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8100000061

第61章 理财教育从小开始

2008年5月23日,我去北京授水河小学,给五年级学生上了一堂“理财教育”课。

“哪位同学说说,你对自己家的理财有多少了解啊?”我上台就问。

“我爸爸买的股票很有特点。别人买的都涨,他买的就跌;别人买的都跌,他的反而涨。”一个男孩抢先发言。

“那叫蓝筹股!”另一个男同学在下面大喊道。

看来,小学生对理财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正好进入理财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前面已经讲过,儿童接受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关键期。4~6岁正好是培养儿童数理能力的关键期。对于稍具难度的理财理解而言,培养的关键期为5~14岁。

不过,实际上很多国家对于下一代的理财能力的培养,早已有所提前了。

例如在法国,早在儿童3至4岁阶段,家长们便展开家庭理财课程,教育孩子基本的货币理念。10岁左右,法国家长就开始为小孩设立独立的银行账户,积极培养孩子的理财观。

回想一下,儿子也是从10岁开始对“钱”有了兴趣。

有一天,儿子郑重地对我说:“妈妈,和您商量一件事。”

“好啊!”我喜欢听“商量”两个字。

“过两天学校要组织春游,要坐汽车,买门票,天这么热,还要买点饮料,您能不能给我5块钱?”儿子掰着手指算着。

“可以。”我毫不犹豫。孩子出去玩,给点钱是应该的,何况他的理由那么“充分”。

儿子看我这么痛快,来了精神:“您可能好久没去颐和园了,里面许多地方都要门票,您能不能再给我两块钱?”儿子“得寸进尺”了。

我看那认真的样子,觉得这个理由也能接受,于是又答应了:“好吧!”

儿子看自己的“游说”成功,情绪更高了:“要不然,您再加1块,给我8块钱算了,万一有同学带的钱不够,跟我借呢!”

这话也有道理,看他那费劲的样子,我改变“战术”,“以攻为守”了:“这样吧,我给你10块,由你自己支配,节约归己,好不好?”

“真的?OK!您真是个痛快妈妈!”儿子喜出望外。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春游儿子只花了3块钱,用来买门票、交车费。

儿子的班主任告诉我:“这次春游,你儿子什么都不买。中午吃饭时,大家都去买饮料,他也不去买。我问他为什么,他神秘地告诉我‘节约归己’。”

后来听儿子说,许多同学买吃的、买喝的,春游变成了“吃游”;还有同学把剩下的钱买了小飞机,3块钱一架,一会儿就飞丢了好几架,多可惜呀!那些同学,一边扔飞机,一边说:“不花白不花。”

以后,我每月给他固定的零用钱,他知道算计着花了。省下的钱,他买了一套《机器猫》,看完又整套卖出去。

对孩子来说,理财必须有“财”。让孩子手中有可以支配的钱,他才会认真算计着花,如果都是父母的钱,他的想法就是“不花白不花”。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也要从小抓起。

在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是具体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

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做出选择;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出数目量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到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

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家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回避与孩子谈钱,怕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但同时孩子手中又有过多的零花钱,引发了种种成长中的问题。事实上,从这次特别的课堂中发现,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对自己家庭的理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也在大人耳濡目染下,对理财有了粗浅的认识,但基础、系统的理财教育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理财观念已在不断深入人心,儿童理财教育也正在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灾难之后,常常是理财教育的一个好时机。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北京大兴区一位18岁的中学生,将从小到大积攒的压岁钱10万元捐献给灾区。一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一片爱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可支配的金钱也越来越多。

面对这种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随即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如果没有及时教给孩子对金钱抱有健康的态度,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父母可能要面临6大难题:

·孩子沉迷于物质享受;

·因缺乏责任心,长期对父母依赖;

·在信用消费中陷入债务陷阱和人格陷阱;

·在经济上不能自理,容易丧失自信心;

·导致孩子把金钱与成功等同起来;

·对金钱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家庭冲突。

有位父亲十分痛苦地对我说,他上中学的儿子到处以他的名义赊账,请客吃饭。有时在饭店里,看到邻桌有他认识的同学,会和服务员说,那桌的餐费我也出了!每个月,父亲要为他还账达3000多元!

零花钱最多的孩子在中国。对中国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就是孩子生存能力的教育,万万不可小视。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其他人取代你。”如果让债主、奸商、警方、甚至骗子来代替你进行这项教育,那恐怕就会付出惨重代价了。

金钱是把双刃剑,越来越优越的生活条件本身不会对孩子有害,但是如果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那么金钱就会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罪魁祸首。

忽略孩子的钱商培养,孩子未来不会幸福。孩子不会理财,成年后如何去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呢?

钱商,要从小培养。

这是一位妈妈的故事:5岁的儿子和妈妈一起去购物,儿子看上一个十分昂贵的电动玩具,妈妈有些为难,说带的钱不够,儿子说,您可以刷卡啊。

5岁的儿子还对钱没什么概念,常常看到妈妈用信用卡付账,或者在ATM机上取钱,他甚至没想过钱是父母辛苦工作挣来的。

这里还有一个富家子弟培养孩子理财的故事。

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已富过六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为什么呢?其秘密就在家庭教育中对“钱商”的培养。

如果洛克菲勒家族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1839—1937)还在世的话,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2000亿,理所当然会是世界首富。生前,老约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虽然赚钱无数,但他的衣食住行却极其简朴。57岁退休后,老约翰专心做慈善事业。他先创建了洛克菲勒大学,因他的资助还促成了如今的芝加哥大学的诞生,随后又在1901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后来这个研究所因为卓越成就获得了12项诺贝尔奖,比任何同类研究所所获奖项都多。1913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7年他又在中国创办了最负盛名的医疗机构之一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

那么,老约翰和他的孩子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事实上,老约翰对自己和家人,却是节俭无比。他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们勤俭节约。每当家里收到包裹,他总是把包裹纸和绳子保存起来,以便重复利用。为了让4个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老约翰只给他们买一辆自行车。有时,老约翰的节俭显得有些吝啬,他惟一的儿子小约翰在8岁之前穿的全是裙子,小约翰解释说:“因为我在家里最小,前面3个都是姐姐。”

这就是老约翰对待财富的全部态度吗?

显然不是,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每年的捐献都超过100万美元。到老约翰过世时,他向社会各界捐款总额达5亿美元之多。这可是上个世纪30年的5亿美元!

小约翰继承了父亲老约翰优良的家教传统,他有6个孩子。

小约翰·洛克菲勒,是如何教育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传人的呢?

在教子方面,小约翰·洛克菲勒相当花心思,他有一套祖传教育计划。这些,是小约翰从他父亲老约翰那儿学到的,也是当年父亲教育他时所用家训和一些操作方法。劳伦斯·洛克菲勒是小约翰的第3个孩子。童年时期,劳伦斯与年长他两岁的哥哥纳尔逊关系最好,他们一起饲养兔子,然后卖给科学实验室换取零用钱。每个周末,孩子们从父母那儿得到几十美分的零用钱,至于如何支配完全由6个孩子自己决定,但是他们必须详细地记在个人的账本上,以备父母查询。劳伦斯和纳尔逊的零用钱往往不够用,这个时候,他们就只好自己想办法挣点零用钱。

这样做的目的,是小约翰希望家族的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节约教育和劳动教育。

小约翰鼓励孩子们做家务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100只奖10美分;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5美分,背柴火、劈柴火也有价钱。劳伦斯和哥哥纳尔逊,分别在7岁和9岁时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美分,长筒靴每双10美分。

劳伦斯是在林肯中学度过的,这所中学以其“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论而闻名。在中学时代,劳伦斯喜爱上了摄影、旅游和探险,他的这些兴趣全部得到了小约翰的鼓励和支持。后来,劳伦斯·洛克菲勒成为美国“风险投资之父”。

小约翰在他后来的人生中,拿出做慈善事业的时间要比他去赚钱的时间还要多,要知道,洛克菲勒家族是以赚钱闻名于世的。这些也是小约翰受父亲的影响,让他拥有赚取大把钞票的同时,充满善意的心境。洛克菲勒家族一直都热衷于慈善事业,这也是一种家族传统。

洛克菲勒家族中的人,不仅智商高,爱商高,且钱商也很高。

大概这些,构成了洛克菲勒家族经久不衰的原因。

其实,“钱商”和情商、智商一样,是孩子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技能,早点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消费及理财习惯,将使他受益终生。

同类推荐
  • 这样培养孩子最有竞争力

    这样培养孩子最有竞争力

    作者精心挑选自己工作、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40多个案例,以轻松智慧的语言道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家长在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书中有丰富的案例,又有深入的思考,是一本有思想、有智慧、颇具指导性的实证类家教读本。
  • 守护型婴幼儿保育:一位日本幼儿园园长的倡议和实践

    守护型婴幼儿保育:一位日本幼儿园园长的倡议和实践

    在少子化社会,特别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中国的父母恨不得什么都代替孩子做,结果便是大多数年轻人自私/冷漠/没担当,还不快乐。本书作者为男性,有30多年的婴幼儿保育经验。他认为孩子的各种能力与生俱来,父母和保育员的责任是“引发”和“培养”这些能力,而不是“替孩子做”;孩子的发育是孩子自己的事,发育具有连续性,父母不能拔苗助长,不能企图跨越发育阶段,否则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保育员必须相信和热爱孩子;婴幼儿也是有个性的,必须尊重他们的作息习惯,尽量满足他们的玩的欲求,从而培养孩子追求自由和对他人的责任感;允许孩子有困难时求助,在求助的同时学习自立,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并因此感到快乐。
  • 父母要懂心理学

    父母要懂心理学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这是一个备受家长关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说起自己的教子经头头是道!然而,他们却没有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好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父母意识中所谓的教子经验,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如果能够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 犹太人家教

    犹太人家教

    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犹太人家教故事,让我们感悟到了这个伟大民族的家教智慧。内容包括:“追求知识,学习是孩子一生的使命”、“崇尚智慧,一盎司的智慧比一磅的黄金更珍贵”、“尊重个性,培养孩子的独立和创新精神”等九章。
  •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群星璨灿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奇缘博士”基辛格,“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更给犹太人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近200则精彩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教子智慧。这些故事和案例都是犹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犹太教育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犹太人对教育最直观的看法与思考。
热门推荐
  • 穿书我与夫君又双叕死

    穿书我与夫君又双叕死

    她穿越了,得了一个温文儒雅的夫君,然后她死了。醒过来又得了一个傲娇小狼崽夫君,她在大婚又挂了。死了一次又一次,在重生她才发现,夫君全是一个人,而且她不是穿越是穿书。轮知道夫君是反派,黑的没办法洗的哪一种,她该捅吗?!
  • 双龙殇

    双龙殇

    他只是一个平凡到没有存在感的小人物,却莫名重生到异界,他没有灵魂寄体的大神师傅,也没有奇宝,凭借着他不屈不言败的精神,磕磕绊绊一路走到顶峰,他有生死与共的兄弟,有情深似海的红颜。且看他如何笑傲红尘,跟众兄弟一起颠倒天地。扭转乾坤。
  • 最幸运的事情不过遇见你

    最幸运的事情不过遇见你

    池伊,云海大学的泰语教师,她曾想象以后的另一半也许是一名老师,两人一同在黄昏笼罩下的校园散步就是最美好的事情,没想到对象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明星——秦叶城。秦叶城,退圈五年,再次归来,遇见几年前的她,他绝不会错过。
  • 鲸落海鸟归林

    鲸落海鸟归林

    缘转三生,情定三生他一直都是林拓,爱的一直都是他的伊儿。
  • 清晖如画

    清晖如画

    大梁女团队长梁徽泷携门面徐清、才华担当澜儿华丽出道!与恋爱脑男主杜舜卿带领的古尔战队展开激烈对抗。冠军到底花落谁家?精彩尽在历史架空甜文《清晖如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致一仙道

    致一仙道

    “少年,老夫看你骨骼清奇,天资绝佳,和老夫回去修仙吧!”“这话都老掉牙了,换句行不。”“小杂种!和老祖我回去修仙,要是不去老祖我就杀了你!”“客气点。”“这位公子,求求您,行行好,和小老儿我回去修仙吧,呜呜呜……”“……呃,我考虑考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五年等待候鸟之青春无悔

    十五年等待候鸟之青春无悔

    黎璃究竟是去了国外还是去世了呢?“裴你一生,永不分璃”这个诺言还会实现吗?黎璃又是否会战胜病魔?回归的爱情是否能够挽回几个年轻人的心?最终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呢?想要知道答案就敬请锁定《十五年等待候鸟之青春无悔》给你一个答案…
  • 位面学徒

    位面学徒

    或许,科学,就是人类用于观察世界的另一双眼睛。美妙的事物,美妙的景色,或者,存在心目中的,那个美妙的她或者他——就是因为睁开了眼,才引入了心灵深处。或许,在某些人眼中,秋日的红枫,春草的绿芽,和硫酸铜的璀璨,都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之中的习以为常——而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这些美景,或许只需要某一次不经意间的偶遇,就会触动他们身心之中的某一部分,让他们流连忘返——人走了,心仍在。PS.这是第三版简介了……原因是我不确定我书中的结尾是否是我写第二版的时候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