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17300000042

第42章 我与泥河湾的十二年情缘(3)

为了让纪念碑体现古老而自然的色彩,我们想找一块纯天然花岗岩耸立起来。可阳原盆地是湖相沉积,周围山体只有少量不规则的玄武岩。这时,我想起老家崇礼县漫山遍野的花岗岩石。我驱车回崇礼考察了两天,在一个山村的河滩中发现一块长2.6米、宽1.2米的花岗岩,运到小长梁耸立起来作为纪念碑,碑的左边用白色大理石雕刻一本大书,书写着泥河湾的简介。

纪念碑刚刚建立不久,它的尊容便上了省市县三级电视台的通栏镜头中。阳原县一些领导见保护区的纪念碑风光无限,不甘落后,很快在保护区纪念碑左边4米处,用一块黑色玄武岩做碑,上面书写着“小长梁”3个大字,耸立起来反映阳原县心愿的纪念碑。

保护区纪念碑背后是小长梁剖面,面前是一块开阔的平地,可停百十多辆小汽车,周围是一片绿色的杏林。纪念碑距通往保护区的油漆公路不足1千米。自建起纪念碑后,每天都有游人来这里参观、考察。游人只要来到这里都要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站在平台上,可一览郝家台保护区的全貌。那些对剖面有兴趣的、好奇的游人,还不辞辛苦,跑下坡看看小长梁剖面。2010年,阳原县投资上百万元,在保护区纪念碑前面的开阔地上,建了一个大型广场,广场中央塑起一尊巨大的花岗岩古人类塑雕像。塑雕巨像前人来车往,十分火爆。

小长梁作为泥河湾的一张名片,受世人瞩目,各路学术专家也纷纷到此进行科研和科考。从2008年开始,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同号文研究员,连续3年在小长梁一带进行剖面挖掘。他在距保护区纪念碑100多米处发现了山神庙剖面,从这个剖面中发掘了几百件古生物化石。2009年夏季的一天,得知他们发现一件巨大的牛头化石,我带几个工作人员火速赶到现场,大家兴奋地边挖掘边拍照录像。留下了牛头化石出土的惊喜瞬间。同号文的发现,为小长梁的科研增添了新的光彩。

九、探秘台儿沟

泥河湾保护区有下沙沟、大道坡、小长梁、东谷坨、东窑子头、台儿沟、洞沟等地质剖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些地层专家学者都来这些剖面进行科研。可是,剖面保存十分完整、出露地层信息令人十分满意的却没有一个!因而,这些地质、古生物专家没有一个人敢讲自己建的剖面是标准地层剖面。

2005年夏天,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祜带领中国地质科学院一些专家,组成台儿沟剖面建阶课题小组,进军台儿沟。他们力争在台儿沟找出一套完整的地质剖面,然后从底层到顶层逐层建阶,打造泥河湾地层的“金钉子”工程。

当我们听张宗祜院士要在台儿沟建“金钉子”工程,十分兴奋,当即表示,尽全力配合课题组的工作。我立马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要求大家不仅从衣食住行上提供方便,还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我们协调当地乡村,修建了通往台儿沟的山间道路,专门派两个工作人员加入课题组,一起参与攻坚战。2006年夏天,台儿沟课题组在台儿沟打钻井,我们的工作人员带上干粮,与课题组工程专业人员坚守在工地上。张宗祜院士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可他精神抖擞,连续几天,与年轻的专家们战斗在工程现场。经过两个多月的钻探,在台儿沟底层又向下钻了150多米,基本上获取了泥河湾地层最底部的详细资料。然后,课题组又沿着底层逐步向上寻找剖面层阶,做下记号,留下标识,为建阶打下坚实地基础。我们工作人员跟随课题组的专家也学了不少地层知识,等于接受了一次地质知识的实际培训。

2007年秋天,台儿沟剖面建阶专家论证会在阳原县宾馆隆重召开,省内外40多名地层、古生物、考古专家前来参加。会上,张宗祜院士向大家讲述了台儿沟建阶的设想和所做的科研工作。然后,明确表态,欢迎与会专家学者参与论证,展开争论,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言,毫不客气,提出一些质疑、建议和观点。我在会上听着专家的发言和激烈的争论,心里在打鼓:一个泥河湾标准地层建阶竟然如此复杂,资深双院士的课题项目竟然论证中观点不能统一,可见泥河湾的“金钉子”工程非一般的科研项目。好在张宗祜院士学术精湛,大度谦逊,满脸微笑地聆听着大家的发言。最后,他根据大家的发言,做了总结性的论述。他说:“台儿沟建阶工作,只是做了打基础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建标准地层的需要,根据大家的论证意见,我们课题组修正我的设想和规划,深入细致地做好下一步工作。力争再用3~5年时间,把台儿沟建阶工程完成。”

自从那次论证会议后,张宗祜院士因身体不适,很少来泥河湾。地科院研究员闵隆瑞受张宗祜委托,负责台儿沟建阶工程。近四年来,闵隆瑞每年夏季要在台儿沟工作一段时间,一丝不苟地做着建阶工程。2010年底,我从省电视台新闻报道中得知张宗祜院士作为省政府聘请的高级经济顾问,因贡献卓著,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嘉奖。我看着电视画面,默默为张宗祜院士而高兴,从心底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更坚信,在张宗祜院士的带领下,台儿沟剖面课题组一定取得成功,不久的将来泥河湾“金钉子”工程将腾空出世。

十、喜获“古菱象”

泥河湾保护区基地内,2006年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科普展厅。展厅内有反映保护区地形地貌的沙盘、电子触摸屏,有图文并茂形状各异的展牌,有陈列古生物化石标本的玻璃展柜。展厅开放以来,我们发现前来展厅参观、考察的人,最想目睹的是古生物化石标本。可展厅展示的化石标本种类较多,但比较零碎,观赏价值不大。

怎样才能尽快寻找一块像样的古生物化石,作为“镇馆之宝”摆放在保护区展馆内,成为我的一块心病。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008年初夏的一天,上沙咀村一位村民打来电话,自称家中有几块化石,想献给保护区展馆。

我一阵兴奋,立即带几个工作人员赶到这位村民家。当我们看见村民家中几块巨大的古生物化石时,心中暗暗惊喜。我问这位村民从哪发现的化石,他说:“昨天修玉米地水渠时,从土中刨出来的。那个地方埋了不少化石,几十年前曾刨出过化石,都让文物贩子收走了。”我赞扬了几句这位村民,说他有保护化石的意识,主动把化石奉献出来是对保护区的信任和支持。我掏出300元钱,塞到村民手里,拍拍他的肩膀说:“谢谢你,这是给你的劳务费。”这位村民嘿嘿一笑,啥话没说,让我们把化石带走了。

化石带回保护区展厅,我们马上请来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同号文来鉴定。他一看这几块巨大的化石,鉴定为13万年前古菱象下颌骨化石。然后,他让我们买来石膏和乳胶,在我们工作人员的配合下,认真整修,粘合了两天,把几块零碎的化石整合在一起,一个活灵活现的“古菱象”下颌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买来一块红绒布包装了一个精致的台架,把“古菱象”头部下颌骨端端正正放在展厅中央醒目的地方。

“古菱象”下颌骨在展厅展出后,很快被前来参观考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誉为“镇馆之宝”。有的博物馆得知后,竟然出巨资购买收藏,我说:“’古菱象‘是泥河湾古生物化石的一面旗帜,是无价之宝,谁也别想打它的主意!”

“古菱象”化石标本现身展馆,熠熠生辉,吸引了众多参观考察者的目光。我十分钟情这尊“镇馆之宝”。在我即将离任时的一天,我只身走进保护区展厅,默默地向“古菱象”告别。我抚摸着巨大的“古菱象”下颌骨化石,抚今追昔,浮想联翩:12年前,连我这个保护区筹备者对泥河湾都一无所知。如今泥河湾已深入到张恒大地寻常百姓家,成为当地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投入巨资建起的泥河湾博物馆,成了阳原县城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以“泥河湾”3个字注册的白酒、果醋、杏扁、贡米、糊糊面等十几种土特产品牌,远销国外。泥河湾保护区名声鹊起。2006年,泥河湾保护区管理处,被评选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受到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七部委的表彰。2007年,我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先进个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国务委员陈至立亲自向获奖人员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面对静静端坐的“古菱象”化石,心中涌动一股恋恋不舍之情,泪在眼眶中滚动。我默默地祝愿保护区:逢盛世百尺竿头,迎朝阳更上高楼!

同类推荐
  • 灯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灯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作者游记的视角出发,全面而又系统地介绍了影响世界以及人类的伟大作家和作品,让读者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些伟大作家构成作者精神的导航图,是路标,或者灯塔。作者对他们的造访也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造访,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造访,这两个人或者两个生命有着相同的品质。他们同样敏感、内省甚至脆弱,同样热爱美和心灵的诗意以及精神创造。
  • 情感的故事

    情感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大学生文化读本。情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情感就构不成人生。人的情感是以其生物存在为基础的,但又是超生物的,是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的表现。情感的核心是爱。爱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目标和归宿。本书选择了古今中外文化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书信、文章,编辑成书,从亲情、爱情、友情、生死等多层次展示情感的故事和情感的人生意义。读这本书,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是丰富的,因为情感是丰富的;人生是美丽的,因为情感是美丽的。这个读本将帮助读者扩展情感视野,深化情感意识,增强爱的信念和自觉。
  • 森林报——秋

    森林报——秋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热门推荐
  • 难思情

    难思情

    男主顾浩楠和女主林思意是高中同学,在一次机缘巧合中认识,男主乐观开朗是很多女生的暗恋男神,而女主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却依旧喜欢上了男主,有了轰轰烈烈的追寻恋情的“日常生活”。
  • 三国之大夏龙雀

    三国之大夏龙雀

    一个小煤窑老板因醉酒受伤意外来到东汉末年被程普所救,醒来后看着周围困苦的村民他觉得要为他们做点什么,结果做着做着他发现他的村民越来越多,最后干脆决定取而代之,一并解决问题。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逆天神医

    逆天神医

    唐辰出入星殒秘境,获得外星的“星灵医疗舱”。为了复仇退役归来,身怀奇异医术,报仇和恋爱两不误。无论出入都市还是诡异秘境,生死一线之间总能闯过劫难,财富、名望、权柄对他来说都是浮云,破解外星文明的预言,勇闯九重天,历尽劫数最终成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若相惜,莫相忘

    若相惜,莫相忘

    青春像一首浪漫的诗,处在这个童话中的人总是显得那么天真,天真到以为一生就会爱一个人,以为爱一出口就是一辈子,以为瞬间的幸福就可以天长地久。如果一个人在单纯的岁月遇到了复杂的情感,之后又终于顺利或不顺利地结束了那段非常有意义的爱情插曲,他(她)一定会将那段情感当成童话里值得慢慢感悟、慢慢体会的段落,当作开启记忆之门的钥匙……
  • 这游戏居然还能干这个

    这游戏居然还能干这个

    ”玩游戏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我白月生就算是无聊死,从这跳下去!也不会再玩一款游戏!”等等这游戏居然还能干这个!“真香”
  • 首席女巫

    首席女巫

    一朝穿越,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古滇王国的首席女巫,继而成了滇王国的王后。与滇国王展开了一场山河悲欢、爱恨纠葛爱恨消失之后,她自毁容貌,隐于荒野丛林。而他又远涉千山万水,只为求得一朵曼陀罗花,来恢复她的容貌。他追问:“凤凰,在你心里,究竟有没有过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种下一株四叶草

    种下一株四叶草

    路一飞是南阳市的一名家庭贫困的高中生,但是她并不屈服于平凡,努力做好自己,遇到了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莫承南,她以为自己遇到了喜欢的人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她的努力终究是一场梦吗?直到有天她捡到了一个神奇的破手机……
  • 神羽翼(命中有爱系列)

    神羽翼(命中有爱系列)

    不要当他“阿都仔”是个笨蛋,何必摆出克星的样子看他出丑?他决定从此与她保持三米以外的距离。可惜为了公司,他万般委屈与她假结婚,她居然还逼他为她设计婚纱!她真以为披上爱神的羽翼,她就能成为他真正的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