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0700000034

第34章 夜访赵树理(4)

今年初,我又多次接到于媛女士的电话,她又要出版一册《于右任诗词曲全集》,约我为此书写序言。虽然我生长在陕西,青少年时代就知道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杰出的书法家、诗人,标准草书的创立者,然而毕竟对于老的诗歌还没有更多接触和研究。但出于对于老的热爱和敬重,我再一次找出我在大学时代收藏的《于右任诗选集》,从辛亥革命前的《杂感》“柳下爱祖国……”读到1962年的《望大陆》遗歌,从于先生的千余首诗、词、曲中,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于先生的思想、情感无论是早期的愤怒直呼,或者晚年的悲痛抒怀,都没有逃避社会现实和脱离劳苦大众,是一部凝结中华近代史的史诗。它再现了先生炽热的爱国、爱民之心,坚贞不渝的救国救民之志,刚直不阿的高尚品格,质朴无华的平民作风。他的诗歌始终贯穿了爱国主义激情,爱国主义在他的诗歌里是一曲波澜壮阔的主旋律。

于右任先生的青少年时期,时值国家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之时。于先生自幼接受进步学者朱佛光、毛俊臣等人熏陶,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青少年时代他就以文天祥、谢叠山为楷模,确立了推翻满清封建帝制,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和远大胸怀。从他22岁写的《杂感》“柳下爱祖国,仲连耻帝秦……”一诗中,即可看出他“报仇侠儿志,报国烈士身”的豪情壮志。那时候清政不纲,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列强侵入北京,慈禧太后母子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逃到陕西,他在《兴平咏古》中“女权滥用千秋戒,香粉不应再误人”,于先生欲上书陕西巡抚岑椿萱,请其手刃西太后和光绪皇帝,为同学阻拦。“太平思想何由见,革命才能不自囚”,当他一旦认识到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和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候,即勇敢地投身于以孙中山为首的、以反清为主要对象的民族民主革命潮流中,他的《从军乐》“中华之魂死不死,中华之危竟至此!同胞同胞为奴何如为国殇,碧血斑斓照青史”,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真实写照。在这个时期,他南走上海,东渡日本,办报办学,著文写诗,反封反帝,鼓吹革命,不遗余力,成为孙中山同盟会与国民党的活动家,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之一。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对宋教仁先生下毒手,于右任是目击者,他悲愤至极,撰写悼词“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吾又何记?”原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共和”胜利了,在一片胜利声中,革命果实却落在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投机善变的旧势力手中,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被袁世凯代替,黄兴被打败,宋教仁被刺死,旧势力已当权,广大民众的真正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立即遭到残酷镇压。在这种形势下,于右任先生开始意识到国民党在辛亥革命中脱离基层人民群众的支持,如鱼“失水”,依靠军阀、帮会闹革命的那一套做法值得思考,且国民党人缺乏“真才”许多人对此尚不认识。而他在《出京》中写道:“几见神龙愁失水,始知屠狗少真才。无端宣武门前啸,声满人寰转自哀。”此时的于右任积极支持和追随孙中山“一次革命”,反袁护国。后又回陕督师,继续与北洋军阀斗争,虽几经挫折,他没有退却,仍奋斗不息。直到1924年1月,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赞成国共合作,拥护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认为国共两党宜合不宜分,他提出了“分则两损,合则两益”的正确主张。

1926年北伐中,于右任经李大钊派遣,赴苏邀请冯玉祥回国,重整旧部,进军西北,策应北伐战争并解西安之围。在莫斯科他受到列宁和十月革命、苏维埃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的影响,有感而发地写出了40多首歌颂列宁和十月革命、克里姆林宫、红场的诗歌,如“一片红场红又红,照耀世界日方中。列宁同志何曾死?犹呼口号促进攻”。他联想到辛亥革命的失败,认为“转悔当年起义早,方法不完得不保”。1927年4月,于右任手书《舟入黄海》歌一首,赠给邓宝珊,诗中这样写道“苍鬓如戟一战士,何日完成革命史?大呼万岁定中华,全世界被压迫之人民同日起!”由此可以看出,于先生当时对中国大革命激情满怀,并且预料革命的胜利,就在他这首诗写成的同一个月,他也万万没想到,以蒋介石反共剿共倒行逆施。特别是“九·一八”后蒋介石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和对国内各地赴南京请愿学生的大肆镇压,更加引起了于右任的不满。

抗日战争时期,于先生赞成团结抗日,赞成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并且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38年1月《新华日报》创刊,于先生受周恩来之托书写了报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反对蒋介石挑动内战,主张和平建国;于先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十分钦佩,在重庆谈判期间,他以国民党元老身份宴请毛泽东、周恩来。当他得知国民党内有人要对毛泽东下毒手时,采取将计就计的策略,直接质问蒋介石,保证了和谈期间毛泽东的人身安全。解放战争后期,于右任一直希望国共和谈成功。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总统之后,他曾打算北上参加国共两党的北京会谈,周恩来同志对此表示十分欢迎。于先生1949年在《闻文白自北平来有感》中感怀“彩凤身无双羽翼,雕龙何日启重天?”由此,更能理解先生在坚持国共再次合作的迫切心情。

由于国民党政府顽固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南京政府迅速土崩瓦解,逃至台湾,于右任于1949年11月,被胁迫离开大陆,去往台湾,这违背了他的心愿。在台湾孤岛上他经常思念大陆,思念故乡。先生越是到晚年,思乡之情越殷,深切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如1951年,他在台北《生日游草山》中“白头吟望中原路,待我归来寿一杯”;1952年,《再游柑橘示范场》“同人争向中原望,天放晴光亦快哉”;1955年,于先生在《高雄道中》“闻说人间新灌溉,十年万井已成功”;1957年,写《题林家绰写牧羊儿自传》“夜深重读牧羊记,梦绕神州泪两行”;1958年,于先生《作明月诗二首》“痛心南来雁,不忍哀号过战场”,在他写《书钟槐村先生酬恩诗后》“垂垂白发悲游子,隐隐青山见故乡”,同年又写《忆内子高仲林》“梦绕关西旧战场,迂回大队过咸阳;白头夫妇白头泪,亲见阿婆作艳装”;1959年写《望雨》“更来太武山头望,雨湿神州望故乡”;1961年,作《有梦》“夜夜梦中原,白首泪频滴”;1962年,作《梦中有作,起页记之七绝》“剪断云霾天欲晓,划开时代气方新。昨霄梦入中原路,马首祥云照庶民”,也就是在同年的元月24日,于先生写下了震撼世界的不朽爱国诗歌《望大陆》,诗中无限悲痛地抒发了先生对故乡、对大陆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台湾海峡两岸骨肉同胞渴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宋代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辞世之前,留下一首《示儿》,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九州同”。于先生岂不也是如此!

他带着难以瞑目的遗憾没有看到祖国统一,《望大陆》不愧为于先生一生中的峰巅之作,也是他的千古绝唱。先生欲将血泪寄山河。正如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当选总理后,在举行的第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提问“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时,他说:“说起台湾,我很动情,不由得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温总理当众吟咏了于右任先生的这首《望大陆》诗,并说“这是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于右任先生的忠诚爱国之情是始终如一的,如今诗人的知音温家宝总理再一次向世人宣告,这也是对先生在天之灵的告慰。我们坚信:台湾迟早要回归祖国,国家一定会统一。当台湾回归祖国,国家统一的那一天,我们一定会告慰于翁的。

于媛主编的这本辑入了1115首的《于右任诗词典全集》,可以说是于先生逝世四十年后,收集最全的诗歌集。这些诗歌记述了近代以来许多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写照。于右任先生的诗,曾经激励过几代人的革命情怀,他的诗篇历久而弥足珍贵,堪称一部厚重的爱国主义史诗。

这一部卷帙浩繁的皇皇大著《于右任诗词典全集》的搜集、整理、编辑和出版,无疑耗费了主编于媛的巨大的精力,她的辛劳和奉献相信海峡两岸和世界华人的读者是不会忘记的。

今天,我们重读于右任先生的名篇佳作,对于激发我们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更是有着强烈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深刻启示。

2006年.

同类推荐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中国作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十几年中作品被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本套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活在珍贵的人间》为励志卷,由爱与会爱、财富品质、眼睛里探望他的祖国、活在珍贵的人间等等,篇篇角度不同,视觉独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励志的散文选。
  • 巴金与《收获》研究

    巴金与《收获》研究

    本书研究《收获》这份对当代作出独特、重大贡献的文学期刊的存在和价值。主体部分将文学理论和人物访谈相结合,对巴金与《收获》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都依据实证材料作出了阐述。
  • 新湖畔诗选(三):万物都是亲人

    新湖畔诗选(三):万物都是亲人

    本书收录了将近60位诗人的诗歌,其中的诗歌既有湖水的柔软细腻、涤荡肌肤,又葆有山石的坚硬刚烈、百折不挠。如今需要的是具有湖山的气味和秉性的诗人,而且牙齿要足够坚硬,吃螺丝钉、啃硬骨头,必须能吞得下这些五光十色的雾霾和噪音,更要容得下这片永恒流转的山水。
  •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是安抚现代人浮躁心灵的文化读本,是启迪心智的生活导读手册。孔子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围绕类似问题,作者依据《论语》原文同时又跳出原文,通过丰富的历史掌故来解读孔子,通过广为人知的成语来诠释《论语》,让人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告诉人们幸福之道、为人处世之道、孝敬之道、教书育人之道,等等。
热门推荐
  • 重新复制

    重新复制

    马少东,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高考中却意外遭人陷害,万念俱灰之后,跳入山崖自杀却意外获得一神秘组织的复制,被注入东川烈血,并接受了神...
  • 顶级婚约:老婆离一归二!

    顶级婚约:老婆离一归二!

    结婚三年,盛宠三年!却是不料下午查出怀孕,他晚上就递给了她离婚协议,原因竟然是因为那个女人回来。慕薇伤心欲绝,拒绝他所有的补偿,钱,房子通通不要!只带着肚子里的孩子消失在他的世界。而她不知……,他爱她,宠她上天,宠到最后怎么也没想到她竟然是……!?五年后。她代表慕氏回来,成为他的强势对手,并对他未婚妻的娘家展开惨绝人寰的攻击!楚墨霆:“你就这么恨我?”慕薇:“楚总和五年前一样还是那样自以为是,你以为就凭你也配让我对那个女人出手?”楚墨霆:“自以为是?你不是很爱?”慕薇噗之一笑,内里却心酸,‘爱……?’深奥,又让人豪无出路!
  • 三生神魔决

    三生神魔决

    万万年前,魔神上天趁天道轮回新生之际,乘虚而入,欲挟天道以长生,造成“大黑暗时代”。仙帝沧海建立天庭联合众至强成为抗天者,神魔大战之后,沧海将上天封印三界圣山之上,自此大黑暗时代过去,天帝成为历史……而那仙山下被仙子救下的凡童归来,是否能成就那十圣归一,重建新天!凡能胜仙?地球神话时代,竟是修仙的末日?九命在这里公布一下三生的书友群:532386340,欢迎大家进群聊天互动!
  • 温文尔雅似他

    温文尔雅似他

    “简小姐,不知可否借简小姐的余生说话”简琬笑了这是她的顾医生,名字叫顾君书跟他的名字一样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超神开始的穿越

    超神开始的穿越

    同人文。简介是不可能简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简介的,只有水数字才能维持的了生活的。
  • 守护科技

    守护科技

    与主角一起在末世中,毁灭一切敌人,星际系列,魔兽系列等系列守护人类,直到无须守护群号514327248
  • 地表我最红

    地表我最红

    唐小文得到了一个网红系统,接着他的人生轨迹完全改变了。文风偏幽默搞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素手成擒:妖王,拐回家

    素手成擒:妖王,拐回家

    蓝月向来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是软柿子中的软柿子。这颗软柿子有一天竟然凭空消失了,转眼来到了妖异诡谲,危机四伏的异度空间!前路多舛,众人不禁替她捏了把汗。万万没想到,她竟然不声不响地拜了师,学了艺,不动声色地各种左右逢源,各种逢凶化吉。最后还不忘擒获一只大尾巴狼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说我软,看我不声不响摆平各路妖魔!道我呆,看我毫发无损游走异世三界!笑我傻,看我步步为营觅得倾世郎君!这,就是软柿子蓝月的内心告白。
  • 南田画跋

    南田画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