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4700000061

第61章 带头大哥的风险值(2)

我们再来看一看,官员眼中的抗粮“刁民”提出的削减赋税是不是无理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乡民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与皇纲国法相抗衡,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诉求。对于那些该缴纳的皇粮国赋,包括那些不合常理,已经成为陋规惯例的火耗平余,他们并没有拒绝。他们提出抗议的,要求减免的,是那些滥加进去的不合理收费。他们没有奢望官府能够免税,而是要求减去另外增加的部分。清朝中后期,全国各地的抗粮风潮也是此起彼伏。

当时的河南学政张之万在他的奏疏里就陈述了这一点,他说:“奸民之纠众,皆谓减价完纳,非敢谓抗不完纳也。皆谓求减差徭,非敢谓不应差徭也。”被称为“奸民”的农民们不是不愿承担赋税,也不是不能忍耐不公平的滥派和浮收,但是请不要把他们往死路上逼。并不是所有人的忍耐都可以没有底线。当他们退无可退的时候,兔子被逼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人。

联庄会的几位带头大哥刘化镇、岳三教等人本来就是以民权代言人的身份成功上位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将乡绅大户取而代之,就是因为他们是站在“民”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而联庄会首领的身份让他们在这件事上要有所担当,最起码不应该退缩。退,就意味着放弃自己已经到手的民间地位,同时背上一个勾结官员、与民争利的骂名。

正因为如此,当知县朱光宇严词拒绝了刘化镇等人要求减免浮收的请愿后,联庄会首领们的胸中怒火被彻底点燃。这些人在与知县争执无果后,骂骂咧咧就离开了衙门。可是就在他们跨出县衙大门的那一瞬间,被衙门口的看门人喊住质问。也许是为了向自己的主子邀宠卖乖,这个衙门里的小吏与刘化镇等人就在衙门口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这些乡民代表本就对官府雇佣的这帮胥吏恨得牙痒痒,这帮人无品无级,就因为披上了权力马甲才为所欲为。官家制度下的权力运作的每个环节几乎都离不开这帮人的参与,所谓“地方公事,如凡捕匪、解犯、催征、护饷之类,皆须其力”。按照有的人的说法,胥吏是“为官之爪牙,一日不可无,一事不能少。”因此,他们手上都掌握着官府赋予的或大或小的权力。于是,他们就利用这种权力,敲诈勒索,滥肆搜刮。作为公权力的帮凶,由于他们身份低贱,所以很多时候既不受封建道德的约束,也不受官家体例的束缚。

这个张姓小吏如今见这帮乡民代表还没走出衙门口,就开始骂自己的主子。也许是护主心切,就与乡民对骂起来。其实小吏还真不是多管闲事,毕竟乡民要求减免的浮收里也有自己的那一点点分成。他仗着自己是衙门里的人,与刘化镇等人争执不下。乡民代表在朱光宇那里憋了一肚子的火,正愁找不到地方发泄,于是一股脑全部宣泄到这个张姓小吏的身上。

在刘化镇、岳三教等人的带领下,他们捣毁了张姓小吏的住宅,还顺带着将一个叫田子昌的胥吏家的房子也给捣毁了。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的面。知县朱光宇听闻后,极为震怒。他立即会同营讯长官带兵去捉拿当事人方在颍河北校场展开对峙。刘化镇等人以为经过这么一折腾,朱光宇应该见识到他们这些地方乡民的手段,态度能够有所缓和。于是乡民代表再次要求官府能够减免税赋,不然后来很严重。刘化镇等人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在这件事上,知县朱光宇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这一次,朱光宇决定让乡民们领教领教“健吏”的手段。

刘化镇等人的怒火又一次燃烧起来,他们再次谩骂着,咆哮着。朱光宇命令兵勇上前捉拿肇事者,如果遇到反抗,就地正法。双方撕扯一处,联庄会里有个叫赵仁的乡民代表在冲突中被杀死。不管是失手误杀,还是被故意击毙,总之在闹哄哄的现场,有人死了。

我们可以还原下事发现场,赵仁命丧当场,当事双方都感到万分震惊,喧闹的现场立即安静了下来。

按照常理来推断,作为一县之长的朱光宇肯定会就击毙赵仁一事给出交代。要知道在任何时代的专制政府眼里,“聚众”都不是闹着玩的,都是破坏社会秩序的重罪。按照《大清律例》规定:“抗粮聚众,或罢考、罢市至四五十人,为首者斩立决。”斩立决就是立即斩首。“如哄堂塞署,逞凶殴官,为首者斩枭示。”斩枭示就是将头砍下悬在杆子上示众。就连那些没闹明白怎么回事就跟在后面瞎起哄的群众,按照刑律规定,也要杖责一百,以儆效尤。

官民双方见闹出人命,不再缠斗一处,很快各自散去。按理说,乡民被杀应该是整个事件的爆点。可是事件被推向爆点后,却自行平息,双方不战而退。应该说刘化镇等联庄会会员在看到自己的同伴被杀之后,内心的愤怒是难以想象的。可是愤怒并没有让刘化镇等人昏头,理智最终战胜了冲动。刘化镇知道,此时若要杀官复仇,自己这个带头大哥就会背上诛灭九族的重罪。当然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正因为如此,他才以联庄会会首的身份,极力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作为一县之长的朱光宇,他抓人杀人,表现得极其野蛮粗暴。当闹出人命时,面对着人多势众的联庄会会众,他在权衡利害之后选择了暂时忍耐,任由对方怀恨而去。事后,为了推卸责任,朱光宇上书河南巡抚兼提督英桂,说禹州老百姓抗粮造反,闹出人命。他在上书中只强调“抗粮造反”,却只字未提地方县衙滥加浮收之事。当时,太平军在河南境内正闹得沸腾,“造反”二字是最为敏感的字眼。河南巡抚英桂在接到朱光宇的呈报后,于第一时间派出军队前往禹州平乱。

官民双方就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就在镇压官兵整装待发之际,联庄会已经集结好自己的武装开始攻打州城。这是让人想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刘化镇等人在退回乡里后,会再次组织大规模的武装卷土重来,这等于正式向官方宣战,将“造反”的罪名坐实?唯一的解释就是,联庄会内部氛围这时候已经完全被岳三教等好勇斗狠之人所掌控。

民间武装力量毕竟不是正规部队,根本没有实战经验。而禹州历来都是中原重镇,城高墙厚,不要说是联庄会,就是那些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来了,一时半会想要攻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联庄会的乡军久攻不下时,省府派遣的平乱部队距离禹州已经不到十里的路程。围城的乡民得到情报后,不敢在此恋战,只好再次散去。朱光宇不亏是个“健吏”,他率众一路追杀至联庄会的总部,放火烧毁了联庄会设在高庙的总部所在地。虽然刘化镇带领部下逃到了密县超化镇,可仍旧遭到了地方官兵的围追堵截。

朱光宇传檄密县县令胡燕清,希望能够与之共同围剿刘化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别无选择的刘化镇只好选择了自杀。

可以说,刘化镇的自杀来得过于突然,让所有人都大为不解。这时候的联庄会虽然处于被动局面,可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从刘化镇自杀,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做为联庄会会首的刘化镇虽然有为民请愿的热情,可是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有一天为乡民利益而造反。他虽然是个有侠义心肠的乡民首领,但却不是有天下蓝图的军事革命家。他希望能够当上带头大哥,不过是为了替乡民主持公道,或者壮大宗族的势力。在艰难的世道里求生存,刘化镇虽然只是个杂货铺或铁匠铺,难以实现人生的大富贵,但是对于一个底层民众来说,他的日子要比一般老百姓富足。

刘化镇在自己的人身没有遇到更大的伤害时,内心受到民间侠义精神的召唤,才会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为民争利,替那些受到伤害的底层民众谋求公义与公理。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尤其是官府将联庄会的行动定位为“造反”时,这要人命的罪责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循规蹈矩的乡民。

在这种如火烹油的局面下,作为“带头大哥”的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进退得失,对自己所做的事做出新的判断与取舍。

当初,刘化镇出面为乡民伸张正义,并由此成为联庄会会首的时候,估计连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正在走上一条江湖不归路。当他在沸腾的民意裹胁之下,一跃升级为对抗官府的带头大哥时,他在被迫承担道义责任的同时,内心的惶恐要远远大于“带头大哥”给自己带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造反”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罪责,不光会让自己陪了前世今生,还会让自己的整个家族受到牵连。刘化镇知道,事已至此,如果仅仅依靠那些目光短浅,且遇事冲动的乡民,事态的发展将会远远超出想象。

刘化镇曾经想过聘用一个有些文化素养的人,作为自己的师爷或者军师。他也曾经邀请过同城举人王成业来担当这个角色,可是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聘请举人来担当自己的师爷,他是出于两方面考虑。既可以借用文人的理性来调和联庄会组织内部的非理性因素,同时王举人的特殊身份又能够在关键时刻为自己规避风险。

王成业在道光年间曾经中过举人,并没有进入官场,一直在家乡做私塾先生。乡间的文化人本来就没有几个,又加上王成业中过举人,在当地很有威望。他曾经依照保甲法制订了《民约》,成为维系地方秩序的民间约法。

如果能够将王成业聘请到联庄会,那么将会在联庄会和官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民间社会的权力序列里,举人往往具有特殊的地位。一个举人犯了罪,地方官府是没有权力将其直接问罪的。只有先上奏朝廷,取消他的举人身份,然后才能进入法律程序。

应该说刘化镇的想法没有任何问题,可毕竟是他的一厢情愿。在王成业这样的乡间文人看来,联庄会聚集的都是一些乡间的好斗分子。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王成业拒绝了刘化镇地好意,他可不想和这些没文化的人搅合在一起。

刘化镇最终在岳三教等好勇斗狠者的裹胁下,一脚踏进了被迫造反的死亡泥潭。刘化镇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要和朝廷对抗。当朝廷镇压的消息传来时,他的精神完全崩溃了。在官兵还没有杀到眼前时,他就选择了自杀了断。

刘化镇的悲剧在于,他只是个有着侠义心肠的江湖之士,而不是可以做大事的领袖人物,他没有领袖的韬略和驾驭局势的能力,却不幸被推上了领袖的位置。而他的侠义意识,又使他明知事态日益恶化,却又做不到激流而退明哲保身,在岳三教等人以民怨和义气为感召,提出莽撞的攻城报仇的计划时,他也同样无法后退。而当攻城失利,巡抚派出的镇压大军开到之后,已经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他崩溃了。

同类推荐
  • 明末东北合众国

    明末东北合众国

    东北是一片富饶而广袤的土地。平原、丘陵、星罗棋布黑铁、煤炭、出没其中渔猎、游牧、你争我斗鄂伦春、科尔科、察哈尔、海西、建州,纵横其间。大明王朝压迫着这片土地上除了官员之外的所有人民,东北的建州屠龙之后成为了新的恶龙。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就活该被这两败类敲骨吸髓吗?来自四百年后的李思齐穿越成为了李成梁家族的旁系子弟。他发誓一定要让辽东的人们活出一个人样。
  • 帝国异姓第一王爷

    帝国异姓第一王爷

    主角穿越到了一个叫做大正王朝的地方,三位哥哥均死于匈奴人之手,他开启了绝杀匈奴人的征程。因为父命他未能踏上战场,但是他通过经商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掌控帝国财政的第一人。成为了绞杀匈奴人最强大的后盾。他大仇得报,开启了肆意挥洒,逍遥自在的人生。成为了帝国异姓封王第一人。
  • 罗生传

    罗生传

    一个农村的口头传说,一个家庭贫寒的孩子努力读书的故事!结果......
  • 拈花说三国

    拈花说三国

    一个屌丝、一个纨绔、外加一个抢劫犯,带着赌三国的使命来到赤壁之战前夕。群英会、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借东风、苦肉计、火烧赤壁---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计中计,在穿越者知己知彼背后如何一一反转?有逗比,有奇遇,有爱情,还有阴谋。三国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 盛开元

    盛开元

    家产害人,家经难念,谁说古代男子日子好过来着?别闹了,先安稳长大才是正事,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算了吧,无愧就好。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拯救耽美文男配

    快穿之拯救耽美文男配

    “男配大人,我喜欢的是你,跟我走可好?”“这位小姐,真是抱歉。”轻轻一笑,“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呢。”“这没问题啊,我可以为了你而改变!”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嗯……温柔娴淑的、活泼自然的、高冷沉默的、魅惑动人的……”“咳咳……虽然有点难度,但是还在我能接受的范围。”“真是抱歉,我忘了补充最重要的一点——我喜欢的是男人。”一脸可惜。“??!!”坟蛋,那谁给我粗来,给我把话说清楚!!
  • 圣明境

    圣明境

    神秘之地出来的他,天赋异禀、体质神秘、神秘神通~来到这片新大陆将有怎样得精彩呢?
  • 剧透诸天聊天群

    剧透诸天聊天群

    每个加入剧透聊天群的幸运儿都得到了逆天改命的机会。“我叫在场诸位一声义父,可敢应否?”三国第一大孝子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在汜水关前一人独对十八路诸侯高呼一句。华山之巅,屋檐之下一个伪君子对自己面前的大徒弟幽幽一叹:冲儿,你心中无门派可言,早早下山去吧。楚毅,楚大伴,你一定会脚踏七彩祥云来将这群大臣给抄个底朝天的!朝堂之上龙椅座前,两袖空空穷皇帝杀意腾腾的眼神看着一副忧国忧民的满朝官员,心中不断祈祷他的意中人脚踏七彩祥云而来。
  • 创世神之重创玄虎

    创世神之重创玄虎

    创世神因中玄虎之计被迫下凡,能否归来。玄虎又有何计谋。
  • 万象君

    万象君

    万象,一切。君者,主也。这是一个我全都要的故事。......辉煌大世。科技与神秘并行,神话在深处潜藏。......平静之下,暗藏激流。诸夏的逆势复兴让多年前的敌人躁动不安;邪异诡秘永不停息的侵蚀人心,向地星渗透;更有名为玩家的存在破坏秩序,推波助澜。一个不甘平凡的灵魂降生此界,那便要剑斩诸邪!拳灭群敌!便要于最神秘处,道一句:天上天下,唯吾独尊!......飞车智脑,歼星巨炮,神力魔法,道术神通,秘宝奇遇,你想要的,应有尽有。
  • 我像你

    我像你

    青陌第一次遇见熙阳是一个明媚的七月熙阳一抹黑色的长发让青陌第一次觉得世界上还有人的头发会这么好看忍不住上前摸了一下她的头发熙阳最讨厌别人摸她的头发顿时对眼前这个素未谋面的人产生了厌恶~青陌从小到大没留过长发不知道扎辫子是什么感觉不知道长发及腰又会多美……
  • 老白的无限旅途

    老白的无限旅途

    这就是一个混不吝的年轻人,到处跑来跑去,左一脚右一脚,各个世界游玩,顺带着做做任务、发发呆的故事~
  • 醉武侠

    醉武侠

    跟随林家三代的棠溪剑却从未被林家老爷林司所征服,林司怪病缠身,觊觎棠溪剑的人越来越多,林司只好将棠溪剑修成仙剑的重任交予了自己的掌上明珠林曼青,自己却不幸离世。林曼青无法接受林司去世的事实,独自背上棠溪剑前往华山之巅寻找林司口中的真人,不料寇海一直紧随在身后,半路杀出个司徒曼香,刁蛮的司徒曼香却因为好奇,选择撒谎欺骗他们与他们同行。在黑森林结识了大才子徐渭,徐渭对林曼青一往情深,林曼青却深爱着寇海,在经历与巨木熊王生死一战后,司徒曼香不幸受重伤而昏迷不醒,徐渭才发现......
  • 快穿心愿:黑化boss别生气

    快穿心愿:黑化boss别生气

    羚七已经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快穿任务了,但是这次是很严重的bug,她来到的任何世界在最后总是会消失……“你不在的世界没有它存在的意义”【作为系统的我也很绝望,为什么每一个界面宿主都会作死啊!!】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玉器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玉器鉴赏及收藏

    玉器收藏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玉器是国宝,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几乎每一件玉器的背后,都凝聚着文明与智慧,述说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