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32400000013

第13章 突破之点——六个“突破”克服难题(6)

有的人就是能够发展好,而有的人却一直无法突破。听我的课的人很多,难道所有人听完课之后都可以突破业绩吗?不见得。有很多领导者“卡”在了那里,进退不得。

一个企业最终的突破必须是领导者的突破,领导者的水平决定了整个企业的水平。所以,企业发展的速度永远快不过员工的成长速度,企业的发展高度永远高不过领导者的潜意识。领导者的潜意识决定了企业的最高水准,如果领导者不突破自己的潜意识,企业就无法发展。李健熙说过,一个天才可以养活10万人。在目前低就业率的压力下,如果领导者能够不断地突破,将能够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彻底转型。领导者突破了,企业越办越好,能够解决的就业人数就越来越多,国家的税收也越来越多,国力就会越来越强。这是经济模式转变的根本出路,这一切,取决于领导者的突破。

变革强人——李健熙

李健熙曾于1993年进行变革,当时的李健熙雄心勃勃地宣布了一个不可能的未来——再造一个索尼,让三星的品牌价值超过索尼。这个不可能的未来最后实现了。有个人写了一本书——《三星浴火重生:李健熙改革十年》,这本书记录了三星成为韩国最强大企业的黄金十年(1993年至2002年)。

这十年里,李健熙的改革成果丰硕:1992年三星的税前利润只有2300亿韩元,2002年上升到15万亿韩元,上涨了66倍;同期负债率从336%减少到65%;市值从3.6万亿韩元增加到75万亿韩元,上涨了20倍,总利润占韩国上市公司的61%;品牌价值增值率108亿美元,跃升为世界第一;IC半导体、平板电视等18个产品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李健熙有一句名言:除了老婆和孩子,一切都要变!这是一句典型的大白话,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刚上任时,李健熙并不管事,但1992年时,他敏锐地感觉到:按照这种发展模式继续下去,公司会有危险。他提前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不得不说,他有着超凡的前瞻性。

他决定进行改革,提出了新的经营理念:不要追求量,而要追求质。在当时那个年代,多数企业都追求量,铺天盖地地扩大生产,而李健熙却提出了新的经营理念,强调以质量管理和力求变革为核心,彻底改变当时盛行的以数量为中心的思想。

他先后同三星近两千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召开会议,并于1993年6月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提出了新经营宣言,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吹响了新经营的号角。一石激起千层浪,新经营理念的提出是对三星员工头脑的一次空前大冲击,很多人心存疑惑:抓质量,生产量下降怎么办?甚至有一些高层经理人跑到了李健熙的办公室建议不要马上进行大变革,变化应当是渐进式的。但是李健熙把这些人狠批了一顿,他宣布:那些无论如何也不支持改革的人,一律换掉!于是,三星的改革拉开了序幕,也为三星成为世界级品牌奠定了基础。

变革使三星步入了以品质取胜的良性发展轨道,创造了三星崭新的企业文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少与三星齐名的大企业纷纷倒下,而三星却“身强力壮”,不仅挺了过来,还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可以说,改革功不可没。

时至今日,李健熙讲起当年的变革还是会激动,因为那是三星成为跨国公司的转折点。而李健熙,则是这场变革的根源。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企业的问题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而我觉得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在于领导者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所以,在解决当前就业问题上,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国家要花大力气专门培训领导者,只有领导者的领导力提高了,能够不断地突破,企业才可以不断地扩大发展,中国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哈佛的钱德勒教授是世界商业史研究界的权威,他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社会、经济、企业发展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企业组织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该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强弱,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基因,而基因最重要的就是领导者。所以,领导者要加强自我修炼。

领导者为何难以改变

为什么领导者的个人突破那么艰难?有多少领导者愿意用心去听,用心去学,用心去改造?一个地区的落后,很大程度是因为学习的力度落后。内地企业的人均培训投入没办法与香港企业比,同样,西部企业的人均培训投入更没办法与东部企业比。企业家为什么不愿意去做?为什么他们不肯突破?明明公司遇到了困难,为什么他们还不愿意改变?

其实,领导者不改变,有两大原因:

第一,悟性不够。不管一个人是老总、职业经理人还是普通员工,如果不能实现业绩突破,极有可能是因为悟性不够——他悟不出道理来。这个人之所以悟性不够,又有两大原因:一是没有渴望,他不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更没有想成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人;二是内心没有真正的爱。有人问我:“姜老师,经济危机时,你们公司的培训业务有没有受到影响?”我回答没有,因为我们的业绩突破领导力训练与经济环境的关系不是很大,主要是与公司主要管理者的认识有关。只有管理者认识到了,公司才能够在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越是危机,越要培训,其实培训的投入产出比非常高,最高能达到1∶20甚至1∶30,但是很多老总认识不到,悟不到,他们觉得培训没有必要,所以,他们不愿意改变。

当一个人既没有渴望又缺乏爱的时候,就不会有悟性,因为他没有动力去悟。悟性的背后是渴望和爱。不同的领导者,其渴望级别也不一样:幼儿园级的领导者渴望度比较差;而大学级的领导者有极大的渴望,充满了爱。所以说,领导者要不断升级,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硕士,最后到博士。

第二,没有教练。领导者不改变,没有教练也是原因之一,他要么不聘请教练,要么找不到教练,要么根本就不用教练而自己摸索。很多公司倒闭,其实与公司领导者的学习力有关,领导者肯不肯请教他人,肯不肯走进课堂,是公司能否发展的关键。

一个领导者的悟性不够,又不肯用教练,他的突破就结束了。有些职业经理人与员工也是如此。

学习最重要

我曾经为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做培训。金丝猴公司一共有七个大区领导者,其中一个大区领导者已经五十多岁了,学历水平也不高,但是,他带领过的大区业绩都是第一,并且近五年来一直保持业绩增长第一。

为什么这个领导者带领的大区一直能够保持业绩第一?

后来,我在跟他聊天时发现,国内凡是好的培训课程他都会去参加,国外来了培训大师,即使时间紧急,他排除万难也要去。所以,他一个人的培训投入比另外六个大区领导者培训的总和还要多。

明明知道参加培训、进行这方面的投入能够使自己的业绩提高,岗位也能发展,奖金也能增加,但是这几个大区领导者都不愿意这样做。这就是为什么满大街都是管理书籍,而到处都是破产企业的原因。

突破不了,怎么办

了解了业绩突破之路、突破之切、突破之难、突破之点以及突破之法之后,还有一点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总是有些东西是你突破不了的。一个人就算充满了渴望,有教练的帮助,依然有些东西突破不了,为什么?突破其实有两种边界:一是有意识边界,二是无意识边界。一个人能突破其意识到的边界,但突破不了其意识不到的边界,自己发现不了的,根本就不会去做。第二种分法是分为内在的边界和外在的边界,即自己能够掌控的就可以突破。但是,就像孙子兵法说的一样——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如果竞争对手的学习力比你强,那你依然突破不了,成不了前三名,还是会“死掉”。人们不肯、不愿、不敢接受痛苦,不敢走痛苦路线,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发现不了无意识的边界,也突破不了外在的边界。最后你会发现,人们一旦突破不了,这一刻就会开始认命,就会表明自己黔驴技穷了,就会说一句话:知足者常乐。

我常说:人生如棋,随时有人将你的军。别人将军的时候你能不能解开对方的棋,对你而言这是挑战,如果环境困难把你“将”死了,说明你解不开这盘棋。黔驴技穷,然后痛苦转为麻木,喊一句“知足者常乐”。

这时,应该怎么做?

你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找更高级的教练和导师。要想成功必须要找对教练,要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找对导师。前面也说过,你此时可以升级自己的朋友,5个朋友能够决定你的富贵。所以,要想突破,凭个人力量是很难办到的,必须要去找教练,去找导师。

第二,策划跟借力。我就是不认命,就是不信无法突破——我经常对自己说这句话。将这句话说出来,自己就充满了信心,内心就会产生力量。

找教练、找导师,同时策划加借力,就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一旦你走了以上两条路,就能突破以前不能突破的东西,就能发现以前发现不了的东西。

综上所述,要突破业绩,首先应突破目标,并且团队应该挑战激情目标;接下来要突破团队,突破团队的最高境界是突破基因;要想突破基因必须突破力量,力量攒足了以后就要突破领导者行为;最后,你要知道最根本的突破在哪里,这就是突破之路。

带领团队实现业绩突破是一首快乐的歌,这是我一直宣导的核心观念。一旦你把它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就能够拥抱变革、拥抱困难,就会认为困难越大自己的价值越高,而不是困难越大越抱怨。我喜欢创业,是因为我觉得一个公司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充满了花钱也买不来的快乐和挑战。领导者一定要有这样快乐的心态,一步一步去做,才能真正做到位。

假如领导者弄清楚了以上的问题,那么,突破的具体步骤是什么?领导者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走好每一步?菜单式的流程是怎样的?

要想完成这些任务,就要了解“业绩突破飞扬七步曲”。

同类推荐
  • 老板《论语》释义

    老板《论语》释义

    “管理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的管理学,一是类的管理学。管理学科学化的命题是对中华民族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复归,使“以人为本”命题由抽象转变为具体。
  • 在清华谈卖点之道

    在清华谈卖点之道

    通过卖点炒作将货铺到消费者心里去,并让消费者产生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者的忠诚度是检验卖点炒作成功与否的唯一判别依据。
  • 老板可以这么当

    老板可以这么当

    本书以对话体的形式很好地架构起作者与企业家之间交流的平台。内容涉及企业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等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 小公司做大做强,就靠这几招

    小公司做大做强,就靠这几招

    本书针对中小公司在管理创新上出现的问题,深究其根源,做出深入的解析和剖析,并将成功的大公司的经营门道和成长技法加以汇集、提炼,总结出了小公司做大做强的25招,几乎涵盖了小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级解决方案。创办公司、从事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公司能否做大做强正是一家公司经营成败的标志。所以,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将公司做大做强是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做大做强的企业将无法维持生存,自然会被市场淘汰。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说:“对于企业而言,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一样,它虽然不是生命的全部,但是,没有利润,就没有生命。”因此,如何让企业赚钱,不断做大做强,是企业管理者在变革时代寻求企业发展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
  •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曾有一位企业领导说:“过去管理企业我主要管事,可永远有管不完的事,每件事情都需要我决策,每项工作都需要我把关。虽然我不一定比别人专业,但由于我是公司老板,是企业创始人,因此,我必须这么做。可是,我并没有取得满意的管理效果。”后来,这位企业家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发现自己的做法很愚蠢,事必躬亲是无法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必须通过管人达到管事、经营企业的目的。
热门推荐
  • 我的上司是天道

    我的上司是天道

    在通往巅峰的旅途中,林枫手持天道权柄,谱写出一曲怎样的传说。我叫林枫,我为自己代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暴雪天国

    网游之暴雪天国

    公元2030年,南北极融化,全球百分之五十的可居住地被淹没。人类危机一触即发,移民潮在全世界爆发,大家都在寻找着各自国家或者别国家的,世界的任何一处高地居住。土地的缺少,食物的匮乏,战争无处不在,死亡每刻都在发生。公元2032年,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动荡,联合国决定合并,自此不再有米国华夏扶桑等等国家成为那一代人记忆里的东西,世界只有一个国家,联邦国。不再有华夏人,米国人……只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公元2040年,世界人口由最初的60亿锐减到30亿,每天都有争抢食物的暴乱发生。
  • 欲碎虚空

    欲碎虚空

    仙路万般难,我心自磐石。苍天有眼,我主苍天。苍天无眼,我便破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暗部落

    黑暗部落

    有人说,2012是世界末日,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其实在玛雅预言中,是不存在末日一说的。所谓的末日,其实就是一次文明的更新。文明更新的方式则是整个地球将进入光子带,那是周期性改变能量振动频率的宇宙事件。1地震,海啸,洪水,火山爆发,地壳运动,极端的气候以及地球磁场的转换同时出现到达极点!2光子影响意识能量,物质粒子振动,包括人体能量圈,人体DNA序列激活,出现大量觉醒与不可思议的新人类。3黑暗日理论上为3,寒冷理论上为7天,同时也会激活很多人DNA能量使身体结构以及精神发生变化适应新的4元环境。4你将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得强大未知生物出现在地球上5时间在加速。
  • 妖妃息怒

    妖妃息怒

    1v1,女强,甜文有人说,她蛇蝎心肠,心狠手辣;有人说,她手段狠毒,心思阴险;而他说,她是人间清风明月,是他的一世……上一世她是佣兵女王,邛影,死在一场天衣无缝的密谋中这一世她是长公主,琼音,接下来的人生,将如何演绎,且看着
  • tfboys王俊凯之爱过了站

    tfboys王俊凯之爱过了站

    “你?还,爱我吗?”她强撑着不让自己昏迷,用尽所有力气问道,为的,就是他的一个答案??
  •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