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聯合(偏正+偏正)],如:蜎飛蠕動(漢成陽令唐扶頌)、誠惶誠恐(樊毅復華下民租田口算碑)、風飛川流(司隸從事郭究碑)、雲披風靡(荆州從事苑鎮碑)、蚑行蠕動(嚴訢碑)、博學多識(孔褒碑)、令儀令色(童子逢盛碑)、門生故吏(衛尉衡方碑)、千渠萬澮(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素絲羔羊(衛尉衡方碑)等。
④[聯合(聯合+聯合)],如:五六六七(漢成陽令唐扶頌)、晶白清方(北海相景君銘)等。
以上均為雙層的聯合結構,即兩個單音節語素構成一個句法結構,然後兩個相同的結構再構成並列式短語。值得注意的是,碑刻聯合式成語中還存在一種單層的聯合結構,即整體結構衹有一個層次,不管它有幾個成分都是一次並列構成,如“溫良恭儉”(豫州從事尹宙碑、圉令趙君碑)。
此外,還有一種由虛詞構成的聯合結構,或前半部分由一個單音詞充當,或後半部分為單音詞,前後兩部分之間有虛詞連接。例如:威而不猛(安平相孫根碑)、涅而不緇(吉成侯州輔碑)、述而不作(博陵太守孔彪碑)、泥而不滓(費鳳別碑)、學優則仕(平都侯相蔣君碑)等。
在語義結構上,聯合式的前後兩部分之間也呈現出各種不同的語意關係,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並列關係。前後兩部分之間在意義上沒有主次、輕重的區別,目的在於加強語義的表達效果。如:晶白清方、存亡繼絕、令儀令色、家饒戶富、無偏無黨、有始有卒、日就月將、多才多藝。
②對比關係。前後兩部分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相對或相反,從而形成意義上的對比關係。如:本同末異、賞善罰否、有文有武、興利除害、獻善去否、溫故知新、賞恭罰否、興文偃武、扶弱抑強。
③轉折關係。前段含有讓步的意味,語義的重心落在後半段,給人一種明顯的語意轉折的感覺。在形式上,前後兩段之間用反接連詞“而”來連接或不用連詞,直接連接。例即:威而不猛、涅而不緇、述而不作、泥而不滓、精誠不固。
④目的關係。前後兩端在語義上具有目的關係,前段表示行為、動作,後段表明行為、動作的目的,“舍己從人”就是這類成語。
三、小結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東漢碑刻成語表現出如下幾個特點:
1.東漢碑刻語料成語豐富,不僅數量繁多,而且其來源、形成手段、語法結構類型多樣化。如前所示,東漢碑刻成語數量多達180多條,來源多頭,既有來源於先秦和西漢典籍的,也有從當時口語中提煉出來的。有源成語的形成手段有截割、緊縮、改換、緊縮改換、移位、化合、多頭組合和概括等八種方式。成語的語法結構也有主謂式、偏正式、述補式和聯合式四種之多,其内部層次構成則更是繁複多樣。
2.四字格成為成語的主要結構模式。在東漢碑刻中,有源成語在其語源材料中的原型結構形式形態各異,形成成語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但殊途同歸,最終都凝結成為四字格的語言形式。語源不明成語更是直接以四字格的面貌出現。四字格成語呈現出整齊匀稱、節奏明快和韻律和諧的駢體性特點,這一特點正和碑刻語體在語言上講求駢體性,特別是其中的墓誌銘,其後半部完全使用四字韻語的語體特徵相吻合,適應了碑刻語料在語言使用上的需要。四字格成語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東漢碑刻成語的最主要的、基本的模式。這也是四字成語在東漢碑刻語料中得以大量發展的原因之一。如《婁壽碑》全文還不到400字,使用的四字成語卻多達8條(安貧守賤、好學不厭、有朋自遠、樂以忘憂、樂天知命、與世無爭、窮下不苟、綿之日月)。
聯合式又成為四字格成語的主要結構。東漢碑刻中,聯合式成語多達112條,佔全部成語總數的62.2%。聯合式成為東漢碑刻語料四字格成語的主要語法結構,而聯合式也是現代漢語成語四字格的主要語法結構。
3.同現代漢語比較而言,絕大多數成語無論在詞形和意義上都沒有多大差別,如“本同末異、君子道長、興利除害、危危累卵、誨人不倦、令行禁止、兢兢業業、不可勝數、名實相副、子子孫孫、興微繼絕、多才多藝、樂天知命、去危就安、韜光韞玉、無偏無黨、先人後己、溫故知新、安貧樂道”等等。但也有一部分在詞形上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絕大多數是改換了其中的某個字形,如“扶老攜息”(桐柏淮源廟碑)改成了“扶老攜幼”,“草止露宿”(武都太守耿勳碑)變成了“草行露宿”,“神怒民怨”(殽阬君神祠碑)變成了“神怒人怨”,“重義輕利”(校官碑)變成了“重義輕財”等;另有一部分改換了字序,如“風移俗易”(漢成陽令唐扶頌)、“矜矜戰戰”(中常侍樊安碑)、“卻掃閉門”(冀州刺史王純碑)等。此外,還有一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同一成語存在兩個以上不同的形式,如“生榮死哀”(司隸從事郭究碑)與“生榮亡哀”(太尉劉寬碑)、“故吏門生”(安平相孫根碑)與“門生故吏”(衛尉衡方碑)、“無為之治”(漢成陽令唐扶頌)與“無為而治”(綏民校尉熊君碑)、“眈眈虎視”(竹邑侯相張壽碑)與“虎視眈眈”(北軍中侯郭仲奇碑)等。
總而言之,東漢碑刻語料成語無論從數量、構成手段還是語法結構類型上,都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絕大多數成語流傳到現代漢語中,一部分成語則成為後世成語發展的源頭。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語詞彙在東漢段的複音化的程度。因此,研究東漢碑刻成語,無論對漢語成語本身還是對東漢詞彙乃至漢語詞彙史的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一、專著
蔡鏡浩《魏晉南北朝詞語例釋》,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程湘清《漢語史專書複音詞研究》,商務印書館2003年。
陳光磊《漢語詞法論》,學林出版社2001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董志翹《〈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丁守和主編《中華文化辭典》,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
清馮晏海《金石索》,光緒丙午年(1906)上海新馬路文新局石印本。
方一新《東漢魏晉南北朝史書詞語箋釋》,黃山書社1997年。
符淮青《詞義的分析和描寫》,語文出版社2000年。
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清光緒年間朱氏校經山房刻《亭林先生遺書彙輯》本。
清桂馥《劄樸》,中華書局1992年。
高文《漢碑集釋》,河南大學出版社1985年。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96年
高守綱《古代漢語詞義通論》,語文出版社2000年。
郭良夫《詞彙與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
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商務印書館1997年。
郭沫若《中國史稿》(1-4冊),人民出版社1963年。
宋洪适《隸釋》《隸續》,中華書局1985年。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中國書店1982年。
黃侃《文字聲韻訓詁筆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黃侃《黃侃論學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胡敕瑞《〈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巴蜀書社2002年。
金其楨《中國碑文化》,重慶出版社2002年。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蔣冀騁、吳福祥《近代漢語綱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蔣冀騁《近代漢語詞彙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江藍生《魏晉南北朝小說詞語彙釋》,語文出版社1988年。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
清林侗《來齋金石刻考略》,《四庫全書》本。
李發林《漢畫考釋和研究》,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齊魯書社2001年。
李圃等《古文字詁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魯國堯《魯國堯自選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劉叔新《漢語描寫詞彙學》,商務印書館2000年。
李維琦《佛經釋詞》,岳麓書社1993年。
陸志韋《漢語的構詞法》,科學出版社1957年。
淩遠徵《現代漢語縮略語》,語文出版社2000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3年。
羅維明《中古墓誌詞語研究》,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萬國、侯文富主編《中華成語辭海》,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
劉潔脩《漢語知識叢書——成語》,商務印書館2000年。
馬子雲、施安昌《碑帖鑒定》,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中華書局1998年。
毛遠明《左傳詞彙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宋歐陽脩《集古錄》,《四庫全書》本。
清歐陽輔《集古求真》,江西開智書局石印本1923年。
潘允中《漢語語法史概要》,中州書畫社1982年。
潘允中《漢語詞彙史概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潘文國等《漢語的構詞法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清錢泳《漢碑大觀》,中國書店據碧梧山莊影印本1984年。
清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秦公《碑別字新編》,文物出版社1985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98年。
錢宗武《今文尚書語言研究》,岳麓書社1996年。
孫錫信《漢語歷史語法要略》,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
索緒爾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印書館1985年。
蘇新春《漢語詞義學》,廣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蘇寶榮《詞義研究與辭書釋義》,商務印書館2000年。
孫維張《漢語熟語學》,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施蟄存《金石叢話》,中華書局1998年。
史存直《漢語詞彙史綱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唐樞《中華成語熟語辭海》,學苑出版社1995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華書局1983年。
宋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四庫全書》本。
清萬經《分隸偶存》,《四庫全書》本。
清王念孫《讀書雜誌》,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王念孫《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壯弘《碑帖鑒別常識》,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
王力《漢語史稿》,中華書局1980年。
王力《漢語語法綱要》,載《王力文集》卷三,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
王寧《古代漢語通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
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雲路、方一新《中古漢語語詞例釋》,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吳金華《三國志校詁》,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