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6800000019

第19章 卢汉起义(3)

云南何去何从?经地下党的工作,在卢汉心中早有打算。旱在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人心沸腾时,卢汉就曾对龙泽汇说:“如今革命洪流,势不可挡,全国解放,也成定局,我们不能再做蒋介石的殉葬晶,不能做民族罪人,要采取措施,逐步摆脱蒋介石的控制,准备起义,迎接解放,前途是光明的。”9月,北平起义将领周体仁悄然到昆,转达了朱总司令和叶剑英总参谋长的意思,并介绍北平起义经过,和卢汉商谈起义之事。11月,卢汉派周体仁去广州谒见叶剑英,请予指示。另外,他还通过各种途径,与中共方面庄田,朱家璧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建立联系。

这一切表明,卢汉本人早有起义动机,只是时机尚未成熟。云南只有起义,才是出路,才不至于成为蒋家王朝的殉葬品,这是当时云南人民的共识。

1949年11月,广西、贵州和四川重庆相继解放,蒋介石残余势力向云南方向溃逃,人民解放大军对云南巳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在云南境内,滇桂黔边纵队巳发展到三万多人,解放了大批县城,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坝到山区,人民群众要求解放的呼声,日趋高涨,不可遏阻。面对如此形势,任何人若不顺应历史潮流,作出合乎民意的明智选择,都将难逃灭顶之灾。卢汉将军及其周围人员认识到这种形势,决心作出历史的选择,走和平起义的道路,同时也认识到条件要靠自己创造,时机要由自己去寻找,若再犹豫迟延,错过机会,必将抱恨终生。

为准备起义,迎接解放,卢汉潜心思索,多方部署,特别在武力准备方面,他费尽心血,苦心周旋多年,才将原有四个保安团逐步扩大为十七个团三个旅,最后变为两个军,由自己总揽了全省党政军财文大权,为起义奠定基础。但蒋介石也不是寻常之辈,素以阴险狡诈闻名于世,不会轻易让卢汉的计谋得手。所以,到1949年秋冬之际,卢蒋之间一场起义与反起义的斗争,若明若暗,时紧时松,越演越烈。最后是卢汉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高举义旗,挫败蒋帮,春雷一声震天响,宣布云南和平解放。

蒋介石设计陷卢汉

蒋介石对卢汉历来不太放心,一方面他需要利用卢汉,替他卖命,稳住云南;另一方面他又随时提防卢汉,对卢行监视、羁縻。到解放军挺进华南、蒋家王朝已崩溃的时候,他更疑心卢汉了。为了堵死卢汉投向人民的一条路,陷卢汉于不仁不义,好牵着卢汉的鼻子乖乖地跟着他走,他巧施伎俩,布下陷阱,诱使卢汉误投上当。

9月,蒋介石由台湾飞到重庆,连日急电,邀请卢汉赴渝,商谈军机大事。卢汉顾虑重重,陡生疑窦,生怕去了被扣押,称病推宕,执意拖延。蒋介石则抓住不放,越催越急,不仅电催,而且派亲信到昆明坐镇督促,真让卢汉及其谋士、助手们心焦。无奈,卢汉委派省府秘书长朱景喧和省府委员杨文清,代表他前去向蒋汇报云南情况及陈述他不能去的理由。哪知蒋介石是非要卢去不可,说事关国家安危,务必要卢前去商讨,并诡称他对卢汉是如何如何的器重,大肆称赞卢汉。这更使卢汉增加几分疑虑。几天来,他废寝忘食,心力交瘁,冥思苦索,仍无妙方。卢汉寻思,蒋介石是个反脸无情的人,向来不择手段,若遵命前往,危险性大,拒绝不去吧,势必立刻与蒋破裂,而一旦如此,自己起义的准备尚不充分,以弱敌强,亦难免一败。真叫卢汉焦虑不安。他请宋谋士和助手安恩溥、杨文清、马瑛、龙泽汇等人,彻夜商量对策,商量来商量去,总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而此时,蒋介石却按自己的部署行事,他下令嫡系部队向昆明方向移动,造成重兵压境之势,迫使卢汉就范。26军由开远向昆明移动,第8军由四川泸州开往云南,前锋巳到达贵州、云南交界的威宁;89军由贵阳向云南进军,先头部队已达贵州盘县,再前移一步就进入云南了。卢汉及其助手们急如星火,无计可施。恰在此时,国民党政府的西南军政长官、深得卢汉信任的张群多次打来长途电话,敦促卢汉赴渝,个人安全由他担保,准无问题,要卢汉打消顾虑,放心前去。情词十分恳切。这才使卢汉如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几乎升到嗓门的心稍稍放下一点。

9月5日,为形势所迫,卢汉飞往重庆。说他此行是“舍身救乡,为了三迤父老兄弟,虽粉身碎骨,万死不辞”。话虽如此,但为了防备万一,他行前还是做了周密安排。他交待助手们,说此行吉凶难卜,万一他被扣押,大家就打电报要求放人,要求无效,就举起红旗,通电起义。他把政务工作交给安恩溥负责,军事工作由龙泽汇担当,并告诫大家,凡重大事情要齐心合力商量处理。临行前约定,联络暗号,就是他每日回电一次,电尾落款署名卢汉,说明安全无事;若署名永衡(卢汉的字号),就是被扣押了。

卢汉走后,地方部队官兵取消休假,不得外出;高级军政人员集中到五华山省府大楼办公;昆明市每晚实行宵禁。可见,形势确实是够紧张的,卢汉及其助手们的确作了最坏打算,以防不测。然而,一切出乎意外,每日重庆来电均署名卢汉,只过了两天,到7日,卢汉竟安全回到昆明。

卢汉这次重庆之行往返不过三日,何以如此迅速和顺利?一切出乎人们的意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完全是决定于当时的形势。蒋家王朝在大陆的失败已无可挽回,虽尚存胡宗南、白崇禧等数十万残兵败将,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势如破竹的进军面前,这点点蒋军残部已是秋后蚂蚱,蹦不了几天了。在蒋介石看来,卢汉在云南已经坐大,要把他搞掉,目前不仅无合适人选替代,而且一定会导致自己分崩离析的王朝更加不可收拾,不如设下陷阱,把卢汉推下去,断了他投向共产党的路;而卢汉呢?已思索多日,作了最坏打算,思想上已作好被扣押的准备,真所谓有备无患。故此,走时带去许多行李,银两,装作不打算再回来的样子,这—切蒋氏耳目自然预先密报总裁蒋光头了。

所以,当卢汉—见蒋介石就提出辞职请求时,蒋不但不许,而且装出倍加关心,信任,爱护部属的样子,以隆重礼仪接待卢汉,要卢打消辞意,说云南非卢莫属,他蒋中正还要仰仗卢汉来治理云南,并委卢汉兼任云南绥靖主任,把所有云南的党政军特全权交卢汉处理。这时卢汉真有点受宠若惊,摸不着这位引退了八九个月的蒋总统葫芦里装的倒底是什么药,只好接受蒋的意见,收回辞呈,向蒋表示忠心,同时也数落了一番云南的困难。蒋对卢的要求,如扩编地方武装、拨给装备,军费等等,均一一满足。这一下卢汉还真有点暗自高兴、喜出望外的样子,多日来的烦恼忧虑一扫而光。

蒋介石眼见卢汉上钩,自然也很开心,同时需趁热打铁,以免夜长梦多,错过良机。这样,蒋介石就在卢汉消除对自己的怀疑和想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向卢布置在云南进行紧急整肃的任务,并把一份事先拟好的准备捕杀的进步人士名单交给卢汉执行。这对卢汉头脑里的盘算无疑是当头一棒,刚刚有点快乐舒心的卢汉,立刻又陷入无限忧虑之中。因此,7日卢汉回到昆明,他走出机舱,上了汽车,步履维艰,心情沉重,哭丧着个脸,闷闷不乐地回到住所。

稍事休息,卢汉找来龙泽汇,告诉他蒋介石下令在昆明整肃,很快要实行大逮捕。卢说,抓着民主人士还好办些,要是抓着共产党员就难办了。他叫龙泽汇设法通知有可能是共产党员的杨青田、唐用九、马曜和其他—些著名的民主人土,让他们立刻转移躲避。龙泽汇将省参议员、南屏剧院经理刘淑清请到卢公馆,请她尽快通知到人,马上转移。因她交际较广,而在敌人看来她的政治面貌大概属于灰色人物,特务们对她不太注意,因此托她通知较为方便。

9月9日,整肃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搜捕。下午4点多钟,特务头子徐远举、沈醉等率领大小特务数十人前去逮捕著名的民主人士杨杰将军。特务们扑了个空,杨杰事先得到通知,巳在上午飞往香港去了(后特务追到香港将其暗杀)。“九九整肃”,反动派—共捕了400多人,其中准备判处枪决的就多达两百余人。大特务头子毛人凤(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拿着这200多人的名单要求卢汉批准执行。卢汉以杀人太多,证据不足,难以服众为由,拒绝杀人。卢汉说,如果这样草率处置,我这个省主席就当不下去了,那还怎么为总统分忧呢?如此重大问题,应该慎重一些才好。毛人凤无言以对,只得快快而回。

蒋介石的阴谋是借刀杀人,嫁祸卢汉,使卢汉不能见谅于共产党和人民,从而堵死卢汉所选择的和平起义之路,其用心非常险恶。而卢汉呢,想方设法敷衍蒋介石,决不上当,所以,他采取尽量拖延的办法,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开罪于人民。他派军法处长杨振兴会同沈醉对被捕人员进行逐个会审,故意拖延,并且指示杨振兴能释放的就尽量释放,只留下特务们认为“罪大”的那部份,同时不准虐待。直拖到11月,适逢“代总统”李宗仁路过昆明,卢汉利用蒋李矛盾,抓住时机,向李宗仁诉说“九九整肃”在押人员,有的是社会贤达,有的是普通职工和学生,都是无辜,请李代总统宽释,以安人心。李宗仁眼见蒋家王朝巳亡,再挣扎也无用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结卢汉多留点颜面,慨然批准卢汉所请。卢汉立刻下令所有整肃被捕人员,即日一律释放。杨振兴没有体会卢汉心急火燎的心情,还一个个慢慢来。卢汉把他叫来痛加训斥说,怎么这样笨,过去拖是应付,现有尚方宝剑,还不给我通通立刻放掉!

一场刀光剑影的轩然大波,总算结束了。

蒋中正垂死挣扎

1949年的隆冬时节,中国大陆只有西南的部份地区还有待解放,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早已诞生,全国一遍欢腾,准备迎接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春天的来临。在云南城乡,革命气氛异常活跃。城市里,“打倒国民党”、“迎接解放军”、“共产党万岁”等标语口号随时出现于大街小巷,张贴在闹市墙壁之上,今日被敌特撕掉旧的,明天新的再次贴上,在农村,“桃花开,李花开,桃李百花开哟!迎接解放大军进村寨”的歌声,在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空回荡。在这种形势下,卢汉政府倾听人民呼声,停止征兵征粮,禁止国民党特务活动,拒绝国民党国防部和西南长官公署等单位移驻昆明;同时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就近在昆明得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导,商定了和平起义事宜。

卢汉除派代表同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保持联系外,12月3日,又派出周体仁和林毓棠(财政厅长)前往香港和广州,向中共华南局和叶剑英汇报起义准备情况,请示起义事宜。6日,华南局指示说,国民党军事指挥机关妄图迁入云南,请卢汉必须把握好时局,相机行事,不可被动。林毓棠邀请在港的龚自知共同起草了昆明起义通电初稿,于7日返回昆明向卢汉详细汇报了香港之行。与此同时,华南局送周体仁到广州向叶剑英汇报。叶告诉周,陈赓、宋任穷两将军在广西作战,很快即率部进云南,望周赴南宁与陈、宋相会。周立刻电告户汉,说“嘱事巳妥”。卢汉得电,十分宽慰,信心更足,复电周让他代表自己前往南宁欢迎陈、宋两将军早日莅昆,并接受两将军指示。起义准备,大体就绪。

在另一方面,在卢汉积极准备起义之时,蒋介石也在加紧其阴谋活动,他仍在实施以成都、西康和云南作最后垂死挣扎的计划。一方面令其嫡系胡宗南将残部向滇西转移,建立新的反共基地,另一方面召见26军军长余程万,面授机宜,任命余为兵团司令,拟将26军扩充为兵团;同时以昆明机场为中转站,运送国民党军政要员和物资,经海南岛再转运到台湾。遵照蒋介石旨意,26军和第8军同特务们密切配合,连成一气,继续干着种种罪恶勾当。

为了作起义的最后准备,卢汉同中共地下党联系后,于12月6日晚召开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杨文清、马瑛、龙泽汇和佴晓清。卢汉说,时机是很紧迫的,如果我们等到解放军到达威宁、盘县一带才起义,那就太迟而没有价值了。与会者们听了这话,心中有数,起义时刻已经临近,还有什么没有准备好的马上要抓紧时间准备。会议决定调集400辆汽车,日夜兼程,将余建勋的74军和93军的陇生文师由滇西赶运到昆明,以加强昆明起义后的防守力量。这次会议,已非同寻常,从6日晚11时直开到7日凌晨6时,实实在在开了个通宵达旦,对起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充分地交换意见。

7日,张群奉蒋介石之命飞到昆明,劝卢汉让国民党的国防部等重要军事首脑机关迁来昆明,以便于接受美国援助,使昆明成为最后的反共基地。卢汉以抗战以来云南人民负担过重,元气未复,民心不稳为由而婉言拒绝。张群来昆,目的未达,电话向蒋报告。蒋要张群转告龙泽汇,让龙与张8日同机飞成都报告云南情况。卢汉想,光龙泽汇一人去不好,不如将计就计,把李弥和余程万信也支往成都,以免妨碍起义准备,就向张群建议说,他们三个军长都在昆明,不如同去报告情况更好,张群同意了。这样,龙泽汇、李弥、余程万陪同张群,8日下午飞到成都,四人乘车,直奔蒋介石住所一一中央军校。

四人到了住地,张群先上楼见蒋。一会儿蒋介石下楼接见三军长,三人同时起立敬礼。礼毕,蒋示意三人坐下,随即问卢汉病情,龙等回答“好多了”。蒋突然话锋一转,问如果共军到云南,你们准备怎么办?龙泽汇鼓起勇气回答:

“遵照校长指示,把云南变成坚实的反共基地,积极防御,尽力抵抗。”

“要是抵抗不住呢?”蒋又问。

“向滇西撤退,到大理一带抵抗。”龙答。

“谁叫你们跑滇西的?”蒋很生气。“我的学生必须听话,效忠党国,现在云南就靠你们!你们和卢主席要这样打算,我就不管你们了。”

龙泽汇心里暗想,你不管就更好,但口头仍说:“我们有困难呀!”

蒋又问:“有什么困难?”

于是,龙泽汇罗列了一大堆困难,如武器不够,军饷没有,汽油缺乏,等等。这些都是行前和卢汉共同商量过的用来应付蒋的话。可出乎意料,蒋对这些问题,满口应承,非常爽快地答应让其总参谋长顾祝同给解决。接着就大谈其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的老调,吹嘘美国的援助,等等。末了又要大家发扬“黄埔精神”,保持军人气节,效忠党国,不成功则成仁。谈话结束,蒋介石御前赐宴,特意招待三军长,把龙泽汇拉在他左边贴身就坐。余程万、李弥亦随它之后依次落坐,蒋的右边是张群、胡宗南作陪。这一餐饭,虽然饭菜一样,但各人口中品出的滋味恐怕是大不一般了。

这天夜里,龙泽汇—直没有合眼,翻来复去,心里总放不下昆明的起义准备究竟如何?

同类推荐
  • 陆歆·爱

    陆歆·爱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十字歌、歌以咏志、十年苦待、风花雪月、知足、无题、感悟人生(新)、咏春、太湖行、济沧海、励志、笑傲商海、颂、铁骨执狂、咏海等。内容源于生活,更源于一个用心生活的人的真实内心。字里行间,真切地流露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体悟,对情感的知悟,对世事的觉悟。但无论怎样还是源才陆歆一个简单而朴实的想法。
  • 让生命燃如烈焰

    让生命燃如烈焰

    本书作者从小爱好诗歌诗词,这是作者十几年来的心血,本书选了作者近百首诗词,作者从不同角度的歌颂了人类的美好情感和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歌颂爱情。诗词从写作手法上很新颖、独到、成熟,是一本有学术价值的好书。
  • 味觉谱

    味觉谱

    《味觉谱》作者对于出生地东北和后来生活的四川这两个地方的日常起居饮食的体验。文字简洁,随和。切换异乡故乡两个视角,将怀乡情和烟火气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旧日,渐渐成为故乡式的存在,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但在这里,我们与记忆里的那个风华正茂的自己重逢。《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共收录二十八篇文章,是作者闫红用细腻的笔触去讲述至亲至爱的家人,再也回不去的家乡,一辈子藏心底的朋友,以及成长角落里的真实感动。或许你会读得热泪盈眶,但也汲取了某种力量,给你勇气和信心,以便勇敢和过去挥手说再见,转过身大步向前走。
  • 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

    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要做一些事,想念一些人,让自己的心还有片干净的地方。仅此而已。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愿我们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细水长流,愿我们的明天有阳光和早餐,有河流和音乐。
热门推荐
  • 灵武龙兵

    灵武龙兵

    简介懒着写,谢谢包容,好吧我硬凑都要凑到二十字。
  • 游戏世界之红龙帝国

    游戏世界之红龙帝国

    九月三号,游戏晚上十二点关停服务器,一位大叔作为这款游戏的新手玩家,可以说一窍不通。会长与他最后共享了游戏关服务器的时刻,虽然他只将注意力放在小怪身上。游戏关服务器后,杨天看到时间十二点,睡觉,然后醒来看到不可思议一幕,一个白银铠甲妹子看着他。然后,他发现自己穿越了,作为穿越大军的一员。不过他并不像其他穿越者立即想闯一番大事,而是痛骂世界,都是世界的错,我丢工作还有不能找媳妇造孩子给爸妈抱,都是世界的错,不是我的错。
  • 掌中之物

    掌中之物

    一个心狠手辣的男人,一个不屈不挠的灵魂,以及一段处处是错的纠缠??四年前,她送他进监牢,直至确定他被执行死刑,方才安心。四年后,他扯她入地狱,亲眼看着她被侮辱伤害,却仍不解恨。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报复,也是一场隐忍持久的复仇。傅慎行原本以为,何妍会一直是他的掌中之物的。
  • 剑火相传

    剑火相传

    这是一个关于剑、以及火之意志相传的故事……
  • 申申燕居

    申申燕居

    一次意外,父母逝世,江玉生独自担起江家重任。新丰寺与钟曲清初见,深觉有趣,在逐渐相处中,一种情愫暗暗而生。一场灯会,丞相之子苏泛对钟曲清一见倾心,奈何身份殊途,只得默默相守。本以为平淡如斯,但查探之下一切竟与钟府有关。一次次试探,利用,误会,寒心……所有人渐渐落入一张布好的局……
  • 北虞侯

    北虞侯

    既以天下作棋局,吾辈当为执棋人。
  • 最强孝心系统

    最强孝心系统

    本书原名《我的孝心变质了》穿越真灵大陆,萧然成为一代女尊伶舟月的亲传弟子,绑定“最强孝心系统”的他,只要给师尊尽孝就能变强……【重度狗粮文,另有六千均完本老书《女大三千位列仙班》,无敌狗粮文,书荒可看。】
  • 2013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混沌青莲之此生不换

    混沌青莲之此生不换

    一朝穿越,混沌未明;盘古开天,青莲陨落;游荡千年,终化人形。我愿与你,看日月交替,山河变迁,此生不换。男主已定,开天辟地第一只孔雀孔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借抹星光予你

    借抹星光予你

    第一次见他,她七岁,他十二岁。他在烈日下罚站,她递了一根冰棒。第二次见他,她十三岁,他十八岁。他进国家队的那天,她第一次鼓起勇气告白。第三次见,她二十四岁,他二十九岁。男未婚,女未嫁,因为台里的一次纪录片,原本越走越远的人,却突然相遇。或许,每个人的青春中,都会偷偷暗恋着一个人吧,默默跟随着他的脚步。