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1200000025

第25章 走出心理的迷雾(3)

在现阶段电脑参与对人的制约和管理还处于低级水平。在这个水平阶段,电脑不具备管理的主体性,正如锄头、枪炮不具备管理的主体性一样,管理的主体依然是人。随着电脑功能的发展和人类对电脑的进一步广泛运用,电脑会在更多方面取代人的职能(如电脑指令、电脑检测,甚至电脑保安、电脑警察……),电脑具备了不是人的人格力量、不是主体的主体职能,这就进入了中级阶段。电脑对人的管理的参与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简单地以人为主体的旧有工具意义上的参与,而是对旧有管理机制和管理者的逐步取代。随着电脑对旧有管理机制和管理者的进一步取代,人们赞叹这新管理者的公正无私和无所不能,赞叹其在为人服务和排忧解难方面的可人可意,于是把更多的管理权交付电脑,而人们则心安理得地听命于它的安排、坐享无限的欢乐——这是一种实现电脑顺理成章地统治人类的方式即人类自愿交付的方式。

另一种情况是由个别心怀邪恶的人利用自己的才能和电脑的特殊功用,通过控制和操纵电脑实现电脑对人的统治——这个前提是电脑已经能够统治人,与第一种情况实质一样。第三种情况即电脑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自组织、自复制和自创造的能动性的极大提高,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不再听命于人而实现对人类的统治。

问题的关键在于,电脑本身无论怎样的能动,却不具备人的灵魂和情感,但电脑是人创造的,而人类在创造电脑的过程中,会把属于人类情感和人性等等之类的反应机制注入电脑,这样一来,电脑虽然没有人类情感,没有人性,没有善恶,没有欲望等等,但却能表现出属于人类情感、人性、善恶、欲望之类的行为机制;正像人类中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一样,电脑也会发生一部分电脑统治另一部分电脑和电脑反过来统治人的情况。

起初,人是主体,电脑是客体;后来主客开始混淆,电脑逐渐取代人的主体地位而人则逐渐下降为电脑的客体;最终电脑完成对人的统治,而人亦完成向电脑的客体和仆从的过渡,主客关系发生完全颠倒。

过分依赖电脑,让电脑取代人,同时放弃人类固有的传统伦理道德,必然造成人类人格的丧失和人类伦理关系的毁灭,再加上电脑对人的统治,必然使人蜕变为徒具其表的行尸走肉。

一旦人类蜕化为徒具其表的行尸走肉,便是人类及其文明本身的灭亡,而人类夺天地造化之功所创造出来的电脑和像人机器,便成为人类及其文明本身的掘墓人——如果人类从现在起对自身的本性和文明特质不加以善导,看不起人类固有的伦理和传统美德,那么这就是现代人类及其文明发展的逻辑结论。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人类另有一项正在开发且其势突飞猛进的科技,这就是以复制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工程技术。这项技术初试成功——如复制羊和转基因羊——即引起全球轰动,这项科技的发展必然会给人类及其文明带来深远和重大的影响。然而人类对这种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和运用的前景是否令人完全乐观呢?答案是否定的。

由于人类社会生活和分工的多样化,要求人们在特定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专长,而这种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导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扭曲的潜在倾向。例如篮球运动员需要愈来愈高的身材、相扑运动员需要需要极度的肥胖,而另一些运动则需要人身轻如燕等等,以体育诸项目为代表的这种不同需要,正好有利于生物工程技术在这方面的运用。如果处理不好,生物工程技术就可能把人体引向畸形。

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风俗、审美观和价值观,有一些喜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人以及精神变态、神经不正常的人,他们就可能利用这种生物工程技术来满足自己的美丑好恶和变态心理。

把科技运用于对人体的改变和美化,这是早已有的事情,例如做假眼、假鼻、假肢、假发、假乳等等;有了高度发达的生物工程技术,就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心理需求,不仅残缺的可以补上、假的可以成真,而且真的可以充分发展、原本没有的可以添上——这样一来,用一百年、一千年,人体发生从基因到形体的改变,便是完全可能的事情。

更为严重的是,把电脑技术(包括电子类高科技)和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从外在到内在,从精神到身体,对人的功能和器质实施一步步的置换和取代,这样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部分或全部人类的人性人格和人类本身的灭亡。

从以上的推论和分析可见,科学技术可能带给人类光明灿烂的未来,也可以带给人类堪忧的前景——一切取决于人类对科技的驾驭,取决于人类的伦理道德。

如果我们的伦理道德不提高甚至下降,而只是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就像一个身体衰弱的人去驾驭非常强壮的烈马,摔跟斗的必然是我们人类自己。

以上所论,并不是主张反科学和消灭科学。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于善则善,用之于恶则恶;我们主张的,是用人类的良好品德去驾驭它,让它为人类造福。

所以,就正确处理道德与智能的关系而言,我们应当是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对于人类是这样,对于个人也是这样。

三、摒弃错误的自以为是心理

(一)、坐井观天

从哲学的角度讲,坐井观天是一种主观主义;从逻辑学的角度讲,坐井观天是一种以偏概全;从佛学的角度讲,坐井观天是一种所知障,是以所知障碍未知、以无知障碍应知,是一种“我执”;从人性的角度讲,坐井观天是一种自欺;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坐井观天是程度不同的脑残;从生物学的角度讲,坐井观天是基因的缺失和病变。

坐井观天一词,与井底之蛙是一种境界。井底之蛙,其所见就是井口那么大的世界,你对它说外面还有山川、河流、大海、太阳系,它从来没有见识过,完全没有这种概念,它完全无法想象,即使它能够想象,也只能是一种幻想,这种幻想与实际往往相去甚远,具有本质的不同。

但是当我们已经发明了“坐井观天”、“井底之蛙”这类的名言警句之后,我们往往却经常是重蹈覆辙,继续坐井观天,继续做井底之蛙——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井”有可能变大,我们的视野有可能变阔,我们的资讯有可能变得更加丰富,但是我们作为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本质却往往没有根本改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我们的智慧没有开启,我们不善于以一叶而知秋,不善于见微知著,不善于以小见大,不善于透过简单的事物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善于对自我进行反思,从而发现自我的局限性,从而发现自我和外象对自己的欺骗。从这点来讲,人性心理是非常幼稚的和可欺的。

由于我们坐井观天,无从了解事物的全貌和真相,每个“青蛙”有着自己相似的和相异的世界和自我,每个“青蛙”都以自己的世界是世界的全部,因此,这种自以为是的现象就难以消除。

一方面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这是愚昧,一方面是自以为是,这是自以为聪明——既愚昧又自以为聪明,这正是真正的愚昧和固执。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比较聪明的人,往往是虚心的人,而愚蠢的人,往往是自以为是的人;愈聪明的人,往往愈虚心,愈愚蠢的人,往往愈自以为是。

但是由于人性自我本身多多少少存在的局限性,这就使得人性自我往往存在程度不同的愚昧和固执。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识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有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的含义。有的人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喜欢把最后一个,也就是第三个“知”解释为“智慧”的“智”;我觉得,从人性心理的角度出发,喜欢有智慧,这是非常正常的和自然的,但“知”毕竟是“知”,“智”也毕竟是“智”;正像不能够因为眼睛饿花了,就把面前活生生的人看成了肥母鸡一样,不能够“爱”令智昏而“知”、“智”不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本身并没有什么“智”或“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和治学态度,虽然这种态度可能会导致智慧的开启,但是它并不是智慧或智慧范畴的东西而是品德范畴、做人范畴的东西。孔子此话的用意,尚不在好高骛远地想开启他的学生的“智慧”,而在于首先端正他的学生的人生态度和治学态度。

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我们的人生态度和治学态度,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诚实、谦逊的品德,从而减少主观主义和功利主义对于我们学习、认识的不良干扰,有利于我们德和智的提高。以我们这里讨论的话题讲,有利于我们消除坐井观天自以为是的愚昧和固执。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如果我们永远囿于坐井观天,我们就永远处于“满”的状态,我们便无法以真正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来认识事物,认识自己,我们便永远不会进步,我们便永远不知道“谦”,从而无法获得“益”。

(二)、执着于错误知见

通过几十年对人性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人性心理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对于错误知见的固执和冥顽执着。这是人性心理的一大特色和一大奇观。

一方面固执己见,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一方面敞开心扉,专门接受新生事物的糟粕和邪知邪见。对于新生事物的糟粕和邪知邪见,一见就心生欢喜,一听就认同。《厚黑学》一出现,人们如获至宝,满心欢喜,争相效法;而对于存在了几千年的传统道德如“四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类却无法坚持甚至不屑一顾。

在欧洲的过去,曾经是地球中心说占统治地位,当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太阳是中心的时候,提出不同意见的人的下场是不言而喻的。姑且不论宇宙是否有中心,中心在哪里,人性心理本来就有固执己见、固执于已有认知的特点。问题在于,人性心理的固执所偏好的,往往是糟粕和邪知邪见,这正在人性悲哀的地方。

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是我们用于贬斥错误思想行为的说辞,但是非常不幸的是,这种说辞,用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却往往是恰如其分的,用一句俗语叫做:“老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我们往往把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从而执着之。

由于如此,相信骗子,便成了一些人的一般心理缺点;而喜欢被吓,成了这种人人的心理需求。你不骗他,他认为你没有能力;你不吓他,他认为你没有威德。——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生活在颠倒梦想之中,这已经是现代人的一大人性特色。逮蛇吓人的人、欺骗别人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有德有能的人;而有真才实学、踏实做人的人,往往被当着为无能、愚蠢和可欺的人。

人们喜欢拜的,往往是“假佛”,对于“真佛”,却往往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因为“真佛”不逮蛇吓人,不设计谋人。

比如看一个寺庙的主持是否有德,就是看其是否有能力搞钱,会搞钱的,能够兴建庙宇、香火鼎盛的,便是有德的;而不会搞钱,庙宇陈旧,这样的主持便是德性不够。——这不是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吗?

有一种西方传来的宣传,说是吸二手烟比吸“一手烟”危害要大得多。我接触过许多人,他们都相信这种说法,我就感到非常纳闷。二手烟是经过“一手烟”者通过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后呼吐出来的,它的焦油和尼古丁含量至少大部分已经被“一手烟”者所吸收,或黏糊在肺和气管、支气管里,为什么其危害还远远大于“一手烟”呢?烟的危害是什么?难道不就是焦油和尼古丁的毒素吗?经过吸收和过滤,其危害反而会增大,这不是怪事吗?按照这种逻辑,那么三手烟、四手烟岂不毒性更大?据说这是经过科学家研究而得出的结论,这究竟是什么科学?

相信和认可吸二手烟比吸一手眼更具有危害,就是一种既简单而又典型的例子。即使它的本意是为了唤起更多不吸烟的人来帮助吸烟者戒烟,但这是弊大于利的。因为这类的事情多了,人们渐渐习以为常,就会使人们不明是非,使人们逐渐丧失正确的思维能力,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最终成为弱智、白痴、脑残。

愈是弱智,愈执着于错误知见;愈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恰恰愈容易受骗上当、被人利用。

自以为是的人性心理的实质,从哲学的角度看,是一种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不利于我们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不利于我们构建更加美好的文化和文明的大厦。

四、避免走极端

人性走极端的心理至少表现在几个方面:在思想方法上走极端、在情感发挥方面走极端、在行为表现方面走极端。

(一)、在思想方法上走极端

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往往是走极端的。非此即彼、非善即恶、非好即坏……。

(二)、在情感发挥方面走极端

比如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得不得了,觉得这个人什么都好,当讨厌这个人的时候,又觉得这个人什么都不好,什么都不顺眼,甚至对这个人产生恨意。人性心理在情感发挥方面走极端的一般轻微表现,就是情感波动,严重的表现就是走极端。在现实生活中,因爱而恨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古人倡导的“泰山崩于前而不动色”之类就不是走极端。

有这样一种女人,由于憧憬于柏拉图似的理想主义,由于理想主义的爱情小说和戏剧的熏陶,甚至由于潜意识中一直存在的这种心理愿望,一直想要寻找一种完美的、理想的爱情——这种追求本身并没有错,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说明了追求纯洁的爱情甚至比生命更加重要。然而当其结婚以后,虽然她百般呵护、顺从、服侍她的丈夫,为家庭操碎了心,但她换来的却是其丈夫的粗暴、谩骂、凌辱和极不尊重,一点也感受不到丈夫的温存与关怀,为此,她感到非常痛苦。她为了获得丈夫的关爱,许多年来,她不断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更加小心谨慎地善待她的丈夫。

她甚至想,我就不信我不能改变一个人,我就不信用我的所作所为来感化他——事实上,她不仅未能感化他的丈夫,她换来的仍然是她丈夫一次又一次的粗暴、谩骂、凌辱和极不尊重,致使她心力交瘁,痛苦不堪,几乎轻生自杀,使自己陷入魔咒般无尽的痛苦之中,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她自己说,我对爱情非常专一,非常用心,我用这样的真心对他,而他却是铁石心肠。一次在她生病的时候,她的丈夫不仅不关心她、问候她,而且对她说“你要死就早点死”。

像这样的女人,遭遇这种痛苦的主观原因,其实就是在情感方面走极端。

同类推荐
  •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本书通过轻松易懂的心理学故事,揭示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谜团,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 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本书分为16章,内容包括:自我认知的心理策略、情绪管理的心理策略、成功说服的心理策略、获取他人支持的心理策略、金牌销售的心理策略等。
  • 自控力2

    自控力2

    本书从心理学等方面教读者如何利用意志力去缓解疼痛和压力。并以瑜伽为工具教读者提升自我控制力,让自己得到心理和身体上的康复。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是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她为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她的很多心理学课程都是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作者的《自控力》一书收到读者极大的欢迎,为百万读者解决了关于自控力的心理问题。本书为作者继自控力之后又一力作。作者亲自试验、教学,教办公室人群如何利用心智缓解压力和疼痛,配合简单的瑜伽动作,是一本办公室人群实用的解压、缓解疼痛的佳作。
  • 学习要懂心理学

    学习要懂心理学

    对不会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件难事,但对会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认为学习是一件难事的学生,是学习的奴隶;认为学习轻松愉快的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如何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为什么学过的知识总是记不住?为什么考试的时候脑子会一片空白?为什么面对试卷紧张得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其实,这都是不良的学习心理在作怪。《学习要懂心理学》不仅列举了学习中常见的心理困惑,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相信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乐嘉把人分成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每种性格,然后进一步进行剖析。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二部分是分则。总论部分主要从一个作者潜心研究的测试题入手,快速的让自己判断属于哪种颜色。同时解答了性格色彩与人们常见的内向还是外向,理性还是感性的区别。分则部分则从情感、生活、工作、处事、以及自我提升方面说明红、蓝、黄、绿的优势与过当。同时对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给出了背后的性格分析。第三部分作者首次解答性格色彩的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个案的精彩点评。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我自己。
热门推荐
  • 谁的长安

    谁的长安

    创建的时候,我实在找不到我应该是什么类型,只是写写。
  • 万界帝倾城

    万界帝倾城

    14年前,天觉城一声哭声,汤觉在乱世中诞生。14年后,汤觉成为天觉城第一高手。一场阴谋正在酝酿。天劫来临,魔族进犯,汤觉损进修为将魔族击灭,成为天觉城第一废物。与美人同行,与魔族相斗,父母的莫名死亡,集万千不幸的天长如何逆袭成神,我命由我不由天。少年飞升仙界,去往更广阔的地方,在那遥远的仙境,更有天大的秘密在等待着他。
  • 命运天罚

    命运天罚

    武道世界,宗门林立,舞蹈为尊,弱者庸碌,受人欺凌,强者一怒,伏尸百万。白羽,逆天出世,自创命运,天罚两种武技,不断完善,建立命运,天罚两支军团,横扫诸天。
  • 星武斗神

    星武斗神

    “什么?被恒星砸中还没死?”“什么?又突破了,他这修炼是坐着火箭冲的吗?”“什么?地球人又杀过来了?快逃啊!”“银河系基本上都清理干净了,该去河外星系转转了。”王辰走进了一艘星际战舰,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色之心

    月色之心

    没有哪一个人希望活在他人脚下,而萧悦欣的生活却是每一个想要向往,却又不能得到的存在。她大起大落的人生,以及………………
  •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联盟的英雄

    联盟的英雄

    玩世不恭的大少爷穿越来到瓦洛兰,英雄的道路就此开启……
  • 青春是最好的相遇

    青春是最好的相遇

    他,是她生命里的一道光,他帮助了她很多,她不在懵懂无知……她,是他的星辰大海,他在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她是他的……
  • 千万别回头

    千万别回头

    因为一场车祸视频,将一个陌生男人拉入她的生活,从此后,她的生活一片狼藉,被出其不意的恐吓,被意料不到的谋杀,每天都在担惊受怕。当真相最终浮出水面,她的生活趋于平静,可是她的爱情要怎么办?她莫名的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一纸分析将他生活中暗藏的杀机揪出,迫不得已他护着她,陪着她,后来他越来越宠她,直至爱上她。可是童年的伤痛让她难以摆脱心灵的戒备,他又该如何打开?22岁的她和36岁的他,是命中注定还是自此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