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300000009

第9章 现代美国的“中国诗群”(9)

惠伦二次大战时服役于美国空军,战后读完大学,到各学校任教,与斯奈德成为密友,一齐来旧金山参加“垮掉的一代”诗歌运动。

1973年惠伦成为禅宗和尚,1975年起任旧金山闹市区的“禅山中心”负责人,并在旧金山禅宗中心任讲师。转信禅宗后,惠伦保持了早期的垮掉式语言风格,认为他所感兴趣的东方思想不可能用当代美国人平常说的语言表达出来。

惠伦1960年以诗集《两个冰河期之间的回忆》成名,他的创作精力始终旺盛,出了十多本诗集,一些散文集和小说。1981年他的诗合集为《说够了》,这首《献给中国先祖的颂歌》几乎在总结中国诗学。

我赞美那些中国古人

他们留给我几个词,

通常是一个不明所指的笑话,一个没法捉摸的问题

一行诗,醉态恣肆地涂抹在一幅

泼墨画的边上——小虫,叶片

大师的讽刺画

涂在纸上,只使用一点儿墨汁

在瞬间刷出功力

他们的世界,其他几个世界,都早已

装在一个手提篮里进入地狱,这他们明白——

篮子嘘嘘飞走时他们欢呼——

在爆发的春雨樱花酒壶中圆寂

心里感到幸福,因为拯救了我们。

此诗曾在1960年“旧金山艺术节”印成诗传单,广为传咏。惠伦,以及美国西海岸诸州读者对中国诗的热情,可见一斑。

14.斯特利克(Lucien Stryk,1924-)

卢西安·斯特利克是美国诗人中一个狂热的禅的信徒,他是西北大学的“诗人住校教授”,他的专业课题是研究禅与诗歌创作的关系,著有《鹤啄:中国日本禅诗》(1981);《与禅相会:诗与禅》(1981)等多种著作,是企鹅版《禅诗集》的主编,俨然是当代禅宗诗学的权威。斯特利克自己的诗作也很受东方诗影响。他的诗于1976年合编成《诗选集》,得到诗论界好评。

斯特利克的论著,努力解读禅与现代诗,他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努力去体现这样一种契合。下引的这首诗选自他近年的诗作:

……我是个梦者

在孤独的路上,远离网络,

音响,虚拟现实

那些使日子麻木的东西。

我坐着

满心高兴,思索着草地上

蒲公英一层层的波纹。

其情景是普通的,其主旨是肯定世界上平常事物而否定语言表达悟性的可能。用这种方式来解释禅悟,的确是领会了禅的思维方式。

15.鲁伊特(Fil Lewitt,1941-)

菲尔·鲁伊特在旧金山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后,从事过各种职业,最后在日本任教时,皈依禅宗佛教。1970年他回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孟多齐诺建立了一个“禅宗中心”(加州有许多这种“中心”,可能这词比“寺庙”好听些,其活动也以自由参加为主,多种形式)。他自己出版多种诗集,深受禅诗影响。下面这首诗选自鲁伊特1980年的诗集《高了再高》(Hi Hai High):

黄花开始展开花瓣

谷地里吹来暖风

湖上起了涟漪

太阳升起后叠起腿坐着

清澈澄蓝的空气

蜜蜂的嗡营

10000条锐利的刻线

汇集在此,在此,在此

鲁伊特这本诗集的副题是“禅与野营艺术”。题诗为:“行高山,我选路,你找道”。诗语言简洁而意象脱俗。

16.吉福德(Barry Gifford,1945-)

巴里·吉福德是诗人、传记作家、小说家。他曾到日本研究虾类族文化,从而开始亲近东方文学。虽然他翻译法国诗歌,他的多种诗集大都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

曾仿王维《辋川集》作二十首。他的诗集《中国笔记》(Chinese Notes)是读中国诗人有所感而写下的,汇集成书,版式是中国式的函封散页。这首题为《在分手前》:

在分手前

我们度过整个下午

愉快地谈话

她去东方

我留下

可我会怎样度过

这个下午

要是我预料到

这次分手后

永远不会重见?

复杂的感情简约成隽永的警句,这首短作很得中国诗的神韵。

17.汉森(Kenneth O.Hanson,1922-)

肯尼思·汉森属于“西北诗派”,这个诗派是团聚在《西北诗刊》(Poetry Northwest)周围的一批诗人。美国西部壮丽景色使这派诗人的作品趋向于开阔,流畅而自然。

汉森早年在华盛顿大学学习过中文。1966年汉森的第一本诗集《任何距离》(The Distance Anywhere),获美国诗人学院的拉蒙特诗歌奖,该诗集第四部分是仿林和靖组诗。汉森的仿作使这位中国古典诗人的简朴清雅的风格语言上现代化了,从而使意象显得更生动。

论者认为汉森的诗作那种向生活经验开放的气质,那种以自然为一切诗歌逻辑的演示的信念,都师承了他崇敬的中国古典诗歌大师。

汉森长期执教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在他访问了他诗中写过多次的杭州西湖后,他对笔者说,“似乎在访问梦境。”汉森的“仿林诗”下文还会谈到。这里举一首他的《改作李后主》:

在他乡

春的诺言充满痛苦

中秋月满,季节轮转

尽是凄楚。

我怎能忍受

回忆往事。

昨夜东风

吹来时,我想起

往日的风,昔时的月,

失去的国家。无疑

宫殿还在

只是我爱过的容颜,

已经变了。他们问:

“他能经受住流亡,不再悔恨

就像春潮东流

把一切带向大海?”

这首诗题下有汉森自注:“李煜这位被废黜的五代君王被宋朝皇帝毒死,因为皇帝认为他的这首诗是暗指与一个企图使李煜复位的阴谋家的秘密接触。实际上这首诗只是表达了悲伤。”

18.海因斯(John Haines,1924-2011)

约翰·海因斯是美国当代诗坛上一个奇特的人物。他居住在邻近北极的阿拉斯加,从那里写出他充满北国凛冽风光的诗篇。

海因斯早年写诗时,熟读中国古典诗歌,尤其受到雷克斯洛思的影响。从我们所选的几首诗中,可以看到这种中国诗对他的独特诗风所起的范例作用。他说由于读中国诗,他在阿拉斯加诗篇中与“垮掉一代”相呼应。

这首《告别育空河》选自他1982年的诗集《冬诗》。据诗人来信说,在写这首诗时,他有意重现中国赠别诗的意境。

北地的蜜蜂之舞

雾中的花

好像一个

告别的姿势——

向南,你将有

好长的路要走,

在那里树林

中午垂下头,而且

从不下雪;

而我,在一个废园中

开始塑造

这个孤独的夏季。

19.斯奈德(Gary Snyder,1930-)

加里·斯奈德放在最后谈,是用他来压轴。美国现代诗从庞德起,到斯奈德,走过了一个中国影响的大循环。作为当代诗坛的领袖之一,斯奈德撑起了“中国风格”的大旗。他在当代美国文化中的地位不可低估。

斯奈德50年代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中文,同时参加垮掉派运动。50年代末旅居日本,出家三年,专习禅宗佛教。回美国后,定居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荒僻的内华达山区,身体力行地过简朴的“非文明化”的生活。

斯奈德的早期诗集合于1959年的《砌石与寒山》,是垮掉派最出色的诗集之一。此后,他在诗中努力把禅宗与中国的儒、道二家思想糅合,以此作为六七十年代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哲学。

垮掉派,甚至垮掉派的余波都已成了历史陈迹。但当昔日赫赫大名的诗人都渐渐消失时,斯奈德的诗歌创作却越来越丰富。近20多年,他被认为是垮掉派星散后创作成绩最大的垮掉诗人,几乎是垮掉派中唯一对“今天”拥有发言权的声音。

其实在垮掉派出世的1955年秋,旧金山六号画廊朗诵会上,斯奈德的诗也与其他人很不相同。典型的垮掉派诗,是艾伦·金斯堡直来直去的呼喊号叫,是格雷高里·柯尔索年少气盛的高昂抗议,是劳伦斯·费林盖梯的尖利指控;而斯奈德的诗,却是宁静、沉着,以大自然为题材。

当1956年垮掉派开始走红,成为报刊大字标题时,斯奈德却远渡重洋到了日本,一住十多年,学佛参禅。因此,斯奈德在垮掉派运动中并不活跃。但是,当灰尘落定,喧闹平息,人们看到斯奈德的诗正是垮掉运动中比较持久的东西。

斯奈德出生于美国西部一个农场主家庭,他的少年时代大部分是在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的荒莽山地度过的。很早他就不得不劳动谋生,中学和大学时代,他时常辍学,去做伐木工人、山林防火员、水手等各种工作。他熟悉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年纪很小时就是登山运动爱好者,时常露宿于野外。美国中西部的自然景色,曾经给罗宾森·杰弗斯这样的诗人以灵感,但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的另一面,是尼采式的对人类社会的仇视,在他们看来,大自然之永恒的雄伟壮丽,正是对人的卑贱猥琐之否定。当斯奈德开始对写诗感兴趣时,他很幸运地读到了中国诗,据他自己说中国诗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

我第一次读到英译的中国诗是在19岁,当时我理想中的大自然是火山口上49度的冰坡,或是绝无人迹的处女林。中国诗使我看到了田畴,农场,砖墙后面的杜鹃花丛——它们使我从对荒山野岭的过度迷恋中解脱出来。中国诗人有一种超绝的诗艺,能使最荒莽的山岭现出人性,证明大自然是人最好的住处。

客观地说,斯奈德没有成为杰弗斯第二,不能说完全是中国诗的功劳。斯奈德不是杰弗斯式的有钱的隐士,他作为劳动者生活的经验,使他对自然有一种更辩证的理解。如果人与自然的融洽是中国古代大师的启示,那它也是生活的逻辑。在他的第一本诗集《砌石》发表后不久,斯奈德对自己的诗歌生涯做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总结:“我最近才意识到我的诗的节奏与我做的工作和我的生活节奏相应……西埃拉内华达山脉的地理环境,把花岗岩石块铺成坚实路面的修路工作,使我写出《砌石》。‘你在干什么?’我问老洛依·马奇班克斯。‘在砌石。’他说。他选石头的本领简直炉火纯青,把琢磨过的石子嵌得天衣无缝。走着、爬着,安放着石子。我也试图用坚实、简单的短词写诗,把复杂性深藏于表面质地之下。我的诗行部分受到我在读的中国五言七言诗的影响,这些中国诗猛烈地撞击我的心灵。”

中国古典诗歌、内华达山脉的壮丽景色、改造自然的平凡劳动,这三者结合起来与斯奈德所醉心的美国印第安人艺术一起,融入一种独特的诗风。如果说其他垮掉派诗人破坏性成分居多,那么斯奈德的作品建设性的尝试居多,他提出一套返回原始的淳朴生活来治疗社会弊病的药方。

人们自然会问:这“部分”中国影响到底有多大呢?1981年冬我有机会与斯奈德长谈,我追问,他不假思索就回答说:

“在五六十年代是百分之八十。”

我听了颇为吃惊。但我们仔细看一下他在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可以看出这并非夸张。

斯奈德在垮掉派诗人中是小兄弟,50年代名气不大。虽然凯如阿克在以斯奈德为主人公写的小说《皈依佛法的浪子》中称他为“美国新文化的英雄”,当时听来真是一个典型的垮掉派奇想。

50年代末斯奈德第一本诗集《砌石》出版,没受到多少注意。一直到1965年此书再版,斯奈德请出了他的师傅唐代诗僧寒山,把50年代初他上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中国文学时翻译的25首寒山诗与《砌石》合编成《砌石与寒山》,就在这段时期,他渐渐成为有全国性影响的当代最主要诗人之一。

斯奈德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西部的山区的禅宗社区,这个社区没有现代化的装置,却自己养蜂、养鸡、种菜。当然,在美国,这样维持生计是不可能的,写诗更无补于生活,所以他每年冬季接连奔波于各大学,靠朗诵诗歌以赚取一年的生活费用。

近十多年来,他任教于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英语系。学院生活没有破坏他的创作冲动。1974年他的诗集《龟岛》(The Turtle Island)获普利策奖,被认为是环境保护运动进入美国文化主流的路标。他的长诗《长卷山水》(Mountains and Rivers without End)创作了多年,被认为是当代美国诗的又一《诗章》式伟构。1968年的《僻乡》(Back Country),1970年的《观浪》(Regarding Wave)影响也很大,而他的近年集子,如《执柯伐柯》(Axe Handles)和《在外淋雨》(Left Out in the Rain)读者评者依然很多,去年(1992年)出版了他的诗选集《非自然》(No Nature)。在当代美国诗坛,他的诗学和他的哲学,不仅活着,而且还在发展。

尽管下文中还将多次讨论斯奈德的作品,我们在此还引一首他的诗,选自他1985年的诗集《在外淋雨》,可以看出他的风格之一斑:简约、明朗、寓深意于朴实无华。

有些人喜欢浑身弄脏

修理东西。

他们清晨喝咖啡,

工作后喝啤酒,

还有人全身干干净净,

善于欣赏,

早餐喝的是牛奶,

夜里喝果汁。

有的人二种事都做,

他们喝茶。

斯奈德本人自命是体力劳动者出身,但他并不简单地以社会下层代言人自居,他希望在劳动中,生活中,获得更高的精神境界。下文将详细讲到他取得这种境界的道路。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他认为中国人,或东方人,才真正达到了此境界。

同类推荐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移民岁月

    移民岁月

    《移民岁月》是多项文学奖获得者、海外实力派作家曾晓文最新力作。是一部在东西方文化的双重背景下探讨人生与命运这一永恒主题,并突出友情、亲情和爱情的一部长篇小说。情节曲折,叙述流畅。
  • 为爱延续的生命

    为爱延续的生命

    记录了主人公遭遇噩运以来与家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作者试图通过那些一痛楚绝望的日子里悟来的道理,告诉天下所有和她一样承受苦难的朋友:在任何艰难田苦申都要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勇敢、坚强地去战胜一切困难。为求生存,一定要战胜心理的障碍和软弱,拉长生命的极限。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本书讲述了感动千万人的世界名人成长故事,包括荷马、亚历山大大帝、但丁、哥伦布、达·芬奇、哥白尼、米开朗琪罗、麦哲伦、塞万提斯、培根等。
热门推荐
  • 生存的探索

    生存的探索

    马斯洛人格动机的理论大多以笔记、谈话、试验、演讲的方式阐述的,整个思想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人物和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马斯洛的深刻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人格动机理论,本书在马斯洛著作《动机与人格》和《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一般阅读习惯,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人格动机理论的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
  • 十3

    十3

    研砚常常觉得自己是一口井。毫无生气,不起波澜。从温暖的阳光里坠落一根绳子,她义无反顾地伸出手。从她已然习惯的静默中逃离,向着阳光,坠入另一片静默。他们高傲地不屑着这个世界,厌恶着一切,逃避着万物的呼吸,在彼此的静默里相互靠近。在通向阳光的路程里,一个恋恋不舍,一个踌躇观望。以文字为生,以文字为药。他们这些人,擅长冷漠,擅长寻找同类。只有找到和自己一样冷漠的人,才能让自己的世界不那么单调,抱团不是为了取暖,而是结伴,结伴去往不那么厌恶的地方。仅仅是这一点,压抑着自己的厌恶。
  • 食探之孟家小厨娘

    食探之孟家小厨娘

    悬疑版:一场饕餮盛宴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而又波澜壮阔的故事……虐恋版:南柯梦醒大劫后,有情人终成主仆。搞笑版:男主被群殴打残晕倒在女主家门外,被女主捶醒扛回家:来,用我家的锅,吃我家的米!
  • 沈阳纪程

    沈阳纪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好狐族公主

    你好狐族公主

    话说在某个年代原本和谐的人妖两族突然大战,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来个穿越者,狐族公主又对人族太子起情意于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书泽楼

    书泽楼

    你要逆天,我必顺天,今日在此,我术佑与你星辰儿,彻底决裂……他术佑,一个在娘胎里边,待了九年的转世圣神!刚一出生,便被李辰儿的一个五年之约,给顶替了名分。转眼之间,五年之约已过,比起凡人来,还要差上一些的术佑,面对着早已成仙,并且改名为星辰儿的云梦山掌教仙长,能否拿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满天的星辰,因合只有我自己暗淡无光哪!那是因为当你发光之时,泽时代就来临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感谢你在我的世界经过

    感谢你在我的世界经过

    每个女孩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两个男孩,一个在心上,一个在远方。
  • 美女与野兽

    美女与野兽

    这是关于一位美丽姑娘和一只野兽的故事。从前,一位富商有三个女儿,其中最小的那个最美丽、最善良。但是,载满他全部财产的船只失事后,商人破产了。后来,他听说有一只失事的船载着他的货物回来了,于是满怀希望赶到了港口,却发现他仅剩的最后一只船已经被海盗洗劫一空。在回家的路上,可怜的商人来到野兽的城堡。他摘下一枝玫瑰作为送给小女儿美美的礼物,却惹恼了野兽。最终,他承诺把美丽的小女儿送到野兽身边作为交换,才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家。为了履行承诺,美美来到了野兽的城堡,并因为野兽那美丽而善良的心爱上了他,而并不在意他丑陋的外表。最终,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