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7800000025

第25章 实践慢动作冥想法(2)

腿只要用自己感觉舒适的姿势坐下就好。用自己喜欢的姿势坐着即可,只需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双腿觉得疼痛不适,不要坐得很辛苦。习惯结跏趺坐(静坐冥想时使用的一种盘腿打坐方式)进行静坐冥想的人,这时候也不需要将两腿相互盘在一起,只要轻松地坐着即可。辛苦地盘坐只能觉得痛苦,而没有任何的意义。想要跪坐的人,也可以选择跪坐的方式。只是需要注意,坐着的时候尽量不要让两腿盘起来。另外,也可以直接坐在椅子上。

关键在于要保持背部和脖颈挺直,这是非常重要的。上身要伸直。坐下来以后,胳膊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姿势放着,注意胳膊的放置姿势尽量不要使用肩膀的力量。可以将手搭在膝盖上,也可以用静坐冥想的方式合十,甚至可以轻松地搭在身体两侧。

总之,关于身体姿势的注意点在于,消除稍后会阻碍冥想顺利进行的不利因素。比如,尽量不要在冥想的时候产生“啊,肩膀好像有点酸痛了”或者“脚都麻掉了”之类影响冥想进行的想法。

尽量不要用肩膀的力量,双手采用自己喜欢的姿势放置。心里对自己播报着“放左手”“放右手”,然后慢慢地将左手放下,将右手放下。那个时候也要认真用心去体会身体的活动。所以,要认认真真坐下来,即使花上十分钟也是正常的。如果只花费二分钟或者三分钟的时间也可以,但注意请不要急急忙忙就坐下。还有,即使非常细微的动作都要做到能用语言来形容、确认出来。

要点1:配合身体的动作自然进行冥想

首先,花时间一边慢慢坐下,一边在脑海中同步播报着自己的动作。脖颈和背部要一直挺直。身体和肩膀要完全放松,不要用力。然后从腰椎骨处将上身向前倾倒30度左右。脑海中同步播报着“闭眼睛、闭眼睛”,然后一边慢慢将双眼闭上(大约30秒)。然后以两三厘米的幅度一点一点慢慢挺起上身,脑海中播报着“抬起上身、抬起来”。

向上抬直后背的时候,运动的是腰椎骨处往上的部分。当上身完全抬直的时候就停止,要注意此时身体不要再动了。

然后进行深呼吸。身体保持不动的同时,用肚子来呼吸。吸入一大口空气,然后吐气。脑中播报“吸气、吸气”,“吐气、吐气”。用两三分钟的时间进行五到六次深呼吸。

然后不要去惦记深呼吸,脑海中播报“等待、等待”,保持两三分钟。这个时候,用心感受自己的身体。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下腹部。这时应该能感受到下腹部在动。按下腹部的动作实况播报“膨胀、膨胀,收缩、收缩”。这时候身体是自然地进行着呼吸运动。脑海中的播报只是在配合身体的呼吸自然地进行着。

要点2:从想象转换到客观观察

深呼吸结束之后,就要进行真正的客观观察活动了。人的站立、行走是靠自己的意识来完成的。但是,轻松地坐着就不需要任何意识。为了使脑海中的想象转换到客观观察(身体的活动)的模式,就需要对自己说“等待、等待”。不要用自己的意识,只是单纯的等待。

这个过程中,人的身体当然不会只等待,而是会自然地进行呼吸。我们要用肚子的收缩来感受此时的身体。就像电视台的专业播音员一样,不带有任何的情绪和思考,毫无杂念,只是客观地在肚子膨胀的时候播报“膨胀、膨胀”,肚子缩回去的时候播报“收缩、收缩”。这时候一定不能使用的禁语,就是“鼓起来”和“缩回去”。当使用“鼓起来”的时候,就会让人产生使用了“我”这个主语的感觉。关键在于不能让大脑出现“我”这个第一人称。

静坐冥想·实践

慢慢坐下,伸直头部和后背脊椎。

要点1:从腰椎骨往上,上身向前倾倒30度左右,闭上眼睛。

要点2:以两到三厘米的小幅度慢慢抬起上身,挺直后背。

来感受身体细微的动作。

随时击退幻想,击退思考

冥想的精髓在于不去作任何思考。但是思考不是简简单单就能阻止、停下的。思考会潜入你的脑海。杂念、思考、幻想等一旦潜进来,心灵就会被玷污,人就无法领悟到冥想的精髓。所以一旦杂念潜入脑中,就需要立刻将其消除掉。具体的方法就是在脑海中对自己播报三次“幻想、幻想、幻想”。这个环节是在自身的冥想达到高深水平之前,所必须进行的步骤。如果放任自己去幻想,就等于停止了自己的冥想活动。

如实播报观察到的感觉

坐的时间久了,会慢慢出现痛、痒、麻等感觉。因为这些都是身体自然的现象,所以没必要去注意。这时候要用在心中播报的方式来转移这些感受。疼了就播报“疼痛、疼痛”,痒了就播报“瘙痒、瘙痒”,请一定要忍耐,不要用手去抓痒。当疼痛等刺激的感觉消失后,再返回到“膨胀、收缩”的播报中去。如果是在播报疼痛的时候,出现了杂念,也必须优先消除杂念,而消除的方法就是播报“杂念、杂念、杂念”。

播报的是“疼痛、疼痛”,而不是“疼、疼”,后者是禁语。“痒、痒”也是禁语,要使用“瘙痒、瘙痒”这个词语。总之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脑海中意识到第一人称。

困倦是一大障碍

进行慢动作冥想法对于大脑来说是非常辛苦的。如果是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播报,那么就不会产生困倦。但是,刚开始进行冥想的新手常常会忘记播报幻想,误以为只要播报肚子的收缩就是正确的冥想。如果放任自己的幻想,那么人就会在两分钟之内产生困倦。困倦对于智慧来说是障碍,是毒药,所以一定不能使困倦产生。

以三次深呼吸结束冥想

如果到了自己预先设定的时间,那么就以三次深呼吸作为结束,“吸气、吸气,吐气、吐气,结束”。深呼吸的转播结束后,就可以睁开双眼,此时仍要坚持对睁眼这一举动进行转播。到这里,一次完整的静坐冥想结束,你可以站起来了。

坐着进行的冥想刚开始是很难的。所以刚开始请试着挑战一下坚持三十分钟左右。然后随着能力的提高逐渐延长冥想的时间。如果水平达到可以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冥想,那就足够了。

修行者们要反复进行站立、走路、坐着的冥想。一整天都可以进行修行。如果在吃饭的时候、打扫屋子的时候也能在心中进行播报去除杂念,那就是非常成功的冥想了。

事物是不断变化着的

之前提到过,进行慢动作冥想法的时候,人会达到参悟的境界。那么参悟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下面用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说明一下。

在解释什么是参悟的时候,关键在于知道事物并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的,所有的事物都是以波动的形式存在的。

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物”。比如声音,假设从麦克风里传出声音,那声音其实是从麦克风中传出来的能量,不断地传出、停止,传出、停止。这样考虑的话,声音就不是声音了,而变成了波,也就是波动。

从麦克风中传出声音,不断地传出、停止,传出、停止。换言之也就是能量产生的状态、什么都没有的状态,能量产生的状态、什么都没有的状态的反复变化。

其次数、声音高低、音调等都是由振动数来决定的,也就是能量的产生、消失,产生、消失。佛教用语中称之为“生”和“灭”。

生灭表现出波动。不是物存在着,也不是声音之类的存在着,而是能量的生灭、生灭、生灭。我们把它叫作声音。

生灭的频率如果逐渐变高的话,我们称它为超声波,这是人耳所听不见的。如果继续变高的话,我们把它称为光。

生与灭,有和无

事物也是,只要触碰到就会产生相应的频率。实际上存在的,就是生和灭,出现、消失,出现、消失。拿耳朵来说,因为耳朵是物,所以也就是说,耳朵的存在就是耳朵在不停地出现、消失,出现、消失的波动。这时候假定产生了声音,耳朵也在作为物质反复进行着生和灭的交替。耳朵出现的瞬间,耳朵的能量和声音的能量撞到一起。在撞到一起的瞬间,就会产生意识——“啊,是声音”。

出现一个波动,又出现另一个波动,波动互相撞击。撞击的时候,波一定是“生”的状态、“有”的状态。因为波“灭”的状态是无法被触及、无法被认知的。

将事物理解为波动的生灭,也可以用“有”和“无”来理解。现象在“有”的状态下才会被发现。拿声音来说,就是当声音的波动在“有”的状态下,耳朵的波动也在“有”的状态下,声音才能抵达到耳朵里。这一过程,我们称其为“触”。

心是变得最快的

“触”是佛教用语。触碰,也就是这个“触”,是非常重要的。两种波撞击到一起后会发生什么呢?会朝着其他的方向,产生其他的波,这就是心的波。当“有”和“有”撞击的时候,心的波动就会意识到它。而且,心的波动频率是最高的。

在说明心的波动频率的时候,以我们所知道的速度作为基准不知是否正确,但心的波动频率大约是光速(我们所知的速度中最快的)的十七倍。所以说,本质上心和物质有着完全不同的能量。

“有”只是世界的一半,另一半是“无”

当身体的眼、耳、鼻、舌、身体等波动撞到了外界的色、声、香、味、触等波动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应的意识。一方处于“生”,也就是“有”的阶段,而另一方也处于“有”的状态,两方相撞就会产生诸如“啊,是声音,是声音”“看到了,看到了”“品尝到,品尝到”“碰到了,碰到了”等意识。我们意识到的世界,都是“有”状态下的世界。

我们认识到的世界是“有”的世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声音在“有”的状态下才会被听到,而处于“无”的状态下时就不会被察觉到。

耳朵在“有”的状态下,声音也在“有”的状态下时,二者相撞,人就会产生相应的意识。而当耳朵处于“无”的状态下,声音也处于“无”的状态下时,就算“相撞”,人也不会察觉。更准确地说是二者根本就不可能相撞。因为两者都是“无”的状态,所以不会相撞。而当耳朵再次处于“有”的状态,声音也处于“有”的状态下,人才会有所察觉。也就是说,我们只知道“有”,只知道事物存在的部分状态,只知道一半的状态。我们存在着认为事物就是“有”的偏见,与其说是偏见,不如说是错误的想法更确切。

即使物质是“有”的,魂是“有”的,“神明”也是“有”的,但是那都仅仅是一半的世界。佛教中有关于这“有”和“无”的理论观点。

所以大乘佛教中出现了法身的概念,认为存在着支配大宇宙的法身如来、大日如来佛。其“有”的观点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从初期佛教的观点来看,世界是由“有”和“无”组成的。

觉悟的人,能感受到“无”

总之,人只是一直在讨论着“有”,也只能想到“有”。实际上,“有”的确是“有”,但是物质不仅只是“有”的状态,也有“无”的状态。进行冥想的人,就会对声音是波这件事情感同身受。物质进行着生灭、生灭,同时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身体也在每一瞬间生灭交替着。

同样的声音,有时候感觉舒服,有时候却感觉不舒服;同样的味道也是,有时候感觉很美味,有时候却感觉不怎么好吃。人会渐渐开始观察到,一直都存在着波的流动、生灭的流动。但是遗憾的是,虽然观察到了这些但还是没有参悟。

然后一直持续冥想的话,人的认知就会发生变化。如果有声音的话,就会明白声音一直有“有”和“无”这两种状态;耳朵有“有”的状态,也存在“无”的状态。

比如人的耳朵,耳朵的感觉可以逐渐变得敏锐,能够达到非常彻底、清晰地捕捉到任何事物的水平,洞察能力变强。为了达到这种状态,就一定要消除心中任何多余的思考和幻想。到那个时候,人就会感受到波动发生的微小偏差。这个偏差、这个不和谐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之前我们都没有察觉到。

比如,当耳朵处于“有”的状态,声音也处于“有”的状态,人是可以察觉到声音的。耳朵或者声音其中只要有一个处于“无”的状态,人就无法察觉到声音。偏差就是当耳朵处于“有”而声音处于“无”的状态下,产生的波动的不和谐。消除了幻想的人就会察觉到这个偏差,第一次了解到“无”的存在,第一次感受到事物的“灭”,这是革命性的发现。也会瞬间明白在这之前的实体观、灵魂观、自我意识等都是错误的观点,是幻想的假象。简单来说,这就是参悟的第一阶段。要认识到“生”和“灭”这两个方面,必须经过几个智慧提升的阶段。只要进行心中的播报,就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参悟的境界。

试着让感官变敏锐

平常的我们,就算周围在激烈地发生着生灭、有无的交替,也无法观察到“无”的状态,无法了解到“无”。但是,经过不断的冥想后,感官彻底变得敏锐起来,就会观察到“有”,也能观察到“无”,体验到“无”。体验到“无”之后就会明白原来事物是不存在实体的,一切事物都是波动。这是参悟的第一阶段。

普通人的耳朵在听取声音的时候,通常只选择听取“有”的方式。但是,由于是波动,两种事物的波长不会一直都一致,时间的偏差不断发生。人们却一直没有领悟到这点。

持续进行冥想,感官彻底地变得敏锐之后,就会瞬间捕捉到事物并不是实体的存在,即“无”的状态,就会消除实体论、自我论和有身观的想法。因为是亲身经历感受到的,所以之后即便听到任何哲学思想,受到任何说服都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体验到事物实体不存在的瞬间之后,就不会认为事物是有实体存在的了。这就是参悟的体验。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没有经历过一定的修行是无法体验到的。

本来,对于生命来说,体验到事物不存在的瞬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人只会捕捉到“有”的东西,而不会捕捉到“无”的东西,因此一般来说,是不大可能体验到的。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将其变为可能。

期望的人生,唾手可得

都已经谈到了参悟,恐怕您这时候已经没有干劲儿了吧?但是这才是科学的冥想实践。冥想是抛开主观,领悟真理的方法。暂且将能否参悟放到一边,试着尝试在心中实况转播这件简单得几乎让人想笑的实践吧。从一开始进行的时候,大脑就会被开发,一直未被使用的、沉睡的脑细胞也开始运作起来。年老的时候也不会得老年痴呆症。

大脑开始运作的话,头脑就会变得聪明。对于事物的判断就会立刻变得正确起来。这是令任何人都羡慕的才能。对于进行慢动作冥想的人来说,要获得自己期望的人生简直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这就是让内心变强大的方法,是纯净心灵的方法。

同类推荐
  • 学会珍惜:人生有一种幸福叫做珍惜

    学会珍惜:人生有一种幸福叫做珍惜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本书从工作、生活、人生这个三维角度,把需要珍惜的东西一一罗列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并通过全方位的论述,特别是对于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做了详细的解说,读者可以既享受阅读的喜悦,同时又能够对自己进行反省。
  • 有一种策略叫定位

    有一种策略叫定位

    世界太精彩,世界上值得你追求的事业又太多,然而生命有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世界于你而言又有些许无奈。充满欲望的世界,人们又太浮躁,世界上有梦想的人太多太多,而世功产现梦想的人又太少太秒。很多人终其一生空怀梦想一辈子都游离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摇摆不定,他人在举棋不定中求索失败,又在浮光惊影的无情意争中错失良机。原因何在?
  • 越放下越自在

    越放下越自在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以平常之心处世度人,以从容之态演绎人生。从容是一种修炼,它不只表现于生命在得意之时豁达、稳健,更在于陷入不幸时的坦然与沉静,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常常占了人生中的大部分空间,而在交往中能够成为知己,成为能够为之倾诉对象的朋友却很少。一味地与生活较真儿只会让自己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 人在囧途,心在乐途:无法改变窘境时改变心境

    人在囧途,心在乐途:无法改变窘境时改变心境

    本书分上下篇,共十章,内容丰富,文字灵动,事例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学会如何在遭遇挫折和不幸时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进行正向思考,改变处境,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如湖水般波澜不惊,胸怀如大海般广阔无垠,人生如春天般绚丽光彩!
  •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追求成功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失败常常与人作伴。但强者总是不言失败,而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如果有人一遇到困难便中途退却,一遭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他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热门推荐
  • 总裁的晚熟小娇妻

    总裁的晚熟小娇妻

    霸道总裁实力宠妻,苦苦守候的痴情男以身试法,追求幸福。
  • 我是炼气期大佬

    我是炼气期大佬

    他叫陈平凡,但命却非凡。别人靠实力把他人踩在脚底,而陈平凡靠颜值!魅力值:9999999999999999+
  • 倾城影后:洛少宠妻如命

    倾城影后:洛少宠妻如命

    【温情似水卷】看到他和女人过度亲密的走在一起,她在拍卖会上一郑亿金,发泄怒火,事后她弱弱的问他:“我是不是太败家了。”某人微笑的答:“不会,我挣钱不给我老婆花给谁花,老婆不生气了吧,要是还生气,再拿我的卡去刷,刷爆为止,只要你高兴。”某女感动的扑进对方怀中,某男美人在怀,一夜涟漪。【娇妻如虎卷】“小洛洛,今天你家青梅出马找上门,说你们曾经海誓山盟、私定终身。”某女语气不善。某男正在愉快的啃着某女人的脖子,漫不经心道:“哦,你怎么回答的。”“我说你是我孩子的爸,早被我吃抹干净,让她有多远滚多远。”某男骄傲的道:“老婆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再给儿子添个妹妹吧。”说完,果断的扑倒、吃抹干净。
  • 快穿之女主是个冤大头

    快穿之女主是个冤大头

    快穿文,林玖上辈子可能就是欠他的,所以要用一辈子还啊
  • 寻回的梦

    寻回的梦

    一场噩梦让我彻彻底底地醒来了,可是我却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
  • 花马录

    花马录

    天下花马,苦寻良主。贼子纵歌,佞臣欢宴。若是天下无一鞍可乘,又何来一肝胆映月。
  • 雄图之业

    雄图之业

    一枪在手,天下我有。一个天才,经历堕落,从废材,一步步成长,横扫天下。这里的世界是权利和战争,一个人的力量决定不了走向。
  • 大周龙庭

    大周龙庭

    五国并立,已是大争之世,百家乱斗,只为那正统。吾本为质子,风浪来时乘风起,誓要做那大帝王。
  • 绝龙武

    绝龙武

    林遮天,觉醒的是废武魂?不!是极品武魂龙武魂。在以后的岁月中,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妖界公主,神族天使,都是自己的,红颜知己,杀神族,如屠鸡狗,一界魔神,轻易斩杀。修得逆天修为,最后争夺神位。诸神的黄昏来临了。
  • 重生影帝:我的粉丝是大神

    重生影帝:我的粉丝是大神

    【临近完结,放心观看】耽美!!!说起来,黎洋还是很满意重生后的日子的,每天减减肥,打打游戏,当一只阳光宅男,岂不是比上一世在娱乐圈中快意多了。再说了,他还在游戏里捡着一个大神师父,又顺带做了自己的师娘,从此独得圣宠,横行游戏。只是,让黎洋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这神一样的师父,竟然是重生前的自己的脑——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