海滨浴场避暑。

由此可知,春夏秋冬四季是因为地轴的倾斜和地球的公转造成的,由于两个半球从太阳接收到的能量不同而产生四季更替。假设地轴与黄道面是垂直的,地球上是不可能有春夏秋冬之分的,假设只有地轴倾斜,但地球没有绕太阳的公转,也不会有四季的产生,二者缺一不可。太阳系里木星自转轴与公转平面的夹角是86°52′,自转轴与公转平面几乎垂直,造成了木星上没有分明的四季变化。有人认为是由于木星没有地球这样的大气层,所以木星上才没有四季,其实不是这样,假如地轴也是木星自转轴这样的倾斜度,地球也会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假设地轴倾斜过大,或者地轴与黄道面没有夹角,地球上更不可能有春夏秋冬之分。太阳系中的天王星自转轴几乎倒在它的轨道平面上,因此当天王星的半个球面是夏季时,它的一个极点几乎直对着太阳,而另外半个球面完全处于黑暗的冬季之中。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也有远近变化,这种变化使整个地球从太阳接受的总热量会产生一些微小的差异,但这一微小的差异不足以造成地球上一年的季节变化。

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主要是指地球相对于太阳位置的变化,也就是天文气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气候,赤道地区只有夏季,两极地区和高原高海拔的雪山上只有冬季,低纬度地区没有冬季,高纬度地区没有夏季,只有中纬度的平原和非高海拔地区才有分明的冬夏春秋四季。

2.2.2四季的划分

划分四季有各种不同的标准,中国传统习惯是农历,主要以天文因素作为划分依据,由立春到谷雨的六个节气是春季,由立夏到大暑的六个节气是夏季,由立秋到霜降的六个节气是秋季,由立冬到大寒的六个节气是冬季。每一季度的时间都是三个月,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各日作为春、夏、秋、冬各季的中间日。

西方国家大多以月份来划分四季,3~5月这三个月为春季,6~8月这三个月为夏季,9~11月这三个月为秋季,12~2月这三个月为冬季。虽然按照历法将一年划分为四季,但如果按照气候要素(气温)划分,世界不同地区四季的早晚、长短有很大差异,而且,就全球范围来说,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四季的,在赤道和极地,只有夏季和冬季,有些地方一年中也许只有两季、三季。只有在温带地区,四季的界限才表现得相当明显。

照理说应该是太阳距我们越远越冷,越近越热,但最冷的三九严寒却不出现在冬至节气的前后,而是出现在太阳直射点抵达南回归线以后,三伏天气出现在太阳直射点抵达北回归线以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阳是地球的热源,地球是大气的热源。大气不能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但可以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因此,地球表面的冷热决定了大气的冷热。当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回归线时,地表得到的热量仍少于支出的热量,故继续降温;当太阳抵达最北端时,地表所得到的热量仍多于是取得热量,故继续增温。正如一天之中最高温度并不是出现在正午太阳最高的时候,而是出现在午后,存在滞后现象。也很像一个没有热源的房间,初春时节,室外暖融融的,而室内却是依然清冷;入秋以后,室外开始寒冷,室内起初并不觉得有多么冷。

还有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到来和结束时间总是不一样,有时早有时晚,与二十四节气里的节气时间总存在差异,主要是地球气候系统各成员的变化,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大气环流异常多变造成的。此外,地球自身的火山爆发也应该是气候变化一个原因。太阳系时刻也在银河系里移动,银河系也在时刻不停地运动,地球每时每刻所处的位置相对于太阳是已知的,相对于宇宙却是未知的,地球在跟随着太阳到达的那个区域是冷是暖也是未知的,这也应该是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人类活动影响以及其他原因。

2.3气候差异的推手

2.3.1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是指地球上一切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而发生偏向的一种力。地转偏向力是由法国数学家古斯塔·加斯佩德·科里奥利于公元1835年研究发现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当物体相对于地面运动时,对于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说,感到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于是便设想物体受到一种力的作用,此力就被称为地转偏向力,也就是物理学中的科里奥利力。

假若一物体自南向北运动,物体起始时地面向东偏移的线速度大,末了地面向东偏移的线速度小,由于惯性物体仍保持原来向东的线速度,于是站在地球上看物体前进的方向也就向东边偏离原来经线的方向;假若一物体自北向南运动,物体起始时地面向东偏移的线速度慢,末了地面向东偏移的线速度快,由于惯性物体仍保持原来向东的线速度,于是站在地球上看物体前进的方向也就向西边偏离原来经线的方向。物体移动的速度越快,其偏离得也就越多,且都是向移动方向的右侧偏移。在南半球,其结果正好相反,物体会向移动方向的左侧偏移。这就是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它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惯性力。它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运动时才产生,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值正比于运动速度,随纬度升高而增大,赤道附近运动物体不受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可分解为水平地转偏向力和垂直地转偏向力两个分量。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河流总是冲刷右岸。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只能任凭河流自由弯曲,弯曲到一定程度,量变达到质变,河流开始改道,千百年来黄河一次一次地改道,地转偏向力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2.3.2三圈环流

从全球经向环流看,大气在南北方向上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运动,在南北半球分别构成三个经圈环流。因南北半球三圈环流成因相同,仅介绍北半球三圈环流成因。

(1)低纬环流

低纬环流即哈特莱环流。赤道空气受膨胀上升,高层形成高压后,受气压梯度力的驱动,向南北六级流动。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气流运动向右偏,即顺时针偏转,其值正比于风速),由赤道北上的高层空气,在30°N转为向东运动(西风),不再北上,于是由赤道源源北上的空气在30°N聚集下沉,在地面形成高压,该高压称副热带高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地面副热带高压南北分流,南支气流南下赤道,与赤道上升气流构成低纬环流。

(2)极地环流

极地环流即费雷尔环流。由于极地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空气密度大,在地面形成冷高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极地高压中空气向南流动(同时引起极地下沉运动),在60°N与副热带高压北上相遇,两支相向气流辐合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后,有南北风流。60°N高空北上气流,至极地后与极地下沉气流构成极地环流。

(3)中纬度环流

中纬度环流为间接环流,其形成得益于低纬和极地环流。地面副热带中北上气流与60°N上升气流,以及高空60°N南下气流与30°N下沉气流,构成中纬度环流。

上述三圈环流称为行星风系,是在平滑和性质均一表面的行星条件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但地球表面并不平滑,性质也不均一,特别是北半球,地势起伏大,海陆相间对比明显,同时由于不同的季节海洋和大陆对环流的影响不同,因而行星风系常遭破坏,环流常发生季节和地方变化。

2.3.3善变的季风

季风是以一年为一个周期的大范围对流现象,它的形成是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冬夏两季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差异而导致的气压差所造成的结果。季风是指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季风和风带一样同属行星尺度的环流系统,是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变化显著的风系,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具有大气环流的特征。

冬季,大陆气温比邻近的海洋气温要低,大陆上出现冷高压,海洋上出现相应的低压,空气大范围从大陆流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风。冬季季风在北半球盛行北风和东北风,尤其是亚洲东部沿岸,北风季风从中纬度一直延伸到赤道地区,这种季风起源于西伯利亚冷高压。非洲和孟加拉湾地区也有明显的东北风吹到近赤道地区,东太平洋和南美洲虽有冬季风出现,但没有亚洲地区显著。

夏季,海洋温度相对较低,大陆温度较高,海洋高压加强,大陆出现热低压;这时北半球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在印度洋和南亚地区最为显著。西南季风大部分源自南印度洋,在非洲东海岸跨过赤道到达南亚和东亚地区,甚至到达华中地区和日本。另一部分东南风主要源自太平洋,以南风或东南风的形式影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风一般经历暴发、活跃、中断和撤退4个阶段。

2.3.4副热带高压带与东西风带

海陆的热力性质,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得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气压所切断,其中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气压所切断,其中亚洲高压最为强烈,控制范围广大,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致使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30°S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在南、北纬30°附近的地面上形成的常年稳定、势力庞大的副热带高压带内盛行下沉气流,是个宽阔的无风带,所以常年缺云少雨,于是便形成了回归圈内庞大的沙漠群。

此外还有环绕全球、气势磅礴的西风带和东风带。西风带内的大气有明显的波动,很像大江里的波浪,高低起伏,奔腾不息。大气环流运动把热带剩余的热量输送到寒冷的北方,很好地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水汽、热量的输送和交换,使地球各地的气候更加变化多端,个性鲜明。由于中国绝大部分地处中纬度地区,规模宏大的西风带从中国上空通过,对中国的天气、气候有很大影响。

2.3.5赤道信风

信风指的是在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信风在赤道两边的低层大气中,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这种风的方向很少改变,年年如此,稳定出现,很守信。

中国古代文献中,“信风”这个词指的是“随时令变化,定期定向而来的风,即季候风”,古代商船常借助信风,往来于海上进行贸易。所以,信风在英文中的名字tradewind,有时候被错误地译成贸易风。trade这个词并非现代英语中贸易的意思,而是来自中古英语,相当于path、track的意思,所以tradewind原意是“在常轨上的风”。英语tradewind就是汉语的信风,翻译成贸易风是不对的。

同类推荐
  •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地球海洋奇观百科

    地球海洋奇观百科

    宇宙是个大迷宫,地球是个万花筒,真是奥妙无穷,神秘莫测,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奥秘现象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捉摸不透。
  • 女性减重:知道这些就够了

    女性减重:知道这些就够了

    科学减重的方案,你值得了解。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中外科普文学

    中外科普文学

    本书精选了富含人文意蕴的科普大师的经典名作,精辟的文字和独特的插图相得益彰,希望能为为孩子们带来一场不同凡响的脑力风暴。这里没有晦涩的科学术语,没有呆板的方程式,也没有繁复的数据分析,用平易近人、生动流畅的文笔把错综复杂的科学知识和宽容积极的科学思想娓娓道来,语言风趣,知识新颖,是一套知识性、文学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科学绘本。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气候与地貌,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土壤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那些与大地密不可分的植物与动物,总是从土壤中来,又回到土壤中去。这本书会告诉你,物质怎样通过土壤进行这种永恒的循环。
  • 到太空去旅游

    到太空去旅游

    主要介绍为何出现多个太阳、小行星会撞击大行星吗等奥秘现象、未解之谜和科学探索诸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
热门推荐
  • 一生有你

    一生有你

    她与爱情,可是习惯了错过?宽恕是美德,偏偏,她与那美德失之交臂,所以,她的爱情,亦注定失去?经历过情殇情错,是不是,她可以对身边的他说一声“还好有你”?
  • 初心与使命:做新时代追梦人

    初心与使命:做新时代追梦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本书共十一章,紧紧围绕“初心与使命”这个主题,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头干、马上干,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方面深入解读了共产党人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追梦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 悟明道

    悟明道

    苏玄苏家废物,偶然得到一明悟,之后遭身边人背叛,孤身一人踏上征途
  • 魔法少女的奇幻冒险

    魔法少女的奇幻冒险

    她,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孩子,却,因为朋友们的归来得知自己不是人类的真相,并开始了奇幻的冒险……
  • 你是我最不想承认的喜欢

    你是我最不想承认的喜欢

    校园文,女主高冷霸道,男主白切黑伪奶狗,双病娇,女主更严重,女追男,但是男主一直不温不热,没反应……一次他喝醉了酒,嘴里一直说道:“寒,你在哪?我越来越喜欢你了,你像毒药一样戒不掉,怎么办?我好怕你离开我”他把脸深深埋到她脖子里……
  • 绝版电影

    绝版电影

    《绝版电影》是慢热型小说,采用倒叙式开头,将读者带入绝版电影的青春世界,人生本就是一场绝版的电影、青春本就充斥着热血。且看主人公,顺境时谈笑风生、独领风骚;逆境时,看他山人自有算计……
  • 邪尊独宠:腹黑萌宝俏娘亲

    邪尊独宠:腹黑萌宝俏娘亲

    苏墨染,21世纪古武世家天才捉妖师,还没来得及一展抱负,就莫名穿越到玄幻大陆。成了一个毫无灵力废材大小姐也就罢了,还未婚先孕!差一点就被逐出家门。你们问我孩子爹是谁,我也想知道好不好?苏墨染发誓她真的不是在袒护那个不知道是谁的奸夫好不好!什么套路,什么剧情?!炮灰一般的二小姐也就罢了,怎么长老族亲斗对她意见那么大?她竟然还成了捡来的孩子,而一个邪魅魔尊死不要脸的贴上来认亲戚又是什么鬼?说好的逆天改命,装逼打脸走天下,就这么搁浅了。打不过逃不掉,还被吃了豆腐。她咆哮一声,邪尊你够了!他邪魅一笑,娘子,再来千万次如何!好吧,就当是多了一个打手。邪尊在手,天下任她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盒子rlv

    盒子rlv

    如果能早些看到这些人物之间的因果,你我会不会活的更为快乐。
  • 原来你对我也有感觉

    原来你对我也有感觉

    一落魄少爷发现父亲惊天秘密,至流露街头,被一男子捡起,后发现竟是房东!!?后来……
  • 斗墓奇兵

    斗墓奇兵

    盗墓者死,那可怕的警告,那神秘凶险的古墓来自于谁的手里——神秘的鬼谷门!一个护墓世家的后代,一颗探索未知的好奇之心,一个北大考古系的毕业生受一本家传千年的《寻龙点穴手记》影响,就此踏上了地下惊奇、万劫之地的古墓,寻找那扑所迷离的秘境,揭破盗墓贼的丑恶嘴脸……无意中遇到湘西苗岭的鬼尸王,会怎么样?诡异凶险扑所迷离:嗜血吃人的血蜘蛛,神秘莫测的鼓声,起死回生的幽冥花,模糊一半的青铜虎符,神秘消失的夜郎古国,麒麟神犬,神秘的混沌天阁是什么地方?这一切跌宕起伏的故事,等待你们一起去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