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6000000003

第3章 我是一切的根源——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现状都源于自己

了解了生命过去的经验对我们的影响和制约,对我们的捆绑与限制后,接着要继续看一看这个章节——我是一切的根源。

在喧闹的街头,我们经常看到,两辆汽车相互碰撞时,或许从车内出来的司机一下车就破口大骂对方:“你是怎么搞的,会不会开车!有没有长眼睛!怎么把车开成这样子!”他不会去想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对他来说,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先发制人、破口大骂;当然也有些司机一下车就先检查自己的车子有什么损伤,然后心里盘算着大概又要花多少修理费,这个月的薪水大概又要花掉多少,或者该怎么样向保险公司报这笔账;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人一下车,二话不说先找附近的交通警察,或去报案请警察来处理;也有些人一下车,会先打量一下对方,以对方身材的大小、长相来决定要用什么态度与对方应对;也会有一些人下车后,会先问对方有没有受伤。面对同样的车祸,不同的人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反应。

曾经听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位老鞋匠,四十多年来一直在进入城镇必经的道路上修补鞋子。有一天,一位年轻人经过,正要进入这个城镇,看到老鞋匠正低着头修鞋,他问老鞋匠:“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里?”老鞋匠缓缓抬起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回答说:“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了。”年轻人又问:“那么你对这个地方一定很了解。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要搬到这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城镇?”老鞋匠看着这个年轻人,反问他:“你从哪里来,你们那儿的民情风俗如何?”年轻人回答:“我从某个地方来,我们那里的人哪,别提了!那些人都只会做表面文章,表面上好像对你很好,私底下却无所不用其极、勾心斗角,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的对你好。在我们那里,你必须很小心才能活得很好,所以我才不想住在那里,想搬到你们这儿来。”老鞋匠默默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然后回答他说:“我们这里的人比你们那里的更坏!”这个年轻人哑然离开。

过了一阵,又有一个年轻人来到老鞋匠面前,也问他:“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镇?”老鞋匠缓缓抬起头,望了这个年轻人一眼,回答他:“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了。”这个年轻人又问:“请问这里的人都怎么样呢?”老鞋匠默默地望着他,反问:“你从哪里来?你们那儿的民情风俗如何7”年轻人回答:“我是从某个地方来,那里的人真的都很好,每个人都彼此关心,每个人都急公好义,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只要邻居、周围的人知道,都会很热心地来帮助你,我实在舍不得离开,可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得不搬到这里。”老鞋匠注视着这个年轻人,绽开温暖的笑容,告诉他:“你放心,我们这里每一个人都像你那个城镇的人一样,他们心里都充满了温暖,也都很热心地想要帮助别人。”

同样的一个城镇、同样的一群人,这位老鞋匠却对两位年轻人做了不同的形容和描述。聪明的读者一定已经知道:第一位年轻人无论到世界的哪个地方,都可能碰到虚伪、冰冷的面孔;

而第二位年轻人,无论到天涯海角,我想到处都会有温暖的手、

温馨的笑容在等待他。

在生命潜能里,第一个哲学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两千多年前,佛陀就说过,“万法唯心造。”整个世界是我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佛家很喜欢谈因果关系,现在我们也借着因果来看一看“我是一切的根源”,看看我们生命里过去的经验、我们的潜能、我们许许多多的制约为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世界。在潜能开发的领域里,我们又该如何协助自己创造生命里更大的可能性。

在因果关系里,有“因”、有“缘”,还有“果”。在生命潜能里同样也有“因”、“缘”、“果”。当我们接收到外界的一个刺激时,所做的一些反应,都会记录在潜意识里。所做出的这些反应并没有经过意识层面的思索,而是有一些依循的模式,它们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而产生的。这些模式有许多种类,有属于行为的模式,有属于头脑的思考模式,有属于情感的感觉模式、情绪模式,还有左右着我们价值观的一些体系。换句话说,这些记录在我们生命里的东西就是所谓“因”。而“缘”就是在我们皮肤以外的世界上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们称之为“外缘”。当这个“因”与“缘”结合之后,就产生了“果”,正如那个老鞋匠的故事所说。

由于生命中的许多经验——那些“因”,是在我们的皮肤之内,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它和我们对事件的反应模式共同形成我们今天生命里总的“果”,所以,有些人会觉得在自己生命里到处都碰到一些和自己对立或者利用自己的人;也有一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结交到一些知心朋友;而有一些人总觉得自己可怜;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被人所爱;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命苦。这一切的外在结果,包括人际关系、事业成败、亲子关系、夫妇情感、情侣恋爱,所有我们肉眼所见、自己生命里所看到的结果,根本原因都在自己身上,这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

佛家谈到“万法唯心造”,每一个人的心,都为自己创造出自己的世界,每一个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在佛学里谈到第八意识——阿赖耶识。“阿”在梵文里指的是“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马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马”则是“雪”之意,所以喜马拉雅山的意思是“积雪之山”。阿赖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一直到刚才那一刹那、那一秒钟为止,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层面,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因”。

“凡人怕果,菩萨惧因。”大多数人都担心在生命里会碰到一些不好的现象,碰到一些不顺畅的人际关系,担心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好的;但是菩萨却害怕“因”,他会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会去省悟这些发生,这些属于自己生命的部分与外缘接触后,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

我想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正在恋爱时,所看到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到处都是光明的,人生充满希望,你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可爱,身边人所做的许多原来你不能接受的事情,你也都能够一笑置之。可是当你遇到挫败时,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物却变得如此无法忍受!其实世界可能仍是相同的,只是因为你内在感觉的不同,因此所看到的将是不同的世界。“我是一切的根源”,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而那一切的根源就是你自己,也就是你潜意识里从小到大所有的经验。如果你愿意,不妨让你匆忙的人生脚步停下来,好好觉察在你生命里有哪些模式,为你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下一章里我们将详细地谈“觉察”,因为这是生命潜能开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没有觉察,就不会有改变,也不会有自我的成长,更不会有潜能的开发。

生命潜能的一切研修也是根源于“觉察”。当我们迷失在人生匆忙的脚步里,迷失在外面世界的潮流中,就失去了觉察的能力;生命的脚步越匆忙,你将越没有能力去觉察。我想假如你曾经有在高速公路开车的经验,会发现当车速越快,视野将会变得越狭窄,时速超过一百二、一百三时,你只能看着眼前的一个定点,完全无法看见两边的风景;可是车速渐慢时,你会发现视野逐渐宽广;当车子完全停下来时,眼前的一切完全浮现在视野里,你可以尽情浏览视野里所有的风景。所以参加自我成长、潜能开发课程,或者训练工作坊的人,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两三天的时间,停下来看一看在你眼前、身边的风景到底如何?停下来看一看这些结果与你生命里的经验、与现在、与你经验中的自己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有一对年轻夫妇,先生的父亲是比较传统的大男人,他童年的经验是父亲每天下班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而他的母亲,正好也是一个很传统的女性,当父亲回家后,母亲会先把父亲侍候好,不让孩子们吵他。父亲休息了一会儿,可能才开始注意家里有没有他可以帮忙的事情。而这位先生的太太却是生长在另外一个不同的家庭环境里,她的爸爸是一个非常体贴、会照顾家里的人,每天下班回家,放下公文包,就先帮着太太把家里的事料理好,把孩子照料好,甚至会帮忙做晚餐,然后和妻子、孩子一起用餐。这对年轻夫妇在恋爱时,因为被对方吸引,所以看不到对方的缺点,结婚之后,热情逐渐消退,你可知道一天里,他们最容易发生争吵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吗?——当然是每天先生下班回家的第一个小时。

这对夫妻彼此带着自己生命的经验相互结合。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先生”、“爸爸”各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看法。

只有他们俩结婚吗?我想不是的,他们两人的父亲都跟了过来。也许这对夫妻一辈子都不了解真正引发争吵的症结在哪里?他们总是在外在行为上认为一个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有时候先生用许多理由、借口不做家务,很可能当他做家务时,在潜意识更深的地方就觉得自己不像个男人,不像一家之主。在这种情况下,太太不会很愉快,她可能压抑了许多不满、委曲和愤怒。有时候太太不停唠叨着自己所处的境况,而她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先生帮忙做家务。可能她一直都不知道她也在期待着先生成为她父亲的样子,因为她觉得必须要这样才是一个男人!当然,当先生因屈服而帮忙时,他一定也会压抑许多不满、委曲,甚至愤怒。

不知道有多少夫妻可能都不自觉地这样相处了一辈子,所以,很多夫妻刚开始时是相拥而眠,渐渐的两人开始平躺,当那些不满与委曲开始累积时,他们就背靠背,慢慢累积得更多了,他们就分床睡,然后分房间,最后很可能就分房子了。所有外在的距离都是开始于我们内在先有了距离!

每一个人在现在的生命里,所有结果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现在所有的读者在看这本书,但是每一个人所看到的都是一本不同的书,虽然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样的,可是因为你是不同的,所以接受的结果也不同。

禅学里有个苏东坡与佛印的公案。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辩论,他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看了看东坡,回答说:“像个佛。”苏东坡又问佛印:“你知道在我眼中,你看起来像什么?”佛印笑着问他:“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说:“你看起来像堆牛粪!”佛印笑而不答。苏东坡很得意地以为他赢了,回家告诉苏小妹:“今天我终于辩赢佛印了。”苏东坡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妹妹。聪慧的小妹听完后对哥哥说:“你还是输了。佛印因为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像个佛。”当然下面的话她就不用再说了。

每当我演讲时,常会对一些父母们谈到“我是一切的根源”。一些父母问我:“孩子偷钱的时候,该怎么办?”当你看到一个孩子偷钱,或许你看到的是一个行为、一个事件,可是我所看到的却是一个渴望得到某样东西的孩子。我看到他想要某样物品的欲望是如此强烈,我也看到很可能因为他没有一些东西所伴随而来的挫败感、失落感,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孩子害怕这样的感觉。或许我也会看到这个孩子曾经向父母表达过他的需求,可是却被拒绝的那些伤痛经验,因为那个经验已超过了他的欲望,所以为了要避开再一次被拒绝的痛苦,也为了要满足他的需求,他选择了偷钱的方式。也许这个孩子在偷钱时,心中有无奈、冲突、害怕,甚至很深的自责、罪恶感,也许那个时候他也瞧不起自己。

我常告诉父母亲们,如果自己内在的世界变了,如果你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假如你和我能同样看到这个孩子内在的世界,可能与这个孩子相处的方式就会不同。你的反应不同,当然你所面对的孩子、孩子与你之间的关系也将会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开始看自己的内在世界的重要性。

许多父母看到孩子回家晚了,会直接责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家?我告诉过你多少次,放了学要马上回来,你怎么老是不听话!”同样地,如果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如果你也开始走上“觉察”这条路,你会先看看自己内在的世界到底有些什么发生,有了觉察之后,或许你就会对孩子说:“你比以前回来晚了,我一直很着急地等你,放心不下。那是因为我关心你、爱你,我很担心你在外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我对你的关心,才让我变得那么着急、烦躁。”

所以,我们常常以为玻璃是透明的,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相。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整个世界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你所处的四周都是镜子,那不是透明的玻璃。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就会看到他许多缺点,然而那个人在一百个不同的人眼中,他就会是一百个不同的样子。

外面的世界都只是一个外缘,都只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内在的因——生命里的许多经验。如果我们想要成就自己的生命,想有一个更高可能性的自己,首先要接受“我是一切的根源”这样的观念,停止要求外在世界来符合我们的需要,把所有曾经浪费过的那些精力,用回到自己身上。

停下脚步,去觉察一下自己生命里所有的模式、潜意识和在成长过程中所学会的一些方式。那些都是幼小时候所学的,都是内心里无形的绳索,当我们重新觉察后,也可以重新再做选择,这是改变的开始,也是潜能开发的第一步,而重点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我想当我们的内在发生改变时,我们也将会看到不同的世界,因而我们将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反应,从而创造出不同的结果,同时生命也将因此而改变。

当然,“觉察”并不是理论,它必须要下许多工夫,去和更宽广的世界接触。我们将会在下一章里更详细地讨论这个主题。

同类推荐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哈佛大学有着全世界最为出色的沟通学大师霍莉·威克斯、谈判专家巴泽曼;哈佛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测评、话语艺术测评的分值都远远高出美国其他同类学府的学生。
  • 决定办事效率的细节

    决定办事效率的细节

    细节对于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性,被太多的人忽视了,他们总是眼高手低,不善于从小入手,从微作起,以至于让自己每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大而不实的空架子,最终碌碌无为。这种容易导致失败的人性弱点,是成功的天敌。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美国上班族的午餐,都已经在工作的地方匆忙解决了,“有空再谈”已经成为了他们在这股横扫全球的高效率风潮中的口头禅。本书是一部认真解答“细节”的书,告诉你细节决定一切的深刻道理。希望有助于你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善于经营细节的智者!
  • 美好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美好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本书从各个方面分析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为您的美好人生路导航指路。在讲述道理的同时作者引用了许多名人的生动故事,使文字显得更为活泼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富足一生的资本

    富足一生的资本

    《富足一生的资本》是马登励志教育系列图书之一,在马登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从自身体会出发,由细节入手,从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生活观念等方面探讨了一个人成功所要具备的资本。这本书是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的灯塔,指引着这些年轻人向着成功的方向远航。
  • 将梦想置顶

    将梦想置顶

    《将梦想置顶》汇聚了《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国内著名刊物最知名的签约作家的最新力作。这些作品,涉及方方面面,它们有些直指心灵,在阅读中悄然渗入心田,给内心带来震撼;有些灵气十足,让你回味值得典藏的温暖和感动;有些睿智凝练,给你带来直接的启迪,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深情感人,直达灵魂,让你不禁为之潸然泪下……这些故事,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给你带来感动和快乐,以及直面生活的正能量。
热门推荐
  • 亲吻我的无良校草

    亲吻我的无良校草

    “你们别过来……”我赤裸着身子瑟缩在角落,看着那个靠近的绝色男子,全身惊恐的颤抖。他是我的贴身大管家,然而这一刻,他是狼,姓色。无力阻挡那饿虎扑食的霸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他,只要想做,半个地球都会被他拿下,却为什么偏偏要缠上我?呜呜,人家不要了,一定要逃掉!
  • 缆痕

    缆痕

    这本小说描绘了电缆帝国的多个统领以及制度,还有不可一世的电缆人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
  • 瑾色流年,唯为她暖

    瑾色流年,唯为她暖

    初遇时,陆凝好是晋城的名门贵女,纪纭笙是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商业大亨。那时,她语笑嫣然,声音带着一贯的优雅:“这世间有那么多女子,纪先生也不用非在我在棵树上吊死。”而后再遇,陆凝好成了落魄千金,而纪纭笙依旧站在金字塔顶端,能够只手遮天,翻云覆雨。彼时,她笑靥如花道,眼尾晕染出妖娆的弧度,声音轻柔又娇媚:“有个恋爱想找纪先生谈谈。”“不好意思,除了姑娘的美色,我不接受其他的贿赂。”他干脆利落的扬唇拒绝。“那便如你所愿。”就这样,陆凝好成功攀上了纪纭笙,并将他写进了户口本,晋城的吃瓜群众无不感到意外和吃惊。婚后,外界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感情却日渐深厚,羡煞旁人。“纪纭笙,你今天做得面淡了点。”“下次我注意。”“纪纭笙,沙繁郁总是挑衅我。”“交给我处理。”直到有一天,她说“纪纭笙,我不想生孩子。”他扯过领带丢掉皮带,把她按在柔软的粉色大床上,薄唇微掀:“凝凝,除了这件,我什么都依你。”
  • 就是叫能量

    就是叫能量

    90年代内地女性到沿海发达地区打拼的故事。从2012年写到现在,小说的题目就是叫《能量》,新建作品时系统提示这个名称已经有作品用了,加了几个字后,翻来覆去看,都觉得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就用回了《能量》,特别说明“就是叫《能量》”。谢谢!
  • 魔王勇者的奇幻历险

    魔王勇者的奇幻历险

    勇者与魔王。一方为正义,一方为混沌。曾经的宿敌,如今却同处一屋檐下的两人,又会展开一段怎样的物语呢?这,便是光与暗物语的开端。
  • 异兽降临

    异兽降临

    英雄仰天笑,失意谁人知!他本是王牌陆军特种部队特别突击队中的一名精英,在一次任务中因为意外小队全军覆没。选择了同生共死的他拉响了光荣弹,可是却来到了一片名为龙凤大陆的世界!此处以异士为尊,以异兽为伴!机缘巧合之下修炼了最最废柴的功法,在被异士同盟拒绝后选择了最为低等的职业——佣兵。天下没有废柴,只有废人!凭借自己的点点滴滴攀上顶峰,又被人落井下石失去了一切。这是人生的转折还是英雄的陌路?当黑暗来临之时仍需那火红的箭矢照亮天空!
  • 风起狼烟直

    风起狼烟直

    特种兵穿越到战国时代?等等......此战国非彼战国,没有七雄,只有五强!且看南风起,狼烟直,一统江山,封王做皇!
  • 步天传

    步天传

    仙道分境,一境一重天;修仙仗法,一法一世界;陆秀原是世俗常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机缘巧合跨入仙道天地,凭借微末的身份,他如何在残酷的修仙界中生存,又如何登临仙道之巅,成就不朽的传说!黑脸阎王定生死,白面书生鉴人心;时空树下明自我,步月登云临苍天!
  • 家族家族

    家族家族

    林微出生于四大家族之首的林家,是林家近千年来难得的人才从小受到整个家族的保护,最爱美食、善良的一塌糊涂就连踩死一只蚂蚁都会为此而伤心很久,为改变林微这一点家族在一次调查外来人中让林微跟着去长点见识,却不料就此改变了林微的一生。
  • 任性小娘子

    任性小娘子

    女主苏瑶,男主叶钰,因为父母的一句戏言成了婚,苏瑶是个任性的大小姐,叶钰则是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世外高人”,而他们又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