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0700000069

第69章 魏巍远行(3)

不久前我还收到他的一封长长的信,那是为了陕西省政协创办《各界》一本刊物的事。他让筹备这个刊物的负责人马治权带上他的信找我,希望我为家乡的事帮忙。读着他的信我深为感动,据说当时他已经处在病中,还操劳着这件事,我能不为之动情动心么?!我记得每次我回西安,只要他知道了,我们总要见见面,聊聊天。他是一个很讲情谊、很重友情的可信赖的朋友。他的过早逝世,毫无疑义,对我国文学事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他的逝世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忠诚的朋友,知心的文友。

安息吧!路遥,我年轻的朋友!

1992年11月寒风飒飒的初冬夜,急就.

编辑部的老师们

人的一生大概会有许多老师,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老师。在学校,读书期间给自己讲授过课程的,直接培养、教育过自己的当然是一生难忘的恩师。毕业后投入工作,走向社会,在社会生活的海洋里需要继续学习,继续接受教育,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这方面又会有更多的老师,也会使你毕生难忘。

今生,我也不曾想到自己竟做了职业编辑。编辑,是一项富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的崇高职业。即所谓我们大家通常讲的“为他人做嫁衣裳”,“为他人作铺路石子”,“为他人作人梯”等等含义。这种精神的培养并不容易,说实在的,在大学读中文系的学生,谁不向往成为一名作家、评论家?干吗参加工作后在编辑部将自己埋在了一大堆来稿中,阅读和处理他人的稿件,“浪费青春”?巴金同志在一次文代会上的讲话中曾深情地说:许多做编辑工作的人不是不会写东西,不是不能写东西,许多人是具备创作条件的,是能够大有作为的。只是他做了编辑,要帮助别人,培养别人,必须做出牺牲。

这段话给我印象很深,是理解,是勉励,也是公正的评价。

我在从事编辑工作中就有着许多难忘的经历,难忘的老师。最初我刚刚由大学校门走进编辑部做编辑工作的启蒙老师就是著名作家、评论家黄秋耘。那时是在青年文学刊物《文艺学习》编辑部。当时这个刊物的主编是出色的女作家韦君宜。黄秋耘是刊物编委兼编辑部主任,实际负责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他为人随和平易,又学识渊博,所以我愿意接近他。后来又陆续知道他的一些历史,他还是一位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的“老革命”呢。那时他和蒋南翔、杨述、韦君宜同志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由于爱国,勇敢投身于澎湃的学生运动。

遇到这样一位既是老同志,又是老作家的老师,是我的幸运。在编辑部,我是作为见习编辑,先从收发、登记稿件做起,几个月之后开始看一般来稿,从中挑选出可供版面用的稿件送组长、编辑部主任复审和审定。所谓见习,就是跟着看跟着学呗。那当然就有学好学不好之区别,提高得快与慢的区别。秋耘同志却几乎每天都要来翻看一下我们几个“见习”处理的稿件,告诉我们这一篇为什么可选,那一篇为什么不可用。结合来稿,谈题材,谈人物塑造,谈故事结构,谈写作技巧,谈如何发现和培养青年作者等等,我们听得入神,他也讲得动情。他是广东人,一口“乡音未改”的广东腔,最初我们有时好费劲才能听懂他几分之几的话,后来听多了听惯了就听明白了。他对于我,真是手把手地教,言传身教,一步一步引导我学会做编辑工作。他给予我许多切实的帮助与扶持,也教给我许多宝贵的知识,我是永生难忘。

后来,由于工作调整,我又进入全国性的大型文学刊物《人民文学》编辑部工作。没有想到一干就是30多年。在这儿,我有幸在一批先后担任《人民文学》主编、副主编的老作家、著名作家张天翼、陈白尘、李季、韦君宜、黄秋耘、张光年、严文井、袁水拍、李希凡、葛洛、王蒙等直接领导下工作,他们个个都是文坛骁将,驰名海内外。个个主编刊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新鲜“招儿”。那时,《人民文学》在读者心目中是文坛“圣坛”,许多作家的成名作大都发表在《人民文学》上。许多今日活跃在文坛的有成就有影响的中年作家大多也是从《人民文学》走上文坛的。这是历史的事实,也是历史的功绩。

他们每个人对我都有着难忘的师生之谊。至今想起来仍令我感动而感激。比方张天翼、陈白尘主持工作时,办刊方针就很开阔而开放,团结了许多作家,组织发表了许多必定进入文学史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之作。后来,诗人李季从兰州回来,也担任了副主编,刊物如虎添翼。对编辑部内部实行岗位责任制,让每个编辑放手工作,大胆工作,独当一面。做对了他予以肯定和鼓励,做错了及时提出纠正。

那时,我担任散文、报告文学编辑工作。主编李季提出:人人当主编,人人心中要有一本《人民文学》。这个口号使大家大大加强了责任感,主动、积极、热情地为刊物努力工作。由于搞散文、报告文学,必须迅速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就需要经常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那些年我每年有大半年在外边跑,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上海到新疆,从河南下湖南,又到云、贵、川,穿梭流动,跑遍了全中国。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发现可写的题材线索,就抓住不放。就地物色和组织作家采写。李季同志下死令说:你们出去,时间长短不要紧,但要抓到好稿子;稿子你们在外边基本上把它改好、编好,拿回来的争取是成品,能上版面。抓不到稿子提头来见!

好家伙,这是多大的压力哪!可正是有了这样的严师,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

刚刚粉碎“四人帮”后,诗人、评论家张光年(光未然)出任《人民文学》主编。他的胆识与魄力至今令我难忘,令我钦敬!印象最深的几件重大事,一是关于刘心武的《班主任》,编辑部收到这篇来稿后,感觉到,这是一篇带有突破性的作品,但又觉得十分尖锐,能否公开发表,大家都很犹豫,拿不准主意。于是这篇稿子就呈交主编裁定。张光年同志看过之后甚为赞赏,他当即断然拍板:马上发表!这期刊物出版后,《班主任》引起轰动。

另一件事,也是关于一篇作品的命运的决定,即当时轰动文坛的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我作为责任编辑陪同徐迟同志采访。为了深入采访,徐迟住在了中关村科学院的招待所。在见到了陈景润第一面之后,我当晚赶回城里当面向主编张光年同志作了汇报。因为当时对于陈景润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说法不一,评价不一,张光年同志说现在中央提出要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就需要知识,需要知识分子。陈景润有缺点,但他多年如一日地坚持钻研“哥德巴赫猜想”的精神是值得表彰的。报告文学就是要抓这些人物写,你陪徐迟把它搞出来。又是果断的拍板。

类似的事一时无法一一详述。总之,在我的编辑生涯中,这些先后的领导者、文学前辈,他们言传身教使我受到的教益深刻难忘,我一直把他们作为我的文学事业上可敬重的老师。这些老师中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健在。健在的,我由衷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1994年秋高气爽日.

胡同的岁月

北京古老的胡同体现了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历史的悠久,岁月的沧桑,条条胡同恐怕都有它说不完、道不尽的灿烂的历史和动人的故事。

我从60年代初起所居住的小羊宜宾胡同就是这样。这个胡同名我在大学读书时便已经知道。因为它是全国性有影响的刊物《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办公地址——刊物的封底印有“北京东城小羊宜宾胡同三号”的字样。那时作为学习文学的大学生把《人民文学》视为必读刊物。它每期所刊登的作品、新出现的作家、文坛动向都是我们所热切关注的,及至它的所在地址也引起我们注意。有的胆大的同学还不时向《人民文学》投稿。和我同班又同室的段平的一封信在《人民文学》“读者中来”栏目得以发表,段平和我们都为之雀跃。不简单,一个大学生的名字上了《人民文学》,为此,大伙鼓动段平拿稿费请客呢。可见,那时候《人民文学》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神圣。

不想,大学毕业后,我十分意外和荣幸地被分配到首都工作,而且是在中国作家协会。先是在韦君宜同志主编的青年文学刊物《文艺学习》做记者、编辑,1957年秋转入《人民文学》任编辑。当时,主编张天翼,副主编陈白尘,都是我所崇敬的老作家。从此,我进入小羊宜宾胡同三号办公。

同类推荐
  • 寻找索马里海盗

    寻找索马里海盗

    中国记者孤身闯入兵火战乱的索马里……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8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8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三册为诗:诗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五十四首外,另增加了八首。
  • 村上广播

    村上广播

    日式杂煮——村上味的鸡毛蒜皮和生存之道。“相当有问题”的村上春树的五十篇“相当有问题”的个人随笔。小确幸、唱片狂、寿喜烧爱好者、总之很爱猫的闲人村上。本书从2000年3月开始在杂志《anan》上连载,横跨1年时间,包括50篇随笔作品。“披萨”、“唱片”、“罗得岛”、“弗吉尼亚·伍尔夫”、“炸面圈”,单是这些关键词,已经足以吸引所有村上粉丝的眼球。当然,里面还包括很多新的话题,比如“火烧胸罩”、“柿籽问题”、“胡萝卜君”等,其中“鸡素烧”、“粗卷寿司”、“手卷”等和日本料理的话题有很多,整本随笔集充满了村上味。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从身为作家出道出席《群像》新人奖颁奖仪式时的记忆“关于西装”开始,边引用钱德勒小说里的台词,边对村上作品里主要的主题之一“死亡”进行考察,以“说再见”结束。“我觉得自己在相应的背景和音乐中得以从个人角度对二十世纪顺利告别。”(说再见)这一末尾的话表现出这本书标示着村上迎来了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成熟期或者说转换期这一重要节点。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热门推荐
  • 荒凉不分城里城外

    荒凉不分城里城外

    都说婚姻是座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可在当下社会,谁还在乎城里城外?城里城外真的这么重要么?有多少人结婚数十载,却一直进不了城……
  • 名侦探沈毅

    名侦探沈毅

    试写推理小说。。。。。。。。。。。。。。。。。。。。。。。。。。。。
  • 樱花盛开在初夏

    樱花盛开在初夏

    一部关于友情的小说,讲述的是方初夏和樱朵朵之间的友情变敌人的故事。中间有着初夏和安翰熙的纯情告白,还有被忍心背叛的友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虎贲万岁

    虎贲万岁

    1943年秋,日军为掠夺战略物资和牵制中国军队反攻滇缅,在华北方面出动了大量兵力,进逼常德。代号“虎贲”的国民党74军57师誓死保卫常德,8000勇士“以一敌八”,与日寇浴血巷战,坚守16昼夜,死伤殆尽。
  • 逐鹿欧罗巴

    逐鹿欧罗巴

    企业高管改行职教足球队,只因经济萧条,入股的球队成了唯一可以盈利的资产。纽卡斯尔联,一支盛产英伦本土球星的传统劲旅,几经沉浮,终于迎来质得飞升。“爱新觉罗·励华,把你经商管理的天赋用在足球上吧,你会是个好教练、好老板滴……”“纽卡复兴没有什么目标,唯一的目标就是欧冠,当然,英超先得拿十座。Areyouready?”“老板,你能把博格巴买来给我传球吗?tmd总得有人突破分球吧?”“什么?你要买莫德里奇?什么?要里贝里给我打替补,好吧,但愿他没有过气……”
  • 好运先生的新世界之旅

    好运先生的新世界之旅

    作为一个幸运女神向自己掀裙角的大学生,李奕向往异能,武功,机甲。坚信平行空间异世界。幻想过作为神仙和佳人游乐红尘,作为战神于末日之中力挽狂澜,成为大佬扮猪吃虎。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李奕他只是中二。结果一道能量射线把自己射到了看似一样实则不同的新世界。楼下王大爷打太极引得天地异象。神仙剧组拍出栩栩如生的灭世特效。来自平行空间的末世求救?李奕捡起地上的一块灵石幽幽叹息:“我除了幸运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呢?”
  • 混乱纪元

    混乱纪元

    这是一个混乱的纪元。纪元初开,人,魔,妖三族分立。三族共生,争斗不休,战乱不休。直到一位少年的出现。他平混乱,统纪元,挥洒下独属于自己的传奇。
  • 封灵随笔之风筝误

    封灵随笔之风筝误

    “其实有一句话我一直想问你。”“你问吧。”“你说是不是世上的人都是这样?连自己承诺的誓言都可以随意收回?”……风筝飞的太高,终归还是断了线……谁又能想到风筝里面藏着什么故事呢?纸扇、笛箫、匕首、古筝在它们的世界里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 傻女嫁到

    傻女嫁到

    下里村的傻女结婚了,听说娶她的男娃子要相貌有相貌,要身高有身高,要手艺有手艺,下里村人人都在猜男娃子是不是有什么隐疾,或者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小癖好,不然好端端的一个大男娃子,怎么会放着好好的的女娃子不娶,却娶了一位傻女呢?1V1、守护与成长、家里长家里短、甜是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