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0700000026

第26章 看望艾青(2)

那天,在病房,我和陈明同志交谈间,一位护士走过来,请陈明去接电话。归来后陈明告诉我是叶(圣陶)老打来的,询问丁玲今天的病情。我知道已届92高龄的叶老也正在另一所医院住院,却还这般关心他人,这实在是格外令人感动的事。陈明说,叶老差不多三天两头来电话关切丁玲的病情,这使我想起了丁玲与叶圣陶先生的深情厚谊的一段佳话。那是1927年,正在北京流浪、正在北京思考的23岁的丁玲,为了解剖社会,宣泄自己内心的苦闷,诅咒和声讨黑暗的旧社会,她找到了一个工具,一件武器——那就是笔,手中的笔。她拿起一支笔来,写下了她的最初的小说《梦到》,投给郑振铎、叶圣陶主编的《小说月报》,被叶圣陶从一般来稿中发现采用了。由此丁玲走上了文学道路。发现一篇稿子就是发现一个人!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推出一个文学新人。可以想见,这种特殊的情谊自然不一般。多年来,丁玲对叶老一瓣心香,没齿难忘。同样,叶老对丁玲也一向是关怀备至。因此当丁玲病情严重的时刻,叶老对之格外焦虑,格外关怀。

如今,丁玲已经去了。她坚强地走过了漫漫的82个春秋,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早晨,希望的阳光。

她是从战斗的风雨中走过来的一位战士,一位人民的作家。

人民,将会永远记着她,一个大写的人——丁玲。

1986年3月12目凌晨,北京.

桑干河畔的记忆

倏忽间,前辈作家丁玲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然而她杰出的著作,她的思想精神,却长留人间,鼓舞着、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最近几年,我曾几次有机会回到桑干河畔的河北涿鹿县温泉屯村。那里是丁玲同志创作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生活根据地,也是我在六十年代初下放锻炼的地方。如今,当我站在桑干河畔温泉屯村口“丁玲纪念馆”前的大槐树下,思绪万千,许多往日的记忆一幕幕闪现眼前。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解放前夕,丁玲曾在张家口地区的涿鹿县一带参加土地改革,较长时间生活在温泉屯村,她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人文历史十分熟悉,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许多环境背景和人物原型,大都取材于这个村和这一带地区。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农村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艺奖”。丁玲将其奖金捐赠给了新中国妇女儿童发展事业。1954年春天,她和陈明同志在张凤珠(时任丁玲秘书)的陪同下,又回到温泉屯村,看到村里的变化,人们精神面貌的焕发,十分欣慰。她想农民的生活有了改善,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于是便又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一部分稿费,为温泉屯村建立了文化站,购置了黑板、乐器和书籍报刊等,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有一个干部下放农村锻炼的制度,我们那时都很年轻,在下放干部之列。我和作家宗璞、闻山、郑文光恰好下放到温泉屯村。那时,河北张家口地区的涿鹿、怀来两县正是中国作协和中国文联干部下放的基地,许多诗人、作家都在此经受过农村生活的锻炼。每人时限一年,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当时我们在村里常常听到人们念叨起丁玲,亲切地称她为“老丁”,说她住在村里时,常常走东家、访西家和大伙拉家常,嘘寒问暖,贴心得很!听说她还在大上海待过哩,又到过延安,是个有名的大作家呢!可却一点不摆架子,和俺老百姓打成一片,对待乡亲们可真亲。

六十年代的“文革”前,我作为《人民文学》的编辑,曾去“北大荒”农垦总局组稿,有天我在佳木斯的农垦局招待所有幸见到丁玲和陈明夫妇,她们那时在汤原农场生活和劳动,虽是经历苦难,却依然坚强面对,她在农场一边劳动,一边向农工们普及文化,带动了农场的年轻人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潮。她和密山、汤原的农工们、战友们在风风雨雨和共同劳动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无论怎样的处境,她始终保持着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她说:“在北大荒,我有新的成长,我更为稳定。多谢老百姓呀,我永远不能忘记他们。”她曾强调作家“到群众中去落户”,提倡作家要深入生活,她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身体力行。当然,时代在发展,至于如何深入生活,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应该毫无疑义的。

此刻,我想起,1985年的春天,《人民文学》杂志社曾在首都剧场举办系列文学讲座,阳春三月的一天,我们邀请丁玲同志作了一次演讲。面对1000多位热心的读者听众,丁玲以自己亲身的创作经历,告诉读者朋友们:写作,要向社会学习。她说:“常常有人问我,你当作家经常读什么书,受什么书的影响,受哪位作家的影响?我想了想,我就读了一本书,读了社会这一本书……我写东西不是从书本上来的,不是从想象中来的,都是从我眼睛里见着的,社会里经过的……总之,不要脱离生活,要经常深入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

对于她精彩的讲演,听众报之以热烈的掌声。她仍是十分强调写作要深入生活,要到群众中去。

丁玲,作为一位杰出的现代作家,她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她丰厚的著作受到群众的喜闻乐见,她的文品,人品受到读者的崇敬,因此她晚年病重期间,以及1986年3月4日不幸逝世后,读者和人民群众对她的关切和爱戴之情,令人深为感动。这也是我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

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在北京协和医院。

当时,我因在中国作协创联部工作,负有联络作家的任务,得悉丁玲同志报病危,头天晚上我陪同中国作协领导同志去了医院,她已经在急救室。几天前的2月27日上午我也曾和创联部的孙德全几位同志去医院探望,她正处于昏迷状态。当时已报病危,医生正在全力抢救。

那天,在病房,我和陈明同志交谈间,一位护士走过来,请陈明去接电话,归来后陈明告诉我说是叶(圣陶)老打来的,询问丁玲今天的病情。我知道当时已届92岁高龄的叶老也正在北京医院住院,老人却还关心着他人。陈明同志说,叶老差不多三天两头来电话关心丁玲的病情。这使我想起了丁玲与叶圣陶一段文坛的佳话。

那是1927年,正在北京创业的23岁的丁玲,写下了她最初的小说《梦珂》,投稿给郑振铎、叶陶主编的《小说月报》是被叶圣陶从一般来稿中发现并采用了。由此丁玲走上了文学道路。发现一篇作品就是发现一个新人!因而丁玲一直感恩于叶老。也因此对于丁玲的病情,叶老格外焦虑,格外地关怀。

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有作家、艺术家,科学、文化界和部队的许多她的朋友和战友,还有素不相识的热心读者。

当时,丁玲病重住院的消息传到桑干河,传到北大荒后,当她的乡亲们纷纷派出代表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赶往医院,真诚地向她表示亲人般的慰问。他们伫立在由于做过手术已经不便讲话的病人面前,陈明同志大声向丁玲介绍后,她嘴角微微嚅动,想说什么却已经不能够出声了,她的眼角露出了泪痕。在场的我们也深深感动,不觉潸然泪下。

然而病魔却终于过早地夺去了丁玲的生命。而她还有满腹文章要写哪!

2011年初春二月,北京.

举着生命的火把

清晨,迎着朝阳,我骑车由京郊北苑急匆匆赶进城上班。刚一到办公室,王蒙同志沉痛告诉我说:张天翼同志逝世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我为之一愣,为之吃惊。虽说天翼同志已是高龄,加之1975年之后,他因突患脑血栓,失去语言能力,行动也不方便。但由于他顽强的毅力和坚持锻炼,近年来身体状况日渐好转,精神状态极佳,人们期望并相信他会长寿的。谁会料到他竟如此之快地离开我们而去了呢!

作为后生晚辈,作为一名在他曾经担任主编的《人民文学》编辑部工作的我,以及我的同事们,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心情是多么沉重,多么悲恸!

当即,在王蒙同志的建议下,我和王蒙、刘剑青立刻驱车赶到张天翼同志家里,向他的亲属——夫人沈承宽及女儿张章表示了哀悼和慰问。

对于张天翼同志的去世,沈承宽也毫无精神准备。因为他并没有患重病,更没有住院,开春以来,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还格外的好。当晚,和往常一样,看完电视新闻,听完天气预报,八点多钟之后,他就进卧室去休息了。往日也是这样,他的生活一向很有规律,有条不紊。只是夜里十一点左右,沈承宽忽然听到一下声响,好像是一件小东西掉下地的声音。按说那是很轻微的声响,可是细心的夫人却急忙起身观察,原来是天翼同志用来吐痰用的一个塑料器皿掉在了床下。咦,仔细一听,他的呼吸急促,有点反常。身子也发凉。沈承宽立即拨电话给首都医院值班室,紧急报告了病人的病情。不多时,急救车便将天翼同志接进了首都医院。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不幸于次日——4月28日凌晨两点,我国著名作家、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同志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天翼同志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文学活动,一生勤奋笔耕,留下了包括小说、杂文、评论、儿童文学等各种文学样式的数百万字的作品,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逝世,无疑是我国文学事业的极大损失。

同类推荐
  • 静静流淌的河

    静静流淌的河

    诗歌如同音乐,富有韵律、节奏的变化,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产生出动人心弦的共鸣。写景时瑰奇独特,抒情时低回吟咏。晦涩的音调,神秘的隐喻表达悲哀、失望、痛苦和死亡。视觉,听觉,幻觉在字里行间起舞。沉睡的石雕,断碣残碑,空旷孤寂的草原,静静流淌的河流,令人心酸的落叶,等等,伴随着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而绽放。
  • 心如流水

    心如流水

    贫困地区更期待着由它自孕言和培荞的优秀人才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故里,用他们的才智,让这一方负重的贫瘠之地尽曱地摆脱“贫困循环”的窘境。在贫困地区自身利用政策吸引和激励机制之外,这一份期待的实现,来自干贫闲地区真正高素质人才队伍群体的培芥和形成。我们拭目以待。
  • 父亲的爱子之情:背影

    父亲的爱子之情: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 表意的焦虑

    表意的焦虑

    从“文革”后的历史意识,到“先锋派”的形式主义实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九十年代的“晚生代”到“时尚前卫”,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变化紧张而匆忙。本书既揭示出那些最具有活力的创新景观,也分析那些激进变革引发的矛盾和困境。作者以雄健的理论思辨,集历史宏观把握与艺术微观透视于一体,其阐释高屋建瓴而又生动精辟。在同类研究中,本书独树一帜,不愧为一次勇敢的探索和开拓。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热门推荐
  • 第一驭兽师:庶女毒后

    第一驭兽师:庶女毒后

    她前世为特工杀手,在结界内幽闭三年,被迫穿越到都统府的无才无德的庶出五小姐身上。重生后的颜若倾被冠以主母身份被天下第一堡的龙堡迎娶入堡,奢靡极欲琳琅珠宝,差点没闪瞎了她的钛合金狗眼。她视财如命,而意外得知他竟是他国流落在外的皇子时,对权痴迷的她更奸笑连连。诡异多变的沧溟大陆,一场屠杀掀开千年前的血腥之恋,当神族敌忾魔族,揭开那暗涌的波涛,她又该如何选择?在这弱肉强食的异世,且看她如何修炼七系元素契之灵力,驭之神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逆袭沧溟大陆。
  • 网王之只为守护你

    网王之只为守护你

    盛夏赤日,还在逞着他的威势,吧火焰般的光芒猛射向大地,像要烤焦一切,毁灭一切似的。关叶灵坐在自己房间的床上,手里翻阅着一本体育杂志,杂志的封面赫然就是她本人,旁人的几个字却是——“天才网球公主关叶灵退役”……
  • 那家伙有点冷

    那家伙有点冷

    初识时他沉默孤傲,再见时他冷漠狠戻。她是个怕麻烦的人,然而明知不可靠近却一步步的走到他身边。楚轩:"我在心里为你树立一道围墙,我怕你看见我世界里的黑暗也怕自己抗拒不了你的温暖。"白雅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视线里总有你,不知不觉就将你住进心里。"他是女生趋之若鹜的校草,是老师眼里的不羁少年,是校区里的风云人物……而在白雅微眼里他就是楚轩。楚轩将白雅微拥入怀中,霸道宣示"我躲过你,远离你,给过你机会。现在我不会放开,你只能是我的!"[简介无能,内容精彩。官人,欢迎入坑^_^]
  • 娘子等等我

    娘子等等我

    她,一个冷酷,杀人不眨眼的杀手,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却意外穿越到一个华夏历史中并不存在的大陆,遇上他!他,一个无情,狠厉的王爷,在不经意的一瞥,便遇见了让他想一世珍爱的她!从此,脸皮厚如墙。漫漫追妻开始了......
  • 永嘉郡记

    永嘉郡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阳魔神

    九阳魔神

    叶天鸿意外得到了九阳魔尊的传承,从此踏上了一条成魔之路!他泡天下最极品的纯阴之体女子,凝练九阳魔胎,修炼人魔之身,成就人之魔王,纵横魔界,炼制九大魔头,成就一代魔皇,飞升神魔界,唯我独尊,十大真魔之身融合,成就一代魔神——九阳魔神。
  • 世界一角的爱

    世界一角的爱

    慕晓希(女主)是个平凡的女孩,怀揣着梦想来到大城市,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终于在设计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这途中,她遇见了苏景辰(男主),两人情投意合,却不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师父你怎么这亚子

    师父你怎么这亚子

    [甜宠轻松电竞]为什么好端端一个荣耀大神,他一旦成了你的师父,他就会变得非常菜?菜!各种菜……为什么好端端一个高冷师父,他一旦成了你的男朋友,他就会变得非常黏?黏!各种黏……林颜:“你怕生人吗?”白祎祎:“不怕。”林颜:“那你帮我生一个呗?”白祎祎:“……”
  • 书香苑子文

    书香苑子文

    随笔短文,旨在舒心。有缘遇见,但求知音。书香苑,子文豪。随心记,清平忆。梦里见花花不开,满身雪白走将来。
  • 弑天道帝

    弑天道帝

    灵武元年,太空中坠落了天地法则幻化成的天石,炼化天石的武者,就可以得到特殊体质而成为‘神体者’。炼化天石获得‘不朽仙体’的不死人林乱,飞升异界,斩灭三千荆棘,斗破亿万星河,揽六界神女、魔女、妖女,诛八荒鬼灵、妖邪、神佛,踏碎九天,放肆桀骜,帝临寰宇,成就无上道帝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