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000000013

第13章 山水田园诗派的老祖宗

一、农夫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晋宋时期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将军,官至大司马,就是掌握东晋王朝的兵权的官位。陶渊明的爷爷、爸爸能力一般,他们做的最大的官都是太守。在陶渊明九岁那年,体弱多病的爸爸去世了,从此以后,陶渊明和妹妹跟着母亲一起住在他外公那里。

陶渊明的外公孟嘉是东晋名士,史书上说他好饮酒,“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经常和外公同住一个屋檐下,外公的个性、修养深深影响了陶渊明,比如陶渊明好饮酒,就是跟他外公学的,所以现代学者逯钦立说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孟嘉家里藏书多,这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众多的图书中,陶渊明最喜欢《老子》和《庄子》。陶渊明也很喜欢神话、传说之类的书籍,如《山海经》等,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许因为陶渊明的诗作中有“性本爱丘山”一句,所以一般人总以为他一开始就喜欢田园生活,喜欢隐居。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事实,陶渊明年少时也是意气风发,志向远大,“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诗句就是他少年胸怀的写照。这种志向、心胸经过社会现实的磨砺和敲打,渐渐在陶渊明身上丧失殆尽。

三番五次的出仕又隐居的生活经历,令陶渊明身心疲惫,他对官场再也提不起一丝兴趣。于是在他四十一岁那年,终于辞去彭泽县令,回到老家耕田隐居。

陶渊明虽然没有实现“大济苍生”的愿望,但是却因为归隐而带来文学创作上的成功,真正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陶渊明辞官回到老家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对于陶渊明来说,这真是“池鱼归故渊”,他的文学创作从此也转入了另一片新天地。在这片天地中,陶渊明不仅使田园诗成为不朽的诗歌主题,而且更使田园精神千年不衰。因为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他便自名为五柳先生,还作了《五柳先生传》。

在陶渊明六十二年的生命中,最后的二十二年最为关键,因为正是这二十二年的田园生活,造就了他不朽的诗歌成就。他的名篇《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诗》等,都创作于这二十二年中。由此,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也因为他开创了田园诗,所以他的诗在唐代被当做“为诗之根本准则”。

二、喜欢登山临海的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小名“客”,人称谢客,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因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谢灵运的爷爷谢玄在淝水一役中,一举打败了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立下赫赫战功,被东晋朝廷封为康乐公,食邑二千户。谢灵运自幼长得灵秀俊逸,聪明好学,谢玄视之为掌上明珠,谢灵运十八岁时袭承康乐公,仍然食邑二千户。此时,他已由钱塘搬至南京的乌衣巷,与王、谢两大家族子弟相游赏,度过一段世家子弟的富贵风流生活。史书上说,这段时间谢灵运博览群书,文笔飞扬,“文章之美,江左莫逮”;除了写文章之外,谢灵运还工于书法,“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朝廷为了巩固其统治,对世家大族采取笼络政策,由于谢灵运名气大,很快就被征召为秘书监,被指定撰修《晋史》。过了不久,谢灵运就看出皇帝对他只是表面上的尊重,实际上是让他充当一名文学侍从罢了,并无重用的意思,所以谢灵运辞官归家。

无官一身轻后,谢灵运便与朋友往来吟咏,率领随从登山玩水,探奇觅胜。谢灵运喜爱登山,特别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高达数十丈的岩峰他也敢上,真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登山攀爬运动员。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时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时取掉后掌的齿钉,于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屐【jī】”。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曾有这样的诗句:“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其中的“谢公”、“谢公屐”就是指谢灵运和他所制作的登山鞋。

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朝廷再次征召他出任临川内史。在临川任上,他不理政事,终日出外游览。他的这种自由散漫的行为,被地方官员弹劾,要治他的罪。谢灵运不服,不但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还写了一首小诗来讽刺刘宋王朝。谢灵运的这种行为和一些言论,被政敌抓住把柄,上书朝廷,宋文帝判他流放广州。可他刚至广州,又被朝廷以叛逆罪处死,死时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的是他所到之处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他的诗意境新奇,辞采绚丽。比如写春天的自然清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的高旷明远“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的刚劲冷峻“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上乘佳句。谢灵运的山水诗,使山水成为描写的主题,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因此他被后世誉为中国山水诗鼻祖。从此,山水诗成为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流派。

三、浓艳的宫体诗与清丽的民歌

1.宫体诗

“宫体诗”,顾名思义是指来源于宫廷的诗歌,“宫体”之名最早始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萧纲做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这些诗歌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和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华丽,纤弱香艳,时称“宫体”。

宫体诗讲究文辞华美,音律流转,圆润跳脱。这与整个梁朝的社会风气有关,那时的贵族子弟,多是不学无术的浮浪子弟,他们日常生活讲究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出行时驾长檐车,登高齿屐,怀揣香囊,手把器玩,从容出入,望若神仙。像这样的贵族公子已完全丧失了真正的精神追求,他们的诗歌多表现独守空闺的女子是如何寂寞孤苦。这种状况其实也是他们精神空虚的表现。所以,宫体诗流行到后来已完全变了样子,徒有技巧而无内容,只有堆砌而无创新。

宫体诗作为主流文学在历史上延续了近一百年之久,它把女性的生活引入诗歌当中,丰富了诗歌表现的内容。在它的前期,或者说在一些创作宫廷诗的高手那里,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像萧纲、庾肩吾、徐陵等人,但这毕竟数量不多。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情调轻艳,诗风柔靡。要说它的最大贡献,就是严谨的格律化,促进了盛唐诗歌时代的到来。

2.清丽可喜的南朝民歌

民歌在南朝时期也特别盛行,宫体诗虽然创作于宫廷,但同时也对民歌多有吸收和借鉴。“南朝民歌”,产生于三国东吴时期,分为“吴声歌曲”和“西曲”两大类,这主要是以地域划分的。“吴声歌曲”主要流行于建邺【今南京】及其周围地区,这一带习称为“吴地”,所以民间歌曲也称为“吴歌”。“西曲”主要流行于江汉流域的湖北江陵、襄樊和河南邓县等地,这些地方地处南朝的西部,所以民间歌曲被称为“西曲”。“吴歌”、“西曲”是原有的名称。

南朝民歌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细腻,确实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南朝民歌对后世的文人创作影响深远。比如李白,他的很多短诗,基本上就是学习南朝民歌的结果,其中《静夜思》显然就是脱胎于《子夜四时歌·秋歌》中“秋风入窗里”一篇。

四、经典重温

1.《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jī】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组诗一共五首,主要描写陶渊明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选编的这首诗是《归园田居》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全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喜欢。

2.《西洲曲》

南朝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bìn】鸦雏【chú】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jiù】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diàn】。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也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篇章。全诗描写了一个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读之,让人萦怀缭绕。

同类推荐
  • 兵器之眼——雷达

    兵器之眼——雷达

    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雷达差别在于它们各自占据的频率和波长不同。
  • 植物谜团

    植物谜团

    《植物谜团》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天下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奥秘世界,焕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和探索奥秘的热情。《植物谜团》分为植物奇葩、植物之谜、植物探索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会害羞的含羞草;臭名昭著的植物花;世界上最珍贵的植物;吃人的食人树等。
  • 最后一头战象

    最后一头战象

    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奋力披挂上当年的象鞍,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要与曾和自己浴血奋战的伙伴们葬在一起。
  • 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

    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

    水有源,树有根,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由来。各种各样的事物,都要经过时间的打磨,最后静静地立在我们身边,用坚韧的存在,讲述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证明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将全新的知识体系和艺术设计理念融合起来,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创新的设计,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解读世间万事万物的历史,使得这一经典读物在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以帮助读者在阅读品赏的同时,能浏览丰富多彩的知识美景,了解妙趣横生的万物历史!本书由范志轩主编。
  • 感悟一生的故事励志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励志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5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热门推荐
  • 嫡女惊华:王牌宦妃

    嫡女惊华:王牌宦妃

    成亲之日,盖头揭起,顿时她凌乱了,这不是那恶贯满盈的大太监吗?当现代异能者穿越为惨命嫡女小姐,步步为营,惊心算计,抢人夫君,可是谁能告诉她揭了她盖头的九千岁是怎么回事?百年王朝,一代佞臣,祸国容姿,血染朝堂。当阴谋与爱情丛生,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珍珠泪

    珍珠泪

    小女巫佳米在10岁成巫礼前被一向疼爱她的女王赶出巫国,来到人间。女王告诉她,要重回巫国,必须在人间找到一颗红褐色珍珠。佳米在人间认识了许多好朋友,然而一场来自妖界的阴谋也渐渐在人间实施。女巫洛可来到人间帮助人类,和妖王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并揭开了佳米的身世之谜。而佳米的好朋友宋妍和王子幕,一样有着特殊的身世。在和妖王的斗争中,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佳米对人间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她再也不舍得离开人间,可是她却肩负巫国的使命……
  • 魔物世界的异客

    魔物世界的异客

    前言:我想要塑造一个魔物的世界,一个能够让哪怕不知道何为魔物的人,也开始明白什么是魔物,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正文:如果你穿越到了魔物世界,拥有着随心所欲的力量,却无法回到原来的世界,你会怎么做?徐义的答案是:孤独的人类一事无成。或许可以伪造身份,和一位美丽的魔物娘妻子结婚,度过像样的一生。但是他不想就这样怀揣着空虚的心灵,挂着魔物一族的虚伪名号,客死他乡。这份力量,或许可以帮他找到真正属于自己这个人类的归宿。
  • 猎人之我是酷拉皮卡的妹妹

    猎人之我是酷拉皮卡的妹妹

    酷拉与妹妹友好相处(大雾),总之会带着点温馨,带着伤感,即使所有人都离你而去,即使改变自己的身份,即使不能在一起,我还是要守在你身边
  • 《英雄联盟之莫道少年穷》

    《英雄联盟之莫道少年穷》

    “小志,怎么又学习了。英雄联盟到王者了吗,起来起来,去打联盟去!”“妈,让我再学会儿,都快中考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隔壁小高都快钻一了!”“妈,能别让我和别人家孩子比么?”——————————————啪啪!“学习呢,你怎么又睡着了!”“我去,又是梦”
  • 星辰泪

    星辰泪

    恶魔的眼泪也可以如此澄澈,天神却毫无悲悯。真是讽刺。书中人名多修改、取自自西方各地神话,如苏美尔神话,荷马史诗,北欧神话,埃及神话等等,如果各位读者了解这些的话,说不定能预先得知某些角色的结局或者性格哦。(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啦)《侠盗》宇宙中的另外一部,是发生在亚特兰蒂斯大陆陆沉前的故事。如无意外,每天晚上十点准时更新。
  • 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

    我国古代有“一言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兴邦”之说,人们也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美国人曾把拥有口才、美元、原子弹视为称雄世界的三大法宝。可见,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具有特殊的作用和独特的魅力。
  • 安之我命失之我命

    安之我命失之我命

    我看过很多都说感谢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让自己学会了成长,但其实我更想说,我终究会成长,与你伤不伤害我无关,伤害就是伤害,凭什么要我感谢你。
  • 时代的遗物

    时代的遗物

    联邦第一军事学院的三年级学生安德尔·道格,在新学期开始的前一天,被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少女卡洛琳娜,告知了令他震惊的世界真相。安德尔在卡洛琳娜的援助下决定逃离这个世界,而他将要面临的是,自己动摇的内心,没有回头路的选择,完全未知的未来,还有身为时代的遗物这一特殊的存在对于他来说的意义。。。
  • 两世争锋

    两世争锋

    不是爽文就这么难吗!皆为孤儿又师出同门,本是情深义重,却因信念不同走向对立,最终不分胜负,当代两位传奇智囊就此陨落,战争也因此平息。再次睁眼时世界已经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又熟悉,奇怪的变异人、神秘的异能者、强大的武者以及发达的科技都那么陌生。而他并不在意这些,因为他有了亲人,就想享受这短暂的一生,直到十二岁那年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