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06100000002

第2章 宇宙大观(1)

宇宙,现在是我们能够定义的关于我们生存空间的最概括的描述,这白疋一个科学的定义,但其中依然充满无穷的继题。它从何而来,它是什么模样’它依照什么样的规律运转……我们了解的还只是冰山一角’还仅仅是一种猜想。

宇宙的定义

宇宙,广义上指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狭义上指一定时代观测所及的最大天体系统。后者宇宙、的宇宙,现在相当于天文学中的“总星系”。

2003年2月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向全世界公布他们有关宇宙年龄的研究成果。根据其公布的资料显示,宇宙年龄应该为137亿岁。2003年11月份,国际天体物理学研究小组宣称,宇宙的确切年龄应该是141亿岁。地球的形成大约距今45亿年。

“宇宙”一词的来源

在中国古籍中最早使用宇宙这个词的是《庄子·齐物论》。“宇”的含义包括各个方向,如东西南北的一切地点。“宙”包括过去、现在、白天、黑夜,即一切不同的具体时间。战国末期的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后来“宇宙”一词便被用来指整个客观实在世界。与宇宙相当的概念有“天地”“乾坤”“六合”等,但这些概念仅指宇宙的空间方面。《管子》

的“宙合”一词,“宙”指时间,“合”(即“六合”)指空间,与“宇宙”概念最接近。

在方,宇宙这个词在英语中叫cosmos,在俄语中叫kocmoc,在德语中叫kosmos,在法语中叫cosmos。它们都源自希腊语,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创生乃是从混沌中产生出秩序来。但在英语中更经常用来表示“宇宙”的词是universe。此词与universitas有关。在中世纪,人们把沿着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标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称为univer—sitas。在最广泛的意义上,universitas又指一切现成的东西所构成的统一整体,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的是物质现象的总和,而后者则强调整体宇宙的结构或构造。

古老的宇宙观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象形的大地在大象,象在大的。公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公元2世纪,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1609年,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伽利略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赖特、康德和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哈勃用造父视差法现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对宇宙认识的发展

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开辟之时,有它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混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的界。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着星与太阳掠碰导致形成行星系统的太阳系起源说;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则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现代探讨太阳系起源的新星云说正是在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11年,赫茨普龙建立了第一幅银河星团的颜色星等图;1913年,罗素则绘出了恒星的光谱一光度图,即赫罗图。罗素在获得此图后便提出了一个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先收缩进人主序,后沿主序下滑,最终成为红矮星的恒星演化学说。1924年,爱丁顿提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1937—1939年,魏茨泽克和贝特揭示了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原子核反应。这两个发现导致了罗素理论被否定,并导致了科学的恒星演化理论的诞生。对于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较迟,目前普遍认为,它是我们的宇宙开始形成的后期由原星系演化而来的。

1917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弗里德曼发现,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纪中叶,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从此,许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标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宇宙图景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宇宙的层次结构认识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共有8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一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17颗。行星、小行星、着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直径约140万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14万千米。太阳系的大小约120亿千米。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一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3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现已观测到大约有10亿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宇宙天体的多样性

天体千差万别,宇宙物质千姿百态。太阳系天体中,水星、金星表面温度约达700K,遥远的冥王星向日面的温度最高时也只有50K。金星表面笼罩着浓密的二氧化碳大气和硫酸云雾,气压约50个大气压。水星、星表大其薄,水星的大气压甚至小于2×10.9毫巴(1毫巴=100帕斯卡)。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都有一个固体表面,类木行星却是一个流体行星。土星的平均密度为0.7克/立方厘米,比水的密度还小,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平均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而水星、金星、地球等的密度则达到水密度的5倍以上。多数行星都是顺向自转,而金星是逆向自转;地球表面生机盎然,其他行星则是空寂荒凉的世界。

太阳在恒星世界中是颗普遍而又典型的恒星。已经发现,有些红巨星的直径为太阳直径的几千倍。中子星直径只有太阳的几万分之一;超巨星的光度高达太阳光度的数百万倍,白矮星光度却不到太阳的几十万分之一。红超巨星的物质密度小到只有水的密度的百万分之一,而白矮星、中子星的密度分别可高达水的密度的十万倍和百万亿倍。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6000K,0型星表面温度达30000K,而红外星的表面温度只有约600K。太阳的普遍磁场强度平均为1×10—4特斯拉,有些磁白矮星的磁场通常为几千、几万高斯(1高斯=10.4特斯拉),而脉冲星的磁场强度可高达十万亿高斯。有些恒星光度基本不变,有些恒星光度在不断变化,称变星。有的变星光度变化是有周期的,周期从1小时到几百天不等。有些变星的光度变化是突发性的,其中变化最剧烈的是新星和超新星,在几天内,其光度可增加几万倍甚至上亿倍。恒星在空间常常聚集成双星或三五成群的聚星,它们可能占恒星总数的1/3。也有由几十、几百乃至几十万个恒星聚在一起的星团。宇宙物质除了以密集形式形成恒星、行星等之外,还以弥漫的形式形成星际物质。星际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尘埃,平均每立方厘米只有一个原子,其中高度密集的地方形成形状各异的各种星云。宇宙中除发出可见光的恒星、星云等天体外,还存在紫外天体、红外天体、X线源、7射线源以及射电源。

星系按形态可分为椭圆星系、旋涡星系、棒旋星系、透镜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类型。20世纪60年代又发现许多正在经历着爆炸过程或正在抛射巨量物质的河外天体,统称为活动星系。其中包括各种射电星系、塞佛特星系、N型星系、马卡良星系、蝎虎座BL型天体,以及类星体等。许多星系核有规模巨大的活动:速度达几千千米/秒的气流,总能量达1×1055焦耳的能量输出,规模巨大的物质和粒子抛射,强烈的光变等。在宇宙中有种种极端物理状态:超高温、超高压、超高密、超真空、超强磁场、超高速运动、超高速自转、超大尺度时间和空间、超流、超导等。为我们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提供了理想的实验环境。

宇宙的运动和变化

宇宙天体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自转、各自的空间运动(本动)、绕系统中心的公转以及参与整个天体系统的运动等。月球一方面自转一方面围绕地球运转,同时又跟随地球一起围绕太阳运转。太阳一方面自转,一方面又向着武仙座方向以20千米/秒的速度运动,同时又带着整个太阳系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转,运转一周约需2.2亿年。银河系也在自转,同时也有相对于邻近的星系的运动。本超星系团也可能在膨胀和自转。总星系也在膨胀。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故事·下

    希腊神话故事·下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的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公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公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所选睡前故事以突显人类优秀品质为主,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养成勤奋踏实、诚实待人、积极乐观、宽容博爱等优良品格。
  • 青鸟

    青鸟

    圣诞节前夜,伐木工家简陋的小屋里,男孩蒂蒂和女孩咪蒂下正在眺望着富家孩子过节。仙女扮成又老又丑的驼背老太婆来找他们,请他俩为她生病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们找到青鸟了吗?翻开童话事故《青鸟》,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 蹦蹦跳先生

    蹦蹦跳先生

    蹦蹦跳先生偷过东西,可你反而会同情他;小偷拉拉虽然当上了“总统”,但你会觉得他很可怜;宝宝和贝贝没少闹笑话,可说不定你身上就有他们俩的影子;君子国的人表面上看都挺有风度,实际上个个虚伪。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完这些故事,你就全明白了。
  • 今天我是升旗手

    今天我是升旗手

    主人公肖晓出身于军人家庭,崇拜英雄,精力充沛,奇想迭出,品学兼优。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当一回学校的升旗手,但愿望总是得不到实现。他没有放弃努力,团结“学习尖子”林茜茜,帮助“追星族”祝小娜,和包郝、马驭等同学智抓“偷猴贼”,积极参加“手拉手”活动……终于,他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热门推荐
  • 洪荒之逍遥世间

    洪荒之逍遥世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香尘未语

    香尘未语

    这个世界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每当与要好的朋友聊天时,每当与最爱的家人在一起时,每当读到一本我所爱的作者写的书时,每当这些幸福无比的时刻来临时,这种孤独,就汹涌而来了——即使在朋友,家人和爱人的陪伴中,这种孤独也不曾挥去。那些没有人能懂得的欢乐与悲伤,太独特,太绝决,总是会让我感觉,我被这个世界孤立了,包括我所爱与爱我的人和窗外那大段明媚而完整的阳光。但是我总愿意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个人,他会懂得我滴落的每一滴眼泪的每一种味道,她会懂得我所经历的每一个场景的每一种心情,一定会,因为那是上天安排好的礼物,给每一个人。世界繁华,旅途却荒凉,苍茫天地间,独一陌小径蜿蜒。不知道你,是否也孤独,身边的陪伴,有没有谁能让你孤独不再。我把我的心情,写在每一个人物里,画在每一段词句里,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我,每一句话都是我,愿在这美好的世界中,愿在这荒凉的旅途里,你有所陪伴。
  • 一纹证道

    一纹证道

    如果有一天,我变坏了请记得,我曾经善良过……如果有一天,我变冷漠了请记得,我曾经也被冷漠过……如果有一天,我变的目中无人了请记得,曾经也没有人把我放在眼里……如果有一天,我不会在乎任何事请记得,曾经也没有人在乎过我……我叫无名,无名小卒的无名
  • 女人好命不如好心态

    女人好命不如好心态

    出身高贵,天生漂亮,嫁了个好老公,有一份好职业,这是好命,但这样的女人却不一定能感受到幸福。而另外一些女人,出身平凡,相貌平平,甚至还在婚姻上遭遇了挫折,职场之路走得也不见得顺利,但是她们却常常能捉住幸福的小手。为什么?区别只在于后者比前者的心态好。正所谓,好命不如好心态。本书告诉你女性成功的秘密。
  • 烟云三界

    烟云三界

    西游只有一部,悟空只有一个,可是我心中的悟空不应该是那个样子的,他是齐天大圣,他是美猴王,他是斗战胜佛,他应该是能够让人热血沸腾的,他应该是顶天立地的,他应该是无敌的,他还应该是一个英雄,真正的英雄,所有人的英雄,在烟云三界之中谱写一部热血悲壮的英雄战歌
  • 致沈佳怡

    致沈佳怡

    后来,其实就是后来,才觉得,我们可以不是一段故事,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把这故事写一辈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市娇妻:神秘总裁不见面

    黑市娇妻:神秘总裁不见面

    “宋雨桐,把你的眼睛给我。”利耀南看着眼前一直在哭泣的女人,阴冷残忍地开口。一场交易,让原本只是一个平凡孤女的宋雨桐,误惹上了一个神秘总裁。利耀南作为利氏家族的财阀掌权人,以冷酷无情行事著称,在商界只手遮天,是全球屈指可数的超级大亨。而她——宋雨桐,只不过是他买来的一个女人,虽然一纸契约成了他的妻子,但是别痴心妄想能得到他一丝一毫的爱!因为他的心,早就给了别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宠妃当道:皇上靠边站

    宠妃当道:皇上靠边站

    一朝穿越,于歌灵变成了齐侯府的嫡次女,奈何府中爹不疼,亲娘又早逝,后母嫡姐迫害,使得她举步维艰。然一纸诏书,让她成为了四皇子季若墨的侧妃,从此开启了她的宫斗人生,一路血雨腥风,走到那一人之下的位置,她任性地说走不动,不走了,余生就安安静静的做个宠妃吧,他便替她扫清前路障碍,护她一世安好。
  • 雷火天尊

    雷火天尊

    浩瀚宇宙,世间无穷精彩。有人以肉身破虚,拳灭宇宙洪荒。有人存天地己身,一念星移斗转。更有万族林立,诸圣争锋。……少年闯向那精彩纷纭的世界,前路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