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11200000021

第21章 现代战争篇(3)

其二,希特勒与罗姆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既可以说患难之交,但两人同时又有很大分歧。生性狠毒、残暴而又狂妄,同时又是纳粹运动“激进分子”的罗姆在希特勒上台后,不仅加紧发展冲锋队,而且,他提出要扫除德国大企业家、金融家、贵族以及牢牢控制着陆军的普鲁士将军,开展所谓的“第二次革命”,建立真正的“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他的这些企图使纳粹政权无法容忍,希特勒便考虑着如何把冲锋队解决掉。

其三,冲锋队与党卫队的斗争。于1925年成立的党卫队,即黑衫党,原是冲锋队的下级组织,作为希特勒铁杆卫队的党卫队,在冲锋队膨胀的同时亦迅速发展壮大。在争权取宠的竞争中这两支政治力量必然会发生矛盾冲突,特别是从1929年希姆莱担任党卫队全国首领后,双方的矛盾更为激化。

其四,冲锋队和陆军之间的冲突。德国军队在“一战”

后受到限制,在冲锋队成立之初,陆军方面出于使德国武装起来的目的,对冲锋队采取的是扶持态度,把它作为后备军。但随着罗姆想要取代国防军的意图的日益暴露,军界意识到其特权受到了威胁。1933年2月,希特勒刚登上总理宝座,罗姆就提出要以冲锋队为基础,将陆军、冲锋队、党卫队置于国防部的统一领导下,并暗示要由他自己出任国防部长,这引起陆军将军们的强烈反对。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强烈要求希特勒对冲锋队给予一定的限制,把冲锋队排斥在武装部队之外,只把国防军作为“武器的唯一持有者”。随着1934年夏天的来临,冲锋队参谋长和陆军总司令部之间的关系继续恶化。在内阁中,罗姆和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将军常常发生激烈争吵。3月间,这位国防部长向希特勒抗议说,冲锋队正用重机枪秘密武装一支大规模的特别警卫队。

勃洛姆堡将军指出,这不仅是对陆军的威胁,而且由于它做得过分公开,也威胁到德国在国防军主持下进行的秘密扩军。希特勒在决定如何取舍二者的过程中,按理说应较为偏袒他的发迹资本——冲锋队,但这样做有两大棘手的问题:一是若保留庞大的冲锋队,他将很难向欧洲各国作出恰当解释,他的外交将因此而陷入难堪境地;二是如果把国防军得罪了,继承危在旦夕的兴登堡的总统职位的野心就难以达到。

一次,希特勒在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将军、陆军总司令弗立契将军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的伴同下,乘巡洋舰“德意志”号从基尔出发,前往柯尼斯堡参加在东普鲁士举行的春季演习。希特勒把兴登堡病危的消息告诉了陆海军司令后,直率地提出,要在国防军的支持下,由他来接替兴登堡为总统。为了报答军方的支持,他答应压制罗姆的野心,大大裁减冲锋队人数,保证陆海军继续做第三帝国唯一拥有武器的组织。

于是希特勒便以冲锋队阴谋“二次革命”为借口,顺水推舟地将惹是生非的冲锋队除掉。希特勒和罗姆在历经14年的艰辛患难之后,他们现在终于分手了。为希特勒和纳粹主义效劳的这个满脸伤疤、性格暴躁的打手,就这样结束了他惹是生非的一生。罗姆的死况之惨烈不下于他生前的作为。对于他曾经大力帮助登上任何其他德国人所从未攀登的至高无上地位的那个朋友,他只有轻蔑而已。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像那一天横遭杀戮的好几百个人一样,他一点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清楚,为什么发生这件事,唯一清楚的是,这是一桩背叛朋友的行为。但是,他万万想不到居然是阿道夫·希特勒干的,虽然他的一生一直是生活在这种行为之中,而且自己也经常干这种勾当。与此同时,在柏林,戈林和希姆莱也忙得够呛。他们一共搜捕了150名左右冲锋队长,排在利希特菲尔德士官学校的一道墙前,由希姆莱的党卫队和戈林的秘密警察所组成的行刑队枪决。

毫无疑问,上文四点都是希特勒血洗冲锋队的背后原因,但最后真正促使希特勒下定决心、付诸行动的又是何直接原因呢?火药桶之导火索何在?由何人直接引爆?还有在这次血洗冲锋队的行动中到底有多少人被杀,这个数字至今也没有得到确认,希特勒在7月13日国会发言时宣布枪决了61人,其中包括19名“冲锋队高级领袖”,另有13人因“拒捕”而被杀,3人“自杀”,总共77人。德国流亡组织在巴黎出版的《清洗白皮书》中宣称有401人被杀,但只列出了116人的姓名。在1945—1946年的纽伦堡审判中,有关材料提出的数字是“一千多人”。

“奇怪战争”——英法绥靖政策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打破了欧洲的平静,两天之后,作为波兰盟国的英、法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紧接着出现的局面却让人费解:一方面,德国法西斯以牛刀杀鸡之势,压向波兰;另一方面,在西欧战场的法、德边境上,拥兵百万的英法联军却按兵不动,坐观德国灭亡波兰。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长达八个月之久,针对这么长时间的“西线无战事”状态,德国人开始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后来国际社会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假战争”,也被人们称为“奇怪的战争”。战前英、法各自都对波兰承担了军事援助义务,但为什么发生战争之后,两国对德宣而不战?英法德之间怎样的心态才造就了这样一场令人费解的“假战争”?英法两国又在这场游戏中收获了什么呢?

英、法两国与波兰订有盟约,并对波兰的独立一再做过保证。但是,当德国发动侵波战争时,英、法的执政者还在幻想召开德、意、英、法、波五国会议来和平解决争端。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后,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联邦也相继发表声明,支援英、法对德宣战。但英、法政府实际上是宣而不战,未认真援助波兰。

当时德军主力已投入波兰战场,在西线只留下少量兵力防守齐格菲防线,但从1939年到1940年5月,英、法和德国在西线均未展开大规模的战斗行动。直到1940年5月10日,“奇怪的战争”终因德国进攻挪威而告结束。挪威的失陷使英、法真正认识到德国的战争机器不会停止,英、法领导人才真正准备认真对德作战。

长期以来,前苏联史学界的一些观点认为“奇怪战争”并不奇怪,它是英、法两国“慕尼黑政策”的继续。有人甚至认为,它实际上是英、法企图联合德国进攻前苏联、建立反苏“联合战线”的政治方针,是英、法统治集团对“祸水东引”犹抱幻想的产物。当分析英国在德波战争期间的立场时,英国工党著名活动家休·道尔顿也承认,我们把波兰叛卖了,把他们置于死地,一点也没有帮助他们。波兰派了一个军事代表团前往伦敦,但一直等到9月9日,才受到英军参谋总部的接见。波兰代表要求英国空军立即采取行动,向波兰提供军事行动急需的各种军需品,尤其是武器、弹药,但这些要求一个也没有得到满足。

该观点称,在绥靖政策的影响下,英国在战争初期的军事战略计划是在1938—1939年根据这样的假设提出来:战争将是长期的,在战争头几年英国实际上将不参与积极的军事行动。法国则长期追随、附和英国奉行的绥靖政策,也不做临敌准备。为此,它还一方面封锁德国的西部边界,另一方面拿波兰,甚至匈牙利、罗马尼亚为礼物,以推动希特勒放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攻前苏联。也正是在这种政策下,人们才看到了这样的“奇怪场景”:德国加紧移兵、加速备战,而伦敦、巴黎则是一派和平景象;西线战场上,德国人在铁路上装卸枪炮、辎重,英、法两国百万大军并不去打扰他们。法军在马其诺防线监视哨上的士兵,每天的例行功课是做游戏般无聊地数着从莱茵河右岸通过的德军列车,从不思攻击。这些军车有时在距离他们仅五百公尺的德国铁路上安全运行。

在前沿阵地上,德军只要竖起“我方不开枪”的标语牌,就可以不用掩蔽地进行工程作业。德国也“以礼相待”,除了进行空中侦察外,没有对英、法采取空中行动。这样的战争足足持续了八个月,这给了希特勒充分的时间,使他新组织起了146个师的兵力,新造出了4000余架飞机,并得以把重兵转移到西方。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和“奇怪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竭力避免希特勒的侵略,然而事与愿违。当战火终于烧到他们自己的头上,英、法才猛然惊醒,但为时已晚,一言以蔽之,这种绥靖政策无疑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也有人针锋相对地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奇怪战争”并不是绥靖政策的继续,而是英、法对德政策从“战前妥协绥靖”走向“全面武装抗争”所必然经历的“中间过程”。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基本终结,同时又是英、法武装抗德的起点。该观点认为,现代战争是敌对双方各种力量的全面较量,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人力、物力、资源,是各自制定战略方针的基本依据。从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双方力量对比来看,德国的军事力量占有极其明显的优势,而且优势将在随后的半年之内持续。当时,英国刚刚实行新的征兵制,无法派出军队。虽然其海军占有优势,但多在海外,负有守卫殖民地、护卫7000艘商船等使命。法国的陆军装备非常低劣,无法展开大规模的攻势。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派出了9个师的兵力沿萨尔河的德国防线向前推进了8千米。另外,法国空军力量也不足以对德国实施空中轰炸。虽然在战争爆发初期,西线战场德军力量暂时薄弱,但法国军队也并不十分集中,而且还要照顾到北部战场的安全。再加上德国回师西进速度惊人,因此英、法联军实际上基本谈不上优势可言。德国进攻法国之时,英、法两国在军事上仍然处于劣势。

基于此,传统观点无视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事实,也无视当时英、法两国对这种对比的估计,仅仅从英、法两国对德宣而不战、苏芬战争期间英法援助芬兰等行动中,简单推出“宣而不战是有意不打”的结论,未免过于主观,不能令人信服。该观点还强调,认为“奇怪战争”是英、法两国有意联合德国进攻苏联,完全是出于主观臆断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

当然,对于“奇怪战争”是否是英、法当局绥靖政策的继续,今后也许还会继续争论下去。究竟历史真相如何,有待于更多相关资料的解密。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各有算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3月15日,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3日又占领立陶宛滨海城市默麦尔。4月3日下达旨在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签订《德国意大利军事同盟条约》。

1939年8月中旬,苏联的国际处境十分险恶。日本继1938年在中苏边境张鼓峰挑起反苏武装冲突后,1939年5—8月又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向苏联、蒙古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苏联在4—8月多次主动采取行动同英、法在莫斯科举行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争取建立反侵略的统一战线。

但英、法仍奉行绥靖政策,无意与苏联合作。与此同时,英国同德国进行一系列秘密谈判,力求实现英、德合作,把战火引向苏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采取措施调整同德国的关系。斯大林于8月21日接受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对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于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1946年5月30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有一项秘密议定书,而且对其内容予以了披露。文章发表后,立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震动,苏联当局当即予以了反驳。

的确,在前苏联的公开出版物中至今尚未见到有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的秘密附加议定书。收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汇编》第四卷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没有涉及秘密附加议定书的条款。鲍爵姆金领导编写的《世界外交史》第三卷和维戈兹基等人编著的《外交史》第三卷也只字未提秘密附加议定书。阿赫塔姆江等人的《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在谈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对秘密议定书没有提及。萨姆索诺夫主编的《苏联简史》也持同样说法。曾参与1940年苏德谈判的别列日柯夫在其回忆录中不仅没有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有秘密议定书,而且认为:“对1939年苏德条约问题,虚假报道堆积如山。”1948年2月,苏联情报局在题为《揭穿历史捏造者(历史事实考证)》的文件中对英、美单方面公布德国外交文件予以反对。德波林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引用了1939年8月24日苏联《消息报》所发表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的条款,不但对秘密附加议定书一点儿也没提到,而且批评说:“资产阶级世界有人陷于伪造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继续就条约和苏联的目的撒谎。”

但是,不少西方学者推测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有秘密议定书。

如原纳粹德国上将蒂佩尔斯基希在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叙述了关于希特勒将部分波兰领土划给前苏联、对与前苏联接壤的东欧小国不表示兴趣的问题,他实际上谈到了西方国家公布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议定书的一些内容。美国学者威廉·夏伊勒在其名著《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中还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附加议定书的主要内容予以列举。法国当代著名史学家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在其《外交史》中断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存在着无可争议的秘密议定书。奥地利的布劳恩塔尔也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有秘密议定书的说法持肯定态度。英国著名学者阿诺德·托因比等人编的《大战前夕,1939年》一书载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议定书的主要条款。英国学者艾伯特·西顿在其《苏德战争,1941—1945年》一书中也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有一份草率拟就、措辞模棱两可的秘密议定书的叙述。

另外,史学界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认识、动机、责任、性质和后果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观点。

同类推荐
  • 狼的故事·狐的故事

    狼的故事·狐的故事

    《狼的故事》作品叙述的是一个摄制组在一个荒岛上拍摄以野狼为主角的电视连续剧的奇特有趣、动人心魄的故事。整部作品着力展示的是以“苍狼”为首的狼的一家在特殊环境下的种种险遇。狼群在种种险遇中所表现出来的出人意料、令人惊叹感慨的一系列行为。《狐的故事》讲述了一对蛰伏在城镇荒园里的红狐的生活遭遇及命运。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不仅深刻的描写了这些物种的自然性和生命性,同时也通过它们与人类的共处还原了这些生灵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另人深省。
  • 本和我(夏洛书屋:经典版)

    本和我(夏洛书屋:经典版)

    美国纽伯瑞奖、凯迪克金奖双冠王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译者马爱农译作,凯迪克插图大奖获奖插画师、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本和我》以一只名为阿莫斯的小老鼠的名义讲述了富兰克林传奇的一生。原来大发明家富兰克林的许多创造灵感都源自于一只小老鼠,在这只小老鼠的眼中,受人尊敬的大发明家有时也“愚钝”得可爱,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故事。这个故事幽默而充满智慧,向孩子们解释了诸多科学疑问,激励孩子们勇于发现和探索生活中奇妙的事情。
  • 一起去看流星雨

    一起去看流星雨

    《一起去看流星雨(柠檬班)》的主人公主要有聪明却有些骄傲的班长卓宇洋、富家女杨梅希果,嘻哈小王子嘻嘻派、麻大仙麻芝芝等,他们个性鲜明,聪明活泼,在甜蜜园小学发生了一系列喜怒哀乐的故事,反映出他们不断变化成长的心路历程。故事积极向上,充满欢乐,将有趣的校园生活描写得活灵活现。全文塑造了一个阳光,有爱心又坚强乐观的小学生形象,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一起去看流星雨(柠檬班)》的作者是饶雪莉。
  •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福尔摩斯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神探,他面对曲折离奇的案件,往往能够通过对细节的精确观察,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使真相大白。这些故事大都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揭示了法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宣扬了人道主义、善恶报应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义观点,并热情赞美了人间的真善美。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四个签名与珍宝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四个签名与珍宝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侦探小说的顶级经典名著,是侦探小说中一座不可逾越的文学丰碑。神秘、刺激、曲折、惊恐的故事情节,神奇、智慧、缜密、正义的“神探”形象,使许多读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开始到喜欢侦探小说,使许多作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到走上了侦探小说的创作之路。以至于文学中的名侦探福尔摩斯,与动漫中的米老鼠和宗教故事中的圣诞老人一起,成了世界知名的“三大名人”。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经典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像波尔一样思考

    像波尔一样思考

    中短篇科幻小说集,关于宇宙真相、未来世界的思考
  • The Paths of Inland Commerce

    The Paths of Inland Commer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夏部族

    华夏部族

    一个在上古就封印的古老部族,一个在当时同时被封印的少年,一段可歌可泣的属于强者的征途!
  • 遗忘通论

    遗忘通论

    有些人练习遗忘,有些人害怕被遗忘,而有些人一直害怕别人永远忘不了他。内战开始后,一个女人出于恐惧,将自己关在家里28年,枪声、旗帜、街上的人群,她试图遗忘一切汹涌的怪物;死里逃生的葡萄牙雇佣兵说,遗忘就是死亡,就是投降;而血债累累的秘密警察因为自己被遗忘感到幸福……一张记忆的蛛网,一段动荡的历史,他们的命运在此交错,也将在梦里重新开始。
  • 天哪这不是三国

    天哪这不是三国

    一个无所事事的,只靠说书为生的江湖骗子,被一个神秘老者送到了“不同平常”的三国时代,这里有权谋、有智计、有武将技能。主人公能不能在这纷乱的三国时代站稳脚跟呢?
  • 玫瑰岛之恋

    玫瑰岛之恋

    我在这盛开着玫瑰花的小岛上,静候你的归来!爱人忽然失踪,白依然执着于当初的诺言。在经历一番波折之后得到一个尚未开发的小岛。她在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将小岛变成一座飘着玫瑰香风的旅游胜地。目送一对对情侣在岛上步入婚姻殿堂,感慨万分,终于决定将自己嫁出去。
  •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回命运夜之幻想神域

    逆回命运夜之幻想神域

    皇者归来之时,天地应当臣服。屠龙是每一个少年的热血。不是我的错,向神起誓,能够杀死我的只有你。废墟中的地狱,王者的宝座。少年啊,拿起你手中的剑,你是的王,整个世界的王!因与果的相逆,是命中注定。为了她,就算是毁掉整个世界又算什么啊!.......当丧心病狂的他从坟墓里爬出来之时,命运的轮子又他妈开始转动了!
  • 快穿之主人今天想换啥

    快穿之主人今天想换啥

    (爽文1v1)小风:我只换我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不小心成神,并且还死不掉了的陈小风,表示一定要为枯燥的生活找点乐趣,于是便听了白猫的意见,去和各个世界合眼缘的哪个人交换任何东西,只要能给相应代价的报酬。男主暂时不会出来,女主不是直接变成许愿者本人,而是作为一个媒介去帮助许愿者实现愿望。
  • 还是做一条咸鱼吧

    还是做一条咸鱼吧

    我本一个布衣,却奈何要在这乱世中苟全性命,不断的改变自己,隐藏自己。天下之大,我向往着那如此多娇的山水,却被逼得在乱世中搅动风云。生命,乱世之中最宝贵的东西,却又是最廉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