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9000000070

第70章 越洋

1955年的秋天,张爱玲终于获得了去美国的机会。当时美国有个难民法令,允许一些学有所长的人到美国去发展,可以取得永久居留证,成为美国公民。

她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轮离开香港。到码头送别的,只有邝文美、宋淇夫妇二人。张爱玲与之相约相互不通信件,可船刚到日本,邝文美夫妇就收到了张爱玲长达六页的信函。对于前路,张爱玲心中无底而不免怅然回望,信中诉说了她的离别之伤感,“别后我一路哭回房中……现在写到这里也还是眼泪汪汪起来。”茫茫无际的大海,在海中颠簸的远洋轮船,都让渴望安稳的张爱玲生出浓浓的离愁别绪。她在信里一再嘱咐,“一有空就写信来……但一年半载不写信我也不会不放心的。惦记是反正一天到晚惦记着的。”

在信里,张爱玲描述了路上的情景,六个人的船舱一开始只有她和一个带小孩的葡萄牙籍父女。头两日大家只顾着睡觉,连灯都很少开,船舱里黑洞洞的。船到神户,她本不打算上岸,一转念以后可能会写到以这里为背景的文章,于是独自上岸坐电车逛了一圈,一下午只花了几角钱的美元,喝了咖啡,兴致勃勃地看提着公文包的日本职员下班后疯狂地沉迷在“老虎机”上,走近陌生的街巷,看住家门前的木质垃圾箱里塞满了丢掉的菊花……再上船时,船舱里多了一个印度犹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和一大堆箱笼,船舱顿时显得窄小和喧腾起来。每到一个港口,张爱玲都会上岸走走,似乎陌生的城市并不比陌生人更让她恐惧,她喜欢看那些带着异域风情的市井图像,心里既怀着憧憬,也怀着感伤与忧戚。她将心里堆积的话语都倾诉在了信中。

到达美国后,张爱玲最先落脚在纽约。在这里她没有一个亲人,对美国的了解只限于他人的讲述和纸页上的介绍,人生地不熟,她只好通过炎樱的一个朋友介绍,住进了救世军办的女子职业宿舍。宿舍是慈善性质,救济的多是贫寒困苦之人,里面有不少酒鬼,环境十分简陋,住在那里的女孩子都不好意思向人说起。张爱玲却不以为意。到了自己一直向往的美国,且住在大都市纽约,这是她的理想。在这里她需要独自面对生活,一天去唐人街买菜时,她看到店铺外面陈列的一排紫红色苋菜,不由想起了上海的旧时光——那时她和母亲住在一起,每天到离公寓不远的舅舅家吃饭,她端着一碗乌油夹杂紫红的炒苋菜过街,圆鼓鼓的蒜粒被染成了可爱的淡粉色,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一钵色彩浓艳的西洋盆栽。偶尔有鸟撞到宿舍的窗玻璃上,让她想起在香港时邝文美家啄窗的鸟儿。

炎樱到美国后,张爱玲与她一起去见一位敬重的长者——胡适。早在一年前,《秧歌》出版后,张爱玲就寄了一本《秧歌》给胡适先生,附了一封短信,说希望这本书是像胡适先生点评《海上花》所说的“平淡而近自然”。元旦过后,她收到胡适一封认真的回信,《秧歌》他读了两遍,不止在信中肯定了这本书的文学价值,笔法上的圆熟细致,还列举了小说中写得不俗的几个片段。甚至细致到哪一页写了棉被,哪一页写了丢蛋壳和枣核的细节,都被胡适列举在信中,连文中的笔误也指了出来。虽是大家,但信中的言辞恳切而谦逊,让张爱玲感佩不已。信是按旧式的竖排格式书写,书名的左侧用曲线标出来,带着鲜明的五四旧风,让人感觉亲切。

张爱玲马上写了第二封信,不仅按胡适来信中的要求寄了几本《秧歌》给他,还附上了《赤地之恋》和香港再版的散文集《流言》。到纽约后,她与炎樱一起去拜访胡适。午后的阳光洒落在街面,树影婆娑。胡适住的那条街上有一排白色的水泥房子,从门口可以望见楼梯,看起来很像香港的公寓式楼房,让人神思恍惚仿佛回到了香港。

胡适和太太在门口等她们。胡适穿一件长袍,他太太两手交握站在旁边,丰满的圆脸上表情有些生涩。相比之下,胡适的笑容让人感觉温暖许多。

当年,张爱玲在父亲书桌旁看到《胡适文存》和一些不相干的书搁在一起,她悄悄将他的《歇浦潮》、《人心大变》、《海外缤纷录》一本一本抽出来看。《海上花》也是看了胡适的考证后专门买来看的,《醒世姻缘》也是,特地向父亲要了四元钱买来,弟弟抢着要看,张爱玲就让他先看第一、二本,自己从第三本看起。后来在香港战乱时,她躲在防空站里看完了图书馆里的《醒世姻缘》,看得一连几天心神飘忽,根本不去留意屋外的连天战火,只盼着可以将书全部读完。说起来,她的姑姑与母亲还曾和胡适同桌打过牌。她也见过报纸上登的胡适回国的照片,打着圆点的蝴蝶式领结,满脸微笑,看起来年轻也可亲。

及至真的坐在了这位大儒的对面,喝着玻璃杯里微涩的绿茶,张爱玲感觉恍然如梦。见面对聊的时光匆匆而过,回想起来仿佛浸在水中的光影,印象分明而又模糊。

后来,她又独自去看过胡适先生。两人坐在他的书房里,背后是一长溜倚墙而立的书架,高齐屋顶,上面搁的不是书,而是一个个文件夹。许多文件夹里凌乱地露出一截纸来,仿佛随意泄露的一阙隐秘,让她感觉不安。在张爱玲心里视胡适如神明,是从心底里生出的敬意。胡适和她说起大陆的解放“纯粹是军事征服”,这是张爱玲最不擅长的话题,她素不愿沾政治的边,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胡适也就不再深入。本来面对自己敬重的人,她就感拘谨,再加上话题也不对轨。好在胡适谦和,也有对后辈的耐心。两人的谈话时断时续,慢慢悠悠。胡适建议她去哥伦比亚图书馆去看画,看书,她只点一点头。

感恩节那天,张爱玲与炎樱去一个美国朋友家吃饭,许多人围桌吃烤鸭庆祝节日,走出门时已经是满街灯火。阵阵寒风扑面,吃下的东西一时承受不住,全都吐了出来。恰好胡适打来电话,念及感恩节她孤身在国外,约她一起去中国馆子吃饺子,得知她刚吐了,也就作罢。再一天,胡适来职业女子宿舍看她。

两人在黑洞洞的客厅里坐。足有学校礼堂那么大的空间,空洞洞的讲台上放着一架钢琴,台下凌乱地放着一些旧沙发。胡适先生却赞这地方好,他在美国读书时也是住在宿舍里,此景让他想起了那时的光景。离开时,张爱玲将他送到门口,两人不避风头站在门口的台阶上说话,街口转角处露出一块灰蒙蒙的江面,雾色弥漫。她看着胡适先生的侧影,围巾裹紧的那张脸挂着亲切的笑意,脖子缩在旧色的黑大衣里,身影厚重如一尊雕像。而她穿着一件低领的夏装,但是一点不觉得冷,只是站久了感觉风力冽冽。她顺着他的目光向河面眺望,那浓浓的雾色仿佛铺向无尽的远处,而悲怆之风,正汩汩滔滔从十万八千里之外的时代深处吹来,吹得人眼神与心神一阵迷茫。

那是她与胡适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

同类推荐
  • 中国之旅

    中国之旅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本书收集了余秋雨先生在中国各地旅行考察时撰写的散文,这些文章集中于对中国文化景观的反思,图文辉映、情景交融。
  • 八九十枝花

    八九十枝花

    故乡,是一盏照在身上的灯;不管走出多远,都一直亮着;故乡是一种基因,离它越远,反而会越鲜明地展现出它的样子。沈书枝写故乡的风物、人情,用笔绵密平静,而又生动真实。江南的草木、花朵、食物、亲人、邻里,在她笔下,如被春日阳光照亮,一一醒来。真正的爱是完全接受一个人、一个地方如实的样子,而不夸张、不隐讳。沈书枝笔下的故乡,正是如此。故乡的可爱与荒凉,生活的乐趣与艰辛,在一支安静而克制的笔下,愈发跃然纸上,动人心弦。
  • 第九条建言

    第九条建言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的一本散文、诗歌、随笔集。按照时间跨度编选,文字铿锵有力,涉猎广泛,视角独特,见解独到。
  •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我攀登过景色秀丽的华山,欣赏过气势宏伟的长江。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过被的大火烧得不成样子的圆明园了!这次“北京科技之旅”夏令营,让我目睹了圆明园的凄凉。一走进圆明园,眼前到处是一片荒凉:有的柱子竖在那里,好像正在诉说英、法联军的种种罪行;有的柱子斜着,似乎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还有的柱子躺在地上,好像正在苦苦地呻吟。远处,风吹着枯树叶,树叶打着旋落在地上,更让人充满了忧伤。
  •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厌灵时空

    厌灵时空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九洲四大洋。大洛帝朝,现代社会的一个国家,也可以说代表着一个国家联盟,联盟有上国与下国,上国就一个,下国十多个。宇宙中存在着灵气,但是这个星球的生物都被封印了对灵气的感知。以时空自身做参考,不明白时间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可能也不明白时间是如何定义,但若是两个时空做对比?
  • 爆宠萌徒:扑倒仙君好羞羞

    爆宠萌徒:扑倒仙君好羞羞

    “师父,你,脸红了~”仙君大人喝着手中的百花酿,眯起一双桃花眼,眼神氤氲,语气旖旎:“为师醉了。”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听得她一颗心都酥了~。空气中都是百花酿的甜香味,仿佛百花瞬间开放一般,美得灼灼其华,摇曳生姿!天边的彩霞如师父脸上的红晕,像触手可及又遥远无际。“呵,小野猫,过来陪为师一醉方休。”“好嘞。”她一激动踩到长裙就直接扑了过去!她的长裙柔软的复在了仙君的白色长袍上。四目相对时,一颗心都碰碰碰的直跳,快要跳出喉咙一般!!鼻尖都萦绕着仙君大人身上清冷孤傲的气息,简直是让她心慌慌。此刻,换她脸红得如天边的火烧云了~~“师父~~”
  • 光合世界

    光合世界

    在光合大陆,晒晒太阳,赏赏月光,便是武者的修炼日常。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都会进行光合作用。对于天地间的奇光异彩,易清澜忍不住大吼一声:“放开那道光,让我来!”
  • 这个学院不管怎么想都是大有问题

    这个学院不管怎么想都是大有问题

    为了自由世界到底能够多大的代价?为了一己私欲人又能够让其他人付出多大的代价?世界变革的前夕,危机潜伏。作为一个年幼且曾被完全支配的世界,在原本完全没有超凡概念的当下又如何面对“神”那为了一己私欲而掀起的滔天骇浪?时代的潮流奔腾不息,不管是哪个世界都在不断追寻着进步的方向。劫掠、杀伐、毁灭!原本存在的古老事物正在努力回归,现有的制裁者却已然消失了踪影。在这个时代的当下,作为无知者似乎在劫难逃。“总有些事情需要人去做不是么?”苦笑着,许奇只是凝视着身前那身躯庞大到有数十层楼房大小的甲壳虫过此刻正在市中心耀武扬威的的翡绿色甲虫
  • 极域苍穹

    极域苍穹

    红尘百年,博览群书,阅遍繁华,身为绝世大儒,一代帝师,却仍向往修仙之路。垂暮之年,踏入往生洞,欲再活一世,却陷入了万古之前的一场阴谋。
  • 凤凰愚妃

    凤凰愚妃

    今生今世,跋山涉水,千难万堵,是否只为了与你相遇,换一个结局?
  • 谍战团圆

    谍战团圆

    .解放后阎桂英终于盼来了与失散三十多年的弟弟团聚的好日子。却不曾想,这许久不见的弟弟和他带回来的养子搞得鸡犬不宁。自从五一钢铁厂发现无名尸后,郝康宁不得不跟着赵国强上下走访,直到有一天,神密电波的出现……
  • 天道传人

    天道传人

    我的师父是天道,惹我?那就是逆天!
  • 依旧眉眼如初

    依旧眉眼如初

    一时欢喜,一世惦记阮软从小就喜欢跟在许迟的后面,并要励志成为许迟的老婆,某天阮软问许迟:“你到底喜不喜欢我?”许迟斜了她一眼“……”这能不喜欢嘛,也就阮软这个蠢货看不出来罢了。
  • 穿越银灰

    穿越银灰

    自十年前被称为“世界树”的神秘外来构体降临魔咒大陆,就在不断的向全世界传播名为银灰的生物病毒。病毒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便使整个人族陷入崩坏,人类不得不放弃绝大多数领地,利用大型防御魔法与重力魔法构建“伊甸城”,视为人类最后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