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800000015

第15章 生生不息,宇宙孕育着无限的生命(3)

然而,科学的发展往往是曲折迂回的。近年来,一系列发现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天外来源说的热情。首先是人们注意到,地球上的生命尽管种类庞杂,但它们却具有一个模式,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都由同样的核糖核酸组成遗传物质,由蛋白质构成活体。这就使人们不能不问,如果生命果真是在地球上由无机物进化而来,为什么不会产生多种的生命模式?其次,还有人注意到,稀有金属钼在地球生命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钼在地壳上的含量却很低,仅为0.0002%.这也使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如此稀少的元素会对生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地球上的生命会不会本是起源于富含钼元素的其他天体里?第三,人们还不断地从天外坠落的陨石中发现有起源于星际空间的有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在宇宙的许多地方存在着有机分子云。这使许多人深信,生命绝不仅仅为地球所垄断。再者,一些人还注意到,地球上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与某些彗星的回归周期吻合。于是这使他们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有些传染病疫苗来自彗星。如果这是可能的,那么当然也不会排斥有其他的生命孢子的传入。

当然,近代对生命天外起源说的最重要支持,还是来自下述的两个实验。

大肠杆菌与星际消光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曾注意到,来自宇宙的星光,在到达地球的途中,因被星际物质所吸收,从而造成了星光的减弱。然而,究竟是什么物质造成这种星际消光现象,却长期没能获得满意的答复。近代利用人造卫星进行研究,把来自宇宙的星光展成光谱,发现在红外区域的31微米、97微米、6微米~67微米和紫外区域的022微米波长处均有强烈的吸收带。这使我们有可能在实验室里进行实物模拟,来确认究竟是什么物质造成消光。人们一度曾经认为,造成星际消光的物质是石墨构成的宇宙尘,也有人认为是硅酸盐尘,还有的认为是带有苯核的有机物,但实际模拟的结果却将其一一否定。不久前,英国加迪夫大学教授霍伊尔对此重新进行了研究,他大胆地假定,宇宙中充满了微生物,正是这种微生物造成了星际消光。根据这一设想,他用大肠杆菌进行模拟试验,结果果真在紫外022微米的波长范围里,找到了与星光相吻合的吸收带。

在霍伊尔实验的启迪下,日本京都大学的薮下信助教授等人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结果在红外区域的31微米、97微米和6微米-8微米之间均找到了相似的吸收带。但在紫外区域减光曲线则与霍伊尔的结果稍有出入,减光曲线的峰值不是在022微米,而是在019微米。尽管有这003微米之差,也仍不能令人完全信服。薮下等人认为一个原因可能是大肠杆菌在宇宙中也许会有一些不同于地球上的特征,从而造成了这种差别;另一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也会吸收紫外线,也许是氧气造成的干扰。因此他们正准备在“空间实验室”

中去进行这一实验。

顽强的枯草杆菌另一个使相信生命天外起源说的学者得到鼓舞的实验,是对生命在宇宙空间存活能力的研究。

早年,人们对阿列纽斯理论的主要批判,是认为生命无法经受宇宙空间紫外射线的考验。因此要使阿列纽斯理论复活,就得对这一批判作出有力的否定。

1985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彼得·威伯等的实验结果。他们把枯草杆菌置于模拟的宇宙环境中,即气压低到七亿分之一个大气压以下的高真空条件,温度为10K时,进行紫外照射。结果发现枯草杆菌具有非常强的耐受能力(比在高温条件更能经受得住紫外线的照射),其中有10%可存活几百年的时间。如果枯草杆菌不是置于高真空条件下,而是置于含有水、二氧化碳等的分子云内,则其存活时间竟可达几百万到几千万年,因此他指出:这种“云”足以在显着短于枯草杆菌平均存活时间的时间范围内,从这个星球移向另一星球,从而把生命的种子撒向四方。

基于以上各种原因,生命天外起源说正在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和早年不同的是,人们深信即使生命来自天外,也与上帝创生毫不相干,而是一种自然现象。只不过从无机物进化为有机物的条件不应在地球上寻找,而应着眼于宇宙中的环境和条件。

3.生物体究竟如何来到地球

生命天外来源说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但有一个问题需要得到解决:生物体究竟是怎样到地球地面上来的呢?

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从1838年、1857年落在南非的陨石中相继发现了有机物,不过这些有机物究竟是陨石从宇宙空间带来的,还是在地球上沾染的,当时还无法肯定。研究这两个陨石的科学家中有人还声称发现了某种生物的遗骸,但也不确实。

1969年9月28日早晨,落在澳大利亚南部默奇森地区的一个陨石,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不容怀疑的证据。根据科学家们分析的结果,他们在这个陨石中找到了许多有机物质。由于默奇森陨石在落地后立即经过处理,没有被地球物质污染的机会,科学家从中发现了氨基酸、琥珀酸、草酸等一系列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质。现在,科学家们确认,这些有机物完全是陨石从宇宙空间带来的,没有受过地球物质的污染。

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生命物质,在陨石中发现氨基酸这件事,对研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小行星和彗星也被认为是生命的可能载体。

库纳尔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意见,该意见认为生物体,尤其是来自彗星的生物体会经过稀糊阶段而后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实际是,当撞击物不管以什么速度撞击固体岩石时,特别是其表面的生物体移动穿过大气层或在被破坏的地方散布,它们会升华。但假如这颗彗星撞击的是海洋,而地球又有一个比现在密度高10-20倍的大气层(30-40亿年前可能存在的情形),这将对闯进来的天体产生空中制动的影响。如果该彗星的速度减慢到约每秒10公里,有机物质的实体部分将会在强烈的撞击热之前从撞击点刮走而得以生存。研究成果表明,很可能生命基础的元素(包括水,某些气体和包括碳、氢等有机分子)会由彗星和(或)小行星带到早期的地球上,从而帮助了生命的演进。〖HJ4/9〗1992年,卡尔·萨甘和克里斯托弗·奇巴提出,生命中的有机化学复合物来自撞击体的假说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弄清其构成的原物质的来源,第二弄清所需能源的来源。他们主张,有一种稳定的有机物小粒子蒙蒙细雨从彗星似的碎岩(携带外空合成的氨基酸的粒子)上漂落到地球,那很可能是生命的化学先驱者。只要有能源来源,如闪电放电、紫外线辐射和来自陨星、小行星及彗星碰撞的撞击能,大气层也是这些化学复合物的潜在来源。萨甘和奇马认为这样的能源每年可以合成成千上万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除了可能帮助地球上的生命进展外,早期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和彗星也许还有取消生命的另一不同作用。许多科学家相信,地球历史早年的大、小行星和彗星对生命演化有过重大影响。

例如加里福尼亚埃姆斯研究中心的两位NASA科学家维纳·欧伯比克和盖伊·福吉尔曼确认,地球上生命的化学演化时间最大有效期是1.65亿年,他们预期生命实际上已在地球形成后花了100万年那样少的时间形成(比以往生命研究中通常引证的10亿年短得多),但也几乎像大规模撞击后的结局那样快地衰弱。科学家通过使用来自月球的尺寸、年代和分布数据,外推到地球的数据,计算了中等尺度小行星撞击之间的最大时间。这样的天体或许会以每小时近64360公里的速度冲向地球,其威力之大能够烧掉整个大陆的顶层并将约305米深的海水煮干。在这些地区的生命被毁灭,也许只有在海洋最深处的生命活下来,重新按次序开始演进。

目前的许多研究主张,生命的开始不止一次,生命的先驱者也许已从外空被带到地球,或者,至少生命的发展比大多数科学家想象的要快,这全是由于地球被天体撞击的缘故。

包括埃姆斯研究中心凯文·扎恩勒等其他的科学家相信,生命已被“超级撞击”,即地球与太阳系诞生时留下的微行星之间的碰撞完全杀灭过几次,这些大规模撞击能汽化地球的早先海洋,熔化它的地壳上层,并除去地球最初10亿年期间开始的生命。还有其他的科学家相信,每十万年就有生态灾难,特别是在太阳系重轰炸阶段开始时。

事实上,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科学家凯文·麦赫尔和大卫·史蒂文森曾经把它称为“生命起源的撞击挫折”,一次接一次地撞击消灭了地面上脆弱的原始生命开始。

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景:在几十亿年前的远古时代,天空中乌云滚滚,雷声阵阵,一条条火龙(闪电)在黑色的夜空中窜跳腾越,最初级的生命就在这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中诞生了,他们随着雨水潜入大地,流入海洋,从此,地球有了生命,世界有了千姿百态的未来。

生命也可能是这样来到地球上的:一颗陨星、小行星或者彗星像古代传说中的天龙一样,拖着长长的亮尾,飞到了地球上来,它们带来了生命的种子,在地球适宜的环境中,生命由低级逐步进化到高级,最后,出现了智慧的生命--人类。

同类推荐
  • 灾祸的降临上

    灾祸的降临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探索未知丛书-从小学科学01

    探索未知丛书-从小学科学01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冰川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冰川

    本书向你介绍了冰川是怎样形成的,它们都有哪几种,它们的分布又是怎样的。
  • 探索未知-鬼斧神工的名洞

    探索未知-鬼斧神工的名洞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探索未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探索未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探索未知”丛书是一套可供广大青少年增长科技知识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技教育的参考书。它包括生物的种群、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中国的名胜古迹、恐龙足迹、-读故事谈数学等书。涉及天文地理,化学,数学,历史,医学等多个领域。内容新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反映了我国和世界有关科技的发展现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传播科学知识中,贯穿着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
热门推荐
  • 赤龙战役:南皇之后

    赤龙战役:南皇之后

    上大街惹到了个臭小子,于是自己被扔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还白捡了个皇帝做!哦的天呢,说好的妃子呢呵呵,不用急,惹上了南帝,自然是跑不了的
  • 他和她在星空下

    他和她在星空下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有你是我情之所钟。”“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 互穿之天雷滚滚的秘密

    互穿之天雷滚滚的秘密

    (简约版简介)一睁眼沙雕直男姜尉带着异能变成萌妹学霸苏杭而软嫩萌妹披着重生的皮掉进被迫修仙的坑女生都喜欢新的姜尉他笑的温柔情商颇高待人处事让人信服男生都喜欢新的苏杭她笑容痞坏女神范十足校霸·真披着萌妹皮的姜尉:还小爷的肉皮来!披着直男皮的苏杭:哪凉快哪呆着去!没有在简介上出现的靳元:能把我写上?我不要面子的吗?(不简约版简介)弘武武馆的十八岁的沙雕直男小少爷姜尉某天打了一架,醒来后却发现自己穿成准未婚妻,披着重生马甲的准未婚妻穿到了他的身体里,却因为一个灵体被迫带上了修仙的光环,他们要在呆在对方的身体里交换八十一天,且看他在这八十一天里如何顶着女孩子的人设带着异能为未婚妻扫渣男,战校霸,撕白莲花,再看他在日常战争中明白女孩子的不易,学会尊重女性,最后,不再沙雕的真男人和放下过去的真女人终于互相拯救,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ps:俩大佬才是真的老
  • 后来我少了你

    后来我少了你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忽然我乱了」
  • 拂尘江湖

    拂尘江湖

    侠客,古时候的明星,而对这种传统,在现代科技的世界里依然有这么一群人秉承了下来。武玉,一个代表身份符号的物品,变成了所有人追逐和争抢的目标。有人从中获利,有人因此殒命。江湖中从来不缺少尔虞我诈,在争抢之中被暴露的淋漓尽致。邪教横行于世,对于权力无比的渴望,然而在他们一步一步接近权力的时候,肖金川的出现打破了他们所有的布局。
  • 混在太平道的日子

    混在太平道的日子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黄巾军在不满一年的时间内被镇压,除了其本身的局限性之外,张角死后,黄巾军缺少一个有领导才能的继任者也是重要原因,如果黄巾军有了一个足智多谋的继任者,那历史又会如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创世长安

    创世长安

    背景故事纯属虚构,并非真实历史故事。李白来到长安,在这里,他看到了非凡的世界!
  • 萌妃驾到:王爷,请走开

    萌妃驾到:王爷,请走开

    听说嗜血杀伐的冷酷王爷不近女色?非也,自从娶了将军府的六小姐后就大变样了。“妖妖她娇小柔弱,不爱说话,一个人出门本王不放心。”发小汗颜!王妃棒打太子,手撕白莲,毒舌起来能把死人气活,还不放心?“妖妖她不懂兵法,医术尚浅,你们不要欺负她。”敌国将士狂吐血。十万精兵被设计成俘,目前正等着解毒,难道不是夜王妃的手笔?“妖妖她性情乖巧,从来不招惹别人的。”看着满世界掐桃花的主子,影卫们集体翻了白眼。主子,你的节操呢?
  • 捕鱼达人之海底战记

    捕鱼达人之海底战记

    穿越到海底世界玩真人版的捕鱼石斑鱼爆三枚筹码,墨斗鱼爆十倍筹码,乌龟爆二十枚筹码,翻斗鱼爆一百倍筹码,而金鲨,银鲨,爆的东西就逆天了...海底世界,架炮出征,找回属于唐华大陆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