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1100000043

第43章 城市里的一棵玉米

六月的阳光慵倦地照射着城市里的街道,马路边靠近一家单位的花墙根儿生长着一棵玉米。这棵玉米一人多高地站在那儿,显着突兀,多少有些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这是这个城市里的主要街道之一,路两边有几家大的办事机构、公司什么的,还有几家酒店、歌舞厅和一家银行。楼房一幢连着一幢。

这棵在充满着都市异味的风中腼腆摇摆的玉米显得很别扭,很孤单,有时简直是很郁闷。当它透过花墙望见院里那株在人群的观赏赞啧中风骚的夹竹桃时,这一连串的念头更使它的心情沉重得不行。

汽车冒出的黑色油烟使它的嗓子发炎好几天。

来来往往的孩子很多不认识它,但大多只是向它望两眼,并没有谁真正地想认识了解它。有一回,一位少年问他身边的女人:“妈妈,那棵长得很高的东西是什么啊?”那位中年妇女行色匆匆,扫了玉米一眼,脸上还分明流露出了一种不屑的神采:“谁知道——噢,也许是棵野玉米吧!”

——我的天啊,“野玉米”,当这种称呼抛给这棵玉米的时候,它羞恼得差点憋过气去。你知道,按照季节,它也是处于青春期的成年玉米了,那个该死的“野”字使它第一千零一百次地流出屈辱的泪水,第一千零一百次地回忆起自己可怜的身世来。

那正是玉米粒们最兴奋的时刻,五月,田野里的麦子一片金黄,成熟的麦粒散布着一种浓馥的焦香,农人们正在磨刀石上磨着镰刀,麦子在田野上的风光就要收场了。从去年的夏天到现在,它们整整盼了一年,它们做梦都想回到田野上去,在温润的土地里发芽,生根,长成一棵雄健的玉米,而后扬花,授粉,孕子,做一棵玉米想做又能做的事情。

这一天终于来了。

现在,成千上万粒玉米都挤在一只桶里,被一位白胡子老农用马车拉着到田里去播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在田野上分手,分布在一大片的地块上去。也许一粒种在地的南头,一粒种在地的北头,再难像这样或者说一定不能像这样,身挨身肩并肩地挤在一起了。大伙儿心头都涌上些黯然,其中有几粒玉米还在角落抽泣起来。它是它们当中最活泼、开朗的一个,它扫了一眼大家尔后说,“我们不是都盼着这个时刻吗?我们应当高兴才对!”说完,它带头欢欣了起来,又是跳,又是唱。

它跳得最高,它唱得最响。正巧,驮它们的马车在田埂上咯噔了一下,那粒跳在半空中的玉米从桶里弹出来,滚进木板缝里,卡住了。

尔后的事情更糟了。这辆马车第二天被那个白胡子老农驾着进城买化肥;这粒玉米又一路颠颠簸簸地来到了城里,来到了这条车水马龙的柏油路上。

这条路上的车辆太多了,一辆啃着一辆,就像田野里一群带壳的虫子。唰唰唰地拖着一串串傲慢的尖叫,简直就是扑向猎物的怪兽。它们冒出一股股焦黑的油烟,呛得这粒玉米一阵剧烈的咳嗽……接下来的事情惨极了。它的颤动使自己从马车上滚落下来,跌在路面上,被人踩了几下,又被谁无意踢到路边。它的头脑一阵发昏,眼前一团漆黑;待它醒过来的时候,那辆马车已拐向别的路口,没了踪影。第二天,一位清洁工用扎了细绳的竹扫帚,一下子把它搡到了这堵花墙下的墙根底儿。它费了很大的劲才没有被弹回路面,它害怕极了,伤心极了,泪水无声地滚落下来。

“认命吧!”一丛青苔善意地劝慰它。

“这墙根儿也不错,潮湿,不缺水,阳光还能晒着,也不会有人来踩,随遇而安吧!再说,你的运气还算好的呢,昨天晚上,一只刺猬和一只青蛙,硬是被马路当中跑来跑去的大怪物给碾死了,血乎淋漓的,真吓死了!”这是一株苍老的爬墙虎开导它。

日子总是能够慢慢容忍和习惯的。它逐渐地长成了一棵雄健的玉米,有一人多高了。

花墙里的那株夹竹桃挑着簇簇粉红的花。蝴蝶、蜜蜂绕着它嘤嘤嗡嗡地飞,男的女的人围着它不住嘴地赞美。还有男人耸着鼻子嗅,说是用它浸酒喝能治腰痛;还有女人用手掐摘,说是回去染指甲。

玉米内心就激动起来,鼓涨着希望。它暗暗地想:我也要高兴起来,我也要振作起来,认真地生长。别看只我一棵,我既能开出雄性的花,也能开出雌性的花;我的秸秆儿雄健,我的阔叶袅娜,我的雄蕊娇嫩,我吐出的紫缨潇洒。关键是我还能结出夹竹桃不能结出的果实,它们像玉一样光洁,像金子一样闪亮。到那时人们定会像赞美夹竹桃那样来赞美我,像亲近夹竹桃那样来亲近我!不,比对待夹竹桃还要热烈,还要真挚,还要超出一千倍!

这棵玉米在日晒月照下生长得愈加高大。

这棵玉米在风中雨里孕出了一个像牛角儿一样的“棒子”;那“棒子”很粗,紫缨儿长长的,如幼女的髫发——是一个真正好的玉米,就跟在田野里结出的一模一样。

这棵玉米怎么着也没有想到:它一如既往地被人们冷淡,没有谁在意它,没有谁关注它。甚至,也没有人打算来收获它。有时,观赏夹竹桃的人群里,也有一两个人瞅见它,但很快又把目光移向别的地方去了。仿佛跟没看见它或者说跟没有它一样。只有一次,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道:“咦,这棵玉米还结出了大棒子。”另一个不戴眼镜的小伙子走过来,粗野地剥开包着棒子的衣服,放肆和猥亵地用手指摩弄和掐按了一番,然后说:“可惜是老了,煮着吃咬不动了!”

从此,好像再没有谁注意过它。

这棵玉米的叶子开始枯黄,鲜润的长长的紫缨也变得干枯暗黑,如一绺什么动物的尾巴。它一天比一天衰老了。在正午的阳光下,它感觉着自己的力量和精神气差不多就要用完了。

风一吹过来,枯黄的叶子摩擦出低沉的声音,整个身子在风中摇晃着,头脑昏昏的,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去。

它的脑子里经常会想到乡下那平畴辽阔的田野,那田野上一棵紧挨着一棵的同伴。它们个个高大雄健,又有着袅娜的丰姿,叶儿们相互摩挲,组成一大片神秘而威严的青纱帐。

农人们是多么在乎、热爱、呵护它们啊!

间苗、锄草、施肥、喂水,还帮助它们传粉。

盯视它们的目光也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满透着浓浓的爱怜。

它们生长在田野上也有无限和真切的属于生命的快恣。

一阵风吹来,沙沙沙,风如波浪一样从地的这一头传到地的那一头,叶儿们推搡摩擦,产生弱电那样的麻酥。雨儿倾泻下来的时候,它们任雨水揉搓着自己的根根梢梢,那雨水像是直接注进它们的肉体和心里,变成了一脉脉生命的血液,使它们产生出冲撞的躁动和渴望。尤其是月光下的拔节声,咔嘣嘣,像初春的裂冰,像猛烈地撕开巾帛,那是连它们自己都惊讶和赞叹的生命奇妙!田野里真自由!

田野里真风光!

田野里才是玉米呆的地方!

即使被收获了,农人们仍是对它们倍加爱惜。将粗长的棒子,或是架在树上,或是悬在檐下,或是贮在仓里。大伙挤在一处,互相挨靠着,共同憧憬着来年的风光,一点也不寂寞。

可是,这一切似乎已经遥远得不可能了。

老玉米颓伤极了。它看着得意的夹竹桃,心里更是一阵酸楚。夹竹桃那粉红的花儿能从初夏一直绽放到深秋,以轻佻的颜色迎合取悦着人们,使它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也得到了充足的养料水分和各种各样的实惠,还有各种荣誉与赞美。老玉米用有些昏花的眼睛盯视着夹竹桃,充满了迷惑。

夹竹桃像是猜出了老玉米的心事,在傍晚无人时,开导开了老玉米:“别管怎么说,我们都是从乡下来的,是老乡不是?我告诉你吧,现在的事情啊,就那么回事儿,谁认真谁倒楣。

你也得改改认死理的老毛病,迎合着点,谁还稀罕你那根棒子。现在要的是花,娇嫩艳丽的花,野着地开!”

“难道光开花不结果吗?难道花能当饭吃吗?”

“嗨,谁管这么多,人们爱的就是……”

有个人影从远处移过来,像是散步的;夹竹桃赶紧转过脸去,没了言语,摇曳着自己的花朵,一副媚态,十足的谄意。

老玉米一阵剧烈的咳嗽,心里涌起了一腔绝望。它想,自己这一生是完了,已经历经了不该历经的,已经走完了将要走完的,改也来不及了,而自己身上孕出的这一大群孩子该怎么办呢?

还能叫它们在这城市的一隅、边沿儿、旮旯混迹于野草,甚而不如野草,继续上演着自己这样的悲剧,在似乎毫无同情与正义感的城市里一代一代地重复与颓伤下去吗?

不,绝不!想到这儿,老玉米的胸腔几乎要爆裂开来;它浑身被汗水和泪水湿透了,但却不能挪动一步;它的头脑袭上来一阵不可遏止的眩晕。

秋风起了的时候,这棵老玉米走完了自己的路,它满怀着郁闷和惆怅,满怀着不平与愤懑,死了。它头顶上的穗穗儿黑霉了,也折断了;它的叶子大部分叫秋风夺走了。惟有那个像牛角儿一样的“棒子”,还紧紧地趴附在它的身上,像一个胆小孱懦的孩子。

后来的某一天,那个白胡子老农又赶着那辆马车进城来了。那车子又驶到了这条路上,这堵花墙边,这棵玉米旁。老农抬起瞌困的眼,一下子就看见了这棵披满了沧桑的老玉米,这个眼看着就要倒下去的老庄稼。老农毫不犹豫地停下车,十分激动地走向老玉米:“造孽啊,怎么弃在了这里。”老农像是自言自语。

他把整棵玉米小心地放到马车上,放在自己的脚边。

“咱们回家,我的孩子!”——这一句,白胡子老农像是对玉米说的,又像是不光对玉米说的。

秋风中的夹竹桃将这一幕收在了眼里,也听到了那句发自肺腑的呼唤。有些泪样的东西悄悄地缀满夹竹桃的双眼,它一下子也发现,自己已不像从前那么年轻,更不如从前绰约了;而且,它心底里也滋生出一些想说又说不出来的什么……

同类推荐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李贽集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李贽集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 叶圣陶散文

    叶圣陶散文

    《叶圣陶散文》精选语文大师叶圣陶创作的散文作品,在江南写意、世相描摹、故人旧事中,收录《没有秋虫的地方》《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做了父亲》等文章。叶圣陶是一位资深文艺批评家、鉴赏家。早在五四时期就写下许多卓有见地的新文学评论。三十年代他和挚友朱自清、俞平伯共创解诗学。朱、俞分别侧重于对白话新诗和古典诗词作本体上的解析。而叶则根据美学原理,开风气之先,对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率先提出了多元化的的审判断和价值判断,对现代小说、散文、诗歌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微观上的透视剖析,对中国现代文学诗文小说的鉴美学,作出独特的贡献。除此之外,作为新文学史上的写实派大家,叶圣陶力主文学反映人生,描写平民百姓“血与泪”的生活。他特别擅长表现妇女、儿童、小市民的人生。他的作品显示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爱、美、光明。
  • 黄土厚韵

    黄土厚韵

    因叶剑秀的长篇小说《野太阳》而与之相识,我是他的热心读者,是《野太阳》唤醒了我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兴趣,那一种流转在作品体内的气韵,不禁令人叹为叫绝。及至与作者相见,果然文如其人:豪爽真诚、大气敦厚、明亮而有文人特有的气质。听说他近日又出版小说和散文结集,我就有了急于阅读的念想,剑秀同志很尊重每个读者,就真的让我先睹为快了,很是感激。
  •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本书是著名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在2011年的最新力作。作者用中国人独有的乐天情怀和京味调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种笑话,与妻子上演的国际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趣事。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草根的动人生活情境,让日本再也没有隐私,展现日本从未有过的阳光面。
热门推荐
  • 血蛱蝶诅咒的亡灵:蛱蝶杀

    血蛱蝶诅咒的亡灵:蛱蝶杀

    灵狐社六个成员因为怀疑德国教堂内隐藏着古老的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为了探险,前往了教堂。他们想不到带领他们到教堂的修女竟然是已经死亡的。他们当夜遇见了修女离奇死亡,身上飞出血蛱蝶,而且身上的血迹慢慢消失。他们在教堂住下之后,夜探鬼楼,发现了传说中的女“鬼”,并且身上飞出血蛱蝶。从此,他们便像修女一样,死亡预言的血蛱蝶出现的时候,他们便离奇失踪了。到底他们是中了传说中的血蛱蝶诅咒,或者是人为的惊悚?一场时间的死亡轮回正一步步地靠近他们。谁是最后的死者?
  • 宅男法师

    宅男法师

    一个混迹于娱乐圈的记者灵魂穿越到异界,融合了十六岁少年的灵魂,两个宅男相似的个性,来自娱乐狗腿的八卦职业和偷窥喜好,将给新的位面带来何种变化?位面背景取自英雄无敌系列,但肯定会有所变化。知道的人会心一笑,不知道的人,也丝毫不影响阅览的心情。
  • 八荒战魔

    八荒战魔

    其实名字就叫八荒了,只是有人用过了。意外穿越的两玉灵相助,血魔复出,人族将倾、、、、、
  • 刀破天穹

    刀破天穹

    天行大陆,以武为尊。修者纳天地元气为己身,与天夺命。留下不朽传奇,挥刀河岳断,仗剑碎空间,看一代华夏特种兵王君临天行。以炎黄魔功肆虐天下
  • 贵人传

    贵人传

    现代职场,一个职场小白,如何成长为职场贵人,在取得成功的路上,如何成长。
  • 双界:世界的尽头

    双界:世界的尽头

    有这样一个世界,它的运转主旨只有——剑与魔法!且看我的表现吧!
  • 深渊焚魁

    深渊焚魁

    他是穿越界的耻辱!修真界的奇葩!初到异界,少年如何一步步登入绝巅,寻找日月星辰,人类起源,因果循环的奥秘!
  • 创世者随心录

    创世者随心录

    跟腾讯文学同步更新中,尽请各位给予多多的支持
  • 圣城传奇之一GDP荣耀之路

    圣城传奇之一GDP荣耀之路

    GDP已经谢幕,作为篮球运动史上的传奇,他们展示出的职业技能、态度、精神是给后人留下的巨大财富;他们作为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为后人留下极具价值和参考的案例;他们作为家人、朋友、伙伴为所有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