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8300000036

第36章 東漢碑刻典故詞與縮略詞語(3)

○三川之對,舒憤散逞。(老子銘)

○老子為周守臧室史,當幽王時,三川實震,以夏、殷之季,陰陽之事,鑒喻時王。(老子銘)

【四兇】相傳為堯舜時代四個惡名昭彰的部族首領。後世多用以比喻兇狠貪婪的朝臣。

君下車之初,□五教以博□削四兇以勝殘,乃□□□愛尚桓桓,拯馬蠲害,醜類已殫,路不拾遺,斯民以安。(博陵太守孔彪碑)

【三命】三種壽命。指上壽、中壽、下壽。

○經設三命,君獲其央。(嚴訢碑)

○大守安平趙府君,嘉厥高藐[下闕]尼父之美,宋敘三命之伐,存有立名,歿宜見旌,[下闕]守節曰貞,博聞曰文,請諡休為貞文子。(司徒掾梁休碑)

○三命縮贏,卑彼[下闕]幽冥。(仲秋下旬碑)

【六體】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六種字體。

○由復硑機篇籍,博貫史略,彫篆六體,稽呈前(人)。(趙寬碑)

【五鼎】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魚、臘等五種供品。

○故帝舜受堯歷數,親自巡省,設五鼎之奠,祡燎堙埋,致敬神祇,艾用昭明。(樊毅脩華嶽碑)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惟永壽元年春正月,有漢東海相南陽桓君[下闕]念四時享祀有常,每飾壺切,旋則陁崩,矜閔吏[下闕]費者不永寧。(東海廟碑)

○四時禋祀,不愆不忘。(白石神君碑)

○褒成侯四時來祠,事已即去。(乙瑛碑)

○歎曰:陰陽分兮鍾律滋,星月列兮有四時。(李翊夫人碑)

○蓋四時之序,功成則退。(涼州刺史魏元丕碑)

○本初元年二月癸酉、光和二年二月戊子詔書,出其縣錢,給四時祠具。(無極山碑)

【五典】古代的五種倫理道德。

○慎徽五典,勤卹民殷,□心顧下。(酸棗令劉熊碑)

○行脩言道,□□□□,□宜京、夏,莫不師卬,六籍五典,如源如泉。(酸棗令劉熊碑)

○庶慕先賢,體德允恭,篤古尊舊,奉履憲章,欽翼天道,五典興通,文藉祭祠,祗肅神明。(楚相孫叔敖碑)

【五福】五種幸福。

○在公明明,委虵其德,德□□□肅肅[下闕]壽黃耇,永事五福。(防東尉司馬季德碑)

○君肇建仁義之基,始創五福之衢,韜律大杜,綜皋陶、甫侯之遺風。(荆州從事苑鎮碑)

○顯虛無之清寂,云先天地而生,乃守真養壽,獲五福之所致也。(老子銘)

值得一提的是,此種形式的縮略語中,有“同名實異”和“異名實同”的比較複雜的情況存在,應注意辨別。

同名實異例即:

○加有聰明叡哲之才,博五經之滋味,覽群書之要[下闕]圖藉擒翰著作,時人莫能豫。(議郎元賓碑)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白石神君碑)

前例的“五經”指五部儒家經典,即《詩》《書》《禮》《易》《春秋》,後例的“五經”指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也。《禮記·祭統》:“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注:“禮有五經,謂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也。莫重於祭,謂以吉禮為首也。”《大宗伯職》曰:“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正義曰:“此一節明祭祀於禮中最重,唯賢者能盡祭義。凡祭為禮之本,禮為人之本。將明禮本,故先說治人;言治人之道,於禮最急。禮有五經者,經者,常也。言吉凶賓軍嘉,禮所常行,故云禮有五經。五經之中,於祭更急。上說人之義禮為急,此說禮為急者。”

異名實同例即:

○神歆感射,三靈合化,品物流形。(封龍山頌)

○由是世之好道者,觸類而長之,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老子銘)

○觀天作讖[闕]降斗星隨日九變,與時消息,規矩三光。(老子銘)

○體蘭石之操,履規櫃之度,則乾坤之象,通三光之曜。(成陽靈臺碑)

首例的“三靈”和後三例的“三光”均指日、月、星。

其他還有:五運(成陽靈臺碑)、五穀(漢安長陳君閣道碑白石神君碑)、四夷(鮮于璜碑成陽靈臺碑)、六律(史晨饗孔廟後碑)、八基(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六蔽(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七典(山陽大守祝睦後碑稾長蔡湛頌)、五禮(稾長蔡湛頌)、七牲(封龍山頌無極山碑)、四遠(漢成陽令唐扶頌)、九頭(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八皇(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九族(州從事尹宙碑廣漢屬國侯李翊碑楚相孫叔敖碑)、七政(山陽大守祝睦後碑)、五品(巴郡太守張納碑山陽太守祝睦碑)、九等(老子銘)、三統(漢成陽令唐扶頌)、七經(漢成陽令唐扶頌)、九澤(楚相孫叔敖碑)、九德(漢成陽令唐扶頌)、九功(山陽太守祝睦碑)、六藝(竹邑侯相張壽碑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八音(史晨饗孔廟後碑益州太守高眹脩周公禮殿記)、八極(三公山碑東海廟碑)、五經(酸棗令劉熊碑)、六籍(酸棗令劉熊碑)、八荒(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五音(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百行(高陽令楊著碑)、五用(荆州從事苑鎮碑)、五内(司空孔扶碑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九族(都鄉孝子嚴舉碑李翊夫人碑)、三台(國三老袁良碑)、九夷(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冀州刺史王純碑)、三農(竹邑侯相張壽碑)、九穀(竹邑侯相張壽碑)、九思(山陽大守祝睦後碑)、五化(荆州刺史度尚碑)、六師(衛尉衡方碑)、三望(封龍山頌)、六經(郭泰碑)、五世(繆紆墓誌)、八蠻(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六戎(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二親(幽州書佐秦君石闕文、武粱祠堂畫像題字)、九親(鮮于璜碑)、三綱(倉頡廟碑)、六紀(倉頡廟碑)、五常(倉頡廟碑)、二陰(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三陽(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等。

3.除以上兩種主要類型外,還存在兩個基數連用構成的縮略語,凡兩見,即“五三”和“三五”。例如:

○五三末兮衰在姃,秋發兮春華殆。(李翊夫人碑)

○自三五迭興,其奉山川,或在天子,或在諸侯,是以唐虞疇咨四嶽,五歲壹巡狩,皆以四時之中月,各省其方,親至其山,柴祭燔燎。(西嶽華山廟碑)

“五三”指五帝三王,“三五”謂三皇五帝也。因“五帝三王”和“三皇五帝”經常連用,故進一步減縮而成“五三”、“三五”。

二、非數縮略語

東漢碑刻中的非數縮略語用例亦不少,主要包括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縮略。

1.人名縮略語

東漢碑刻語料稱人的時候經常用簡縮的形式,且方式靈活多樣。從語音形式上看,大多是由兩個人名縮略成一個雙音節形式的詞語,但也有由單個人名節縮而成的;從縮略方式來看,基本上是從原式中選取一個單字,或保留原詞語的首字而刪除其他字,或保留原詞語的其他字(為行文方便,簡稱非首字)而刪除首字,構成“首字+首字”、“非首字+非首字”、“首字+非首字”和“非首字+首字”等形式。

1.1“首字+首字”式。例如:

【班賈】指班固、賈逵。

○追昔劉向班賈之徒,比□萬矣。(敦煌長史武斑碑)

○桓帝時,上立博士,章文襜袘,類乎班賈。(外黃令高彪碑)

【顏閔】指顏淵、閔子騫。

○君幼□顏閔之懋質,長敷斿夏之文學,慈惠寬□,孝友玄妙。(敦煌長史武斑碑)

【唐虞】唐堯與虞舜的並稱。

○自三五迭興,其奉山川,或在天子,或在諸侯,是以唐虞疇咨四嶽,五歲壹巡狩,皆以四時之中月,各省其方,親至其山,柴祭燔燎。(西嶽華山廟碑)

【周邵】周成王時共同輔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並稱。兩人分陝而治,皆有美政。

○漢中大守南陽郭君,諱芝,字公載,脩北辰之政,馳周邵之風,歆樂唐君神靈之美,以為道重者名邵,德厚者廟尊。(仙人唐公房碑)

○功參周邵,受祿於天。(三公山碑)

【曾閔】曾參與閔子騫的並稱。皆孔子弟子,以有孝行著稱。

○人有曾閔貞孝之行,四民美好,從容中節,高棞改敝,一朝而化。(楚相孫叔敖碑)

○朝有申甫之節,居則曾、閔之風。(廣漢屬國侯李翊碑)

【周孔】指周興和孔子。

○周孔至仁,弗能扞違。(富春丞張君碑)

○臣蒙厚恩,受任苻守,得在奎婁,周孔舊寓。(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顏原】孔子弟子顏回和原憲的並稱。

○□□□土家於平陸,君之烈祖,少以濡術,安貧樂道,履該顏原,兼脩季由,聞斯行諸,砥仁礪□□□□土。(衛尉衡方碑)

【嬴項】指嬴政和項羽。

○遭嬴項之際,高祖初起,運天符命,序秦擿楚,遂定漢基。(北軍中侯郭仲奇碑)

【黃老】

○脩黃老之術,謙守足之讓。(北軍中侯郭仲奇碑)

【秦項】

○秦項兵起,避地於此,遂留家焉。(梁相諱汎碑)

○秦項作亂,不尊圖書,倍道畔德,離敗聖輿食糧,亡於沙丘。(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

前例指秦始皇和項羽,後例爲秦始皇和項羽的合稱,偏指秦始皇。“此所言乃秦始皇焚書坑儒之亂,而並言秦項者,蓋因項羽之暴與秦等,故連及之”(見高文《漢碑集釋》第196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5年。)。

【揚賈】指揚雄、賈逵。

【班杜】指班固和杜撫。《儒林杜撫傳》:“(杜)少有高才,受業於薛漢,定韓《詩》章句,後歸里教授。”

○吟詠成章,彈翰為法,雖揚賈、班杜,弗為過也。(趙寬碑)

【巢許】巢父和許由的並稱。

○將蹈鴻涯之遐跡,紹巢許之絕軌,翔區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歭。(郭泰碑)

【冉季】冉求和仲由的合稱。冉求,字子有,亦稱冉有。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二人皆孔子弟子,長於政事。古代認為他們是為政者的楷模。

○初受業於歐陽,遂窮究於典藉,膺游夏之文學,襄冉季之政事。(郎中鄭固碑)

【黃邵】指黃霸、召信臣。以“邵”為“召”。

【朱龔】指朱邑、龔遂。

○黃邵、朱龔兮,蓋不□□。(析里橋郙閣頌)

【召黃】指召信臣、黃霸。

○撫二郡,踰召黃。(山陽太守祝睦碑)

【晏臧】指晏嬰和臧文仲。晏嬰,春秋齊人,字平仲,相齊景公。臧文仲,春秋魯大夫臧孫辰。

○周無振匱,亦古晏臧之次矣。(鮮于璜碑)

1.2“非首字+非首字”式。例如:

【禹稷】指夏禹與後稷。

○其富國充民,明天時,盡地力,庭堅禹稷,不能踰也。(楚相孫叔敖碑)

【參騫】孔子的學生曾參和閔子騫的並稱。兩人均為孔子的學生,長於文學。《論語·先進》:“文學:子游,子夏。”

○朝有公卓,家有參騫,分郟之治,優隆於君。(漢成陽令唐扶頌)

○孝擬參騫,人無間伐。(富春丞張君碑)

○清過夷齊,行同參騫,以身率下,非禮不言。(漢安長陳君閣道碑)

【游夏】子游、子夏二人的合稱。

○小弟升高,游荒畜積,道富財貧,君引井居餘年,雖賕舛如義合,故天應厥證,木生連理,成體一焉。(梁相孔耽神祠碑)

○初受業於歐陽,遂窮究於典藉,膺游夏之文學,襄冉季之政事。(郎中鄭固碑)

○敘曰:於惟我君,明允廣淵,學兼游夏,德配臧文,歿而不朽,實有立言。其言惟何?(堂溪典嵩高山石闕銘)

○於是門生汝南干□,沛國丁直,魏郡馬萌,勃海呂圖,任城吳盛,陳留誠屯,東郡夏侯宏等三百廿人,追惟在昔,游夏之徒,作諡宣尼。(魯峻碑)

○君幼□顏閔之懋質,長敷斿夏之文學,慈惠寬□,孝友玄妙。(敦煌長史武斑碑)

【豹產】指西門豹和子產。《史記·魏世家》:“任西門豹守鄴,而河内稱治。”又《循吏·子產傳》:“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曰: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

○視事四年,比縱豹產,化行如流,遷九江太守,□殘酷之刑,行循吏之道。(魯峻碑)

○政由豹產,邦□□□七州喉□,衢路委蛇,郟河阻凶,崩阤虧齧,峻峭危難。(成皋令任伯嗣碑)

【產豹】指子產和西門豹。

○垂□康,踚產豹,喪舊君以棄官。(太尉劉寬碑)

【夷齊】伯夷和叔齊的並稱。

○清過夷齊,行同參騫,以身率下,非禮不言。(漢安長陳君閣道碑)

【產奇】指子產和子奇。

○悔□令德,清越孤竹,德牟產奇,誠宜褒顯,昭其憲則,乃相與咨度諏詢,采摭謠言,刊□詩三章。(酸棗令劉熊碑)

1.3“首字+非首字”式。例如:

【顏夏】指顏渊、子夏。

○秉□□之芳刑,膺顏夏之殊行。(平都侯相蔣君碑)

【求由】即冉季,春秋時冉求和仲由的合稱。冉求,字子有,亦稱冉有。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二人皆孔子弟子,長於政事。古代認為他們是為政者的楷模。

○試守益州太守,□□□之[闕]罰,膺求由之政事,斑芳聲於國畿,理高滿之危溢。(益州太守高頤碑)

此樣式中,有一種情況值得我們注意,即縮略詞為單個人名稱的省略,例即:

【黃軒】黃帝軒轅氏的省稱。

○是以潛心黃軒,同符高宗,夢見老子,尊而祀之。(老子銘)

【晏平】即晏平仲。《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索隱:“晏,平諡,名嬰。”《論語·公冶長》:“晏平仲善於人交。”何晏集解引周氏曰:“晏,姓,平諡,名嬰。”

○攬英接秀,踵跡晏平。(衛尉衡方碑)

【季由】指仲由。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

○□□□土家於平陸,君之烈祖,少以濡術,安貧樂道,履該顏原,兼脩季由,聞斯行諸,砥仁礪□□□□土。(衛尉衡方碑)

1.4“非首字+首字”式。例如:

【夷湣】指伯夷和閔子。

○階夷湣之貢,經常伯之寮,位左馮翊,先帝所尊,垂名竹帛。(衛尉衡方碑)

2.地名縮略語

東漢碑刻中的地名縮略語,或者保留首字,或者保留尾字。

2.1【首字+首字】。例如:

【荆揚】指荆州和揚州。

○[下闕]陸梁荆揚州郡[闕]弱,莫能禁御。(太尉陳球碑)

○爾時蠻□賊胡蘭、李研等,蜂聚蛾動,剝落荆揚。(太尉陳球後碑)

【箕首】箕山和首陽山的合稱。此處借指許由、夷齊。

○君仕不為人,祿不為己,桓桓大度,體蹈箕首,當窮台緄,松僑協軌。(巴郡太守樊敏碑)

○庶仰箕首,微妙玄通。(敦煌長史武斑碑)

2.2【尾字+尾字】。例如:

【嶽瀆】五嶽和四瀆的並稱。

○特部行事荀斑與縣令先讜以漸補治,設中外館,圖珍琦畫,怪獸嶽瀆之精,所出禎秀,役不干時,而功已著。(樊毅脩華嶽碑)

○亂曰:演元垂[闕],嶽瀆□兮。(巴郡太守樊敏碑)

【河嶽】黃河和五嶽的並稱。語本《詩·周頌·時邁》:“懷柔百神,及河喬嶽。”

○河嶽降祚,幼而有跲,孝弟恭肅,與性俱成。(司隸從事郭究碑)

由上可知,東漢碑刻縮略語大致表現出如下特徵:

第一,縮略語數量多且種類豐富。東漢碑刻中的縮略語的數量多達110多個,且種類豐富,既有數字式縮略語,也有非數字式縮略語;不管是數字式縮略語還是非數字式縮略語,又各自包含着多種縮略樣式。後世縮略語樣式的雛形已大體具備。

第二,縮略具有非规定性。首先表現在縮略語的同名實異和異名實同上。前者如“五經”可以指五部儒家經典,即《詩》《書》《禮》《易》《春秋》,也可指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後者如“三靈”與“三光”都指的是日、月、星,“秦項”與“嬴項”都指的是秦始皇和項羽。其次表現在由原詞語變為縮略語,保留原詞語的哪一部分帶有隨意性。如“冉求”和“仲由”,既可以都省略姓衹保留人名,縮略為“求由”;也可以一個保留姓,另一個保留字号中的首字,縮略為“冉季”。再次,同一縮略語可同素異序。如“西門豹”和“子產”既可縮略為“豹產”,也可縮略為“產豹”;“召信臣”與“黃霸”,同樣有“召黃”和“黃邵”(邵通召)兩種縮略形式。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一走就是几万里

    一走就是几万里

    《一走就是几万里》是一部对古典名著《西游记》充满趣味与现实意义的解读。在知名媒体人陈思呈眼中,《西游记》一点不正经,简直八卦感爆棚!满纸的神仙妖怪充满了人间情怀、市井趣味,交织着世故和童心:还是不要和孙悟空做朋友;我们都小看了沙僧;唐长老的真面目不忍直视……相反妖精们则可爱多了,“坐而论道”的妖怪翩翩魏晋风骨,“痴心”的黄袍怪被负心的公主欺骗到死终究没能看透红尘,“草根妖精”白骨精唯有被孙悟空一棍打死,才有机会“中国著名”……认真读完本书的收获:智力5,懂人情世故哦。陈思呈,1976年11月出生,作家。从事专业写作。已出版图书《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每一眼风景都是愉快的邀请》,《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等,新书《一走就是几万里》马上上市。在多家主流媒体如《南方都市报》、《美文》、《瞭望东方周刊》等长期开设专栏。“腾讯大家”签约专栏作者,“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文风独特,视角刁钻,均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热门推荐
  • 穿越到三国的修仙之旅

    穿越到三国的修仙之旅

    这个东汉极为怪异,文道士能够呼风唤雨,武道士能够以一敌万。苏宸觉得自己来的很突然,还未适应,便被老妈武云洛踢出家门!
  • 凌霄剑帝

    凌霄剑帝

    少年携以青铜碎片以盖世之姿从微末之中崛起。万古星辰,太上寰宇,皆一剑破之。一剑在手,当称凌霄剑帝!
  • 菜鸟明星系统

    菜鸟明星系统

    一个重生至平行世界的高中生,意外获得了菜鸟明星系统,而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国际巨星。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成大事不可不知的佛道智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成大事不可不知的佛道智慧

    佛道智慧,可以让人在困惑无助时,愤怒而不可控时,悲伤而难自抑时,落寞而萌伤情时,对生命的一切变化,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对立统一有所顿悟和释然。有了现实世界与心灵家园之间的张力,人的心灵中就有了理想驰骋的空间和不甘沉沦、自我拯救的渴望。谈佛说道,体味佛道这伟大生命智慧的含义和价值,就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金液还丹百问诀唐

    金液还丹百问诀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之宇宙公民

    末世之宇宙公民

    一块神秘物体进入地球,全地球进入了末日,各类怪物层出不穷,将会有多少人成为宇宙公民?地球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异能、修灵、炼体、系统、意境……各种神奇能力接踵而至。如果觉得书不错,记得加个收藏哟。
  • 相思未尽梨花落

    相思未尽梨花落

    初见他,他还是一个质子,再见便已是王世子。她八岁丧母,十岁失去了父亲。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找到失踪父亲。直到遇到他,初遇时她不懂的什么是爱,他们的关系只有主子和下人。再遇时,她依旧不懂的爱,他们的关系在她眼中只不过是利用与被利用。直到,他们都开始粉墨登场,直到他也终于迷失了自己,她才恍然明白,原来他们曾失去了那么多。
  • 创战行

    创战行

    造物主陨落,各种新兴事物蓬勃发展,在一波又一波的更替浪潮中,李小火无意间进入了原本他不该涉入的历史轮回。。。
  • 爱情有没有

    爱情有没有

    爱情有没有!有没有呢!请各位读者尽情的阅读下去猜猜看到底有没有呢?
  • 天龙圣体

    天龙圣体

    远古天龙再现世间,强者在其威势之下颤抖,敌人在其力量之下毁灭,所到之处顺者生,逆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